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后感范文(3篇)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后感范文《朱光潜谈美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于美学的原理和美感的体验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作为一个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在此,我将根据我的读后感,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朱光潜在《朱光潜谈美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学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他通过对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研究,向读者解释了美学是如何产生的,美感是如何产生的。
朱光潜强调,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更是一种情感和感受。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给出了一些基本的美学原理,如“以人为本”、“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等。
这些原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怎样产生美感,为我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其次,朱光潜在书中还探讨了美学的对象和标准。
他提出了“形与意的关系”这一重要观点,表达了他对于美学对象的理解。
他认为,形式和内容是美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个作品如果在形式上做得很好,但是内容却空洞无物,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美。
相反,一个作品如果在内容上很有意义,但是形式却很糟糕,那么它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美。
只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美。
通过朱光潜的这些观点,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对于美的标准和要求,在我欣赏艺术作品时,我更注重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最后,朱光潜在书中还对于艺术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和装饰,同时也具有教育和启发的作用。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思考,使人产生共鸣和启发。
通过朱光潜的观点,我对于艺术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和作用不仅仅只是满足我们的感官需求,更是对于人类情感和思想世界的一种诠释和呈现。
综上所述,《朱光潜谈美书》是一本对美学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的优秀作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美学的原理和美感的体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谈美》读后感15篇
《谈美》读后感15篇《谈美》读后感1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
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
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
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
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
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
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
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
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
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
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习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
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
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
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
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
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
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寿司。
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
我分享的生活状态中的每一张美图,都是我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很多人认为我每天都是在创造美。
谈美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我却慢慢地读了挺长时间。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5篇《谈美》读后感1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
《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
倘若如今“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们看见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先生的作为,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赧颜。
《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
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
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
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
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
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
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
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朱光潜谈美读后感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1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
……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2“一位老朋友的'来信,写过一篇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
”朱先生看过之后说道:“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创作,欣赏和批评吗?”“‘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
作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态度坚决,措辞严厉,即使是老朋友为了科学也毫不讲情面。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3《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
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读后感(12篇)
《谈美》读后感(12篇)《谈美》读后感篇1美是什么?常常用这个字,却没有深究过。
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适,很自然,赏心悦目,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都是我对美的直觉了。
读了朱光潜《谈美》让我对美有了一些深化的熟悉和思索!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
是最令我诧异的了!直到读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潜先生开场谈到的竟然是:“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讨论如何“免俗”。
假如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从前感觉到较深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阅历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看法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到达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这是一次对美的体验的深刻旅程!对一颗古松的三种看法让我明白何为美感的。
他说: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颜色。
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旁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改变。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索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美感阅历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我抬头望向窗外,晴空万里,始终能望到远处的桥,桥上奔流的车,还有河对岸的高楼,生活从没有由于谁停止过它的节奏;而眼前郁郁葱葱醉人的绿扑面而来,我手捧着书,轻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风徐来,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这或许就是生活之美吧!当我们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汤,味道特别的鲜美,乳白的汤中点缀着红绿,煞是好看。
儿子却开玩笑说,不过就是个海腥味吗!我说你怎么这么刹风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读读朱光潜《谈美》你也许就能体会到了。
《谈美》读书心得(精选5篇)
《谈美》读书心得(精选5篇)《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
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谈美》读书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谈美》读书心得精选篇1《谈美》是一本系统性的美学著作,是由朱光潜老先生所编著而成。
《谈美》一共收录了13封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方法研究;二是美学范畴研究;三是美学实践研究。
而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第八封:关于形象思维。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潜认为文艺创作应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
他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罗马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英国的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屈原在《远游》中和杜甫在《咏怀古迹》里都使用过想象这个词。
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
不同的是它们所运用的形式。
思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声、色、形、味等,通常称之为感觉、印象、观念或表象。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显出不同的特点:形象思维把从感性认识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维是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形象思维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维则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
文艺创作就不能单单依靠形象思维。
因为文艺不仅要用形象去思维,还要对形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体。
文艺创作一般都有个构思阶段,思想情感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修改阶段。
于我们学设计专业的同学,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
在创作时也要学会用形象去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学了这么久的美学,也看过一些关于谈论美学的书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书简》是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陆续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用学术专著的形式。
《谈美》读后感(精选9篇)
《谈美》读后感(精选9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美》读后感(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美》读后感篇1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
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
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
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
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
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
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
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
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
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
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习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
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
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
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
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
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
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寿司。
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
谈美的读后感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美的读后感1这真是一本独特的书,讲“美”。
“美”,我们常常用到的形容词,但到底什么才是美,我想没人能够说得清楚,我也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一关乎哲学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潜,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此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篇写到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树的三种态度。
园里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想着如何把它做成精美的家具;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想着它是一棵叶为针状的植物,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如画师,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以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朱先生说:“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所以生活中其实从不缺少美,只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总是会有坎坷和挫折,当我们感到挫败抑郁时,和不把自己从这种落寞的情境中隔离开来,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说不定能够发现一个全新的视界,让你豁然开朗,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让我学会试着用一种新的思维去看周围的一切。
谈美的读后感2美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美?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美学难题的大问题。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集锦9篇)《谈美》读后感1这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反复读来深感给人身心带来的美好和愉悦以及思考!足见朱先生文学、美学等功底深厚!本书是与其说是“美学入门”书,不如说是生活指导书,尤其在很多人颠倒了生活本来的意义和乐趣的当今社会(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在人们都追求“快节奏”的时代,如同白岩松所说的“灵魂赶不上行走的脚步”的时代,这本书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将美学与生活本意紧密结合后提出了理论观点,充分彰显了“朴素中见高雅”的大家风范(与现实中所谓的砖家恰恰相反)。
本书以身边日常事物为例,讲清楚了美的本质,将实用的、科学的与美感的事物加以阐述,大有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思想。
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创新、创新与模仿等等做了精辟的讲解区分,使人不由自主去往深处思考,而本人认为:一件作品如果能够引人深入思考,那它就是非常有用、有趣和意义深远的!“慢慢走,欣赏啊!”《谈美》读后感2《谈美》这又是一本被定义为欣赏艺术的必读书目,作者朱光潜先生是真正德高望重、才学八斗的大师。
每当读这类顶级大师的著作,都会有一种体会――和蔼亲切。
当一个人真正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有种云淡风轻、举重若轻的豁然随性,字里行间中,不仅是博大的知识与眼界,更让人感到一种高洁、从容。
这种不骄不躁、气定神闲的韵魄,本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令人心向往之。
这几年,常愿意学习欣赏艺术之美,从绝妙名画到经典名曲、从摄影名作到不朽影视、从洒逸唐诗到凄婉宋词,精神上所得甚多,但也自知尚谈不上入门。
朱光潜先生说“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情趣”,个人深以为意,人生在世,很难真正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完全超然世外,也就免不了世俗纷扰,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欣赏艺术,轻轻的抚去心灵尘埃、畅享精神的食粮,从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给自己留一片纯美的净土。
《谈美》读后感3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谈美》读后感7篇
《谈美》读后感7篇《谈美》读后感篇1本以为《谈美》会是一本结构松散的散文集,却没想到朱光潜先生可以把这么抽象的概念用以类似一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且语言通俗易懂,对初涉美学的读者来说十分友好,即便如此,却依然能感受到文字背后作者深厚的美学、文学、历史和哲学功底。
朱先生先是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古松的态度引出了美感的特点,接着指出想要发现美,就必须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一定距离,毕竟太熟悉的事物是很难产生美的。
之后又对美感与快感进行了区分: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接下来还对其他关于美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但其实全书最打动我的就是一句话,而这句话回答了困惑我很久的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朱先生的答案是:“艺术本来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之艺术呢?”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或许就是对不完美的遗憾和对完美的向往,让人类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总是会对美丽的事物发出赞叹。
人不可能永生,但是一幅好画、一幅好字、一本好书却可能流传千百年。
人类喜欢音乐书画、热爱创作,或许都是为了抚慰不安的灵魂,能在艺术中找到一份平静,来以此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的方法。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
”所以,尽量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无生趣的牢笼,不要去过度追求快感,慢点走,可能反而会更快活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谈美》读后感篇2前一段时间读《红楼梦》,情节紧凑,人物饱满,读起来像红烧狮子头的感觉,很丰厚,相比之下的《谈美》很轻很淡,俨然一种小葱拌豆腐的感觉。
作者通过一棵古松在木商,科学家和画家每个人眼中所呈现出不同的木松对比,是截然不同的。
当我读的时候,我也尝试切换看事物的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
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想起以前看到过一段话:世界上的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主要取决于你怎么看。
《谈美》读后感精选5篇
《谈美》读后感精选5篇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想必这句话我们都会说了,可是又有谁真正的进入到书的世界里,真正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谈美》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美》读后感篇1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
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
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快感、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别;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美的差别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近、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
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是否能欣赏。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最新5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最新5篇《谈美》开篇举例了三种人对一颗古松的不同态度。
一位木材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颗古松。
三人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但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朱光潜谈美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1很久之前我就对朱先生的这本《谈美》有所耳闻,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无缘拜读。
直至近来,耐不住友人的强烈推荐,将早以束之高阁的此书翻找出来,拂去封皮上的尘埃,细细品读。
读罢,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回味悠长的思索。
谈美,究竟何为美?美是一种主观意向,是一种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进行欣赏。
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讲的,谈美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免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作为在凡尘俗世中沉浮的我们,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们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过程中,领略到些许"免俗"的乐趣。
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时能够领略到一种乐趣,知晓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的,然后再把美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人生美感化、艺术化。
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美,是经过人情化的,个人的情趣不同,所以个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
美景于心,是经过艺术化的自然,得益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载体相互融合,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
美,就在这情感的综合中迸发出来。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艺术家们透过他的所看,将他的所想转化成意象,融合于他的作品之中。
观赏者则通过艺术家的作品,透过其物象,将其感受的意象翻译出来,从而感受到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想要传达的感情,再结合观赏者自身的情感与经历,进而引发出强烈的共鸣,达到一种与艺术创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艺术家所要传达的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就是作品的神韵风骨。
这也是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15篇《谈美》读后感1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
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
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快感、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别;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美的差别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近、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
――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是否能欣赏。
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借用阿尔卑斯山谷间路上的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劝告游人莫错过眼前美景,朱光潜提醒“赢得了职场,却输了人生”的我们,不要成为“这丰富华丽世界中一个了无生趣的囚徒”。
《谈美》读后感6篇
《谈美》读后感6篇《谈美》读后感1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
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
__层层递进,从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态度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让我们知道美从哪里来,究竟什么是美感,明白了什么是美感之后进而讨论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中让我们明白美和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欣赏的道理,朱先生于是换一个方向从讨论创造入手,让我们明白创造本身以及与情感、格律、模仿的关系,进而明白美的特点。
该书渗透了朱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
正如书中文字:“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一切学习都应该自美的体会开始,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美感的敏锐度,真正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判断力。
正如朱光潜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西方的美术作品——《向日葵》。
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灼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画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我们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谈美》读书心得
《谈美》读书心得《谈美》读书心得10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谈美》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美》读书心得篇1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著作《谈美》。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
在《谈美》一书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美——是一种人生态度。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
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有几句话写得很好:“种田的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家花不比野花香’。
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却把道理说得那么清楚,而且也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很容易接受。
朱先生用很朴实很精确的语言将一系列抽象的美学概念给我们描绘了出来。
其实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考虑人家是怎么看我的,了解人家对我的态度;有时,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适不适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决定。
大部分人都会因为盲目而错失良机,总是会因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坚守自己的东西。
13封信,行云流水,读来浑然天成,却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认识。
《谈美》的读后感10篇
《谈美》的读后感10篇《谈美》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120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美》读后感(一):诗性中谈艺术书的封面颜色排版有简洁的美,只是翻开后看到的绘图多少让人失望和不舒服。
作者的内容和写作风格不论怎么都不和绘图相搭,一下让人有些挫败。
虽说部分是理论的东西,但还是保留一种诗人的气质在文字间。
恰好读此书时在穿插《人间词话》看,相信作者也是在此书里找到一些灵感和寻思。
通篇谈美最终落脚点还是对人生和人心的修养。
用一种更纯粹的眼光和角度来发现和赞叹美。
《谈美》读后感(二):拜读4个小时看完这本书,做了目前为止最长的读书笔记,翻到最后一页1932年,顿时石化,真是经典文字的影响力超越时间。
发现居然是一本对艺术和设计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方法论类图书后半部分操作性极强十分具体前半部分根据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的驳斥也是对进入美学相关行业的人员的提醒与纠正适合反复翻来思考通篇总结比之前看过的某些日本设计师翻译后的设计方法类的图书相比那些真是弱爆了这本参考性很强而且更贴近国情有些部分像我这种仅有中学古文基础的人看来也仍旧感到受益匪浅不禁赞叹当年的语文课本里面节选的内容真是太有水准了文字平实对一些问题态度还是很小心的所以容易被人接受在临走前两个月时间翻到这本书真是冥冥之中的万幸。
《谈美》读后感(三):对美的欣赏是一种智慧期末上自习劳逸结合的看完的一本书,民国大师的小品文果然不错,不到十万字把美啊艺术啊谈的很是透彻。
慢慢走,欣赏啊。
生命中美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欣赏可能是用心去感悟,而不是单纯的用知识去考据与批评,对艺术的欣赏更多的是一种智慧吧。
看完感觉自己对美的认识又提高了许多,觉得自己更好看了呢,哈哈。
朱老说人生应该严肃与豁达兼具,看来自己还是豁达有余,严肃不足啊。
读书摘抄: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朱光潜的《谈美》一书,篇幅较短,内容精炼,没有长篇大论的赘述,读起来也不是很费力。
他潜心研究美学时间较长,而且中西美学融合,内容丰富,学识渊博,是先进美学的代表。
朱光潜先生本身对美这一概念的阐述: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需要心与物的结合。
美是人的意识创造,是时间、空间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意识,结合自然美与艺术美。
除了欣赏美而外,还要着重在美中感受到的价值。
以下是我觉得文中比较经典的部分: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首先,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其次,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不容有丝毫假借。
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生活。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艺术化的人生就是取舍恰到好处,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
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情趣化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美学,是一门神秘的学说。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它注重的是人们品位之高雅,看重的是修身养性。
美学的魅力在于对于每一种事物的评价都因为人们的性格兴趣而大相庭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欣赏事物的时候,当你发现事物别人说不知的美后,不仅使自己身心愉悦,而且让艺术细胞得以熏陶。
漫步于屋后的绿荫小道,感受月光透过树叶洒落枝头,静谧的气氛舒缓了劳累的身心。
美学,它让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能放眼四周。
能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愉悦自己,享受生活。
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但我不会
忘了驻足停留,欣赏眼前的美景,品味当下的生活。
最后,我将书中写给阿尔卑斯山上游人的一句话作为送给所有的人,那就是:“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