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案例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cd82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e.png)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案例咱来说说国外那些超酷的城市生态公园案例哈。
一、纽约中央公园。
1. 概况。
这可是个大名鼎鼎的生态公园呢。
它就像纽约这个繁华大都市里的一片绿色海洋。
占了好大一片地,在曼哈顿的中心位置。
2. 生态特色。
首先啊,它的植被超级丰富。
各种各样的树啊,就像一个天然的绿色大伞。
有高大的橡树,夏天的时候那树荫底下可凉快了,人们就在下面野餐、休息。
还有大片的草地,像柔软的绿色地毯。
这些植物不仅看着舒服,还为小动物们提供了栖息地。
你能看到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小鸟在草丛里找虫子吃,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王国。
公园里的湖也很有讲究。
湖水清澈,里面有鱼呢。
湖的周围有很多水生植物,它们就像是湖水的守护者,净化着水质。
而且湖面上常常有鸭子游来游去,那画面可和谐了。
3. 对城市的意义。
对于纽约人来说,这是个逃离城市喧嚣的好地方。
上班族们忙了一天,就到公园里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而且它还能调节城市的气候呢。
夏天的时候,公园周围的温度都比其他地方低一些,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
二、英国伦敦的邱园(皇家植物园)1. 概况。
邱园那可是充满了贵族气息的生态公园。
它里面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就像是一个植物的联合国。
2. 生态特色。
它有好多独特的植物温室。
走进那些温室,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植物世界。
有那种巨大的热带植物,叶子大得像扇子一样,可以把人都遮住。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多肉植物,肉嘟嘟的,超级可爱。
而且邱园很注重植物的保护和研究,里面的工作人员就像植物的医生一样,精心照顾着每一株植物。
在室外的区域,有古老的树林。
那些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树皮粗糙,但是却充满了生命力。
树林里有各种菌类,不过有些是不能吃的哦,可别乱采。
3. 对城市的意义。
邱园对伦敦来说,就像是一个绿色的文化宝库。
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参观,让人们了解到植物的多样性。
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基地,学校经常组织孩子们去邱园学习关于植物的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保护自然。
绿色城市设计案例
![绿色城市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cef1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7.png)
绿色城市设计案例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城市设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绿色城市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城市改造为更环保、更宜居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绿色城市设计案例为例,探讨其设计原理和实施效果。
案例一: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加坡花园城市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绿色城市设计之一。
该城市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绿化和生态保护措施。
城市被广泛覆盖着公园和绿化空间,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让城市处处都是花园的美景。
此外,新加坡积极推行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使得城市在水资源利用上极为高效。
这些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新加坡成为了绿色城市设计的典范。
案例二:柏林生态城市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绿色城市设计案例。
柏林致力于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城市技术,实现了城市能源的绿色转型。
除此之外,柏林还注重城市的社交和文化环境,为市民打造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和社区设施。
这些努力使得柏林成为了一个环境友好、社区融合的绿色城市。
案例三:无锡太湖新城无锡太湖新城是中国南京市的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绿色城市设计案例。
太湖新城以保护太湖生态环境为核心,积极推行了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同时,太湖新城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引领,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城市还建设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和自行车道,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
太湖新城的绿色城市设计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结语以上所述的几个绿色城市设计案例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部分,它们的成功得益于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坚持的环境保护理念。
绿色城市设计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绿色城市设计的行列,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环保、美丽的世界。
(字数:510)。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35deaff705cc1754270931.png)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案例(一)巴西库里蒂巴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一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里蒂巴市就走上了低成本,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
首先,库里蒂巴市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士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其次,城市还鼓励混合士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
此外,城市在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
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
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
同时。
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用路。
目前,库里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小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这足以使得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
总之。
目前该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
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
这就使得库里蒂巴市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但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7f84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6.png)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一、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市项目。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滨海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通过规划建设,打造了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通过引入大量绿化、水系和公园,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多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使得整个城市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自行车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将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并通过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完善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
这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使得哥本哈根成为了一个低碳、环保的城市,同时也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发展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杭州西溪湿地中国杭州西溪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该项目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城市空间。
西溪湿地规划中注重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使得湿地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通过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案例四:德国弗莱堡的可再生能源城市德国弗莱堡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城市,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规划和建设,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e85c5c59763231126edb11e6.png)
李海龙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曾是一个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空气污浊、水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污染严重,甚至不能在湖中游泳的工业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
我国很多城市城市,但经过一系列努力已成为世界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年被欧洲经济学名的生态城市。
2007 题困扰,也存在看病难、就业难、房价高、环境差、食年被2010人智库评为全球宜居城市,品安全、缺乏特色等问题,亟需转型发展。
在国家可持委员会授予“欧洲绿色之都”称欧洲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战略引导下,各地均提出建设生态城德哥尔摩在能源、交通、资源号。
斯市的发展目标,并在最近几年陆续开始了实质性建设,等领域均有突出表现。
回收利用特别是生态新城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的年在能源方面,该市自上世纪50 特点。
但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以来利用电加热系统逐步取代燃煤代系统的标准体系,部分项目存在理念和技术的偏差而受油锅炉为商业和住宅楼宇供热,和燃到专家和公众的质疑。
区的居民采用海水制冷系统调部分地为了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主要做法,吸取建筑规范规定所有新建建筑节室温。
其成功经验,本文通过部分国外典型生态城市的研究,平/大使用量一次能源最 100千瓦时分析其建设特征,以期对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方米,并大力的用源利用要求60%能改造。
城市能源消费要来自能电量和20%的一次的家庭购买可再生能源。
该是有 12%源产生的电力,独立认证的由可再生能气可用于居民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做饭。
在交通方面,斯德哥尔摩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来实现绿色交通。
首先,在市中心建设功能混合的生态住区来减少出行需求,降低私家车使用;第二,通过改造街道来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建设轨道交通,增加通勤公交运量,使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的步行和自行车道长公里,人均专用自行车道达到4度达到米;第三,在市中心易引起交通拥堵1欧元的通行税,的地区征收每天最高6高了拼车和非机动出行比例;第四,提力鼓励交通工具使用可再生能源,大1图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共交通体系的公共交通利用可再生能源 75%目前产生的北京规划建设| ) 生态城市实践样本(之三话题服务设施,如学校、商店、办公、娱乐图2 英国North West Bicester生态城镇规划图电力、生物燃料和沼气,100%的公共汽车使用可再生能源,9%的私家车采用乙醇、沼气、混合动力电动或超低排放汽车。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013d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挑战。
一、案例一:新加坡樟宜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
该机场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首先,机场建筑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机场周围的绿化带和湿地保护区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起到了净化空气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作用。
此外,机场还开展了严格的废物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哥本哈根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
该城市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城市建筑采用了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如地热和太阳能,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和交通拥堵。
此外,城市还注重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深圳中国深圳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也是一个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
深圳通过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减少和碳排放的降低。
首先,深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实施了严格的限行措施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
此外,深圳还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通过建设公园和湿地保护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案例四:美国波特兰美国波特兰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
该城市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波特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和交通拥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典范城市优秀案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典范城市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b847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7.png)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典范城市优秀案例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式,一直是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典范城市。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方面为您呈现几个优秀的案例,并就这个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1.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的城市国家。
在面对自然资源匮乏的挑战时,新加坡政府通过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成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
在新加坡,您会看到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和蜿蜒曲折的绿化带共存融合。
这个城市不仅在城市绿化方面下了巨大功夫,还通过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全面保护。
2. 班加罗尔,印度班加罗尔作为印度的一个重要城市,一直以其独特的城市生态和绿色发展而著称。
在这个城市里,您会看到大片的绿色植被和湿地环境,同时也能感受到高科技和现代化的融合。
班加罗尔的绿色城市发展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城市成为了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典范。
3. 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是一个以其山水之间的宜居环境而闻名于世的城市。
在这里,您会看到美丽的海湾和壮丽的山脉环绕着整个城市,山、水、城市和自然的融合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温哥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努力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质量,也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典范。
总结回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城市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成为了各国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探讨新加坡、班加罗尔和温哥华这几个优秀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生态城市案例
![生态城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dbec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5.png)
生态城市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围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建设生态城市,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生态城市案例,希望能够为更多城市提供借鉴和启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新加坡。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新加坡的建筑物大多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屋顶和墙面种满了植被,不仅美化了城市风景,还能够吸收雨水和净化空气。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了许多公园和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丹麦的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其对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大力支持。
哥本哈根有着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不仅减少了交通拥堵,还减少了尾气排放。
此外,哥本哈根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市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了城市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深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城市建设中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深圳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建设了许多垃圾处理中心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此外,深圳还大力推广绿色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绿色建筑、园林绿化、交通管理、垃圾处理等。
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共同努力,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的乐园。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86b25ed9ec3d5bbfd0a749f.png)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现代化的建筑不仅仅要追求高度,同时更要注意绿色环保,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们比当今时代的人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携手共同改变旧的生活方式,设计师们应该建造更多生态建筑以发展生态产业。
1、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
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
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
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
2、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这家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
这是一座怪异的高塔,其玻璃圆顶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
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
宝贵的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则负责收集露水。
3、土耳其One &Ortakoy建筑群这个名为“One & Ortakoy”的多功能建筑群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它拥有弯曲的有机形态以及被绿草和鲜花覆盖的起伏屋顶,与所在的美丽山区融为一体。
这个建筑群位于奥尔塔科伊附近地区,现正在建造之中。
它由两座建筑构成,正面使用天然石头打造。
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筑,另一座则是商用建筑。
4、法国绿屋顶中学马塞尔·塞姆巴特中学位于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地区,紧挨着一家公园。
这所中学巧妙地与周围的绿草和树林融为一体,让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
它的扩建项目由一家餐馆、学生宿舍、员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构成,绿色屋顶波浪起伏,能够起到天然的隔热作用。
5、苏丹摩天水塔在面积广阔的苏丹沙漠,淡水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获取淡水的难度超乎人们想象。
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a21f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0.png)
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生态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面将介绍几个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案例,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 新加坡:新加坡是世界上发展最为成功的生态城市之一。
由于土地有限,新加坡注重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方案。
该市的政策措施包括建设立体绿化、推广可再生能源、提倡低碳交通等。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园艺项目,提高环保意识。
这些举措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生态绿色城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奥斯陆:奥斯陆是挪威的首都,也是一个环保型城市的典范。
奥斯陆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生态建设措施,包括建设自行车道、修复湖泊和河流,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奥斯陆成功地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提高了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一般环境质量。
3. 库伯蒂诺:库伯蒂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城市,以其生态城市建设而闻名。
库伯蒂诺采用了可持续建筑技术、节能环保的交通系统以及智能化的资源管理系统。
此外,库伯蒂诺还注重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库伯蒂诺成为一个环境友好、资源利用高效的城市。
4. 广州南沙生态城:广州南沙生态城是中国广州市的一项重要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
该项目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生态农业。
项目中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推广新能源汽车和鼓励有机农业。
南沙生态城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居住条件。
5. 马德里: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也是一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
马德里通过鼓励城市绿化、采用低碳能源和可持续交通工具,以及提倡垃圾分类等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此外,马德里还通过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在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的公园、绿地和自行车道,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和运动场所。
以上是几个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这些城市通过创新的理念和措施,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302b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b.png)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2.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斯德哥尔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有超过9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其次,该市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零填埋”。
此外,斯德哥尔摩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汽车使用量。
这些措施使得斯德哥尔摩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改善效果。
3.案例二: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
由于缺乏自然水源,新加坡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其次,新加坡注重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建设公园、保护自然湿地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出行,以减少交通排放。
这些措施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4.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芬兰赫尔辛基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
赫尔辛基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包括发展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建设了智能电网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赫尔辛基还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通过绿色建筑和城市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
赫尔辛基还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包括自行车道、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以鼓励低碳出行。
这些措施使得赫尔辛基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
5.案例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
墨尔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f8f06d14791711cd791760.png)
生态城市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目前,美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Ⅰ生态城市理论一、生态城市概念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描述。
《尚书》、《周礼》、《逸周书》、《孟子》、《荀子》、《论语》、《墨子》、《淮南子》等传世古籍蕴含着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如《周书》曰:“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更体现出的生态学哲理,对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具有很大的影响,体现出三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其三,自然是有机体,应尊重自然,师法自然。
这正是现代生态城市观所倡导的。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起源于霍华德(Edward Howard)田园城市的概念。
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一文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霍氏认为可供人们选择居住的三类人居磁场,一是城市,二是乡村,三是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即“三磁”理论。
他提出的理想城市就是兼具城乡优点的“城乡磁体”——“田园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项目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概括来讲,它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城市既保持原有自然风貌又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建设成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051a29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4.png)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在当今世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建筑不仅在外观上独具特色,更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领略世界各国那些著名的绿色生态建筑的魅力。
位于德国的“柏林国会大厦”就是一个杰出的范例。
这座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和通风。
其圆形玻璃穹顶不仅成为了建筑的标志性特征,还能够通过采光和遮阳的智能调节,大大降低了建筑内部的照明和空调能耗。
而且,大厦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周边的绿植和补充内部的非饮用水需求。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政厅 2 号”也是绿色建筑的佼佼者。
它的外立面覆盖着大量的绿色植物,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垂直绿化景观。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有效地吸收热量,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热辐射。
同时,建筑内部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监测和控制设备的能耗,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令人瞩目。
其独特的双贝壳外形设计,不仅极具艺术美感,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
建筑表面采用了特殊的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室内温度,减少了空调的使用。
此外,中心还配备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美国的“赫斯特大厦”同样值得一提。
这座建筑采用了独特的三角形结构,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采光面积。
其外立面的不锈钢斜肋构架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还能够减少太阳直射带来的热量。
大厦内部的空调和照明系统均采用了智能控制技术,根据人员活动和自然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瑞典的“马尔默市明日之城”则是一个大规模的绿色生态社区。
这里的建筑都采用了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等。
社区内的交通规划也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给自足。
在日本,“东京都厅舍”也是绿色建筑的代表之一。
其外观采用了双塔结构,中间设置了通风走廊,有效地促进了空气流通。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f5a4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d.png)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1. 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2. 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充满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
该城市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方法来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斯德哥尔摩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汽车的使用,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
此外,该城市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和太阳能。
这些举措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为居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3. 案例二:弗莱堡,德国弗莱堡是德国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城市。
该城市在交通、能源和建筑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例如,弗莱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
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弗莱堡还建设了许多生态住宅和绿色建筑,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4. 案例三: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但也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加坡采用了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例如,新加坡开发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该国还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5. 案例四: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是加拿大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
该城市在交通、建筑和自然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温哥华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交通网络。
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
温哥华还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保留了大片的绿地和公园,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6. 结论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环境保护行业生态城市规划分享生态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环境保护行业生态城市规划分享生态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与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e5044c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4.png)
环境保护行业生态城市规划分享生态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种有效的应对城市化和环境压力的手段。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生态城市规划案例,并总结它们的经验。
案例一:新加坡新加坡被誉为亚洲的花园城市,它通过创新的城市规划实践,成功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其中一个关键的经验就是注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新加坡的建筑物大多设置了绿化屋顶和垂直花园,通过这些绿色建筑可以提供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此外,新加坡还注重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推行雨水收集系统和海水淡化技术,确保每一滴水的有效利用。
案例二: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该市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城市规划,更好地融合了城市与自然。
例如,哥本哈根鼓励居民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建设了大量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大大减少了车辆污染和拥堵问题。
此外,该市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功地实现了碳中和目标,对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三:温哥华温哥华是加拿大的一座生态城市,它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严格的环保政策而闻名。
温哥华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绿色建筑计划,要求建筑物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和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该市还积极推进可持续交通,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
通过这些措施,温哥华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性。
这些成功的生态城市规划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经验和建议: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生态城市规划需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如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通过设定目标可以引导规划过程,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 注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关键。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e18a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a.png)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生活的城市。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国外典型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1. 基本情况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2. 成功经验(1)可持续交通:斯德哥尔摩积极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居民使用环保交通方式。
(2)清洁能源:该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绿色建筑:斯德哥尔摩鼓励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倡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4)生态保护:城市中的绿地和湖泊得到有效保护,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三、案例二:温哥华,加拿大1. 基本情况温哥华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2. 成功经验(1)水资源管理:温哥华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垃圾处理:该城市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3)可持续建筑:温哥华鼓励建设绿色建筑,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4)城市绿化:城市中广泛种植各类植物,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1. 基本情况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欧洲重要的生态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清澈的湖泊。
2. 成功经验(1)可持续交通:赫尔辛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推广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的使用,减少机动车污染。
(2)可再生能源:该城市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生态规划:赫尔辛基注重生态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建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84aa6e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9.png)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紧要问题。
而生态城市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形态,它强调绿色发展、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
近年来,全球各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不断涌现,它们通常是在经验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如北欧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等建设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以下就介绍几个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及其经验。
1.新加坡-世界领先的生态城市新加坡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
新加坡将生态城市的建设视为一项长期的使命。
在新加坡,建筑物的绿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新加坡的建筑物要求覆盖率在50%以上。
同时,新加坡还将城市的供水系统、能源管理、废物处理等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新加坡政府的秘诀在于政府对于城市环境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研究环保技术和相关应用,同时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化和水系规划,这些都是新加坡成功的重要原因。
2.中国-南京江宁永和城生态城市中国南京江宁永和城生态城市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示范工程。
在这里,人居环境、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及生态环境全面考虑,采用多项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地源热泵、风能、生物降解等,将各项技术合理融合,并与一流的废水处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了生态、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
中国南京江宁永和城生态城市的经验表明,政府的重视和各项绿色技术的上升都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因素之一。
此外,开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及生态环境的全面考虑同样是成功因素。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价值。
3.美国-波特兰生态城市美国波特兰生态城市是美国最成熟的生态城市之一。
在波特兰,通过开展环保宣传和绿色技术研究,成为了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展示全美绿色建筑、公园绿地和骑自行车等低碳生活方式的巨大空间。
波特兰生态城市的经验是,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从政府的投入、绿色技术创新和人们的环保意识入手。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2a20a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5.png)
国外⽣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国外⽣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今,世界各国对⽣态城市的理论进⾏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前⼀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了⽣态城市建设。
这些⽣态城市,从⼟地利⽤模式、交通运输⽅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疑会对我国的⽣态城市建设产⽣积极的指导意义。
⼀、典型案例(⼀)巴西库⾥蒂巴巴西库⾥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个⼤城市,为巴西第7⼤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态之都”、“城市⽣态规划样板”。
⼀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蒂巴市就⾛上了低成本,⼈及⾃然尽可能和谐的⽣态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体化交通⽹络、道路⽹络,并采取了致⼒于改善和保护城市⽣活质量的各种⼟地利⽤措施。
⾸先,库⾥蒂巴市通过追求⾼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地利⽤及公共交通⼀体化;其次,城市还⿎励混合⼠地利⽤开发的⽅式,⽽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对所有的⼟地利⽤和开发密度进⾏了分区。
此外,城市在⼀体化交通⽹络、道路⽹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条结构轴线向外进⾏⾛廊式开发。
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交汇,构成了⼀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
⽽通过城市的⽀路满⾜各种地⽅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及⼯业区连接。
同时。
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廊有⾜够的空间⽤作快速公交⽤路。
⽬前,库⾥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员估算这⾜以使得每年减少的⼩汽车出⾏达2700万次。
总之。
⽬前该城市80%的出⾏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
每辆车的⽤油减少30%。
环境保护行业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了解环保行业中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
![环境保护行业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了解环保行业中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5f89a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e.png)
环境保护行业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了解环保行业中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生态城市是指以环境保护为核心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
在环保行业中,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理念,推动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下面将介绍几个环境保护行业中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
1. 新加坡 - “花园城市”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面临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然而,它通过创新的方法和前瞻性的规划,成功打造了一个被誉为“花园城市”的生态城市。
新加坡利用建筑物、公园和绿化空间的垂直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保护和丰富了城市的生态系统。
该城市还大力推广雨水收集和海水淡化技术,实现了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
这些努力使新加坡成为全球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典范。
2. 丹麦 - “自行车之都”丹麦一直以其积极的环保态度和绿色交通系统而闻名。
哥本哈根作为丹麦的首都,被誉为“自行车之都”。
在这个城市,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也与之相配套。
这种绿色出行的推广有效减少了汽车的使用和空气污染,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丹麦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了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3. 波特兰 - “绿色城市”波特兰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城市,以其对环境的高度关注和领先的生态城市规划而闻名。
该城市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水资源管理和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
波特兰大力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使用量,并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自行车。
此外,该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能发电机组,成为美国绿色城市发展的榜样。
4. 中国 - “生态城市示范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许多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示范区”,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城市建设从20 世纪70 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目前,美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I生态城市理论一、生态城市概念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描述。
尚书》、《周礼》、《逸周书》、《孟子》、《荀子》、《论语》、《墨子》、《淮南子》等传世古籍蕴含着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如《周书》曰:“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更体现出的生态学哲理,对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具有很大的影响,体现出三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其三,自然是有机体,应尊重自然,师法自然。
这正是现代生态城市观所倡导的。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起源于霍华德(Edward Howard)田园城市的概念。
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一文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霍氏认为可供人们选择居住的三类人居磁场,一是城市,二是乡村,三是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即“三磁”理论。
他提出的理想城市就是兼具城乡优点的“城乡磁体” ——“田园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研究项目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概括来讲,它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城市既保持原有自然风貌又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建设成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
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的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为高级的人类生存空间系统,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其中,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
具体地说,自然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居住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
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及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相关区域紧密相连的相对开放系统。
它不仅包括城市地区,还应包括周围的农村地区。
生态城市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它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一个“进化”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目标”,或者说是一个协调、和谐的进化过程。
它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及要素间的协调、平衡,以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水平,目标是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
二、生态城市的内涵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质的飞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场社会革命——生态革命,这场革命是全方位的、全球性的,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格局。
生态城市作为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住区,其内涵必将反映生态文明的思想,它不仅需要对现有人类住区物质环境、空间形态重建、重构,还必须变革传统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生态等方面。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
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引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宇宙观,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
生态世界观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在“人—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人、自然的局部价值都不能超越“人—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
在生态文化层次上,生态城市在其文化理念的深处,崇尚健康、节约、平等、公正、协调、共存、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的协调、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等,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
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发展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中保存一种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
它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太阳能、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形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尽可能实现资源的区域内封闭循环,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实现外部“生态成本”的内部化,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以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得到保护和发展。
在生态技术层次上,生态城市主要依靠生态技术手段实现自我发展。
生态技术体系是以知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人、自然和社会高度协调的新技术体系,是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技术群,含括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海洋和空间等正在兴起和发展的技术,主张和其它生命物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根据自然生态规律确定技术发展的界限,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的目标,综合考虑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等目标。
三、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生态城市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包括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与活力,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2、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投入多,废弃物质排出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具有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来支撑。
3、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根据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和稳定。
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5 区域性。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且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四、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时空尺度高度耦合的复杂系统工程。
建设生态城市,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系统调控,以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基础和条件,以培植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先导和手段;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发展战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保护并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与能源,使产业结构合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建筑生态化,注重建筑空间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完善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价值化将资源消耗核算和生态环境损失测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消费体系;完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市民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自觉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以及生态道德观;建立完善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采用政策宏观干预、公众理性参与和区域性法律、技术、行政、经济手段,在时空耦合度上使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将最终使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支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协调发展的优化组合状态,促进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周围区域的能流、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达到合理流动和分配,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n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巴西库里蒂巴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 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 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世界的赞誉,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也给予库里蒂巴极高的评价。
该市的废物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以及能源节约措施也分别得到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节约能源机构的嘉奖。
美国伯克利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
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影子规划”是在理查德•雷吉斯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1992 年他在阿德莱德参加第二次生态城市会议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澳大利亚政府的部长和内阁被称为“影子部长”和“影子内阁”,于是提出了“影子规划”的设想。
“影子规划” 向我们展示了在具有非常清楚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发展框架情况下,应该如何创建生态城市。
阿德莱德就是“影子规划”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它的时间跨度为300 年,从1836 年早期的欧洲移民来到澳大利亚,到2136年的生态城市建成,描述了300 年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