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需要关注什么

合集下载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要点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要点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要点一、引言小说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二、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

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呈现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小说的作者、作品的主题、故事的背景等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小说的背景认知。

三、分析小说的结构和要素小说的结构和要素是学生进行小说阅读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要素,帮助他们理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小说的结构和要素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理解人物的性格转变和情节的起伏变化。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培养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解释等,帮助他们主动思考和深入理解小说的内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开展文学欣赏活动小说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故事情节,还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言、生动描写和深刻思考等元素,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小说段落,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评论,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六、评价与反思在小说阅读教学的末尾,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思。

通过对学生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果的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激励他们努力改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七、总结小说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导学生获得背景知识、分析小说的结构和要素、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开展文学欣赏活动,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作品。

统编语文教材小说教学的三大维度

统编语文教材小说教学的三大维度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小说作品,既让学生初步理解小说的特点,又为学生从学习一篇到学会一类,走向整本书阅读提供条件。

在小说教学中,教师从理清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关注小说表达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小说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小说教学;情节;人物;表达[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34-0033-03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小说作品,这为学生初步感受、理解小说特点提供了条件。

当下的小说教学,一些教师忽视了小说的文体特征,把小说与普通的阅读文本等同,致使小说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怎样才能教出小说的味道,让学生爱上阅读小说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关注情节,理清小说脉络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载体。

但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往往会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所吸引,而很少去关注小说情节的设置方式。

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为精读课文奠定基础。

(一)理清因果关系,感受情节特点线性结构的故事情节一般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推进的,故事情节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因果关系入手,梳理小说情节,能使学生对小说脉络结构的感知更加清晰。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这篇小说,以“借”为线索,起因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经过是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结果是箭按时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图谋。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一说。

这样,学生理清了小说事件中的因果关系,明晰了小说的主线脉络,加深了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小说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小说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小说教学一直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领域。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小说教学策略,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教学小说时,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例如,在教授《骆驼祥子》时,我让学生扮演祥子、刘四爷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此外,我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小说背景、人物形象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在小说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说。

在课堂上,我会分享一些优秀的小说推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

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的时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注重文本解读,提高阅读能力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主题在小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封建礼教、家族衰败等主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2. 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在小说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等。

例如,在教授《阿Q正传》时,我引导学生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了解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说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对话、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教授《边城》时,我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湘西边陲的美丽风光。

三、拓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储备1. 建立小说阅读兴趣小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建立了小说阅读兴趣小组。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互相推荐小说、分享阅读心得,共同提高阅读水平。

2. 开展小说主题班会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定期开展小说主题班会。

小说教学要三问

小说教学要三问

小说教学要三问引言小说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但是,目前很多小说教学存在问题,比如重视背诵和鉴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热情大打折扣。

因此,在开展小说教学时,应该重视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如何创设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阅读小说,往往是一种情感参与和文化沉浸的过程。

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于故事的情节之中。

如与学生合作搭建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或情境,或者利用成语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采用互动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发现故事背后的真谛、学会品味文学之美。

3.鼓励学生创作: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作、插画、制作音视频等,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感受故事的魅力。

问题二:如何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阅读小说不仅要感受情感体验、领略文学美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学应该关注以下两个点:1.注重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精妙的构思,思考作者的用意并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学时应该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比如为什么主人公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或者作者为什么要布置这个状况?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注重学生表达: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在写文章或演讲时,应该注重探索语言表达的风格、纵深,甚至是感觉、情绪和想象等。

问题三: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对于阅读教学的成效至关重要。

因此,教学应该注重以下方面:1.多样化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开展多种类型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小说的了解更加广泛、深入。

2.引导阅读: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在启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不断地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重点把握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重点把握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重点把握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历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说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把握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注重小说情节的梳理和解读小说是一种以情节为核心的文学体裁,情节是小说的灵魂。

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梳理和解读情节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让学生们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情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任务之一。

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解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注重小说主题的挖掘和思考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现象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主题往往深刻而丰富。

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挖掘和思考小说的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等,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一、注重故事性,提高学生兴趣对于小说而言,最吸引人的就是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因此在小学小说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变化,从而更好的进入到小说的世界中。

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将小说的故事梗概讲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将小说的章节分别讲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小说是一种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讲述,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讲解。

通过小说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来使学生产生同情心;在《凡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凡卡的信来使学生感受到凡卡的悲惨命运,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小说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以学生为主体小说一般比较生动、有趣、丰富和有层次感,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意愿。

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想都在成长的阶段,如果对小说学习失去兴趣或者感觉十分枯燥的话,就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在小学小说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教学中,如果单纯的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认知和了解的话是十分单调的,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

例如通过对电影片段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对一些图片和漫画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印象等。

小说教研活动心得

小说教研活动心得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国小说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日,我校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小说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小说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优秀课例、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激发教师对小说教学的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二、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课例活动期间,我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

这些课例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风格,展示了小说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下是我对几个课例的心得体会:(1)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观摩的课例中,教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红楼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如在《简·爱》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简·爱坚强、勇敢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哈利·波特》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2. 专家讲座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知名小说教学专家进行讲座。

专家们从小说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小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专家指出,小说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去阅读。

为此,教师应注重挖掘小说中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好。

(2)小说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

专家强调,小说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小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专家认为,小说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

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

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标准对高中小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因此,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新标准下的小说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因此需要建立以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文学鉴赏为核心。

教学中要注重文学鉴赏的培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以审美教育为重点。

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小说,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了适应新标准的教学要求,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小说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从而更好地领悟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小组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对比阅读法。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小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的特点和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标准下的小说教学,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和阅读材料。

教材和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同时要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

加强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思考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策略的指导面对一篇具体的小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其“可以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什么”。

然而小说一般篇幅较长,这给教师组织教学带了一定的困难。

老师在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每一篇小说得要讲的东西都很多,而在实际讲解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就必然面对一个取舍的问题。

有的小说是节选,牵涉到前后情节的关联问题,给学生理解带一定的难度,也要求老师的备要更有深度。

作家创作背景的复杂性,思想状况的多重性,写作意图的理解多样性,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一、关注学生从关注学生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起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可能起点(“学生可能知道什么”),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差异,准确断定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和将要达到的更高目标,即“学生需要什么”和“学生将需要什么”。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的链接,更要建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链接。

在执教《变色龙》这一篇小说时,我根据“关注差异,以学定教”的理念。

在备前,布置预习作业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确定教学目标。

在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发现,学生对于人物的性格和小说主题的把握不明确。

而对于小说情节的梳理也仅限于警官奥楚蔑洛夫和赫留金两个人物,由此我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分角色朗读,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预习作业的表格中,丰富警官的判案的过程,设置了这样的表格,以期望帮助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

分角色朗读,完成表格内容。

判案的过程对待赫留金的态度和称呼对待小狗的态度和称呼判案发生变化的原因警官独特的动作看客的表现第一次你疯狗,好好教训不知道主人庄严的说很快聚一群人……第二次鬼东西那么小将军家的狗脱掉军大衣第三次你下贱胚子不是第四次你这混蛋名贵的狗是穿上大衣第五次野狗弄死它不是第六次早晚要收拾你挺伶俐的将军哥哥家的狗含笑的温情,裹紧大衣哈哈大笑��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相机创设“去北京旅行”这一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

七年级小说阅读教学知识点

七年级小说阅读教学知识点

七年级小说阅读教学知识点经验分享在进行七年级小说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效果,同时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知识点和经验分享。

1.选择适合的小说首先,选择适合的小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小说的文字数量应该适中,情节要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选择小说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

2.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比如,可以根据小说情节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和问答环节,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了解故事情节。

3.提出问题,激发阅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设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进行角色扮演,加深理解针对小说中的重要情节,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物对话和行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加强语文知识点的应用在七年级的小说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加强语文知识点的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说中文字、词语、句型的解析和应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提供阅读材料,扩展阅读范围在课堂结束后,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扩展阅读范围,增强阅读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经验分享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七年级小说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各种各样的题材和类型。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下面是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

一、提前准备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

首先,教师要对选定的小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于小说的结构、主题、背景等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背景知识,以便能够选择适当的小说和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小说相关的辅助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小说的封面、介绍小说的背景故事或者给学生讲述小说的一些精彩片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引起他们对小说的兴趣。

三、注意阅读技巧的教导阅读小说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导学生相应的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理解复杂的情节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小组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

通过教导学生相应的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四、提供问答指导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问答指导。

例如,当学生不理解某个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注意相关的细节和线索;当学生对某个人物形象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通过提供问答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开展综合性活动除了阅读小说本身,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来深化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说的读后感,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改编的创作活动。

例谈小说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例谈小说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例谈小说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小说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不容小视。

但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最具有文学性可读性的小说,学生也存在阅读兴趣不浓的现象。

原因是多方面的:轻视学生阅读小说起始的粗糙的整体感受;过分注重小说的思想性,忽略其艺术性;注重权威的定论,轻视学生可能肤浅但独特的见解。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在小说教学上,应重视以下问题。

一、重视学生阅读的“整体初感”我所说的“整体初感”,是指学生在初读小说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阅读体验及人生经验,对小说进行迅速的、直接的感知和整体的把握。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读者在阅读时一方面要从文本获取信息,另一方面需要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语言图式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

阅读的实质,就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读者的意义结构在某一点上“相遇”。

换句话说,读者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验证了阅读整体初感的多样性、复杂性。

诚然,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不足,对文本的初步阅读确实“存在难以避免的粗糙与偏狭”(李海林《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如读《项链》只关注情节的精巧,对主人翁玛蒂尔德只看到她肤浅虚荣的一面,对路瓦栽先生则只看到他的平庸无为。

但恰恰是这些“粗糙与偏狭”的理解,非但不会将小说教学带入困境,反而为小说教学确立了起点,指引了方向,拓展了空间。

小说教学的本质就是消除初读时的“粗糙与偏狭”,提升整体初感的质量,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小说教学,课堂中漠视、否定学生整体初感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这么一个案例,某教师教《陈奂生上城》,第一环节是导入,很感性:“每次读陈奂生,我都会想起父亲,想起童年生活。

父亲终日劳碌,寡言少语,节俭本分,易于满足……”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娓娓叙述,学生脸色慢慢变得严肃而神圣起来。

第二环节是“阅读与交流”,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对陈奂生形象的认识基本跟导语中父亲形象保持了一致。

这就是否认学生整体初感的多样性,把感知成品事先强行灌输给学生,尽管方式比较温情。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说教学方法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说教学方法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说教学方法探究小说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在语言、形式、意义和情感等方面都具有多种特点,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审美情趣、思想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说教学,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小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说教学方法。

一、小说教学目标小说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和审美情趣。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说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文化意识、沟通能力等。

2.促进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理解人性、社会问题等。

3.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素养,体验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4.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个性发展。

小说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内容:1.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层次结构、语言特点、情节构成和人物塑造等。

2.优秀小说的选择和分析,让学生接触和品读精品文学作品,学习和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小说的解读和评价,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深度解读和推理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提升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小说的创作和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进行小说写作,并通过分享和展示完善和改进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阅读引领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阅读小说作品,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提高阅读修养和审美情趣。

2.情感体验法教师通过讲解小说情节、人物、语言、氛围等方面的元素,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表达和感受,启发学生对小说的情感体验。

3.文学鉴赏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名家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文学风格和作品意义,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化素养。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小说基本特点,能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要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拓展视野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介绍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人物形象分析:学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 情节结构分析:学习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4. 环境描写分析:学习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感受环境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5. 主题理解: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人物描写方法等理论知识。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片段,进行分析讲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阅读的方法。

2. 第二课时:学习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选取案例进行讲解。

3. 第三课时:学习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选取案例进行讲解。

4. 第四课时:学习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选取案例进行讲解。

5. 第五课时: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小说片段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魅力所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小说,注意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片段,进行分析讲解。

小说类文本情节教学“三关注”

小说类文本情节教学“三关注”

小说类文本情节教学“三关注”作者:吴吉波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2022年第03期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的文体是小说,学习的语文要素目标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其实,此前的课文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属于小说的课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读小说最感兴趣的还是故事情节。

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在关注情节中认识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突出表现就是一波三折,这是小说吸引学生阅读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作者在创作时用心构思的关键所在。

如《刷子李》一课,选自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讲述的是“刷子李”成名的传奇故事,采用了一波三折的方法,吸引读者的目光。

作者开头就写他“最让人叫绝”之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加上他自己立下的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样写除了能够显示刷子李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之外,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让人好奇又叫人怀疑。

作者借助新来的徒弟曹小三的视角为读者释疑解惑——“半信半疑”的曹小三自然会睁大眼睛盯着刷子李的一举一动,结果还真的在一身黑色衣服上“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这似乎印证了外面的传说不假。

事情的波折发生在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休息时,曹小三在给刷子李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让刷子李“传说中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下。

结果,“刷子李”自己揭开谜底——原来是抽烟把黑裤烧了个小洞露出了里边的白衬裤!这样一来,曹小三心中的刷子李形象又还原了。

在《刷子李》中,作者把曹小三看刷子李刷墙这一情节写得一波三折。

无巧不成书,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巧合是作者经常运用的情节设置策略。

这种巧合,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情节的巧合时,要梳理不同线索的发展趋势,读懂巧合的情节带来的那些看似意外的结局。

如《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故事写站在桅杆顶端横木上的孩子随时都有掉下来摔死的危险,最后在父亲的逼迫下跳进大海得救了。

浅谈小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小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小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小说是叙事的艺术 , 它的本质特征是“叙述与虚构”。

有了“叙述与虚构”的意识,我们就会跳出小说的故事层面,进而关注到小说的叙述层面,关注小说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结构等方面。

首先,关注叙事视角与叙述者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是作家在用语言讲故事,但小说中讲故事的人与作家本人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现代叙事学的观点,在一个叙事行为中,重要的不是故事内容,而是故事内容用什么样的语言如何被叙述出来,即叙事的方式。

叙事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叙述人的安排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叙述人的安排对于作家来说,往往是小说艺术的核心课题之一。

鲁迅在《孔乙己》中安排的叙述人“我”是一个儿童,这个儿童在小说中甚至比较冷漠。

显然,这个“我”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为了服从于小说所要表达的意旨而安排的。

小说通过对叙事人不同的安排形成不同的叙事视角。

比如阅读《祝福》,我们思考一下:小说的叙述者为什么选中“我” ? 显然 , 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意味的形式” , 是小说虚构的关键所在。

简单来说“我”作为叙述者的独特性在于“我”是一个生于鲁镇又离开了鲁镇的有着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在这一出悲剧里“我”是一个旁观者 , 又是一个在场者;“我”直接面对了祥林嫂最后的日子 , 见证了鲁镇众人对祥林嫂的嫌弃、排斥和冷漠;“我”的心理感受、自我反思考验着、提醒着读者的良知;“我”的软弱、动摇、妥协反映了 20 世纪 20 年代知识分子在唤醒与救助底层民众方面的无奈和力不从心。

由叙述者“我”对祥林嫂的态度作为阅读的切入口 , 我们可以打开多层面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 最终读出鲁迅先生的深刻用意。

如果我们联系鲁迅弃医从文中的“幻灯片事件” , 联系到那个“看与被看” ( 日本同学、鲁迅、幻灯片里的看客以及被杀头的人等等 ) 结构中的独特位置 , 联系到“看与被看”作为鲁迅小说中的一大原型,我们完全可以说 , 由《祝福》所开启的阅读还未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教学需要关注什么龙游县横山中学袁亚芳[内容摘要]主要是讨论小说教学要使“想教什么与实际教了什么”的目标达成一致,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确定是关键,而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

就高中生而言,已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有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的实际需要。

为此,在小说教学上要做到“悟文品字”、“披文入情”和“投石问路”,使学生爱学、乐学,使教师从“千篇一律”的圈子中走出来,摆脱尴尬的局面。

[关键词] 教学内容,实际需要,文学语言,情感体验,文体特点在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小说教学本应该是最富生气和灵性的,但实际教学中却常常枯燥乏味,学生学得无聊,教师也教得尴尬。

反思我们的教学,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学内容的泛化和变味。

(一)教学内容的泛化在历经了“世纪末的尴尬”之后,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人文教育”的倾向,即几乎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设计了大量的人文主题活动。

这种教学看似与语文有关,实际上游离于语文之外,被人批判为“泛语文”。

在当前的小说教学中,我们一不小心也可能会走向这种“泛语文”的极端。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教师执教《智取生辰纲》时,用一节课的时间围绕“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了八个原因:部下无能说、权力受制说、对手强大说、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

这是一堂典型的教学生“如何押解生辰纲”的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并不是语文课。

对这样“语文不是语文”的教学活动,李海林先生提出了有力的质问:“这些教学活动与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如果这些教学活动设计因为涉及语文的运用(即阅读资料、撰写报告、口头演讲等)就算是语文课的话,那么政治、历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学课里不也都有语文的运用甚至语文活动吗?”①作为语文老师,面对诸多精彩纷呈的课文,有时真的是觉得自己也会如此茫然失措、困惑无比,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语文不是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究其因,都是“教学内容的泛化”惹的祸呀。

(二)教学内容的变味王荣生博士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一堂好课的较高标准是“想教的内容和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但“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

”②这样的事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过,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但实际上却是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日常事件在说,甚至胡乱猜测,忘记了本堂课本来就是有效地实现原本想教的内容的使命,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变味。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祝福》时,将祥林嫂的悲剧描述成现代版的“凶杀案”,并要求学生“立案侦查”,找出凶手。

教师让学生模拟公安人员办案,关注的仅仅是小说中的事实真相:祥林嫂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跟谁有关?证据是否确凿?但是并没有涉及对小说言语表达涵义的咀嚼、品味,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不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与情感。

很显然,该教师忘记了本堂课的使命,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自然成了变味的小说教学内容,脱离了语文,脱离了文学,抹杀了文学的本质特征,与小说教学课程目标背道而驰。

我们的语文课程是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但是效果却不容乐观。

原因固然不止上文所说的两个方面,但是出现这种错位的小说教学内容,与小说课程内容建设的滞后,不能及时吸纳有关小说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是脱不了干系的。

这些收入教材的小说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是目前亟须探讨和改善的“真问题”。

小说教学要摆脱尴尬的局面,只能走教学内容除旧布新之路。

小说教学,不能一味地囿于“千篇一律”(总是离不开“三要素”、小说主题等等千篇一律的分析)的圈子中而走不出来,要懂得变通,要先想好“教什么”,再去想“怎么教”,所做的都是为了学生爱学、乐学,因此,对小说教学内容的正确确定是关键。

依笔者粗鄙之见,对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

王荣生博士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评价一堂好课的理想标准是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就语文课程而言,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认知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具有运用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

为了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小说教学上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悟文品字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选择、确定教学内容。

高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具有接受、熟悉、运用文学语言的潜能,有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的实际需要。

而文学作品特殊的语言形式极易激发学生多元化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语言教育对发展和健全学生的思维机能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独具优势。

因此,为了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小说教学上要突出文学语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传达感情、反映社会活动的,这是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

因此确定“文学语言教育”这项教学内容,是从这点出发的。

可以说,对文学语言的感悟能力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核心。

若不用心学习语言,是很难提高语文能力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丰富内容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必须由语言来完成。

我们阅读小说,就要十分关心语言,通过语言真实地理解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感受寓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体验生气勃勃的内在精神。

比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品味语言来品析人物形象,解读人性内涵,体悟博爱情怀,提升精神境界。

杭州高级中学许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主要是抓住文中值得品析的形象传神的人物描写和意味深长、感情丰富的语言来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

举其中一个设计环节为证:阅读下面两段译文,探讨两个问题。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时候,他那一直干涸而焦炙的独眼里.......,顺着因绝望而久久抽搐的.............,涌出一大滴泪珠畸形脸颊,缓缓地流下来。

也许,这是这个苦命人平生第一次流泪。

(倪维中译,浙江少儿出版社2009年版)⑴比较两段译文中加点部分内容,说说哪段译文更形象传神。

⑵这滴泪,对伽西莫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③在这里,许老师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探究小说语言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

具体来说,主要是抓住“如焚”、“焦炙”、“滚”、“涌”等字眼来引导学生比较、体会第一段译文的妙处,并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这滴眼泪的丰富涵义——浅层而言,这是感激之泪;深层而言,这是伽西莫多受到救助和尊重时的人性复苏之泪。

教师从分析小说语言入手,非常轻松地带着学生走入文本,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品析人物形象,解读人性内涵,体悟博爱情怀,顺利地“在感情和文字间走了个来回”,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得到提高。

注意,从语言分析入手,不是肢解,而是“悟文品字”。

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品其言才能会其意。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就在文字的里面,而不是在文字的‘后面’;所以要‘悟文品字’,所以要‘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④品味语言的前提是一定要紧扣文本,阅读教学如果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丢弃语言的品析,让学生去理解所谓的思想内涵,就容易导致“去语文化”。

“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让我们记住钱梦龙老师这句话吧!文学作品是需要鉴赏性学习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等通过品味语言去体验文字表层意思下的深层内涵,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什么”与“学什么”一致的目标,教师应授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是文本细读法和点评式阅读法。

文本细读是对文学文本的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

小说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能培养学生通过表层语言深入探究问题实质的学习能力,加深对文本内蕴的感悟。

要让学生明确,细读须立足于文本整体,否则会造成曲解。

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不妨从品析语言入手,采用圈点批注法来学习鉴赏文章,进而引领学生课外去阅读整部《红楼梦》,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并会影响学生终身的阅读习惯。

获得终身发展,这是每个学生必须的。

二、披文入情文学艺术的目的和使命之一在于传达感情,而不是哲学家所说的神秘精神或绝对理念。

历史证明,人类正是通过文学艺术来体验从前人们体验过的或同辈人正在体验的感情,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情通过艺术传达给别人也遗留给后人。

小说的作者也应该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情感。

如果一位作家只满足于冷峻而客观地将黑暗与罪恶展示给读者,而不表达自己的爱憎和理想,似乎作者自己并未动情,那么他将无法感动读者。

当然,高明的作家并不会直接站在读者的面前言说自己爱什么与恨什么,聪明的读者也能从人物、情节、场面中感受到作家自然流露的感情。

小说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个人情感和主观情绪,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他的喜怒哀乐。

比如当黛玉临终时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时,其中包含着多少怨恨和绝望以及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作家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中,喜之所喜,忧之所忧,而且还在人物形象中渗透进自己的审美评价,或爱或恨,或怒或怜,表达着对世界、人生的看法。

小说不但表现个性化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人类的共同情感,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表达了人类饱含激情的执著追求精神。

真正的作家都是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广阔胸襟的。

因此,“常常受文学类文本熏陶的读者,就会在潜移默化地净化情感的同时滋长其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美好情愫,并形成思考宇⑤宙、自然,从整体上观照世界的良好习惯。

”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一类小说,既不以阐明思想为目的,也不以讲述故事为乐趣,而是追求以情动人。

从情节设计到人物命运安排,从人物纠葛到环境布置,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情”做文章。

我们无法否认,在《山羊兹拉特》中,不仅关怀和同情困境中的人,也能非同寻常地关怀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在《礼拜二午睡时刻》里,那种宽容与慈悲,完全超越了世俗与道德的樊篱,让读者心中充满无限的暖意。

像这样充满“情感价值”的小说,不讲“情感”,讲什么?只有“披文以入情”,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所触动,引起美感,才能得到审美的享受。

基于小说具有其他文学类文本的情感性特征,教师不可能忘了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行审美和情感体验。

只有“入情”了,才可能深入文本体味到广阔的小说世界中给人带来的无尽的愉悦和享受;只有“入境”了,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成为可能或必然的事。

按照窦桂梅老师的观点,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引领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而最终落脚在“情感的深化、思想的磨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