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存储技术之完全解析
浅析IP监控网络存储全流程解决方案
浅析IP监控网络存储全流程解决方案导读:宇视IP监控方案中的存储方案包括了从前端缓存、中心直存到中心备份各个应用环节的针对性设计。
监控系统的IP监控不同于传统模数结合监控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采用前端编码和后端网络存储相分离的技术,结合存储业务特征和网络存储可靠性要求设计完整的网络存储流程是IP网络监控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宇视IP监控方案中的存储方案包括了从前端缓存、中心直存到中心备份各个应用环节的针对性设计。
1)前端缓存补录在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环境中,经常会面临网络终端、存储设备断电等情况,导致前端的录像无法及时存储到中心存储资源,从而造成录像丢失。
宇视全系编码器和IP摄像机均支持前端缓存补录功能,在网络或中心存储等异常时,前端设备会启动缓存功能,将视频数据存在本地的存储设备上(如:U盘、移动硬盘和SD卡等)。
同时,后端链路或设备恢复正常后,会自动将补录到的录像上传到后端存储上,避免造成数据丢失。
同时在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上,能对该时间段的录像进行检索、回放、删除等管理操作。
2)动态码流直存对于宇视监控终端,可按照录像存储业务的优先级,支持变码流存储:对于周期计划类等优先级较低的录像存储业务,可采用低码流或者抽帧方式的存储,适当减少对存储空间的占用。
而对于告警联动类等优先级较高的录像存储业务,可采用高码流、全帧等方式存储,全力保证录像的高质量、高清晰度。
同时,基于支持前端智能分析功能的监控终端,对于监控画面中的重点区域或动态图像,采用低压缩比、高码流格式进行传输及存储;对于监控画面中的非重点区域或静态图像,采用高压缩比、低码流进行传输及存储。
这样在保证关键录像数据的高质量传输、高质量存储的同时,可有效减少非关键数据占用的传输带宽、存储资源。
3)在线存储:1+1双直存宇视全系监控终端均支持端到端的IPSAN在线存储直存技术,前端高清IPC和编码器与后端的NVR网络存储设备采用IPSAN架构建立iSCSI连接,然后将存储视频流进行iSCSI协议封装,直接采用数据块的方式将视频数据写入IPSAN存储设备中。
ipsan技术参数
ipsan技术参数
IPSAN(IP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存储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存储架构。
IPSAN技
术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带宽和传输速率,IPSAN可以利用高速的以太网或者光纤网
络进行数据传输,其带宽和传输速率取决于网络设备的规格和配置,一般可以支持千兆以太网或者更高速率的传输。
2. 存储容量,IPSAN可以支持大规模的存储容量,包括几十TB
到几PB不等的存储容量,这取决于存储设备的规格和配置。
3. 数据保护和安全性,IPSAN提供了多种数据保护和安全性功能,包括RAID(磁盘阵列)、快照、数据加密等技术,以确保数据
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可扩展性,IPSAN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灵活
地扩展存储容量和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5. 兼容性,IPSAN可以与各种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
进行兼容,可以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集成,以降低部署成本
和提高灵活性。
6. 管理和监控,IPSAN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包括远
程管理、性能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以便管理员对存储系统进行
有效地管理和维护。
总的来说,IPSAN技术参数涵盖了带宽、传输速率、存储容量、数据保护和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以及管理和监控等多个方面,这些参数决定了IPSAN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ip存储方案
ip存储方案IP存储方案指的是将数据存储在IP网络中的一种技术方案。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网络的发展,如何进行高效、安全地存储和传输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IP存储方案通过将存储和传输功能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I. IP存储方案的概述IP存储方案采用了基于IP网络的存储技术,将数据存储在网络中的存储设备上。
相比于传统的存储方案,IP存储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高性能:利用IP网络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可以实现快速的存储和读取速度,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能力。
2. 易扩展:IP存储方案可以方便地进行横向扩展,随着存储需求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存储设备来提高存储容量和性能。
3. 灵活性:IP存储方案支持多种存储协议,包括NFS(Network File System)、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4. 高可用性:IP存储方案采用了冗余和容错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数据丢失和服务中断的风险。
II. IP存储方案的关键技术1. 存储设备:IP存储方案中的存储设备通常采用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或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等技术。
这些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提供高速的数据访问和存储功能。
2. 存储协议:IP存储方案支持多种存储协议,如NFS和CIFS,用于在客户端和存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这些协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安全和可靠性,并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访问接口。
3. 数据管理:IP存储方案需要提供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备份、快照、数据恢复等。
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存储在IP网络中的数据。
4. 安全性保障:IP存储方案需要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保障机制,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
IP存储
IP存储技术下一代SAN:基于IP今天,拟态网(已经达到1Gbps,不久可以到10Gbps)形成了几乎事实上所有的数据网络。
通过使用基于标准的IP SAN拟态网,第一代SAN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得已解决,结果导致更快地部署新的商业应用和处理网络上的任何地方的数据信息。
两种IP 存储的技术:隧道技术和本地IP隧道技术存储厂商往往采用两种方法来实现基于IP的SAN。
第一种就是存储隧道技术,就是将FC SAN帧包装在IP包中通过基于IP网络的隧道传输到另外一个FC SAN,当它们到达第二个SAN,FC帧再被剥去包装信息还原。
如下图所示:存储隧道技术需要特制的光缆进行连接,花费昂贵不太让人接受。
由于FC帧隐藏在隧道中,一般的IP网络工具不能智能地判断其含义。
存储隧道技术只提供了一个在IP网络上连接FC SAN孤岛的方法,不能解决光纤通道互用性和管理的问题。
本地基于IP的存储本地基于IP的存储直接使现有的存储协议(例如SCSI和FC)和IP 协议结合起来。
根据这种综合,存储和网络可以无缝地结合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指,可以在企业IT系统中,把存储网络和传统的LAN,物理上合并成一个网络。
而是指在传统的SAN结构中,以IP协议替代光纤通道协议,来构建结构上与LAN隔离,而技术上与LAN一致的新型SAN系统——IP SAN。
这种IP-SAN中,用户不仅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成本,而且,以往用户在IP-LAN上获得的维护经验、技巧都可以直接应用在IP-SAN上。
俯拾皆是的IP网络工具,使IP-SAN的网络维护轻松而方便。
同样,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也不会像光纤技术培训那样庞杂而冗长。
本地IP存储技术,更进一步的模糊了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界限。
在IP-SAN中,只要主机和存储系统都能提供标准接口,任何位置的主机就都可以访问任何位置的数据,无论是在同一机房中,相隔几米,还是数公里外的异地。
访问的方式可以是类似NAS结构中,通过NFS、CIFS等共享协议访问,也可以是类似本地连接和传统SAN中,本地设备级访问。
IP地址的网络存储与数据传输
IP地址的网络存储与数据传输IP地址是互联网中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数字地址。
在网络存储与数据传输中,IP地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IP地址的网络存储和数据传输展开讨论。
1. IP地址的概念和分类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由四个8位的十进制数表示,每个数之间用点分隔。
根据网络的规模和用途不同,IP地址可以分为公网IP和私网IP。
公网IP用于互联网,可全球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私网IP用于局域网内部,不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
2. IP地址的网络存储网络存储通过IP地址将数据传输到指定的网络设备上。
在存储过程中,数据包含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以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
路由器根据目标IP地址来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传送到目标设备。
IP地址的网络存储可以实现跨网络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3. IP地址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的过程。
在数据传输中,源设备和目标设备通过IP地址建立链接。
源设备将数据分割为数据包,并为每个数据包添加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的信息。
然后将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设备,接收方根据目标IP地址来接收和重组数据包,最终完成数据的传输。
4. IP地址的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指在互联网中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从源设备传输到目标设备的过程。
路由器根据IP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
IP地址被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网络地址用于确定数据的网络,主机地址用于确定数据的具体设备。
路由选择算法会根据目标IP地址的网络地址来决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5. IP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为了更有效地利用IP资源,IP地址的分配可以采用动态分配或静态分配。
动态分配是指根据设备的需要,由服务器自动分配IP地址,常见的动态分配方式是DHCP。
静态分配是指手动为每个设备指定一个固定的IP地址,这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比较常见。
6. IPv4和IPv6的IP地址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协议,它采用32位的二进制数表示IP地址,但是IP地址资源有限,已经不足以满足全球互联网的需求。
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解析
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解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存储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路由器作为连接网络和本地设备的关键设备之一,普遍提供了网络存储功能。
本文将对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进行解析,介绍其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
一、路由器网络存储功能的原理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是通过在其上设置储存设备来实现的,这样的储存设备可以是硬盘、U盘或者网络存储设备。
当用户在局域网内的设备上,比如电脑或手机,向路由器发送网络存储请求时,路由器会将请求转发给相应的储存设备,并将存储设备中的文件或数据返回给用户。
二、路由器网络存储功能的优势1. 方便共享和备份:通过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设备之间可以方便地共享文件和数据。
比如,家庭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路由器存储设备共享音乐、视频和照片等文件,而不用将文件传输到各自的设备上;另外,设置网络存储设备还可以实现自动备份,保护重要数据的安全。
2. 远程访问: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还支持远程访问,即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家庭或办公室的路由器设备,方便地获取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和数据。
这在需要随时查看或编辑文件的场景下非常实用,比如外出旅行时需要查看旅行照片。
3. 扩展存储容量:许多家庭和企业的路由器本身的存储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大量文件和数据的存储需求。
此时,通过连接外部的存储设备,可以方便地扩展存储容量,满足更多数据的存储需求。
三、应用场景1. 家庭媒体中心:通过连接一个大容量硬盘,可以将路由器打造成一个家庭媒体中心。
家庭成员可以共享和观看存储在路由器上的电影、音乐和照片等媒体文件,而不需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设备上存储一份。
2. 远程办公:在远程办公的场景下,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可以实现文件的远程访问和共享。
通过连接网络存储设备,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在线协作和共享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3. 安全备份:定期备份数据对于保障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路由器的网络存储功能,可以设置自动备份规则,定时将设备中的重要数据备份到存储设备上,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
IP网络存储iSCSI的概念与工作原理
IP网络存储iSCSI的概念与工作原理本章主要介绍基于IP SAN的网络存储iSCSI。
iSCSI技术以其低廉的构建成本和优秀的存储性能,博得了很多CIO和存储管理员的喜爱,目前陆续进入企业应用领域,推动了企业的存储环境向集中式转变。
虽然,目前对于iSCSI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使用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iSCSI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未来的存储世界中,iSCSI一定会占据重要的席位。
本章重点介绍iSCSI在Windows和Linux环境下的配置和使用。
存储的概念与术语在存储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名词和术语,常见的有SCSI、FC、DAS、NAS、SAN等。
本节重点介绍与存储相关的术语和知识。
1、SCSI介绍SCSI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简称,SCSI作为输入/输出接口,主要用于硬盘、光盘、磁带机、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
2、FC介绍FC是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的简称,是一种适合于千兆数据传输的、成熟而安全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SCSI技术相比,FC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远的传输距离,更乡的设备连接支持,更稳定的性能,更简易的安装。
3、DAS介绍DAS是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的简称,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
当服务器在地理上比较分散,很难通过远程进行互连时,DAS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种式存储只能通过与之连接的主机进行访问,不能实现数据与其他主机的共享,同时,DAS会占用服务器操作系统资源,例如CPU资源、IO资源等,并且数据量越大,占用操作系统资源就越严重。
4、NAS介绍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它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建立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私有网络,用户通过TCP/IP协议访问数据,采用业界标准的文件共享协议如NFS、HTTP、CIFS来实现基于文件级的数据共享。
工学ST021 IP SAN网络存储技术V20
and /or
ATA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NAS)
FC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NFScl CIFS TCP/IP Ethernet
IP Network
Ethernet TCP/IP NFSser CIFS
UFS EXT2 NTFS
Block / Cache / RAID
主流iSCSI产品定位
高端iSCSI产品(企业级)
大型组织一级应用 价格昂贵 高可靠性 高可用性 高性能 大容量
EMC NS700G EMC NS704G EMC NS700 EMC CNS EMC Symmetrix NetApp FAS940
NetApp FAS940c NetApp FAS960 NetApp FAS960c NetApp FAS980 NetApp FAS980c Intransa IP7000
initiator
target 任务分发器
SCSI 客户端 port
SCSI通道
SCSI port
逻辑单元 任务管理器
服务器
iSCSI概述
由IBM,CISIO,HP发起;2000-2为IETF草案,2004-4作为正式的 IETF标准
现在的iSCSI协议对应SA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最新的SAM是SAM4,SAM5
“让我们的存储设备发挥更大作用”
SAN-提高企业信息的可用性
直接连接存储 (DAS)
LAN
NT
UNIX
备份服务器
存储区域网络(SAN)
NT
UNIX
LAN
备份服务器
备份传输堵塞企业局域网 备份/恢复时间冗长 在备份/恢复期间,服务需要中断
IP-SAN存储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IP-SAN存储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作者:陈广旭郭延红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05期摘要: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线数据存储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存储需求了。
目前以存储网络为中心的存储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文主要介绍IP-SAN的网络存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远程容灾中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存储;存储区域网;IP-SAN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5-1217-02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 IP-SAN Storage TechnologyCHEN Guang-xu, GUO Yan-hong(Information Manage Center,College of Equipment Command & Technology,Beijing 101416,China)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as well as the rapid growth of online data storage,the traditional server-centric storage technology is not suitable for today's storage needs.At present,storage network-centric storage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P-SAN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y,features and in the remote disaster recovery applications.Key words: network storage; storage area network; IP-SAN传统的存储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从体系结构上看,它是基于总线连接的存储。
IP网络存储技术简介
由于既有的成熟性和开放性,IP存储技术,使企业在制定和实现"安全数据存储"的策略和方案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例如远程的数据备份、数据镜像和服务器集群等领域,IP存储的介入都可以大大丰富其内容。
目前的存储隧道产品还有待完善,与光纤通道SAN相比,只能提供很小的数据传输带宽。例如,一个在光纤SAN上,用两到三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传输过程,在两个光纤SAN之间以OC-3标准传输大约需要14个小时。这是目前存储隧道产品比较典型的传输速度。当然,这样的性能表现,不会限制到该技术在一些非同步功能中的应用。如远程的数据备份,就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数据传议作为连接异地两个光纤SAN的隧道,用以解决两个SAN环境的互联问题。光纤通道协议帧被包裹在IP数据包中传输。数据包被传输到远端SAN后,由专用设备解包,还原成光纤通道协议帧。
另一方面,虽然IP网络技术非常普及,其管理和控制机制也相对完善,但是,利用IP网络传输的存储隧道技术,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嵌入IP数据包中的光纤通道协议帧。IP网络智能管理工具不能识别这些数据,这使得一些很好的管理控制机制无法应用于这种技术,如目录服务、流量监控、QoS等。因此,企业IT部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几乎不可能对包含存储隧道的网络环境,进行单一界面的统一集中化管理。
总之,存储隧道技术,借用了一些IP网络的成熟性优势,但是并没有摆脱复杂而昂贵的光纤通道产品。
同时,IP存储也消除了企业IT部门在设计传统SAN方案时,必须面对的产品兼容性和连接性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基于IP存储技术的新型"SAN",兼具了传统SAN的高性能和传统NAS的数据共享优势,为新的数据应用方式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结构平台。
ipsan存储方案
ipsan存储方案1. 引言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数据的产生和存储量越来越大,企业对存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存储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大规模、高可用的数据存储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存储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多种方案,其中之一就是ipsan存储方案。
2. ipsan存储方案是什么ipsan存储方案,全称Internet Protocol 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基于IP 协议的存储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局域网存储(NAS)相比,ipsan存储方案提供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大规模存储的需求。
ipsan存储方案可以通过存储设备间的网络连接,将存储设备组成一个统一的存储网络,将存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
在ipsan存储方案中,存储设备和主机通过光纤通道或以太网连接,共享存储资源。
这样可以提高存储的效率,实现数据的高可用和高可靠性。
3. ipsan存储方案的优势与传统的存储方式相比,ipsan存储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高容量和高性能ipsan存储方案可以将多个存储设备组成一个存储网络,实现存储容量的高度扩展。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存储设备的规模和性能,以满足不同业务对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求。
3.2 高可用性和可靠性ipsan存储方案采用冗余存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存储设备间可以通过冗余连接,实现存储资源的备份和故障切换。
当一个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存储设备,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3.3 灵活的数据共享和管理ipsan存储方案允许存储设备间进行数据共享,不同主机可以共享存储设备中的数据。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配存储资源和权限,实现对数据的灵活管理和控制。
3.4 易于扩展和升级ipsan存储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随时扩展存储设备的规模和性能。
此外,ipsan存储方案还支持多种存储技术和协议,可以轻松应对未来的存储需求。
揭开IP存储的神秘面纱
揭开IP存储的神秘面纱解析IP 存储谜团存储圈是一个纷扰的世界,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概念:让用户头晕的DAS、NAS、SAN、FC SAN、IP SAN,很多专业工程师也不能讲清楚的SCSI、FC、iSCSI、iFCP、FCIP、InfiniBand体系等等。
本节将从两个方面比较详细的介绍IP存储的相关知识,首先介绍在存储最底层的存储协议,而后介绍基于这些协议搭建起的存储网络。
下面,让我们花些时间和篇幅说一说最底层的存储协议:存储协议浅析就像大部分新的技术都是要经历从发布到普及一样,存储技术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过程。
SCSI协议的发展从带宽5M发展到现今的320M,只经过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后续的版本陆续增加了能满足特殊设备协议所需要的命令集,使得SCSI协议既适应传统的并行传输设备,又能适应最新出现的一些串行设备的通信需要;同时,对传输的速度也做了非常大的提升,SCSI 5规定了640MB/s的传输速度。
但是SCSI仍然不能规避其连接设备数目太少、距离太短、主机共享性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与SCSI有血缘关系的SSA发展到160M的时候,随着其创造和倡导者――IBM 推出DS8000以后,也似乎预示着它走到了尽头。
再看看FC,从诞生之日起,它便以一个贵族、一个SCSI的终结者身份出现。
从1G到现在新推出的4G,以及将来推出的10G,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贵族永远解决不了平民的问题。
”虽然它不断的自降身价,从1999、2000年动辄百万到现在少则二三十万就可以搭建一个FC系统,它却依然秉持着贵族的一贯作风――想与它交流,至少要穿一件像样的贵族服装。
不可或缺的FC HBA和昂贵的FC硬盘永远是它心里永远的痛。
原因很简单――它流淌的是贵族的血液!而终结SCSI使命达成之日似乎也正变得遥遥无期。
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翘首以盼,新的技术能够改变他们日益混乱的系统,改变他们越来越多地购买新产品和>'/guanlilunw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的大量投入。
IP SAN存储技术简介
IP SAN存储技术简介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IP SAN的相关内容,以下是文章的详细内容,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此篇文章,希望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些许的收获。
媒体服务器文件存储模式实际上,在很多大规模监控方案中,为了解决媒体服务器性能瓶颈的问题,一般会采用服务器群的方式完成。
但又带来新的问题,如多个服务器之间如何进行负载分担?某个服务器故障之后,系统如何将数据流量切换至其他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如何管理?如何共享一个存储空间?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非常优秀的集群管理系统,增加系统复杂性的同时,还需要一笔不菲的预算,更遗憾的是,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集群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因此,前端设备到IP SAN的端到端直存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存储方式上,“数据块直存”的数据管理方式抛弃了媒体服务器,在IP网络的基础上,在编码设备中集成了iSCSI模块,使得编码设备可以基于iSCSI的协议端到端的把录像数据写入IP SAN存储设备中。
H3C创新存储模式—“iSCSI块直存”作为IP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H3C同时在IP网络、IP视频、IP存储等领域有着长期的技术和产品积累。
进入IP监控领域后,H3C将这些技术进行融合,首家将iSCSI块存储的存储方式引入监控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媒体服务器引入的存储的性能、可靠性以及检索效率的问题。
在“块数据”和“直存”两者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全局性的资源统一划分和调度,实现数据的全局性管理。
在大型监控系统里面,可能有成千上万个摄像机和海量的存储空间。
如何管理这些摄像头和存储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
在“块直存”视频监控系统中,H3C引入了数据管理服务器单元(DM),以此来实现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
DM是一个专用的数据管理设备,所有的摄像头和存储资源都由其管理。
摄像头需要存储资源时,会统一向DM申请,DM会从存储空间中选择合适的存储资源分配给摄像头,使摄像头与这一块的存储资源建立读写关系。
ip存储
各类存储技术 • 1、直连存储:(DAS)即直连方式存储, 直连存储:( 直连存储:( 英文全称是Direct Attached Storage。中文 翻译成“直接附加存储”。顾名思义,在 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 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 (输入/输出)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 DAS,也可称为SAS(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它依赖于服 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 存储操作系统。
• IPSAN网络结构图
IP-SAN的优势 的优势
• IP-SAN的优势 的优势: 的优势 • 1. 价格合理的存储合并功能与更为简化的集中数据管理功能实施过程 简单。 • 2. IP网络技术相当成熟,IP-SAN减少了配置、维护、管理的复杂度。 企业现有的网络管理人员就可以完成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 3. 因为是基于IP网络的存储系统,所以数据迁移和远程镜像非常容易, 只要网络带宽支持,基本没有距离限制,和现有网络基础结构融合, 支持跨平台数据共享。 • 4. IP SAN有三个无限:基于以太网没有速度限制;没有距离限制, 可无缝连接;没有容量限制。 • 5. 基于IP网络的存储系统,以传统以太网的价格实现同等于光纤网络 的性能,实现真正的即插即用Plug & Play,无需客户端软硬件升级、 零维护成本、使用人员无需技术培训,降低企业的拥有成本与维护成 本,而且升级扩容简单方便 。
•
•
• IDE:集成设备电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一般会作为ATA硬盘的接口,它的 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 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 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 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 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 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 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 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 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 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
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IP地址是互联网中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一串数字代码。
它具有唯一性和层级性,可以用于定位和识别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在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中,IP地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
一、IP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通常表示为四个逗号分隔的十进制数,如192.168.0.1。
其中,前三个数表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数表示主机地址。
IP地址的唯一性保证了网络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标识符,这样数据才能准确地传输到指定的设备。
二、IP地址的分类根据IP地址的范围和用途,IP地址分为五类:A类、B类、C类、D类和E类。
其中,A类地址用于大型网络,B类地址用于中型网络,C类地址用于小型网络,D类地址用于组播(多播)通信,E类地址保留未分配。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IP地址来构建网络和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三、IP地址的分配和配置IP地址的分配和配置由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负责。
通常,用户可以通过ISP获得一个公网IP地址,用于与外部网络通信。
此外,还存在私有IP地址范围,用于内部网络,如192.168.0.0/16和10.0.0.0/8。
通过合理地分配和配置IP地址,可以实现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高效通信。
四、IP地址的数据传输在网络数据传输中,IP地址用于标识和寻址数据包的源和目的地。
发送方将数据包封装,并在其中添加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信息。
路由器根据目的IP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合适的网络节点,直到到达目标设备。
这样,数据包就能够准确地传输到目标设备,实现网络数据的传输功能。
五、IP地址的网络数据存储除了数据传输,IP地址还可以用于网络数据的存储。
例如,存储服务器可以使用IP地址作为唯一标识符,并根据IP地址将数据存储到相应的设备中。
同时,可以使用IP地址作为数据的索引,以便快速定位和检索需要的数据。
IP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IP网络存储解决方案Vicount系列是兆维晓通基于Z-SAN研发的IP网络存储产品,真正的实现了SoIP(Storage–over-IP)技术。
具有诸多优点:不再需要配置昂贵的专门的硬件和光纤交换机、光通信适配器、传输协议及RAID控制器;打破了物理设备带来的各种限制,单一卷可跨越多台设备,容量最大可以扩充到128PB (目前操作系统支持最大卷容量为128PB) ;多台设备联合并行吞吐数据,最快可以达到10GB/sec以上的数据传输速度;不再需要RAID控制器,就可以完全实现RAID的功能,并且实现了跨数个硬件设备的跨区卷;可以在块存储模式中提供和NAS系统一样的文件共享功能; Vicount 在体现了Z-SAN技术同时,也完全体现了扩充性、可靠性和低成本等。
下面展示的是Vicount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
面向大中小型企业Vicount存储系统的Z-SAN解决方案随着围绕数字化、网络化开展的各种多媒体处理业务的不断增加,大型企业的数据正日益膨胀。
数据存储变成了新的难题,存储系统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各种网络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平台。
大型企业网络中的各种应用对存储网络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表现在对存储容量的要求,还包括对数据访问性能、数据传输性能、数据管理能力、存储扩展能力等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Vicount存储的i-SPACE 4R系列完全满足了以下几点大中企业中的专业要求:支持从异构主机到异构存储系统的透明访问。
即服务器可以运行异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或Linux等等。
Vicount存储的i-SPACE 4R系列完全可以顺利地接入系统。
支持24×7小时的数据可用性。
我们知道,例如电视台网络系统的时效性是很强的,这样就要求网络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首先要求系统有较高的容错性,例如控制器要有高可容错性,存储子系统要求具备容错冗余;其次故障恢复时间要求很短,或尽可能做到进行系统维护、设备更换时,不中止应用程序的使用。
网络存储技术解析
网络存储技术解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据被生成和存储,网络存储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网络存储技术允许将数据存储在网络之中,实现远程访问、共享和备份。
本文将对网络存储技术进行深入解析,包括分布式存储、虚拟化存储和云存储等。
一、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存储方式。
它通过将数据分割成若干块,每个节点存储其中的一部分数据,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并行访问。
分布式存储具有存储容量扩展性强、数据冗余度高的优点。
常见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GlusterFS。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是基于Hadoop的存储系统,它将大文件分割成多个块,并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
HDFS采用主从架构,包括一个NameNode和多个DataNode,NameNode负责管理文件的元数据,而DataNode负责存储实际的数据块。
HDFS的优点是可扩展性强,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分析。
GlusterFS是一种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采用了联网复制(Network Replicated)的方式,将数据复制到多个节点上以实现容灾和高可用性。
GlusterFS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弹性,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的存储节点。
二、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存储是一种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存储资源抽象为虚拟存储池,为虚拟机提供统一的存储接口的技术。
虚拟化存储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物理存储池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常见的虚拟化存储技术包括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
存储区域网络(SAN)是一种基于光纤通道或以太网的高速专用存储网络。
SAN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直接连接,将存储资源整合在一个集中的存储池中,并通过光纤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SAN具有高速传输、可扩展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对存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网络附加存储(NAS)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存储解决方案,将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
IP网络存储·什么是IPSAN支持
IP网络存储·什么是IPSAN支持
IP网络存储·什么是IP SAN支持
设备是否可以完全支持存储局域网功能。
IP SAN基于十分成熟的以太网技术,由于设置配置的技术简单、低成本的特色相当明显,而且普通服务器或PC机只需要具备网卡,即可共享和使用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由于是基于IP协议的,能容纳所有IP协议网络中的部件,因此,用户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创建实际的SAN网络,而不需要专门的光纤通道网络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同时,因为没有光纤通道对传输距离的限制,IP SAN使用标准的TCP/IP协议,数据即可在以太网上进行传输。
IP SAN网络对于那些要求流量不太高的应用场合以及预算不充足的用户,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IPSAN网络存储技术
登录阶段 完整功能阶段 退出阶段
iSCSI会话建立流程
TCP建立流程:三次握手
Initiator
Target
SYN
SYN /ACK
ACK
Discovery会话建立流程:
Initiator
Target
LOGIN REQ Discovery Session LOGIN RSP
IPSAN网络存储技术
引入
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数据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 IP SAN存储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容量、高可用性、高
扩展性和高平安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了解网络存储的体系架构 了解FC和FC SAN存储技术 了解IP SAN存储技术及协议标准 了解iSCSI技术 了解IP SAN的数据平安保障技术
26
iSCSI协议栈
Initiator SCSI iSCSI TCP IP link
Physical
Target SCSI iSCSI TCP
IP link
iSCSI报文格式
以太网头(14)
IP头(20)
TCP头(20) iSCSI〔TCP数据〕 FCS
iSCSI的知名端口是: 3260
IP SAN的其他平安保障技术
硬盘RAID阵列 镜像 卷复制 数据快照 本地盘DiskSafe保护 链路冗余
本章总结
DAS、NAS和SAN是存储架构开展的结果 SAN分为FC SAN和IP SAN FCIP、iFCP和iSCSI都属于IP SAN技术 SCSI协议是iSCSI协议的根底 IP SAN提供了很多数据平安保障技术,其中有发
数据保护能力
SAN 好 一般 极小 高 好 复杂 好 无
IP 网络存储(IP SAN)解决方案(iSCSI)
前言
当今社会,保证企业持续与高效的运行,基础是对企业内外部数据的合理集中;充分共 享;进一步的挖掘分析; 并保证数据扩充的空间。信息是全球商务环境的动力,它是今天 各公司最富于动态性和最有价值的战略资产,目前正在随着全球网络和电子交易的发展而出 现指数性的增长。为在信息大战中大获全胜,您在今天和未来都必须拥有一个有效的战略来 存储、保护、共享和管理您最重要的数字资产—您的企业数据。
企业现有 IT 环境的潜在问题分析:
数据迁移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有设备的计算处理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在传统的直连存储方式 下,将面临着企业关键数据向新平台迁移的问题,这可能潜在的影响企业的上产与数据的安 全。 数据的共享问题 随着企业发展,会产生多种系统平台(企业的 Windows 平台向 UNIX, Linux 发展),平台 间的数据共享与同步将会降低效率并提高成本。 空间的扩展 传统的直连扩展方式只能提供给用户有限的扩展能力,在空间扩展的同时还会影响到企 业的生产应用,同时,由于无法对不同用户的可用空间进行灵活的调配,造成空间应用的浪 费。 数据安全与存储管理成本 调查显示,数据的集中管理成本是传统分散存储管理成本的 25%。同时,数据的集中存 储与管理会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与可用性,极大的减少人为失误导致数据的丢失,同时能 极大的降低数据的备份成本。 综述 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与信息的快速访问和有效 利用相结合是商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许多成功的商业机构已经认识到,统一访问、共享 和管理数据可以转化为一个有利的竞争优势。
因此,对企业的各种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与备份,依据企业对不同数据类型的不同 要求,合理构建企业数据存储平台,利用成熟的 IP 网络技术集中存储(iSCSI+NAS),并搭配 合理的备份策略,实现数据的级中存储,分析与共享, 保证企业持续与有效的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网络存储技术之完全解析
随着网络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存储设备和技术正趋于融合。
总有一天,现在的光纤和SCSI磁盘阵列、NAS文件服务器、磁带库等设备都可以运行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架构中。
IP存储(Storage over IP简称为SoIP)--在IP网络中传输块级数据--使得服务器可以通过IP网络连接SCSI设备,并且像使用本地的设备一样,无需关心设备的地址或位置。
而网络连接则是以IP和以太网为骨干,这令人联想起今天耳熟能详的存储域网(SAN)结构。
只是以廉价而成熟的IP和以太网技术,替代了光纤通道技术。
由于既有的成熟性和开放性,IP存储技术,使企业在制定和实现"安全数据存储"的策略和方案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例如远程的数据备份、数据镜像和服务器集群等领域,IP 存储的介入都可以大大丰富其内容。
同时,IP存储也消除了企业IT部门在设计传统SAN方案时,必须面对的产品兼容性和连接性方面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基于IP存储技术的新型"SAN",兼具了传统SAN的高性能和传统NAS的数据共享优势,为新的数据应用方式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结构平台。
在过去的一年中,存储和网络厂商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IP存储技术的两个方向上--存储隧道(Storage tunneling)和本地IP存储(Native IP-based storage)下面是这两个方面的一些粗略概况。
存储隧道技术
顾名思义,这种技术是将IP协议作为连接异地两个光纤SAN的隧道,用以解决两个SAN环境的互联问题。
光纤通道协议帧被包裹在IP数据包中传输。
数据包被传输到远端SAN后,由专用设备解包,还原成光纤通道协议帧。
另一方面,虽然IP网络技术非常普及,其管理和控制机制也相对完善,但是,利用IP网络传输的存储隧道技术,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嵌入IP数据包中的光纤通道协议帧。
IP网络智能管理工具不能识别这些数据,这使得一些很好的管理控制机制无法应用于这种技术,如目录服务、流量监控、QoS等。
因此,企业IT部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几乎不可能对包含存储隧道的网络环境,进行单一界面的统一集中化管理。
目前的存储隧道产品还有待完善,与光纤通道SAN相比,只能提供很小的数据传输带宽。
例如,一个在光纤SAN上,用两到三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传输过程,在两个光纤SAN 之间以OC-3标准传输大约需要14个小时。
这是目前存储隧道产品比较典型的传输速度。
当然,这样的性能表现,不会限制到该技术在一些非同步功能中的应用。
如远程的数据备份,就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数据传输带宽。
总之,存储隧道技术,借用了一些IP网络的成熟性优势,但是并没有摆脱复杂而昂贵的光纤通道产品。
本地IP存储技术
这一技术是将现有的存储协议,例如SCSI和光纤通道,直接集成在IP协议中,以使存储和网络可以无缝的融合。
当然,这并不是指,可以在企业IT系统中,把存储网络和传统的LAN,物理上合并成一个网络。
而是指在传统的SAN结构中,以IP协议替代光纤通道协议,来构建结构上与LAN隔离,而技术上与LAN一致的新型SAN系统--IP SAN。
这种IP-SAN中,用户不仅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成本,而且,以往用户在IP-LAN上获得的维护经验、技巧都可以直接应用在IP-SAN上。
俯拾皆是的IP网络工具,使IP-SAN的网络维护轻松而方便。
同样,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也不会像光纤技术培训那样庞杂而冗长。
设想一下,一个大型企业的IT部门引入了一项新技术,并以此构建了底层的大型存储系统。
却不需要调整现有的网络和主机,不需要改变应用软件,不需要增加管理工具,甚至不需要过多的技术培训。
现有的网络管理工具和人员,完全可以应付这一切。
这是一个多么
诱人的系统升级方案!
与存储隧道技术相比,本地IP存储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一体化的管理界面,使得IP-SAN可以和IP网络完全整合。
其次,用户在这一技术中,面对的是非常熟悉的技术内容:IP协议和以太网。
而且,各种IP通用设备,保证了用户可以具有非常广泛的选择空间。
事实上,由于本地IP存储技术的设计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传统的SCSI存储设备和光纤存储设备,都可以在IP-SAN中利用起来。
本地IP存储技术,更进一步的模糊了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界限。
在IP-SAN中,只要主机和存储系统都能提供标准接口,任何位置的主机就都可以访问任何位置的数据,无论是在同一机房中,相隔几米,还是数公里外的异地。
访问的方式可以是类似NAS结构中,通过NFS、CIFS等共享协议访问,也可以是类似本地连接和传统SAN中,本地设备级访问。
随着带有IP标准接口的存储设备的出现,用户可以单纯使用本地IP存储技术,来扩展已有的存储网络,或构建新的存储网络。
以千兆以太网甚至万兆以太网为骨干的网络连接,保证了本地IP存储网络,能够以令人满意的效率工作。
选择哪一种技术
无论在哪个方面,用户总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答案又总是,明确需求,从实际出发。
简单的讲,存储隧道技术很好的利用了现有的IP网络,来连接距离较远的各个"SAN 岛屿"。
例如,对存储服务供应商来说,如果想向已经建有光纤SAN的用户,提供数据看护服务,存储隧道技术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一些用户期望自己的IT系统具有很高的集成度,这一点是存储隧道技术难以达到的,而本地IP存储技术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同时,这项技术也是实现从光纤SAN 平滑升级到IP-SAN的最好选择。
所以,越来越多的存储和网络厂商,开始对本地IP存储
技术提供投入和支持。
因为有爱,这个社会织了一个梳不清的网,逃不出的网,因为有爱,大家才走到一起来,生活有了欢乐,有苦恼,有了说不完的千千结,谁也无法去解。
因为有爱,你认识了我,我认识了你,也许就因为那一眼,我们从此在也不得分离。
因为有爱,人们走南创北,什么地方都去,不管天涯海角,一个爱就有很多的力量,驱使你去很远很远,因为有爱,多少人远走他乡,离乡背景,永远不回头了。
因为有爱,天意会安排你去坐飞机,去坐轮船,去坐火车,去坐大客运,有可能那个上飞机的剪票员,剪过千万张机票,都懒的看他一眼,偏偏就看了你一眼,恰在这时一个证件就让她给拾了,从此相识了,走在一块,永远不分离,爱情的基础,就是剪票口看了一眼,就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真爱。
有可能坐在飞机的座位上,那个身边的姑娘在你们的谈话中,彼此就默默的分不开了,至于以前,谁去过问,也勿须过问,有爱还问历史干什么,那种爱是纯真切的,不是对每个人都有这样机遇,所以一旦走到一块,彼此之间格外珍惜,那是神话般的美丽故事,谁能不珍惜呢?
因为有爱,才坐到一个火车上,她就坐在你的身边,瞌睡了,她就倒在你的身上睡了一路,醒来了,她不好意思,你也不好意思,就这样认识了熟悉了,当下了火车时,彼此在也不想分离,当他们走在一起时,两家的距离确是相隔千万里的路程,要是平常,你愿意从万里以外的地方说媳妇吗?就是有,谁给你牵这线,你愿意嫁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吗?你肯定没有想过,是天意给他们安排了这次火车的机遇。
要不他们怎样能到一块呢?
无边的蓝天,如纱的白云,茫茫的大海,乘风破浪巨轮,因为有爱,一个小小的世界,就会安排他们相见,或许你买的船票,和她就在一个船舱里,就是不在一个船舱,甲板上也会相遇,一块沐浴着海风的吹拂,一块欣赏着大海的波涛。
不觉间走到了一块,当谈完大海的宽阔,在论海风凉爽时,才知道对方并不熟悉的人,交谈中就对方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下了船到了一个同一的城市,就是自己的依靠了,相依为命,在艰难在困惑,日子总算一天天的好了起来,你说这是不是因为爱才走到一起来呢?
也许彼此都喜欢上了对方,但谁也不知道谁的名字,也不知道都在什么单位,只在是下班的十字口彼此投过一个眼神,就这样在风雨里等待,也无法去打听,也没有勇气敢问对方,偶然的一次班车上,坐在了一块,去同一个城市玩,也没有什么目地,纯粹是一个人出去散心,有情侣人终成眷属,苍天安排了一次机遇,就走到了一起,当成为一家人时,自己单位的人几个都是她的亲戚,他的单位几个人都是他的亲戚,可当时谁给你介绍呢?苍天安排的亲眷没有一丝缝隙,百分之百的成功。
情,你也不知是别人知道了,都来帮忙,有人叫你大侄子,有人叫你哥,有人叫你弟,还有称同学的,好象一家子人似的,谁也没有图谁什么,说句老实话,有些都不知他们在什么单位,这些人就这样从认识到熟悉,亲如一家,一见老人去叫叔姨,同辈我在称他们哥,弟,姐和妹,在小的也就是我侄子了,因为有爱,我成了天然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