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汇总(精校版-省沭中)

合集下载

2004-2012江苏高考语文文言翻译练习

2004-2012江苏高考语文文言翻译练习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

举进士,选桂州教授。

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

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

”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

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

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帝谓勣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

”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

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

迁翰林学士。

国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盖由元祐、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

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

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

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

”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

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

”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

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江苏历年高考文言文汇编——精校版【范本模板】

江苏历年高考文言文汇编——精校版【范本模板】

文言文训练1(2010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江苏高考2004到2011年文言文全文翻译

江苏高考2004到2011年文言文全文翻译

2011年【参考译文】公名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考中进士。

当初做长沙县令时,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结交权贵,肆意谋取不法利益,大家都很怕他。

陈公依法抓捕处置了他,全县大为震惊。

离开长沙去雩都任职。

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令,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青轻视陈公。

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得他的重大罪责,曾腆扣头以至于出血,愿意自我改过。

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

巫觋这地方每年收敛百姓钱财祭祀鬼神,称为“春斋”,说如果不祭祀就会有火灾。

陈公禁止祭祀活动,老百姓不敢违反规定,结果也没发生火灾。

陈希亮毁掉的不合礼制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

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

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训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

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

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管束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

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率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

陈公亲自处于前列,命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

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

”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淮南发生饥荒,安抚和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尽职,王正民因这事被免职。

朝廷下诏令让陈公乘坐驿车去取代他。

转运使让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征调大米从而免除那里的徭役,共征调了十三万石,称为“折役米”。

米价飞涨,老百姓饥荒更加严重了。

陈公到任后就废除了“折役米”制度,并且把这事上奏给朝廷,又上言说王正民没有罪过,在任治政有方。

朝廷下诏又任命王正民为鄂州知州。

调任庐州知州,屯驻在寿春的强悍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

士兵正惶惑不安。

一天,有暗中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

2016高考江苏卷文言文参考译文

2016高考江苏卷文言文参考译文

2016高考江苏卷文言文参考译文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赛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辕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杰公至越,吊文恭。

文恭墓木已拱,攀條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觐歇预。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 大父泣曰:“侄命墨,特耕而不获耳,蔗襄②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姑“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料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闲,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案】多名下士。

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鞠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于大父定交,称莫逆。

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①文恭:张元忭,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蔗襄:——————————————————————————————————【参考译文】祖父名叫汝霖,号雨若。

幼年爱好古学,博览群书。

【免费下载】十年 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免费下载】十年 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2009年2月10日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曾良策编辑整理一、199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二、1998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三、1999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四、2000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五、2001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六、2002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七、2003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八、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15套)1.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 译文2.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Ⅱ(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用) 译文3.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Ⅲ(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用) 译文4.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Ⅳ(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用) 译文5.200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译文6.200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译文7.200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译文8.2004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译文9.2004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译文10.2004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译文11.200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译文12.200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译文13.200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译文14.200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译文15.2004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译文九、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16套)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河北、河南、安徽、山西)译文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黑、吉、桂)译文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四川、陕西、云南)译文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译文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译文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译文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译文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译文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译文10.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译文1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译文1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江西卷)1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山东卷)1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广东卷)1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译文1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重庆卷)十、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7套试卷文言文译文0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0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0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04.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05.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06.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07.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08.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0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10.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1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1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14.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15.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16.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17.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一、199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权善才,高宗在位的时候担任将军。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04年(含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04年(含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04年(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江苏高考语文试卷04年的考试内容?A. 古诗文阅读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数学应用题2. 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哪方面的能力?A. 词汇理解B. 句子结构分析C. 文章主旨概括D. 文学背景知识3. 在0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哪一种文体的文章数量最多?A. 记叙文B. 议论文C. 说明文D. 诗歌4. 下列哪一项不是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作文的要求?A. 字数限制B. 题目自拟C. 文体不限D. 必须包含议论文元素5. 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主要选自哪一类文章?A. 报刊杂志B. 散文C. 小说D. 科普文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比重高于现代文。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2021年整理)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2021年整理)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 B。

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2。

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

人皆可以为尧舜C。

化干戈为玉帛 D。

情人眼里出西施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详注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详注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详注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祖:祖父。

《尔雅·释亲》:“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李密《陈情表》中有“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讳:(1)在名字前称讳,表示尊敬;(2)隐瞒,忌讳。

如“讳疾忌医”;(3)回避,顾忌。

如“世皆誉之,人皆讳之”。

临池学书:临,接近,靠近,如“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池,砚池。

指刻苦练习书法。

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试有司:有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或泛指官吏。

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试有司,参加科举考试。

吴敏树《先考行状》:“试有司,辄不利,年三十,尚困童子试中。

”刘克庄《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君试有司。

”辄:作副词解时,(1)总是。

如“盎素不好晁错,错所居坐,盎辄避”;(2)立即,就。

如“浅尝辄止”“饮少辄醉”。

输粟: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淹蹇:同“偃蹇”,不顺利。

如“仕途偃蹇”。

捐馆:“死”的委婉语。

“捐”指放弃,如“细大不捐”;“馆”指官邸,字面上来说,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官邸,一般是指官员的去世。

后遂以“捐馆”为死亡的婉辞。

亦作“捐馆舍”。

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大父:祖父或外祖父,此处指祖父。

古代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太后”、“妪,先大母婢也”。

辍:停止,中止,引申为废去,舍弃。

轴轳:轴可以指“可旋转之物”,如“转轴拨弦三两声”。

但是无“轴轳”之说,可能为“辘轳”之误。

为汲取井水的木制装置,此处指用此装置传递食物。

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吊:(1)悼念死者,凭吊古人。

如“吊丧”“吊屈原赋”;(2)慰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009年 汪琬·书沈通明 事
⑴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⑵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⑶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⑴译文: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 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⑵译文: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 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 奇。 ⑶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 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汇总
2016年 《家传》 张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 分) ⑴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 先业。 ⑵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 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1
⑴译文:你就算了(或你就不要学 了),回去教(你的)儿子读书,来 期望不让你先人的事业丢失了(或来 希望能保住你先人的事业)。(1 句 1 分,句顺 1 分) ⑵译文:友人用经书中的题目相互商 量,(题目)一传入(祖父)的耳中 文章就立刻写成了,后来有再说到此 题目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1 句 1 分)
16
2004年《宋史•徐绩传》
(1)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 惜之。
(1)译文: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 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2)译文: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 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3)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 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 惜。
7
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 啊! ⑶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 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 错,也是可以的。
2011年 苏轼·陈公弼 传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 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 令,且以守仓库。
8
(1)译文:(陈公弼)拆毁数百处滥 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 十多家。 (2)译文:(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 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把 箭射出去。 (3)译文:(陈公弼)从轻处罚,将 他流放,把其余士兵都交给下属使唤, 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 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 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
5
可补者?”
(1) 译文: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 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2) 译文: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 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 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 译文: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 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是 谁?”
2
2015年 欧阳伯和墓志 铭 张耒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8 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 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 立,后人不能更。
⑴译文: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 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 少能跟从他。
3
⑵译文: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 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 人不能更改。
2010年 欧阳修·南阳 县君谢氏墓志铭
(1) 殓 以 嫁时之 衣 ,甚矣 吾 贫可知
9
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 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 而欢邪?
(1)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 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 以知道了。 (2)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 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 助吧。 (3)译文: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 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 种人喝酒取乐了?
13
(3) 答案: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 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 而死。
2006年《宋史•董槐传》
⑴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 可? ⑵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 天也。 ⑶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 坐。
14
⑴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 侍奉上天的做法。 ⑶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 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6
2012年 苏辙·伯父墓 表
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 分)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 矣!(3 分)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 可也。(4 分)
⑴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 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 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 交付给您。 ⑵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 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
2014年 《答严厚舆秀才 论为师道书》柳宗元
⑴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 怯,尤不足当也。 ⑵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 也。
4
⑴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 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 是不足以承担了。 ⑵译文: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 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 缺乏了。
2013年 《三国志·李 丰》
12
2007年《三十国春秋》 (高进之)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 叛,不去,必及祸。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 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 君。
(1)答案: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 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 然会遭遇祸患。 (2)答案: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 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2005年《新唐书•阳城传》
⑴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15
⑵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 售之。 ⑶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 美,月有获焉。
⑴答案: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 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 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 ⑵答案: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 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 他的东西。 ⑶答案: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 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 好,每月总有所得。
11
2008年《后汉书·吴汉 传》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1)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 皇帝亲近信任。 (2)译文: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 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 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