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品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古诗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古诗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代诗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欣赏:选取范围广泛的古代诗歌,包括先秦诗歌、汉魏六朝诗歌、唐宋诗歌等。

2. 古代文言散文阅读:选取几篇典型的古代文言散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古代诗歌和文言散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古代诗歌和文言散文的意义和内涵。

3. 课堂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古代诗歌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学习古代诗歌欣赏:从先秦时期的《离骚》开始,依次学习汉魏六朝时期的名篇,最后学习唐宋时期的经典诗歌。

每首诗歌都配有文学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3. 分析古代诗歌: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分析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4. 阅读古代文言散文:选取几篇代表性的古代文言散文,通过逐词解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古代文言散文的魅力。

5. 模仿创作: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小结:对本次古诗文大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收获和困惑,并进行解答。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和课堂讨论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包括古代诗歌欣赏笔记、文言散文阅读笔记和模仿创作作品等。

3. 小测验评价: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于古代诗歌和文言散文的理解和记忆。

4. 学习成果展示:鼓励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研究报告等形式的学习成果展示。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2. 课件和音频资料:包括古代诗歌和文言散文的课件以及配套的音频资料。

古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古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单元古文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2)能够正确朗读、背诵和默写古文;(3)学会运用古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仿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古文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选取《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名篇,共10篇古文。

三、教学策略1. 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分组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古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

4. 仿写法: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古文写作水平。

5.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古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古文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指导: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古文,了解大意。

3. 课堂讲解:(1)朗读古文,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味;(2)分析古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观点。

4. 课堂实践:(1)仿写古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组织学生进行古文表演,加深对古文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讨论、分析、仿写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统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精品教案设计

新统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精品教案设计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2.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3.学生学会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电视剧《西游记》的经典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阅读《西游记》,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歌曲。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还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妇孺皆知。

2.出示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精通围棋,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

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后任长兴县丞。

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3.简介创作背景:吴承恩生不逢时,一生坎坷。

他少年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的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等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4.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脚步,体验《西游记》中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二、整体感知,认识人物1.《西游记》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2.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3.《西游记》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板书“人物”)(1)你还知道哪些神仙?(玉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二郎神、托塔李天王……)(2)取经路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妖怪。

古典名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古典名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古典名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远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通过对古典名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并提高对中国文学经典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整体设计,使学生对古典名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本教学设计将围绕古典名著展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古典名著的背景和历史意义:通过讲解古典名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的重要性和影响。

2.古典名著的文学特色与艺术魅力:通过对古典名著的文学特色、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的解读,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3.古典名著的主题与思想:通过对古典名著的主题和思想的阐释,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思考古典名著所表达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

4.古典名著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对古典名著的重要章节的阅读与解读,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和分析思维。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展示古典名著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与演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演讲,促进学生对古典名著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本教学设计将采取以下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课堂讨论、演讲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等。

2.书面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书面作业,测试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组项目评价: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项目研究,最后通过组内评价和展示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项目完成情况。

古典古籍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古籍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名称】:《论语》阅读与感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掌握《论语》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3)能够独立阅读《论语》原文,并理解其基本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论语》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1. 《论语》中某些语句的文言文翻译和理解。

2. 如何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论语》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

2. 学生准备:《论语》原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 提问:同学们对《论语》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论语》中的核心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2. 学生阅读《论语》原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三、课堂讨论1. 小组讨论:选择《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其内涵和现实意义。

2.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文言文翻译1. 教师选取《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进行文言文翻译。

2. 学生跟读、朗读,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思想应用于实际。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论语》中的思想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课后作业】1. 阅读并翻译《论语》中的一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设计(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设计(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整组教学设计目录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 (2)“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3)第18课《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第18课《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第19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第19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4)第20课《景阳冈》教学设计 (18)第21课《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23)“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总结课设计 (26)温州市瓯海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研修班第一组二〇〇九年四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教材简介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

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

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

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神州数码杯”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教案2011年10月《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授课班级】中等职业教育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30人【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舞蹈》(主编:吴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内容】古典舞训练单元——古典舞身韵【授课形式】课堂教学【授课时间】2个课时(连排)【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第二章第四节“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对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做到动作协调熟练地掌握身韵元素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即气息的运动规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

因此,本课内容结合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又进行了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气息、韵律以及肢体表现力,最终增强了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是针对中职学校幼教专业二年级学生来设计的。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为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舞蹈表演中与气息、动作舒展有关的理论都结合在具体的组合和作品中讲解,再辅以作品的欣赏来加以理解和巩固。

【教学目标】通过身韵组合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气息的存在,感受到气息的流动,以及气息对动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及规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知识目标1.明确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气息起承转合的韵律: 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二)能力目标1.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使学生具备将气息运用到舞蹈表演中去,使动作舒展、流畅、优美且传情达意的能力。

3.通过对气息的掌握,增强今后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肢体示范能力。

(三)情感目标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力以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气息、掌握规律并初步控制气息;2.将气息初步运用到所学动作中,使动作灵活舒展,传情达意。

《第三单元 二、 古典主义音乐》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二、 古典主义音乐》教学设计

《古典主义音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主要作曲家。

2. 掌握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 通过欣赏和演奏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典主义音乐的和谐、典雅和精致的风格特点,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作曲家。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演奏和欣赏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并能够将这些元素应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主要作曲家等资料。

2. 准备古典主义音乐作品音频和视频素材,供学生欣赏和演奏。

3. 准备乐器和音响设备,供学生实践演奏。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了解水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高中音乐课程《古典主义音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古典主义音乐的相关视频,如贝多芬、莫扎特的交响乐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引导学生进入古典主义音乐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趣。

2. 介绍古典主义音乐背景:教师简要介绍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包括音乐风格、作曲家特点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整体背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卖力组织讨论。

小组任务是讨论一部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分析作品的特点、作曲家情感表达、音乐风格等。

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提问和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的鉴赏能力。

4. 教室分享与评判: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效果,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评判。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进一步强调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古典文化精品教案

中华古典文化精品教案

中华古典文化精品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华古典文化精品——《红楼梦》教案目标:1. 了解《红楼梦》作为中华古典文化精品的重要地位和影响;2. 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价值观;3. 培养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3. 探讨《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中华古典文化价值观;4. 阅读和理解《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5.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整体把握。

2. 分析《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中华古典文化价值观,如亲情、友情、爱情、婚姻观等。

三、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分发《红楼梦》的经典片段,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加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进行深入讨论。

2. 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学生在本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强调中华古典文化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中华古典文化的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学资源:1. 《红楼梦》文本和经典片段;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和支持。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3. 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其他中华古典文化精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等;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演出,深化对中华古典文化的了解和体验;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中华古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为任务,围绕特定主题或文学作品展开,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本单元主题为“古典诗词的魅力”,选取了唐宋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仍需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能够分析诗词的艺术特点;(2)通过学习唐宋诗词,掌握不同时期诗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写作技巧;(4)能够对所学诗词进行背诵、默写,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升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提高文学鉴赏水平;(3)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实践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表达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通过学习诗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3)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提升生活品质;(4)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5)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审诗词之美,溯诗词之源”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为古典诗词单元,收入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共8篇诗歌。

魏晋风骨、大唐气象、雅宋风流,滋养出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歌风格,相对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传承和发展的脉络。

曹操的古朴雄健,陶渊明的自然恬淡,李白的乐观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平实动人,苏辛的豪迈,李清照的婉约,在诗的天国里,诗人的心是敏感的,现实生活的喜怒哀怨,折射到心田里,荡漾出诗意的色彩斑斓的涟漪。

阅读古典诗词,体味其饱满感情、深邃的哲思、感受诗人或“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中”,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多样人生,引发对社会深度的关注,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从文艺创作三元论来看,创作过程是:感知客观现实——作者的主观想象和创造——完成作品。

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手法来看,主要是体现在比兴手法的运用,而比兴手法的运用与意象密不可分。

这就决定了提高鉴赏水平,一要注意知人论世,二要分析经过作者主观意识创造,饱含情感的意象以及意境。

这两点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体会不同的诗歌风格,诗人个性化的表达,独特的审美视野,通过鉴赏者的心胸完成个体审美的创造和想象,而非只停留在“还原”这个审美的浅层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丰富古典诗词的积累,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掌握古典诗词传承与发展的脉络,扩大审美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亦作为单元群文阅读的重点。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诵读作品,涵泳其间品珠玉之声,感受诗词的形式美、韵律美,深切的体会诗歌的情感。

2.培养学生推敲诗词字、词、句以及理解引用、比喻等手法的能力。

从而提高分析诗词文本的能力。

3.掌握分析作品的意象以及意境的方法。

4.理解诗词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5.通过鉴赏诗词,体会不同的诗歌风格,诗人个性化的表达,独特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典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在神话、历史、戏剧、建筑、雕塑等方面的成就。

2. 欣赏和鉴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世界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

3. 认识到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罗马文化是古典文化的高峰。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荷马史诗》2. 希腊剧作家、哲学家3. 希腊雕塑4. 希腊、罗马史学5. 希腊、罗马建筑6. 拉丁语教学难点:1.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成就的背景及影响2. 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希腊和古罗马会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化?二、新课讲授1. 讲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在神话、历史、戏剧、建筑、雕塑等方面的成就。

a. 以《荷马史诗》为例,讲解古希腊神话的优美故事和丰富内涵。

b. 以希腊戏剧为例,介绍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

c. 以希腊雕塑为例,展示古希腊雕塑的优美造型和艺术价值。

d. 以希腊、罗马建筑为例,讲解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结构特点。

2. 讲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成就的背景及影响。

a. 分析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b. 探讨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古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欣赏的古希腊、罗马艺术作品,并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a. 分析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影响。

b. 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例,讲解欧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讲解《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该单元主题为“古典诗词鉴赏”。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对诗词的背景分析、内容解析、艺术特色探讨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诗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诗词,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

但大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他们深入体会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其特点。

(2)学会分析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创作风格,能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意象分析、修辞手法识别、声韵美感体验等。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拓宽知识面。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取长补短。

(3)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后阅读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鉴赏体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化,尊重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通过诗词鉴赏,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从中体会到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初中语文《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学习成果评价:
1.各组品读文章重点语句的效果评价。
评价要 点
2.学生阅读收获记录评价。 3、学生活学活用练笔的评价。 学习态度评价:
1.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是否积极,充满兴趣。
2.小组合作是否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率如何。
适用年 九年级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所需时
5 课时((专题一 2 课时,专题二 3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课文均选自明清古典白话小说中影响久远的经典名著。它们题 材各异,风格有别,既再现了特定时代社会的生活图景,亦展示了异彩 纷呈的人物画廊。学习本单元文章,意在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 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记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 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迭起,读 来引人入胜。《杨修之死》选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取材 于史实而又有虚构。《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运用夸张的 手法勾勒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深刻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士人的 毒害之深,围绕着范进命运的变化写出了世态炎凉。《香菱学诗》选 自《红楼梦》。香菱是个苦命女子,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 得成功,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 有益的启迪。
环境
其 他 课本、作文本。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分析杨志之“智” 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 志的计谋?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 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 动。)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 径自讨苦吃? (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 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 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这说明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活动二:一个不体察下情的领导,是不受欢迎的领导,杨志正是这样 一个人,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划的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

《中国古典舞》精品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舞》精品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舞蹈教学课题:中国古典舞蹈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与舞蹈》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舞》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课型:音乐与舞蹈教学目标:1.能说出中国古典舞蹈的含义,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形,手位,能够初步掌握其要领。

2.通过欣赏、体验中国古典舞及作品,能够说出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体态特征和重要表现手段。

3.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蹈作品的欣赏,加深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体态特征和中国古典舞蹈的重要表现手段教学难点:掌握中国古典舞蹈“形、神、劲、律”的风格特征,并在切身训练中体验、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独特风格。

教具准备:鼓、电脑、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情境:学生伴着乐曲《春江花月夜》进入教室就坐教师表演一段舞蹈⑴学生欣赏⑵教师介绍舞蹈种类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类。

生活舞蹈多指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直接联系、形式简朴、易于掌握、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多指由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创造,从而产生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的艺术形象,由舞蹈演员表演,供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其根据不同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蹈、民族舞蹈、现代舞和新创作舞蹈。

⑶教师提问:刚才老师表演的属于哪个种类的舞蹈?大家是从什么方面来判断的呢?中国古典舞,从舞姿、服饰、音乐等方面判断。

⑷出示课题。

师:古典舞的“古”,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是历史的研究,包括文物学、文献学、图像学、音乐学、舞蹈学、文学等,“典”是指“庄重高雅,出处有典据,有典范意义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中国古典舞蹈多姿的风采。

主题教学环节一、新课1.中国古典舞蹈的渊源㈠欣赏舞蹈《踏歌》片段,了解中国古典舞蹈吸收了——宫廷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元素。

古典文学作品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文学作品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红楼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掌握主要人物形象,提高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理解封建社会的风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2. 对封建社会风貌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红楼梦》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2.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主题等。

二、自主学习1. 阅读课文,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找出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

三、小组讨论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a. 《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b. 你认为《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有何特点?c. 《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有哪些?四、课堂展示1.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课堂小结1. 总结《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强调《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风貌和道德观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谁来说一说?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回忆。

二、角色扮演1. 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

3. 观看表演,评价表演者的表现。

三、拓展阅读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红楼梦》的完整版,了解更多的人物和情节。

2. 介绍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红楼梦》的学习成果,强调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书心得。

古典课程故事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课程故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典故事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故事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古典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分析古典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典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故事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故事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古典故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经典古典故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几个与故事相关的成语或典故,让学生解释其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典故事的价值。

2. 学生课后阅读一本古典故事书籍,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古典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述另一个经典古典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几个与故事相关的成语或典故,让学生解释其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典故事的价值。

2. 学生课后阅读一本古典故事书籍,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古典风格导读课程设计

古典风格导读课程设计

古典风格导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古典风格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两种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元素。

3. 学生能够了解古典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解读古典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简短分析。

3.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文学审美观。

2. 学生通过学习古典文学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生能够理解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光辉,培养真善美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古典文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古代文学名著选读》教材为依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古典文学基本概念与特点:介绍古典文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使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基本框架。

2.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选取《诗经》、《楚辞》等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其主题、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

3. 阅读方法与技巧:教授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如注释阅读、对照阅读、鉴赏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4. 社会背景与历史价值:分析古典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古典文学基本概念与特点,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周:诗经选读,分析作品中的自然、人生、道德等主题。

第三周:楚辞选读,解读屈原的《离骚》,探讨其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教案

中国古典教案

中国古典教案教案标题:中国古典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华,并理解其中的思想和美学价值。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3. 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选读和欣赏。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如意境、修辞手法等。

2. 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不同流派和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诗经》等。

3. 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美学价值。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四步:讨论与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步:作品欣赏(15分钟)选择一段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读或播放,让学生倾听和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并提供相关书籍、电影等拓展资源。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

教学资源:1.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选读材料。

2. 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

3.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研究资料。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动,如写作、绘画等。

2. 鼓励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亲身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3.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扩大他们的文学视野。

以上是一个中国古典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的教案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精品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单元《古典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元教学设计
学校
学科
音乐
年级
初一
班级
1—8
任课教师
总课时
3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认识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以及他们的作品《惊愕交响曲》、《渴望春天》、《夜后咏叹调》及《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技能目标
能够用甜美的歌声、正确的换气演唱《渴望春天》、用热情庄严的情绪演唱《欢乐颂》。
《夜后咏叹调》必须在了解歌剧剧情的基础上才能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美声的美,能够以此为契机让学生简单了解歌剧的基本常识。
《惊愕交响曲》是一首比较简单的交响曲。很好理解,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教学生如何欣赏简单的交响乐,并体会海顿的风格。
《欢乐颂》是一首非常简单且大气磅礴的歌曲。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歌曲的内涵。
2、《欢乐颂》是()国作曲家()的作品。
3、海顿被后世称为(),我们学过他的交响乐作品是《()交响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学生乐于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受流行歌曲的影响较深,对教材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渴望春天》、《欢乐颂》虽然是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经典外国歌曲,但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些古典音乐,对这首歌并不熟悉。歌曲的篇幅很短,节奏旋律也很简单,但在理解歌曲的内涵、表现歌曲的意境上有一些难度。这两首歌曲的思想境界很高,可能学生当时并不能理解得那么深,那么透彻,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对他们的心灵会起到净化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渴望春天》和《欢乐颂》。
聆听《惊愕交响曲》、《欢乐颂》和《夜后咏叹调》,感悟古典音乐的美。
章节教学目标检测
试题
一、用横线将下列音乐家与相应的美称及作品连起来
贝多芬神通《渴望春天》
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惊愕交响曲》
海顿乐圣《第九交响曲》
二、填空
1、《夜后咏叹调》选自歌剧《》,是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
此外,交响乐对于学生来讲依然是一个难点。要用通俗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及交响乐队的基本知识,能够欣赏简单的交响曲,体会它们的情绪。




《渴望春天》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全曲短小精炼。歌词中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从这点引入热爱大自然是很好的切入点。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把优美环境和恶劣情况对比引出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