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模版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模版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凡使用本公司设备的部门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设备的运行规范1. 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先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使用有故障或损坏的设备。

2. 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培训,并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禁止操作不熟悉的设备。

3.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设备的开关、按钮等控制设备的操作装置必须设置在易于操作、观察和维护的位置,并有明确的标示,以免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5.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检修和处理,严禁私自维修设备。

三、设备的维护规范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电机、阀门等,并进行必要的润滑、清洁和调整。

2. 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连接器的接触情况,确保设备的电气运行正常,防止电气故障和火灾事故发生。

3. 定期清洗设备的外壳和内部结构,清除积尘和异物,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

4.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和消耗品,如滤网、密封圈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5. 定期进行设备的机械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四、设备的保养规范1.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和补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润滑和减少磨损。

2. 定期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和散热器,确保设备能正常散热,防止因过热引起的设备事故。

3.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和电源接地情况,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和防止电气故障。

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的稳定性。

5.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加固,预防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设备的安全措施1. 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穿戴安全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一、概述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支撑,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设备运行管理1. 设备开机与关闭1.1 设备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移除可能的障碍物。

1.2 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1.3 将设备接通电源,按照设备操作要求进行开机操作。

1.4 设备开机后,应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5 设备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断开电源。

2. 设备操作规范2.1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靠近设备运转部分。

2.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擅自更改参数或操作方式。

2.3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防止杂物进入设备。

3. 设备故障处理3.1 设备故障出现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上报设备维修部门。

3.2 在设备等待维修期间,应在设备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其他人员注意。

3.3 维修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并按照维修程序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三、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定期检查1.1 设备维护部门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制定设备定期检查计划。

1.2 设备定期检查主要包括设备部件的松动、变形、磨损等情况的检查,及时更换损坏或磨损的部件。

1.3 定期检查应记录检查内容、日期、检查人员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2. 设备润滑管理2.1 设备维护部门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制定设备润滑计划。

2.2 设备润滑计划应详细列出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方式,以确保设备各部位充分润滑。

2.3 设备润滑应在设备停机或低负荷时进行,润滑剂要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数量。

2.4 设备润滑应记录润滑内容、日期、润滑人员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3. 设备清洁管理3.1 设备维护部门应制定设备定期清洁计划,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

运维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运维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运维服务管理制度规范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运维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运维服务管理流程1. 运维工作任务分配:根据系统需求和人员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运维任务。

2. 运维服务监控:全面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运维服务报告:定期编写运维服务报告,总结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

4. 运维服务改进:根据报告结果和用户反馈意见,持续改进运维服务水平。

三、运维服务管理责任1. 运维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本管理制度。

2. 运维责任人应按照任务分配,认真履行职责,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四、运维服务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运维管理流程,不得擅自变更任务和流程。

2. 遵守服务标准和规范,确保服务质量。

3. 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4. 定期组织运维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和服务意识。

5. 对系统故障和风险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保证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运维服务管理制度执行1. 运维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监督运维服务工作的执行情况。

2. 每月定期召开运维例会,总结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3. 对违反管理制度规定的行为,依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六、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运维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变动,须经相关部门审核后重新发布。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日起生效,严格执行,如有不遵守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以上为《运维服务管理制度规范》,请各位员工务必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公司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支撑体系主要控制措施

支撑体系主要控制措施

支撑体系主要控制措施
支撑体系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用于支撑和保护结构的系统,主要
包括支撑结构、支撑材料和支撑设备等。

为了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
可靠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主要的控制措施:
1. 设计合理:支撑体系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考
虑到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变形情况,确保支撑体系能够承受和分散荷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规范:在支撑体系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
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施工中出现错误和疏忽导致支撑体系
失稳或损坏。

3. 材料选择:支撑体系所使用的支撑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和变形要求,保证支撑
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定期检查:支撑体系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支撑体系的损坏和缺陷,确保支撑体系的正常运行
和安全使用。

5. 安全培训:对支撑体系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支撑体系的认识和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确保支撑体
系的安全运行。

通过以上主要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
运行,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4篇)

建筑工程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4篇)

建筑工程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维护和检修等各个阶段。

第三条建筑工程支撑系统包括立柱、脚手架、扒马手、支撑构件等。

第四条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检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使用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设计与安装第六条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强度、稳定性、可靠性和施工工艺要求。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

第八条设计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材料和构件进行选择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第九条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并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操作。

第十条安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安装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第十二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验和性能检测,确保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使用与维护第十三条使用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反规定行为。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使用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负荷进行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用。

第十六条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第十八条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备齐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

第四章检修与报废第十九条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检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修单位进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十条检修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和方案,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

第二十一条检修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支撑系统的零部件进行检测和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运维日常支撑服务方案

运维日常支撑服务方案

运维日常支撑服务方案一、引言为了确保公司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IT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潜在风险,我们制定了以下运维日常支撑服务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运维团队的工作职责、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考核标准,以确保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运维团队组织架构与职责1.运维团队组织架构运维团队下设系统运维组、网络运维组、应用运维组、数据库运维组和安全运维组,分别负责相应领域的日常运维工作。

2.职责划分(1)系统运维组:负责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设备的日常监控、维护、优化和故障处理。

(2)网络运维组: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监控、维护和故障处理,确保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3)应用运维组:负责业务系统的部署、监控、维护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满足业务需求。

(4)数据库运维组:负责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监控、维护和优化,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5)安全运维组:负责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实施和维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

三、服务内容1.基础设施维护:对硬件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系统监控:通过专业监控工具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降低业务影响。

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详细的恢复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5.安全管理: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病毒防范等,确保系统安全。

6.文档管理: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体系,包括系统架构图、网络拓扑图、操作手册等,方便查阅和管理。

7.培训与支持: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分享会,提升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7x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服务质量考核标准为确保运维服务质量达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考核标准:1.服务响应时间:对于紧急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对于非紧急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

落实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

落实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

落实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是企业或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组织能够保持设备、系统和流程的高效运行,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进而增强竞争力。

下面将阐述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

首先,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其在工作中出现故障或失效。

一个良好的维护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的检查、保养和修复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在制定维护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寿命、工作环境以及使用条件等因素,从而确定最合适的维护策略。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记录和追踪系统,及时记录设备的维护历史,以便进行故障分析和改进。

其次,管理支撑方式是为了确保组织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能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

支撑方式包括人员管理、信息管理、技术支持和资源分配等方面。

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在信息管理方面,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共享。

在技术支持和资源分配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援团队,及时解决技术问题,并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充分支持。

要落实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明确的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明确目标和指标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把握工作重点,确保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的有效实施。

其次,加强沟通和协作。

沟通和协作是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顺利进行的关键。

通过加强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更好地协调各项工作,提高效率。

再次,注重培养和发展人才。

人才是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的核心,只有拥有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人才,才能够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综上所述,维护管理和支撑方式在企业或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制定有效的维护管理计划和采用科学的支撑方式,可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运维支撑方案

运维支撑方案

运维支撑方案运维(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O&M)是指通过监视、维护、管理和优化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信息技术领域,运维支撑方案是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概述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有效的运维支撑方案至关重要。

运维支撑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监控运维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通过使用监控工具,对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定期生成报表,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趋势,以便于提前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问题管理对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运维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通过建立问题管理系统,记录和跟踪问题,并及时分配给相应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通过不断总结和反馈,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变更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升级、维护或部署新功能等变更操作。

为了保证变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变更管理流程,明确变更的授权和执行过程,对变更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安全管理安全是系统运维的重中之重。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访问控制、日志审计、漏洞扫描等措施,确保系统的数据和资源的安全。

另外,定期进行安全测试和演练,及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5. 容灾备份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在运维支撑方案中需要考虑容灾备份措施。

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系统的快速恢复和迁移,建立备份系统,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进行灾备演练,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运维流程为了实施有效的运维支撑方案,需要建立科学的运维流程。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运维流程示例:1. 问题报告:用户或系统监控工具发现问题后,将问题报告给运维团队。

2. 问题记录:运维团队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标准

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标准

内部文件注意保密中国联通省分公司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V2.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省分公司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 (3)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 (4)第四章网络维护管理 (7)第五章数据备份管理 (8)第六章软件维护管理 (12)第七章机房管理 (14)第八章运维质量管理 (16)第九章考核管理 (16)第十章附则 (1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联通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质量,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按照《中国联通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规程》的相关规定,制定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

第二条联通业务支撑系统维护采取集团公司、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三级运维管理体系,本规适用于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运维管理工作。

第三条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规包括维护管理职责、设备、机房、软件、网络维护管理等容。

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第四条省分信息化部主要职责:1、制定发布联通业务支撑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建立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两级运维管理体系。

2、负责实施业务支撑运行维护管理及指挥调度工作。

3、负责全省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情况的考核通报。

4、负责向集团公司报送全省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月报。

5、负责组织协调省分部门和地市分公司做好系统故障抢修和恢复工作。

第五条省分计费结算中心主要职责:1、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日常维护和监控。

2、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设备、网络、软件和机房管理工作。

3、负责省分7×24小时现场值班。

4、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5、负责省分客户业务支撑方面投诉分析和处理。

6、负责组织召开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运行质量分析会。

7、负责统计地市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维护情况。

第六条各地市分公司主要职责:1、负责按照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建立完善本市维护管理体系和流程。

2、负责对本市业务支撑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和日常监控,对发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负责编制本市业务支撑系统运维情况月报,并按时上报省分信息化部。

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业务技术规范

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业务技术规范

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业务技术规范一、系统架构BOSS系统的架构应该采用分层的结构,包括前端业务接入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层和应用服务层。

前端业务接入层应该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网站、移动客户端和短信等。

业务逻辑层应该包含完整的业务逻辑处理能力,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

数据存储层应该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缓存技术,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效性。

应用服务层应该提供各种支撑服务,包括账务管理、用户管理和报表分析等。

二、业务流程管理BOSS系统应该能够支持多样化的业务流程,包括业务接入、资费管理、用户管理、查询统计和账务结算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系统应该能够根据配置的规则和流程来自动化处理,并提供可视化的流程管理界面。

业务流程管理应该包括流程定义、流程调度和流程监控等功能,确保业务的按时完成和高效运行。

三、数据管理BOSS系统的数据管理应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系统应该提供完善的数据入库和数据清洗机制,确保数据的质量。

数据在存储时应该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恢复性。

系统应该支持数据备份和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系统应该提供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访问。

四、性能管理BOSS系统的性能管理应该包括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关键业务的性能进行监控和调优。

系统应该提供性能监控和性能分析的功能,实时监控系统的各项指标,并能够预警和报警,及时处理性能问题。

同时,系统应该提供性能调优的功能,对系统关键业务进行优化,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五、安全管理BOSS系统的安全管理应该包括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用户的权限管理。

系统应该采用多重防护机制,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和安全加密等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用户的权限管理应该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操作审计等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访问和安全操作。

综上所述,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在业务技术规范方面需要考虑系统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数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一、建立完善的运行维修管理制度1.明确责任分工。

首先,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负责设备运行和维修工作的专门团队。

确定谁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监控,谁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谁负责设备的维修修复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2.制定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规范的运行维修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保养维护、故障处理等各个环节。

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顺序,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操作失误。

3.建立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对设备信息、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

通过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为设备的维修提供依据和参考。

4.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运行维修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寿命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

5.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机制。

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及时排除故障并修复设备。

要建立故障报修的流程和处理程序,指定专人负责故障排查和修复工作,确保设备故障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6.持续改进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要定期进行制度的评估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和设备运行的需求。

二、运行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维修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资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和及时的故障处理,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IT运维服务管理规范

IT运维服务管理规范

IT运维服务管理规范一、总则本部分规定了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的应用需求,包括IT运维服务模型与模式、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以及IT运维服务和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途径。

二、参考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1)ISO/1EC20000-1:2005信息技术一服务管理一第1部分:规范(2)IS0/IEC20000-2:2005信息技术一服务管理一第2部分:实施指南(3)IS0/IEC27001: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3.1.1IT运维服务IT运维服务是指IT运维服务供应商或IT运维部门综合利用各种IT运维支撑工具提供的确保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正常、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服务。

本部分中规定的IT运维服务包括IT基础设施运维服务、IT应用系统运维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网络接入服务、内容信息服务以及综合管理服务。

3.1.2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是指为了支持IT运维服务的实现和提供,以确定的方式执行或发生的一系列有规律的行动或活动。

3.1.3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参与IT运维的各方为支持IT运维服务目标所使用的信息化工具,是支撑IT运维服务实施的平台。

3.2.略语ISOInternationa1Organizationfor 国际标准化组织StandardizationISOInternationa1Organizationfor 国际标准化组织StandardizationITI1 InformationTechno1ogyInfrastructure IT基础架构库1ibraryOA Office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S1A Service1eve1Agreement 服务级别协议四、编制原则和方法本系列规范采用IS020000系列标准的思想,并参考ITI1框架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运行、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一、前言为了保证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设备资产的完好,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流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连续稳定的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全部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设备运行管理3.1 使用授权1.全部设备的使用必需经过授权,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擅自操作设备。

2.设备使用授权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设备管理员需确保授权人员具备合适的技能和资质。

3.授权人员应严格依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超出设备规定的范围和限制。

3.2 设备启动和停机1.设备启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含但不限于电源、供气、供液等是否正常。

2.设备停机时,操作人员应依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安全停机操作,及时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

3.3 设备运行监控1.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应随时通过设备监控系统、仪表等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员。

3.4 设备故障处理1.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刻依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安全。

2.设备管理员应及时派遣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故障排出,并记录故障原因、处理情况和维护和修理结果,并上报相关部门。

3.5 设备巡检1.设备管理员应订立设备巡检计划,并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包含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状态检查、设备润滑、设备密封等。

2.设备巡检记录应认真记录巡检时间、巡检人员、巡检内容、异常情况等,并及时上报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

四、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4.1 维护和修理申请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提交维护和修理申请,包含故障描述、设备型号、故障原因等。

2.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维护和修理申请,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并记录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

系统运维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前言信息服务管理规范依据ISO/IEC20000:2005“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及其它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范为信息服务资费标准的引导性文件;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分为10部分: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规范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第四部分:软件服务管理规范第五部分:数据加工和处理管理规范第六部分:内容和增值服务管理规范第七部分:数据库服务管理规范第八部分:电子商务服务管理规范第九部分: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十部分:其它专业类服务管理规范目录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的各类组织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管理的范围、目的、性质和原则;本规范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活动涉及的各类组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3 定义和术语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确立的以及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部分;服务台信息服务单位设置的与用户之间的接入点,负责记录、分解、监控运营维护中的事件;受理投诉、意见、建议;与用户沟通,提出事件的处理和解决方案及意见反馈等;事件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故障等情况;问题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的各种需要解决的疑难、缺陷等;突发事件突然发生的、未曾预防的、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灾害事故等;4 要求本部分遵循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的一般原则和要求,重点描述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类型、服务内容以及运营和维护管理等;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参照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执行;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中,应同时使用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和本部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中,应根据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确立的原则和要求,制订服务等级协议,划分服务等级;5 运营和维护服务类型基础服务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营,必须提供的基础性的保障和维护工作;性能优化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各项应用硬件基础平台、系统平台、存储平台、应用系统平台、安全平台等、各项业务的性能、效能的优化、整合、评估等服务;增值服务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的高效能、高效益,最大限度的保护并延长已有投资,在原有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应用拓展业务;6. 运营和维护服务内容基础服务内容物理环境管理和维护Ⅰ.机房管理和维护为保证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安全、稳定、无故障运行,监控机房的环境、监测并定期检查电源、通风、接地等所有机房设施的工作状态,发现并报告问题和提出变更建议; a电源管理:将电源有效分配到系统中不同的设备组件;应考虑电源设备参数对设备的影响,如过压、过流、浪涌、短路等;b等电位管理:应设置配电系统、各类电子设备及附属设施、防雷等的等电位体,并考虑静电防护、感应雷电可能形成的电磁脉冲和过电压的干扰和毁坏等;c设备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可靠性评价;d环境管理:应考虑机房内通风、温度、湿度、灰尘、灯光等的配置;考虑机柜放置与冷却效率和制冷单元热点的关系;以及可能因功能扩大引起的冷却效率问题等; e灾害预防:应考虑物理和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应急预案;Ⅱ.其它管理和维护a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监控、诊断、分析设备间、弱电井等区域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及网络通信线路的工作状态和可能的故障状态,发现并报告问题,提出维护建议,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和维护的高效率;b监控系统管理和维护:监控、诊断、分析门禁系统、各类监控设备等的运行状态、参数变化、提示信息等,发现并报告问题,及时变更、维护,保证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为保证路由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保证网络结构的优化,定期评估网络基础平台的性能,制定故障维护预案,及时消除可能的故障隐患,制定应急预案,保证网络基础平台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数据存储设施为保证数据存储设施,如服务器设备、集群系统、存储阵列、存储网络等,以及支撑数据存储设施运行的软件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定期评估存储设施及软件平台的性能,确认数据存储的安全等级,制定故障应急预案,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系统平台管理为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其它支撑系统应用的软件系统及网络协议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定期评估系统平台的性能,制定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保证在系统平台上运行的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定期评估应用软件系统的性能、功能缺陷、用户满意度等,及时或与开发商沟通消除应用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根据需求更新或变更系统功能;数据管理和维护数据管理是系统应用的核心;为保证数据存储、数据访问、数据通信、数据交换的安全,定期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制定备份、冗灾策略和数据恢复策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Ⅰ.数据安全性管理和维护a安全评估;应对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等要素进行评估,制定数据管理和数据恢复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b数据访问控制:应制定数据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权限控制策略、非授权访问处理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修改、移动、删除、毁损等;c数据存储与冗灾:应制定数据存储、数据冗灾策略,评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保证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可靠性;制定数据存储事件处理预案;d数据通信安全:应评估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制定数据通信的安全策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制定数据通信应急处理预案;Ⅱ.媒介安全性管理和维护应制定媒介管理、权限策略,制定媒介泄露的处理策略,明确责任,保证数据保管的安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证物理环境和系统运行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包括机房监控、门禁系统、灾害预防、等电位系统、消防系统等等;系统运行安全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安全机制、安全级别、病毒防护、补丁管理等等;定期检查和评估可能的安全隐患、缺陷和威胁,制定安全恢复预案;Ⅰ.风险评估应对系统的安全威胁、脆弱性、漏洞进行评估,对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风险处理机制,及时消除或弱化风险,并将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Ⅱ.安全策略应制定物理环境、基础平台、数据、应用软件、事件管理等的信息安全策略,实行信息安全教育,明确责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实施安全策略的综合管理;Ⅲ.安全级别应根据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评估安全等级,定义安全级别;Ⅳ.安全机制定义不同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访问控制机制、身份认证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数字签名机制等,制定事件处理流程和机制,避免安全威胁和隐患;Ⅴ.数据交换应规划建设数据安全交换平台,保证内、外网络之间数据交换的安全;应制定数据安全交换、交换过程,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策略;制定数据交换事件处理预案,评估数据交换事件的影响;Ⅵ. 病毒防护应制定病毒防护和恢复策略,定期评估病毒影响,采取相应的病毒防护措施;制定病毒事件处理预案;Ⅶ.个人信息保护应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策略,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和教育;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事件处理预案;子网管理和维护子网是构成系统的要素;定期评估子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消除可能存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及对系统的威胁;桌面管理个人计算机终端及环境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管理;日常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性能优化服务内容系统平台性能评估评估系统整体架构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系统健壮性评估等;应用系统性能评估评估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及其它应用系统性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功能缺陷等;数据存储和通信安全评估评估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不可抵赖性;数据通信的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以及、安全隐患评估、数据交换安全性评估等;系统整体安全性能评估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系统脆弱性检测、非传统安全隐患评估及应对策略等;系统安全平台性能评估评估安全防护体系架构的合理性、安全防护体系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存在的风险;安全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可用性等;业务整合评估用户的业务系统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和改进措施;规划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总体发展架构;信息系统中长期建设、应用、发展规划;资源整合和规划;IT治理模式;IT服务规划;标准建设等;可用性管理优化、设计、提高系统基础架构包括硬件基础平台、系统平台、安全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的可用性、可靠性,降低系统TCO值;核心应用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核心技术、高端技术的应用、部署、管理;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的深层分析;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等;投资保护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分析、TCO分析,根据规划管理,制定投资策略等;系统运营策略和应用拓展分析系统需求影响和运营效能,制定获得最大效能的系统运营策略、分析系统潜在的增值服务的可能性等;7 服务台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支持,由服务台根据服务内容实施;服务台功能服务台依据用户需求、服务水平管理定义、服务能力定义、服务类型等,实施运营和维护的日常管理;主要功能应包括:a响应用户服务请求;b事件处理的管理和协调;c服务相关信息的发布;d与用户的沟通、协调;e意见反馈;服务台流程a服务优先级确定;b事件识别、分类;c事件解决方案和处理;d事件状态追踪和沟通;e事件处理结果确认;f用户满意度评估;g意见反馈;服务台的服务水平,应根据以下三项评价:a可用性事件响应、事件处理、人员素质等;b技术能力事件处理的服务能力;c用户满意度事件处理的服务质量;优先级根据事件的影响和程度,确定事件处理的顺序;优先级分类应根据以下二项分类:a影响:根据事件对业务的影响一般业务与关键业务,一个部门与多个部门等;b程度:业务运行与恢复的紧急度;优先级确定应根据以下三项确定:a优先级识别、分类、定义、排队;b依据定义、排队人为判断;c不同优先级事件的响应时间定义;8 运营和维护管理体系应构建运营和维护管理体系,整合、协调各类资源,提升运营和维护服务能力,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管理体系应包括:a目标和基本原则b管理策略和流程c人员、资源、技术管理d过程模式e业绩跟踪与评估f服务满意度评估9.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目标优化信息服务成本,分散系统风险,确保跨厂商、跨平台、异构系统的运营效率,满足业务需求的增长和发展;需求分析应识别、整合各类资源,分析、检测系统性能,确定业务系统的需求,保证信息系统运营与业务系统需求的一致;运营计划应根据运营管理服务需求、业务需求、服务水平管理、服务能力管理,制定运营管理计划,确定管理流程,建立运营管理体系,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合理成本运营;过程管理在运营管理服务中,应采用过程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过程;协调与沟通在运营管理服务中,应经常与用户沟通和交流,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协调服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服务交付运行交付计算机信息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营前,应通过测试、验收,并经过试运行,保证交付信息服务单位运营管理的系统安全、可靠、可用、稳定;过程交付服务过程中或过程后交付用户运营时,应:a完整的管理文档交付;b完整的管理流程交付;c管理培训完成;d系统安全、可靠、可用、稳定;服务评价应分阶段评价运营服务过程,并在服务结束后,整体评价运营管理服务;10 维护管理维护管理目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检测、监控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分析、优化系统性能,及时发现故障、处理故障,保证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需求分析识别、整合、定义、分类各类资源,检测、分析系统性能,确定维护服务需求和范畴;维护计划应根据维护服务需求、业务需求、服务水平管理、服务能力管理,制定维护计划,确定管理流程,建立维护体系;沟通与协调在维护服务中,应随时与用户沟通、交流,了解可能的需求变更,听取用户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过程;问题管理问题识别应监测、记录、识别、分析系统出现的或潜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处理流程,查找引起问题的原因,降低系统运营的风险;问题控制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分类,确定问题的影响和程度,按照优先级定义排队,定义问题解决方案;问题跟踪应跟踪问题处理流程,及时改进和完善;协调管理在问题管理中,应协调服务台、变更管理和问题管理,促进问题的预防、解决和管理;维护方式需求确定依据用户需求,确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服务的类型、内容,明确维护服务的目标,和对服务能力的要求,建立维护服务管理流程;维护支持依据用户需求,服务类型、服务内容和服务管理流程,采取不同层次的维护服务和技术支持:a定期与非定期维护;b远程维护;c现场维护;维护周期应实时、快速响应用户的维护请求;维护确认维护工作完成后,经用户评价、确认,签署维护完成确认书;维护跟踪应在维护工作完成后,跟踪、监测维护效果,及时改进、弥补各类缺陷、不足;11 突发事件管理评估与分类应识别、判断、分析、检测突发事件,根据事件的特点、性质明确分类;突发事件处理a制定突发事件预防预案;b制定突发事件恢复预案;c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判断事件处理优先级;d执行突发事件预案;e建立协调、沟通机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f对突发事件处理实施跟踪;12 管理机制在运营和维护服务中,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应包括:a工作制度;b人员规范;c现场操作规程;d安全制度;e员工培训计划;f其它相应的管理规范。

运维规程和维护管理制度

运维规程和维护管理制度

运维规程和维护管理制度(3)未经上岗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单独承担值班工作和独立操作。

(4)保持生产现场整洁,不应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

(5)遵守故障处理规定,发现异常时应准确、迅速处理,并立即上报,不应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诿故障处理工作、拖延故障处理时间;严禁任意关闭告警信号和删除告警。

(6)严格遵守通信纪律和安全保密制度。

(7)当有两人以上同时值班时,应指定一人为值班长,负责值班期间的全面工作。

3、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应认真、准时,接班人员未到岗,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2)交班人员应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填好值班日志。

(3)交接班人员应将交接内容逐项检查核实并确认无误,双方在交接班日志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岗。

(4)交班期间处理值班事宜的原则。

交班前未处理完的故障/事故,应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员协助共同处理,直至故障/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班;交班过程中发生故障/事故,应以接班人员为主、交班人员协助共同处理,直至故障/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班。

(5)因漏交或错交而产生的问题由交班人员承担责任,因漏接或错接而产生的问题由接班人员承担责任,交接双方均未发现的问题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交接班内容:(2)网络设备、环境设备的运行情况。

(3)业务处理、故障、调单、机线设备变动和未完成的工作。

(4)工具、仪表、资料是否齐全定位。

(5)尚待处理的问题。

4、备品备件的存放及管理制度:各级公司运维部门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的管理工作,遵循“合理配置、集中管理、保证维护、降低成本、分级存放、责任到人、灵活调度、快速反应”的原则,有效控制备品备件的储备种类和数量。

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实行省、市两级管理,省级中心、地市级中心、维护现场三级存放体系,推行科学化管理。

备品备件根据重要程度、影响业务的范围、价格、设备保护、响应时限要求、维修周期等因素,实行分类管理。

业务支撑服务管理工作流程规范

业务支撑服务管理工作流程规范

业务支撑服务管理工作流程规范业务支撑服务(BSS)管理是运营商日常运营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包括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订单管理、计费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有效地管理这些过程,可以提高运营商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旨在为BSS管理流程规范提供指导,以确保BSS管理工作按照良好的规范进行。

一、维护BSS管理流程BSS管理流程是指从客户需求到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完成特定的任务和输出特定的结果。

BSS管理流程的规范应包括以下方面。

1. 确定BSS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任务和输入/输出要素;2. 设计BSS管理流程的工作流程,包括各个环节之间的顺序或并行关系、从输入到输出的数据流、角色分配和时间限制等;3. 根据BSS管理流程设计相应的工具和系统来支持流程执行,例如issuance遵守流程操作规范,以确保每个流程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二、规范BSS管理流程的操作规范BSS管理流程的操作是流程设计的落地,涉及到流程执行各个环节的所有操作。

规范BSS管理流程的操作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 规定BSS管理流程的操作者和其职责,以充分发挥每个操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明确BSS管理流程的操作步骤和各种操作的工具和系统要求,以确保流程执行的一致性和正确性;3. 提供BSS管理流程操作的指导和培训,以减少错误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4. 规定BSS管理流程操作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确保客户满意度和运营效率。

三、开发BSS管理流程的监控和控制系统开发BSS管理流程的监控和控制系统是确保BSS管理工作的快速响应和准确决策的重要手段。

1. 建立BSS管理流程监控和控制系统,以追踪流程的各个环节和主要操作,确保流程按规范执行;2. 为BSS管理流程的监控和控制系统提供数据和报告,以反映流程的运行状况并支持相关的决策;3. 设计BSS管理流程的预警机制,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4. 在BSS管理流程监控和控制系统中分配角色和职责,以确保管理流程的高效和便利。

公司运行维护支撑管理制度

公司运行维护支撑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提高运维工作效率,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系统、网络、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运行维护工作。

第三条运行维护工作遵循“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实时监控、快速响应”的原则,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维护本制度。

第五条运行维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2. 组织运维人员开展日常运维工作;3. 监督运维工作质量,确保系统稳定运行;4. 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激励;5. 定期对运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改进。

第六条运维人员的主要职责:1. 按照制度、规范和流程进行日常运维工作;2. 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异常;3.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4. 参与运维项目的规划和实施;5.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运维流程与规范第七条运维流程:1. 预防性维护: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维护,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2. 故障处理:接到故障报告后,迅速响应,按照故障处理流程进行排查和处理;3. 恢复性维护:针对故障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4. 性能优化:根据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5. 系统升级:按照公司要求,对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八条运维规范:1.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运维工作合法合规;2. 严格执行运维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3. 做好运维日志记录,及时分析、总结和改进;4. 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运维工作满足业务需求;5. 保守公司秘密,不得泄露公司信息。

四、考核与激励第九条运维人员考核:1. 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团队协作等;2. 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调薪、奖惩的依据。

山东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分册

山东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分册

运行维护规程(试行)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分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二零一一年五月目录第一章通则 (3)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 (4)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4)第二节维护界面划分 (5)第三章基本维护要求 (6)第四章维护作业计划 (9)第五章故障管理 (10)第六章质量管理 (15)附录1 省内网管及支撑系统故障处理流程 (17)附录2 山东联通网管及支撑系统作业计划 (18)第一章通则第1条.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以下简称网管及支撑系统)是为中国联通山东省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提供支撑的系统,可以实现为集中维护、集中管理、集中监控提供系统平台,满足各业务层面不同的网管应用需求。

网管及支撑系统包括根据有关技术体制和技术规范以及网络维护工作需要开发建设的综合性网络管理等系统。

第2条.山东联通网络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包括: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网管私有DCN网络系统等。

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是由总部、省公司统一部署建设的支撑系统,包括省级集中网管、移动综合网管、电子运维管理系统、专业网管、信令监测、拨测系统等。

第3条.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维护的范围主要指通信网网管及支撑系统的软硬件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维护,包括:网管及支撑系统主机硬件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及相关的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拨号设备等)、存储备份设备(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等)、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前置机、IO/LAN等)、安全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补丁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及软件、网管配套使用的VPN 接入设备等)、时间服务器、DDF/ODF 架及相关连接光电缆、网管终端等。

第4条.为规范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山东联通网管及支撑系统服务质量,确保网管及支撑系统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网管系统数据质量和网元同步接入,提高维护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依据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制定的相关规程,特制定本管理规程,作为山东联通网管及支撑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依据。

IT系统运营支撑规范(超细致流程图)-文档资料

IT系统运营支撑规范(超细致流程图)-文档资料

第23页 共34页
系统监控工作重点
❖ 异常处理 ❖ 监控记录 ❖ 根据历史记录提出改进建议
第24页 共34页
系统监控流程图
❖ 日常监控中判定系统 异常
❖ 判定异常的种类 ❖ 处理异常 ❖ 监控记录
第25页 共34页
系统异常处理流程图
第26页 共34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统监控的指标
❖ 网络流量 ❖ 系统资源占用 ❖ 系统日志 ❖ 应用程序日志 ❖ 硬件设备状态
系统支撑规范
1
系统支撑概述
系统建设
客户服务
系统维护
系统稳定运行
系统培训
数据管理
系统监控
第2页 共34页
段落标志
系统建设
客户服务
系统维护
系统稳定运行
系统培训
数据管理
系统监控
第3页 共34页
系统建设的重点
❖ 分析建设需求 ❖ 提出合理建设方案 ❖ 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第4页 共34页
系统建设流程图
第5页 共34页
系统建设方案流程图
第6页 共34页
采购流程图
第7页 共34页
建设项目移交流程图
第8页 共34页
段落标志
系统维护
系统建设
数据管理
系统稳定运行
客户服务
系统监控
系统培训
第9页 共34页
系统维护分类
❖ 软件维护 ❖ 硬件维护 ❖ 网络维护
第10页 共34页
软件需求变更流程图
第11页 共34页
3应用程序升级第20页共34页段落标志系统维护系统建设客户服务系统培训系统监控数据管理系统稳定运行第21页共34页数据容灾第22页共34页数据管理流程图第23页共34页段落标志数据管理系统维护系统建设客户服务系统培训系统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第24页共34页根据历史记录提出改进建议第25页共34页日常监控中判定系统异常监控记录第26页共34页第27页共34页硬件设备状态第28页共34页段落标志系统监控数据管理系统维护系统建设客户服务系统培训系统稳定运行第29页共34页系统培训概述第三方给我方的培训第30页共34页系统培训流程图第31页共34页段落标志系统培训系统监控数据管理系统维护系统建设客户服务系统稳定运行第32页共34页客户服务的重点针对客户提出的单个具体需求或问题提出具有扩展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文件注意保密中国联通陕西省分公司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V2.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 (3)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 (4)第四章网络维护管理 (7)第五章数据备份管理 (8)第六章软件维护管理 (12)第七章机房管理 (14)第八章运维质量管理 (16)第九章考核管理 (16)第十章附则 (1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陕西联通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质量,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按照《中国联通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规程》的相关规定,制定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第二条陕西联通业务支撑系统维护采取集团公司、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三级运维管理体系,本规范适用于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运维管理工作。

第三条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包括维护管理职责、设备、机房、软件、网络维护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第四条省分信息化部主要职责:1、制定发布陕西联通业务支撑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建立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两级运维管理体系。

2、负责实施业务支撑运行维护管理及指挥调度工作。

3、负责全省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情况的考核通报。

4、负责向集团公司报送全省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月报。

5、负责组织协调省分部门和地市分公司做好系统故障抢修和恢复工作。

第五条省分计费结算中心主要职责:1、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日常维护和监控。

2、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设备、网络、软件和机房管理工作。

3、负责省分7×24小时现场值班。

4、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5、负责省分客户业务支撑方面投诉分析和处理。

6、负责组织召开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运行质量分析会。

7、负责统计地市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维护情况。

第六条各地市分公司主要职责:1、负责按照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建立完善本市维护管理体系和流程。

2、负责对本市业务支撑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和日常监控,对发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负责编制本市业务支撑系统运维情况月报,并按时上报省分信息化部。

5、负责本市业务支撑系统设备、网络、软件和机房管理工作。

6、负责本市业务支撑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7、负责本市客户业务支撑方面投诉分析和处理。

8、负责组织召本市业务支撑系统运行质量分析会。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第七条设备管理要求:1、全部现用与备用设备均应按所划分的设备维护段,落实到特定的包机人,包机维护要做到定人、定设备,责任段落要清晰。

2、设备机架、电缆标识应齐全准确,电缆、光缆、尾纤等应布放合理。

3、各种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帐卡、说明书及相应图纸资料等档案。

4、无论现用、备用设备,应保证备件、技术档案、原始资料完整,不得任意更改设备的电路、结构或拆用部件,备用设备应保持原机的正常状态,定期使用。

5、运行网络设备断电、移动、搬迁应有记录。

系统搬迁,应事先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报省分信息化部批准。

第八条巡检:1、运行维护人员应根据工作计划,对所维护管理的系统、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性巡视检查,维护人员在巡视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注意处于环境恶劣、存在潜在质量故障的设备,巡视检查要认真进行记录。

2、中心机房每120分钟巡视一次。

3、所有的巡检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巡检情况和责任人,并在相应的记录上签字。

在巡视中如发现告警应立即进入处理流程,判定为故障的要立即进入故障处理流程。

4、在节假日、重要通信期、台风、雷雨、雪雾、洪水等自然灾害季节前,要特别进行一次巡检。

在节假日、重要通信期和自然灾害发生期间,要加强巡检,并增加巡检次数。

第九条主机维护:1、主机设备是系统的关键设备,专职系统管理员负责对主机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例行维护和巡检维护管理。

主机设备主要指所有已经通过验收进网运行的应用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主机配套设备如主机附属设备及维护终端等。

2、维护工作目的应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正常;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电气性能符合相关设备厂家技术标准;结构完整,部件完好,机械性能达到设备质量规定要求;设备外观:设备机身、各类板件干净无尘;设备分类布置,摆放整齐;设备标签易见、标识清楚,走线规范整齐;各类文档齐全,工程移交文档、设计文档与实际设备吻合,系统配置文档及配置变更文档齐全,维护文档齐全并可操作;技术支持手段及渠道畅通(如技术支持人员联系方式、支持渠道如远程登录手段、电话支持手段及现场支持)。

3、维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无明确说明的情况下不准带电插拔;主机与任何外设连接时,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不可随便拆装主机或随意挪动主机;启动主机系统时,应先启动外设,最后启动主机;关机时,按相反顺序进行。

做好防水、防火工作,同时维护人员还应密切关注主机系统运行状态(如主机上各系统的状态指示灯、告警显示及相关系统日志等)、主机系统运行性能指标(如忙时CPU占用率、忙时内存占用、忙时内存换页、忙时I/O吞吐量、主要文件系统占用量、系统双机切换等)、操作系统软件版本及补丁版本、主机系统配置情况及变更情况、技术支持渠道等,并建立相应维护报表和资料。

4、日常维护应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老化或有破损等现象,应及时维护和更换。

整个主机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的接地;采集主机运行状态和运行性能数据,并填报相应维护记录,各分公司可视实际情况具体制定自己的采集周期,但不能少于每日两次,在日常维护中发现主机系统故障,应及时上报,并由系统管理员牵头组织及时进行处理。

5、例行维护应针对日常维护所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常规分析,形成相应维护分析报表,定期分析主机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并及时清理主要文件系统中的垃圾文件;定期更新主机系统配置、操作系统软件版本及补丁版本、变更情况及系统双机切换测试等。

例行维护周期可视分公司实际情况自行定义,但至少每3个月一次。

6、巡检维护应定期对系统备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主机系统拥有可使用的最新备份启动带,同时例行维护还应定期组织主机系统的健康性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在检查结束后应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完成。

巡检维护周期由分公司视情况自行确定,但至少每6个月一次。

7、系统管理员还负责主机用户帐号、使用权限的创建和管理,为确保主机系统安全,主机账号口令(密码)应至少每3个月更换一次。

第十条存储设备维护:1、存储设备是系统的关键设备,应有专职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存储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例行维护和巡检维护管理。

存储设备主要指通过验收入网运行的存储设备中的系统硬盘、磁盘阵列、磁带机、磁带库;存储系统管理软件、带库备份软件、存储设备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存储适配卡(RAID卡、光纤通道适配卡等)、基于SAN结构的HUB及网络交换机、外部连接线缆(SCSI线缆、光纤等)、磁带库的带机和机械臂等。

2、维护工作应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正常;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电气性能符合相关设备厂家技术标准;结构完整,部件完好,机械性能达到设备质量规定要求;设备外观、设备机身、各类板件干净无尘;设备分类布置,摆放整齐;设备标签易见、标识清楚,走线规范整齐;各类文档齐全,工程移交文档、设计文档与实际设备吻合,系统配置文档及配置变更文档齐全,维护文档齐全并可操作;技术支持手段及渠道畅通(如技术支持人员联系方式、支持渠道如远程登录手段、电话支持手段及现场支持)。

3、维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无明确说明的情况下不准带电插拔板卡、硬盘或接口;存储与任何外设联结时,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不可随便拆装存储或随意挪动存储;启动存储系统时,应先启动外设,最后启动存储;关机时,按相反顺序进行。

系统必须配有不间断电源(UPS),且应在其输出电压稳定后再启动系统;并做好防水、防火工作,同时维护人员还应密切关注存储系统运行状态(如存储上各系统的状态指示灯、告警显示及相关系统日志等)、存储系统软件版本及补丁版本、存储系统配置情况及变更情况、技术支持渠道等,并建立相应维护报表和资料。

4、日常维护应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老化或有破损等现象,应及时维护和更换。

整个存储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的接地;采集存储运行状态数据,并填报相应维护记录,各分公司可视实际情况具体制定自己的采集周期,但不能少于每日一次,在日常维护中发现存储系统故障,应及时上报,存储系统发生故障由存储系统管理员牵头组织进行处理。

5、例行维护应针对日常维护所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常规分析,形成相应维护分析报表,定期用磁盘检查工具或存储管理系统软件检查磁盘运行状态、磁盘分区、文件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磁盘清理等工作;定期用备份软件对各种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并要进行数据有效性检查,并及时清理主要文件系统中的垃圾文件;定期更新维护文档中存储系统配置、存储系统软件版本及补丁版本及记录变更情况。

例行维护周期可视分公司实际情况自行定义,但至少每3个月一次。

6、巡检维护应定期对系统备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存储系统拥有可使用的最新的备份,同时例行维护还应定期组织存储系统的健康性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在检查结束后应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完成。

巡检维护周期由分公司视情况自行确定,但至少每6个月一次。

第四章网络维护管理第十一条网络设备定义:网络系统设备主要指所有已经通过验收进网运行的路由器、局域网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防火墙等设备。

第十二条网络维护:1、网络维护管理是系统网络稳定、高效运行的保障,应配备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系统进行维护、巡检、管理工作。

2、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设备台帐及技术档案,制定各种网络设备的操作规程。

3、网络配置参数、网络IP地址、网络带宽等资源按全公司的统一规划,合理分配使用,达到最优的网络配置与资源共享。

建立网络系统资源的分配、使用、回收技术档案,确保数据和实际情况相符。

随着网络设备、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图,修改配置参数、网络地址等各项资源,力争保持网络传输达到较高的性能。

4、网络系统核心设备采取双机热备方式(或其它方式)保证核心网络的运行安全。

建立网络的备份方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应急、补救方案,并准备适量的备品备件。

5、业务支撑系统网络不允许与公网直接连接,如果必须连接的业务网(如OA、客服等),必须考虑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日常维护侧重观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网络连线是否有松动、脱离接口情况、路由器的路由表监控和检查;采用必要的手段随时监测网络路由通断、传输延时、网络吞吐量、网络流量情况,并做好相关处理和填写记录(运行日志)。

7、网络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网管系统或其它手段,定期提取网络系统相关数据,分析设备CPU、内存等资源占用情况,并据此提出设备扩容及系统升级建议。

定时侦听网络线路的流量及阻塞情况、数据流向、线路通信能力的占用比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通知相关的维护单位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