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词句的引用化用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词句的引用、化用与创新

百花争艳有雷同,诗词一家总相似,古为今用本无心,岂可妙语不相逢!

这几天跟于丹重温中国文学史上最美古诗词,有很大的感触,原来我们一直激赏、赞叹不止的美丽诗文,很多都是引用、化用前人的一些文字和意象重新组合创作而成。

我先要指出的是,今天这里所说的意象化用,不包括一些古诗词中已经约定俗成的表达模式,如梧桐、芭蕉、雨点、杜鹃、凭栏、夕阳表达忧伤、怅惘、悲凉等情绪,也不包括一些用典如接舆、五柳、相如赋、东床等。

因为是随笔,所以化用和创新的例子并不严格分类,只一一列举。

在感叹好花不常,无人同赏时,唐代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一诗中写道: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最后一句更是了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为保此句版权,不幸为其舅宋之问害死。)到了北宋,欧阳修在《浪淘沙》里将其化用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我们都熟悉史上最有才情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里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句话从何而来?在我看来,应该是北宋欧阳修《玉楼春》里的“尊前拟

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淡。”但是李清照的词写得比欧阳修更真切感人,此句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某些状物描写的细节处,一些博览群书的诗人也创造性地应用了前人作品的表达法,比如写绿荷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秦观在《虞美人》中有诗云“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显然,秦观化用了杜牧《奇案郡中偶题二首》的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朝温庭筠《更漏子》有一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思妇听到三更梧桐雨,孤枕难眠,听雨到天明。这一声声梧桐雨滴到南宋,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化成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将思妇闺情大化为人世沧桑。人生多少悲欢都变成流不断的阶前雨滴。

还是这个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毛泽东深解其味。“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中第一句就化用了这句诗词,将其改为“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一改原句沉郁伤怀之情,用西风晨月、寒霜断雁为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做铺垫,以引出下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此为欲扬先抑。

苏轼在《吉祥寺赏牡丹》一诗中有云“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黄庭坚在《南乡子》一词中自我调侃,将其改为“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古

人以化用、创新为乐事,在此可见一斑。

用流水写哀愁、柔情,自古有之。也许看到柔柔弱弱、一去不返的流水,人们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怜爱、温柔、不舍之情。

南唐后主李煜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广为传唱。这一江春愁,流到北宋秦观笔下,变成了“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曹雪芹的《红豆曲》中的一句我们一定不陌生,甚至能唱得有滋有味:展不开的眉头,捱不完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比较一下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一二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其中似有几分渊源。

我们吟唱的《月满西楼》(其实李清照的词牌名叫《一剪梅》)有两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缠绵悱恻,无端端就会把人感动。其实唐代的刘长卿那首诗也很不错,却没能像女词人的这首词那样深入人心: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关于月亮,引用和化用的例子就多了。李白在唐朝举杯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一问,到宋朝还无解答,于是苏轼接着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

恐怕是个万古不解的迷。

唐朝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一句一直萦绕在很多诗人心中,怎样才能从情感、字句和音韵上对出一个下联?到了北宋,一个叫石曼卿的诗人终于找到了圆满的对句“月如无恨月长圆”。毛泽东则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配出另一个对句“人间正道是沧桑”,又将忧愁化成了豪气。

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有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到了南宋,姜夔也来扬州吊古,想起杜牧诗句,面对历经几百年沧桑的二十四桥和当年那一轮不变的明月,不由得嗟叹: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明月多与相思紧相随。东汉有位无名氏留下《古诗十九首》,平白如话。其中第十九首写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首诗在唐朝宰相张九龄心中久久激荡,当他面对海上一轮明月静静升起时,留下《望月怀远》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明月总引起诗人不尽的遐想。还是唐朝,张若虚集古人望月抒怀之大成,写就《春江花月夜》,其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依稀可辨前人

的影子。

月亮也总让人联想起纯净、高洁的品格。南宋词人张孝祥在贬官北还时,途经洞庭湖。他眼中的洞庭湖,水波不兴、恬淡静谧,他心中的月亮,冰清玉洁、明亮浩瀚,正如诗人的胸襟和品格: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这些诗句让人联想起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处异曲同工,两人心心相映,只是穿越了几百年的时空。

夕阳也被古人千百次借用,来抒发离愁、乡愁。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有云: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夕阳山外山”,多么富有诗意、色彩和层次的画面!近代集诗词、音乐、书画、佛学一体的大师李叔同在《送别》一诗中借用这句诗词,谱就一首经典校园名曲传唱至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无论何时唱起,心中都是带着凄凉的温暖和缠绵。

我们再看看北宋王禹x的一首《村行》怎么写斜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立斜阳”在柳永的词里便染上更多哀愁: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纳兰性德在《浣溪沙》哀悼亡妻,也引用了此句: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默默站立在夕阳的余晖中,本身就意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