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6章 呼吸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xx年xx月xx日•呼吸系统概述•呼吸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及组成•胚胎学呼吸系统的发育和演进•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目•呼吸系统的疾病与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录01呼吸系统概述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具有滤清、加湿、加温、嗅觉等功能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肺连接鼻腔和气管,具有发音、吞咽和呼吸等功能主要负责气体进入和排出的通道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由肺泡和肺实质组成胎儿期呼吸系统的发育始于胚胎期,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形成新生儿期新生儿出生后,呼吸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进行生理性改变和调整呼吸系统的发生和发育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氧和呼出二氧化碳呼吸通过咳嗽反射排除呼吸道异物咳嗽反射通过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说话和唱歌呼吸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02呼吸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及组成鼻腔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由两侧鼻翼和鼻中隔构成,具有加湿、加温、过滤和嗅觉等功能。
鼻窦鼻窦是鼻腔周围的多个含气腔,与鼻腔相连通,对鼻腔加湿、减轻头部重量和增加鼻腔衬垫有重要作用。
鼻腔和鼻窦喉是呼吸道的入口,连接鼻腔和气管,具有调节呼吸和保护呼吸道的作用。
喉气管是由多个环状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管状结构,具有通气、清除异物和调节体温等功能。
气管喉和气管支气管支气管是连接喉和肺的通道,分为左右两支,进入肺内后不断分支,形成肺泡管和肺泡。
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由无数肺泡组成,具有气体交换、分泌和免疫等功能。
支气管和肺胸廓胸廓是由肋骨、胸骨和脊柱构成的锥形骨性框架,对内脏和血管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胸膜胸膜是包绕在肺表面和胸腔内部的薄而光滑的浆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对肺起保护作用。
胸廓和胸膜03胚胎学呼吸系统的发育和演进1胚胎期呼吸系统的发生和演变23在胚胎第五周,肺开始发育,由原始气管和支气管树形成。
早期胚胎肺的发生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肺泡上皮细胞和基质组成,在胚胎第16周开始发育。
肺泡的发生支气管在胚胎期经历多次分支,形成复杂的支气管树和肺泡结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6章 呼吸系统
叶支气管
导气部
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上皮、杯状细胞、 腺体、软骨片、平 滑肌逐渐发生变化
肺 实质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开口 越来越多
肺泡囊
肺泡:肺泡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
间质:肺泡隔等,分布有巨噬细胞、毛细血管 (与气血屏障有关) 、弹性纤维
本章要点
• 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分层,各层结构特点以及功能意 义,上皮的细胞构成和功能
(一)肺的导气部
1、叶支气管 - 小支气管: 管壁结构同主支气管;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软骨片、腺体渐 减少;平滑肌纤维增多
小 支 气 管 光 镜 图
小支气管壁光镜图
2、细支气管: 直径小于5mm;假复层或单层 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软骨片、腺体 少或无;环行平滑肌明显
细 支 气 管 光 镜 图
扁平宽大,不含核处 薄;参与气体交换
肺泡模式
• Ⅱ型肺泡细胞 覆盖5% 肺泡表面;圆或立方形;分泌表面活性物 质(磷脂),降低 肺泡表面张力,稳定 肺泡大小;可增殖分 化为Ⅰ型肺泡细胞
Ⅱ型肺泡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肺泡光镜图 1I型肺泡细胞 2II型肺泡细胞 ↑尘细胞
(2)肺泡隔 • 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
管
到单层
环行
终末细 单层纤 无
无
无
完整环
支气管 毛柱状
行肌层
(二)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单层立方上皮,肌层薄;管 壁出现肺泡
呼吸性细支气管光镜图
2、肺泡管: 肺泡隔末端膨大,由单层立方上皮 和平滑肌束组成
肺泡管光镜图
3、肺泡囊:若干肺泡的共同开口
肺泡管和肺泡囊光镜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呼吸系统
導氣部-葉支氣管 和小支氣管
•假複層纖柱 •杯C •腺體 •軟骨片
•平滑肌
導氣部-細支氣管 和終末細支氣管
•單層纖柱 •杯C (-) •腺體 (-) •軟骨片 (-)
•平滑肌
導氣部管壁的結構變化規律
小支氣管 細支氣管 終末細支氣管
上皮 假複層 單層纖柱 單層柱狀**
杯狀C + +
+/-
-
混合腺 + +
第16章 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 Respiratory system
鼻咽喉 氣管支氣管 肺
鼻呼吸部粘膜
纖毛 假複層纖毛柱狀
固有層
鼻嗅部粘膜
一、鼻 腔
前庭部:複層扁平 呼吸部:假複層纖毛
柱狀上皮(杯C) 嗅部(嗅上皮):
假複層柱狀上皮 1. 嗅C:雙極神經元 2. 支持C 3. 基C
嗅毛 嗅泡 樹突 胞體
軸突
二、氣 管
粘膜層 粘膜下層
外膜
氣管 (HE) 混合腺
EM: 氣管上皮
3.杯狀C
1.纖毛C 2.刷C
5.基C
4. 小顆粒C
氣管壁的層次
1. 粘膜層=上皮+固有層 假複層纖毛柱狀… 纖毛C,杯狀C,刷C,基底C,小顆粒C
2. 粘膜下層=CT+混合腺
3. 外膜=16-20 ‘C’ 字形透明軟骨環。
3. 肺泡: I 型肺泡C II 型肺泡C 肺泡隔.
肺巨噬細胞 II型肺泡細胞
彈性纖維
I 型肺泡細胞
II 型肺泡細胞
嗜鋨性板層小體
氣血屏障 blood-air barrier
肺泡 Alveoli
I 型肺泡C 扁平,襯於肺泡大部分表面.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对呼吸系统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了解基因在呼吸系 统中的表达情况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对呼吸系统中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了解蛋白质在呼吸 系统中的表达情况和调控机制。
长以及肺泡的发育等。
肺的发育关键时期
肺的发育关键时期包括妊娠中期、 妊娠晚期和新生儿期。在这段时
间内,肺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成熟, 为出生后的呼吸做好准备。
影响肺发育的因素
影响肺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和母体因素等。这些因 素可能会引起肺发育异常,导致 出生后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肺的组成结构
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与疾病的发生
01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异常可能导致 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等。
02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 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可能增加后天 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如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05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 方法
解剖学方法
尸体解剖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道组织学 • 肺组织学 •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 •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 •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应用前景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呼吸系统的主要入口,具有滤 过、加湿、加温等功能。
喉
04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的过程
呼吸系统的胚胎发育始于胎儿 期的第4周,此时肺部开始发育, 形成原始支气管和肺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呼吸细支气管(第17-19级)
肺泡管(第20-22级)
肺泡囊(第23级)
肺泡(第24级)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肺 小 叶(pulmonary lobule)
组织学与Hale Waihona Puke 胎学呼吸系统讲解(一)肺导气部
1. 叶支气管(2级)→→ 小支气管 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上皮、杯状细胞、 软骨片、腺体、平滑肌)
(三)、肺 间质
肺巨噬细胞
来源:单核细胞 分布: 各级支气管管壁、 肺泡隔、肺泡腔。
尘细胞
(dust cell)
和 肺巨噬细胞
(pulmonary macrophage)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肺泡及胸膜脏层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四)肺的血管
• 肺动脉(功能血管): 肺泡隔内毛细血管网(连续型) 小静脉 肺静脉
(20-22级)
3.肺泡囊
(23级)
4.肺泡 (24级)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二)肺呼吸部
1 .呼吸性细支气管 (respiratory bronchiole)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2. 肺泡管(alveolar duct)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alveolar duct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3. 肺泡囊(alveolar sac)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4. 肺泡 (pulmonary alveolus)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1)肺泡上皮
I型肺泡细胞 II型肺泡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I型肺泡细胞、II型肺泡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
I型细胞
*
(2)肺泡上皮 I型细胞(type I cell) 细胞扁平(0.2um); 细胞器少,小泡较多, 功能:覆盖肺泡95%的表面积,参与气体交换。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II型细胞(type II cell) 圆或立方形; 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 细胞器较多,含嗜锇性板层小体(磷脂、蛋白质等); 功能: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修复肺泡(增殖、分化为I型细胞)。
*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一、概述
*
嗅觉:鼻嗅部
发音:喉
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功能
导气:鼻→肺的终末细支气管
气体交换:肺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内分泌:散在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二、气管
*
管壁由内向外分3层: 粘膜 粘膜下层 外膜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气
血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
(3)肺泡隔 (alveolar septum) 毛细血管网(来自肺A,连续性,气体交换); 丰富的弹性纤维(呼气时的弹性回缩); 肺巨噬细胞(尘细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 定义:肺泡与肺泡隔毛细血管中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所经过的结构。
*
构成
肺泡表面液体层; I型肺泡细胞及基膜; 肺泡隔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 (0.2-0.5um)
*
呼吸系统 组织学
*
2.肺泡管(alveolar duct) 肺泡开口增多; 管壁少,呈结节状 表面为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内有平滑肌。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
在病理情况下,由于平滑肌痉挛,细支气管和 终末细支气管的管径变小,出入肺的气体量急剧 减少,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如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和麻黄碱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常用于 治疗支气管哮喘。
刷细胞
(4)小颗粒细胞
结构:锥体形,胞质 内有致密分泌颗粒
功能:分泌5-羟色胺, 调节呼吸道平滑肌 收缩及腺体分泌
小颗粒细胞
5-羟色胺,它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几乎影响到大脑 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从调节情绪、精力、记忆力到塑造人生观。 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就是通过提高脑内5-羟色胺水平而起作用。
二、肺
肺为实质性器 官,分为实质和间质 两部分。实质为肺内 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 大量肺泡,间质为结 缔组织及血管,淋巴 管,神经等。
支气管树
支气管树模式图 支气管树腐蚀铸型
支气管树
肺小叶
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一 个肺小叶。它们是肺的结构单位,50-80个。临 床上称仅累及若干肺小叶的炎症为小叶性肺炎。
3 肺泡囊 许多肺
泡共同开口形成的囊腔, 相邻肺泡开口间无结节 状膨大。
4 肺泡 支气管树的
终末部分,为半球形的 小囊,肺进行气体交换 的场所。肺泡壁由单层 肺泡上皮组成。相邻肺 泡之间的组织称肺泡隔。
4.肺泡(pulmonary alveol)
(1) 肺泡上皮 I型肺泡细胞
结构:数量少,
细胞宽大扁平,细 胞间有紧密连接, 胞质内细胞器少, 吞饮小泡多。
胞质着色浅,空泡状;胞质内含板层小体。其主要成份为 磷脂(主要是二棕榈酰卵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 呼吸系统2014本
气;参与构成气血 屏障。
4.肺泡
(1)肺泡上皮
*I 型肺泡细胞
*扁II平型形肺胞泡质细极薄胞
小 呈 丰 其细 量 胞 参内泡富胞 间 与吞立沫含,器 有 气饮方有状二少紧血小形板棕,密屏泡层细榈胞连障含小胞酰质接大细体器
:
卵磷脂为表面活 :
性物质
II型肺泡细胞 结构:细胞较小,立方形或圆形,游离面有短小的微绒毛;
3 终末细支气管 内径:0.5mm
(1)单层柱状,主要细胞为 无纤毛的克拉拉细胞;
(2)无杯状细胞,无腺体和软 骨片;
(3)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4)黏膜皱襞明显。
克拉拉细胞
(一)肺导气部
肺内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上皮 杯状细胞
多
腺体 软骨片 平滑肌
多多 少 三多一少
渐少 渐少 渐少 增多 三少一多
毛细 血管 内皮
(四) 气-血屏障
(四) 气-血屏障
肺泡表面液体层
I 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1 3
薄层结缔组织
2 CO42
CO2
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O2
O2
肺巨噬细胞 II型肺泡细胞
弹性纤维
I 型肺泡细胞
II 型肺泡细胞
肺实质
导气部
呼吸部
主支气管
叶支气管
肺
导 气
段支气管
部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肺泡
肺泡囊
肺
呼
吸
肺泡管
部
呼吸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一) 肺导气部
1 、叶支气管---小支气管 (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杯状细胞、腺体、软骨减少;
(3)平滑肌逐渐增多, 渐成环形。
组织学与胚胎学:16呼吸系统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10
(一) 肺导气部
1、叶-小支气管
2、细支气(二)肺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
2、肺泡管 3、肺泡囊 4、肺泡
13
肺泡隔 肺泡孔 气血屏障
14
复习思考题: 填空题: 1、气管的上皮由 、 、 、 和 等细胞组成。 2、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 ,从而可稳定 。 3、呼吸性细支气管是 的分支,管壁上有 的开口,具 有 功能。 4、肺泡上皮由 细胞和 细胞构成,前者的功能是 ;后 者主要分泌 。
名词解释: 支气管树、肺小叶、结节性膨大
问答题:
1、试述气管的组织结构,下属分支的结构变化规律。
2、肺内呼吸部包括哪几个部分,其结构特征如何?
15
3、气血屏障的结构包括哪些?
休息一会儿!
第16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1
一、鼻粘膜: 1、前庭部:vestibular region 上 皮:复层扁平上皮。近外鼻孔处角化, 固有层:有皮脂腺
2
一、鼻粘膜: 2、呼吸部: respiratory region
上 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较多。 固有层:有腺体、丰富的静脉丛、淋巴组织
固有层: 有较多弹性纤维,常见淋巴组织, 浆细胞与上皮细胞联合分泌sIgA。 6
2、粘膜下层:
L.C.T,含大量混 合腺。
7
3、外膜: 含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
(二)主支气管
8
三、肺 lung
被膜:浆膜(胸膜脏层)——间质 实质:支气管树即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
组织学与胚胎学 呼吸系统 ppt课件
的表面积,参与气体交 换。
14.08.2020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9
II型细胞(type II cell)
•圆或立方形; •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 •细胞器较多,含嗜锇性板层小体(磷脂、蛋白质
等);
•功能: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浆液
•淋巴组织
14.08.2020
呼吸系统 组织学
6
3.外膜
•疏松CT + “C”形透明软
骨环,
•缺口处有弹性纤维韧带和
平滑肌束相连,混合腺
14.08.2020
呼吸系统 组织学
7
三、肺
(一)概述 1.肺为实质性脏器 被膜 实质— 肺内支气管树 与肺泡 间质— 肺内结缔组织 及血管、淋巴管、神
14.08.2020
14.08.2020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2
上皮:纤毛细胞 克拉拉细胞
(Clara cell)
含蛋白水解酶→分解粘液 有较多的氧化酶系→解毒 可分裂分化→纤毛细胞
14.08.2020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3
(三)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
•管壁上出现肺泡开口; •上皮由柱状→立方; •Clara 细胞和纤毛细胞; •薄层LCT和少许环行平滑肌。
Respiratory System
14.08.2020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
一、概述
•组成— •功能
✓导气:鼻→肺的终末细支气管 ✓气体交换:肺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嗅觉:鼻嗅部 ✓发音:喉 ✓内分泌:散在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讲解
内呼吸
氧气和红细胞结合后,进入组织细胞并与其进行交换。
外呼吸
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气体交换
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进行交换。
呼吸过程
呼吸中枢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肌进行调节。
神经调节
化学感受性反射
机械感受性反射
动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呼吸运动产生调节作用。
肺牵张反射和肺扩张反射对呼吸运动产生调节作用。
呼吸系统的发展历程
胚胎发育
胎儿出生后,呼吸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进行自主呼吸。
胎儿出生
童年期呼吸系统逐渐成熟,肺功能逐渐完善。
童年期
02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
1
鼻腔
2
3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位于前方的嗅觉区域和后方的呼吸区域。
嗅觉区域主要负责嗅觉功能,而呼吸区域则主要负责呼吸功能。
鼻腔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可以分泌黏液和浆液,湿润吸入的空气。
03
呼吸运动的调节
02
01
气体交换
运输
呼吸末二氧化碳测定
气体交换与运
04
呼吸系统疾病与防治
哮喘
要点三
哮喘的病理机制
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从免疫学到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要点一
要点二
哮喘的症状
分析哮喘的典型症状,如咳嗽、气喘、胸闷等,以及这些症状可能引发的其他问题。
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讨论哮喘的诊断方法,包括听诊、X光检查、肺功能测试等,以及各种治疗哮喘的方法,如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避免过敏原等。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通过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提高通气效率。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及答案
多项选择题第十六章呼吸系统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 鼻粘膜 BA.前庭部面积最大,呼吸部面积最小B.呼吸部面积最大,嗅部面积最小C.嗅部面积最大,前庭部面积最小D.嗅部面积最大,呼吸部面积最小E.以上均不对2 鼻除嗅觉功能外还有 EA.前庭部鼻毛可阻挡吸入空气中的大尘粒B.粘膜固有层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物粘着尘粒C.呼吸部上皮纤毛向咽部摆动排出分泌物D.呼吸部静脉丛加温和湿润吸入空气E.以上均对3 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CA.纤毛细胞B.杯状细胞C.基细胞D.刷细胞E.小颗粒细胞4 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 AA.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B.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C.呼吸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D.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E.以上均不对5 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行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 CA.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D.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E.以上均不对6 关于呼吸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EA.是细支气管的分支B.由许多肺泡围成,无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C.管壁内无平滑肌D.可见少量腺体E.以上均不对7 心力衰竭患者肺内出现的心力衰竭细胞是 DA.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B.功能活跃淋巴细胞C.吞噬心肌纤维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D.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E.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中性粒细胞8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BA.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B.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是糖蛋白,提高肺泡表面张力D.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9 电镜下观察辨认II型肺泡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DA.表面微绒毛较多B.线粒体丰富C.溶酶体丰富D.有许多分泌颗粒E.内质网发达第十七章泌尿系统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 肾小叶的组成是A.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C.肾锥体及其相连的皮质部分D.一个肾锥体是一个肾小叶E.一个集合小管及与其相通连的肾单位2 肾柱位于A.髓放线之间B.皮质迷路之间C.肾小叶之间D.肾大盏之间E.肾锥体之间3 肾单位的组成是A.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B.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髓袢C.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D.肾小体和肾小管E.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4 肾小体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B.由肾小管末端膨大而成,位于皮质迷路内C.即血管球,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线内D.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位于髓放线和肾柱内E.由肾小囊及其与近端小管的连接组成,位于皮质迷路内5 下列哪个结构不分布在皮质迷路内A.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B.球旁复合体C.远端小管直部D.致密斑E.弓形集合小管6下列哪个结构不分布在髓放线内A.集合小管B.近端小管直部C.远端小管直部D.细段E.乳头管7 有关血管球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网状毛细血管袢组成B.与肾小体尿极相连C.毛细血管为有孔型D.血管系膜位于毛细血管之间E.基膜较厚8 肾小囊特点之一是A.为双层囊,血管球位于内层与外层之间B.内层为立方上皮,与近端小管相连C.外层为扁平上皮,包在毛细血管外面D.在血管极处,内层与外层相连续E.不参与组成肾小体滤过膜9 光镜下肾HE染色切片,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分界不清是因为A.胞质嗜酸性强,染色深B.相邻细胞的侧突相互嵌合C.细胞排列紧密D.细胞膜较薄E.以上均不对10 与近曲小管相比较,远曲小管的特点是A.胞质染色较浅B.上皮细胞分界较明显C.上皮细胞基部纵纹较清楚D.无刷状缘E.以上均对11 肾内可分泌前列腺素的细胞是A.系膜细胞B.球旁细胞C.足细胞D.间质细胞E.致密斑细胞12 肾球后毛细血管是哪个血管的分支A.弓形动脉B.小叶间动脉C.被膜内的动脉D.入球微动脉E.以上均不对13 肾直小动脉和直小静脉位于A.肾锥体内B.皮质迷路内C.髓放线内D.肾柱内E.以上均不对14 关于肾小体内的血管系膜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位于毛细血管袢之间B.有球内系膜细胞C.有少量巨噬细胞D.有少量白细胞E.起支持作用15 肾球外系膜细胞A.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与球内系系膜细胞相延续B.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与足细胞相延续C.位于肾小体尿极处,与球内系膜细胞相延续D.位于肾小体尿极处,与肾小囊壁层相延续E.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与肾小囊壁层相延续16 球旁细胞是由A.入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来B.出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来C.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D.出球微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17 致密斑是由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B.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C.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分化而来D.集合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E.以上均不对18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是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细段上皮细胞C.远曲小管上皮细胞D.髓袢上皮细胞E.以上均不对19 肾内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足细胞B.球内系膜细胞C.球旁细胞D.球旁细胞和球内系膜细胞E.足细胞和球旁细胞20 肾盂和肾盏腔面的上皮是A.单层柱状上皮B.复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E.以上均不对21 肾内最终形成终尿的部位是A.肾盏B.集合小管C.远端小管直部D.远端小管曲部E.细段多项选择题22 泌尿系统的功能是A.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B.排除摄影入体内的某些药物C.参与调节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D.与机体正常血压的维持相关E.生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23 组成肾单位的结构有A.肾小体B.球旁复合体C.髓袢D.弓形集合小管E.皮质集合小管24 肾小体A.仅见于皮质迷路内B.在尿极处与近端小管相连C.血管极处有球旁复合体D.每个肾单位有1—2个肾小体E.肾小囊腔内有原尿25 足细胞A.是一种间质细胞B.胞体大,突向肾小囊腔C.突起附在血管球毛细血管的外面D.表面的唾液酸糖蛋白带负电荷E.胞质内的微丝收缩可使突起活动26 肾小体系膜细胞A.位于血管球毛细血管袢之间B.形态不规则有突起C.胞质内可见少量分泌颗粒D.表面有带负电的唾液酸糖蛋白E.有吞噬和清除血管球基膜内免疫复合物的功能27 致密斑A.高柱状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B.游离面有发达的微绒毛C.基膜常不完整D.能大量吸收管腔内的电解质E.是一种离子感受器28 球旁细胞A.接受从球外系膜细胞传来的信息B.胞质内有分泌颗粒C.与内皮细胞之间无基膜和内弹性膜D.分泌血管紧张素E.分泌物释放入肾小囊腔内29 近端小管A.是肾小管中最长最粗的一段B.是肾小管中重吸收作用最强的一段C.是肾小管中唯一有刷状缘的一段D.是肾小管中细胞胞质嗜酸性最强的一段E.是肾小管中唯一能分泌转运马尿酸和酚红的一段30 远端小管A.是肾小管中最短的一段B.是肾小管中唯有质膜内褶的一段C.是肾小管中与尿液浓缩功能有关的一段D.是肾小管中具有吸收Na+,排出K+功能的一段E.是泌尿小管中最终形成终尿的一段31 细段A.参与组成髓袢B.是肾小管中上皮最薄的一段C.是肾小管中重吸收作用最强的一段D.各个肾单位内的细段长短相近E.行于髓放线和肾锥体内32 髓袢A.是由细而长的细段形成B.浅表肾单位的髓袢长C.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D.直血管袢与其伴行E.与尿液浓缩机制有关33 肾柱内可见下列结构A.球旁复合体B.乳头管C.近曲小管D.远曲小管E.弓形集合管34 肾间质细胞A.呈星形,有突起B.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C.能生成纤维和基质D.有吞噬功能35 肾的血管A.叶间动脉行于肾锥体内B.弓形动脉行于皮质与髓质之间C.小叶间动脉行于髓放线内D.小叶间动脉分出许多入球微动脉E.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36 输尿管A.粘膜有皱襞,管腔不规则B.腔面为变移上皮C.固有层内有较多粘液性腺泡D.肌层很薄E.膀胱充盈时,尿液可返流入输尿管内5. 下列对近曲小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嗜酸性B上皮细胞游离缘有紧密排列的微绒毛C 相邻细胞的侧突相互嵌合,致细胞间分界不清D在肾小管各段中,近曲小管的基底质膜内褶最为发达2. 关于肾小体的特征哪项错误:CA. 由血管球及肾小囊组成B. 可分为血管级和尿极C. 尿极与远端小管曲部相连D. 血管极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出入E. 致密斑位于血管极两条小的动脉之间题解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 B2 E3 D4 A5 C6 E7 B8 D9 B10 E11 D12 E13 A14 D15 A16 C17 C18 C19 D20 E21 B多项选择题22 ABCDE23 AC24 BCE25 BCDE26 ABCE27 ACE28 ABC29 ABCDE30 CD31 ABE32 DE33 ACDE34 ACD35 BDE36 AB二填空题1 血管极,尿极,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近端小管曲部2足细胞,内皮细胞,球内系膜细胞3血管极,致密斑,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球外系膜细胞4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5近端小管,细段,近曲小管,远曲小管6弓形集合小管,髓放线,肾锥体乳头,乳头管7皮质,髓质,肾柱,皮质迷路8致密斑,Na2+,球旁细胞,肾素9直小动脉,直小静脉,髓质,髓袢,尿液浓缩三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9正确10错误11正确12错误13错误14正确综合题一、单项选择题1.直径在50um以上的细胞是A.破骨细胞和单核细胞B.破骨细胞和巨核细胞C.巨核细胞和大淋巴细胞D.巨核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E.单核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2.胞质内含糖原较多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和小肠上皮吸收细胞B.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卵细胞C.卵细胞和肝细胞D.肝细胞和分泌期子宫腺细胞E.分泌期子宫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3.下列哪一种细胞不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A.小胶质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浆细胞D.破骨细胞E.尘细胞4.下列哪一种腺是纯粘液腺A.舌下腺B.颌下腺C.腮腺D.气管腺E.十二指肠腺5.有孔毛细血管分布在A.中枢神经系统和肺B.肺的胃肠粘膜C.胃肠粘膜和肾血管球D.肾血管球和胸腺E.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6.下列哪个器官内无血窦A.肾上腺B.肾C.垂体D.红骨髓E.脾7.下列哪个器官无皮质和髓质结构之区分A.肾上腺B.肾C.胸腺D.脾E.卵巢8.下列哪个器官内无淋巴小结A.阑尾B.扁桃体C.脾D.回肠E.胸腺9.下列哪种细胞分泌肾素A.肾间质细胞B.小肠潘氏细胞C.下颌下腺GCT细胞D.肺细支气管分泌细胞E.肾上腺髓质细胞10.甲状旁腺激素的靶细胞是A.骨细胞和破骨细胞B.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C.成骨细胞和骨细胞D.破骨细胞E.骨原细胞11.能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细胞是A.垂体嗜酸性细胞和绒毛膜合体滋养层细胞B.垂体嗜碱性细胞和绒毛膜合体滋养层细胞C.垂体嗜酸性细胞和绒毛膜细胞滋养层细胞D.垂体嗜碱性细胞和绒毛膜细胞滋养层细胞E.垂体嫌色细胞和绒毛膜合体滋养层细胞12.关于抗利尿激素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A.是一种含氮类激素B.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C.贮存在赫令体内D.肾近端小管和细段上皮细胞是其靶细胞E.分泌得过多可致小动物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13.下列哪个腺内可见凝固体和结石A.下颌下腺B.舌下腺C.腮腺D.甲状腺E.前列腺14.哪个屏障的组成中含有巨噬细胞A.血脑屏障B.气血屏障C.血胸腺屏障D.血-生精小管屏障E.胎盘屏障15.下列哪一种细胞是多极神经元A.前庭神经节细胞B.螺旋神经节细胞C.脊神经节细胞D.视网膜节细胞E.梅克尔细胞16.下列哪种细胞有细胞内分泌小管A.胰腺细胞B.壁细胞C.乳腺细胞D.腮腺E.子宫腺细胞17.下列哪种细胞不再有分裂能力A.淋巴细胞B.软骨细胞C.星形胶质细胞D.平滑肌细胞E.精子细胞18.哪种物质的合成是以维生素A为原料的A.视紫红质B.视色素C.甲状腺D.表面活性物质E.降钙素19.葡萄糖经小肠吸收及其代谢中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A.小肠吸收细胞吸收的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内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促进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C.胰岛素促进肝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D.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E.从肾血管球渗出的血糖经远端小管重吸收入血20.下列哪种结构无血管A.肌内膜B.神经内膜C.卵泡膜D.位砂膜E.视网膜21.下列哪一种结构不具有感受刺激的作用A.黄斑B.胎斑C.致密斑D.椭圆囊斑E.球囊斑22.何处的毛细血管的两端均与微静脉相连A.肺呼吸部B.神经垂体C.腺垂体D.肾髓质E.真皮乳头层23.下列何处的血窦含有来自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液A.垂体B.肾上腺皮质C.红骨髓血窦D.肝血窦E.脾血窦24.有关人生殖细胞受精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A.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B.透明带和放射冠已消失C.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D.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内E.排卵和受精发生在子宫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之间25.下列哪种组织内没有细胞成分A.牙本质B.釉质C.晶状体D.腱E.玻璃体26.人体最坚硬的组织是A.前列腺结石B.骨质C.牙本质D.釉质E.甲27.哪种细胞直接从血浆中摄取物质A.肝细胞B.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C.腺垂体细胞D.胰岛细胞E.胸腺细胞28.胞质内含有异染性颗粒的细胞是A.基底颗粒细胞B.潘氏细胞C.垂体细胞D.子宫内膜颗粒细胞E.肥大细胞29.胞质呈嗜碱性,HE染色中呈紫蓝色的细胞是A.子宫前蜕膜细胞和破骨细胞B.破骨细胞和浆细胞C.浆细胞和成骨细胞D.成骨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E.睾丸间质细胞和子宫前蜕膜细胞30.以多倍体细胞居多数的细胞是A.神经元B.肝细胞C.成纤维细胞D.淋巴细胞E.精原细胞31.具有嗜铬性的细胞是A.肥大细胞B.II型肺泡细胞C.腺垂体细胞D.肾上腺髓质细胞E.肾间质细胞二、多项选择题1.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的是A.子宫粘膜B.睑结膜C.外耳道D.胃E.输卵管2.表面覆以复层扁平上皮的是A.外耳道B.阴道C.呼吸部鼻粘膜D.输精管E.食管3.以下哪些具有横纹A.晶状体纤维B.骨骼肌纤维C.蒲肯野纤维D.胶原纤维E.网状纤维4.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A.子宫蜕膜细胞B.嗜银细胞C.肾小体球内系膜细胞D.生精小管支持细胞E.肺心力衰竭细胞5.下列哪些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A.K细胞B.NK细胞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B淋巴细胞E.巨噬细胞6.下列哪些细胞属双极神经元A.嗅细胞B.味蕾的感觉上皮细胞C.视细胞D.螺旋器毛细胞E.脊神经节细胞7.下列哪些细胞参与构成屏障结构A.脾血窦上皮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胸腺上皮细胞D.I型肺泡细胞E.精原细胞8.连续毛细血管分布在A.肺B.胃肠粘膜C.中枢神经系统D.甲状腺E.肌组织9.下列哪些器官内有屏障结构A.脑和胸腺B.胸腺和肺C.肺和睾丸D.睾丸和胎盘E.胎盘和脑10.降钙素A.是一种固醇类激素B.由甲状腺内具嗜银性的细胞所分泌C.可增强骨细胞的活动而使血钙下降D.可抑制胃肠上皮和肾小管上皮吸收Ca2+E.促甲状腺激素可刺激甲状腺分泌降钙素11.哪些细胞分泌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和分泌乳汁的激素A.腺垂体嗜酸性细胞B.肾上腺网状带细胞C.卵泡壁细胞D.黄体细胞E.绒毛膜合体滋养层细胞12.下列哪些腺的分泌物中含较多的酶A.食管B.舌下腺C.腮腺D.胰腺E.前列腺13.下列哪些结构内可见巨噬细胞A.胸腺小体内B.肺泡腔内C.脾索内D.胆小管内E.淋巴窦内14.下列哪些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发达,合成蛋白质活跃A.壁细胞B.肝细胞C.浆细胞D.成纤维细胞E.黄体细胞15.除成纤维细胞外,以下哪些细胞也能产生纤维和基质A.网状细胞B.软骨细胞C.成骨细胞D.肝贮脂细胞E.胸腺细胞16.能贮存维生素A的细胞是A.肝贮脂细胞B.胃主细胞C.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杯状细胞E.肾间质细胞17.下列哪些具有细胞结构A.骨的穿通纤维B.肌纤维C.晶状体纤维D.蒲肯野纤维E.神经纤维18.正常成人体内没有或很少有分裂相的细胞是A.神经元B.肝细胞C.胃上皮细胞D.精原细胞E.卵泡细胞19.能分泌大量粘液的上皮是A.阴道上皮B.附睾管上皮C.胃粘膜上皮D.大肠粘膜上皮E.气管和支气管上皮20.除内皮和间皮外,单层扁平上皮还分布在A.肝小叶间胆管B.附睾输出小管C.肾上管细段D.唾液腺闰管E.肾小囊外层21.下列哪些细胞有分泌功能A.内皮细胞B.心肌纤维C.巨噬细胞D.II型肺泡细胞E.生精小管支持细胞22.随年龄增长胞质内含脂褐素渐增多的细胞是A.心肌纤维B.巨噬细胞C.肝细胞D.神经元E.肾上腺髓质细胞23.以下哪些是先天性畸形病A.呆小症B.巨结肠C.唐氏综合征D.新生儿呼吸窘迫症E.隐睾症24.以下哪些先天性畸形是由于胚胎器官原基分隔不良所致A.气管食管瘘B.肺动脉狭窄C.十二指肠狭窄D.阴道闭锁E.直肠膀胱瘘25.以下哪些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的结构退化不全所致A.双子宫B.真两性畸形C.回肠憩室D.脐尿瘘E.甲状舌管囊肿26.以下哪些结构在胚胎时期退化A.男性的中肾管B.女性的中肾旁管C.脊索D.体节E.原条1.组成生精小管上皮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A 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B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C 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D支持细胞和精子细胞5.关于卵泡下列描述哪项正确:A由卵原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B性成熟期卵巢的卵泡数量较少C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D自青春期后,所有的原始卵泡均开始发育三、填空题1.有数十个细胞核的细胞是______和______,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______和______.2.造血干细胞源自______,原始生殖细胞源自______,肾上腺髓质细胞源自______,胎盘绒毛膜上皮细胞源自______,腺垂体细胞源自______3.下述组织或结构来自哪个胚层:气管至肺泡的上皮来自______,膀胱的上皮主要来自____,肾小管来自_____,肝板来自_____,皮脂腺和汗腺来自______4.造血干细胞发生在_____,以后陆续迁入胚胎体内的_____和______内,终身的造血器官是_____,造血细胞生长发育的内环境称为______5.能合成和释放肝素的细胞是______和______,肝素的作用是______6.分泌抗体的细胞是______,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______.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_____.分泌血浆白蛋白的细胞是______,分泌生长抑素的胰岛细胞是______,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是______7.人体内含核最多的细胞是______,具有细长尾部的细胞是_____,体积最小的细胞是______,单倍体细胞是______8.具有嗜银性或亲银性的细胞和结构如淋巴器官内的______,甲状腺内的______,胃肠粘膜内的______9.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______,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之间有______,唾液腺腺泡细胞与基膜之间有_____10.胚胎时期下列结构发生的部位是:鼻板出现在______,外侧腭突来自______,甲状舌管发生自______,盲肠始基出现在______,肝憩室发生在______,喉气管憩室发生自______,输尿管芽发生自_____,生心板发生在______,神经嵴发生自______四、是非判断题1.组织学和胚胎学都是以显微镜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但现代组织学和现代胚胎学则广泛应用多种技术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实验形态学研究的.2.一种组织内的细胞往往都是从一个胚层内的细胞分化演变而来的.3.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从胚胎发育至出生后直至老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全过程的科学4.上皮组织的细胞排列有极性,结缔组织的细胞分布则无极性.5.所有的外分泌腺均可归属为浆液腺,粘液腺或混合腺的分类6.分泌含氮类激素的细胞多数无分泌颗粒,分泌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多数有分泌颗粒7.除肌纤维有收缩功能外,其他一些非肌细胞也含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而具有一定收缩功能8.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类型、数量和分布常因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不同而异9.在正常状况下,血细胞均不会从血管内游走到血管外,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现象10.红细胞在血流中行使其功能,而白细胞则是在血管外才具有更活跃的功能11.红细胞既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故基寿命比其他有核有细胞器的细胞短12.免疫细胞化学术是用以检测细胞内某种mRNA的活性,原位杂交术是用以检测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存在13.组织和细胞经固定后在体外进行培养,可观察研究细胞的动态变化14.淋巴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后还可再返回入血液内,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变为巨噬细胞后不能再返回血液内15.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因为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最多16.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穿出血管,在结缔组织内变为肥大细胞,故两者的功能性质相同17.间充质是散在的中胚层细胞,它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网状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18.无论膜内成骨骨还是软骨内成骨都是由成骨细胞产生类骨质,继而钙化,成骨细胞埋入其中成为骨细胞的19.雌激素与骨质生成和骨生长密切相关,老年妇女体内雌激素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 20.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运动终板将冲动传至骨骼肌纤维,心肌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引起肌纤维的收缩21.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各种递质,均可引起另一个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的兴奋活动22.细胞连接和基膜除见于上皮组织外,其他某些组织和细胞也有细胞连接和基膜23.前列腺素是由前列腺分泌的,故女性体内无前列腺素.24.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只在女性体内产生效应,在男性体内无效应25.静纤毛无摆动功能,是由于其内的微管无动力臂之故,如嗅毛即为静纤毛.26.几种屏障结构中,除肾滤过屏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有孔型外,其他屏障结构中的毛细血管都是连续型的.27.人卵泡的生长至排卵约需85天,精子的发育形成需64天28.由卵黄囊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成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女性分化为卵原细胞和卵泡细胞,在男性分化为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29.男子射出的精子在体外立即与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即可获得受精卵30.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包括内分泌性神经元以及广泛分布在众多器官内的胺类和肽类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泌的数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诸多功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3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也分泌数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对机体的多种功能活动也有重要的调节和影响作用.32.胎儿娩出后,随胎盘排出的有羊膜,平滑绒毛膜,包蜕膜,壁蜕膜等组织9.精原细胞是生精小管中存在时间最短的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 共24页PPT资料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2
上皮:纤毛细胞 克拉拉细胞
(Clara cell)
含蛋白水解酶→分解粘液 有较多的氧化酶系→解毒 可分裂分化→纤毛细胞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3
(三)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
•管壁上出现肺泡开口; •上皮由柱状→立方; •Clara 细胞和纤毛细胞; •薄层LCT和少许环行平滑肌。
浆液
•淋巴组织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6
3.外膜
•疏松CT + “C”形透明软
骨环,
•缺口处有弹性纤维韧带和
平滑肌束相连,混合腺
01.12.2019Βιβλιοθήκη 呼吸系统 组织学7
三、肺
(一)概述 1.肺为实质性脏器 被膜 实质— 肺内支气管树 与肺泡 间质— 肺内结缔组织 及血管、淋巴管、神
01.12.2019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22
构成 气
肺泡表面液体层; I型肺泡细胞及基膜; 肺泡隔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
(0.2-0.5um)
血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23
谢谢!
24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6
4.肺泡(alveolus) (1)一般特点 多面形薄壁囊泡; 单层肺泡上皮围成: 相邻肺泡间的CT称肺泡隔; 有肺泡孔。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17
II型细胞
肺泡隔 肺泡孔
I型细胞
01.12.2019
呼吸系统 组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层柱状上皮 纤毛细胞(少数)
结构
无纤毛细胞( clara cell等)
环行平滑肌层
功能:调节进出肺泡的气流量
气管、支气管、肺导气部净化空气 的结构有哪些?
上皮中的纤毛、杯状细胞,混合腺, 淋巴组织等。
柱状分泌细胞(克拉拉细胞 clara cell)
特 点:高柱状、顶圆
凸向管腔,细胞内富 含氧化酶系,顶部胞 浆内有富含蛋白水解 酶的分泌颗粒。
分 布:肺间质内,可游 走至肺泡腔。
功 能:? 尘细胞:吞噬灰尘后的
肺巨噬细胞
血-气屏障(呼吸膜 )
功 能: 分泌物能分解
管腔粘液,利于排出、 解毒。
二)肺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二)肺呼吸部
呼吸性 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1、呼吸性细支气管
(respiratory bronchile)
管壁结构与终末 细支气管相似, 管壁有肺泡开口
上皮:单层柱状
单层立方
单层扁平
* *
2、肺泡管
Adventitia 外膜
气管 HE染色 低倍
Trachea 气管
Mucosa黏膜 Submucosa 黏膜下层
Smooth muscle 平滑肌
Adventitia外膜
C 形 透 明 软 骨 环
气管 HE染色 低倍
Trachea 气管
Mucosa黏膜
Submucosa 黏膜下层
Adventitia 外膜
Bronchus 支气管
Lungs肺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Trachea 气管
由内向外依次分为三层 Mucosa黏膜 Submucosa黏膜下层 Adventitia外膜
气管模式图
Trachea 气管
Mucosa黏膜
Submucosa 黏膜下层
Adventitia 外膜
C-shaped rings of hyaline cartilage C形的透明软骨环
EM 胞质含分泌颗粒(为嗜 锇性板层小体,内含磷 脂等。)
功能:
基膜
1、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2、增殖分化为Ⅰ或 Ⅱ
型 细胞
2)肺泡隔
相邻肺泡间薄层结缔 组织,内含: 密集毛细血管网 丰富的弹性纤维 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3)肺泡孔
沟通肺泡、平衡肺泡间的气体压力。
肺泡隔
肺泡孔
* 肺巨噬细胞(pulmonany macrophage)
正常气管黏膜 扫描电镜图 ×2500
扫描电镜所见吸烟造成的气管壁损害
Trachea 气管
Mucosa 黏膜
Epithelium 上皮
Lamina propria 固有层
气管 HE染色 高倍
Trachea 气管
Lamina propria
(固有层)
结缔组织
固
小血管 弹性纤维
有 层
淋巴组织
构成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气管 HE染色 高倍
第16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目的要求
1. 掌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结构特 点及功能。
2. 熟悉气管壁的结构。 3. 了解肺内气管部组成及渐变规律。 4. 了解呼吸部的组成。
Nasal cavity 鼻 Nasopharynx咽 Larynx喉
TTrarcahecah气e管a 气管
实质:肺内支气管的 各级分支及肺泡。 分导气部、呼吸部。
间质:结缔组织、血 管、淋巴管、神经
一)肺导气部
1、组成:
叶支气管
段支气管 导 小支气管 气 细支气管 部
终末细支 气管
肺动脉
肺小叶:每个细支 气管连同其各级分 支至肺泡组成。
肺静脉 细支气管
肺小叶模式图
细支气管
导 气 部
终末细 支气管
肺静脉
呼吸性 细支气 管
肺泡管 呼 吸
肺泡囊 部
肺泡
2、导气部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叶支气管 —小支气管 上皮 假复层纤
毛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 有
腺
有
软骨
软骨片
平滑肌 逐渐相对增多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假复层 单层纤毛
单层
柱状上皮
少 —无 消失
无
相对增多 相对丰富
呈环状
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 bronchiole)
为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的结构
肺的呼吸单位
组成:肺泡上皮 肺泡隔
肺泡孔
1)肺泡上皮
Ⅰ 型肺泡细胞 组成
Ⅱ 型肺泡细胞
Ⅱ
Ⅰ
Ⅰ
Ⅱ
Ⅰ 型肺泡细胞
L M 不易分辨,核扁平
E M 扁平、薄、宽大、
Ⅰ
Ⅱ
细胞器少,吞饮小泡
多。相邻细胞间有紧
密连接。
功能 构成血气屏障
Ⅱ型肺泡细胞
LM 小、圆形或立方形核 圆、胞质浅染、呈泡 沫状。
Trachea 气管
Mucosa黏膜 Submucosa
黏膜下层
Adventitia外膜
气管 HE染色 低倍
Submucosa 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淋巴组织 混合腺
净化空气
气管 HE染色 低倍
气管炎时粘液腺增生,浆液腺粘液化
Trachea 气管
Mucosa 黏膜
Submucosa 黏膜下层
气管 HE染色 低倍
Trachea气管 Bronchus支气管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支气管树模式图 支气管树腐蚀铸型
Bronchus 支气管
管径:较细、壁较薄。 杯状细胞:逐渐减少。 软骨:软骨环少、渐不规则、后变为
软骨片。 混合腺:逐渐减少。 平滑肌:逐渐增多。
三、肺Lungs
肺泡更多,管壁少,在相邻肺泡开口处呈 结节状膨大。 表面为单层立方或扁平, 深面有薄层结缔 组织及少量平滑肌。
3、肺泡囊(alveolar sac)
为数个肺泡的共同开口,结构同肺泡。
(全部由肺泡围成)
*
AS
⒋ 肺泡 pulmonary alveoli
半球形的囊泡,开口 于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肺泡囊。
气管 HE染色 低倍
Trachea 气管
Mucosa黏膜
Submucosa
黏膜下层
Adventitia
外膜
气管 HE染色 低倍
Trachea 气管
Mucosa
黏膜
Epithelium 上皮
基膜 Lamina propria
固有层
气管 HE染色 高倍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ilia纤毛
microvillus 微绒毛
Ciliated cell纤毛细胞 Goblet cell杯状细胞 Brush cell刷细胞 Basal cell基细胞
Small granule cell 小颗粒细胞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模式图
清道夫 纤 毛 细 胞
正常气管黏膜 扫描电镜图 ×2500
杯 状 细 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