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原理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1 、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2 、税收产生的原因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三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四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3、税收产生的四个阶段① 自由贡献时期。

在奴隶时期,国家的赋税主要来自诸侯、藩属自由贡献的物品和劳力。

从税收的法制观点看,这种以国家征税权和纳贡者自由纳贡相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税收,只是一种没有统一标准的自愿捐赠,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税收,只是税收的雏形阶段。

②请求援助时期。

随着国家的发展、君权的扩大,财政开支和王室费用都随之增加。

单靠自由纳贡已难以维持,于是封建君主设法增加新税。

特别是遇有战争等特别需要,封建君主更需要开征临时税以应急需。

当时,由于领地经济仍处主导也位,王权有一定的限制,课征新税或开征临时税,需要得到由封建贵族、教士及上层市民组成的民会组织的承诺。

③ 专制课征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封建国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

君权扩张和政费膨胀,使得国君不得不实行专制课征。

一方面笼络贵族和教士,尊重其免税特权,以减少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另一方面则废除往日的民会承诺制度,不受约束地任意增加税收。

税收的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④ 立宪协赞时期。

取消专制君主的课税特权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实行资产民主制和选举制。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是采取君主立宪制,还是采取议会共和制,一般都要制定宪法和法律,实行法治,国家征收任何税收,都必须经过立法程序,依据法律手续,经过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定。

君主、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不得擅自决定征税,人人都有纳税义务,税收的普遍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公众有了必须依照法定标准评定课征的观念。

4.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税收学原理是研究税收产生与发展、确定与配置、分摊与传递、影响与调控等问题的学科。

税收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具有收入调控、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的功能。

下面是税收学原理的复习材料,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税收学的基本原理。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征1.税收的定义:税收是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强制收取纳税人的财产或收入的一种行政行为。

2.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纳税人无权选择是否缴纳税款,也无权决定缴纳多少税款;(2)无直接对价性: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具体服务或商品无直接对应关系,不是一种按比例交换的行为;(3)公益性:税收是政府强制征收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事业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4)经济调控性:税收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政策的方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二、税收的分类与功能1.税收的分类:(1)按税种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例如所得税、增值税等;(2)按征税对象分类: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3)按征税方式分类:按比例征收、按差额征收等。

2.税收的功能:(1)财政收入功能:税收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用于公共事业和公共产品的提供;(2)资源配置功能:通过税收政策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3)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税收调节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4)经济调控功能:通过调节税收政策,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三、税收的原理与原则1.科学性原则:税收原则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规律,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2.公正性原则:税收应该按照纳税人的不同能力原则进行征收,实现公平和公正。

3.易于征收原则:税收征收办法应当便于管理、操作和监督,降低征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4.经济效率原则:税收政策应当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避免产生不良经济影响。

5.稳定性原则:税收政策应当具有稳定性,不频繁调整税收政策,避免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不确定性。

国家税收复习理论部分重点及总结

国家税收复习理论部分重点及总结

1.税收形式特征(04、07、08、09、12年07月、13)答:1)税收的无偿性。

即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2)税收的强制性。

即国家依据法律征税,并非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税收的固定性。

即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税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税收的“三性”,如同税收本身一样,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三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的本质体现,国家财政支出采取无偿拨付的特点,要求税收必须采取无偿征收的原则。

征税的无偿性,必然要求征税方式的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和固定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国家财政的固定需要,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特征,税收的固定性也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2.消费税(04、07)概念,作用答:第一类: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

第二类:奢侈品、非生产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第三类: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娇车、摩托车。

第四类: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第五类: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普遍消费品。

3.现代税收四原则(04、06、07、08、10年04月、12年04月)答:法治原则课税要素法定、明确,依法稽征公平原则纳税人的税负应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合理负担、公平税负横向公平——是指凡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纵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量不同的税收。

效率原则经济效率,最大程度降低税收对经济活动的不良影响行政效率,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得最大税收收入,降低税务部门的征税费用和纳税人的纳税费用财政原则税收收入能为财政提供足额稳定的收入,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是基本原则4.税收职能(04、07、10年04月、12年07月)主要是财政,经济职能答:税收的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即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人的影响)。(X)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
5.均等牺牲说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绝对相等。比例牺牲说要求每个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
用与其税后效用之比相同。(V)他们的含义
6.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确实”、“便利”、“节省”原则实质上就是税收的经济效率。(X)行政效

7.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除了一次总付税(人头税)之外,其他任何税制都可能产生额外负担。所以
5.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来满足的社会共同需要,应有全社会的成员来分担,而这种分担又必须通 过向人民收费来实现。 (X) 人民课税来实现
6.牺牲说产生于19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法国)、穆勒(英国)以及英国
著名财政学家巴斯泰布尔等。这种学说认为,税收对于人民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国家是一种牺牲。
3.一般说来,从价固定税率的形式有()。
A.产品从价固定税率B.行业从价固定税率C.地区从价固定税率D.幅度从价固定税率
4.减税、免税具体包括()。
A.减税B.免税C.起征点D.免征额
5.对于一个税种来说,按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被确定的纳税环节的多少,课征制度可以分为
( )。
A.—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D.每次课征制
现实中的税收制度只能尽可能地接近中性,以减少额外负担或效率损失。(V) 税收中性
三、选择题
1.在现今理论界比较公认的税收原则有()。
A.财政B.稳定C.公平D.效率
2.瓦格纳的国民经济原则提出了()。
A.充分原则B.弹性原则C.慎选税种原则D.慎选税源原则
3.公平原则包括( )。
A.受益原则B.公正原则C.能力原则D.平等原则
4.税收有哪些职能?研究税收职能意义何在?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税收2.征税对象3.纳税人4.税率5.超额累进税率6.减税、免税7.起征点与免征额8.税收体系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税率: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二、判断题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

(×)无偿性是第一性2.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税收的重要意义3.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4.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5.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6.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7.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税收原理知识ppt34页

税收原理知识ppt34页

第六章 税收原理
③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关系 相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
征税。 不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
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 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都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但两 者照顾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之上的资源配置 的决定性因素。
第六章 税收原理
一般来说,只要国家征税就必然对商品供给、劳动 投入以及储蓄和投资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完全税收中性是不可能的。因此 ,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 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 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六章 税收原理
(2)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企业实际缴纳的各种税收总额/同期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
×100%
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个人所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总额 ×100%
第六章 税收原理
3、税收负担分析——拉弗曲线简介 (1) “拉弗曲线”的内涵
由美国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用 来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税的行为,就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同样,政府也只 能按规定标准征税,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征税。
当然,对税收固定性的理解也不能绝对化,随着社 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也会进行调 整和变化。
第六章 税收原理
第二节 税收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纳税主体)
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负税人
四、纳税环节
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五、纳税期限
应当缴纳税款的期限。

税收学复习整理

税收学复习整理

税收学复习整理税收学复习整理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税收: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思考题1. 税收特性?答:税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非直接偿还性,强制性和规范性。

(1)非偿还性:税收虽然最终用之于民,但政府征税与具体纳税单位和个人受益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等的交换关系。

(2)强制性:在国家税法规定的范围之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3)规范性:税收课征的依据是税法,国家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把应开征的税种,征税范围,纳税人,征收比例及违法处罚标准等规定定下来,由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2.税收职能?答:税收具有两大职能: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节职能。

(一)财政收入职能:筹集资金或组织收入的职能。

它是国家对税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税收最重要的职能目标。

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适用范围广泛性。

(2)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3)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二)经济调节职能:现代税收主要有以下三大经济调节职能。

(1)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资源配置指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运行失调或存在某种缺陷时,政府课税能矫正失调或弥补缺陷,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状况,产生增进社会福利的正效应。

(2)调节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及公平与否,既是一个社会价值观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运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既是税收的一个重要经济职能,又是各国经济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税收作为政府直接掌握的经济工具,在平抑经济波动,体现政府政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税收对宏观经济稳定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税收自动稳定机制。

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规模随经济景气状况而自动进行增减调整,从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税收宏观调节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是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表现出来的。

二是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

税收原理讲义

税收原理讲义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三)固定性 • 1.固定性表现在税法中 规定了征税对象、比例 或数额。 • 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 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 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 对应地、适当地调整。
第二节 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
• 一、税制的含义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
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
是国家按照一定的政策、法规、原则组成的税收
体系,它的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种的
搭配问题。
• 二、税制构成五要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附加、加
成和减免 。
(一)纳税人
• 纳税人亦称纳税 义务人,是税法中
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二)课税对象 • 又称"纳税客体",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基 本制度,掌握税收的形式特征、税率的基 本形式、税收分类的标准和内容,重点理 解现代税收原则的内涵、税收负担的衡量 以及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一、什么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
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
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水平。
•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 (一)绝对税负与相对税负 • (二)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纳税人实际负
担的税收即实际交纳的税款)
• (三)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 • (四)直接税负与间接税负
• 三、“拉弗曲线”简介
• 研究税收负担和税收 与经济的关系,有必要 介绍一下由美国供给学 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 设计的“拉弗曲线”。

税收学复习资料

税收学复习资料

1.税收有那些主要特征答案提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确定性、均一性4个基本特征2.税收包括那些基本要素答案提示:按照税收概念;税收涉及征收主体、纳税主体、征收客体、征收程度等内容;相应地其基本要素包括税收管辖权、纳税人、税基和税率等..3.税收有那些主要类别答案提示: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3大类;一是流转税类turnover taxes;二是所得税类income taxes;三是财产税类property taxes..5.为什么会出现对农民的非对称财政机制答案提示:非对称财政机制是指;农村居民购买包含有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因此农民仍然承担了税负;而这部分税收收入却归城市政府所有并用于城市的公共开支;在收和支上面是非对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的税制以流转税为主;另一方面在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对农村的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居民实际负担了税收;却不能或不能全部享有用其交纳的税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8.英国推行所得税为什么会成功其对世界各国理财治税提供了怎样的经验答案提示:英国推行所得税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存在特别的文化基础;或许是基督教教化的结果人民信任和诚信程度的提高使收入隐瞒的动机减少了;社会公正情感的普及;宪政民主基础上的预算决定过程的公开、透明所形成的对财政支出必须“用之于民”有效制约机制;导致公民纳税自觉性的提高;形成一套与国情充分融合的有效实用的收入评估和征收方法..在不存在这样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管理措施的国度中;就难以有效实施这样的所得税制度和征收方法..英国所得税的成功为世界范围的理财治税提供了两条重要经验..其一;要想使个人所得税成功推行需要一套与国情充分融合的有效实用的收入评估和征收方法..英国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了在收入源头扣税的征收方法即代扣代缴或源泉扣缴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并推广到全世界;这一方法避免了收入汇总的困难和收入评估..此外;英国通过在税制中设置宽免额;将许多低收入者排除在所得税之外;这对提高税制的公平性和减少征收成本也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所得税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二;要尽量采用具有较高收入弹性的税种;有效推行并普遍课征的个人所得税正符合这样的特点;它容易随着国民收入和根据财政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个人所得税运行成功以后;英国获得长期稳定的、丰富的财政收入;一方面经济增长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福利损失较小的优良税制的推行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经济过程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经济过程是为了克服或减少因为不存在市场、存在不完全的市场、非自由竞争、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因此;政府要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克服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防范经济危机、调节收入分配..7.如何构建征收主体政府和交纳主体纳税人或负税人之间和谐关系答案提示:关键是协调好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首先;由纳税人或负税人选举代表;以人民的全体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获得必要的公共产品为依据;决定税收规模;防止税负过重;保证其不超过剩余产品价值总量;制定税法;将税收合理地分配到社会各阶层承担;安排预算;保证税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次;所有交纳主体在平等地享有国家政府保护、秩序及各种一般公共生产条件的利益和权利的同时;履行向国家政府贡献一部分社会财富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义务即履行纳税义务..1.你认为应当如何设计税制才能实现税收公平;同时保证税收效率答案提示:首先是遵循税制无差别待遇原则;具体内容是同样纳税条件的人纳同样的税、尽可能普遍课税、对企业组织方式无差异、税种相互配合、避免累进课征;其次是建立税款缴纳与财政利益整体一致机制;具体内容是较穷的阶层和不发达的区域所缴纳的税收与获得的财政利益至少应当对称;更多地实施税款专用;再次是着眼有效的收入和财产再分配;具体内容包括机会平等下税收应该保持中性;机会不平等下要注意税收干预的有效性..应注意税收制度对过程不公平的调节很难奏效;对结果平等的调节作用也不大..1.单一自由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供求弹性如何决定流转税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答案提示: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高;可通过少消费或不消费的办法少负担或不负担增加的税收..商品需求弹性低;税负容易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商品需求完全无弹性;厂商把流转税全部转嫁给消费者..商品需求完全有弹性;税负一点都不能转嫁给消费者..2.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公平和效率方面各有何优缺点答案提示:所得税作为对人税不易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比较一致;易于做到按能负担、实现公平;所得税对纯收入课税不会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生活;不会触及营业资本..但所得税的公平只是相对的;所得计算和费用扣除方面难以做到绝对合理;管理相对困难;征税成本居各税之首..流转税对毛收入课税;征收容易;征收成本较低;但流转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常不一致;很难通过流转税对税负进行公平分配;传统全值流转税还会产生较大的扭曲效应..5.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何种模式;今后应向什么方向发展答案提示: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流转税为第一主体、所得税为第二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由于今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换;受制于国情;中国税制结构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即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税制结构的总体格局还将长期存在.. 6.目前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潮流是什么发达国家是否有采用新的主体税种或实行新的税制模式的可能性答案提示:“简化税制;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提高效率”是当前世界税制改革的总趋势..由于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税法的根本性变化需要经过复杂的修改程序;对设想中的税制新模式如单一所得税、支出消费税实行效果也没有确定的说法;因此;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发达国家要普遍推行除所得税和流转税以外的新主体税种..8.为什么增值税零税率适用于货物出口和最终进入消费环节的生活必需品销售答案提示:因为在中间环节安排优惠税率包括零税率没有实质意义..对出口不实行零税率;不仅免除最后出口阶段的增值税;而且实际上就是通过退税使出口商品或劳务不含有任何税收;实现使出口商品或劳务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政策目的..对最终进入消费环节的生活必需品实行零税率;实际上就是使这些生活必需品不含增值税;真正起到对生活必需品免税的目的..如果在非最终环节实行零税率;则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会将免除的税款追补;达不到免税目的..2.如何合理设置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答案提示:首先;从税负水平角度;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低税率、少差别..在违法被处罚的预期成本不高的社会环境中;低税率、低负担、少差别;会尽量减少对偷漏税的利益诱惑;而高税率必然诱惑偷税;越细致的差别政策必然产生越多的偏离效率最优化的人为安排和寻租行为;反而使政策越偏离初衷..再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低税率使纳税人纳税时不感到牺牲过大;这有利于自觉申报纳税;减少对收入的隐瞒;为建立个人所得税的档案和统计信息基础铺平道路..其次;从具体的税率设计角度;可实行较低的单一税率如10%;非要保持累进税率的情况下;可实行较长的基本税率线;使多数人适用单一比例税率..这样征收便利、成本低;自觉纳税程度提高;税基广;收入反而会增加..3.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应当遵循那些原则答案提示:其中的间接费用扣除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公益的原则;与企业所得税协调原则..而生计扣除要遵循最低生活费用不纳税原则;也就是应当以维持纳税人本人及家庭成员的最低生活费用为基础依据;而不是以平均收入、某一阶层的最高收入、平均消费支出为依据..再结合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来确定具体数额..4. 在中国当前推行综合所得税模式可行吗为什么答案提示:由于受中国基本国情的制约;使得综合所得税模式难以建立:1综合所得税制要求个人收入完全货币化、个人所得要全部纳入税基..但中国个人所得还有大量的非货币化成份的收入 2综合所得税制是建立在纳税人申报纳税基础上的;但自行申报、抽样稽查管理的方式在中国现阶段很难有效推行..3综合所得税制必须建立在对纳税人各种类型和来源的所得能比较好地掌握和监控的基础上..但目前中国个人信息体系极不完善无法获得个人收入的整体情况.. 4综合所得税以纳税人有较高的纳税意识为前提..而要形成这样的社会环境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8. 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会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吗为什么答案提示:加速折旧实际上起到了延迟企业纳税的效果;从而能够起到促进和引导企业投资的目的..由于投资抵免能够较快较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因此往往成为一国投资紧缩情况下刺激投资的重要手段..9.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什么必须由政府主办答案提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产生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现象;使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解决风险不确定性与盈利性及契约稳定性的矛盾;也无法解决保险行为的长期性与私人保险企业要尽快收回资本的短期性矛盾..从而像养老、医疗、失业、伤残等领域无法形成有效率的私人保险市场;只能通过政府采用强制式的社会保险4.房地产税能够抑制房价吗为什么答案提示:在需求过旺和市场的寡头或准寡头垄断状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要开发商能够以市场价格获得所需要的任何数量资本;房屋供给曲线就是完全水平的..降低土地出让金也不会降低房价;而只会增加开发商利润..征收统一的房地产税不一定就会抑制房价;存在多种可能效应。

税法原理复习资料

税法原理复习资料

税法原理复习资料(内部资料)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本质和特点(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它表现在: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2、税收体现一定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三)税收的特征(即三性)税收的本质既然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表现为国家占有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必然要求税收具有三性,即征收上的强制性、缴纳上的无偿性和征收比例或数额上的固定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一)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剩余产品进行“社会扣除”的手段之一。

(二)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需要通过税收来正确处理国家与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通过税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四)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杠杆。

第二节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及特点(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形成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表现形式有法律、条例、决定、命令、规章等。

(二)税法的特点1、税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在执行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灵活性的法律形式。

2、在确定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一种不对等性。

3、在处理税务争议所适用的程序上,税法与其他部门法不同。

首先要分清争议的性质,纳税人对征税发生一般税务争议时,必须先履行纳税义务,以保证国家税款征收任务不受影响,不存在其他部门法所规定的协商、调解程序。

二、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参与税收征纳过程的主体之间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分配关系。

2、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征收过程中的征纳程序关系。

3、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上级国家机关与下级国家机关之间,因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所产生的具有责权性质的行政管理权限关系。

税收学原理复习重点

税收学原理复习重点

1税收的概念,范畴,认识(界定)论述题税收涵义: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理解: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三、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四、征税的目的是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依据)五、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六、税收征收的对象是居民和经济组织。

税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以政治权力为依据的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税收的特征又叫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

税收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简称税收“三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保证税收分配的实现。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税收的稳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则,征纳双方部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变。

2 税收的职能论述题税收的职能可概括为财政收入(筹集资金)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

1)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就是税收的筹集资金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从社会成员处强制性地取得一部分收入,为政府提供公共品,满足公共需要所需物质的功能。

税收收入的特点(一)来源的广泛性(二)形成的稳定性(三)获得的持续性2)税收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度影响个人、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得以重新组合、安排的功能。

税收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平衡产销供求二、合理经济结构三、有效利用资源3)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格局的功能。

税收收入分配职能丰要体现在调整要素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上。

一、个人收人分配的市场决定二、税收对个人收人分配的影响三、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4)税收宏观调控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度,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功能。

税收学复习整理资料

税收学复习整理资料

税收学复习整理资料第二章:基本概念1.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税法关系上称为“税法主体”。

2.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是指一个税种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客体。

3.代扣代缴义务人:指税法规定的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或代收缴或代征应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4.比例税率:是指不分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形式。

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流转税的课征。

5.累进税率:是指一种按照课税对象的大小,实行等级递增的税率形式,即把同一课税对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从低到高的分级递增的税率。

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6.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一种按照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

7.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的情况下,根据超额累进税率表中划分的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和税率,先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

即: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应纳税额-超额累进应纳税额于是有:超额累进应纳税额=全额累进应纳税额-速算扣除简答题——1.税制:(由8项目构成)一、课税对象二、纳税人三、税率四、纳税环节五、纳税期限六、减免税七、附合加成八、违章处理。

其中一二三为最主要和基本。

2.税率: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

它体现了征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分类:1.比例税率:是指不分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形式。

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流转税的课征。

2.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一种按照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

3.累进税率:是指一种按照课税对象的大小,实行等级递增的税率形式,即把同一课税对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从低到高的分级递增的税率。

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基本形式1)全额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特殊形式3)超率累进税率4)超倍累进税率3.税率的形式:1.比例税率:是指不分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形式。

税收学原理资料

税收学原理资料

2020/7/12
14
税收确立方式的变化
• 强制课征
专制课征的税收是单纯的由上取下的关系。取 什么、取多少和何时取,取决于专制权。
进入专制课征阶段,是税收开始从不成熟形态 走向成熟形态的标志。
• 立宪协赞
政府的税收活动,无论是开征新税、废除旧税, 还是制定或修改税法,都必须以不违反宪法为原 则,并经过民选代议机关的同意。
39373.12 51223.21
95.59 96.54
本章主要内容
•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 1.2 税收的概念 • 1.3 税收根据 • 1.4 税收职能与作用
2020/7/12
6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2020/7/12
7
1.1.1 税收的产生
•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税收制度,是古埃及在公元前 3000-2800年间建立的。
2020/7/12
第1章 税收概论
2020/7/12
我国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年度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税收收入总额 增长比例(%)
5070.8 5973.7 7050.6 8225.5 9093.0 10315.0 12665.8
鹅叫声最小的技术。 孟德斯鸠:税收是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
部分,以确保他所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 些财产。
2020/7/12
17
西方对税收概念的界说
• 近代西方社会对税收范畴的认识 亚当·斯密:作为君主或政府所特有的两项收
• 私人个别需要的主体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成员, 它具体包括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税收原理培训资料

税收原理培训资料

直接税与间接税
按征税对象划分
商品劳务税、所得税、 资源税、财产税等
按税款征收权限划分
中央税、地方税、 共享税
三、税制要素
• 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 率、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 税期限、减免和加征、违章处理等。
• 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最基本的
税制要素。
(一)纳税(义务)人
• 纳税人是指纳税主体,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 法人。
– 税率式减免:降低税率或归于低税率。 – 税额式减免:直接减免应纳税额。
减免税在税法中的地位
• 减免税按照其在税法中的地位,可分为三类: -法定减免,在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免税; -临时减免,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某些特殊的暂时
困难,而临时批准的一些减免税; -特定减免,根据社会经济情况发展变化和发挥
– 全额累进税率,当计税依据达到某一档次时,计税 依据总额全部适用与之相应的最高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按税法规定将计税依据分为若干部 分,各部分由低到高适用不同的相应的边际税率, 所有部分的税额之和就是应纳税额。
– 超率累进税率 ,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 率为累进依据,规定几个等级和等级税率, 就其超过部分分别采用相应等级税率征税。
(三)计税依据
又称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是征税对象 的数量化。
从价计征,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 为计税依据。大多数税种都是从价计征,在这种情况下, 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般是一致的。
从量计征,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数量作为计税依据。 如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的计量标准为“吨”,汽油、柴 油的计量标准为“升”,都是以实际销售数量作为计税依 据的。在这种情况下,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般是不一致 的。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即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亦称纳税主体。

2、税率:是税法上对征税对象或税目从价或从量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

3、起征点:即征税对象数额达到开始征税的起点,亦称起税点。

免征额:即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4、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是通过人民或者是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而建立起来的。

5、租庸调:是以田、户、身为课税对象,以人丁为本的一种课税制度。

6、摊丁入地:就是丁银摊入地亩征收。

7、公需说:国家的职能是满足公共需要和增进公共福利,这一职能的实现需要税收来提供物质资源,故此,税收存在的客观依据就在于公共需要或公共福利的存在。

8、义务说:国家是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个人依存于国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就应有征税权,人民纳税是应尽的义务,任何人不得例外。

9、牺牲说:税收对于国家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人民是一种牺牲。

10、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强加于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成本或效益。

11、受益原则:认为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

12、能力原则:是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收。

13、税收弹性:在财政需要增加支出或是税收以外的收入减少时,税收应当能基于法律增加或自动增收。

14、税收收入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变化率与经济变化率之间的比率,反应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的灵敏度。

用公式表示:Er=(T/T)/(Y/Y)15、税收影响点16、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应。

17、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改变纳税人的经济决策。

18、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

19、税收的乘数机制:在一个存在资源闲置的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需求,极大地增加产出,即税收的变动使产出呈倍数变化。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

第一部分1.为什么说税收既是一个历史X畴,又是一个经济X畴?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②最早期的财政中没有税收因素③国家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④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⑤税收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的分配2.你身边有哪些社会经济现象属于税收X畴?当你的工资收入超出一定标准,要交个人所得税;如果你买车,要交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如果你买房、卖房,要交相关的契税、印花税,也可能交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如果你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税就更多,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与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可以说,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税收无处不在。

3.“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这是否说明只有在私有财产制度下才需要税收这一财政收入的形式?怎样理解国家对国有企业征税的合理性?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来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国家和企业之间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4.就确立方式而言,税收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什么不同?(1)自由贡献阶段①征税原因:在人类从氏族社会步入奴隶社会后时期内,国王因公产收入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支出需求,便开始依赖于社会成员和被征服部落自由贡献的劳力和物品。

②君臣关系:一种由下敬上的关系,社会成员贡献何物、贡献多少以及何时贡献,都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并不十分严格③意义:自由贡献阶段的税收,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严格说来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税收。

(2)请求援助阶段①征税原因:随着奴隶制国家王室费用和军事费用的急剧增加,仅靠公产收入和社会成员的自由贡纳已难以满足支出需要。

②君臣关系:此时的税收不再是完全自发的由下敬上,而是先由上对下提出请求,再由下对上给予援助;下对上援助什么、援助多少以及何时援助,也不再是完全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一、税收学原理概述1.税收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税收学原理的意义及其与财政学的关系二、税收的基本概念1.税收的定义和特征2.税收的种类和分类三、税收的功能和目标1.税收的经济功能a.调节经济收入分配b.调节资源配置c.维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2.税收的社会功能a.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b.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3.税收的政治功能四、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a.税收公平的概念和要求b.不平等税收的原因和影响c.税收公平的实现途径2.效率原则a.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b.税收效率的衡量指标c.提高税收效率的方法3.简易原则a.负担与解放b.税收简易原则的意义和特点4.稳定原则a.稳定性的概念和要求b.稳定性的影响因素c.稳定性的实现途径五、税收的设计和1.税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税制的动因和目标3.现行税制的问题和方向六、税收的减免和优惠政策1.减免政策的概念和目的2.减免政策的分类和实施方式3.优惠政策的概念和作用4.优惠政策的设计和实施问题七、税收征管及其1.税收征管的目标和要求2.税收征管的问题和挑战3.税收征管的方向和措施八、税收的国际比较和国际税收体系1.税收国际比较的目的和方法2.税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3.国际税收体系的特点和演变九、税收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税收政策制定与评估2.财税和优化资源配置3.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上是一个税收学原理的复习提纲。

根据该提纲,你可以复习税收学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目标,税收原则,税收的设计和,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税收征管及其等内容。

同时也可以了解税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税收在国际比较和国际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税收学重点复习知识

税收学重点复习知识

1.税收及其特征定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其行使职能的需要,依靠手中所掌握的行政权,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居民、公民或经济组织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特征:(一)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者和个人、社会组织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无偿性:是指税收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

(三)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及其征收比例,在实际征纳中,国家和纳税人双方都必须共同遵照执行。

2.税收要点: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税收的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手中掌握的行政权。

四、征税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五、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3公共物品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非分割性。

4税收与公债区别P8 税收: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公债具有自愿性、灵活性、有偿性的特征。

5夏商周三代的“供助彻”,都是对土地上的收获物进行原始的强制征税,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6税收效应:是政府课税对经济的影响,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种。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私人投资、个人储蓄的影响。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包括税收对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影响,税收对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等。

收入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减少了实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

•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而降低了对原来经济行为或经济选择的偏好,转而用另一种行为或选择来代替。

7.税收总量政策旨在通过调节宏观税负来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如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中性税收政策。

税收总量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8.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每题的考中几率约为14.8%】1. 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预定的对象和标准,非惩罚性的参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一种方式。

2. 代扣代缴义务人:指税法规定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3. 代收代缴义务人: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和单位。

4. 征税对象: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

5. 税率:纳税人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与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6. 边际税率:是指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

7. 政府剩余: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通过组织与管理经济社会活动所增加的社会财富。

8. 外部性:企业或个人强加于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成本或效益。

9. 税收原则:国家设计税收制度,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10. 能力原则:根据各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收。

11. 最小牺牲:全体纳税人因纳税所直接牺牲的效用最小,即全社会所获得的效用最大。

12. 税收的社会公平:税收应该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满足公平的要求,通过税收手段妥善协调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政治上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13. 税收的效率原则: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益。

14. 税收的经济效率:它要求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损失最小。

15. 税收的额外负担:指政府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干扰了纳税人正常的经济决策,从而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16. 税收职能:是税收这一分配范畴本身固有的和经常起作用的职责或功能。

17. 税收的调节职能:指税收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社会成员占有社会产品份额,影响其经济利益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功能。

18. 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受的税收调节或效用。

19. 收入效应: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效用一定发生变化20. 替代效应:指课税改变了相对价格,从而使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发生改变。

——收入不变,效用不变21.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同时等额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22. 洛伦茨曲线: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23. 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来计算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24. 税收负担:因国家征税带给纳税人的一种经济负担。

25.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现象。

26. 前转: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价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

27. 后转: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逆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降价的方法向后转嫁给商品的供给者或劳动者。

简答题【每题的考中机率约为19%】1. 简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税收概念?①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②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利。

③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形式特征。

④税收的非惩罚性,说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⑤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价值。

⑥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

2. 简述对税收三性的认识?一“三性”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①无偿性是第一性,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②“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证③“强制性”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二“三性”是区别一种分配方式是税与非税的基本标志。

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坚持其共性的基础上保持其阶级性。

3. 简述税与费的区别?首先,收税是无偿的,而收费是有偿的;其次,税是强制征收的,而费不是强制征收的;再次,税收一般是不重征的,而费可以重征。

4. 简述征税对象是税收的最基本要素的原因?⑴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最主要的标志。

⑵征税对象体现着税的征收范围。

⑶征税对象是其他要素得以确定的基础。

5. 简述累进税率的特点并说明与比例税率的区别?累进税率的特点为:①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不利于投资。

②计算复杂,不便征收。

③符合公平原则,能够体现量能负担。

而比例税率与其相反。

另外,④在累进税率中,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纳税人收入的增长速度,而在比例税中,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纳税人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

6. 简述瓦格纳(四项九条)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①收入成分原则②收入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①慎选税源原则②慎选税种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①普遍原则②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①确实原则②便利原则③节省原则7. 简述税收收入弹性与税收增长、GDP之间的关系?①Er=0 税收无弹性,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没有反应,税收增长速度为0。

②Er<1 税收弹性小。

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有较小反应,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

③Er=1 税收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同步。

④Er>1 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反应,税收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8. 简述经济学税收学上的社会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①它不是平均主义的社会公平。

②税收应对天赋及其贡献保持中性,对劳动及其贡献给予鼓励。

③对由于外在因素(出身、地位、权利以及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先权)所形成的特殊利益可以用累进税率计征的办法给予一定程度的剥夺。

9. 简述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的途径?减少税收的经济成本,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益。

①市场本身能够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时,保持税收的中性,使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

②市场本身不能够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时,保持税收的非中性,使得税收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0. 简述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的调节原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在个别税种上,从效率上看,如果实行税收中性有利,则无须税收调节。

从整个税制上看,二者是可以并存的。

(中性内含于非中性)第二,税收中性与税收调节服务的目标与作用的层次有所不同。

税收中性着眼于资源配置,而税收调节既与资源配置有关,也关注收入分配。

第三,税收中性也内含着一定的税收调节因素,完全的税收中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11. 简述对税收职能概念的理解?具体说来:①税收的只能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

②税收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税收的职能是就税收整体而言的,是通过具体税种体现的。

12.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税收财政职能要处理好那几方面的问题?①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主要地位还是次要地位。

②税收(财政收入)总量。

③税种的形式结构问题,主要包括税种数量和各税收税种在税收总额所占比重。

13. 简述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看,税收的调节职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②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

③调节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14. 简述税收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①从整个税收分配过程看,起支配作用的始终是税收的财政职能。

②调节和监督是组织收入的保证。

③调节以监督反映的情况为依据,同时监督又能更好的保证调节的顺利实现。

15. 画图分析商品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㈠税前: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斜率(相对价格)=Px/Py㈡税后:对x商品课税,Px价格上升,Py不变,相对价格=(Px+T)/Py上升,此时对消费者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替代效应:税后效应不变,Qx下降,Qy上升,边际替代率随Qx的下降而提高,提高至税后的相对价格(Px+T)/Py。

即在E2点的斜率正好等于(Px+T )/Py。

形成了新的补偿预算线DF。

②收入效应:从A点出发,画一条与DE平行的新的预算线AB’,AB’一定会与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I1相切,形成新的均衡点E1。

③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E0至E1。

16. 简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①收入效应:征税使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为达到原有的经济收入水平,纳税人将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工作时间。

②替代效应:征税引起纳税人闲暇和工作时间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即工资率降低,闲暇时间的成本降低)导致纳税人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

③结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取决于总效应17. 简述等额的人头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哪一个最能激励个人的劳动力供给,并说明原因?㈠结论:人头税最能激励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比例所得税次之,累进所得税不能激励个人的劳动力供给。

㈡原因:①征税使可支配收入减少,都会产生收入效应,由于等额,收入效应相等,有利于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②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资率不变;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都会产生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资率下降。

③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不会对收入效应产生抵消作用;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会对收入效应产生抵消作用,且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对收入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比例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对收入效应的抵消作用。

18. 画图分析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投资收益课税,使得投资收益率下降,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收入效应:为维持以往的水平,需要降低消费,以增加投资。

②替代效应:增加消费,降低投资。

19. 简述(画图分析)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下,利息税对家庭储蓄的影响?∵C2=﹣(1+r)C1+(1+r)Y;k=1+r。

∴㈠税前:预算线AB斜率=(1+r)㈡税后:名义利率r不变,但实际利息变为r(1﹣t),税后的收入预算线利率=[1+r(1﹣t)]此时,斜率下降。

这对家庭储蓄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替代效应:税后效应不变,1/[1+r(1﹣t)]变大。

C2价格提高,C1价格上升,使E0点向右下方移动,下降至税后的[1+r(1﹣t)],即在E2点的斜率正好等于[1+r(1﹣t)],形成新的补偿预算线DF。

②收入效应:从A点出发画一条与DE平行的新的预算线AB’,AB’一定会与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I1相切,形成新的均衡点E1。

③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E0点至E1点。

20. 简述合理确定我国税收负担的标准?①保证国家履行职能对于资金的需要。

②理论上不应超过根据拉弗曲线原理计算出来的税收负担率的最高限度。

③正确处理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关系。

④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合理确定,实现量能负担。

⑤区别税与非税收入,准确测定税负重水平。

⑥国际比较,比较世界各国宏观税负水平类型。

21. 简述税负转嫁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实现条件,并作图示。

论述题【每题的考中机率约为28.6%】1. 试论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①对投资收益课税,会使得投资收益率下降,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得消费减少,投资增加;替代效应使得消费增加,投资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