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模板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模板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确保公司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员工健康,特制定本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

三、责任部门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清洁消毒计划,并监督执行。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清洁消毒工作。

四、清洁消毒原则1. 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持续性和及时性。

2. 清洁与消毒并重,注重清洁效果,提高消毒质量。

3. 采用环保、安全的清洁消毒用品,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五、清洁消毒要求1. 每日清洁:每日对办公桌椅、设备表面进行擦拭,地面进行清扫或吸尘。

2. 定期消毒:每周至少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电话等)进行一次消毒。

3.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或有疫情发生时,应增加消毒频次。

六、清洁消毒流程1. 准备工具和用品:包括扫把、拖把、抹布、消毒剂等。

2. 清洁: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清洁。

3. 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或擦拭。

4. 通风:清洁消毒后,应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以去除残留的消毒剂气味。

七、清洁消毒记录1. 建立清洁消毒记录表,记录每次清洁消毒的时间、范围、使用的产品等信息。

2. 记录表应由执行人员签字确认,并由行政部门存档备查。

八、培训与指导1. 对负责清洁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2. 行政部门应提供清洁消毒的操作指导书和注意事项。

九、监督检查1. 行政部门应定期对清洁消毒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对于违反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适当的程序,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符合具体公司的管理需求。

环境消毒及卫生管理制度

环境消毒及卫生管理制度

希望小学环境消毒及卫生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每日清洁消毒制度1.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制度。

每天一小扫,每周四大扫,定期检查,消灭蚊蝇螳螂、老鼠等害虫。

2.教室、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

4.重点卫生区域,如卫生间,定期清洁、消毒、通风。

二、各室卫生每日消毒制度1.由专人消毒,做好消杀记录。

2.各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小扫除,每周四大扫除。

门窗保证每天充足的通风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消毒人员负责每周定期消毒,并做好灭“四害”工作。

4.各教室、办公室公共设施,如门把手、桌子、椅子、门、窗户、地板、饮水机、复印机等由值班人员进行保洁、消毒工作。

三、个人卫生消毒制度1学生应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公共场合,要佩戴好口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严禁引用生水。

3.学习洗手设施齐全,及时放置消毒肥皂或洗手液。

四、各环节消毒使用要求规范1空气消毒。

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通风状态。

2.课桌椅、活动室操作台等消毒。

每日清洁,保持清洁状态。

定期消毒,消毒应该在学生放学后,使用酒精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3.饮水机消毒。

每日至少一次对饮水机出口使用酒精擦拭消毒。

4.地面消毒。

每日至少一次使用84消毒液拖地,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地。

拖把清洗干净后,阳光下暴晒或者置于通风处干燥。

5.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防护服、防水胶靴等。

希望小学2019年9月1日。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概述为了确保各个区域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完好,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本单位订立本《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组织机构环境和消毒管理小组设定环境和消毒管理小组,负责全员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的督导和管理。

维护和修理保养小组设定维护和修理保养小组,负责处理清洁、消毒设备的维护和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

管理办公室设定管理办公室,作为环境和消毒管理小组和维护和修理保养小组的指挥中心,负责总体督导和协调管理。

准备工作设备准备清洁和消毒工具包括:洗衣机、吸尘器、扫帚、拖把、洗碗机、消毒液和器具、橡胶手套、垃圾桶等。

每个工具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或报废损坏设备。

人员准备防疫期间,每个员工应具备正确的消毒学问,每个员工都应定期参加消毒和清洁技能培训,以确保各个区域的深度消毒和彻底清洁。

工作流程环境清洁1.每日上班前,环境和消毒管理员应对公共区域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适时发觉和解决问题,并记录检查结果;2.环境和消毒管理员应适时收集垃圾并清理,确保阳台和垃圾箱四周没有垃圾;3.每日定期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公共设施如水龙头和卫生间等场所,并记录消毒时间和方式;4.每周对大堂、会议室、教室、试验室、库房、餐厅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期紫外线消毒、喷雾消毒,并记录消毒时间和方式;5.维护和修理保养小组定期检修和更换洗地机、吸尘器等清洁设备,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关键点清洁在本单位,关键区域的清洁是至关紧要的,这些区域包括:1.每日上班前,检查试验室和制药流水线的表面和管道,并记录检查结果;2.各个区域进入区之前,工作人员应当擦拭双手,并在抽屉和柜子之前擦拭设施;3.定期对连接生产区域和存储区域的物流车道进行消毒,包括卡车和电梯;4.定期对售货区进行清洁,包括洗涤和擦拭收银台、空调和呈现柜;5.定期擦拭、消毒银行窗口及ATM机,确保该区域环境安全卫生,严防病毒传播。

案例分析假如有一个员工感染了病毒,应当如何处理?1.第一时间对员工接触的办公设施、电脑键盘、电话、门把手、电梯按钮、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深度消毒;2.工作人员应依照防护要求进行消毒,戴上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3.假如可能,将员工的办公室空置,并进行隔离消毒;4.没有派驻安保人员,办公室的员工应在员工离开后进行示警,防止他人前往。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科室和部门,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医院应当建立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落实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第四条医院应当配备足够的清洁和消毒设施及器材,保证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对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

第二章环境清洁管理第一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院内部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室、候诊区等。

第二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清洁人员,按照规定的清洁程序和标准进行清洁作业。

第三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清洁技术和操作规范。

第四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清洁设施和器材进行检测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环境清洁检查记录,定期对清洁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第三章消毒管理第一条医院应当对医疗器械、器具、洗消用品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使用安全。

第二条医院应当建立消毒管理台账,记录消毒设施的使用情况。

第三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消毒人员,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和标准进行消毒作业。

第四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消毒设施和器材进行检测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五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一条医院在发生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第二条医院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应急任务和责任分工。

第三条医院应当开展定期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复核与整改第一条医院应当定期对环境清洁和消毒管理工作进行复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条医院应当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追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六章审查与发布第一条本制度由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审查和发布,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精选10篇)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篇1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不发生重点疫情和聚集性发病,特订立学校清洁消毒工作实施方案。

一、物资准备总务处负责采购电动喷雾器、喷壶、84消毒液、酒精、棉布等物资。

二、职责分工1、班主任为各班级责任人,负责班级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2、各老师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各办公室消毒工作。

3、教务处负责各功能室的消毒工作。

4、总务处负责学部、办公楼及学校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5、餐厅工作人员负责餐厅及外围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三、实在实施措施(一)办公室消毒1、由各值日老师轮流进行开窗通风和卫生清扫,每日上午、中午、下午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消毒人员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老师办公室进行消毒。

3、桌凳、门把手等日常接触物品每日用75%酒精擦拭两次,假如使用频繁可适当加添消毒次数。

(二)教室及功能室消毒1、地面保持乾净,无纸屑、无杂物;桌椅、物品摆放整齐,无积灰、无纸屑、无杂物。

2、卫生工具摆放整齐,垃圾桶每日倾倒,不留垃圾。

3、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晚各一次,彻底对各教室、功能室进行消毒。

4、每日通风至少通风3次,上午大课间、午饭、下午大课间,每次至少30分钟。

(三)卫生间消毒1、加强通风,及时清扫卫生间内全部垃圾和废弃物。

2、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自来水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四)室外场合消毒每日对学校卫生彻底扫除,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楼梯间、走廊等室外场合进行消毒。

(五)门卫室消毒1、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大新风,必需时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第三条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环保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落实。

第五条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履行环境清洁消毒职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二、环境清洁消毒要求第六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消毒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七条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季节、不同病媒生物密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清洁消毒计划,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第八条清洁消毒工作应按照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进行,清洁剂和消毒剂应根据污染程度和物体表面选择适宜的产品。

第九条清洁消毒工作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清洁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防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第十条清洁消毒工作应做好记录,包括清洁消毒时间、地点、范围、使用的清洁消毒剂及浓度、工作人员等信息,以备查阅。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二条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单位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调整清洁消毒计划,加大清洁消毒力度,防止疾病传播。

三、清洁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第十三条清洁消毒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良好消毒效果的产品,并根据产品说明书使用。

第十四条清洁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稀释比例和使用方法,避免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造成危害。

第十五条清洁消毒剂应妥善存放,标识清晰,防止误用和泄露。

四、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第十六条各单位应加强对清洁消毒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清洁消毒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七条清洁消毒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质量。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规定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规定
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五、进行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参考WS/T367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2、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3、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4、在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2、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3、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表示较弱的杀灭作用或没有杀灭效果; a部分双长链季铵盐类为中效消毒剂;
2环境表面常用的消毒方法见下表
消毒产 品
使用浓度有效成分
作用时间
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
400mg/L700mg/L
>10min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医院环境清洁、安全,预防医院感染,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和部门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二、责任主体1. 医院领导:负责制定和监督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2. 医院保洁部门:负责医院的日常环境清洁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检查。

3.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定期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

4. 医务人员:配合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做好个人卫生。

三、环境清洁与消毒标准1. 医院环境清洁要求:医院内部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关键部位如手术室、病房等每天进行多次清洁;地面、墙面、桌椅等物体必须干净整洁。

2. 医院环境消毒要求:医院环境消毒要求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消毒方案,确保消毒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人员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确保工作人员具备清洁与消毒操作技能。

四、环境清洁与消毒程序1. 日常清洁工作流程:(1)定时巡查各科室及公共区域,保证环境整洁;(2)清洁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清洁工作,避免污染交叉;(3)定期更换清洁用具,保持清洁效果。

2. 环境消毒工作流程:(1)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环境消毒工作;(2)检查消毒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消毒效果;(3)消毒过程中做好通风工作,避免有毒气体滞留。

五、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检查1. 医院领导每月对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整改。

2. 医院每季度组织内部与外部专业机构对医院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整改。

3. 各科室定期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的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确保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的规范性。

六、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医院领导定期对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基本原则为了保障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院的卫生水平,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和工作区域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第三条定义1.环境清洁:指对医院内各类房间、物品、设备等进行清洁工作的行为。

2.消毒:指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行为。

第二章环境清洁管理第四条职责分工1.医院行政部门负责订立和监督环境清洁管理制度,协调各科室间的合作关系。

2.科室负责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落实环境清洁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

第五条质量要求1.环境清洁应实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医院内部的规定要求。

2.清洁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上岗证书。

第六条清洁设备和用品1.清洁设备应定期检修,确保正常运行,并配备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2.清洁用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定期购置并储存妥当,防止受潮、变质等问题。

第七条清洁工作引导1.清洁工作应依照科室、区域、物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划分清洁等级。

2.清洁作业引导应编制明确的清洁作业流程和标准,并及时向清洁人员进行培训和引导。

第八条清洁记录和评价1.清洁工作应进行记录并保管,包含清洁人员的签名、清洁时间等信息。

2.定期对清洁工作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三章消毒管理第九条职责分工1.医院行政部门负责订立和监督消毒管理制度,协调各科室间的合作关系。

2.科室负责消毒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落实消毒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

第十条质量要求1.消毒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医院内部的规定要求。

2.消毒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消毒操作证书。

第十一条消毒物品和设备1.消毒物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并定期检测有效性。

2.消毒设备应正常运行,配备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二条消毒工作引导1.消毒工作应依据不同的物品、设备和场合,订立相应的消毒方案。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一、环境物体表面是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二、应保持科室内环境物体表面整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三、各科室应按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清洁区)、中度风险区域(半污染区)和高度风险区域(污染区),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落实专人执行日常清洁消毒与终末清洁消毒工作,建立清洁消毒登记。

四、清洁时应有序进行,遵循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周围区到中心区、由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原则,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五、环境物体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立即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六、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合适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七、当发生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或环境物体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时应执行强化清洁与消毒,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

八、清洁工具应分区分颜色使用,清洁工具数量、复用处理设施应满足科室规模需要,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

九、在实施清洁消毒时,应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要求,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个人卫生处理。

十、各科室应将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管理纳入科室质量管理体系中,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医院环境清洁、防备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订立本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员工,包含临床科室、后勤科室和公共区域。

二、清洁管理2.1 日常清洁1.各科室和公共区域应每日进行清洁,包含地面、墙面、天花板、家具、设备等。

2.清洁工作应由专业清洁人员进行,严禁非相关人员进行清洁操作。

3.清洁用具(如抹布、拖把、扫帚)应定期更换,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4.清洁过程中应注意分类处理垃圾,确保废物正确投放,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

2.2 定期清洁1.科室和公共区域应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包含消毒柜、空调设备、墙角、顶棚等。

2.定期清洁工作由后勤科室负责,并由医院行政部门监督。

3.清洁人员应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进行清洁,确保消毒效果。

2.3 卫生间清洁1.卫生间每日进行多次清洁,保持卫生间环境干净乾净。

2.清洁工作应包含厕位、地面、洗手台、镜子、门把手、水龙头等部位。

3.卫生间使用的纸巾、肥皂等卫生用品应保持充分,并定期更换。

三、消毒管理3.1 消毒区域设立1.医院应设立特地的消毒区域,负责对医疗器械、工作区域等进行消毒处理。

2.消毒区域应拥有合适的设备和消毒药品,设立合理的工作流程,确保消毒效果。

3.2 消毒操作规范1.消毒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的人员进行,确保操作正确。

2.操作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确保个人和环境安全。

3.不同类型的物品应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4.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杀菌效果,并遵守正确的稀释比例。

3.3 消毒周期管理1.不同物品、不同区域应订立不同的消毒周期,确保消毒效果。

2.常常接触患者的工作区域、器械等应加添消毒频次,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四、灭菌管理4.1 灭菌设备管理1.医院应配备专业的灭菌设备,确保器械的安全灭菌。

2.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验、维护和保养,确保工作正常。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各部门、科室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采用湿式清洁法,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行室内、走廊、地面、物表等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的组织与监督,各部门、科室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第二章清洁与消毒范围及要求第五条清洁范围包括:病房、诊疗室、护士站、卫生间、走廊、电梯间等医院内部环境。

第六条消毒范围包括:诊疗器械、医疗设备、患者床单元、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空气等。

第七条清洁与消毒要求:(一)保持环境整洁,无垃圾、杂物、尘埃、蛛网等;(二)地面清洁,无污渍、水垢、痰迹等;(三)物体表面清洁,无污渍、灰尘、霉斑等;(四)空气消毒,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五)诊疗器械、医疗设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消毒灭菌标准;(六)患者床单元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消毒标准;(七)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八)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清洁与消毒效果。

第三章清洁与消毒方法及操作规范第八条清洁与消毒方法:(一)采用湿式清洁法,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洁与消毒;(二)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清洁与消毒频率和方法;(三)对于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立即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四)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五)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

第九条清洁与消毒操作规范:(一)清洁与消毒前,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二)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按照清洁剂和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三)清洁与消毒后,应将清洁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四)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五)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清洁与消毒效果。

病房环境整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病房环境整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病房环境乾净与消毒管理制度为了保证病房环境乾净、消毒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保障水平,医院特订立本病房环境乾净与消毒管理制度。

一、乾净管理1.病房日常清洁–病房清洁工作由专职清洁人员完成,每日至少进行2次全面清洁。

–清洁人员应穿着干净、乾净的工作服,并定期更换。

–清洁人员应做好手部卫生工作,每次进入病房前,应进行手部消毒。

–病房清洁应重视细节,特别是床单、被褥、桌面等易被忽视的部位,应重视清洁与消毒。

2.病房床位整理–患者出院后,病房床位应及时进行清理,确保干净乾净。

–清理过程中,床垫、枕头套、床单、被褥等应进行清洗和消毒,并进行烘干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清洁人员在整理床位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3.物品摆放管理–病房内的物品应有固定的放置位置,方便查找和取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

–病房内不得摆放杂物和易繁殖细菌的食品。

–定期检查病房内空气流通情况,确保新鲜空气的供应。

4.垃圾管理–病房内的垃圾应及时清理,避开产生异味、繁殖细菌。

–病房内的垃圾桶应密闭,每日清理并更换环保袋。

二、消毒管理1.消毒剂的选择–医院应依据不同细菌的抗药性和病原性,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感染病房、手术室等高风险区域应使用高效消毒剂。

2.消毒操作规程–在进行消毒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确保个人卫生。

–操作人员应依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掌控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后,应及时脱离现场,避开二次污染。

3.消毒标识管理–感染病房和手术室等高风险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消毒标识,提示工作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和消毒操作。

–消毒标识应包含消毒日期、消毒剂名称和操作人员的签名。

–消毒标识应每日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准确可靠。

4.定期消毒–高频接触物品、设备和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感染病人的床位、手术台、器械等应每日进行消毒,保持清洁无菌。

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范文(4篇)

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范文(4篇)

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维护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员工的健康,以及确保产品品质的安全和可靠性,制定本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的岗位。

二、卫生设施和设备管理1. 确保所使用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

2. 定期对卫生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 设置合理的清洗和消毒设备,以保证清洗和消毒的质量和效果。

三、员工培训和教育1. 对从事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有关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

四、清洗和消毒工作1. 制定清洗和消毒工作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对关键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进行监控和验证,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3. 定期对清洗和消毒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五、卫生检查和记录1.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建立相应的卫生检查记录,记录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

3. 对涉及卫生管理的操作进行记录,包括清洗、消毒和卫生检查等。

六、卫生意识和责任1. 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卫生管理工作。

2. 明确各岗位的卫生责任和任务,并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对于发现的卫生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紧急处理和事故预防1. 制定紧急处理和事故预防措施,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2. 定期进行紧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的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八、评估和持续改进1. 定期对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 建立相关的绩效评估指标,对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奖惩。

3.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进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九、处罚措施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警告、记过、罚款等。

检验科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检验科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检验科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 管理制度背景在医疗机构中,检验科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其所涉及的人体检测、体液制备等工作需要严格的环境、清洁和消毒要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的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管理内容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检验科室,包括检验科室的所有工作区域、设备仪器、资源用品以及员工的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3.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3.1 工作区域管理•公共区域的清洁:定期清扫地面、拖地、擦玻璃等。

确保每日公共区域清洁,垃圾桶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清理。

•检验科室的清洁:每日工作结束后,对各个工作区域进行清扫、拖地、擦桌子、擦墙和擦门。

同时,确保工作台等区域每日清理,消毒液定期更换。

•治具、耗材储藏间的管理:确保干净整洁,物品放置合理,并定期消毒液擦拭。

3.2 设备仪器的管理•设备仪器的清洁:每日工作结束后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清洁(如离心机、试剂瓶、荧光显微镜等)。

•设备维护保养:针对设备维护保养,设备定期检查,每日开机前在设备上打卡并签字,维护及时。

设备报修需及时进行或通知管理员,直到维修好方可使用。

•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避免因不必要的使用,在检验科室内跨地区的可行性分析是存在的,但有专业技术人存在并负责时。

并且,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

3.3 资源用品的管理•试剂品的管理:严格复核每种即将使用的试剂品的完好性、过期日期以及是否正确使用,如有问题,应及时举报。

•样品的管理:对所有样品进行操作时,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样品的编号、所属测试项目、取样者姓名以及取样时间等。

并且要及时归档备案。

•包装和库存管理:对于耗材、包装材料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另外需要控制进出流程,有专人清点、报备及进行库存管理。

3.4 员工个人清洁与卫生管理•佩戴助手:针对检验科内职员,要求佩戴手套,保证手部的卫生清洁。

•检修人员洗手:每位检修工作人员,在处理某些需要较高水平环境和工具时,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洗手消毒操作。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院管理。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部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第三条医院是医疗机构的公共场所,其环境清洁与消毒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专门的清洁与消毒管理团队,负责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第五条医院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洁与消毒管理,并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与补充。

第二章医院环境清洁管理第六条医院应当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包括但不限于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设备、医疗废物等的清洁。

第七条医院应当统一制定清洁计划,明确清洁内容、频率、人员和责任,确保全面、及时、有效的清洁。

第八条清洁工作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出现遗漏或盲区。

清洁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检查核实,确保达到卫生标准。

第九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工具、器械、清洁剂等物品,保证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医院应当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清洁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清洁工作档案,记录清洁工作内容、时间、人员,以备查阅。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对清洁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改进不足,提高清洁质量。

第三章医院环境消毒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区域、手术室、特殊病房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明确消毒管理的程序和标准,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消毒操作。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用途、不同区域选择适用的消毒剂。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明确消毒对象和消毒频率,对于易污染、易感染的区域和设备要加强消毒。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建立消毒检测机制,对计划消毒后的区域进行取样检测,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配备消毒设备和器械,保证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对消毒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消毒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建立环境卫生与消毒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环境卫生和消毒安全管理的全面协调。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医院环境整洁、优美、舒适,为患者和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二、清洁范围及注意事项第五条清洁范围包括全院内的诊疗区域、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卫生间、电梯间、楼梯间等。

第六条注意事项:1. 清洁工具应专用,避免交叉使用。

2. 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使用安全。

3.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4. 清洁工作应在患者及职工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5. 清洁后的区域应确保干净、卫生、无污染。

三、清洁与消毒工作流程第七条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先清洁,后消毒。

2. 采用湿式清洁法,避免产生灰尘。

3. 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确定清洁与消毒频率。

4.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5. 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6. 清洁与消毒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价,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四、特殊区域清洁与消毒第八条特殊区域(如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的清洁与消毒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特殊区域应实施严格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措施,确保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2. 进入特殊区域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特殊区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

五、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第九条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污染程度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条消毒剂的使用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法生产资质。

内镜室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

内镜室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

内镜室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内镜室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感染控制区域之一,良好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医疗操作安全和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内镜室环境清洁和消毒的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内镜室环境清洁的管理制度内镜室环境清洁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清洁和维护内镜室应有固定的清洁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清洁标准和频率。

地面、墙面、天花板、家具、仪器设备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室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2. 清洁用具的管理内镜室应配备专用的清洁用具,如拖把、扫把、抹布、清洁剂等,并严格管理其使用。

清洁用具应定期检查、消毒和更换,以保证其清洁和卫生。

3. 垃圾处理内镜室产生的垃圾应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处理,包括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废弃物、感染性废物和一般垃圾等。

垃圾箱应密闭、定期清理和消毒,以防止臭味和细菌滋生。

4. 空气质量控制内镜室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确保空气流通和质量。

应定期检查和清洗通风设备,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二、内镜室消毒的管理制度内镜室消毒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内镜室操作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其主要内容:1. 内镜设备消毒内镜室中的内镜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消毒,包括洗涤、清洗、消毒和干燥等环节。

消毒操作应由专职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内镜室中所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有效的抗菌作用。

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内镜设备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3. 消毒记录和追溯内镜室应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制度,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种类、浓度、操作人员等信息。

并要做好追溯工作,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都有明确的记录和可追溯性。

4. 人员培训和监督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内镜室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内镜室的清洁和消毒流程、操作规范、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等。

同时,应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有效。

结语内镜室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一、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定
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方法,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2、根据环境风险等级,严格执行对应的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低度风险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会议室、病案室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清洁级,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频率为每天1-2次。

(2)中度风险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卫生级,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并可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清洁剂辅助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

(3)高度风险区域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血液净化中心、口腔科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消毒级,非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并可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清洁剂辅助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如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采用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频率为每天≥2次。

3、清洁时有序进行,做到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原则。

^
4、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参考仪器说明书进行。

5、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6、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7、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8、拖布(头)分区使用,每个拖布清洁面积最好不超过20平方米。

拖布(头)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在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后干燥备用。

9、病房床单元使用的抹布或消毒布巾,做到一床一巾,病房非床单元使用的抹布,做到专物专用,一房一巾,使用后抹布应清洗干净,在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后干燥备用
10、发生感染暴发及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11、清洁工具分区使用,进行颜色标记,使用后避免重复浸泡、清洗和消毒。

*
12、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二、空气清洁消毒管理规定
1、常规医院采用通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技术、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技术或方法,进行空气的清洁和消毒。

2、采用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3、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清洁消毒的,应在无人状态下,开启时间至少30分钟,每次记录使用时间,每周用7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

4、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清洁消毒的,可以在有人状态下使用,应关闭门窗并避免人员走动,开启使用请遵照产品厂家说明书,每次使用记录使用时间。

5、使用机械通风方法的,定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

6、洁净手术部(室)和采用洁净技术的其他部门,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清洁、消毒及滤网定期更换,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
三、人员职责规定
1、护理人员负责诊疗设备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2、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生小面积的患者血液、体液及其它污染物污染,立即实施污点清洁和消毒工作。

3、物业公司保洁人员负责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诊疗设备仪器实行终末清洁和消毒工作。

4、后勤保障部具体负责物业公司保洁人员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的管理。

5、感染管理部负责全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的监督,并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情况进行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