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五情景信息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题型专项练(五)

情景信息类

(20分钟,50分)

1.(6分)线粒体中存在一种促进正常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Smac,该蛋白释放到线粒体外可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关键蛋白”可能是由线粒体中的DNA指导合成的

B.在癌细胞中线粒体释放该“关键蛋白”的过程可能受阻

C.该“关键蛋白”从线粒体中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D.癌细胞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IAPs被抑制表达有关

【解析】选D。线粒体含有少量DNA,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该“关键蛋白”存在于线粒体中,因此该“关键蛋白”很可能是由线粒体中的DNA指导合成的,A项正确;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此癌细胞中线粒体释放该“关键蛋白”的过程可能受阻,B项正确;该“关键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质,因此从线粒体中释放时需消耗能量,C项正确;由题可知,该“关键蛋白”和凋亡抑制蛋白反应才能促进细胞凋亡,因此癌细胞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该“关键蛋白”的释放有关,而不是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被抑制表达有关,D项不正确。

【变式训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

饰PML—RARα,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引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三氧化二砷使癌细胞凋亡的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C.维甲酸能够有效地减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凋亡癌细胞内染色质收缩,DNA复制和转录减慢【解析】选D。由图可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是染色体甲和染色体乙发生了部分片段的交换,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正确;三氧化二砷可引起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进入凋亡,因此是受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B项正确;维甲酸可以修饰PML—RARα,使癌细胞重新分化,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C项正确;凋亡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D项不正确。

2.(6分)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

( )

光照时间0 t1t2t3t4t5分离出

的放射性化合物无①①②①②③

①②③

④⑤

①②③

④⑤⑥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淀粉。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解析】选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时间,不同时间的产物为因变量,A项不正确;在t1时,最先出现的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是一个CO2分子与细胞内的一个RuBP 反应生成的,因此两个①中只有1个碳原子具有放射性,B项不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物质出现的先后顺序就是14C的转移途径,由表可知,其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C项正确;如果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则同时检测到①②③④⑤⑥六种具有放射性的物质,不能判断其出现的先后顺序,D项不正确。

3.(18分)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而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人类各种癌细胞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质C,导致细胞周期受到过度刺激,启动细胞过度分裂(图

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G蛋白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GTP与ATP都是能源物质,参照ATP的命名方法,请写出GTP的全称: 。GTP供能后形成的物质可能是(填简称)。

(3)过程②是,物质B从合成部位到发挥作用部位穿过层生物膜。

(4)细胞周期受到过度刺激后,会过程⑤的发生。

(5)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

【解析】(1)酪氨酸激酶受体是细胞膜上进行信息传递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2)由于GTP也是能源物质,根据ATP的命名方法,其中的G应为鸟苷,则GTP的

全称为鸟苷三磷酸,其供能时与ATP的水解相似,初步水解生成GDP+Pi,进一步水解形成GMP+Pi。

(3)由图可知,转录激活剂作用于物质A,则物质A应为DNA分子,图中⑤为DNA 复制,②为转录。物质B为mRNA,其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因此不会进行跨膜运输,即穿过0层生物膜。

(4)细胞周期受到过度刺激后,启动细胞过度分裂,因此会促进DNA分子的复制,即促进图中过程⑤的发生。

(5)图中反映的是细胞接受了生长因子的信息后启动了细胞的过度分裂,因此如果破坏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就不会启动图示的有关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产生的目的。

答案:(1)糖蛋白(或蛋白质)

(2)鸟苷三磷酸GDP(GDP或GMP)

(3)转录0 (4)促进

(5)破坏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4.(20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根据下图分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