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百科全书
宋代书籍介绍(百度)
楼主,简单介绍一下:宋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朝代,虽然常年战乱,国力上积贫积弱,但统治者对于商品经济放宽,南宋财政收入超过唐两倍。
北方民族安史之乱后大量南迁,民族融合大大加强,文化当然繁荣咯。
宋朝四部大书----《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中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广韵》宋代传奇----《李师师外传》宋代传奇小说的翘楚之作----《洛阳缙绅旧闻记》一部系统完备的历史资料书----《资治通鉴》运用易理推究宇宙起源变迁----《皇极经世》被称为中国科技史上里程碑之典籍----《梦溪笔谈》集诸儒之大成,授百代之精深----《四书集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乐书》论宇宙本原,讲五常之本----《太极图说》《通书》包罗各代典章制度的史书----《通志》典雅清俊,搜罗广泛----《花庵词选》述南宋年间遗闻轶事----《吹剑录》诠释名物习俗方言的名著----《侯鲭录》历代启蒙教育之书----《三字经》宋代笔记体著作的佼佼者----《客斋随笔》宋代传奇----《梅妃传》我国传世最早的钱币字之书----《泉志》曲折委婉,足冠群流----《乐章集》系统的诗歌理论与诗歌批评专著----《沧浪诗话》以杨妃谴玄宗----《杨太真外传》抒亡国忧思----《伯牙琴》博辩宏伟,古朴简劲----《嘉佑集》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元丰类稿》汪洋淡泊,深醇温粹----《栾城集》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欧阳文忠集》兼收并蓄,浑然天成----《东坡全集》春风又绿江南岸----《临川集》气骨不衰,淡雅有致----《淮海居士长短句》格意高远,化腐朽为神奇----《山谷集》清新明丽,婉约正宗----《漱玉词》雄深雅健,激昂排宕----《稼轩词》一扫纤艳,不事斧凿----《剑南诗稿》《放翁词》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舆地纪胜》:宋代地志“百科全书”
54《舆地纪胜》:宋代地志“百科全书”文/ 潘江涛金华磐安。
傅君良/摄An aerial view of Pan’an county, Jinhua city. Photo by Fu Junliang. 浙江是中国闻名的“方志之乡”。
历史上,浙江方志名家辈出,方志名作迭现。
金华诗人许梦熊撰写的《与王象之书》(2021年6月,杭州出版社)是一部长诗集,是一位80后青年写给800年前的地理学家王象之的;也是以现代诗的名义,完成对古人的一次对话与致敬。
王象之:仕宦子弟的舆地志趣王象之(1163—1230), 名熺,字仪父,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磐安)人,系王羲之后裔。
其父王师古(一曰王师亶),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历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市)州学教授、袁州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县)主簿、知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市)及广东提点刑狱。
兄弟七人,象之行五,叔兄王益之著有《本汉年纪》,见识超卓。
王象之是幸运的,仕宦之家的优越家境给了他饱读四书五经、遍览秀丽山水、评品地方风物的便利,也激发了他从事舆地之学的强烈愿望。
他在《舆地纪胜》自序中说:“余少侍先君宦游四方,江、淮、荆、闽,靡国不到,独恨未能执简操牍以纪其胜。
”他还跟随“仲兄行甫(即兵马副都监王炳),四至锦城,而叔兄中甫(即诗人王奕,有《卧龙堂记集》传世)北趋武兴,南渡渝泸,归来道梁、益事,皆衮衮可听,然求西州图记于箧中藏,未能一二。
”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定区域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资治、存史、教化”等多重功能,自古即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的思想。
王象之所处的时代,《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等地理文献,不可谓不多,但都不过是“辨古今,析同异,考山川之形势,稽南北之离合”,至若“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笔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使骚人才士于一寓目之倾,而山川具若效奇于左右,则未见其书”。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教案+同步习题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 选择.(zé)宫.殿(gōng)官吏.(lì)驴.子(lǘ)2.作z uò(作业)zuō(作坊)溜liū(溜达) l iù(急溜)乘chéng(乘坐)shèng(一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下两点:一在内容上,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获取信息。
学生自主阅读之后,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
课上,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历史价值以及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虽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我并没有放任自流。
我顺势梳理和归纳学生的零星信息,并将个体的读书收获不断辐射到全体学生。
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信息,学生已对课文的内容及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后,读文,感悟语言,激发情感。
重点赏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让我们再次看图读文,细细赏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节,把你看到的、读到的感受再和大家交流交流。
画面展现街市上的热闹场面及桥北头的场景,学生边读文边看画,然后交流:学生有的从“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个“有”等词句赞叹画家画技的高超,有的还从画面中找到了农民、商人等各种行业身份的人,还有的从画中传神地捕捉了生活情景而由衷感叹这幅画确实名扬中外。
这一过程仍然充分关注到了学生个体的读书感受,没有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花费过多的时间。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画,课文的插图很小,上课时,又没有找到这幅画,孩子没有清晰地看到这幅画,是一个遗憾。
述评宋代四大类书
述评宋代四大类书
黄建国
【期刊名称】《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具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的类书,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是考经证史,检索和整理古籍的重要工具。
文章详细介绍宋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的辑录目的、编辑人员、收录来源;并详述这四大类书的优点以及存在的弊端。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黄建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2.7
【相关文献】
1.宋代“四大书”:类书述略 [J], 朱育培
2.宋代类书在中国古代类书编纂史上的地位 [J], 王利伟
3.宋代四大类书之一──《册府元龟》 [J], 梅旭;
4.我国宋代四大类书简介 [J], 文宁
5.宋代通俗日用类书出现原因探析——以宋刊本《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为观察对象 [J], 庄国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工开物作者
天工开物作者简介《天工开物》是一本古代的科技百科全书,由宋代理学家傅山编写而成。
傅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解说文献的开山之作。
全书共分三十卷,记录了科技、工艺、机械、冶金、农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作者背景傅山(约伯)(1294-1333),字季直,号傅山,浙江绍兴人。
傅山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技术专家和思想家。
他精通技术与哲学,因此对科学和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傅山早年曾在岳飞的指导下,参加过对抗金朝的战斗。
但在孝宗皇帝即位后,因为傅山的言辞激烈,被贬谪到永州的官职,后被调回供职于行宫。
傅山对科学技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他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傅山决定编写一本科技百科全书。
写作动机傅山写作《天工开物》的动机之一是希望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善人们的生活。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傅山认为需要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文献来促进科技发展。
他希望通过《天工开物》的编写,将各种科技知识集中起来,方便人们学习和应用。
另外,傅山还希望通过《天工开物》的普及,推动科技知识的传播。
他深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科技知识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应该普及给所有人。
因此,他将科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在《天工开物》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
内容概述《天工开物》全书共分为三十卷,包含了五十四门科技工艺的知识,涉及了冶金、兵器、农业、工艺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首先,傅山在《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科技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他从古代开始,追溯了人类科技的起源和发展,表达了人们对于科技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傅山介绍了冶金学的知识。
他详细讲解了金属的制取、铸造、冶炼等工艺,包括铁器、铜器、铅器等的制作方法。
他还介绍了一些有关金属属性和性质的知识,为后人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傅山还讲述了机械学的知识。
他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器械的制作和应用。
例如,他介绍了怀表、风车、提水机等的制造方法和工作原理。
口碑最好十部历史书籍
口碑最好十部历史书籍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不同的历史书籍记录着不同时期的人类生活、决策与实践,读了这些书总能给我们启示和指引,那么,口碑最好的十部历史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我将为您逐一介绍。
1.《史记》:古今中外最有名的通史之一,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记载了封建社会以前的历史,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学艺术,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2.《资治通鉴》: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史,由司马光于南宋咸淳年间编写而成,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春秋》:中国古代公认的五部经典之一,记载了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作为史书,它不仅记录了历史,还有丰富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资治通鉴长编》:清代黄宗羲以《资治通鉴》为基础所编写的一部史书,其内容丰富,翔实,直到清朝灭亡才停笔,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威性的历史著作之一。
5.《三国演义》: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
它用生动活泼的笔调,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6.《水浒传》: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另一部经典历史小说,描绘了北宋末年英雄起义的历史事件,其“忠义之风”、“草莽英雄”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文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小说的最高峰”和“中国文化的缩影”,以其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突出而闻名于世。
它刻画了一幅贵族阶层的饮食、生活、娱乐,以及制度规矩等方面的生动画面。
8.《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宝库之一,对于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9.《大宋宣和遗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以大量传奇、习俗故事和歌谣记载宋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的民间文学宝库。
宋朝的历史文献与编纂成就
宋朝的历史文献与编纂成就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特别是在文化与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而据历史文献记载,宋朝在历史文献的收集、编纂与保护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使得今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宋朝的历史。
首先,宋朝在历史文献的收集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为了丰富历史资料,宋朝政府设立了许多文献机构,进行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殿中司和秘书省。
殿中司负责收集整理皇室及官方的文献档案,而秘书省则负责收集整理地方的历史档案。
这些机构不仅在京城有所设立,还在各地设有分支机构,确保了收集的全面性与及时性。
其次,宋朝注重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
一方面,宋朝编纂了大量的官修史书,对历代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最著名的就是《宋史》和《资治通鉴》。
《宋史》是宋朝官方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书,收录了宋朝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而《资治通鉴》是一部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中国历史的巨著,不仅包括了宋朝历史,还涵盖了自汉朝以来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另一方面,宋朝还大力鼓励私人编纂历史文献,使得历史文献的范围更加广泛。
在宋代,地方志的编纂达到了一个高峰,全国各地的地方志大量涌现。
地方志不仅记录了各地的政治、经济状况,还详细记载了地方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内容,为研究宋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三,宋朝在历史文献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为了保护历史文献的完整性与安全,宋朝政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
例如,宋神宗时期颁布了《秘阁诏》和《诏令保管冊物条例》,规定了收集、保存和使用史书的制度,细致地规范了历史文献的管理。
同时,宋朝还鼓励人们撰写史书,鼓励学者从事史学研究,以促进历史文献的传承。
总的来说,宋朝在历史文献的收集、编纂与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种文献的积累不仅为研究宋朝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书主要内容
通书主要内容
《通书》主要内容是一部古代文化经典著作,编撰于中国宋代,是一部总结了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礼制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全书以文字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为特点,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通书》一共分为18卷,涵盖了广泛的内容。
第一卷是关于历史地理的记载,介绍了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演变。
第二卷至第七卷则依次介绍了政治制度、刑法律令、军事战略、经济财政、儒家经典、儒学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在政治制度方面,书中详细记录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包括中
央和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官员的职责和待遇等。
在刑法律令方面,书中涉及到各种刑罚的适用条件和执行方式,以及与刑法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文。
军事战略部分则介绍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包括兵种分类、兵器运用等内容。
经济财政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和税收政策,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儒家经典方面,书中收录了儒家经典著作的摘要和解释,对于理解当时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儒学教育部分则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以及儒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
总体来说,《通书》是中国古代一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著作,涉及广泛的方面,从历史地理到政治制度,再到军事经济等领域,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它不仅是学习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工具,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通典》的体例与内容论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
从《通典》的体例与内容论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通典》是北宋时期官修的一部百科全书,由宋代文学家、编纂学家杜佑主编,完成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
《通典》以汇集、整理历代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内容包括历史、地理、人物、政制、制度、礼仪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古代最具规模和权威的百科全书之一。
由于其体例、内容与内容的全面、权威性强,对后世的国家治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通典》的体例与内容《通典》的内容广泛涉及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全面性和权威性。
它的编纂体例主要包括经编、文编两大部分,在这两部分中又分为经、史、子、集、叶五个部门。
《通典》全书共2450卷,1875类,9万3千多个小条目,涵盖了当时已经出版的文献。
经编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地理、物产、山川、水路、宫室、市肆等内容的记载。
在中国古代,地理资源和自然条件一直被认为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对国家治理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编这一部分则主要包括了古代的经典文献、史书、公案、诗赋、笔记等内容,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对于当时的官吏、学者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二、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杜佑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编纂学家,他编纂的《通典》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通典》的体例与内容可以看出,杜佑对于地理资源的重视,对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都反映了他在国家治理思想上的一些特点。
杜佑对地理资源的重视,反映了他在国家治理思想上的“因地制宜”思想。
在《通典》中,经编部分详细描述了中国古代各地的地理、物产、山川、水路等情况,为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国家治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地方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记录宋朝历史的史书
宋朝历史书籍汇编1、宋朝四大基础史书《宋四大书》是宋朝四大部书,包括 《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四册书都是北宋时期编写的。
其中由于 《册府元龟》的规模最大,是其他的数倍,所以被称为宋四大书之首。
《册府元龟》初名《历代君臣事迹》。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 (1005年)九月廿二皇帝下诏修历代君臣事迹,至大中祥符六年 (1013年)八月十三书成。
一共编写了八年才完成,版本有宋刻本,但是流传甚稀。
大多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册府元龟》广泛取材于正史、实录,但不取笔记和杂史,有引用的地方也一律不注出处,成书多达一千卷,主要内容为唐朝、五代的实录史料。
当然也有自上古至五代的历史记载。
《册府元龟》按人、事、物,分门编纂,以年代为序进行编写,史料广泛,基本概括了十七史。
其他三书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太平广记》于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三月,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到隔年八月结束,因编成时期为于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专收野史以及小说杂着。
《太平御览》是宋朝的百科全书。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 (公元977年)下令编修,至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984年)书成,总用时六年。
《文苑英华》于太平兴国七年 (982年)开始编辑,到雍熙三年 (986年)完成,用时四年。
是宋朝的一部文学总集。
2. 近现代有关宋朝历史书籍1)、《两宋风云》《两宋风云》是2009年7月1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腾飞。
本书主要讲述了宋朝起源,发展,衰亡等有关内容。
2)、《正说宋朝十八帝》《正说宋朝十八帝》是2005年7月1日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游彪。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宋朝18位皇帝的执政历程。
3)、《细说宋朝》《细说宋朝》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虞云国。
本书叙述了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
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
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滕明道(1085-1132),北宋官吏。
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崇宁末,举进士,继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
多音字:都dōu(都是)dū(首都)作zuò(作业)zuō(作坊)乘chéng(乘法)shèng(千乘之国)笼lǒng (笼罩)lóng (竹笼)近义词:保存——保管热闹——喧闹悠闲——清闲普通——平常紧急——危急惊扰——打扰名扬中外——闻名天下形态各异——各种各样反义词:完整——残缺热闹——冷清悠闲——忙碌普通——特别清清楚楚——模模糊糊理解词语:闻名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名气。
形态各异:本课指画中在街上来往往的人的形状和样子各不同。
溜达:散步,闲走。
摊贩: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
作坊:本课指手工业工场。
惊扰:惊动扰乱。
本课指小毛惊动扰乱了欣赏风景的人。
词语扩展:描写形态多样的四字词语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ABB式词语来来往往清清楚楚吞吞吐吐形形色色兢兢业业结结巴巴密密麻麻“又一又一”结构的词语又踢又跳又惊又喜又高又大又快又准练一练: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
示例: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幻多端: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在飘扬,有的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的像一只蝴蝶,慢慢变大,渐渐模糊了…句子解析: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清明上河图》PPT(完美版)
《清明上河图》PPT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 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 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 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 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 无论是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明确、惟 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 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清明上河图》PPT
《清明上河图》PPT
课文讲解
第三部分:繁华的街市
《清明上河图》PPT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下桥穿街,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 ,便来到最繁荣昌盛华的街市。这里酒 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货物五光 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 。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 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真可谓“百家艺技向春售 ,千里农商喧日昼”,好一派繁荣昌盛 的景象。穿过十字路口,再往前行,可 是汴京的皇宫重地?画面到此戛然而止 ,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清明上河图》PPT
明确目标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 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 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 喧日昼。” 3 .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清明上河图》PPT
《清明上河图》PPT
《清明上河图》PPT(完美版)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第五单元 · 第14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教材分析: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
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
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滕明道(1085-1132),北宋官吏。
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崇宁末,举进士,继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
多音字:都dōu(都是)dū(首都)作zuò(作业)zuō(作坊)乘chéng(乘法)shèng(千乘之国)笼lǒng(笼罩)lóng(竹笼)近义词:保存——保管热闹——喧闹悠闲——清闲普通——平常紧急——危急惊扰——打扰名扬中外——闻名天下形态各异——各种各样反义词:完整——残缺热闹——冷清悠闲——忙碌普通——特别清清楚楚——模模糊糊理解词语:闻名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名气。
形态各异:本课指画中在街上来往往的人的形状和样子各不同。
溜达:散步,闲走。
摊贩: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
作坊:本课指手工业工场。
惊扰:惊动扰乱。
本课指小毛惊动扰乱了欣赏风景的人。
词语扩展:描写形态多样的四字词语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ABB式词语来来往往清清楚楚吞吞吐吐形形色色兢兢业业结结巴巴密密麻麻“又一又一”结构的词语又踢又跳又惊又喜又高又大又快又准练一练: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
从《通典》的体例与内容论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
从《通典》的体例与内容论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通典》是北宋时期官修的一部百科全书,由宋代学者和官员杜佑主编。
该书的体例和内容都反映了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
从体例上看,《通典》采用了分门别类的编排方式,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法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共分为29门,共计332卷。
通过这样的编排,杜佑试图将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内,对于朝政、军事、财政等重要事务有一整体的把握。
杜佑还在每门的开头加上了一段简明扼要的内容概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一门的内容。
这种体例的设计反映了杜佑对于细致分门的注重,以及他对国家治理方方面面的全面性把握。
从内容上看,《通典》包含了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
在政治方面,杜佑强调君主和臣下的责任和义务,主张君主应该明察国事、廉洁奉公,臣下则应该尽忠职守、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军事方面,杜佑着重强调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主张军队应该有战略眼光、扎实的战术素养,同时还提出了军事的组织管理和装备的改进。
在经济方面,杜佑主张财政收支平衡,重视节约开支和官员收入的合理调整,以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
《通典》还包含了历史、地理、医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杜佑对于文化教育和科学知识的重视。
《通典》体例和内容的设计体现了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
他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将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为国家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典》的出版对于当时的国家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讨论。
虽然后来的学者批评了《通典》的一些缺点,但这无法否定《通典》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反观杜佑的国家治理思想,可以说是深入浅出、务实切实的,他不仅懂得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治理,而且还关注文化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种思想观点无疑对于当时的国家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清明上河图教学反思(四篇)
清明上河图教学反思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古代绘画作品。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不求斟字酌句。
"的原则设计以下两大教学环节: 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古画的内容。
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张扬祖国灿烂文化的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边欣赏古画边听课文朗读,并配上优美古典的古筝乐曲,将学生带入画中美轮美奂的意境中,激发学生了解古画的兴趣。
然后,我以"古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呢"这一个大问题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二,三,四节。
然后以朗读的形式反馈自学情况。
在反馈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如:二,三段让学生分角色读"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
读完书上的内容后,我继续指名引读"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这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拓展读,学生兴趣浓厚,想象丰富。
2,抓住课文的题眼,引导学生了解古画的价值。
欣赏并了解了古画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了一遍课文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它会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谈到了画面展现街市上的热闹场面及桥北头的场景,他们从"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个"有"等词句赞叹画家画技的高超,有的还从画面中找到了农民,商人等各种行业身份的人,还有的从画中传神地捕捉了生活情景而由衷感叹这幅画确实名扬中外。
这一教学过程在充分关注学生个体读书感受的基上,真正了解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教学反思(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我们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
历史宋代试题及答案
历史宋代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宋代的开国皇帝是谁?A. 赵匡胤B. 赵构C. 朱元璋D. 杨坚答案:A2. 宋代的都城是以下哪个城市?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开封答案:D3. 宋代的科举制度中,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诗歌B. 法律C. 儒家经典D. 算术答案:C4. 宋代的“四大发明”是指以下哪四项?A.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B.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望远镜C.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蒸汽机D.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计算机答案:A5. 宋代的“新法”是由哪位政治家推行的?A. 王安石B. 司马光C. 范仲淹D. 苏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宋代的“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答案:开封2. 宋代的“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答案:白鹿洞书院3. 宋代的“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百科全书。
答案:《太平御览》4. 宋代的“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法典。
答案:《宋刑统》5. 宋代的“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地理总志。
答案:《元丰九域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宋代的“新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宋代的“新法”改革是由王安石推行的,主要包括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等,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 简述宋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宋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火药改变了战争方式,指南针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印刷术推动了书籍的普及和知识的传播。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宋代的经济发展情况。
答案: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农业方面,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方面,陶瓷、丝织、金属加工等行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业方面,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商业城市,如开封、杭州等。
郑樵《通志》读书笔记
郑樵《通志》读书笔记【实用版】目录1.郑樵《通志》概述2.《通志》的学术价值3.《通志》的读书笔记内容4.对《通志》的思考与启示正文一、郑樵《通志》概述《通志》是我国南宋著名学者郑樵所著的一部知识性、资料性、学术性兼具的著作。
全书共二十卷,分为天文、地理、人事、礼制、制度、兵法、食货、刑法、选举、文章、学术、工艺、农业、医学、四大发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二十个门类,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记载和阐述,堪称一部“宋代百科全书”。
二、《通志》的学术价值《通志》在学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知识体系:《通志》将当时的各个领域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后世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详实的史料记载:《通志》对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制度沿革等进行了详实的记载,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3.深入的学术探讨:《通志》对各个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通志》的读书笔记内容在阅读《通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1.对各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各门类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人物传记、制度沿革等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
3.对《通志》中的学术观点、论述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对相关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对《通志》的思考与启示阅读《通志》,我们不仅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1.学术研究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对于各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
2.学术研究应具有时代性、历史感,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历史发展脉络。
3.学术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独立性,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勇于突破前人的束缚。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锦绣万花谷宋代的百科全书素材
《锦绣万花谷》:宋代的百科全书岁末年初,走进苏州博物馆去看"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特展,实在是一种雅致的事情。
苏州顾氏,指的是顾文彬、顾承、顾麟士及顾公雄、顾公硕兄弟。
这祖孙四代人的名字远不及他们家的藏书楼名气大——"过云楼",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
它位于现在苏州市干将路,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非宋刻《锦绣万花谷》莫属。
这是一部类似于现在"百科全书"的大类书(即工具书——编者注),由南宋人编纂,名字来源于《新唐书·杨贵妃传》:"每十月,帝幸华清宫,五宅车骑皆从,家别为队,队一色,俄五家队合,烂若万花,川谷成锦绣。
"《锦绣万花谷》原书分前集、后集、续集,每集各40卷,共计120卷。
到了明代弘治年间,无锡华氏会通馆曾用铜活字排印,改作100卷;嘉靖年间,又有安徽崇正书院、无锡秦氏绣石书堂刻本,恢复了120卷,并增编《别集》30卷,共计150卷,可见它在明代受到大众的喜爱。
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辑《四库全书》时,也特意将此书收入其中。
原书作者姓名不详,根据自序的年代,可知他是南宋孝宗时人。
《四库全书总目》根据内容推断,作者很可能是衢州人。
过云楼收藏的宋刻《锦绣万花谷》存《前集》40卷、《后集》40卷,宋刻宋印,用皮纸佳墨精印。
其中《前集》卷7、卷14配有明末绣石书堂刻本,目录、正文还有不少抄补的地方。
入藏过云楼之前,明清两代曾经赵子善、周允元、季振宜、李兆洛等先后收藏。
特别是清初著名大藏书家季振宜,在他的《季沧苇书目》"类书"一门第二种,就记录"《锦绣万花谷》前后二集八十卷(宋刻)"。
由此可见,这部书就是季振宜的藏书,而且当时就只存前、后两集80卷。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著名的重要文献,在宋代最全面的体现了古人的学术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生活状况,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宝库之一。
它是宋朝史学家许慎撰写的词条式历史文献,发表于1096年,共包含了762条记载,涉及各种领域,如历史、文学、哲学、教育、社会、宗教等,是中国古代史料的钻研对象,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参照。
《世说新语》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宋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思想,从不同方面解读当时的文化、历史发展。
例如,《世说新语》中大量记载了宋代著名社会活动者、著名人物的事迹,丰富了我们对当时历史发展的知识。
此外,它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宗教观念等现象的反映,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文化的演变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世说新语》的广泛引用也让它成为宋代文具的杰出代表。
许慎擅长启发性的提倡思想和形式,他有个把西藏的佛经译成汉语的梦想,而《世说新语》这部文章可以说是这个梦想的发动及演变。
此外,《世说新语》中不乏佛教思想的影子,它也让《世说新语》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
除了以上提到的历史和宗教方面的价值外,《世说新语》还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
整体语言朴实,叙述般清晰,用词流畅,很容易理解,文章有较强的现实背景,时时提供一窥当时宋朝社会的情形,以致它被称作“宋代的百科全书”。
除了具有实用知识的价值外,它还具有欣赏价值,许多记载的内容亦被其他作者融入自己的作品,拓展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或用以解释道德价值观念、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以及文化认知等。
《世说新语》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部古典文献,它为古代宋代文化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从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方面丰富了中国古代史料的研究和探讨,同时也被广泛引用,融入自己的研究和探讨中。
综上所述,《世说新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典文献,收藏价值及研究价值极高,后世可以从中了解宋代文化、社会、历史思想以及当时文化观念的演变及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的百科全书——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宋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它是由宋代画家张择端经过多年的不懈创作完成的。
它记载了当时宋代一片繁华的景象,为后代研究留下了实物证据。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现山东诸城)人。
北宋的著名画家,擅长画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是他的一幅典型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优秀风俗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它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三点透视的构图方法,生动的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清明时期的繁盛风光。
该画卷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汴河郊外风光,第二段是汴河的场景,第三段是城内街景。
汴京郊野的春光,在树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县城走来。
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虽是感到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
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直奔汴河畔。
同时,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明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拉开了序幕。
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
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
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
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
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
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
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桥头布遍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
这里名副其实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可称为画面的高潮片段。
在清明上河图中,最精彩当属中间这一段船过虹桥了。
虹桥的桥洞及窄但是水流又及其的湍急。
人们撑着船,紧张的穿过桥洞。
桥上的人们心里也极其的紧张。
作者在这一幅小小的画卷上,把人们紧张的心情,以及船过虹桥紧张的局面刻画得栩栩如生,看一眼就仿佛置身于其中一样。
这充分的表现了作者的绘画功底以及他心思的细腻。
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房、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
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把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清明上河图》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专业: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