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ee2b1243323968011c9239.png)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5f8d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e.png)
考点一: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因此,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可以改写为乘法算式。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说明:少了相同加数,因此是错误的所有的连加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说明:必须要强调是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才可以。
5个4相加和4个5相加的和相同。
(√)说明:4个5,5个4相加的和都是20,所以是正确的。
5个4相加和4个5相加的和相同,意义也相同。
(×)说明: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意义是不同的。
5个4表示4+4+4+4+4+44个5表示5+5+5+5,这两个式子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都不同,所以意义不相同。
例:7+7+7+7=28相同的加数是( 7),相同加数的个数是(4)个,可以改为乘法算式为(4×7或7×4),表示(4个7)相加的和是28。
弄清几个几:易错点:5×5表示5个5 相加的和。
不能表示5个5相乘。
5个5相乘是5×5×5×5×5。
5和5相乘可以列式5×5考点二:乘法各部分名称及读法例:8×5=40 8和5称为因数,40称为积。
因此知道两个因数求积用乘法计算。
(看到积或因数用乘法)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7,算式为(9×7=63)积为(63)读法:8×5=40读作:8乘5等于40(注意8、5的顺序不能颠倒,“乘”和“等于”要写汉字,怎样读的算式就怎么写读作,有“=”号的就写等于几)3乘4写作3×4 3×4读作3乘4考点三:乘法意义的应用2×4+4表示2个4加上1个4等于3个4相加。
3个4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是3×44×4-4 表示4个4减去1个4等于3个4相加。
3个4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是3×4考点四:“1”和“0”的乘法记住两句话: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1×8=8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5=0考点五:乘加乘减乘加: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相同加数的部分,有几个几就写几×几,另一部分是剩下的部分,把这两部分相加就是乘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课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课一](https://img.taocdn.com/s3/m/ff52ee99d1f34693daef3eea.png)
(1)都玩过山车,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有剩下的 人吗? (2)如果都玩“碰碰车”该租几辆车?
辆 )…… □ 7 57 ÷ 8 =□( 1 (人) □○□ 答:可以满8辆,还剩下1人。 辆 )…… □ 9 57 ÷ 6 =□( 3 (人) □○□ 9+1=10(辆) 答:可以装8台电扇,还剩1片。
返回 继续
返回 继续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二、易错题辨析
(一)、填空
1.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 数 大 。 2.被除数=
小
+
,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
商
×
除数
余数 59 8
。 。 )。 ,最小
3.除数6,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
4.□÷6=□……□,余数可能是( 1、2、 3、 4、5 5. 一 个 数 除 以 9 有 余 数 , 余 数 最 大 是 是 1 。
)
4. 小林早上6:40起床,小红早上6:20起床,比较起来,( B )起得早。 A 小林 B 小红 C 两人一样早 5. 小亮1小时可以修补26本书,小亮比小华1小时多修补2本,小华1小 时可以修补( A )本图书。 A 24 B 28 C 46
返回 继续
第二单元
(三)、解决实际问题
时、分、秒
二、易错题辨析
返回 继续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知识点整理
3.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1)没有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56÷7=8, (2)有余数的除法 56÷8=7, 8×7=56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8 ÷7=5……3 5×7+3=38
11﹕20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7d20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2.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教案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100以内整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和数数能力。
2. 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 复习加减法运算,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计算。
教学内容:1. 复习数的读写,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复习数的比较大小,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加强理解。
3.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活动:1. 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设计比较大小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理解。
3. 设计加减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价:1. 通过数数游戏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程度。
2. 通过比较大小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的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加减法运算练习题检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几何图形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学会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和组合。
3. 复习测量和比较几何图形的大小方法。
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名称,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讲解。
2. 学习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和组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复习测量和比较几何图形的大小,学会使用尺子和量具。
教学活动:1. 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辨认基本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设计拼图游戏,让学生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和组合。
3. 设计测量和比较大小活动,让学生使用尺子和量具来测量和比较几何图形的大小。
教学评价:1. 通过实物和图片,检查学生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程度。
2. 通过拼图游戏,检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拼图和组合能力。
3. 通过测量和比较大小活动,检查学生对几何图形大小测量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计量单位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对常用计量单位的认识,包括长度、面积、体积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1a3d6a02020740be1e9ba6.png)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 习提纲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 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1ebb41a26925c52cc5bfdb.png)
相 信你是最棒的!
二年级数学试卷
学 校: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一、填空。(4题、10题每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根据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可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和(
)。
2、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6×2 6+6 5×3 20-6
1米 80厘米
3×6 12
4+4 4×4 1米20厘米 120厘米
二、我是小判官,对错我来判。(对的“√”,错的“×”,每题1
分,共5分)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边越长,角越大。(
)
2、100厘米 ﹥ 1米。(
)
3、3×5 = 5×3。(
)
4、5个6相加是多少,列式是:5+6 = 11。( )
书包24元 文具盒 ?元 彩笔6元 练习本2元
3、
1 书包比文具盒贵18元,文具盒多少元?
2
小芳买了4盒彩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问题是:
算式是:
4、上体育课时,站在小红前面的有8人,站在小红后面的有16人,小红 站的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用口诀(
)计
算。
3、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4、( )五二十 三( )得九 ( )五得五 (
)十二
4×( )=3×( )
5×( )=( )×(
)
5、200厘米=( )米
23厘米-7厘米=( )厘米
8米+15米=( )米
1米-50厘米=( )厘米
西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
![西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ac9d2749649b6649d74725.png)
西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9= 42÷7= 27÷3= 45÷5= 5×5=20+63= 40÷8= 35÷5= 8×4= 6×3=12÷2= 80-17= 6+6+6= 3+3+3+3=2.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8=______ 8×8=______ 4×6=______ 7×4+7=______ 49+7=______ 9×5=______ 4+4=______ 6×8+30=______ 1×9=______ 35+7=______ 1×1-1=______ 9×9-9=______3. 直接写出得数。
4×6= 3×3= 5×5= 70-40=42+8= 76-50= 4×3= 4×4=30+48= 3×6= 43+40= 4×5=23+9= 1×6= 72-20= 46+5=2×5= 57+9= 6×5= 2×2=4. 口算。
72÷9= 54-6= 35÷7= 45÷5= 64-8= 7×6=28÷4= 36÷9= 27÷3= 24÷3= 56÷7= 49÷7=32÷4= 2×9= 20÷4= 24÷8= 9×5= 54÷6=5. 用竖式计算。
57÷9= 36÷8= 52÷7= 29÷6=43÷7= 50÷6= 86÷9= 60÷8=二、根据题意填空。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b459547a5e9856a561260de.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横线用尺子划,最后横式的得数不要忘记写。
检查有没有抄错数、写错运算符号、进位与退位有没有计算错误。
3、“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圈关键字,“比”字前面的是谁圈起来,比后面参照标准多还是少,把多或者少圈起来。
例如:小华比小英多做5朵花,那把“小华”和“多”圈起来,我们就知道小华多。
4、要看的懂条形图,线段图,求比一个数多还是少,是求“和”还是求“一部分”。
5、求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首先要知道两者相差多少,三种方法。
①多的去掉,②少的补上,③移多补少,总共多出来的一半。
(如果说送给6个后同样多,那要理解它们原来相差12。
给一半后同样多,那原来相差就是一半加一半)6、求最多最少的问题,比谁多,比谁少,同一个参照标准,先列不等式,求最多就是-1,求最少就是+1。
7、交换两筐使左右两边相等,相同的数不用考虑,其他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使最大数和最小数在一起,第二大和第二小数一起,这样才能使左右两边相等。
8、当问题中问够不够时,把计算出来的数与问题中已知的数进行比较,答:够或者不够。
9、解决问题的单位名称不要忘记写。
圈关键字,看到问题中“多少”后面那个字,“几”后面那个字都要圈起来。
多少钱的单位名称是元,不是钱。
几分钟的单元名称是分钟。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2、画平行四边形以及辨别平行四边形,上下,左右一样长。
画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先画上下,再画左右。
3、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
4、多边形至少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比多边形的边数少2。
分三角形的时候以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顶点。
5、按要求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图形。
解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解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5a07c8a5e9856a57126051.png)
解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解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数与运算
(1)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试题。
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试题。
估算: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理解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熟练记忆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包括看算式想口诀、看口诀写算式、知道口诀的由来、口诀上下句之间的关系。
2.量与计量
(1)掌握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能正确使用。
(2)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整厘米数,能用直尺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3)能估计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
3.空间图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5c373519e8b8f67d1cb9bc.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4单元知识小结,建议收藏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020精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2020精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b75a45c5da50e2534d7f39.png)
【篇一】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 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篇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篇三】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6112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2.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一、整数的加减法1. 完成横式的加减法计算2. 表示正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 利用数轴表示整数的位置4.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二、三角形和四边形1. 辨认三角形和四边形,并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 认识各种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的特点和性质3. 利用给定的信息,判断和画出相应形状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三、图形的描述和分析1. 辨认和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等)2. 分类和组合图形,了解图形的相同特点和不同特点3. 利用图形的特点描述、比较和问题求解四、时间和日期1. 认识日历和钟面,理解时间和日期的表示方法2. 计算和比较时间长度,理解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概念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解决有关时间和日期的问题,如计算时间间隔、推测日期等五、数的概念和数的排序1. 大小数的认识和表示,理解数的大小关系2. 利用算数和连线等方法比较大小数的大小3. 数的排序,理解顺序的规律,进行数的排序练习六、单位和度量1. 认识常用的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单位(米、升、克等)2. 利用适当的单位进行度量,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单位和度量的知识进行计算七、二位数的数和计算1. 了解和认识二位数的数,如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2. 用竖式计算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3. 利用数的大小关系解决二位数的问题4. 进一步应用二位数的数进行简单的应用计算八、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2. 用图形和实物表示分数,进行分数的读写3. 进行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九、数据的整理和统计1. 辨认和收集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制作简单的图表,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3. 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推测和预测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和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a49df00740be1e640e9a9d.png)
芳芳花12元买了6包饼干,明明3 元买了1包饼干,谁买的便宜,便 宜多少?
2、小红有20元钱,买了2顶帽子,还剩多少 钱?
解决问题
• 1、有36人要租车。
限坐9人
限坐6人
(1)如果都乘大车,需要租几辆?
36 ÷9=4(辆)
(2)如果都乘小车,需要租几辆?
36 ÷6=6(辆)
买文具
•
24元
9元
8>6,所以女孩快。
3张纸可以扎12朵花,7张 纸可以扎多少朵花?
小明和3个同学要拿16瓶矿泉水, 平均每人要拿多少瓶矿泉水?
1+3=4(个) 16 ÷4=4(瓶) 答:平均每人要拿4瓶水。
有4盒羽毛球,每盒9个, 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 班分几个?
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 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商店有7包袜子,每包有6双,卖 出32双,还剩下多少双?
二年级有男生20人,女生25 人,每9人一组参加跳绳比赛, 一共可以分几组?
1.我们班有8个小组,有1个组7人,其余的都 是每组6人,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6×7+7
=42+7
=49(人) 答:我们班一共有49人。
2. 30把单人椅和8把双人椅,一共能 坐多少人?
24÷4=( 8 ),读作: ( 24除以4等于8 ),口诀: , 四八三十二 被除数是( 24),除数是( 4), 商是( 8 )。表示把( 24)平均 分成( 4 )份,每份是( 8 )。 也可以表示24里面有( 8 )个 ( 4 )。
15÷5=( )读作(
)口诀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 )份,每份是( ),还表
3×5=15 15÷3=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42ac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9.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中复习 | 苏教版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认识数字0-100之间的数;2.理解并掌握十进位、百进位和千进位的数位表示方法;3.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讲义;2.黑板、彩色粉笔;3.数字卡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1. 数字概念的复习•引导学生排队,对数字符号0-100进行唱,论后让一些学生上黑板写出各自所说的数字,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记忆和书写。
•接着,老师可以出题,让学生快速答出数字大小,例如:“25和52哪个数较大?”等。
2. 数字的位值及其读法•引导学生回顾数字的位值及其读法。
首先,可以拿出一个不同位数的数字让学生分辨每一位数字的具体位值以及读法,例如:342的“3”位是百位,“4”位是十位,“2”位是个位。
•接着,指定几个学生给出各自举的例子的读法。
3. 计数巩固•让学生数数,并让两个学生左右手拍数,以加强学生的数数技能。
•然后,可以出示一个简单的计数填空题,在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的前提下,让学生上黑板完成。
4. 十进制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十进制。
可以使用十进制展示板,让学生学习到几组十进制数,例如:45→4组5个;28→2组8个。
•出题环节:将具体数字拼凑数码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试着拼凑出相对应的数量,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
5. 加法复习•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生可以使用两位数和一位数组合卡片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例如62+3=、24+7=。
•在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加法计算的前提下,进行加法竞赛环节,学生可以组成小组竞赛,以加深掌握相加基本法则的理解。
教学总结: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初期复习课,主要以数数字概念、数位等内容为主。
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法计算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启发大家学习方法,坚持自主学习的灵活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习效果。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8a63abf240c844768eaee35.png)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一、认识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方法:
(1)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如果没有把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左端时,可以用物体右端对应尺的刻度减去左端对应尺的刻度。
2、知道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
1米=100厘米
二、认识线段
1、线段的定义: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就叫线段。
2、会量线段、会数线段。
(见教材全解P9-10,要会用简便方法来计算线段的个
数)
三、100以内的加减法
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
掌握的核心是:位数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难点是应用题和这些题的变型
尤其是注意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要搞清楚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然后再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4 □4
-2 □+ 2 □
4 6 4 9
□9 □3
-2 □+ 2 □
3 2 6 1
规律:
加法,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大的,肯定不用进位;
凡是个位得数比已知加数小的,肯定是进位。
减法:凡是个位得数比被减数大的,肯定用退位;
凡是个位得数比被减数小的,肯定不用退位。
应用题
三、乘法
要点是熟背口诀
复习的重点是那些乘积相同的,或者其他比较特殊的口诀一定要熟记。
例如:哪两组数的乘积等于6、12、16、18、24、36
哪些乘数之积的个位数与这个乘数相同?
哪两个数相乘小于这两个数相加?
那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相加的和?
相信你是最棒的!Array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
(4题、10题每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根据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可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
2、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用口诀()计算。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直角有()个。
4、()五二十三()得九()五得五()十二
4×()=3×() 5×()=()×()
5、200厘米=()米 23厘米-7厘米=()厘米
8米+15米=()米 1米-50厘米=()厘米
6、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约15();铅笔的长大约是18();
数学书长约20();爸爸的身高是170();
7、小亮计划写100个汉字,昨天写了28个汉字,今天写了42个汉字,两天
大约写了()个汉字。
8、如果+,那么()
9、在()里写出所量物体的长度。
10、在○里填上“<”“>”或“=”。
(每题1分,共6分)
6×× 6 1米 80
3×米20厘米 120
二、我是小判官,对错我来判。
(对的“√”,错的“×”,每题1分,共5分)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边越长,角越大。
()
2、100厘米﹥ 1米。
()
3、3×5 = 5×3。
()
4、5个6相加是多少,列式是:5+6 = 11。
()
5、一辆小轿车有4个轮子,3辆一共有12个轮子。
()
三、百里挑一,我会选。
(每题1分,共5分)
1、4×6表示()。
A、4个6相乘
B、4和6相加
C、4个6相加
2、左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A、3条
B、2条
C、1条
3、下列长度接近1米的是:()
A、教室长
B、课桌宽
C、足球场宽
4、黑板面上的直角()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6+6+6-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A、4×6-6
B、2×6
C、3×6
四、仔细看,动手写,动脑算。
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0.5分,最后4题各1分,共10分)
36-8= 3×5= 4×6= 24+60-7=
4×4= 87-27= 5×6= 2×6-6=
69-26= 5×4= 1×1= 6×3-5=
2×4= 26-17= 38+7= 5×5+13=
2、用竖式计算。
18+67= 80-26= 57+33=
25+38+37= 72-37-18= 8+68-29=
4、列式计算。
(16分)
1、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
2、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
4、比33多39的数是多少?
5、
6、 五、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
(2+2+3,共7分)
(1) 根据已知线画一个直角 (3)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20分)
1、草地上原有34只羊,走了16只,又来了25只,现在有多少只?
2、妈妈买回20个苹果,每天吃3个,吃了6天。
3、
① 书包比文具盒贵18元,文具盒多少元?
② 小芳买了4盒彩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问题是:
算式是:
4、上体育课时,站在小红前面的有8人,站在小红后面的有16人,小红站的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个?
一共有多少个?
妈妈买回的苹果少了多少个?
书包24元 文具盒 ?元 彩笔6元 练习本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