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峰裕度--风电接纳能力

合集下载

基于调峰能力的陕西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基于调峰能力的陕西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d¥ UJ O£ , IG Y N l H I YN O G 芨 芟 与 应 席 A U
_
I 薹 j
基 于 调 峰 胄 力 的 陕 西 电 网 接  ̄ fL 能 力 分 析 x电 -
陈亚军 朱 皓 ,
(. 1陕西省 电力公 司 ,陕西 西安

70 4 ;. 西渭 河发 电有 限公 司 ,陕西 成 阳 7 2 8 ) 10 8 2陕 105
预计 2 1 陕西 风 电装机 达 到 10 0MW ,0 5年 0 2年 0 21
达到 15 0MW 0
了陕 西 电 网 的调 峰 能 力 以及 陕 北 风 电对 调 峰 能 力
的影 响 ,对 2 1 年 、0 2年 、0 5年 3个水 平 年夏 0 1 21 21 大和冬 大方式下 可接纳风 电能力进行 了计算分 析 . 并
Ab t a t W i h a g - c l i d f r s c n e t d wi o rg i ,h e k l a e u ain o o r sr c : t t e lr e s a e w n a r o n c e t p we rd t e p a o d r g lt f p we h n h o d b c me h i e o s t e man
要: 随着风 电的大规模集 中并 网, 电网调峰能力 已成为制约接纳风 电的主要 因素。 中分析 了陕西电网的调 文
峰能力及风 电对调峰能力 的影 响, 出了一种 可接纳风 电能力 的实用计算方法, 提 采用该 方法对陕西电 ̄2 1年 、 01 21年、05 个水平年 可接纳风 电能力进行 了计算分 析; 出了从 电网方面入手提 高接纳风电能力的措 施。 02 21年3 并提
关键词 : 风力发 电; 峰能力; 电接纳能力; 调 风 陕西 电网 中图分类号 :M72 T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7 9 ( 0 1 1— 0 3 0 17 — 5 8 2 1 )2 0 8 — 3

京津及冀北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调峰裕度计算

京津及冀北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调峰裕度计算

京津及冀北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调峰裕度计算程临燕;冯艳虹;王宁;徐林;罗玮【摘要】由于供热机组占总装机的比例不断提高,以及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冬季供暖期的电网调峰问题突显.首先对京津及冀北电网年负荷曲线、最大峰谷差、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得到系统调峰需求;再根据电力平衡确定开机容量,对电网开机电源组成进行分类统计,特别是对燃煤机组按照容量大小、供热与否分类,之后采取不同调峰系数计算得到系统调峰能力;最后分别以夏季、冬季最大负荷日为例计算得到电网调峰裕度.从降低系统调峰要求、增加调峰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电网调峰裕度的几条措施.【期刊名称】《华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6页(P1-5,56)【关键词】京津及冀北电网;负荷特性;调峰裕度【作者】程临燕;冯艳虹;王宁;徐林;罗玮【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152013年冬季供热期间,京津及冀北电网接纳风电和保证居民供热矛盾突出,张家口部分地区存在弃风现象,同时由于风电出力的不可预测性,火电机组陪运导致预留旋转备用容量较大,火电机组负荷率较低,火力发电厂运行效率下降,大多数火力发电企业经营效益变差[1-3]。

本文将在分析京津及冀北电网负荷特性和电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电网调峰需求和能力,并计算出典型日调峰裕度,最后提出提高调峰裕度的措施,以达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目的。

1.1 年负荷曲线图1为2012年、2013年京津及冀北电网最大负荷统计。

可以看出,京津及冀北电网年负荷曲线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特性,夏季和冬季分别出现用电高峰期,而春秋两季出现用电低谷期。

充裕性资源协同参与系统调节的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模型_凡鹏飞

充裕性资源协同参与系统调节的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模型_凡鹏飞
例如丹麦依托北欧电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电价响应和引导功能积极发展风电供热普及蓄热电锅炉热泵设备和推广电动汽车有效降低风电弃充裕性资源协同提高风电消纳能力机理分析根据长期测风数据统计分析小时级及以内风电出力波动约为风电装机容量的
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2.05.032
1 充裕性资源协同提高风电消纳能力机理 分析
根据长期测风数据统计分析,小时级及以内风 电出力波动约为风电装机容量的10%到35%,4— 12 h 出力波动多超过50%[15]。从时间尺度来看, 风电出力具有季节特性,局部地区风电日出力呈现 一定反调峰性,体现为风电在白天负荷高峰时段出 力较小,而后半夜负荷低谷时段出力较大。风电出 力呈现出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为提高风电消纳 能力,客观上要求调动电力系统发电、输配电、用 电等环节的充裕性资源参与系统平衡调节。发电充 裕性资源主要表现为发电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输 配电充裕性资源表现为输配电容量,用电侧充裕性 资源主要表现为可中断负荷、蓄热电锅炉、热泵、
第 36 卷 第 5 期
其次,建设强大互联电网,增强输电容量的充 裕度,是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客观需要。依托跨大 区电网,充分发挥区域互联电网的错峰调峰、水火 互补、互为备用效益,共享大电网范围内灵活调节 资源,共同平抑不同地域风电出力差异,实现风电 大规模输送和优化配置。德国、西班牙电网通过 220 kV 及以上跨国联络线与周边国家实现了较强互 联,风电消纳得到了欧洲大电网的有力支撑。丹麦 电网与挪威、瑞典和德国通过 14 条联络线实现互联, 挪威等国丰富的水电资源发挥了“蓄电池”作用, 为丹麦风电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我国风能资源 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建立大 容量、远距离的能源输送通道,大幅提高输电容量 充裕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大规模风电并网和消纳。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
本 文 主要 研 究 陕西 电网2 1年 夏 小方 式 下 , 00 基 于 电网调峰裕 度 的 电网接纳风 电能力 研究 ,并 以风
i tg a in c p ct o h a 'i p w r g S a n x o e rd a d oh r r lt d o y
ABSTRA CT: As a s ca e r y r s u c , wid p we pe il ne g e o r e n o r g n r to i us a l i tr itn a r nd m . Ba ed n n e e ain s u ly n em te t nd a o s o a an lsso 01 e k la e u ain ma g n o a n'ip wer ay i f2 0 p a o d r g l t r i fSh a x o o

Clan En gy e er

第 2 卷 第 7期 6
21 0 0年 7 月
电网与清洁能源
P we se a d Cla e g o rSy t m n e n En r y
vo .6 No7 12 .
J 12 1 u. 0 0
文 章 编 号 :6 4 3 1 (0 00 — 0 5 0 1 7— 84 2 1 )7 0 2 — 4
Lo d Re u a i n a g l to
YAO Jn—in 1, HANG S i qa g i— o g, Z x 2 h- in 2 ( .hax EetcPw r ei i stt, i n70 5 ,ha x Poi e C i ; 1 ani l r o e s nn I tue X ’ 10 4 San i rv c , hn S ci D g gn i a n a 2San i le i P w r o oa o , ia 0 8S an i r ic ,hn ) . ax Eete o e r rt nX ’n7 4 ,ha x Po ne C i h r C p i 1 0 v a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的有 功 出力 具有 随 机性 、 歇性 和不 可 控性 的 特点 , 间
蓬 曩 o8 o8 o8 oo o1 o1 蓉 奎 .2 .6 .6 .2 .3 .o 3 3 3 4 4 4
冬 季 最 大 峰 谷 差与年最大 0 30 0 2 8 0 3 7 0 3 2 0 3 2 0 30 . 3 . 8 . 4 . 3 . 3 . 8 负 荷 比值
VO .3 .1 1 O NO Fe 2 1 b. O1
河北 电力 技 术
H EBEIELECTRI C P0W ER
第 3 卷 第 1期 0
21 0 1年 2月
电网风 电接纳 能力分 析
An lss o xmu W id P werP n ta in it o rGr a y i n Ma i m n o e e r t n o P we i o d
袅 2 河 j亩 网 2 0 0 6— 2 5年 冬 季 及 节 偶 日 最 大 峰 谷 革 塞 01 项目
0 2 O 年 2)7年 20 06 [ 0 o 8年 2 O 0 9年 2 1 O O年 2 11- 2
中 图分 类 号 : M6 4 T 1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9 9 ( 0 1 0 10 8 8 2 1 ) 1—0 3 0 1—0 3
李 晓 明 戎士 洋 李 晓龙 张 章 王 凯红 , , , ,
(. 1 河北省 电力研 究院 , 家庄 石 002 ;. 5 0 1 2 河北省 电力 公 司, 家庄 石
表 1 。
表 1 河 北 南 网 2 1 —2 1 0 0 0 5年 电源 结 构 情 况
002) 5 0 1
Ke o d y w r s:wi d o r e k o d e lto c a a t rs is; n p we ;p a l a r gua in h r ce itc m a i u wi owe e e r to p we i r gr mm ig xm m nd p r p n ta in; o rgrd p o a n

一种基于调峰平衡的风光综合消纳分析方法

一种基于调峰平衡的风光综合消纳分析方法

一种基于调峰平衡的风光综合消纳分析方法张晋芳,栗楠,刘俊,弭辙,元博(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摘 要:风光协同发展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当前及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以系统调峰平衡分析为基础,结合风电和光电出力特性统计特征,提出了一种风光综合消纳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典型日负荷晚高峰时段系统电力平衡确定风电装机,再通过负荷午高峰时段系统电力平衡确定太阳能发电装机,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调峰平衡方法通过调峰盈余来确定风光装机组合时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

最后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调峰平衡;风电;太阳能发电;消纳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7060040 引言2017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6 367万、13 025万kW ,风电装机容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连续3年占据全球首位[1-2]。

在中国新能源发展取得“量”上绝对优势的同时,新能源发展的“质”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愈演愈烈的弃风、弃光问题,使得新能源消纳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2-3]。

国内外学者在风电消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方法基本上包括2种:一种是基于系统平衡的方法,以电力平衡为基础,通过剩余调峰空间来确定风电装机规模[4-10];一种是基于生产模拟方法,以全周期时序风电出力数据为输入,通过合理弃能比确定风电装机规模[11-17]。

调峰平衡方法物理概念明细、计算流程简便,采用源网荷特性的典型或者统计参数作为输入,对于全额保障新能源接纳规模具有优势,但是在同时考虑风光接纳空间方面存在难题;生产模拟方法充分应用新能源全周期出力数据,能够精确描述在一定弃能水平下系统可接纳的新能源装机规模,但对数据的完备性要求高。

其中,调峰平衡方法的思路是考虑将系统调峰能力的裕度作为系统接纳波动性电源的前提。

风电消纳成为问题时光伏发展规模较小,一般意义上的处理方案是结合风电同时率进行折算得到可支撑装机规模,在太阳能发电规模提升后必须同时考虑风电与太阳能发电消纳,前述方法将面临多种不确定风光规模组合,难以科学准确刻画风光统一消纳问题。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作者:朱黎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工程化方法、数值仿真法、制约因素法和数学优化法4种。

其中工程法主要根据历史经验通过估算的方法获得评估结果;数值仿真法主要通过仿真实验得到结果;制约因素法主要考虑制约风电接纳的因素,如电压稳定性、电能质量、系统调峰能力、网络传输能力等来评估风电接纳能力;数学优化法则通过构建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多种约束条件来评估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

【关键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方法;应用大规模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甚至反调峰特性的风电接入电网,而国内各风电场均无法提供有效的风电出力预测,同时风机和风电场出力尚不具备在线控制、调节功能。

电网中除风电以外的其他电源的出力,不仅须随负荷变化进行调节,还须为适应风电出力变化进行调节[1]。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大,风电出力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也日益加大。

目前关于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尚无明确的定义及权威部门认可的标准计算方法。

鉴于此,亟须研究一套标准的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体系。

一、风电接纳能力的影响因素电网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网的负荷水平与负荷特性。

电网的负荷水平和峰谷差率直接决定了风电允许接人的容量。

第二,电源结构。

目前国内风电富集地区的电源结构大都以煤电为主,供热机组占很高比例,没有或只有很少抽水蓄能电站,风电装机容量接近甚至超过水电,这样的电源结构不利于大规模风电接入。

第三,调峰能力。

电网的调峰能力和最小开机出力约束了并网风电的规模。

风电自身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风电运行特性和风电技术装备水平。

若风电场装设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不断提高其预测精度,同时若风电场有功出力能在线调控,出力绝对值及出力变化率(变化速度)能有效控制,则有利于电力调度对电网中其他电源开机方式的合理安排,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二、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及应用(一)工程化方法及应用工程化方法主要根据历史经验通过估算的方法来确定并网风电场的最大接入容量,主要用于风电场规划,多出现在风电接纳能力评估的第一阶段[2]。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刘勇;田晓军;夏保安;马毅;孙金水【摘要】在分析风电日负荷特性与等效容量系数、电网平均调峰裕度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进行实例计算,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期刊名称】《河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风力发电;负荷特性;调峰裕度;消纳能力【作者】刘勇;田晓军;夏保安;马毅;孙金水【作者单位】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31;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10;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31;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31;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1 概述在评估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时,常规风电消纳能力的计算方法通常以设计水平年或典型季节的电网最大负荷为边界条件计算电网的调峰裕度,并认为调峰裕度就是可接纳风电的装机容量。

常规方法较为粗放,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从风电负荷看,由于风电的最大负荷均小于其装机容量,简单的认为调峰裕度等于装机容量将造成风电消纳能力结果偏小;从电网调峰裕度看,即使相同的开机方式,每日的调峰裕度也是不同的,以最大负荷为边界条件将造成其结果偏大。

由于常规计算方法并未考虑到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探寻一种较为精确的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的计算方法是较为必要的。

下面提出的计算方法是以某风电场负荷数据为基础分析风电的负荷特性,确定在负荷高峰时风电可不计入或少计入负荷,在负荷低谷时按等效容量计入负荷;结合负荷特性,以平均调峰裕度代替最大调峰裕度。

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电网所能承受的最大风电装机容量,并针对典型电网计算其风电消纳能力。

2 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新方法2.1 风电日负荷特性图1为张家口某风电场的风电日负荷曲线,由图1可看出,风电日负荷呈典型的“反负荷”特性,即在电网高峰负荷时段风电一般处于小负荷甚至0负荷状态,而电网低谷负荷时段风电处于大负荷状态。

内蒙古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内蒙古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本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风电场的接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风电场有功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风电场无功功率及无功补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风电场运行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风电场运行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电能质量指标 (8)11、风电场及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912、调度自动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3、风电场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风电机组选型和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5、风电场并网调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 范本规定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接入内蒙古电网所有的新建和扩建风电场。

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接纳风电能力的估算

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接纳风电能力的估算

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接纳风电能力的估算闫广新;施海;刘新刚;王凯【摘要】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受电网调峰能力的制约.随着风电场规模的增加,风电并网运行给电网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常规电源调峰能力分析,根据电网尖峰和低谷时刻的网供电力,建立了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电网低谷时刻风电接纳容量的计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2015年阿勒泰地区电网风电接纳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按阿勒泰地区“十二五”规划的电网结构,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风电项目的规模已经接近电网接纳的极限.指出当地的清洁能源开发的安排必须与电网建设协调,避免出现“弃风”等不必要的浪费.【期刊名称】《电力与能源》【年(卷),期】2012(033)003【总页数】3页(P260-262)【关键词】风力发电;集群效应;低谷负荷;调峰;接纳能力【作者】闫广新;施海;刘新刚;王凯【作者单位】新疆电力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电力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电力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43随着风电装机规模逐渐增大,并网风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网产生冲击也更加严重,对电网调峰能力的考验也更加突出。

影响电网对风电接纳能力的因素很多,例如并网风电的电能质量、电网自身的调峰能力和无功补偿能力以及电网的响应特性等,其中一些因素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区域电网建设来解决。

例如电网的响应特性决定了电网在运行中的暂态稳定性,可以在输电规划和电网系统的设计时通过加强电网网架结构加以解决;电网的无功补偿能力可以通过优化无功配置方法来加以解决;并网风电的电能质量可以通过风电机组选型的优化及接入系统电压等级的调整进行改善[1]。

但是作为影响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的主要因素,电网自身的调峰能力却无法通过电网运行设备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因此区域并网风电的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当地电网的调峰能力。

关于风电本地消纳途径—风电供热可行性

关于风电本地消纳途径—风电供热可行性

关于风电本地消纳途径—风电供热可行性摘要:近些年,中国并网型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明显,但是地区电力负载相对较小,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外送通道容量不足且建设缓慢,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地区风电出现大面积的弃风情况。

尤其是在冬季,热电联产机组并网运行的情况下,电网额调峰裕度减小,这就更进一步限制了风电的并网。

在此背景下,风电本地消纳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风电,并网,本地消纳引言在我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伴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持续性强等特点,而在现在技术条件下,风电是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的,技术手段最为成熟,商业开发利用前景最好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之一。

发展风电对于优化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风电的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并网难的问题,目前解决并网问题的途径只有大规模建设电网。

但是电网建设,尤其是跨区电网建设周期长,且电网的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的建设,这必然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风电并网难的问题已经依旧会是制约风电发展的重要瓶颈。

所以风电本地消纳就成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之一。

1风电发展运行趋势与特点近些年,我国并网型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明显,以张家口地区为例自2005年起风电装机容量发展迅猛。

2005年风电装机容量仅有66.85MW,而到2010年张家口地区风电装机容量为2807.9MW,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

中国大部分地区电网接入的风电场从35kV-220kV 电压等级均有,普遍具有电压等级高、范围广、容量大等特点。

风力发电的实际发电情况主要取决于实际风况,具有一定意义上的随机性。

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下,无法做到对风况的精准预报,这也就导致了对风电无法做到精准的调控。

中国风电开发商较多,中国国电龙源集团、大唐集团、中广核集团等均有风电场,风机品牌繁多、机型复杂,厂家众多有金风科技、华锐科技、东汽、GE、西门子、Vestas等众多品牌。

以调峰能力为约束的湖北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

以调峰能力为约束的湖北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

以调峰能力为约束的湖北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李子寿;许梁;徐箭;唐程辉;蒋彪【摘要】针对2018年和2020年蒙鄂特高压直流送入湖北电网问题,综合考虑湖北电网与区外送电可利用的调峰空间,对蒙鄂特高压直流接入后湖北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系统调峰能力为约束条件下的风电接纳容量计算方法,探讨了湖北电网远景规划年中消纳外区送入风电以及本省发展风电的空间.计算分析得到湖北电网2018年丰水期、枯水期、2020年枯水期能接纳的最大风电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受系统综合调峰能力的限制,湖北电网网远景规划期间所能接纳的风电容量有限,可以为湖北电网未来接纳蒙西风电以及省内开发风电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机电工程》【年(卷),期】2016(033)005【总页数】4页(P625-628)【关键词】特高压;风电;调峰;调峰能力【作者】李子寿;许梁;徐箭;唐程辉;蒋彪【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武汉430077;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7在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诸多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储量巨大、技术成熟,近年来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应用[1-3]。

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发电会因其出力的随机性[4-5]、反调峰特性而将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压力[6],同时受到当地负荷需求的限制,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难以就地消纳,弃风现象突出,资源浪费严重。

《2014中国风电发展报告》[7]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弃风损失达16.2 TWh,平均弃风率达到11%。

所以为了缓解弃风现象和资源浪费,更大限度地利用风能,“三北”地区迫切需要构建特高压远距离外送通道[8]。

风电系统能量转换裕度分析

风电系统能量转换裕度分析

风电系统能量转换裕度分析风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

风电系统的核心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技术。

能量转换裕度分析是评估风电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风电系统的基本组成、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影响能量转换裕度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风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风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控制系统、变流器、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风力发电机组是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转换为电能。

塔架支撑风力发电机组,使其能够迎风旋转,以获取最大的风能。

控制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变流器则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转换为适合电网传输的电能。

输电线路则负责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端。

1.1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传动系统等。

风轮是捕捉风能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到能量转换的效率。

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常见的有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

传动系统则连接风轮和发电机,将风轮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发电机。

1.2 塔架塔架的高度和稳定性对风电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高的塔架可以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处于风速更高的位置,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同时,塔架的稳定性也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1.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风电系统的大脑,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温度等环境参数,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智能控制,以实现最优的能量转换。

1.4 变流器变流器的作用是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转换为适合电网传输的电能。

它需要具备高效率、高可靠性,并能够适应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波动性。

1.5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连接风电场和用户的桥梁。

它需要具备足够的传输能力,以满足风电系统产生的电能的输送需求。

二、风电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风电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风能捕捉、机械能转换、电能转换和电能传输。

安徽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分析研究

安徽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分析研究

2011年6月0998年夏冬夏冬夏冬夏冬由表1可见:(1)2010 2015年,安徽省调峰容量有盈余,盈余容量在560MW 以上。

说明安徽电网有一定的接纳风电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按风电反调峰率为1考虑,可至少接纳560MW ;按风电反调峰率为0.6考虑,可至少接纳930MW )。

如来安风电场上247.5MW ,即使按风电反调峰特性的最极端情况考虑,即低谷方式风电满发,高峰方式风电停发,电网也只需为此提供495MW 调峰容量,实际运行中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风电的反调峰特性没有这样严重,因此,电网需提供的调峰容量小于495MW (一般为274.5MW )。

所以安徽电网‘十二五”期间可以接纳来安风电247.5MW 。

(2)2015年以后直到2020年,按照国网公司对安徽电网的负荷预测水平和分给安徽的区外来电容量,安徽省内需新增电源较少。

由于届时安徽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增大(由于负荷增大和最小负荷率的下降)以及电源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善(仍以火电为主且600MW 级及以上机组占比例较2015年未增加)导致电网总调峰能力未提高等原因,使电网调峰容量盈余减少并转变为亏缺。

至2020年,如火电综合调峰能力按40%计,则安徽省调峰容量缺2780 4600MW ,再考虑为来安风电(按有效容量247.5MW )提供调峰容量247.5 495MW ,则调峰容量最大亏缺为4850 5100MW 。

按此条件,安徽电网“十三五”需建设抽蓄电站约2500MW (调峰能力达到约5000MW ),才能保证全省调峰容量足够并使电网有接纳来安风电的能力。

3来安风电并网后对滁州地区电网的影响来安风电场位于滁州地区所属来安县,滁州地区电网居于安徽500kV 东通道的中间位置,该地区无较大电源,仅有1个瑯琊山抽蓄电站(装机4ˑ150MW )和1个滁州热电厂(装机39MW ),地区电网需从两淮、蚌埠方向受进大量电力来满足本地用电需要。

通过不同运行方式下滁州地区电网的电力平衡来分析来安风电并网后对该地区电网从系统受进电力的影响。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约 和影 响 , 调 频调 峰 的限 制 、 态 潮 流 的 限制 、 如 稳 暂 态 稳 定 的 限 制 、 功 及 电 压 的 限 制 等 这 些 限 制 巾 , 无 调 峰 能 力 牵 涉 系 统 运 行 的 经 济 代 价 . 并 且 和 风 电 出 力 的 准 确 预 测 、 源 的 构 成 比 例 和 特 性 等 有 关 . 电 电 对
越 暴 绩 蜂 瘴
瘪 壤
嘻 罐
韩 小琪 , 寿 广 , 庆 茹 孙 戚
( 京 国 电华 北 电力 工 程有 限公 司 , 京 10 2 ) 北 北 0 10

要 :在 影 响 电 网接 纳 风 电能 力 的 因素 中 ,调 峰 限制 是 最 主要 的制 约 因 素之 一 。从 调 峰 角度 看 .考 虑风
纳 风 电能 力 的 计算 算 式 ,并 将 算 式 应 用 于 计 算 一个 典 型 系统 的风 电接 纳能 力 .对影 响 风 电 接 纳 能 力 的 重要 边 界 条 件 进 行 敏感 性 分 析 ,得 到 了 电 网接 纳 风 电 能 力受 多方 面 因 素制 约 , 能力 大小 实 际 上 是 经 济 问 题 .考
虑 风 电接 纳 能 力 不 能 忽视 风 电特 性 的结 论 关 键 词 :调 峰 :风 电特 性 :风 电 接 纳能 力
中图 分 类 号 :T 6 4 T 6 M 1 : M7 1. 2
文 献标 志 码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章 编号 :1 0 —6 9 2 1 ) 60 1 —4 0 49 4 ( 0 0 0 .0 60
机 组 的 最 小 出 力 总 容 量 . 最 小 出 力 总 容 量 和 具 备 调 节 能 力 的 参 加 运 行 机 组 总 容 量 之 比 称 为 综 合 最 小 技 术 力 系 数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能 承受 的最大 风 电装 机容 量 , 针 对 典 型 电 网计 算 并
峰 裕 度 的基 础 上 , 出 新 的 电 网 风 电 消 纳 能 力 计 算 方 法 , 提 并 针 对 典 型 系统 的 风 电 消 纳 能 力进 行 实例 计 算 , 证 该 计 算 方 验
法 的准 确 性 。
在 电 网高峰负 荷时 段风 电一般 处于小 负荷 甚至 0负
荷 状态 , 电网低谷 负荷 时段 风 电处 于大 m. h lo i h
Key wor s:o p c ar c e itc e i ae p a c pa iy; d ut ut h a t rs is; qu v lnt e k a c t
p a —o d r g l t n ma g n; b o p i e c p ct e k la e u a i r i a s r tv a a i o y
中 图分 类号 : M6 4 T 1
文 献标 志码 : B
2 0 1 0 0 O : 0
文 章编 号 : 0 1 8 8 2 1 ) 2 0 2 — 2 1 0 —9 9 ( 0 2 0 — 0 1 0
Abs r c : ta t Thi p ra l e i owe t t tc a a — s pa e nayz sw nd p rda eou pu h r c t rs is a d e i a e a a iy, v r ge p a l d r gu a i e itc n qu v lntc p ct a e a e k—oa e l ton m a g n, nd t e p op e a m or p e ie grd a or i a r i a h n r os e r c s i bs ptve c —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8)由 于 电 网 可 接 纳 风 电 容 量 和 负 荷 高 峰 时 段 风电出力以及风电峰谷差有关系, 对负荷高峰时段风 电出力特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确定C风 可 用 高 和 C风 峰 谷 可能的取值。
以 张 家 口 地 区 的 307 MW 的 风 电 出 力 EMS 数 据进行研究,根据京津唐电网负荷特性分析,日负荷 曲 线 的 负 荷 高 峰 时 段 取 10:00—12:00 及 17:00— 21:00,风电出力特性如图 1 所示。
在过去的研究中, 往往假定电网的调峰裕度就 是可接纳风电的装机容量, 没有考虑接入风电的特 性,其方法过于粗放。本文对影响系统调峰的各个因 素进行分析,结合风电特性,得出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系统分析可能的调峰能力, 对重要的影响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简单、直观地研 断电网最大接纳风电的能力。
虑风电接纳能力不能忽视风电特性的结论。
关键词: 调峰; 风电特性; 风电接纳能力
中图分类号: TM614;TM7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9649(2010)06-0016-04
0 引言
1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风力发电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技术,近年在国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各地 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电限电现象, 也引发了业 界对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电网接 纳风电的能力, 受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各方面的制 约和影响,如调频调峰的限制、稳态潮流的限制、暂 态稳定的限制、无功及电压的限制等。 这些限制中, 调峰能力牵涉系统运行的经济代价, 并且和风电出 力的准确预测、电源的构成比例和特性等有关,对电 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相对较大, 是目前公认的制 约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而言,在以下两种运行方式下风电场的并网运行对系统运行的调峰能力冲击最大,只要在这两种运行方式下能够保证系统稳定,就可以保证系统在其他运行方式下也能稳定运行。

1
1)系统负荷最大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热备用较少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速由额定值减小至零风速,则风电场的有功功率会在短时间内由最大输出功率降为零;如果此时热备用发电容量较少,有功缺额将使电网调峰困难。

2)系统负荷最小在这种情况下,风速如果在很短时间内由零风速增至额定风速,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将会在短时间内由零增加到最大输出功率,其反调峰特性将对系统的调峰产生较大影响。

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 ,低值适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根据陕西调度运行方式一般取经验值3% )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左右,但不小于系统1台最大机组的容量。

备用容量知识:
一、作用及分类
电力系统之所以需要备用容量,主要是由于电力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用户用电的不均衡性所决定的。

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几乎同时进行,电能又不能大量储存,而用户的用电又具有随机性和不均衡性特点,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连续地发供电,则必须设置足够的备用容量。

装机容量必须大于最大负荷的要求,两者的差额称为备用容量。

用途:(1) 负荷备用。

具体又分周波备用和负载备用,用于满足电力系统由于负荷突然变动的调频需要,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周波的周波备用;用于补偿一些预计不到的负荷需求的负载备用。

(2) 检修备用。

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检修备用是必不可少的。

检修备用是用于满足设备定期计划检修的容量设置。

(3) 事故备用。

用于替代发生事故的机组出力,承担系统的事故负荷备用。

事故备用是保证系统稳定和保证系统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按状态:
(1) 热备用。

又称旋转备用,指运转中的机组可发最大功率与最大负荷的差额,其表现为部分机组空载或欠载运行的容量之和。

(2) 冷备用。

属于等待调用未运转的机组可发容量。

在发展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冷备用问题。

电力系统的备用率为
(3-1)
式中K ——电力系统的备用率;
N y——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kw) ;
P m——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kw) 。

其中备用率K 的大小确定与系统规模,用电结构,电压等级等因素有关。

关于备用容量的确定方法。

合理确定各种备用容量,应从可靠性与经济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但目前经常所使用的方法还属于一种经验估计方法,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规定,各种备用容量的确定是按占系统最大负荷的一定百分比来估算。

二、周波和负荷备用
电力系统运行时,由于电力用户用电设备经常的投入或切除,造成负荷的突然急剧变化,并导致系统周波也在不断变化,为维持电力系统周波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就必须设装置一定的备用容量,该容量称为周波备用,用以调整系统的周波。

电力系统的负荷与电源间的供需平衡是预先有计划的,但这种计划是预测的估计值,在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必须满足系统预计不到的负荷要求,这也需要设置一定的备用容量,称负荷备用,用来负担短期内计划外的负荷增加。

因此,周波和负荷备用是为了调整电力系统瞬间的负荷波动以稳定系统的周波,和担负短期内计划外的的负荷增加。

周波和负荷备用容量的大小,应根据电力系统容量的大小,以及系统内电力用户的性质和组成情况来确定。

在系统规划设计中,一般取系统最大负荷的3%~5%。

其中,大系统取小值(容量基数大),而小系统取大值。

周波备用和负荷备用可以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内,和一昼夜中不同的时间内,由不同的发电厂来担任。

由于水电厂的水轮机组应变能力较强,能较好的适应负荷的变化,能量损失小,而且水轮机的最大效率是在机组额定容量的70%~90%,因此,一般的系统都由水电厂来担负周波和负荷备用。

在丰水期还可以用这部分容量来发电,以节约燃料。

若由火电厂来担任周波和负荷备用时,则要有热备用机组。

周波备用和负荷备用只需要有容量备用,不需要能量储备。

三、事故备用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因为某些偶然的事故而被迫临时停机。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某些突然事故,防止发电设备事故停机时,影响对电力用户的正常供电。

在电力系统中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备用容量,以替代事故停机时的发电设备,这部分备用容量称事故备用容量。

因为事故备用容量要替代事故机组的运行,因此,事故备用除需要备用容量外,还必须有相应的能量储备。

(一)影响事故备用容量的因素
(1)系统装机总容量和单机容量:
根据大型机组事故次数统计,单机事故占75%,两机以上同时事故占20%,全厂事故只占5%,可见单机发生故障的概率最大。

因此。

系统装机总容量越大,机组台数越多,事故备用容量越大。

因为事故备用机组要替代发生事故的机组运行,为保证电力系统中最大机组事故时有替代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必须等于或大于系统中最大机组的容量。

(2)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

(3)系统中机组的使用年限,及新旧机组的比例。

(4)设备检修的质量。

(二)事故备用容量的确定方法
1.经验统计法
根据电力系统多年来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采用电力系统最大负荷的百分数来计算。

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分析,事故备用容量大致为系统最大负荷的8%~10%。

为保证系统中最大机组事故时有替代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应不小于系统中最大机组的容量。

2.经济比较法
估算出电力用户因系统事故停电所造成的损失,和安装事故备用容量的费用进行经济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确定出经济而有利的事故备用容量。

3.用概率理论计算事故备用容量
用概率理论计算事故备用容量,是基于系统中机组发生事故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所形成的方法,该方法在后边发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将具体介绍。

系统事故备用容量应在各种电源间进行合理分配,一般可按各电源工作容量的比例进行,调节性能良好,靠近负荷中心的火电厂,可担任较大的事故备用容量。

在进行事故备用容量的分配时还要考虑以下情况:
(1)一般水电厂担任事故备用容量时,需要有相应的事故备用库容。

(2)火电厂担任事故备用容量时,应将其大部分设置在运转机组上,以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也就是火电厂要设有部分热备用,以利于系统的经济运行,和事故时周波的稳定。

因火电厂机组经济出力在80%-90%之间,其欠载部分可在系统发生事故时投入而满载运行。

四、检修备用
电力系统中的机组设备,均需要进行定期预防性检修,电厂设备的检修主要有大修,小修及事故修理三种,事故修理由事故备用容量来解决,检修备用只考虑大修和小修。

检修备用容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与每台机组检修所需要的时间,和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

确定机组检修的时间和时间间隔,主要考虑机组的工作年限,检修质量,及备用备件供应情况等。

一般火电机组大修周期为1~2年,检修时间为30天左右,水电机组大修周期为2~3年,检修时间为20天左右,小修每年一次约需5天左右。

一般对电力系统机组的检修,
首先应考虑利用年负荷的季节低落时,所空闲出来的容量进行机组检修。

注意到:只有当季节性低落所空闲出来的容量,不足以保证全部机组周期性检修时,才需要设置检修备用容量。

检修备用容量的确定,应在年负荷曲线上进行,一般为系统最大负荷的12%-15%。

依据百分数估计法,一般系统总备用容量约占系统最大负荷的20%左右。

1姚金雄,张世强.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26(7)26-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