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护理操作15046
护理吸痰流程及注意事项

护理吸痰流程及注意事项
护理吸痰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流程
1、准备工作:
(1)检查吸痰器、蒸汽消毒器、湿布等设备;
(2)洗手;
(3)摆放夹管钳、压力表、湿布、砝码等设备,准备操作者;
(4)根据病人病情选择护理方式,准备护理用品;
2、吸痰操作:
(1)用温水洗护患者面部部位,并用湿布擦干;
(2)做好布面夹管钳,将夹管钳夹紧;
(3)将吸痰器的接口连接到夹管钳上,打开吸痰器的电源开关;
(4)将吸痰器的压力表拉至一定的数字,适当操控吸痰器,实现吸痰目的;
(5)清空吸痰器,并根据个人需要,可以使用抽吸液清洗吸痰器;
(6)吸痰操作完毕后,检查吸痰器及夹管钳是否清洁无污染,做好吸痰痕迹;
3、注意事项:
(1)操作前需先清洗及消毒;
(2)对患者分级护理,避免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
(3)正确遵循吸痰过程;
(4)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
(5)吸痰过程需有专人监测;
(6)将吸痰器及夹管钳洁净消毒;
(7)吸痰过程中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感觉;(8)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9)促进病人体内的抗感染能力及自身免疫力。
护理学基础吸痰操作流程

护理学基础吸痰操作流程护理学基础中的吸痰操作流程可是非常重要的呢,咱们护理的小伙伴可得好好掌握呀。
一、操作前的准备。
1. 自身准备。
咱作为护理人员,得先把自己收拾好。
要穿戴整齐,洗手,可不能脏兮兮地就去给患者做吸痰啦,这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防止病菌传播呢。
而且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这样患者看到也会安心一些。
2. 患者准备。
要先跟患者解释清楚咱们要做什么哦。
比如说:“亲,咱们现在要给您做个吸痰的操作呢,这样能让您呼吸更顺畅,可能会有点小不舒服,但是很快就好啦。
”然后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一般是仰卧或者侧卧,把头偏向一侧,这样痰液更容易被吸出来。
3. 物品准备。
这可不能马虎。
得准备好吸引器,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不是完好,电源有没有插好之类的。
还有吸痰管,这个得选择合适型号的,可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再就是生理盐水,用来润滑吸痰管的,还有手套、弯盘这些小物件也不能忘哦。
二、吸痰操作过程。
1. 连接和调节。
把吸痰管连接到吸引器上,然后调节吸引器的压力。
这个压力可不能随便调,成人一般是40.0 - 53.3kPa,小朋友呢就要小一些啦,可不能把患者的呼吸道黏膜给伤到咯。
2. 润滑吸痰管。
把吸痰管的前端放到生理盐水中蘸一蘸,就像给它洗个小澡,让它变得滑溜溜的,这样在进入患者呼吸道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粗暴”啦。
3. 插入吸痰管。
轻轻的,慢慢地把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者鼻腔。
这时候要小心哦,眼睛要盯着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皱眉头或者表现出很不舒服的样子,就得调整一下角度或者深度。
一般插入的深度呢,经口腔是15cm左右,经鼻腔的话要稍微长一点,大概20 - 25cm。
4. 吸痰。
开始吸痰的时候,要一边旋转吸痰管,一边向上提拉。
就像给呼吸道做个小清洁,把痰液一点一点地吸出来。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能太长,15秒左右就差不多啦,要是时间长了,患者会很不舒服,还可能会缺氧呢。
三、操作后的处理。
1. 观察患者。
(医学课件)护理操作---吸痰

01
核对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确保 操作对象正确
02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操作过 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 绪
评估病人状况
检查患者生命体征, 如心率、呼吸、血压 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呼吸 道疾病史、过敏史等 特殊情况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和 配合程度
安置病人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或平 卧位,头偏向一侧
分类
根据使用方式可分为手动和自动吸痰 ,根据吸痰方式可分为经口、经鼻、 气管插管吸痰等。
02
吸痰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
吸痰机
确保功能正常,电 源线连接良好
无菌手套
医护人员需佩戴无 菌手套进行操作
吸痰管
根据患者年龄和气 管直径选择合适的 吸痰管
治疗碗
用于放置吸痰管
生理盐水
用于稀释痰液,保 持呼吸道湿润
核对病人及解释
(医学课件)护理操作---吸痰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吸痰操作概述 • 吸痰操作流程 • 吸痰操作注意事项 • 吸痰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01
吸痰操作概述
吸痰的目的
01
02
03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主要用于清除呼吸道 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 等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 畅。
改善通气
通过吸痰可以解除呼吸道 梗阻,改善通气功能,提 高氧合水平。
整理用物
用后将吸痰管、手套等用物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分类处理 清洁患者面部,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记录
记录吸痰时间、痰液性质、患者反应 等情况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记 录处理措施
03
吸痰操作注意事项
吸痰前的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主要使用在呼吸困难、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意识镇静等情况下的患者。
下面是吸痰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前,需要先佩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避免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的发生。
2.安全定位:安全定位是吸痰的前提,需要确保患者的头部向一侧倾斜,保证吸痰管进入口腔而不是气管。
同时,需要让患者向一侧侧卧,以免误吸引起窒息等问题。
3.吸痰管准备:准备好长度适当的吸痰管,同时涂上润滑剂,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并通过喉部进入气管。
4.吸痰操作:一边插管,一边抽吸痰液。
一般来说,需要在轻轻的旋转吸痰管的同时逐渐向下吸痰管内的内容,每个管道不要超过15秒钟。
5.清洗吸痰管:操作完毕后,需要及时地将吸痰管拔出,清洗和消毒吸痰管。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和操作后要洗手,并进行手卫生。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呼吸,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呼吸间隔变短,需要及时停止吸痰操作。
3.操作需要轻柔,不要与患者拉扯,以免造成口腔黏膜和气管
的创伤。
4.操作后要及时记录患者吸痰的情况,如痰液的性质、数量、颜色、气味等,方便下一步护理。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吸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吸痰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吸痰护理的操作流程,希望对护理人员和家属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准备好吸痰器、生理盐水、护理垫、口腔护理用品等工具和物品。
同时,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即将进行吸痰操作,取得他们的配合。
2. 采取正确体位。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患者的体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应该坐起或半坐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
如果患者无法坐起,也可以选择侧卧位,但要确保头部稍微低于身体,以便分泌物能够顺利流出口腔。
3. 口腔护理。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需要先进行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帮助患者漱口,清洁口腔,以减少吸痰时吸入口腔细菌的风险。
4. 使用吸痰器。
选择合适的吸痰器进行吸痰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器型号和规格。
在使用吸痰器之前,要先吸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以湿润呼吸道黏膜,减少对黏膜的刺激。
5. 进行吸痰操作。
将吸痰器的吸头轻轻插入患者口腔,直至触及咽喉部,然后缓慢向外拉动吸头,同时用另一手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或侧腹部,帮助分泌物顺利排出口腔。
在吸痰的过程中,要注意吸力的大小,避免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
6. 清洁吸痰器。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吸痰器,避免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将吸痰器拆卸下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然后晾干备用。
7. 记录观察。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记录吸痰的时间、吸出的分泌物的性状和颜色等信息,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吸痰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护理工作,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吸痰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护士抽吸痰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护士需要准备抽吸管、抽吸瓶、抽吸袋、抽吸液、护士帽、口罩、手套等抽吸用品,并确保抽吸用品的清洁和无菌。
2.护士应先洗手,然后戴上口罩和护士帽,再戴上一只手套,
将抽吸管放入抽吸瓶中,用另一只手套拧紧抽吸瓶盖,以确保抽吸瓶的密封性。
3.护士应将抽吸管放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并轻轻拉出,以抽
出痰液。
4.护士应将抽吸管放入抽吸瓶中,用另一只手套拧紧抽吸瓶盖,以确保抽吸瓶的密封性。
5.护士应将抽吸瓶中的痰液倒入抽吸袋中,并将抽吸袋封口,
以确保抽吸袋的密封性。
6.护士应将抽吸瓶和抽吸袋放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然后把抽
吸瓶和抽吸袋放入抽吸液中,以确保抽吸瓶和抽吸袋的清洁和无菌。
7.护士应将抽吸瓶和抽吸袋放回抽吸用品箱中,并及时将抽吸
用品箱放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注意事项:
1.护士在抽吸痰时,应注意抽吸管的深度,以免损伤患者的咽部组织。
2.护士在抽吸痰时,应注意抽吸管的拉出速度,以免抽出痰液过多。
3.护士在抽吸痰时,应注意抽吸瓶和抽吸袋的密封性,以免痰液渗漏。
4.护士在抽吸痰时,应注意抽吸用品的清洁和无菌,以免给患者带来感染。
5.护士在抽吸痰时,应注意抽吸用品的消毒,以免给患者带来感染。
吸痰术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术护理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操作前准备: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准备好吸痰所需的物品,包括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手套、听诊器等。
吸痰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吸痰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吸痰的操作方法及要点如下:
1. 评估患者情况:吸痰一般用于痰多不易咳出或者呼吸乏力的重症患者。
2. 准备吸痰工具:操作者应做好物品准备,将吸痰器接通电源,检查吸痰装置是否通畅,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调节好负压吸引装置的压力。
操作者也需要洗手、戴好口罩和手套。
3. 吸痰操作: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让患者张口配合或者用压舌板帮助患者打开口腔,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用无菌持物钳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咽部,打开负压,先将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净,然后更换吸痰管,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经咽喉插入气管达到一定深度,然后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4. 吸痰后护理:吸痰结束后应关闭负压吸引装置,并对吸痰管进行消毒。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物品,并帮助患者做好护理。
5. 注意事项:
保证无菌操作,插入和拖拉导管的动作要轻柔。
每次吸引不超过10-15秒,连续吸引的总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负压不可过大,成人真空压~16kPa,小儿压力应小。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以上是吸痰的操作方法及要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如何正确进行吸痰护理

如何正确进行吸痰护理吸痰护理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痰液从呼吸道中清除,以提高病人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康复的一项护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吸痰护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1 消毒准备:准备好洗手液、消毒液、消毒纱布等消毒物品,并进行必要的手部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无菌。
1.2 预备工具:准备好吸痰管、吸引器、吸引袋、橡胶手套等必要器械,并确保其无损坏。
1.3 病人准备:病人侧卧位,头稍偏向一侧,手持吸痰袋,做好协作准备。
二、吸痰操作步骤2.1 洗手:护士或家属需正确洗手,穿好橡胶手套,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
2.2 前处理:将病人的头部稍偏向一侧,以便清洁呼吸道口腔部分。
使用纱布蘸取适量生理盐水对病人口腔进行清洁,特别是舌面、唇部等区域。
2.3 脸部保护:用清洁纱布将病人的脸部遮盖住,以避免被吸痰时的倒流以及防止吸痰液和细菌飞溅到病人脸上。
2.4 插管操作:将吸痰管的前端在无菌条件下插入病人的口腔或鼻腔,通过轻轻推进直至进入气管或气管支气管口,并插入适当的深度(约8-10cm)。
2.5 抽吸方法:将吸引器的负压开关打开,以适当负压吸引病人呼出的痰液,并保持不断地吸引,直到感觉病人呼吸道无痰为止。
2.6 滴水法:如果需要调配吸痰液,护士需注意负压吸引的滴水法,确保滴水的间隔时间和滴水量的合理控制,防止过度滴水引起肺鼓胀或发生其他并发症。
2.7 插拔操作:在吸引痰液结束后,慢慢拔出吸痰管,并在拔管时用纱布作为门帘,以防止吸痰液和细菌飞溅。
2.8 结束处理:操作结束后,将吸痰管和其他相关用具放置在消毒杯中,清洗消毒,确保其无菌。
三、注意事项3.1 注意力:在吸痰过程中,护士或家属需要全神贯注,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避免病人出现窒息等状况。
3.2 时间控制:吸痰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以免影响病人的呼吸和氧气供应,同时需要适当控制吸引的强度和时间间隔。
3.3 防止感染: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程,保持操作环境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产生。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正确的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痰技术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吸痰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洗手,并穿好手套,以免交叉感染。
接着,准备好所需的吸痰管、生理盐水、吸引器、护理垫等器材。
确保吸痰器的吸引力正常,以免影响吸痰效果。
2. 与患者沟通。
在进行吸痰操作前,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他们即将进行的操作,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3. 采取正确体位。
将患者的头部稍微向一侧倾斜,以便于吸痰管顺利进入气道。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保持患者的头部稳定,避免患者头部晃动而影响吸痰的准确性。
4. 清洁口腔。
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帮助患者清洁口腔,以减少吸痰时吸入口腔内的细菌和分泌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5. 进行吸痰。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进入咽喉部。
在吸痰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吸痰管的深度,避免刺激患者的气道黏膜。
同时,要控制好吸引器的吸引力,避免对患者的气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 清理分泌物。
在吸痰的过程中,护士需要通过吸引器将患者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吸痰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吸痰管,以免细菌滋生。
7. 观察患者反应。
吸痰结束后,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以确保吸痰操作没有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记录观察结果。
吸痰操作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的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吸痰的时间、吸出的分泌物量、患者的反应等情况。
这些记录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总结,吸痰技术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护士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与患者充分沟通,采取正确的体位,注意清洁口腔,掌握吸痰技术的操作要点,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做好记录工作。
吸痰的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的护理操作流程一、引言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以改善患者呼吸道通畅。
正确的吸痰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痰的护理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 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 检查吸痰设备是否齐全并处于工作状态,包括吸痰器、吸痰管、吸痰瓶等。
三、告知患者和家属1.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获得他们的同意。
2. 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需求或不适,如口干、呕吐等。
四、采取正确体位1. 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为半卧位或坐位,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患者头部稍微向后仰,使呼吸道处于最佳位置。
五、进行吸痰操作1. 洗手并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
2. 使用无菌吸痰管,检查管道是否畅通,无损坏或污染。
3. 向患者说明吸痰的过程和感觉,以减少焦虑和恐惧感。
4. 握住吸痰管,迅速将其插入患者口腔或气管,避免触碰患者的舌头或喉咙。
5. 在插入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反应,如出现窒息或咳嗽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将吸痰管拔出。
6. 吸痰管插入后,用吸痰器抽取痰液,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
7.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缺氧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停止吸痰并采取相应措施。
8. 吸痰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吸痰管,防止管道堵塞。
9. 将吸痰管从患者体内缓慢拔出,注意不要过快或过用力,避免刺激患者呼吸道。
10. 将吸痰液倒入吸痰瓶中,注意不要溅出或污染周围环境。
六、整理和观察1. 将吸痰瓶密封并标记患者信息,避免交叉感染。
2. 帮助患者擦拭口腔和面部,保持清洁。
3.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痰液的性状和颜色等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
4. 将使用过的吸痰器和吸痰管进行正确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二次感染。
七、结束工作1. 洗手并脱掉个人防护装备,做好个人卫生。
2. 清理工作区域,保持整洁。
八、注意事项1. 吸痰前后要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护理操作流程吸痰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护理操作。
目的是通过吸引器的负压清除并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者通气。
操作前如果患者病情严重、神志不清楚需要向其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通常吸痰可分为如下步骤:一、评估:首先操作者应着装整洁,评估操作环境、患者病情、听诊并判断痰液量以及部位,进行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二、准备用物:将吸痰的物品携带至床旁,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三、摆正体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高枕卧位,也可将头偏向一侧。
检查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如果有活动性义齿需要取下,胸前铺治疗巾。
四、检查仪器:接通电源,检查吸引器的性能,并调节适当的负压值。
五、检查吸痰管:先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吸力是否足够。
六、操作步骤:1、操作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持吸引器的胶管,右手持吸痰管,将吸痰管的末端反折,目的是关闭负压,避免吸痰管送入的过程中损伤黏膜;2、吸痰管插入的原则是先气道内、再口腔、后鼻腔。
动作轻柔缓慢,尽可能插到最深的部位。
遇到阻力避免暴力硬插,必要时回抽吸痰管,并调整方向,或调整患者头、颈部的位置;3、插入后打开反折的导管,利用负压轻轻缓慢旋转并上提吸痰管,有效吸引鼻咽部、口咽部、气管内的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以内,隔3-5分钟可重复吸引。
七、整理用物:吸痰完毕后,先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关闭吸引器。
擦干患者脸部分泌物,取下治疗巾,协助其取舒适的卧位,给予高流量吸氧。
洗手、摘口罩,做好垃圾分类。
八、注意事项:整个吸痰过程,动作要轻柔、准确、操作熟练。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等。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意无菌操作。
吸痰护理操作范文

吸痰护理操作范文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改善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然而,吸痰操作需要谨慎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吸痰护理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给予患者充分的解释和沟通:在吸痰之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告知他们吸痰的目的和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和风险。
2.准备所需的设备:包括吸痰管、吸痰器、垫子、手套、护目镜、口罩、干净的毛巾或纸巾、生理盐水、潮湿的纱布等。
3.洗手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吸痰之前,请务必洗手,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戴上手套、护目镜和口罩,以减少双方的交叉感染。
4.安置患者:将患者置于适当的位置,通常是高度抬头的位姿,以便痰液更容易排出。
如果患者不适合高度抬头的位姿,可以使用垫子或枕头支持患者的头部。
5.使用生理盐水激发咳嗽:在吸痰之前,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入患者的鼻腔或气管,以激发咳嗽,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
使用干净的生理盐水和潮湿的纱布或棉花球进行操作。
6.吸痰操作:戴上手套后,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的口腔、鼻腔或气管中,直到达到合适的深度。
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进行牙龈、颊粘膜、舌根等部位的吸痰。
同时,观察粘痰的颜色、质地和气味,以便评估患者的呼吸道状况。
7.控制吸痰管的负压:在吸痰过程中,需要控制吸痰管的负压,以避免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建议在吸痰管插入后逐渐吸气,而不是突然产生大负压。
8.完成吸痰操作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拭患者的口腔、鼻腔和面部,以确保清洁和干燥。
9.记录操作情况:及时记录吸痰的相关信息,包括吸痰的时间、频率、粘痰的质量和患者的反应等。
需要注意的事项:1.吸痰操作时需要耐心和细心,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2.频繁和过度的吸痰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呼吸窘迫,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制定吸痰的频率和方式。
3.吸痰管应使用一次性的产品,并注意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进行清洁和消毒。
4.在吸痰操作前后要注意患者的呼吸状况,如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吸音等。
吸痰的护理操作流程

吸痰的护理操作流程摘要:吸痰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保持呼吸通畅。
本文将介绍吸痰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进行吸痰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一、准备工作1.检查吸痰设备:确保吸痰管、吸引器等设备完好无损,无污染。
2.洗手:彻底洗手,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告知患者: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吸痰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二、操作步骤1.体位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采用半卧位或坐位。
2.准备吸痰器具:将吸痰管连接到吸引器上,并调整吸引器的负压力,一般为80-120毫米汞柱。
3.鼻腔吸痰: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鼻腔,以湿润黏膜,减少刺激感。
然后将吸痰管插入鼻腔,通过负压吸引痰液。
4.口腔吸痰:让患者深呼吸几次,然后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通过负压吸引口腔内的痰液。
5.气管插管吸痰: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需要先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然后通过负压吸引气管内的痰液。
6.清理吸痰管:每次吸痰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确保通畅和卫生。
7.观察患者反应: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8.记录相关信息:记录吸痰的时间、痰液的性质、患者的反应等信息,为后续评估和护理提供依据。
三、注意事项1.遵守无菌原则:吸痰操作需要保持无菌环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控制时间和次数: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每次吸痰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
3.避免损伤黏膜:插入吸痰管时要轻柔、缓慢,避免损伤黏膜和引起出血。
4.注意负压力控制:负压力过大可能引起黏膜损伤和感染,过小则无法有效吸引痰液,应根据患者情况设置适当的负压力。
5.避免频繁吸痰:频繁吸痰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反复刺激,增加不适感和感染风险,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吸痰次数。
6.观察并记录反应: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吸痰护理操作

06
吸痰操作的风险与防范 措施
气道痉挛与防范措施
气道痉挛的表现
气道痉挛是吸痰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 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 致窒息。
防范措施
为避免气道痉挛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吸痰 管,避免过粗或过硬的吸痰管对气道造成刺 激;同时,在吸痰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湿润 ,防止干燥空气刺激气道。
在操作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以减轻其紧张和焦虑情 绪。
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其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等合适体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在操作前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有分泌物或异物应及时清 理。
03
吸痰操作流程
打开吸痰器开关
确保电源连接
在打开吸痰器开关之前,首先要确保 吸痰器电源连接正常,没有断电或电 压异常的情况。
吸痰护理操作
汇报人: 2023-12-03
目 录
• 吸痰护理操作概述 • 吸痰前的准备 • 吸痰操作流程 • 吸痰过程中的措施
01
吸痰护理操作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吸痰护理操作是指通过吸痰器或 中心负压装置,将呼吸道内的分 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 一种护理方法。
吸引分泌物
调节负压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将负 压调节到合适的水平,以便有效
地吸引分泌物。
吸引分泌物
将吸痰管头端贴近患者呼吸道黏膜 ,轻轻转动吸引分泌物。注意不要 用力过猛或快速抽吸,以免损伤呼 吸道黏膜。
观察病情变化
在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 吸情况、面色和心率等变化,如有 异常及时处理。
取出吸痰管并关闭吸痰器开关
护理
在吸痰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清 洁口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吸痰法护理

吸痰法
【定义】
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目的】
1.除咽喉部,气管内的分泌物及误吸的呕吐物。
2.避免和解除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注意事项】
1.吸痰动作要轻柔且迅速,每次时间不超过15秒;
2.吸痰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不稳定时,要及时停止吸痰;
3.进食半小时内禁止吸痰,可能出现食物反流而误吸;
4.严格无菌操作,吸完口鼻腔的吸痰管,针对气管插管的患者不能再吸气管内的痰;【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吸痰护理操作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
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SpO2 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ke-MAS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Co.
叩击震颤排痰法操作步骤 : 叩击:协助患者坐位或侧卧位,五指并拢成空
杯状,利用腕力快 速有节奏叩击背部或胸部,每个部位1~3
min,从下至上,从外 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部位
进行,背部从第十肋 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
部。
告知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ke-MAS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Co.
4、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成人调节压力:
成人:40~53.3Kpa(300~400mmHg),小儿:
33~40Kpa(250~300mmHg),机械通气患者吸痰
前后给予100%氧气吸入。
5、患者:头转向一侧,检查口腔黏膜,取下活动性假
牙,颌下铺治疗巾
C
实施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吸痰术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后给予 100%氧气吸入。
?
5、患者:头转向一侧,检查口腔黏膜,取下活动性假
?
牙,颌下铺治疗巾
?
C
实施
? 1、连接痰管,试吸力 ,湿润导管
? 2、插管:过管时阻断负压
? 3、痰:左右旋转,向外退出,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 ≤15s,
?
间歇3~5min ,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
4 、口鼻腔黏膜情况、气管插管位置和 固定情况。
5 、心理状态、合作能力。
叩击震颤排痰法操作步骤 : 叩击:协助患者坐位或侧卧位,五指并拢成空杯状,利用腕力快 速有节奏叩击背部或胸部,每个部位1~3min,从下至上,从外 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部位进行,背部从第十肋 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
?
气管切开处,再抽口鼻处,吸痰管一用一换,注意无菌操作。
? 4、肺部听诊: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按规定分类处理
吸痰管插入深度:经口插管深度为 14-16cm
经鼻插管深度为22-25cm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
(二)电动吸引器
流程
核对 评估 告知 准备 实施 观察与记录
核对、评估、告知
?
?
?
?
?
?
?
?
?
?
?
A
核对: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手腕带 评估: 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 、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 SpO 2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
3 、听诊:部位(喉头、双肺的上、中 下肺部)以便判断痰液聚积的部位。
?
治疗车物品摆放图
? 下层:医疗垃圾桶
?
N.S 吸痰管
生活垃圾桶
?
手 无 听 手 吸 洗手液
套菌诊电痰
巾器筒包
?
? 准备
?
4、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成人调节压力:
?
成人: 40~53.3 Kpa(300~400mmHg) ,小儿:
?
33~40 Kpa(250~300mmHg)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
吸痰护理操作
吸痰法
一、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预防、排痰者如: 年老体弱、危重、昏 迷、麻醉未清醒前、气管 切开、会厌功能不好等患者。
吸痰术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一般有以下二种方法: (一)中心吸引装置
告知
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
2、有效咳嗽的目的和方法
?
3、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
?
取得合作。
注意: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 再向患者/家属作适当的解释
?B
准备
?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
2.环境:清洁、舒适
?
3.用物准备: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好)、吸痰管、听诊器
?
等(检查无菌用物消毒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