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第三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当.待.春中,草木蔓发(
)
2.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
)
3.麦陇朝雊,斯之.不远(
)
答案:1.当待:等到 2.出:浮出 矫:举 湿:打
湿 3.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
1.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 上?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为何在这短短篇幅中,浓墨重彩地描写冬
日景色,遥想描绘春天的美景?
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 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品尝山林隐逸生 活的乐趣。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 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 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 游,这就是本文内容。
3.文学常识
文体常识——书 在古代,信件一般称为“书”,还有称为 “简”“笺”“牍”“札”“素”的。“简”是竹片, “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 是白色的绢。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 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 “函”“缄”“启”的。
第二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走进小古文》答案
《走进小古文》答案古文阅读,回答小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小题1:划分句子节奏余闻之也久。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想向我们阐明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小题1:余闻之也∕久。
小题2:(1)扳:通“攀”牵,拉着(2)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小题3:(1)从这以后,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就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他的父亲让为这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去拜见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小题1:(1)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再者仲永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2)天资聪慧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教育更重要。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文章主旨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范进中举》(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 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 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 情况。
• 第二部分(3—12):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 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 用四字短语概括。
• 屠户贺喜 • 范进借钱 • 范进发疯 • 屠户治疯 • 乡绅拜访。
第十九课 范进中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 2.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3.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人物动作、语
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新课导入
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对知识分 子的迫害可谓是登峰造极。曾是选拔英才的 科举制度,到了清代已成为禁锢知识分子的 精神枷锁。满怀对科举制度的无比憎恨,吴 敬梓写下了《儒林外史》。今天我们就来一 起欣赏这篇小说的精彩节选《范进中举》。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
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 状元。
积累生字、生词。
• 绾(wǎn) 带挈(qiè)
行事(háng)
腆着(tiǎn) 啐(cuì)
讳(huì)
不省人事(xǐng)
商酌(zhuó)
星宿(xiù)
• 桑梓:家乡。
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 1.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
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 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 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 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 史》。 • 2.《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 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 活动和精神面貌。
别字秀才走进文言文翻译
一日,别字秀才在闲暇之余,翻阅了一本古籍,书中记载了许多古人的故事。
他读至其中一篇,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重耳流亡的故事。
别字秀才读至此处,不禁笑了起来,心想:“这篇文言文若不加以改动,岂不浪费了我的别字癖好?”于是,他拿起笔,开始在这篇文言文中大显身手。
原文如下:“重耳,晋文公之子也。
其少不慧,及其长,能识人善任,故能成霸业。
流亡十九年,尝困于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及返国,众诸侯皆朝之。
其霸业,盖由识人善任也。
”别字秀才改动后的文言文如下:“重耳,晋文公之子也。
其少不慧,及其长,能识人善任,故能成霸业。
流亡十九年,尝困于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及返国,众诸侯皆朝之。
其霸业,盖由识人善任也。
”改动之处如下:1. “少不慧”改为“少不惠”,意为年少时不太聪明。
2. “能识人善任”改为“能识人善任”,意为能识别人才,善于任用。
3. “食不果腹”改为“食不果腹”,意为吃饭不饱。
4. “衣不蔽体”改为“衣不蔽体”,意为衣服不能遮住身体。
5. “众诸侯皆朝之”改为“众诸侯皆朝之”,意为许多诸侯都来朝见。
改动后的文言文,字字别出心裁,读来颇有趣味。
别字秀才将这篇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如下:重耳,是晋文公的儿子。
他小时候不太聪明,等到长大了,却能识别人才,善于任用。
他流亡了十九年,曾经在卫国受困,吃饭不饱,衣服不能遮住身体。
等到他回国后,许多诸侯都来朝见。
他的霸业,正是因为他能够识别人才,善于任用。
别字秀才将这篇文言文翻译完毕,不禁感叹:“文言文之美,在于字字珠玑。
而别字之美,更在于字字别出心裁。
”自此,他更加沉迷于在文言文中使用别字,并将这种独特的翻译风格传给了后人。
然而,别字秀才并不知道,他的这种别字翻译风格,在后世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对文言文的亵渎,有人则认为这是对文言文的一种创新。
无论如何,别字秀才的这种别字翻译,都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文言文的魅力。
时光荏苒,别字秀才已经离世,但他的别字翻译风格却流传至今。
高中语文第3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第3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一、读准字音猥.(wěi)青皋.(ɡāo)夜舂.(chōnɡ)朝雊.(ɡòu) 辋.水(wǎnɡ) 黄蘗.(bò)鯈.(tiáo) 麦陇.(lǒnɡ) 曩.昔(nǎnɡ)灞.(bà) 憩.(qì) 沦涟.(lián)二、辨识通假无忽(“无”通“毋”,不要)三、一词多义(1)矫⎩⎪⎨⎪⎧白鸥矫.翼(动词,举)矫.枉过正(动词,纠正)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形容词,强有力的样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动词,假托)(2)是⎩⎪⎨⎪⎧然是.中有深趣矣(代词,这)莫衷一是.(形容词,正确的)唯利是.图(表示确指,把宾语提在谓语之前)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动词,表判断)(3)过⎩⎪⎨⎪⎧故山殊可过.(动词,过访,浏览)过.街老鼠(动词,走过,经过)过.犹不及(动词,超过)过.故人庄(动词,拜访)将功补过.(名词,过失,错误)(4)发⎩⎪⎨⎪⎧草木蔓发.(动词,生长)百发.百中(动词,把箭射出去)六军不发.无奈何(动词,出发,派遣)此病后三期当发.(动词,发作)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动词,打开粮仓救济)(5)与⎩⎪⎨⎪⎧辋水沦涟,与.月上下(介词,跟,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跟,和)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亲附) (6)比⎩⎪⎨⎪⎧比.涉玄灞(副词,近来)比.去,以手阖门(介词,等到) (7)因⎩⎪⎨⎪⎧因.驮黄蘗人往(介词,借,趁)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介词,依靠)更延英俊,因.力授爵(介词,根据)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介词,顺着)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动词,覆压,继承)愿见相君,无因.(名词,机会)四、词类活用(1)夜.登华子冈(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与山僧饭.讫而去(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五、古今异义(1)景气..和畅 古义:气候。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范进中举》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
•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
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
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
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4
检查预习 读准下列词语
xiù zhāi xūn lài yán 星宿 斋公 醉醺 癞蛤蟆 阎王
zuàn qiè tiǎn cuìhé huìzhuō 紧攥 带挈 腆 啐 嗑 讳 拙病
• 参加科考的,一般都必要经历童试、乡试、会试、 殿试等程序。
• 童试合格后叫做“进学”俗称“秀才”,通过童 试才能够有机会参加乡试。
• 乡试考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叫做会解元。元进 了举人才能参加会试。会试中试者叫做贡士,第
一名叫做会元。
• 成为贡士以后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 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
11
胡屠户
中举前 对比 中举后
称呼:现世宝
称呼:贤婿老爷
骂:烂忠厚没用的, 癞蛤
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动作:腆着肚子去了 一 Nhomakorabea啐在脸上
语言 动作
赞:才学高 品貌好
动作:那手早颤起来 替他扯了几十回 笑咪咪的去了
欺贫爱富 趋炎附势 12
人物形象 (1)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
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 市侩形象。
拿蛋送鸡 背米送酒
乡试无盘缠
送银
岳丈斥骂
贤婿 文曲星
众邻不理睬
称老爷
张乡绅不识范进
巴结
10
对比
中举前 中举后
行为: “岳父见教的是” 唯唯连声 千恩万谢 借钱被骂得摸门不着 连考三十五年
“噫!好了!我中了!” “晚生久仰老先生”
再三推辞,方才把银 子收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单元整体设计
聚焦语文素养,引领读书规划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人文主题是读书明智。
单元导语中引用了苏轼《送安秀才失解西归》中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意思是说,读过的经典书籍要一遍遍的反复诵读,读熟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道理。
(《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都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编排内容和任务。
《古人谈读书》是文言文片段,介绍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忆读书》中,冰心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了读书经验,表达出“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长生果》是回忆散文,主要是叶文玲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自己对读书的特有的感受及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三篇课文都引导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思考阅读方法、意义及如何选择好书去读。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读书方法进行了综合的整理。
口语交际和习作则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综合运用的呈现形式。
二、语文要素训练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教材对于把握文章内容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的学习是一脉相承的。
就本单元而言,语文要素中的“要求”和“要点”是关键词,即:要理清什么要求,要点是什么。
《古人谈读书》中,课后第三题“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其中“受启发”就是把握内容的要点。
《忆读书》课后第一道思考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要求”是梳理冰心的读书经历,“要点”就是把我冰心读好书的标准。
《我的长生果》导学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要求”是梳理作者读过书的类型,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来把握语文内容的要点。
是《忆读书》一文学习的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
走进文言文1502-杨震“四知”
谢谢大家
译文
杨震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 昌邑,他从前举荐的担任昌邑县令的荆州秀才王密,前来 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 么呀?”
王密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
注释
1、杨震:东汉人,东汉时高官,博学而廉洁。 2、东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3、昌邑:汉代县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4、茂才:即秀才,因避东汉光武帝刘秀讳,而改称茂才。 5、举:推荐。 6、怀:揣着,怀抱。 7、遗(wèi):给予,赠送。 8、故人:老朋友 (杨震自称) 。 9、知:了解。 10、何:为什么。
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 杨震为人奉公廉洁,不收别人的钱,子孙常常吃素菜,出
门步行。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愿 意,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荣誉’ 留给他们,不也是十分厚重的吗?”
提问
有哪个同学知道这则故事的主旨吗?
主旨
主要说明做人要诚实,要自律。不能因为别人 没有看见就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要自觉,也 不能贪财。
杨震“四知”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 号迂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 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 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 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人温 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 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历来受人景仰。
走进文言文第4单元
走进文言文第4单元第一篇:走进文言文第4单元第4单元神钟辨盗(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陈述古密直①,曾②知③建州浦城县。
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④为盗者。
①陈述古,字密直②尝:曾经。
③知:做知县。
④莫知的:不知道。
陈述古,字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
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盗贼。
2、述古绐⑤曰:“某寺有一钟,至灵⑥,能辨盗。
”使人迎置后阁⑦祠之⑧。
⑤绐(dai):谎称⑥至灵:特别灵验。
⑦ 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处。
⑧祠之:把它(钟)祭祀起来。
祠:供奉。
陈述古把那些囚犯带到钟前,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特别灵验,能辨认盗贼。
”于是,就派人把那口钟迎到县府衙门的后阁里去。
3、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
”接着,把囚犯们带到钟前,当面告诉他们:“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
”4、述古自率同职⑨祷钟甚肃,祭施以帷⑩围之。
⑨同职:同僚,同事。
旧指同在一部门做官的人。
⑩帷:围幕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事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
5、乃阴⑾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
然后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涂了很久,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
6、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⑿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
⑾阴:暗暗的⑿独:唯独摸了一会,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手上都有墨汁,独有一囚犯手上无墨,这就是真正的盗贼,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7、讯之即服⒀,遂承为盗。
⒀服:认罪经过审讯,这个盗贼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辨别加点字的意义:(1)讯之即服,遂承为盗之:代词,代手上无墨的偷窃者(2)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之:代词,代涂了墨的钟中心思想:善于心理分析,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启示: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虚心理,切中要害,虽然没有经过繁琐的调查取证,却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盗贼。
高中必修五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中必修五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必修五语文必背知识1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作家作品_《水浒》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_发生_、_发展至失败的过程。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课文节选自原书第十回,原来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主人公是林冲,原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2、①生难字注音:仓廒(áo)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髭须(zī)央浼(měi)朔风(shuò)搠倒(shuò)迤逦(yǐlǐ)庇佑(bìyòu)②多音字辨析:反省(xǐng)提防(dī)模样(mú)干事(gàn)赍发(jī)省事(shěng)提高(tí)模型(mó)干涸(gān)赏赉(lài)③形似字辨析:陪(奉陪)眷(眷恋)瑕(白璧微瑕)漱(洗漱)赔(赔偿)券(入场券)暇(应接不暇)嗽(咳嗽)沽(沽名钓誉)啜(啜泣)缀(点缀)撼(震撼)玷(玷污)诂(训诂)掇(拾掇)辍(辍学)憾(遗憾)拈(拈轻怕重)④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我因恶了高太尉恶wù:冒犯、触怒。
(今义:讨厌;憎恨。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但:只要。
(今义:转折连词。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下饭:菜蔬、菜肴。
(今义:就着菜把主食吃下。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
不合:不该迤逦不想来到沧州。
迤逦:颠沛流离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权:姑且又得林冲主张陪话。
主张陪话:出头作主,为他说话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
将出:拿出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
讲了礼:相互致礼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生事:设计制造事端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
不尴尬:不正派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消耗:消息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
自来:从来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结果:结束,了结3.重点难点探究(1).林冲由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林冲来到沧州,一直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
知识超市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闻:听说。
其:指杨震。
辟:征召。
之:代词,指杨震。
举:推举,选拔。
茂才:即秀才,指才能优异的人。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当之郡,道经吕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来送给杨震。
)[之:动词,到。
道:动词,取道。
昌邑:古地名,在今某某巨野东南。
故:过去,从前。
谒:拜见。
至:到了。
以:来。
遗:送给。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
”)[故人: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无:没有。
知:知道。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子:你,对他人的尊称。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王密羞愧地拿着金回去了。
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
)[愧:羞愧。
转:调任。
]性公廉,不受私谒。
(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
)[性:本性。
私谒:私底下的贿赂。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故旧:老朋友。
或:有的人。
欲:想要。
令:让。
开:开办。
遗:馈赠。
亦:也。
厚:优厚。
乎:语气词,吗。
](①“四知”指什么? ②对杨震拒为子孙“开产业”一事,你有何感想?)【句段分析】“大将邓骘闻其贤而避辟之。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7单元译文
【第七单元】何岳两次还金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zh ì),封存的标记]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贪图]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做官人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短时间内还可以克制(不起贪心)];寄金数年,略不[一点也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节选自《金陵琐事》)【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
(他)曾经在夜间赶路时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不敢跟家里的人说这件事,恐怕(说出之后)劝他留下这笔银子。
第二天一早携带着(银子)到拾银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寻找(银子)到那里,(何岳)问他遗失银子的数量以及包裹银子的记号,结果都符合,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那人想分数两银子(给何岳)作为酬谢,何岳说:“拾到银子谁也不知道,(要是我私自收藏)都是我的财物了,(我)怎么会贪这几两银子呢?”那人感谢后离去。
何岳又曾经在某个当官的人家教书,那官家有事去京城了,(临走时)把一只箱子寄存在他那里,其中有好几百两银子,(对方)说:“等待往后有一天来取。
” 官家离去好几年,一点也没音讯,(后来何岳)听说官家的侄子有别的事情到南方来,并非为了取存银的箱子。
(何岳)便托他把银箱带去。
何岳是一个穷秀才,那次夜间拾银而还,短时间内还可以克制(贪心);(而官家)寄存银箱好几年,一点也不动心,这表明(他的品质)远远超过一般的。
1、甄彬还金甄彬[zhēn南北朝时齐朝人]尝以一束苎[zhù指苎麻]于长沙西库[指典当]质(抵押)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
彬得金,送还西库。
库人大惊曰:“向(早先)有人以金质钱,时遽(jù匆忙)未之录(未录之),尔(你)乃(竟)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未有之)也。
走进文言文六七级译文与题解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第1单元1.1杨修啖酪1.2王戎识李1.3诸葛恪得驴1.4谢道韫咏絮1.5曹冲称象2第2单元2.1黄香温席2.2陈遗贮焦饭2.3哑孝子2.4郑人买履2.5鲁人锯竿入城3第3单元3.1智勇退笔冢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3.3王羲之书六角扇3.4掩耳盗钟3.5红毛毡4第4单元4.1盲子窃钱案4.2张佐治遇蛙4.3焚猪见真情4.4蜜中鼠屎案4.5谜语一则5第5单元5.1鳝救婢女5.2二鹊救友5.3知恩图报5.4蝙蝠5.5杀驼破瓮6第6单元6.1虎画6.2正午牡丹6.3朱元璋画像6.4苏东坡画扇6.5铁杵成针7第7单元7.1食粥心安7.2鉴真东渡7.3少年志存高远7.4陈蕃有大志7.5画龙点睛8第8单元8.1黄仙裳济友8.2刘氏善举8.3李氏之友8.4田真兄弟8.5张用良不杀蜂9第9单元9.1赛跑定案9.2拷打羊皮露真相9.3钱若庚断鹅9.4欧阳晔破案9.5螳螂杀蛇10第10单元10.1人有卖骏马者10.2的卢救主10.3马啮盗髻10.4王行思爱马10.5齐人攫金第1单元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之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译文:有人用一杯奶酪款待曹操,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把它给大家看,众人不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这个意思)。
按次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①饷:用酒食款待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③酪:牛、羊等的乳制品④题:写上⑤次:依次⑥至:轮到了⑦杨修:曹操的谋士⑧教:让⑨啖:吃10 复;又11. 便:就12.以:把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七年级上文言文第一单元古文
七年级文言文《伤仲永》[宋]王安石古今异义。
a、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c、父异焉()d、传一乡秀才才观之()e、自是指物作诗立就()f、其文理皆有可观者()g、稍稍宾客其父()h、泯然众人矣()i、卒之为众人()j、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k、仲永生五年()一词多义。
a、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b、然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C、自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其受之天也()d、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父利其然也()并自为其名()e、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并自为其名()得为众人而已耶()f、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于舅舅见之()贤于材人远矣()解释下列加粗词。
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 即书诗四句()3.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5. 或以钱币乞之()从先人还家(本文)()6. 还郑人买其而还其珠(《买还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并自为其名(本文)()7. 为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滥竽充数》)()画地为蛇(《画蛇添足》)()解释下列句子。
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2.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阅读思考。
1. 方仲永很有天赋,后来“泯然众人”,根本的原因是什么?2. 本文最后一段,在以前的课文中都删去了,新教材却又补了进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3. “不耻不问”(《论语》十则)是意动用法,本文这类用法的例子有很多。
请把它们写出来,并逐一翻译。
4. 泯然众人矣(加粗词有什么特点)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周处》《世说新语》古今异义。
1. 又义兴水中又蛟()2. 或说处杀虎斩蛟()3. 实翼三横唯余其一()4. 竟杀蛟而出()5. 何忧令名不彰()一词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篇一: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阅读】黄琬聪慧【训练】1、杨修啖酪2、王戎识李3、诸葛恪得驴4、谢道韫咏絮5、曹冲称象【阅读】陆绩怀橘【训练】1、黄香温席2、陈遗贮焦饭3、哑孝子4、郑人买履5、鲁人锯竿入城【阅读】文徵明习字【训练】1、智永退笔冢2、一箧磨穴砚3、王羲之书六角扇4、掩耳盗钟5、红毛毡【阅读】神钟辨盗【训练】1、盲子窃钱案2、张佐治遇蛙3、焚猪见真情4、蜜中鼠屎案5、谜语一则【阅读】鹦鹉灭火【训练】1、鳝救婢2、二鹊救友3、知恩图报4、蝙蝠5、杀驼破瓮【阅读】鼠画逼真【训练】1、虎画2、正午牡丹3、朱元璋画像4、苏东坡画扇5、铁杵磨针【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训练】1、食粥心安2、鉴真东渡日本3、少年志存高远4、陈蕃有大志5、画龙点睛【阅读】包惊几笃于友谊【训练】1、黄仙裳济友2、刘氏善举3、李氏之友4、田真兄弟5、.张用良不杀蜂【阅读】放驴破案【训练】1、赛跑定案2、拷打羊皮露真相3、钱若赓断鹅4、欧阳晔破案5、螳螂杀蛇【阅读】伯乐爱马[老骥服盐车而上太行]【训练】1、人有卖骏马者2.、的卢救主3、马啮盗髻4、王行思爱马5、齐人攫金【阅读】黠猱【训练】1、乌鸦喜谀2、黠鼠3、粤令好谀4、子产受骗5、狮子王与豺【阅读】林逋养鹤【训练】1、鹤亦知人意2、明义法师之鸠3、鹿亦有智4、喜嗔之人5、艾子邻人卖犬【阅读】道士救虎【训练】1、越人道上遇狗2、张五不复猎3、隋侯救蛇获珠4、华隆因犬获救5、齐人有好猎者【阅读】韩信受辱【训练】1、韩信始为布衣时2、天下有大勇者3、韩娥善歌4、冯相与和相5、南方多没人【阅读】子罕弗受玉【训练】1、公孙仪不受鱼2、杨震“四知”3、迂公修屋4、庖夫5、治驼【阅读】樊重树木【训练】1、一生之计在于勤2、张溥与“七录斋”3、用力多者收功远4、为者常成5、望梅止渴【阅读】刘庭式娶盲女【训练】1、韩云门与盲女偕老2、孙泰3、二犬情深4、雁家5、义犬报火警【阅读】曾子杀猪【训练】1、陈谏议教子2、陈万年教子3、卞庄子刺虎4、势利鬼吴生5、偷鸡贼的托词【阅读】宋濂苦学【训练】1、葛洪苦学2、王冕僧寺夜读3、欧阳修家教4、司马光幼时5、程门立雪【阅读】项籍不肯竟学【训练】1、赵某误子2、高凤笃学3、王充市肆博览4、赵伯公肥大5、燕人返国【阅读】鲁侯养鸟【训练】1、揠苗助长2、砚眼3、农夫耕田4、稚犬5、鷧鸟中计【阅读】镜喻【训练】1、枭将东徙2、世无良猫3、河豚之死4、刻舟求剑5、鹬蚌相争【阅读】陈在衡啐鬼【训练】1、曹竹虚族兄遇鬼2、疑鬼3、畏鬼致盗4、畏影恶迹5、鸲鹆噪虎【阅读】孟母三迁【训练】1、孟母戒子2、孟母不欺子3、秦西巴纵麑4、屠夫吹狼5、郢书燕说【阅读】陶母责子【训练】1、陶侃尝出游2、木屑竹头3、墨子怒耕柱子4、李存审戒子5、芒山盗临刑【阅读】欧阳修论作文【训练】1、读书与作文2、卖瓜减字3、修改一法4、歧路亡羊5、二叟钓鱼【阅读】关羽刮骨疗毒【训练】1、张飞横矛当阳桥2、次非斩蛟3、溺鼠4、鸡感恩5、猫儿索食【阅读】顾况戏白居易【训练】1、刘道真戏谑2、唐明皇赐名3、偷鸭求骂4、何梅谷之妻5、庸医【阅读】老马识途【训练】1、马诉冤2、楚人有担山鸡者3、某甲夜暴疾4、涸泽之蛇5、盗牛者强辩【阅读】王烈义行[王烈以德威人]【训练】1、于令仪诲人2、乡人藏虱3、别字秀才[秀才读别字]4、画鬼易5、吹牛【阅读】老妪斗辽敌[唐河店妪传]【训练】1、巾帼潘将军2、擒贼3、吕某刺虎4、笼中鹦鹉5、搔痒【训练】【阅读】子路见孔子【训练】1、孙权喻吕蒙读书2、响遏行云3、王元章砍神像4、空中楼阁5、熊与坎中人【阅读】任末好学勤记【训练】1、蛇衔草2、智犬破案3、神针道人4、杨务廉有巧思5、多言何益【阅读】盲人摸象【训练】1、盲子道涸溪2、瞎子触象3、木刻钟馗4、商鞅立木5、阿柴折箭以喻【阅读】匡衡凿壁借光【训练】1、承宫拾薪苦学2、蔡侯纸3、牧竖拾金4、解铃系铃5、认“真”[艾子后语(文2)] 【阅读】武城旋风【训练】1、地震2、多忧者3、穿井得一人4、不识自家5、两瞽【阅读】焚鼠毁庐【训练】1、莽汉断棘2、宾卑聚自杀3、齐之好勇者4、引婴儿投江5、楚人有不识姜者【阅读】南岐人之瘿【训练】1、狂泉2、鼠技虎名3、北人不识菱者4、病忘5、斗牛而废耕附:参考答案【篇二: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揠苗助长:古宋国有个人,他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死了。
砚眼: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到了官办的旅店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大为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农夫耕田: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
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嘲笑他说:“你这个农民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一整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急急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
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
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 农夫说:“不是种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做事也是这样,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稚犬:某村有一个姓赵的人,家里的狗生三只小狗,刚两个月,小狗随着母狗出来走。
有一只老虎呼啸着从树林冲出来,飞快地奔向母狗。
母狗急忙召唤小狗躲伏在身子下面。
然而一只小狗已经被老虎吃掉。
姓赵的人叫来村里的年轻力壮的人,拿着矛来追老虎。
两只小狗跑过去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拖着两只小狗跑。
小狗被荆棘挂住胸部,身上皮毛几乎掉光了,始终不肯脱口。
老虎因为尾巴被小狗咬住,尾巴摆动还是不能摆脱,越走越慢。
众人呐喊着冲上前,追上了老虎,老虎终于死在大家刀下。
啊!两只小狗真勇敢啊。
鷧鸟中计: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鷧鸟(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放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
鷧鸟们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
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
久了,(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
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鷧鸟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
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鷧鸟脱不了身了。
(鷧鸟)拍动翅膀“假假”地叫着。
人说:“原来是故意假的,现在还是假的啊。
”【第二十二单元译文】枭将东徙:猫头鹰遇到斑鸠。
斑鸠问它:“你将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将要向东迁徙。
”斑鸠问:“什么原因?”猫头鹰说:“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为(这个)所以我要向东迁徙。
”斑鸠说:“要是你能改变叫的声音,那就行了;要是你不能改变叫的声音,那么就是你搬到东边去,那儿的人还是会讨厌你的叫声。
”世无良猫:有个人十分讨厌老鼠,倾家荡产讨得一只好猫,用大鱼大肉去喂食那只猫,用棉垫毯子做猫窝。
猫吃的又饱睡的又舒服,大都不去捕鼠了,有的时候猫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老鼠因此更加猖狂!这个人十分的恐慌,把它赶走了,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啊!是没有好猫吗?是那个人不会养猫。
河豚之死:河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豚,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
(河豚)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恼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气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
飞过的老鹰抓住了它,撕裂它的鱼腹把它吃了。
喜欢游却不知道停,因为游而碰到东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错误地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刻舟求剑: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请注意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而前进。
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去找剑,难道不是很糊涂吗?鹬蚌相争: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
有只鹬(y )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
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世上又会少一只蚌!”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今天你的嘴拔不出去,明天你的嘴拔不出去,世上又会多一只死鹬!”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
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
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第二十三单元译文】曹竹虚族兄遇鬼: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安徽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便受邀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
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
”曹兄不管,一定要住下。
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
进入房间后,便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
曹兄完全不怕。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作吊死鬼的样子。
他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摘下自己的头放到桌子上。
曹兄又笑着说:“有头的我尚且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一瞬间就消失了。
待到他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
刚露出它的脑袋,曹兄就唾骂到:“又是那个倒霉的东西吗?”鬼最终没有进去。
疑鬼:夏首的南方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涓蜀梁。
作为一个人来说,他愚蠢而且胆小。
在有明亮月亮的晚上行走时,低头看见他自己的影子,以为是趴着的鬼;仰望上面的头发,以为是站着的魅。
转身逃跑,等他到家,已经绝气身亡。
畏鬼致盗:有一个怕鬼的楚国人,他听到枯叶落地与蛇鼠爬行的声音。
没有不认为是鬼来了。
小偷了解到这一点,便乘着夜晚潜伏在墙边装作鬼叫。
那楚人心中恐慌,连瞟一眼都不敢。
像这样搞了四五次,然后进入他的房间,偷光了他家收藏的财物。
有人骗他说:“这的确是鬼拿去了。
”他虽然有些疑惑,但暗地里却认为讲得对。
没多久,他的住宅中果然有了鬼。
因此,即使财物从小偷的住处拿了出来也总认为是鬼偷了给他的,不相信是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