第5章 物流运输系统设计与分析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方案设计及实施计划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方案设计及实施计划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3)2.1 市场现状 (3)2.1.1 行业规模 (3)2.1.2 市场竞争格局 (3)2.1.3 政策环境 (3)2.2 需求预测 (3)2.2.1 经济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3)2.2.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需求多样化 (4)2.2.3 政策推动需求释放 (4)2.2.4 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创新 (4)第三章:多式联运模式选择 (4)3.1 模式比较 (4)3.1.1 公路运输模式 (4)3.1.2 铁路运输模式 (4)3.1.3 水运模式 (5)3.1.4 航空运输模式 (5)3.2 模式选择 (5)第四章: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5)4.1 物流网络布局 (5)4.2 优化策略 (6)第五章:运输资源配置 (6)5.1 运输工具配置 (6)5.2 人员配置 (7)第六章: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7)6.1 系统设计 (7)6.1.1 设计原则 (7)6.1.2 系统架构 (8)6.1.3 功能模块 (8)6.2 系统实施 (8)6.2.1 技术选型 (8)6.2.2 系统开发 (8)6.2.3 系统部署 (9)6.2.4 系统维护与升级 (9)第七章: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9)7.1 风险识别 (9)7.1.1 运输环节风险 (9)7.1.2 信息环节风险 (9)7.1.3 合作环节风险 (10)7.2 应对措施 (10)7.2.1 运输环节应对措施 (10)7.2.2 信息环节应对措施 (10)7.2.3 合作环节应对措施 (10)第八章: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11)8.1 成本控制 (11)8.1.1 成本控制概述 (11)8.1.2 成本构成分析 (11)8.1.3 成本控制措施 (11)8.2 效益分析 (11)8.2.1 效益概述 (11)8.2.2 经济效益分析 (12)8.2.3 社会效益分析 (12)8.2.4 环境效益分析 (12)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12)9.1 实施步骤 (12)9.2 时间安排 (13)第十章:项目监测与评估 (13)10.1 监测指标 (13)10.2 评估方法 (1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效率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物流公司多式联运物流方案设计
物流公司多式联运物流方案设计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概述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市场分析 (3)2.1 市场需求分析 (3)2.2 竞争对手分析 (4)2.3 市场趋势分析 (4)第三章:多式联运概述 (5)3.1 多式联运定义 (5)3.2 多式联运优势 (5)3.2.1 降低运输成本 (5)3.2.2 提高运输效率 (5)3.2.3 提高运输安全性 (5)3.2.4 适应性强 (5)3.3 多式联运模式 (5)3.3.1 直达式多式联运 (5)3.3.2 中转式多式联运 (5)3.3.3 网络式多式联运 (6)3.3.4 定制式多式联运 (6)第四章:物流网络规划 (6)4.1 物流节点布局 (6)4.2 运输线路规划 (6)4.3 仓储设施规划 (7)第五章:运输方式选择 (8)5.1 公路运输 (8)5.2 铁路运输 (8)5.3 水上运输 (8)5.4 航空运输 (9)第六章:货物集散与中转 (9)6.1 集散中心规划 (9)6.1.1 地理位置选择 (9)6.1.2 规模与能力 (9)6.1.3 设施布局 (9)6.2 中转站设置 (9)6.2.1 地理位置选择 (10)6.2.2 设施配置 (10)6.2.3 信息管理系统 (10)6.3 集散与中转流程 (10)6.3.1 货物接收与验收 (10)6.3.2 货物分类与存储 (10)6.3.3 货物装卸与运输 (10)6.3.4 中转站作业 (10)6.3.5 货物跟踪与调度 (10)6.3.6 货物交付与售后服务 (10)第七章:信息技术应用 (10)7.1 物流信息系统 (11)7.1.1 系统架构 (11)7.1.2 功能模块 (11)7.2 数据分析与优化 (11)7.2.1 数据挖掘与分析 (11)7.2.2 优化算法 (12)7.3 物流跟踪与监控 (12)7.3.1 运输跟踪 (12)7.3.2 仓储监控 (12)7.3.3 客户服务监控 (12)第八章:风险管理 (12)8.1 风险识别 (12)8.2 风险评估 (13)8.3 风险应对 (13)第九章: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14)9.1 成本构成分析 (14)9.2 成本控制措施 (14)9.3 效益评估 (15)第十章:实施方案与推广 (15)10.1 实施步骤 (15)10.1.1 前期准备 (15)10.1.2 方案设计 (15)10.1.3 实施阶段 (15)10.2 推广策略 (16)10.2.1 市场调研 (16)10.2.2 宣传推广 (16)10.2.3 政策支持 (16)10.3 后期评估与调整 (16)10.3.1 评估指标 (16)10.3.2 调整策略 (16)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5章
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
1.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1)物品种类方面。在考虑运输物品的种类时,应以物品的形状、单件体积、物品的危险性和易腐性,尤其要从物品对运费的负担能力等方面考虑。 (2)运量方面。有些运输方式不适用于批量非常小的货物运输,而有的则只适用于小批量货物运输。 (3)远距方面。运输距离的长短也直接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通常中短距离运输比较适合于选择公路运输或铁路运输。
物流技术与实务
物流技术与实务
调度基本工作制度 5.3 运输调度 值班制度 会议制度
第五章 物流运输
第五章 物流运输
5.3 运输调度
调度基本工作制度
在铁路调度中,为检查、落实当日运输生产情况,布置、审批次日计划,各铁路局每日召开两次电话会议: (1)第一次电话会议——每日10:00前召开,由调度所主任汇报第一班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保证完成全日计划的措施;根据铁道部不知的次日轮廓计划,向铁路分局下达次日计划任务;布置重点工作要求 (2)第二次电话会议——每日16:00前召开,由调度所主任报告当日运输工作完成情况及次日日(班)计划安排。
物流技术与实务
第五章 物流运输
5.3 运输调度
调度工作的特点、原则与要求
3.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 (1)政策性 (5)集中性 (2)预见性 (6)及时性 (3)计划性 (7)经常性 (4)机动性 (8)全面性
物流技术与实务
第五章 物流运输
物流技术与实务 5.1 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种类 3.水路运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公路运输
第五章 物流运输
5.1 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种类
4.航空运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特点:运输速度快、包装简单、适于较贵重的小批量物品几生鲜食品的运输。 缺点:运费高,不适合于低价商品的运输;有重量限制;只限于机场周围的城市利用。 因此,航空运输比较适宜5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以及时间性强的鲜活易腐和价值高的中长途运输。
(完整)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的含义: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的要素的统一体.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节点路线要素(网络要素):工厂、商店、码头、物流中心、车站等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组织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第二节、物流系统化推进一、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含义: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把物流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大的物流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效、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目标:(5s)是物流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库存合理、设施规模适当、面积和空间利用率高。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大量化 2计划化 3短距离化 4共同化 5标准化 6信息化三、需要首先掌握的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商品种类item 2商品数量quantity3商品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需求时间time 6物流成本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含义: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1):相同之处:a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内容上不包括项目图纸设计b、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同(2):不同之处:a、目的不同 b、内容不同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是原有物流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变的改造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 2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3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4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5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6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课本16页图了解)第四节物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求1以整体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目标 3运用定量方法 4凭借价值判断四、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素(p18)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目标:1物流系统目标2替代方案3模型4费用和效益5评价标准五、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原则(p18)1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3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概念物流战略: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对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第五章 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物流方案设计》PPT课件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包装,实现包装的价值。
按配送计划,以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的原则选择 运送方式。
大型连锁 商业物流
大型综合商业 专业连锁商业 小型连锁商业
物流
物流
物流
电子商务 物流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既提高作业效率, 又融入社会流通体系中
8
商业物流方案设计内容
⑤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9
物流方案设计⑤
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1
企业物流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⑤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2
制造企业物流环节与合理化
⑤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主要物流活动与特点
供应物流
采购运输;仓储与库存管 理;组织厂内配送
物流运作要求
准确的需求预测;库存合理化;供应模式 符合企业物流目标;组织管理结构扁平化、 人员精干化
生产物流计划;在制品管 生产物流 理;生产物流的控制
配送是商业物流的主业 具有功能完备的配送中心 具有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网络 具有特殊作业功能 具有现代技术装备
6
商业物流业务流程特点
准确的订单处理
商业物流业 务流程特点
详细的配送计划 配送中心的加工 配送中心的包装
商品的运送
商业物流的分类
⑤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尽量缩短订单周期,提供准确的商品,兼顾成本 与效率。
配送专门设施;末端物流过程; 配送系统的核心;通过配货和送 货完成物流最终过程。
⑤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商业需求多层次、多样化,新业态物流 渠道多渠道,推动配送中心现代化发展
商品需求多样化的必然结果,各种物 流活动的一体化 各环节互相配合,使物流全过程成为均 衡协调的系统
第5章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5.2.2 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设计原理
(1)可得性 (2)精确性 (3)及时性 (4)异常情况的识别 (5)灵活性 (6)适当形式化的报告
5.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图5-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5.2.4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主要由仓储、运 输、配送、企业供应链系统等专业物流 信息系统,海关、商检、交通等为物流 业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共享性信息服务系 统,以及口岸、专业市场等重要物流集 散地的信息系统几部分组成。如表5-2所 示。
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功
能结构和体系结构。 重点掌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结构及主
要功能。 一般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学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5.1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从系统的观点,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主 要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信息资源、 相关人员及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等。如 表5-1所示。
文字处理软件用于输入、存储、修改、编辑、 打印文字材料等,如WORD、WPS等。
(2)信息管理软件
(3)辅助设计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用于高效地绘制、修改物流工程 图纸,进行设计中的常规计算,帮助人寻求好 的设计方案。
(4)实时控制软件
实时控制软件用于随时收集生产装置、物流工 具等的运行状态信息,以此为依据按预定的方 案实施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保证安全、准确地 完成任务。
5.1.5 物流管理思想、观念、制度与规范
在物流系统中,涉及的管理思想很多,比如,供应链 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策略就包括有效资源配 送、全球后勤系统、第三方物流系统、推迟化策略、 战略渠道设计等。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善物流战略规划方案。
.什么样的物流系统战略规划才算是好的物流系统战略规划?参考答案:自选答案。
第4章复习思考题
1、请简述客户服务的概念及其要素。
答案:客户服务可以定义为发生在购买方、销售方和第三方之间的一个过程。这个过导致交易的产品服务的价 值增值。与客户服务相关的要素很多,不同的学者总结的也不尽相同。本书采用伯纳德(L。ndS)和保 罗(PaUlZinszer)将客户服务要素划分为三组:交易前、交易、交易后。物流系统运作的目标位可得性、降低总成本 以及创造物流价值,这个目标分布在交易前、交易以及交易后三个阶段中
(3)物流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的有效方位及沿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 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它反应了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参与社会物流系统运作时,在客观上的物资、人力资源表现的竞 争能力积聚与实力,以及在主观上智慧谋略表现的动态组合运作状况。
(4)物流战略类型,是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流战略作的划分,以更深刻的认识物流战略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完
在制定客户服务政策时可以根据以上原则对客户、物品或事件进行ABC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产品、客户或事 件的优先级,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政策。这样就能合理使用企业的资源,将企业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优先 分配给对企业更有用的客户或产品。从而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3、某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如果从95%提高到98%,成本和收益将会发生如下变化:
.强生公司生产和销售全系列的工业空调产品,产品通过独立的分销商在全国进行销售。公司从四部的一家制造 商采购用于空调产品的继电器。公司大约每次订购300箱,每箱24个单位,一年订购54次,年采购量大约16000箱。 采购价格为8美元,订货成本为每份10美元,库存持有成本为25%。继电器每箱的重量为25磅;强生公司支付运输 成本。运输量低于15000磅时,每100磅的运输费率为4美元,运输量在15000和39000之间时,每100磅的运输费率 为3.9美元,运输量大于39000磅时,每100磅的运输费率为3.64美元。继电器以20箱为一托盘进行运输。求这种情 况下的强生公司的最佳订货批量。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01
由计算可得最小费用为P2(公,航)=127。若第二个城市以公路运输方式到达,则第二个城市与第三个城市之间选取航空运输最佳。
01
同理可得,第二个城市以铁路或航空运输到达,则第二个城市和第三个城市之间,均选取航空运输最佳。P2(铁,航)=128; P2(航,航)=126。
01
由计算可得,第一个城市应选用铁路运输,各城市之间的最佳组合运输方式如下表所示,运输总费用为178。
城市对
1-2
2-3
3-4
运输方式
铁路
航空
公路
点点间运输
第三节 运输路线优化模型
1
2
在一个交通网络中,寻找由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最短路问题。
01
交通网络,求V1到V8的最短路
02
Dijkstra个人介绍
第2步:① v2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2,v3),(v2,v6)∈E,而且v3, v6是T标号,故修改v3和v6的T标号为
② 在所有的T标号中,T(v4)=3最小,于是令P(v4)=3。
第3步:① v4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4,v5)∈E,而且v5是T标号,故修改v5的T标号为 T(v5)=min[T(v5),P(v4)+w45]=min[+∞,3+5]=8 ② 在所有的T标号中,T(v3)=4最小,故令P(v3)=4。
航空
公路
铁路
航空
中转费用
0
2
1
2
0
2
1
2
0
逆序求解:
*
第5章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层次1.3 物流系统与物流目标1.4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2.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 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2.3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2.4 物流系统的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方式与选择3.2 运输网络与规划3.3 运输成本与控制3.4 运输合同与法规第四章:物流仓储管理4.1 仓储管理与仓储设施4.2 库存控制与管理4.3 仓储作业流程与优化4.4 仓储安全与质量管理第五章: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5.1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5.2 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5.3 配送运输策略与优化5.4 配送服务的质量控制第六章:物流包装与装卸6.1 包装的作用与类型6.2 包装材料与技术6.3 包装设计与管理6.4 装卸搬运管理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的特点与需求7.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7.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7.4 物流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供应链管理8.1 供应链概述与基本原理8.2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8.3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管理8.4 供应链风险与应对策略第九章: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9.1 国际物流概述与流程9.2 国际运输与清关9.3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9.4 海关事务与贸易政策第十章:物流成本管理10.1 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10.2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10.3 物流成本分析与优化10.4 物流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的实践与挑战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中的应用11.4 环保物流设施与技术第十二章:物流法律法规12.1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12.2 物流合同法与货物运输法12.3 仓储法与配送法12.4 物流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项目管理13.1 物流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流程13.2 物流项目规划与组织13.3 物流项目风险管理13.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审计第十四章:应急物流与救援物资管理14.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点14.2 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响应14.3 救援物资的采购与管理14.4 应急物流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五章:未来物流趋势与创新15.1 物流行业的技术革新15.2 物流业务模式创新15.3 物流服务创新与消费者体验15.4 未来物流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物流领域的多个重点和难点,具体如下:重点:1. 物流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 物流系统的组成、运作流程和优化方法3. 运输方式选择、运输网络规划和运输成本控制4. 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和仓储作业流程优化5. 配送中心的规划、运营管理和配送服务优化6. 物流包装、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和成本管理7. 绿色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项目管理、应急物流和未来物流趋势难点:1.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物流目标实现2. 运输网络的规划和运输成本控制策略3. 仓储管理和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提升4. 供应链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的优化5. 国际物流的复杂性和海关事务处理6. 绿色物流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策略7. 物流项目管理和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响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着重讲解这些重点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难点。
第五章运输系统规划
第五章运输系统规划第一节运输系统规划概述一、运输系统规划概述(一)运输系统的构成1.运输的主体2.运输的客体3.运输的环境(二)运输系统规划含义运输系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运输环境下对物流中货物运输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综合筹划,对运输的各个环节如运输线路的选择运输流量的分布运输车辆的高度和配载、运输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出发制订适当的规划,以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
可分为运输系统优化设计和运输系统优化运营两方面。
(三)运输系统的目标与评价指标1.运输系统的目标最小化总运输成本,并满足客户服务政策要求2.运输系统的评价指标(1)财务指标(2)运输生产率(3)运输时间(4)运输质量二、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一)运输业务模式的选择随着第三方物流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将运输业务外包,运输外包是当前物流服务外包的重要内容(二)运输方式的选择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三)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的确定(四)运输业务模式的选择随着第三方物流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将运输业务外包,运输外包是当前物流服务外包的重要内容(五)运输方式的选择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六)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的确定三、运输系统规划的流程1.对既有运输系统进行评价2.运输活动剖析和数据挖掘3.运输系统的创新性分析4.数学方法分析5.决策、实施与反馈第二节物流服务企业运输系统规划一、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方式选择问题的分析方法有两类:一是定性分析,二是定量分析。
(一)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1.货物品种2.运输期限3.运输成本4.运输距离5.运输批量(二)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1.保证运输安全2.运输的准时性3.合理的运输费用4.适当的发送方式(三)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与协调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路线的协调2.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3.各种运输广播组织协调(四)运输方式选择举例某制造商分别从供应商A和供应商B处买了共3000个配件,每个配件单价100元。
运筹学物流运输课程设计
运筹学物流运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筹学中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线性规划、网络流等运筹学知识解决物流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掌握物流运输中的成本分析、路径优化、货物分配等关键环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实际物流运输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工具对物流运输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就物流运输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运输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物流领域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物流运输实践。
3.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和进取。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将运筹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物流运输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对实际问题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运输基础概念:介绍物流运输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运筹学基本原理:讲解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网络流等运筹学基本原理及其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3. 物流运输成本分析:分析物流运输成本构成、计算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4. 路径优化与货物分配:介绍最短路径、最大流、最小费用流等算法,并应用于物流运输路径优化和货物分配问题。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章5. 物流运输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物流运输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物流行业智能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方案
物流行业智能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方案第一章物流行业智能运输概述 (2)1.1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2)1.2 智能运输路线规划的必要性 (3)第二章智能运输路线规划理论基础 (3)2.1 运输路线规划的基本概念 (3)2.2 运输路线规划的主要方法 (4)2.3 运输路线规划的数学模型 (4)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4)3.1 数据采集方式 (4)3.1.1 物流运输数据来源 (4)3.1.2 数据采集技术 (5)3.2 数据预处理 (5)3.2.1 数据清洗 (5)3.2.2 数据整合 (5)3.3 数据分析方法 (6)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3.2 关联性分析 (6)3.3.3 聚类分析 (6)3.3.4 优化算法 (6)第四章运输路线规划算法 (6)4.1 经典运输路线规划算法 (6)4.2 现代运输路线规划算法 (7)4.3 算法优化策略 (7)第五章系统设计与实现 (8)5.1 系统架构设计 (8)5.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8)5.3 系统开发与实施 (8)第六章智能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策略 (9)6.1 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原则 (9)6.1.1 科学合理性原则 (9)6.1.2 经济效益原则 (9)6.1.3 灵活性原则 (9)6.2 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方法 (10)6.2.1 数学模型法 (10)6.2.2 启发式算法 (10)6.2.3 神经网络法 (10)6.3 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的实施步骤 (10)6.3.1 数据收集与分析 (10)6.3.2 运输路线规划 (10)6.3.3 运输方案制定 (10)6.3.4 运输过程监控与调整 (10)6.3.5 运输效果评价与优化 (11)第七章成本分析与优化 (11)7.1 运输成本构成分析 (11)7.2 成本优化策略 (11)7.3 成本分析与优化方法 (12)第八章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12)8.1 运输安全风险识别 (12)8.1.1 风险分类 (12)8.1.2 风险识别方法 (12)8.2 安全管理措施 (13)8.2.1 完善法规制度 (13)8.2.2 强化人员培训 (13)8.2.3 优化运输路线 (13)8.2.4 完善应急预案 (13)8.2.5 加强车辆及设备检查 (13)8.3 风险防范策略 (13)8.3.1 信息安全防范 (13)8.3.2 法律法规防范 (13)8.3.3 自然灾害防范 (13)8.3.4 预防与应对 (13)第九章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 (14)9.1 实施效果评估指标 (14)9.2 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14)9.3 持续改进策略 (14)第十章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5)10.1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15)10.2 智能运输路线规划与管理挑战 (15)10.3 发展策略与建议 (16)第一章物流行业智能运输概述1.1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物流行业智能运输路径规划方案设计
物流行业智能运输路径规划方案设计第一章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 (3)第二章物流行业智能运输路径规划现状分析 (3)2.1 物流行业运输现状 (3)2.1.1 运输规模与结构 (3)2.1.2 运输效率与成本 (4)2.1.3 运输服务与创新 (4)2.2 智能运输路径规划技术发展 (4)2.2.1 技术概述 (4)2.2.2 技术发展历程 (4)2.2.3 技术应用现状 (4)2.3 存在问题与挑战 (4)第三章智能运输路径规划关键技术 (5)3.1 基本概念与原理 (5)3.2 算法研究 (6)3.3 优化策略 (6)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6)4.1 数据来源与类型 (6)4.2 数据预处理 (7)4.3 数据挖掘与分析 (7)第五章智能运输路径规划系统设计 (8)5.1 系统架构设计 (8)5.2 功能模块划分 (8)5.3 系统开发流程 (8)第六章车辆路径规划算法实现 (9)6.1 车辆路径规划模型 (9)6.1.1 模型参数与变量 (9)6.1.2 目标函数 (9)6.1.3 约束条件 (10)6.2 算法选择与优化 (10)6.2.1 遗传算法 (10)6.2.2 蚁群算法 (10)6.2.3 算法优化 (10)6.3 算法实现与测试 (11)6.3.1 遗传算法实现 (11)6.3.2 蚁群算法实现 (11)6.3.3 算法测试 (11)第七章实验与分析 (11)7.1 实验方案设计 (11)7.1.1 实验目标 (11)7.1.2 实验方法 (12)7.1.3 实验流程 (12)7.2 实验数据准备 (12)7.2.1 数据来源 (12)7.2.2 数据预处理 (12)7.3 实验结果分析 (12)7.3.1 离线实验结果分析 (13)7.3.2 在线实验结果分析 (13)第八章智能运输路径规划系统应用案例 (13)8.1 应用场景分析 (13)8.2 系统部署与实施 (14)8.2.1 系统架构 (14)8.2.2 系统实施 (14)8.3 应用效果评估 (14)8.3.1 运输效率 (14)8.3.2 运输成本 (14)8.3.3 安全性 (14)8.3.4 用户满意度 (15)第九章智能运输路径规划行业发展趋势 (15)9.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5)9.2 技术创新方向 (15)9.3 市场前景预测 (15)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6)10.1 研究成果总结 (16)10.2 不足与改进方向 (16)10.3 未来研究方向 (17)第一章概述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和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考点详解
第一章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领会:系统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物流系统分类:1〕按物流功能不同分:运输物流子系统、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2〕按物流活动的围和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系统、供给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
系统的一般模式: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局部、输出局部、转换局部和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反响环节构成的。
物流系统的模式;p83.简单应用:系统的根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展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行,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到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点和线。
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组织及管理;标准化。
物质根底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
功能要素: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包装、加工、信息。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者和物流要素被集成者。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
第五章国际物流节点1介绍
口岸
口岸原来的 意思是指由 国家指定的 对外通商的 沿海港口。
但现在,在 开展国际联 运、国际航 空、国际邮 包邮件交换 业务以及其 他有外贸、 边贸活动的 地方,国家 也设置了口 岸。
口岸的分类
1.按批准开放的权限 划分
(3)禁止和特别限制的规定。许多国家通常对武器、弹药、 爆炸品、毒品和其他危险品以及国家专卖晶如烟草、酒、 盐等禁止输入或凭特种进口许可证才能输入;有些国家对 少数消费品的进口要征收高关税。
材 料
汉堡港是欧洲经济自由区的典型,被称为 “通往世界的门户”。
新加坡 新加坡
材 料
为吸引全世界销往亚太地区的货物 集中于新加坡转运及强化货物集散 地的功能,自1996年9月起,新加 坡政府于机场及港口附近设置自由 贸易区,自国外进口的货物,可暂 免征关税及消费税,并在海关监管 最少的情况下,在区内从事储存、 重新包装、分类、拆装封货柜及制 造等行为。
内地的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和签发部门,都不得给保税 区企业分配配额、签发许可证;
实行公开招投标的,保税区的企业也无权参与投标。
内地在保税区办的企业除部分从事加工出口,主要 从提供各种服务中收益。
政府管理部门的收益是土地租金等,而不是税收。 保税区企业进口用汇,只能在指定银行开证或在保
税区开设分行,也可以在外资银行开证。出口收汇 可以结汇,也可以保留现汇帐户。
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 院批准开放的口岸。
二类口岸是指由省级 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 管理的口岸。
2.按出入国境的交通 运输方式划分
港口口岸、陆地口岸 和航空口岸三种。
中国电子口岸。
港口
(一)港口及其种类 港口按其基本功用,可分为
智慧物流运输系统操作手册
智慧物流运输系统操作手册第1章系统概述 (4)1.1 系统简介 (4)1.2 系统功能 (4)1.3 系统架构 (4)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4)2.1 硬件设备安装 (4)2.2 软件系统安装 (5)2.3 系统配置与优化 (5)第3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5)3.1 用户注册与登录 (5)3.2 用户权限分配 (5)3.3 用户信息管理 (5)第4章物流订单管理 (5)4.1 订单录入与导入 (5)4.2 订单查询与跟踪 (5)4.3 订单变更与取消 (5)第5章仓储管理 (5)5.1 入库管理 (5)5.2 出库管理 (5)5.3 库存管理 (5)第6章运输管理 (5)6.1 车辆调度 (5)6.2 运输线路规划 (5)6.3 运输跟踪与监控 (5)第7章费用管理 (5)7.1 运输费用计算 (5)7.2 费用审核与结算 (5)7.3 费用统计与分析 (5)第8章数据报表与分析 (5)8.1 数据报表查看 (5)8.2 报表导出与打印 (5)8.3 数据分析与应用 (5)第9章系统接口与集成 (5)9.1 外部系统接口 (5)9.2 接口配置与调试 (5)9.3 系统集成与对接 (6)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6)10.1 系统备份与恢复 (6)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 (6)10.3 系统升级与更新 (6)第11章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 (6)11.2 用户权限管理 (6)11.3 系统审计与日志 (6)第12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6)12.1 系统操作问题 (6)12.2 数据处理问题 (6)12.3 系统故障处理 (6)12.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6)第1章系统概述 (6)1.1 系统简介 (6)1.2 系统功能 (6)1.3 系统架构 (7)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7)2.1 硬件设备安装 (7)2.1.1 准备工作 (7)2.1.2 安装硬件设备 (7)2.2 软件系统安装 (8)2.2.1 准备工作 (8)2.2.2 安装操作系统 (8)2.3 系统配置与优化 (8)2.3.1 系统设置 (8)2.3.2 系统优化 (8)第3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8)3.1 用户注册与登录 (9)3.1.1 用户注册 (9)3.1.2 用户登录 (9)3.2 用户权限分配 (9)3.2.1 角色管理 (9)3.2.2 权限分配 (9)3.3 用户信息管理 (10)3.3.1 用户信息维护 (10)3.3.2 用户信息查询 (10)第4章物流订单管理 (10)4.1 订单录入与导入 (10)4.2 订单查询与跟踪 (10)4.3 订单变更与取消 (11)第5章仓储管理 (11)5.1 入库管理 (11)5.2 出库管理 (12)5.3 库存管理 (12)第6章运输管理 (12)6.1 车辆调度 (12)6.1.1 货物信息采集与处理 (13)6.1.2 车辆资源管理 (13)6.1.4 司机调度管理 (13)6.1.5 应急预案管理 (13)6.2 运输线路规划 (13)6.2.1 运输线路规划原则 (13)6.2.2 运输线路规划方法 (13)6.2.3 运输线路调整 (13)6.3 运输跟踪与监控 (13)6.3.1 运输跟踪技术 (14)6.3.2 运输监控系统 (14)6.3.3 异常处理 (14)6.3.4 数据分析与反馈 (14)第7章费用管理 (14)7.1 运输费用计算 (14)7.1.1 运输费用组成 (14)7.1.2 运输费用计算方法 (14)7.2 费用审核与结算 (14)7.2.1 费用审核 (14)7.2.2 费用结算 (15)7.3 费用统计与分析 (15)7.3.1 费用统计 (15)7.3.2 费用分析 (15)第8章数据报表与分析 (15)8.1 数据报表查看 (15)8.2 报表导出与打印 (16)8.3 数据分析与应用 (16)第9章系统接口与集成 (16)9.1 外部系统接口 (16)9.1.1 接口概述 (16)9.1.2 医保接口 (17)9.1.3 PACS接口 (17)9.1.4 ERP接口 (17)9.2 接口配置与调试 (17)9.2.1 接口配置 (17)9.2.2 接口调试 (17)9.3 系统集成与对接 (17)9.3.1 系统集成概述 (17)9.3.2 系统对接 (17)9.3.3 系统集成与对接的挑战 (18)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8)10.1 系统备份与恢复 (18)10.1.1 系统备份 (18)10.1.2 系统恢复 (18)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 (18)10.2.2 系统优化 (18)10.3 系统升级与更新 (19)10.3.1 系统升级 (19)10.3.2 系统更新 (19)第11章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 (19)11.1 安全策略设置 (19)11.1.1 安全策略概述 (19)11.1.2 安全策略制定原则 (19)11.1.3 安全策略实施 (20)11.2 用户权限管理 (20)11.2.1 用户身份认证 (20)11.2.2 权限分配 (20)11.2.3 权限控制 (20)11.3 系统审计与日志 (20)11.3.1 系统审计 (21)11.3.2 日志管理 (21)第12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21)12.1 系统操作问题 (21)12.1.1 系统启动缓慢 (21)12.1.2 系统卡顿 (21)12.1.3 软件兼容性问题 (21)12.2 数据处理问题 (22)12.2.1 数据丢失 (22)12.2.2 数据损坏 (22)12.2.3 数据同步问题 (22)12.3 系统故障处理 (22)12.3.1 蓝屏故障 (22)12.3.2 系统崩溃 (22)12.3.3 硬件故障 (23)12.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23)好的,以下是一份智慧物流运输系统操作手册的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1.2 系统功能1.3 系统架构第2章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设备安装2.2 软件系统安装2.3 系统配置与优化第3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3.1 用户注册与登录3.2 用户权限分配3.3 用户信息管理第4章物流订单管理4.1 订单录入与导入4.2 订单查询与跟踪4.3 订单变更与取消第5章仓储管理5.1 入库管理5.2 出库管理5.3 库存管理第6章运输管理6.1 车辆调度6.2 运输线路规划6.3 运输跟踪与监控第7章费用管理7.1 运输费用计算7.2 费用审核与结算7.3 费用统计与分析第8章数据报表与分析8.1 数据报表查看8.2 报表导出与打印8.3 数据分析与应用第9章系统接口与集成9.1 外部系统接口9.2 接口配置与调试9.3 系统集成与对接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10.1 系统备份与恢复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10.3 系统升级与更新第11章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11.1 安全策略设置11.2 用户权限管理11.3 系统审计与日志第12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2.1 系统操作问题12.2 数据处理问题12.3 系统故障处理12.4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第1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本文所讨论的系统,是一款针对领域而设计的软件系统。
物流系统论(5.1.2)--第五章习题
第5章 物流系统要素选择题C1.以下()不是物流系统中处理的流体。
A:商品 B:服务 C:技术 D:信息D2.自然流向和()是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确定服务合同时需要参考的流向。
A:进向流向 B:计划流向 C:实际流向 D:市场流向A3.物流系统最基础的资源是()A:物流载体 B:物流系统运营商 C:物流系统集成商 D:物流公司A4.()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
A:元素 B:要素 C:参照系 D:参照物B5.从流动要素的角度看,()是物流的载体。
A:储存资源 B:运输资源 C:物流信息处理资源 D:包装资源B6.物流系统的提高运行效率的“瓶颈”环节是()。
A :运输 B:配送 C:装卸搬运 D:流通加工D7.最灵活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8.连将山西大同的1万吨煤炭运往北京,选择()方式比较合适。
C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 :管道运输判断题Y1.每个物流系统都有自己的不同目标,不存在两个目标完全一样的物流系统,如果存在,那它们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物流系统。
N2.流速是能够反映物流系统的组织,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技术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关键要素,物流系统的最终成果反映在服务,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
N3.在物流系统资源开发时,我们可以把全国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网络资源都划到一个特定的物流系统中。
4.可用资源越多,物流系统的基础就越好,所以物流发展需要提供更多更好Y的可用物流资源。
5.物流系统是人工系统,不是自动形成的,也不能自动形成。
Y6.从事物流业务的公司一定是物流公司。
NY7,物流7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需要以物流系统整体目标位目标进行集成和优化。
简答题1.什么是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又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物流系统是巍然满足特定物流服务要求,由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提供方和其他相关机构形成的一个包含所需物流运作要素的网络。
物流系统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有明确的物流目标,有明确的物流资源,有明确的物流组织,有统一的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物流系统运输方式选择
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阶段的继续,运输使
投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将生产 和消费联结起来,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 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承运商所承运的货物种类,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在预定的时间内高效率、 低成本的要求以及承运商所承运的货物种类,选 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在预定的时间内高效率、低 成本地将货物运达目的地,是运输管理的基本内 容。运输有五种基本方式,分别是公路运输、铁 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在实 际中,公司可通过对货物的种类、运输量、运输 距离、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考 虑,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供应商A和物流企业C协商将运输方式从铁路运
输改为卡车运输或航空运输以缩短货物的运达 时间。各种方式的运输率和运达时间如下表所 示。该物流企业应采取那种运输方式,又如何 向供应商收取费用?
表6-2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费率和运达时间 运输方式 运费率(元/件) 运达时间(天)
铁路
2.50
7
卡车
6.00
4
航空
10.35
2
显然就本例来说,物流企业C需要根据供应商S
可能获得的利润来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决策, 以求达到和客户的一致。表6-3所示是供应商A 使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
表6-3 使用不同运输方式时供应商A的利润比较表 运输方式 配件销售量(件) 毛利(元) 运输成本核算(元) 净利润(元)
又如,一些由运输工具改作它用的特 种移动设备(包括特种车辆、船舶、飞机) 的行驶所引起的人与物的位移,虽然利用 了公共运输线,但它们本身安装了许多为 完成特种任务所需的设备,因而也不属于 运输的范围。此外,在工作单位、家庭周 围、建筑工地由运输工具所完成的人与物 的位移,由某种工作性质引起的位移,在 娱乐场所人的位移,这些位移也都不属于 运输的范围。
(三)简化作业流程原则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是提高 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一点反映在设计运输线路时,应以直达 运输、尽量减少中间的换装环节为准则。
(四)适度原则 合理规划运输线路还应考虑物流费用的 构成,如商品由工厂到物流中心的输送费、 物流中心的营运费、配送费、在库维持费、 收发货处理费等。在运输线路的布局与选 址问题上,我们可以将总投资限额、总投 资最低、营运成本最低、配送费用最低作 为求解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或利用线性规 划方法求得最优解。在设置方案上,应设 计多种方案,采用决策最优化的原则,经 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第二节 物流运输线路选择
一、物流运输线路影响因素分析 物流运输网络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线路选 择。物流运输线路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迭代,才能得到满意的 结果。一条运输线路的建立,不仅会对当 地的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对当地的交 通环境和生活环境产生影响。总的来说, 影响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可分为两类:成 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成本因素是指与直 接成本相关的、可用货币单位衡量的因素。 非成本因素是指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但能 够影响成本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因素。
第六章 物流运输系统设计与分析
随着专门化物质传输系统的形成,以及对
运输这一概念认识的深化,人们不仅已经 不把输电、输水、供暖、供气等形式的物 质位移列入运输的范围,而且也已不再把 语言、文学、符号、图像等形式的信息传 输列入运输的范围。据此,从专业角度出 发,一般可以认为交通是指“运输工具的 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二、物流运输线路设计原则
在综合考虑了影响物流运输线路选择的因
素后,要依据一定的准则对各个地区进行 比较,从而得出可能的地点。要用系统的 观点,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当然, 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选定某一种或 几种原则作为评价标准。选择运输线路一 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费用最小原则 运输成本最低一般是企业首先追求的目标。运输线路的 规模越大,数目越多,产品的在途量就越大,相应的运输 成本费用就越高。运输营运费、在库维持费、收发货处理 费与运输线路选择的据点数成正相关,一般而言据点数目 越多,费用越多。 而末端配送费用会随着运输线路据点数目的增多而减少。 这时因为配送距离缩短,使配送费用下降。 总之,物流的总费用曲线是一个凹性函数,即在一定的 据点数目范围内,物流总费用会随着运输量的增多而下降。 但是在经过一定的均衡点后,物流的总费用反而会随着运 输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二)中转运输优化模型
1.问题的提出 前面讨论的运输问题,都是假定任意产地和销地之间都有直达路 线,可直接运输物资,并且产地只输出货物,销地只输入货物, 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例如,可考虑下列更一般的情况。 产地与销地之间没有直达路线,货物由产地到销地必须通过某中 间站转运。 某些产地既输出货物,也吸收一部分货物;某销地既吸收货物, 又输出部分货物,即产地或销地也可以起中转站的作用,或者既 是产地又是销地。
(三)运输方式选择举例 某制造商分别从供应商A和供应商B处买了共 3000个配 件,每个配件单价100元。目前这 3000个配件是由两个供应商平均提供的,其中, 供应商A的配件发送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C提供 的,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如供应商缩短运达时 间,则可以通过和该制造商协商争取到更多交 易份额。假定运达时间每缩短一天,可从交易 量中多得5%的份额,即150个配件。供应商从每 个配件可赚得占配件价格(不包括运输费用) 20%的利润。
产地与销地之间虽然有直达路线,但直达运输的费用或运输距离 分别比经过某些中转站还要高或远。
存在以上情况的运输问题,统称为转运问题。
2.约束分析与数学模型 解决中转运输问题的思路是先把它化为无转运 的平衡运输问题。为此,作如下假设: 首先根据具体问题求出最大可能中转量Q 纯中转站可视为输出量和输入量均为Q的一个产 地和销地 兼中转站的产地可视为一个输入量为Q的一个产 地和销地。 兼中转站的可视为一个输出量为Q的产地及一个 bj 销量为 +Q的销地。 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列出各产地的输出量、各 销地的输入量及各产销地之间的运价表,最后用 表上作业法求解。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物质的位移、人员的流动、运输工具也越 来越多地被使用,因此交通的含义习惯于 特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作为 物流的基本功能环节,运输的地位是非常 重要的。特别是运输网络直接影响着物流 网络的构成,物流节点往往与交通运输节 点相一致,因此研究物流系统必然把运输 系统放到首要位置。
(三)运输线路建设成本和土地成本
运输线路选择后,基于交通线路的建设 费用,由于不同的方案,在对土地的征用、 道路建设要求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从而 可能导致不同的成本开支,而且各个国家 和地区对运输线路建设的征用土地有不同 的规定。
(四)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主要指运输线路进行运作所需 的设备支出,包括软硬件费用,主要有运 输工具、线路维护、装卸机械、信息管理 系统。
一般而言,运输具有两大功能:产品转 移和产品存储。
(一)产品转移 (二)产品存储
二、物流运输系统构成要素
现代化的物流运输都必须要有运载工具、 通路、场站、动力、通信、经营机构等要 素与之配合,且运输经营的成功与否,服 务质量能否令人满意,也取决于构成要素 能否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以及彼此能否密 切配合。
三、物流运输线路优化模型
(一)直达运输线路优化模型 1.直达运输线路优化问题 在物流系统的设计中,如何根据已有的 运输网络,制订调研方案,将货物运到各 需求地,而使总运费最小,是非常典型的 运输决策优化问题。
2.直达运输优化模型
直达运输线路优化是一个产销平衡的运 输模型,即m个供应点的总供应量等于n个 需求点的总需求量,运输问题满足供需平 衡。这时,由各供应点调出的物资总量应 等于它的供应量,而每一个需求点调入的 物资总量应等于它的需求量。
铁路
1500
30000
3750
26250
卡车
1950
39000
11700
27300
航空
2250
45000
23287.5
21712.5
根据上表可知,如果制造商对能提供更好
运输服务的供应商A给予更多交易份额的 承诺实现,则供应商A应当选择卡车运输, 而卡车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的利润差额就 是物流企业可以向供应商A争取的利润空 间。
除了上述的成本因素外,下面的非成本因素也 构成了对运输线路选择的影响。 交通因素。在运输线路选择时,一方面要考虑 现有交通条件,比如运输线路是否靠近现有的交 通枢纽或不久的将来会在运输线路附件兴建运输 中心;另一方面,交通也要同时作为布局的内容, 只布局运输线路而不布局综合交通网络,有可能 会使运输线路的布局失败。 环保因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运输线 路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运输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政策法规因素。在选择运输线路之前,一定要 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查清所选地区在未来是否 会作为他用。交通管制与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法 律因素。
(一)运输方式的衡量指标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在 选择时,可按以下几个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
1.货物运输量 2.货物周转量 3.货物平均运程 4.货车周转时间 5.货物装卸量
6.运送速度
(二)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一般来说,运输方式的选择受运输物流的种 类、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5 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显然这些条件不是相互独 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对运输方式 选择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可变因素与不可变因素。
运输物品的种类、运输量和运输距离3个条件是
由货物自身的性质和库存地点决定的,因而不 属于不可变因素。事实上,即使对这几个条件 进行大幅度变更,改变运输方式选择的可能性 也不大。与此相反,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是不 同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重要条件,运输时间与 成本的变化必然带来所选择的运输方式的改变, 是可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