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件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件

拓展
判断题
(1)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 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沉的。( )
×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与它的重量有密切的关系。( )
×
拓展
思考:沉浮与 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浮和沉》


观察实验,寻求证据:
实验1:
实验一: 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石 块
泡沫 块
回形 针
蜡烛
带盖 空瓶
苹果
橡皮
预测
理由
结果
1、4人一小组实验,派一人做好记录; 2、把物体轻轻放到水里面再松手,观 察物体的沉与浮; 3、观察完一个物体后取出,放入下一 个物体,避免几个物体堆积在一起; 4、实验时注意不要把水溅出来。
音乐响起,实验开始。 音乐停止,实验结束。
实验二: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在 水中的沉浮情况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第一单元 沉和浮
第1课时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导入
猜测:沉?浮?
啤酒盖 放水面:浮 放水中:沉
探索
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统一标准:水中、沉、浮
探索 研究: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记录方法:沉↓ 浮 ↑
小石头
泡沫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空瓶
橡皮
苹果
小木块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教科版(含解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 )。

A.石头B. 木块C. 萝卜2.一实心物体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匀地切成两半,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

A. 将会上浮B. 将会下沉C. 依然是浮的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 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4.海面上浮着许多的冰山,这说明()A.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重B.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轻C.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的轻重相同5.在水中上浮的木板,所受到的浮力()重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6.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A. 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B. 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C. 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7.下列方法中,有可能使小木块沉下底的是()A.把小木块锯得更小B.把几块小木块绑在一起C.在小木块上面绑一块大石头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由同种材料做成的三块大小不同的实心积木,如果甲积木放人水中是沉的,则乙、丙两块积木放入水中是________的;如果丙积木放入水中是浮的,则甲、乙两块积木放入水中是________的。

9.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把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放入水中。

________是沉的,________是浮的。

10.苹果在水中是________的,把苹果切成一半大小分别放人水中,它是________的;再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八分之一大小,然后分别放入水中,苹果是________的。

1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体的________有关。

12.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上浮。

13.物体在水中总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及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一样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手册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手册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编号:5X1D1K-1实验名称: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研究的问题:研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否与大小轻重有关?实验器材名称:水槽、小刀、橡皮、萝卜(可用蜡烛、苹果等代替)回形针(多个)、大小相同的木块(多块)、透明胶带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把橡皮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2. 把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3.把回形针两枚或者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4.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实验操作要求:1.实验前要先进行预测。

2.物体要轻轻的放入水中。

3.切橡皮和萝卜时下面要垫上薄木板,防止损伤桌面。

实验后材料的妥善处理。

橡皮重量、体积减小沉浮不变。

萝卜重量、体积减小沉浮不变。

木块重量、体积增大沉浮不变。

回形针重量、体积增大沉浮不变。

我的猜测: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它的体积和重量有关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实验信息数据整理:样本实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无关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编号:5X1D2K-1实验名称:控制因素进行物体沉浮研究实验研究的问题:研究物体的沉浮是否与大小、轻重有关?实验器材名称: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带盖小瓶子、滴管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 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2. 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3. 将可以改变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它浮在水面上,然后不断地改变其质量,直至让他沉入水中。

实验操作要求:1. 实验前要先进行预测。

2. 物体要轻轻的放入水中。

3. 两个物体都浮时比较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

萝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萝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萝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物质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有一个实验: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四分之一、更小会怎么样?
这个实验本来是要得到一个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

但通过实验会看到大的萝卜在水中是浮的,而有些小的萝卜会下沉。

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萝卜的中心与周围紧密程度不一样,造成了实验结果不一样,于是我让同学们把物质换成各部分都是一样的泡沫块,实验结果就一致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稳定下经由过程(加减水改动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氛围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动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动)。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单元沉和浮一、填空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和都有关。

构成的物体,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

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物体在水中的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越大越容易浮,它的也随之增大。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和在水中都受到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越大,受到的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浮力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0、当液体中溶解了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

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比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液体的物体,在液体中,比同体积的液体的物体,在液体中。

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

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2、小石块、回形针、橡皮在水中要( 沉)。

泡沫塑料块、蜡烛、萝卜在水中要( 浮)。

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把橡皮切成小块、把几个回形针穿起来在水中还是要( 沉)到水底,把萝卜切成小块还是( 浮)在水面上。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 质量)和( 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同样重量的物体,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的状态。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6、潜艇在水中既能上浮也能下沉,当往压载舱里住满海水后,潜艇会(下浮)。

7、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轮船会(浮起来)一些,(选填“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叫做轮船的(排水量)。

2、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的沉浮状态(不变)。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7、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相同),因为它们排开的水量相同。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教科版(含解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 )。

A.石头B. 木块C. 萝卜2.一实心物体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匀地切成两半,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

A. 将会上浮B. 将会下沉C. 依然是浮的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 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4.海面上浮着许多的冰山,这说明()A.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重B.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轻C.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的轻重相同5.在水中上浮的木板,所受到的浮力()重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6.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A. 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B. 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C. 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7.下列方法中,有可能使小木块沉下底的是()A.把小木块锯得更小B.把几块小木块绑在一起C.在小木块上面绑一块大石头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由同种材料做成的三块大小不同的实心积木,如果甲积木放人水中是沉的,则乙、丙两块积木放入水中是________的;如果丙积木放入水中是浮的,则甲、乙两块积木放入水中是________的。

9.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把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放入水中。

________是沉的,________是浮的。

10.苹果在水中是________的,把苹果切成一半大小分别放人水中,它是________的;再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八分之一大小,然后分别放入水中,苹果是________的。

1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体的________有关。

12.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上浮。

13.物体在水中总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科学概念填空题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蜡烛、带盖的空瓶。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即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好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材料、液体的性质即不同的液体等〕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大小〕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假如〔重量/轻重〕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6.科学家经常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来研究某一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7.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钢铁制造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因此船造得尽量大,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一样重量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即排开的水量也越大,越容易浮。

10.〔科学〕和〔技术〕严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开展做出了宏大奉献。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下沉〕下沉物体的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静止漂浮在水面或悬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

14.〔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五年级下册科学

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知识点:1、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物体的沉浮可能和物体的体积、轻重、材料以及是否空心等因素有关;3、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改变他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习题: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是物体受到重力而产生的;2、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他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发生改变;3、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4、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体积大小无关;√5、萝卜切碎以后,它的沉浮会发生改变;×6、一块木块会浮在水面上,将两块木块绑在一起就会沉下去;×7、下列方法中,有可能使小木块沉入水底的是CA、把小木块锯得更小B、把几块小木块绑在一起C、在小木块上绑一块大石头8、分别写出3种在水中下沉和在水中上浮的材料;答:在水中下沉的材料:铁块、回形针、橡皮在水中上浮的材料:木块、泡沫塑料块、蜡烛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知识点:1、物体体积相同时,沉浮和轻重有关;物体体重相同时,沉浮和体积大小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3、物体体积大小不变时,物体越重就越容易沉,物体越轻就越容易浮;4、潜艇的工作原理: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的方法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会上浮;1、体积越大、越轻的物体,越容易浮;体积越小、越重的物体,越容易沉;2、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艇上浮的办法是排空压载舱,让潜艇下沉的办法是用海水装满压载舱;这是因为物体体积大小不变时,物体越轻就越容易上浮,物体越重就越容易下沉;3、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沉,体积小的容易浮;×改正: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体积较大的容易浮在水面上;√5、在用小瓶子研究沉浮时,小瓶子的体积没有变化;√说明:小瓶子的沉浮是因为它本身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体积大小不变;6、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只有一种在水中能上浮,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CA、B、C、7、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A来控制沉浮的;A、轻重B、大小C、体积8、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潜艇的工作原理;答: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的方法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会上浮;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知识点: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之后,轻重不变,体积也不变,因此沉浮状况保持不变;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他的轻重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如空心或者船形;3、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在的货物也就越多;习题: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同一块橡皮泥无论怎样改变形状,它的轻重是不变的;3、橡皮泥捏成空心的,把它放入水中往往会下沉;把一块橡皮泥做成空心的或者是船形的,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就发生了变化;4、在重量不变的条件下,把船造得尽量大,船排开的水量才能更大,装载的货物才能更多;√5、上浮的物体一定是用比较轻的材料制成的;×6、有两个用橡皮泥做成的小球,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其中一个小球是空心的,另一个小球是实心的,你能利用知识把空心的橡皮泥小球找出来吗答:将两个小球放入水中,如果其中一个小球上浮了,那么说明这个小球是空心的;第四课造一艘小船知识点:1、轻重相同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习题:1、轻重相同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3、我们制作的小船在水中航行容易倾斜,我们可以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4、用钢铁造的大船能浮在水面不会沉下去,这是因为大船的排水量较大;√5、独木舟是利用木头在水中上浮的性质做成的;√6、古代的船都是木头造的,现代的船都是钢铁造的;×说明:古代也有大船采用钢铁框架,现代也有木制小船;7、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制作小船时,船的排水量越大,装载的货物越AA、多B、少C、无法判断第五课浮力知识点:1、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3、体积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的,受到的浮力也越大;4、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习题:1、用手把一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松手后观察它的运动情况;1在刚松手后,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此时,泡沫塑料块会怎样运动泡沫塑料块会在水中上浮2最后,泡沫塑料块的位置是怎样的泡沫塑料块会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2、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且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4、人在游泳时会受到一个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5、完全浸入水中的物体不会受到浮力作用;×6、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AA、上浮B、漂浮C、下沉7、用手将一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在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越往下压用力越大,这说明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AA、大B、小C、不变8、把泡沫塑料块完全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后,其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本身的重力,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块就会浮起来;第六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知识点:1、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小,受到的浮力也越小;重点实验:1、下沉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关系实验材料:水槽、弹簧测力计、钩码、棉线实验步骤: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2测量钩码分别浸入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3测量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浸入水中体积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在完全浸入水中之前,其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小;2、下沉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猜想:下沉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弹簧测力计,三块体积不同、种类相同的小石块,棉线实验步骤:1分别记录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实验结论: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习题:1、当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2、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3、石块在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4、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说明:下沉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5、漂浮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沉到水底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6、静止在水底的铁球,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CA、浮力大于重力B、浮力等于重力C、浮力小于重力7、石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相比,BA、“小部分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8、物体A、B、C分别处于水槽中的不同位置,小明在看到物体B、C下沉后,他认为这两个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他的想法正确么为什么答:小明的想法不正确,因为无论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如何,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知识点:1、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与其所进入的液体种类有关;2、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3、并不是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液体浓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4、只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五年级科学

五年级科学

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1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1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答:有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或轻重〕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练习】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关系。

2.将一段铁丝没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_____;将一块木块放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____.3.橡皮块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成原来的八分之一甚至更小,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时〔〕A.浮 B. 沉 C. 半浮半沉 D. 悬浮4、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由不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一样的情况下,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一样的情况下,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为什么潜艇能够在水里自由浮沉?答:潜艇有压载舱,当其中充满水时,潜艇就会下沉;当潜艇将其中的水排出时,潜艇就会上浮。

所有潜艇时靠改变自身的重量大小改变浮沉的。

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练习】1.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

体积大小一样的物体,________的容易上浮,________的容易下沉,轻重一样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_______,体积小的容易_______.〔填“轻〞或“重〞,“下沉〞或“上浮〞〕2.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潜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沉浮的。

3.要使沉在海里的潜水艇上浮,正确的方法是〔〕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抛弃潜水艇的压载舱,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4、在水中沉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浮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用同一种塑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不管大小如何,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一样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等都有关系。

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它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能漂浮在水面上。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一艘尽可能大的船,它的载重量就大。

这是因为大船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

5. 浮力的应用。

- 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它有多个蓄水舱,当蓄水舱注水时,潜水艇变重下沉;当蓄水舱排水时,潜水艇变轻上浮。

- 鱼鳔可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鱼鳔变大时,鱼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增大,鱼上浮;鱼鳔变小时,鱼排开的水量减小,浮力减小,鱼下沉。

二、热。

1. 热起来了。

- 我们身体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

吃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同,如油脂类食物提供的热量较多。

- 加穿衣服会使我们感觉热起来,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

2. 给冷水加热。

-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酒精、煤油等。

-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沉与浮》单元概念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物体容易沉, 轻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浮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些。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密度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重。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不同。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我们需要一定的操作规范,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实验。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水槽1个,罐头瓶盖1个。

分组实验一:水槽1个,材料7种(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萝卜和橡皮),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5枚,木块3块,透明胶带,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设定标准(预设5分钟)[实验材料:水槽、罐头瓶盖]1.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沉与浮》单元学习,我这里有一个铁质的罐头瓶盖,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浮后放入水中或猜测沉后放在水面。

)2.同样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却有不同的结果,到底算沉还是浮呢?我们需要有一个操作的标准,我们需要拿着物体在水中间再放手,放手后物体碰到容器底部为沉,可以用“↓”表示;放手后漂在水面的为浮,可以用“↑”表示。

(板书:沉↓水底浮↑水面)3.如果有一个物体被轻轻放入水中,既没有碰到底部,也没有漂在水面,只是停在水的中间,我们应该如何判断?4.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需要统一标准,我们规定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在水中间的都属于浮。

(板书:水中)5.标准确定了,我们就可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揭示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科学探索:物体的沉浮(预设32分钟)(一)探究活动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预设14分钟)[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萝卜和橡皮]1.出示材料,学生说说材料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道林中小:张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难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准备】
水槽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塑料球萝卜橡皮
小刀木块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欢迎大家来到科学天地。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一种液体,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物体在水中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观察物体的沉浮。

把硬币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二、实验探究
(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塑料球、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第一个表格中“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苹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三、拓展延伸
孩子们,张老师这里有一杯魔力水,想知道它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吗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将橡皮擦丢入水中,它浮上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下次科学课时我们再一起来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