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广东人的历史渊源
1.祖先出自黄帝
2.周室东迁,列为诸侯
3.历经各朝代,迭为王臣
4.文化历史悠久,号为冠带之国
二、陆文学的生平
1.生长在广东
2.从小热爱学习,阅读破万卷
3.年十五,补弟子员,文名籍甚
4.弱冠,以文学知名于时
三、陆文学的文学成就
1.游历四方,结交豪杰
2.从事文章创作,以期成名
3.借鉴古人文章,模拟其意,为己创作
4.文章日益增多,声誉日以远扬
正文:
【提纲一】广东人的历史渊源
广东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
其祖先出自黄帝,后代子孙逐渐发展为诸侯。
从周室东迁开始,广东人列为诸侯,历经秦、汉、晋、南北朝,一
直到隋、唐,都是王的臣子。
广东的文化历史悠久,被称为衣冠礼义之国。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
貌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谓生多嗔。
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諐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䜩永日。
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
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氏之文可乎?”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
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
卷衣诣伶党,以身为伶正。
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
’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译文: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
他相貌丑陋,兼有口吃,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
有朋友规劝,就豁然开窍而不再疑惑。
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
陆文学自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陆文学自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陆文学自传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
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谓生多瞋。
及与人为信,虽水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来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往往独行野中。
诵佛经,吟古,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茕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
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
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
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节选自《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有删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适:满足B.虎狼当道而不愆也愆:失期C.自幼学属文属:写作D.洎至德初,秦人过江洎:到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陆羽特立独行个性的一项是()(3分)①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
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陆文学自传”出自古诗《小学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
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氏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
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
卷衣诣伶党,着《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
’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ORg邑吏召予为伶正之师。
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
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
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
赠白驴乌犎一头,文槐书函一枚。
云:“白驴乌犎,襄阳太守李恺见遗;文槐书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
此物皆己之所惜也。
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
高中语文 文言文《陆文学自传》译文
《陆文学自传》译文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
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
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 (处事)多自己做主。
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
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 (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
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
等到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
常常驾着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
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
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
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
他回答说:“我既无兄弟,又无后代。
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说:“好啊,你想当孝子!你根本不知道西方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
积公由于矫正过去的错爱而变得毫无怜爱之心,用卑*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打扫寺院,清洁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用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放三十头牛。
竟陵西湖没有纸可以用来学习写字,陆羽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
有一天,在一位学者处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但不认识赋里的字,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
积公知道了这件事,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开佛教教义一天比一天远,又把他管束在寺院里,叫他修剪寺院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管束他。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习题:第7课陆文学自传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陆文学自传“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这是唐朝诗僧皎然曾写的《寻陆鸿渐不遇》,诗中的陆鸿渐,就是写出《茶经》的陆羽。
陆羽与皎然是一对忘年交。
皎然长陆羽29岁,两人情深意厚,一僧一俗,陆羽在自传中称为“缁素忘年之交”。
在皎然的28首茶诗中,其中寻访、送别、聚会等与陆羽有关的达12首,还有多首联句,为咏陆羽诗之最,是研究陆羽的重要文献,从中可看到两人非同寻常的友谊。
可以想象,皎然写了这么多诗,能诗的陆羽一定会有和诗酬唱,可惜陆羽未能留下更多诗文,谨如欧阳修在《陆文学传》中所说:“它书皆不传,独《茶经》著于世尔。
”)(选自齐鲁青未了的博客天门竟陵建有陆羽公园,公园内有由六根红色立柱支撑并盖着黄色琉璃瓦的亭子——眼井,上面盖着一块八方形的巨石,高出地面约五公分,巨石板上,【课内挖掘】忘年交情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
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
皎、陆相识之后,竟结为忘年之交,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
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
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选自百度百科) 【课外运用】怀着一种敬畏的心理,我前去凭吊了这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人物。
现在的陆羽纪念馆设在天门公园的一角,从外观看,这栋极为简陋的明清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不堪。
馆内陈列物品仅剩下几册发黄线装书和一大摞海外来信来函。
2020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第7课 陆文学自传 Word版含解析
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 人,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他不是僧人,胜 似僧人,四处漂泊,躬心茶事;才华横溢,傲物 不羁,一生未仕,却受到许多官员及文人士大 夫的尊崇,常常成为他们的座上客;重友情,守 信义;成长于佛寺,浸润于儒家学说;孑然一人, 清高淡泊,独来独往,如仙若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 《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圣”。著作很 多,但传世甚少。
_意__味__)
(3)九岁学属.文(动词,_缀__辑__、__撰__写__) (4)终鲜. ①兄.弟.②,无复.③后. 嗣.④(①动词,_缺__少__,_不__足__。②古今
异义词,古义:_兄__与__弟__;今义:单指弟弟。③副词,_再__,_又__。 ④_后__代__)
(5)得.①称为孝乎?羽将授.②孔圣之文(①动词,_能__够__。②动词,
_接__受__)
(6)子为.①孝,殊. ②不知西方染削之道.③,其名.④大矣(①_当__,_做__。
②副词,_很__、__竟__然__。③名词,_佛__教__教__义__、__哲__理__。④名词, _学__问__。__一__说__“__名__声__”__)
(7)公执. ①释典不屈.②(①动词,_握__,_引__申__为__“__坚__持__”__。②动词,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赏析】会稽为千古风流人物云 集之地,诗人览物思古,却又全不点明, 只用一些带有哀伤意味的“猿”加以 渲染:月色随着寒潮涌动,青猿之声偏是“叫断”,最后托出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句。“昔人”二字概 括了在会稽留下踪迹的多少古人!而一“空”字又概括了诗人 多少感叹!本诗堪称为情景交融之佳作。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陆文学自传唐风宋韵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①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③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①带:近。
②郭:泛指城墙。
③扣门:叩门。
赏析:这是诗人访友(陆羽)不遇之作。
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
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部分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但最终还是为了咏人。
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
全诗四十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
思考: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哲言睿语口吃的陆羽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
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陆羽是如何看待自身的生理缺陷的呢?他在《自传》里这样写道:“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
”仲宣是王粲的字,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孟阳,名张载,西晋文学家。
张载还是陆羽所景仰的对茶事、茶文化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之一。
他在《茶经》里曾引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中十六句诗,其中有两句向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咏茶诗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相如、子云,是西汉鼎鼎有名的两位大才子。
他们虽口吃,但善著书,以文章名世,且有雄辩的口才,为世所称奇。
作者名片陆羽(733-804),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竟陵)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同时,还研究书法和音韵学,从事戏剧创作和表演。
2018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7课陆文学自传“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这是唐朝诗僧皎然曾写的《寻陆鸿渐不遇》,诗中的陆鸿渐,就是写出《茶经》的陆羽。
陆羽与皎然是一对忘年交。
皎然长陆羽29岁,两人情深意厚,一僧一俗,陆羽在自传中称为“缁素忘年之交”。
在皎然的28首茶诗中,其中寻访、送别、聚会等与陆羽有关的达12首,还有多首联句,为咏陆羽诗之最,是研究陆羽的重要文献,从中可看到两人非同寻常的友谊。
可以想象,皎然写了这么多诗,能诗的陆羽一定会有和诗酬唱,可惜陆羽未能留下更多诗文,谨如欧阳修在《陆文学传》中所说:“它书皆不传,独《茶经》著于世尔。
”(选自齐鲁青未了的博客)美字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赏美文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晓月初挂,风轻云淡,独坐古韵茶室中,一卷在手,清茶在杯,暗香涌动,如江南水莲荡起的层层涟漪,将一份如茶的淡然,一圈圈地弥漫于心间。
于是,一切喧嚣悄然远遁,一切烦扰消逝无踪,只余一颗心如水澄澈、空明轻灵、物我两忘,怡然自得。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鹧鸪碗面云萦宇,兔褐瓯心雪作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边生。
”古人品茶,筑心斋一间,远在浮世喧嚣之外,有书千卷,茶一壶,静品人间春秋。
或阅读,或沉思,浅斟啜饮,意在茶中,怡然忘我;或挥墨疾书,意兴飞扬,一挥而就。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7课《陆文学自传》习题及答案
7陆文学自传陆羽诗歌赏析寻陆鸿渐不遇①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
有《茶经》传世。
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赏析:这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
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
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友人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文言积累曾子杀猪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
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规谏.(jiàn)豁.然(huò)多瞋.(zhēn)B.不愆.(yǎn) 当.道(dānɡ) 苕.溪(tiáo)C.结.庐(jiē) 黜.守(chù) 汉沔.(miǎn)D.别墅.(shù) 游处.(chǔ) 书函.(hán)解析:A项,“瞋”读“chēn”;B项,“愆”读“qiān”;C项,“结”读“jié”。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5.对下列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九岁学属文 B.结庐于苕溪之湄 C.卷衣诣伶党 √ D.恐渐渍外典 属文:写文章 湄:滨 诣:造诣 渍:浸,这里指影响
解析 诣: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答案
6.下列加颜色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 C. √ 折其楚乃释 臣乃敢上璧 以门人之伯主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文言句式
(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语气词“也”,表判断。
(2)结庐于苕溪之湄: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苕溪之湄结庐”。
(3)常扁舟往来山寺: 省略句,“来”后省略介词“于”。 (4)故特以相赠: 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5.翻译下列句子
(1)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
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 假吏藏珠 ”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
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
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已而
果然。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
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
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2.豁然不.惑.。 今义:指人四十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不再疑惑
3.宜野.人.乘蓄。 今义:指未开化的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隐士,山野之人
) )
答案:1.连词,因为 副词,于是 连词,因而 副
词,于是 2.介词,从 介词,到 介词,在 介词,在 3.
把,介词 用,介词 让,介词 4.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处所、地方,名词
四、古今异义
1.褊躁多自用.意.。 今义:指居心、企图。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用自己的意思做事
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情况,能称为孝么?
2.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是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少年读书人,端正坐着 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
中国茶道的入门知识四字具体内容为: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 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 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4.识记字音
褊.( ) 豁.然( ) 愆.( ) 苕.溪( ) 短褐.( ) 犊.鼻( ) 终鲜.( ) 后嗣.( ) 青衿.( ) 懵.然( ) 见遗.( ) 属.文( )
3.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我的弟子众多,现在顺从你的愿望,可以抛 掉音乐书了。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陆文学自传概述
2.陆文学的生平经历
3.陆文学的文学成就
4.陆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陆文学自传概述】
《陆文学自传》是我国南朝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文心雕龙》的姊妹篇。
全书共二十篇,以刘勰的生平经历为主线,详细论述了他的文学见解、批评方法和创作实践。
本书是刘勰对自己一生文学研究的总结,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陆文学的生平经历】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国人。
他出身寒微,但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文辞。
在梁武帝时期,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子中允等职务,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被贬为建安内史。
在建安期间,他致力于文学研究和创作,完成了《文心雕龙》和《陆文学自传》等著作。
【陆文学的文学成就】
刘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批评方法:刘勰在《陆文学自传》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文学批评方法,如“比兴说”、“风骨说”、“文质彬彬”等,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史观:刘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学史观的批评家。
他认
为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时代的文学有其不同的特点。
3.文学创作实践:刘勰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学批评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陆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陆文学自传》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史观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他的文学创作实践也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以楚地人相告说:“陆羽大概是当今的楚狂 接舆吧。”
第三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始 三岁,惸露 ,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 .. 2. 九岁学属文 , 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 3.终鲜 兄弟,无复后嗣 ( .. .. ) ) )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选自《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 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 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 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第二单元
第 7 课 陆文学自传
学国学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
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
——选自《论语·学而》
【译文】 有子说: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 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 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 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 母、顺从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 ( . 2.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 、犊鼻 ( .. .. ) )
答案:1.水边 2.短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犊鼻:形 如犊鼻的围裙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闭门读书,不与性格爱好不同的人相处,整天 与和尚、隐士谈天饮酒。
陆文学自传陆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陆文学自传|陆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陆文学自传|陆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陆文学自传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
及与人为信,虽水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往往独行野中。
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
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
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
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
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缉学工书。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
(节选自《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有删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适:满足B.虎狼当道而不愆也愆:失期C.自幼学属文属:写作D.洎至德初,秦人过江洎:到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陆羽“特立独行”个性的一项是(3分)()①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3.文学常识
《茶经》简介 公元 758 年左右,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 ——《茶经》。《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 时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 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
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 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 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 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茶 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茶经》一问世, 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茶经》全 书共七千多字,其实篇幅并不大。共分 3 卷 10 节。
第二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
)
2.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
答案:1.水边 2.短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犊鼻:形
如犊鼻的围裙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闭门读书,不与性格爱好不同的人相处,整天
到我后)觉得我不平常,握着我的手,拍着我的背,亲手 把自己的诗集授予我。
2.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因与之游处,凡 三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恰好礼部郎中崔国辅贬谪到竟陵任司马,我又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摘要:1.陆文学自传概述2.陆文学的生平经历3.陆文学的学术成就4.陆文学的文学作品5.陆文学的影响与评价正文:【陆文学自传概述】《陆文学自传》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陆文学的一部自传体著作,全书共分四卷,详细记录了陆文学的一生,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文学作品以及影响与评价等方面内容。
这部自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是研究明代文学及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陆文学的生平经历】陆文学,字文宇,号震川,明朝江苏苏州人。
他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明代文学繁荣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
陆文学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特别擅长诗文。
成年后,他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少卿等职。
【陆文学的学术成就】陆文学是明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在文学批评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应具有道德教化作用。
他还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主张诗歌应真实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创作方面,陆文学的诗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风格独特,被誉为“震川体”。
【陆文学的文学作品】陆文学的文学作品有诗、文、词等多种形式。
其中,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震川诗钞》最为著名。
他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如《震川文钞》等。
此外,陆文学还有一部重要的词学著作《词综》,对后世词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文学的影响与评价】陆文学在明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文学观点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的“文以载道”的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学家,成为明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
同时,陆文学的诗歌、散文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高中语文文言文《陆文学自传》译文
《陆文学自传》译文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
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
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
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
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
等到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
常常驾着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
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他回答说: “我既无兄弟,又无后代。
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说:“好啊,你想当孝子!你根本不知道西方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
积公由于矫正过去的错爱而变得毫无怜爱之心,用卑*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打扫寺院,清洁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用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放三十头牛。
竟陵西湖没有纸可以用来学习写字,陆羽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有一天,在一位学者处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但不认识赋里的字,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
积公知道了这件事,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开佛教教义一天比一天远,又把他管束在寺院里,叫他修剪寺院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管束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
“陆文学自传”出自古诗《小学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
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氏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
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
卷衣诣伶党,着《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
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
’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
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ORg邑吏召予为伶正之师。
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
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
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
赠白驴乌犎一头,文槐书函一枚。
云:“白驴乌犎,襄阳太守李恺见遗;文槐书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
此物皆己之所惜也。
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
由是俗人多忌之。
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着《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
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
【翻译】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
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
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 (处事)多自己做主。
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
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 (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
有人怀
疑他,说他性情多怒。
等到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
常常驾着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
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
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
(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
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
他回答说:“我既无兄弟,又无后代。
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说:“好啊,你想当孝子!你根本不知道西方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
积公由于矫正过去的错爱而变得毫无怜爱之心,用卑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打扫寺院,清洁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用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放三十头牛。
竟陵西湖没有纸可以用来学习写字,陆羽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
有一天,在一位学者处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但不认识赋里的字,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
积公知道了这件事,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开佛教教义一天比
一天远,又把他管束在寺院里,叫他修剪寺院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管束他。
有时陆羽心里记著书上的文字,精神恍惚像丢了什么一样,心如死灰,如木头站立,长时间不干活。
看管的人以为他懒惰,用鞭子抽打他的背。
陆羽因此感叹说:“唯恐岁月流逝,不理解书。
”悲泣不能自禁。
看管的人认为他怀恨在心,又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折断鞭子上的刺才停手。
陆羽因而厌倦所服的劳役,丢下看管他的头目而离去,卷起衣服投奔戏班,写了三篇《谑谈》。
以自身为主要角色,表演木偶“假吏藏珠”之戏。
积公追来对他说:“想你佛道丧失,可惜啊!我们的祖师说过:我的弟子十二个时辰,允许一个时辰学习佛教以外的知识,让他制服异教邪说。
因我弟子众多,现在顺从你的愿望,可以抛掉乐工书了。
”
唐玄宗天宝年间,楚地人大办宴会于沧浪水边。
地方官吏召见陆子,任他为伶人的老师。
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以为不平常,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授予他。
于是汉水、沔水地区的民俗也就不同了。
后来陆子背著书来到火门山邹先生的别墅,正值礼部郎中崔国辅出京到竟陵郡任司马,与陆子交游,共三年,赠送白驴、乌犎牛各一头,文槐书套一枚。
白驴、乌犎牛,是襄阳太守李憕赠送的;文槐书套,是卢黄门侍郎给的。
这些物品都是自己所爱惜的,适合隐士骑坐和收藏,所以特地赠送。
到唐肃宗至德初年,淮河一带人为避战乱渡过长江,陆子也渡过长江,与吴兴皎然和尚结成为僧俗忘年之交。
(陆子)从小爱好写文章,就多加讽刺或劝渝。
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有做了这样
的事。
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
忠言逆耳,从不回避,因此俗人大多嫉恨他。
自从安禄山在中原作乱,他写了《四悲诗》;刘展割据江、淮地区造反,他作了《天之未明赋》,都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而心情激动,痛哭流涕。
(陆子)着《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一起收藏在粗布袋内。
唐肃宗上元二年,先生年方二十九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