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沙门氏菌病

合集下载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主要由沙门氏菌引起,对鸡群的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从预防和控制的角度,介绍鸡沙门氏菌病的相关知识,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以期减少该疾病对鸡群造成的损失。

一、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学和病因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感染鸡的粪便、血液、食物和环境中。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经口和呼吸道传播,感染后鸡会出现腹泻、发热、食欲减退、死亡等症状。

鸡沙门氏菌病不仅会直接影响鸡的健康,还会通过感染鸡蛋和鸡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二、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环节,包括加强对鸡舍的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合理用药等。

饲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鸡的群集密度,规范饲料饮水的供应,避免饲料和饮水被污染。

2. 定期体检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鸡只,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 合理用药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按照病情和指导意见进行用药处理,避免药物滥用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

4. 加强环境监测对饲养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对鸡舍、饮水和饲料等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5. 强化饲养人员的卫生防控意识加强饲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让其了解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知识,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鸡舍。

6. 加强自然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野生动物和家禽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1. 注重饲养环境卫生加强对鸡舍环境的卫生管理,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和通风,避免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2. 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必须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避免被细菌和病原菌污染,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求,提高鸡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 深埋鸡粪避免鸡粪露天堆放,应将鸡粪深埋或运至指定处置场所处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
化,个别病雏鸡可 见到脑部的轻度血,水肿(或积水),仔 细检查仅可在胃的肌层中出现灰白色区。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 断,确诊需进行病毒的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六、防制 ①本病尚无药物治疗,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不到发 病鸡场引进种蛋或种鸡,平时做好消毒及环境卫生工作。 ②进行免疫接种,弱毒苗可饮水、滴鼻或点眼,在 8~10周龄及产前4周进行接种;灭活油乳剂苗在开产前 一个月肌肉注射,也可在10~12周龄接种弱毒苗,在开 产前一个月再接种灭活苗,均具有很好的防制效果。
3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本病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率不高,疫苗(尤 其是禽痘疫苗和马立克氏疫苗)污染是该病目 前流行的重要途径。一般感染低日龄鸡,特别 是新孵出的雏鸡,感染后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或免疫耐受,饲料转化率低,成年后生产性能 低下,疫病不断,死淘率偏高。而高日龄鸡免 疫机能完善,感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一过性病 毒血症。本病只有一个血清型,主要感染鸡和 火鸡,也可感染珍珠鸡、鸭、鹅和日本鹌鹑等。
2. 鸡白血病 目前没有疫苗可供使用,也没有有效药物 控制发病。目前采用净化鸡群的方式,一 旦发现该病的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消 毒,通过检测及时淘汰污染鸡,建立净化 鸡群以减小本病带来的损失,使用无白血 病病毒污染的疫苗也是预防此病发生的重 要措施。
3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污染,约占所 有阳性群的75%。因此预防REV危害需要注 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雏鸡舍在进鸡前要 进行彻底消毒,防止雏鸡过早暴露于被病 毒污染的环境中,引起雏鸡的早期感染, 进而发病;二是疫苗制作实现SPF鸡胚化, 制造活疫苗的鸡胚必须来源于SPF鸡胚,以 防疫苗污染。
2. 鸡白血病 病鸡出现鸡冠发育不良、皱缩苍白、病鸡消瘦、下 痢、腹部膨大。A、B、C、D亚型白血病,多在蛋用 型鸡诱发B淋巴细胞肿瘤,通常在肝、脾和法氏囊 最容易发生肿瘤,其他常会发生肿瘤的脏器还有肾、 肺、性腺、心、骨髓等,与马立克氏病的弥散型肿 瘤肉眼很难区分,患病脏器呈现不均匀的肿大。J亚 群白血病则容易在肉用型鸡诱发骨髓样细胞瘤、细 胞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肝及脾脏,多表现为弥漫性 的细小的肿瘤结节,导致肝、脾极度肿大。但在心、 肾等脏器也可引起结节性肿瘤。有时还可在肋骨和 胸骨的内表面或颅骨外表面形成肿瘤结节。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污染和接触感染传播。

这种疾病对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危害,因此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变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要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就必须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主要通过食品和水源传播,鸡沙门氏菌病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鸡蛋或鸡肉传播给人类的一种重要感染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鸡沙门氏菌病也会造成鸡只的生长发育迟缓,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也是极大的。

二、加强饲养管理,保障鸡的健康在饲养管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

1. 严格选择饲养场地:养殖场应选择环境卫生条件良好、空气流通、水源清洁的场地,避免场地污染。

2. 消毒环境:饲养场的地板、墙壁、养鸡的饮水器、饲料器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消毒,减少沙门氏菌菌株的滋生。

3. 营养与饲料: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鸡只的营养供给,增强鸡只的免疫力。

4. 饮水卫生:保障饮水卫生,经常更换饮水,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

5. 定期检测:定期对饲养环境和鸡只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三、加强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在鸡蛋和鸡肉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

1. 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生产环节符合卫生标准。

2. 避免污染:生产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鸡蛋和鸡肉受到污染,减少沙门氏菌的传播。

3. 定期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和水源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食品和饮水的安全。

四、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安全管理1. 饲料卫生:要选用卫生安全的饲料,避免饲料受到污染,造成鸡只感染沙门氏菌。

3. 定期清洗和消毒: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和饮水设施,减少沙门氏菌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影响鸡和其他家禽。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在鸡的肠道中找到,并通过粪便传播给其他鸡,导致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鸡沙门氏菌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了解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1. 高传染性: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感染后很容易在家禽群体中迅速传播。

特别是在养殖密集的环境中,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速度更快,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2. 繁殖季节易发:在鸡的繁殖季节,尤其是春季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等因素,沙门氏菌病易于爆发。

这也是由于这两个季节是鸡的生长繁殖期,鸡的生理状况容易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

3. 对人体健康有危害:除了对鸡的健康造成威胁之外,沙门氏菌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类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鸡蛋或鸡肉,或者接触受感染的鸡粪、饮水等途径,都有可能感染沙门氏菌,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

二、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饲料加工、鸡舍卫生、排粪处理等都是鸡沙门氏菌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必须要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及时清理鸡舍、更换饲料、保持饮水清洁,减少鸡舍内的湿度,避免沙门氏菌病的传播。

严格控制粪便的排放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2. 饲料消毒和饲料添加剂:饲料消毒和饲料添加剂是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

在饲料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热处理、干燥等方法对饲料进行消毒,杀死潜在的沙门氏菌。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抗菌剂和预防剂,增强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定期检测和疫苗接种:定期对鸡进行检测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患病鸡只,并进行隔离或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

科学合理地使用疫苗,对鸡进行规范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鸡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鸡的肠道和卵巢。

它可以在饲料、水源、环境和传染性动物的排泄物中传播,在养鸡场和农场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一、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1. 鸡沙门氏菌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食物、饮水或空气传播。

感染的鸡蛋也可以传播疾病。

2. 鸡沙门氏菌病的潜伏期短,感染后很快就会开始发病,对养殖的鸡只造成较大的危害。

3. 沙门氏菌病病原菌强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易在养殖环境中存活,导致疫情反复发生。

二、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1. 加强养殖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饲料、饮水器,保持鸡舍环境整洁、干燥,减少病原菌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 严格控制饲料和水源质量定期检测饲料和水的质量,防止因为饲料、饮水中的污染引发鸡沙门氏菌病。

3. 加强免疫管理定期对养殖鸡群进行防疫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对于检疫鸡只要进行隔离观察,排除疫病。

4.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对饲料、饮水器具、鸡舍等环境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处理,以杀灭潜伏在鸡舍及设施中的沙门氏菌病病原体,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5. 加强监管和协作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饲料、水源等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户养殖环境的指导,同时协调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损失。

三、鸡沙门氏菌病防控的意义1. 维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鸡沙门氏菌病严重危害鸡的健康,一旦爆发大面积的疫情将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经济损失。

2. 保障鸡肉食品安全沙门氏菌病严重影响鸡只的健康,给人们的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加强防控工作,可以保障鸡肉食品的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3. 保护环境生态平衡沙门氏菌病疫情的爆发会造成大量鸡只的死亡,还会导致污染环境,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加强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加强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X u m u s h o u y i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鸡是沙门氏菌的最大寄主,会导致包括鸡白痢、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的健康,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沙门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蛋鸡如果罹患该病,所产下的鸡蛋中约有20-30%带有沙门氏菌,食用时如果没有熟透,容易导致人感染沙门氏菌,引起发热、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防治鸡沙门氏菌病对于保障养鸡业安全和蛋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鸡沙门氏菌病的表现症状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能够同时感染不同龄期和品种的鸡,30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很高,而且往往发病后症状严重,死亡率也高,症状主要表现为雏鸡活力和食欲严重减退,粪便呈黄色或者淡绿色,稀薄,容易粘连在肛门周围,排便越发困难。

成年鸡感染的话慢性发病,死亡率不高,主要表现为鸡群的食欲降,对于蛋鸡来说主要是影响产蛋率,一般会造成产蛋率下降20-30%,而且病鸡没有产蛋高峰,所产蛋的蛋壳较薄,破损率增加,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该病还会通过蛋垂直传播,一旦传染到鸡群,很难彻底根除。

2、鸡副伤寒鸡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为主的多个血清型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消瘦为主要病症,雏鸡相对于成年鸡更容易感病,特别是1月龄内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更高。

该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在感染后10天左右开始出现精神不济、怕冷、不合群的情况,病鸡大多食欲不振,排泄物稀薄多水,常粘结于肛门部位,眼部常出现结膜炎的症状,严重时病鸡出现呼吸困难,最后死亡。

3、鸡伤寒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以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和下痢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危害成年鸡,雏鸡的发病率很低,病鸡先是出现精神萎靡、离群独居,继而出现羽毛蓬乱、鸡冠萎缩、苍白、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排黄绿色粪便等症状,死亡率可达10-15%。

二、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各种品种的鸡对沙门氏菌病都易感,以2-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禽病学-沙门氏菌病病

禽病学-沙门氏菌病病
成年鸡,肝、脾、肾充血肿胀,有出血性或坏 死性肠炎、心包炎及腹膜炎,产卵鸡的输卵管 坏死、增生,卵巢坏列、化脓。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
断。确诊须做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和血清学反应即 采鸡的血液或血清做平板凝集试验。
临床上注意与禽霍乱、鸡新城疫的区别,禽伤寒的肝 脏和脾脏极度肿大,肝且经常出现古铜色的色泽变化 及肝表面常见散在的灰白色小坏死点,而禽霍乱和鸡 新城疫主要表现病禽的显著的全身性出血现象。
禽伤寒:多发于成年鸡,小鸡也有时发生,可垂直传播。
禽副伤寒:多发于2周内雏鸡,死亡率很高,可垂直传播。
• 传染源:病禽和带菌者。 • 传染途径:经消化道感染健家禽 • 易感动物:幼龄禽
临床特征
1、鸡白痢:
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 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鸡白痢的发病 随着传染的方式,病菌毒力的强弱,感染的日龄,雏 的易感性以及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其证状表现亦异。
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浮肿等症状。 突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病变
急性者常见肝、肾充血肿大。 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特征病变是肝肿大呈现青铜
色,肝和心肌有灰色粟粒大坏死灶。
死于鸡副伤寒的雏鸡,最急性者无可见病变。 病期稍长的,肝、脾充血,有条状或针尖状出 血和坏死灶,肺及肾出血,心包炎,常有出血 性肠炎。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 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 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 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统称为禽副伤寒。
病原
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 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 的。
流行病学
• 流行特点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几个方面介绍鸡沙门氏菌病的基本知识。

病原学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由三层膜组成,包括外层多糖、胞外膜和细胞壁。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人和动物的肠道、粪便、泥土、水源等多种环境中分离出来。

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共有2900余个不同的血清型,但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致病,其中以鸡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和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的致病性最强。

流行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感染该病毒的家禽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泻、呼吸急促、肿脚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由于鸡沙门氏菌病的恶性程度和传染性,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非常大。

一旦鸡群中出现沙门氏菌感染,往往会导致整个养殖场的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保持环境卫生。

养殖场的环境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废弃物产生。

同时,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体在养殖场中的存在和传播。

2. 做好饲料和饮水管理。

饲料应注意质量和卫生,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和新鲜,每日更换水源。

3. 定期检测健康情况。

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确保其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病例,需要及时隔离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4. 实施疫苗接种。

合理选用高效的疫苗,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能力,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威胁。

为保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其危害。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是养鸡场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沙门氏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鸡病的总称。

鸡场常见的沙门氏菌病主要包括: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鸡伤寒(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以及鸡副伤寒(由一种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等。

其中,鸡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危害也最大。

鸡沙门氏菌病给鸡群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会对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人类健康[1]。

本文就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1病原学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呈卵圆形或杆状,一般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单个或成对排列。

除了鸡白痢沙门氏菌以及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外,其他血清型的沙门氏菌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沙门氏菌能够在粪便中存活1~2个月,水中2~3周,冰冻的土壤中可达数月,温暖潮湿的地方4~5周,干燥的地方可长达8~20周。

另外,沙门氏菌虽然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的抵抗力较弱,60℃下15min 或80℃10min 即被杀灭。

同时,沙门氏菌对化学性消毒剂的抵抗力也较差,正常消毒剂量即可将其杀灭。

鸡白痢沙门氏菌属于肠道菌群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没有芽孢,菌体的两端钝圆,无周身鞭毛,不能运动。

该血清型沙门氏菌可良好的生长在营养肉汤和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鸡白痢沙门氏菌在普通的琼脂或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长出圆形、光滑、无色透明呈露珠样的小菌落。

鸡伤寒沙门氏菌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形态上较鸡白痢沙门氏菌粗短,两端颜色略深,没有周身鞭毛,不能运动。

需氧以及兼性厌氧。

可在肉汤培养基上生长,培养温度为37℃,能形成比较小的菌落。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产生芽孢,个别菌体上会形成短丝。

菌体周围有鞭毛,可自行运动。

该菌属于需氧及兼性厌氧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42℃,不耐高温。

该菌可在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上生长,在琼脂培养基上可长出边缘光滑、表面闪光、微隆起的1~2mm 的圆形菌落[2]。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重要传染病,主要通过鸡的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源等途径传播。

鸡沙门氏菌病不仅对养殖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一、加强饲养管理1.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饲养场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扫鸡舍,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草,保持饲养场的卫生。

2. 严格饲料卫生:鸡饲料应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的储存和使用要注意卫生,避免受到污染。

3. 饮水管控:饲养场应定期清洗水槽,保持饮水的清洁。

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减少饮水管控,防止疾病通过饮水传播。

4. 控制密度:饲养场应控制鸡群的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

在饲养场内,应定期对鸡群进行沙门氏菌疫苗的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防线,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加强检疫监控1.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饲养场应定期开展鸡群的健康监测,及时对鸡群进行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 加强国门检疫:加强进口鸡肉和饲料的检疫工作,防止外源性沙门氏菌的传入。

四、加强人员卫生管理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护措施,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饲养场。

对于接触感染的员工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五、加强宣传教育1. 提高饲养人员的防范意识:饲养场的管理人员应对鸡沙门氏菌病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饲养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防疫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鸡沙门氏菌病的认知水平。

六、加强应急处理一旦饲养场发生鸡沙门氏菌病的疫情,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对病鸡的隔离和消毒处理,减少疫情的蔓延。

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协助进行疫情的防控工作。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饲养场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疫苗接种和检疫监控,加强对饲养员工和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应对疫情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保障鸡的健康和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是鸡类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还会对养殖场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鸡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鸡沙门氏菌病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提高鸡只对沙门氏菌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发病率,减少死亡率。

在日常的养殖中,要定期进行鸡沙门氏菌病的疫苗接种,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鸡只的免疫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保持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场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鸡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减少粪便和尿液的滞留,降低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饮水设备、饲料槽等鸡舍用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三、严格隔离在养殖场内要严格隔离新引进的鸡只,避免外来的鸡只带入病原菌。

对发病的鸡只要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原菌的扩散和传播,减少疫情的蔓延。

对接触过发病鸡只的养殖人员也要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传播病原菌。

四、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饲养时要注意保持饲料的卫生和质量,避免因为饲料问题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对饮水的管理也要注意,保证水源的清洁卫生,防止病原菌通过饮水进入鸡只体内。

五、加强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养殖人员是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传播源之一,加强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也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鸡舍,对于疫情的防控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鸡类养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疫苗接种、保持环境卫生、严格隔离、合理饲养管理以及加强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鸡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1. 引言1.1 什么是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家禽中,尤其是在鸡只中较为常见。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引起严重的传染病。

鸡沙门氏菌病通过感染家禽的消化道,导致腹泻、发热、厌食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

鸡沙门氏菌病不仅影响了家禽的健康,还会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水源卫生、定期消毒饲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定期检测鸡群健康状况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加强对鸡沙门氏菌病的认识,引起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重视,是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关键。

1.2 鸡沙门氏菌病的危害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入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产品或食品而传播。

鸡沙门氏菌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不仅会导致鸡只生长缓慢、产蛋减少、免疫力下降等直接经济损失,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和压力。

鸡沙门氏菌病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当人们食用被感染的禽类产品或食品后,易引发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加强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不仅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措施。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传播,才能有效减少其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 正文2.1 加强饲养管理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传播给家禽,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加强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保证鸡舍的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干燥通风,减少沙门氏菌的滋生环境。

仔细清洁饮水器和饲料槽,避免交叉污染,降低鸡群感染的风险。

要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度拥挤。

过度密集的饲养环境容易造成沙门氏菌的传播,增加疾病的暴发风险。

科学调整饲养密度,保证每只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或与感染者接触而感染。

鸡沙门氏菌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个人卫生: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

包括勤洗手、及时治疗腹泻和其他肠道疾病、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

2. 食品安全:鸡沙门氏菌主要通过食品传播,因此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过期或受污染的食品。

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保持食品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3. 动物卫生管理:饲养家禽时应注意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避免饲养密度过高和饮水受到污染。

定期给家禽注射预防疫苗,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4. 饮用安全水源:饮用水源的安全对于预防鸡沙门氏菌病至关重要。

要确保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1. 疫苗注射:对家禽进行定期的鸡沙门氏菌疫苗注射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2. 消毒措施:对鸡舍、饮水器等场所进行定期的消毒是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

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减少疾病的传播。

3. 隔离患病动物:一旦发现鸡沙门氏菌病的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

避免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接触,减少病菌的传播。

4. 监测和报告病例:对鸡群进行定期的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食品安全控制、动物卫生管理、饮用安全水源等措施,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通过疫苗注射、消毒措施、隔离患病动物、监测报告病例等措施,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1. 引言1.1 什么是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又称鸡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动物疾病。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在动物和人类中引起多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

在鸡群中,沙门氏菌感染通常通过粪便-口传播途径传播,导致鸡发生腹泻、厌食、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鸡沙门氏菌病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养殖户需要了解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饲料、水源和生活环境的卫生管理,避免不洁饮水和食物的污染等。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有助于减少沙门氏菌的繁殖和传播。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保障鸡的健康和生产。

1.2 为什么需要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经充分加热处理的禽肉或禽蛋受到感染。

这种疾病不仅会对鸡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非常重要的。

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鸡的死亡率增加,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们的健康。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受感染的禽类传播到禽肉和禽蛋上,如果人们食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上鸡沙门氏菌病,引发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势在必行。

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发生疫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更广泛的范围,对养殖业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疫情的发生,维护家禽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

2. 正文2.1 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品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环境传播三种途径。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由引起沙门氏菌感染的细菌引起,可导致鸡出现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

鸡沙门氏菌病对养鸡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对于鸡的健康和养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病原体特征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于动物和人的肠道中。

其病原体主要有沙门氏菌、婴儿型沙氏菌、亚历桑那型沙氏菌等。

沙门氏菌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如粪口途径和空气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包括鸡、鸭、鹅等鸟类,以及猪、牛等哺乳动物。

在鸡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导致肠道炎症和其他严重症状。

二、病情表现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腹泻、脱水、羽毛蓬松、食欲不振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鸡沙门氏菌病病程较短,但病情严重,易造成大规模死亡。

一旦发现鸡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流行特点1. 季节性流行:鸡沙门氏菌病在春夏季节较为常见,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是其流行的主要原因。

2. 隐匿性传染: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能够长期潜伏在环境中,对于养鸡场的卫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传播途径多样:鸡沙门氏菌病通过粪口途径、食物和饮水污染途径以及空气传播途径等多种方式传播,增加了疫情的传播难度。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鸡舍、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养鸡场进行消毒,及时清理排泄物,减少沙门氏菌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 严格控制饲料来源。

选择正规渠道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杜绝因饲料污染引起疫情的发生。

3. 加强动物健康监测。

定期对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症明显的鸡只,减少疫情的传播。

4.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增强鸡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率。

5. 配合兽医部门进行疫情防控。

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兽医部门进行疫情的处置和控制,确保疫情不会扩散蔓延。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1. 引言1.1 蛋鸡沙门氏菌病简介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蛋鸡身上。

沙门氏菌是一种厌氧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并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给动物或人类。

蛋鸡沙门氏菌病在饲养业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容易引起大规模暴发,造成经济损失。

蛋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常常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呕吐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中毒、败血症甚至死亡。

由于沙门氏菌对环境要求不高,易感染且传播迅速,蛋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环境卫生管理、定期监测疫情等措施是预防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

注重饲养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也是控制蛋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手段。

对蛋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政府、兽医部门和养殖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暴发。

1.2 研究背景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禽蛋或家禽肉类而引起。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种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生存繁殖。

当受污染的禽蛋或家禽肉类被食用后,沙门氏菌会进入人体并引发感染。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

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败血症和肠道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有效防控蛋鸡沙门氏菌病,需要深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剖检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以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重点关注疾病的病因机制和抗菌药物的研发,为预防和治疗蛋鸡沙门氏菌病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特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

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发群体:蛋鸡沙门氏菌病主要发生在蛋鸡和家禽等鸟类中,也可传播至人类。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一.概述: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

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

沙门氏杆菌病存在于世界各地,对禽类危害较大。

二.症状:1、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成年鸡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大幅下降,营养不良。

2、鸡伤寒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

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3、鸡副伤寒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无明显症状死亡。

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三、解剖病变1 鸡白痢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

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

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2 鸡伤寒最急性病例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

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的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红肿。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Salmonella enteritidis和Salmonella typhimurium,可引起鸡的消化道感染,导致鸡的发病和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鸡舍的杂物,适时进行鸡舍的杀菌和消毒,减少病原菌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饲料和水的卫生管理,避免受到污染,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设备,保证饲料和水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饲料中的病原菌对鸡的感染。

3. 鸡舍隔离和检疫:新进鸡只应该经过严格的隔离和检疫,在确保不携带病原菌的情况下,才能与正常的鸡群接触,避免引入病原菌。

4. 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尽量避免过高的饲养密度,合理安排鸡的空间,避免因饲养密度过高导致鸡之间的接触增多,病原菌的传播机会增加。

5. 疫苗接种:鸡沙门氏菌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疫苗接种,在合适的时间和剂量下,给予鸡疫苗注射,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和疾病的发生。

6. 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病原菌的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

7. 健康管理:加强鸡的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鸡的自身抵抗力,减少病原菌的侵袭和感染,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8. 个人卫生:饲养人员在接触鸡群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避免将病原菌带入鸡舍,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和检测,合理使用疫苗和抗生素,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

只有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

病原分三种: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
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

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

流行特点
1.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

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近年来,育成阶段的鸡发病也日趋普遍。

2.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

3.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率不高,死淘率升高,其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种鸡场的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制措施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

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鸡伤寒: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

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鸡副伤寒: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临床症状
鸡白痢: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

鸡伤寒: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鸡副伤:无明显症状死亡。

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
鸡白痢: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

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

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鸡伤寒:最急性病例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

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的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红肿。

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则肝脏肿大呈铜绿色,有粟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发生粘连。

肺脏和肌胃也有灰白色坏死灶。

鸡副伤: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及灰白色坏死灶,肺发生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状坏死,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内形成“栓子样病理变化”。

成鸡有卵巢炎、腹膜炎病理变化。

防治要点
1.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检验措施,防止饲料、饮水和环境污染。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种鸡场净化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孵化感染,可有效防止鸡白痢的发生。

3.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保持育雏室、养禽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

4.出壳雏鸡开食时用敏感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等饮水或拌料,连续使用3~5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5.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高敏药物使用,并注意穿梭用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