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
孙志祖《读书脞录》中《诗经》研究概述
孙志祖《读书脞录》中《诗经》研究概述作者:计小豪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3期摘要:孙志祖为清为清乾嘉时期学者,著有学术笔记《读书脞录》及《读书脞录续编》凡十一卷,孙志祖的《诗经》研究主要集中在《读书脞录》的正、续编中,共十九条。
本文试对这些条目进行简述,并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且学术价值较高的条目进行整理和评介,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这些条目的整体特点,以反映孙氏《诗经》学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孙志祖《读书脞录》《诗经》研究乾嘉学术孙志祖,为清乾嘉时期学者,字诒谷,亦作颐谷,号约斋,仁和(今属浙江杭州)人。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
著有《家语疏证》、《后汉书补正》、《文选李注补正》等书。
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儒林传》、《清史列传·儒林传》。
《读书脞录》[1]为其晚年随笔,凡七卷,有“说经”二卷,“说子史”二卷,“杂识”三卷;后又有《读书脞录续编》[2]四卷,有“说经”三卷,“说子史”及“杂识”各一卷。
阮元《儒林传稿》评价此书“考论经子杂家,折中精详,不为武断之论”。
此书有清嘉靖四年自刻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孙志祖著作颇丰,但对《诗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读书脞录》及《读书脞录续编》中的札记条目里,为《正编》卷一“齐诗”、“毛诗置弟子”、“毛传非毛苌”、“维参与昴”、“韩诗外传引卫女诗”、“流离”、“释文误入注”、“蚕月条桑”、“十月之交”、“杼柚”、“行苇”、“彼徂矣”、“亦服尔耕”十三条,及《续编》卷一“木瓜诗传”、“蔌蔌方穀”、“雨无正”、“宾之初筵”、“会朝清明”、“毛传逸典”六条,共一十九条,大体可以反映孙氏《诗经》研究的概况。
一、条目简述及部分条目的述评《读书脞录》十九条《诗经》研究条目的研究范围广泛,在文献源流、考辨真伪、诗文训解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文献源流与真伪考辨等文献学研究方面,作者受当时三家诗辑佚风气的影响,对三家诗辑佚的研究多有探讨,有“齐诗”、“韩诗外传引卫女诗”两条;另有“释文误入注”一条指出《毛诗正义》将《经典释文》文段误入注中的现象,“木瓜诗传”一条考辨《木瓜》传中孔子论诗是否为王肃窜入、“蔌蔌方穀”一条指出《经典释文》中“蔌蔌方穀”脱一“有”字。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是著名的学者,他们曾合著《三家诗遗说考》一书,对唐代三家诗人的诗歌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探究。
该书的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就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和评述。
一、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二、《三家诗遗说考》的概述及其作者背景三、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四、《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五、《三家诗遗说考》的主要贡献六、《三家诗遗说考》的不足之处及批评七、《三家诗遗说考》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八、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研究热点九、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及《三家诗遗说考》的启示和对后人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所著的《三家诗遗说考》的深入研究,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本书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将评述这本书在唐诗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探讨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对于对《三家诗遗说考》产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这个提纲中,我们需要介绍陈寿祺和陈乔枞父子的生平背景和学术成就,分析他们为何会选择研究唐代三家诗人,这本书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是什么。
2.《三家诗遗说考》的概述及其作者背景在这个提纲中,我们需要介绍《三家诗遗说考》这本书,其内容、方法和结构。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包括他们的研究领域、学术成就等。
3.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在这个提纲中,我们需要了解陈寿祺和陈乔枞父子在研究唐代三家诗人时采取了哪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例如考察了哪些历史文献和经典著作,进行了哪些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有哪些关键的思考和发现。
4.《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在这个提纲中,我们需要介绍《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目标,即探究唐代三家诗人诗歌的特点、传承和影响。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鲁诗遗说考》是中国学者陈寿祺与陈乔枞合作撰写的文献研究著作,该书研究了中国古代经典文献《诗经》的传承、变异和注释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对该书的综述。
《鲁诗遗说考》是对《诗经》的研究与考察,该书由陈寿祺与陈乔枞两位学者合作撰写而成。
该书是对古代文献的详尽研究,从中完整地还原了《诗经》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并深入研究了其权威与威望问题。
该书第一章是对《鲁诗遗说》的研究,该部著作是《诗经》的古注之一,作者为东周末年的鲁国人。
该书通过分析《鲁诗遗说》在传承与变异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其在鲁国以及后世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是对《诗经》的编纂与辑注进行研究,该章通过对《诗经》的版本与注释进行对比,探讨了其编撰年代、编者身份和惯例等问题。
第三章是对《诗经》的权威、威望及其文化价值进行研究,该章通过分析《诗经》在古代社会的影响与重要性,探讨了其音乐、礼仪、文学与历史等多个方面的价值。
第四章是对《诗经》的流传与接受进行研究,该章通过对《诗经》的发现与搜集等方面的考察,揭示了该经典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与传承。
该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诗经》的多个方面,不仅将其视为古代文学作品,还将其置于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深入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细致考察和分析,该书还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辨析与厘定,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方法上,该书既借鉴了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如文献考证、注释分析等,又结合了新的研究思路。
该书在研究思路上也体现了批判性的思考,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考察,提出了相对全面与系统的研究观点。
《鲁诗遗说考》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研究著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详尽考察,该书对于《诗经》的传承与演变,以及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与作用做出了较为深入的阐释。
无论对于古代文学研究还是对于古代历史性文献的研究,该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诗总集遗民选家考
明诗总集遗民选家考
尹玲玲
【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14)009
【摘要】清人选明诗总集共有七十种左右,而清初遗民诗人所选明诗总集即占约十种.遗民诗人选明诗,带有更强烈的时代色彩,他们或借选诗互通声气,或以此表彰忠烈,或寄托故国之思,或仅仅将自己列入诗选以实现自己仍在故国的梦想.这些明遗民或交游广泛,或杜门谢客,生存状态的不同也决定着他们选诗目的不同.
【总页数】8页(P68-75)
【作者】尹玲玲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考论 [J], 房瑞丽
2.《三家诗遗说》考述兼及举误 [J], 房瑞丽
3.论《三家诗遗说考》的体例及内容 [J], 张早霞;俞艳庭
4.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对明诗看法考述 [J], 潘链钰
5.明诗入《千家诗》及《送毛伯温》作者考 [J], 张立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诗》辑佚史视角下的《韩诗遗说考》
Study on Hanshi Yishuo Kao under the View of Collecting Lost Texts of Hanshi 作者: 吕冠南[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0-3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陈寿祺;陈乔枞;《韩诗遗说考》;辑佚;经学史
摘要:闽籍学者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是清代中后期杰出的经学家,由父子合撰而成的《三家诗遗说考》在清代三家《诗》学的研究中号称典范。
取该书中的《韩诗遗说考》作为研究样本,置之于清代《韩诗》辑佚史中,可以深入观察陈氏父子在《韩诗》研究方面带来的新开拓;但另一方面,通过细致分析,亦可发现陈氏父子对《韩诗》进行辑佚的若干方法还存在问题。
只有深入挖掘《韩诗遗说考》的得失,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陈氏父子的《韩诗》研究成就。
《摽有梅》研究史上的十大主题——以中日韩三国为例
《摽有梅》研究史上的十大主题——以中日韩三国为例刘世明【摘要】《揉有梅》是《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名篇,其诗主题历来聚讼纷纭,难有定论.纵观中日韩三国学者的研究历史,大致有“男女及时”之诗、失时之诗、贞信自守而惧强暴之诗、父母为女择婿之诗、庶士愆期不归之诗、淫诗、求用诗、求贤诗、离根诗、伤时诗等十大主题.除此,近代以来的学者,亦有许多新见.但依据近古原则,可能仍是《毛诗序》中的“男女及时”之说,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期刊名称】《北方论丛》【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诗经;《摽有梅》;中日韩;毛诗序【作者】刘世明【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摽有梅》,是《诗经·国风·召南》中的一篇,其原文为: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关于此诗的主题,在汉四家诗中,除了《齐诗》以外,其他三家皆有论说。
例如,《毛诗序》云:“《摽有梅》,男女及时也。
”[1](p.1)又据清陈寿祺、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韩诗》云:“《韩》训,即《孟子》所云:‘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疑《韩》以此诗为父母之词。
”[2](pp.21-22)又据潘克溥《诗经说铃》云:“《鲁诗》说:‘《摽有梅》,女父择婿之诗。
’”[3](pp.405-406)然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却说:“蔡邕《协和婚赋》:‘《葛覃》恐其失时,《摽梅》求其庶士。
惟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齿。
婚姻协而莫违,播欣欣之繁祉。
’此《鲁》义,与《毛序》‘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恉合。
”[4](p.419)可见,鲁、韩、毛等三家观点不尽相同,未知孰是。
纵观两千年研究史,中日韩三国学者都对此篇做了详细的注解,其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类。
陈寿祺陈乔枞《诗》学研究综述
官分宜 、 弋 阳、 德化 、 南城 等县 , 署袁州 、 临江 、 抚州 诸府 。谢 章铤《 左海后人朴 园陈先生墓志铭》 ( 见缪荃孙 《 续碑 传集》 卷七 四) 称乔枞 “ 用经术饬 吏治 , 居官有声 ” 。其 父遗 训 日 :
“ 吾生平疲 于文字之役 , 纂述匆匆未尽 就 , 尔好汉 学 , 治 经知 师法 , 他 日能成吾志 , 九原无憾矣 ! ”乔枞 乃铀 绎 旧闻 , 勒 为 定本 , 成《 礼记郑 读考》 六卷、 《 三 家诗 遗 说考 》 十 五卷 。又 着《 齐诗翼 氏学疏证 ) -卷, 《 诗 纬集 证》 四卷 。又有 《 礼 堂 经说》 二卷 、 《 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 、 《 诗经 四家异文 考》 五 卷、 《 今文 尚书经 说考 》 三十 二卷 等 , 凡十 二种 , 汇编 为《 小 婶煨馆丛 书》, 又 名《 左海续 集》 。其所 论列 , 一 时名公 硕彦 莫不钦服 。年六 十一 , 卒 于抚州 官舍。 概言之 , 陈寿祺 父子 《 诗 经》 学著 作 主要 有 《 三 家 诗遗 说考》 、 《 毛诗郑笺 改字说》、 《 诗经 四家异文考》 、 《 齐诗 翼 氏 学疏 证》 、 《 诗纬 集证》 等五种 , 均收入《 续修 四库全书 》 。
J u n . 2 0 1 4
文章 编 号 : 2 0 9 5—4 6 5 4 ( 2 0 1 4 ) 0 6— 0 0 8 7— 0 2
陈寿祺陈乔枞 《 诗》 学研 究综述
方 鹏 , 2
( 1 .军事 经 济 学院 人 文社 科 系 ,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5 ; 2 .武 汉大 学 文 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中图分类号 : 1 2 0 9 文献标识码 : A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陈寿祺、陈乔枞合作的《鲁诗遗说考》是一部重要的鲁诗研究经典。
本文将主要介绍有关该书研究的文献。
《鲁诗遗说考》一书在1957年由陈寿祺先生编辑出版。
该书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是对《诗经》中属于鲁国的诗歌和文化进行详尽的考察,可以说是对鲁国文化和《诗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解读,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之作。
同时,该书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书的研究旨在探究《诗经》中属于鲁国的古代诗歌遗存,得出有关鲁国古代文化的结论,并进一步拓展对《诗经》的研究。
陈寿祺在研究中通过考核篇目的文化地位和采用的文学风格,来推测和分析鲁国文化的一些特征。
他在研究中多采用历史文献资料和现代文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因此,该书除了对《诗经》的详细解读外,还运用了许多文化理论和方法,成果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推崇。
如何看待陈寿祺的《鲁诗遗说考》?该书对于鲁国文化和《诗经》文化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解析。
在文本分析上,陈寿祺并不拘泥于典籍记载,而是通过深入挖掘篇目背后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文字表达等方面来进行详细阐释和开掘。
通过对《诗经》中属于鲁国的古代诗歌遗存的细致分析,他得出了一系列有关鲁国古代文化特征的结论。
这就充分表明该书的研究深入广泛,有助于学术界对鲁国文化和《诗经》文化的深入认知和探究。
另外,该书的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平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广泛认可。
例如,著名文化学者朱光潜曾经评论陈寿祺的《鲁诗遗说考》”是一本真正的文化考古学”。
文化学者周作人认为该书“是对《诗经》及其国别问题研究中的一个贡献,是对朴素的中国文学史复杂化的第一次正视。
他之前的思想零碎但思想精深。
”这些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的评价表明,《鲁诗遗说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在该书的研究和采用的理论方法上,主要有文本研究、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化学的研究。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陈寿祺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和诗词研究家,他的研究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等方面。
作为陈寿祺的儿子,陈乔枞同样致力于父亲的学术事业,并参与了《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整理。
本文将从以下9个方面对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对《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进行探讨: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二、《三家诗遗说考》的出版历程三、书目的学术地位及其对后人研究的影响四、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对书目的整理和补充五、《三家诗遗说考》中诗歌的分类及其特点六、书目中三家诗遗存的文献价值及其涵义七、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对书目研究方法的探讨八、书目的后续研究九、总结与展望本文分别从研究背景与意义、书目的出版历程、学术地位及影响、整理和补充、诗歌分类及特点、文献价值及涵义、研究方法、后续研究等9个方面对《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书目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这个部分可以介绍《三家诗遗说考》这部书的背景,为什么陈寿祺父子会选择研究这些内容,并且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研究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 《三家诗遗说考》的出版历程这部分可以介绍《三家诗遗说考》的出版历程,包括哪些版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还可以分析不同版本的出版背景和它们的影响。
3. 书目的学术地位及其对后人研究的影响这个部分可以介绍《三家诗遗说考》在中国文学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可以分析它的学术价值以及对于后人研究古代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影响。
4.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对书目的整理和补充这个部分可以介绍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对《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和整理,包括他们的工作方法、遇到的困难等等。
5. 《三家诗遗说考》中诗歌的分类及其特点这个部分可以介绍《三家诗遗说考》中诗歌的分类,包括诗歌的形式、主题、风格等方面,同时还可以分析这些分类中的诗歌有哪些特点和价值。
6. 书目中三家诗遗存的文献价值及其涵义这个部分可以介绍书目中收录的三家诗遗存的文献价值和涵义,包括它们对于古代中国文学史的意义,以及对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反映。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经学考证及其地位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经学考证及其地位
杨冬冬
【期刊名称】《海峡人文学刊》
【年(卷),期】2021()4
【摘要】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为清代福建省最有成就与声望的汉学家。
陈寿祺在
京十年期间,在与钱大昕、程瑶田等汉学名家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汉学思想,其子
陈乔枞继承遗志,传承家学。
陈氏父子以"家法""师法"构筑汉代今文经学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基本恢复了汉代今文《诗经》《尚书》的原貌,推动了汉代今文《诗经》《尚书》学的研究和发展,在《诗经》学和《尚书》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总页数】7页(P126-131)
【作者】杨冬冬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9.9
【相关文献】
1.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考论
2.王先谦与陈乔枞三家《诗》研究比较
3.陈寿祺陈乔枞《诗》学研究综述
4.陈寿祺陈乔枞《诗》学研究综述
5.陈乔枞《齐诗翼氏学疏证》整理考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乔枞《齐诗翼氏学疏证》整理考辨
2 0 1 4年 6月 第 2期
焦 作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AOZ UO UNI VERS ⅡY
法 , 他 日能 成 吾 志 , 九 原 无 憾 矣 !”, 乔枞 乃继 其遗 志 ,
1 .陈 乔枞 《 齐诗 翼 氏学 疏 证》 整 理 研 思想 、 著 述 研 究
“ 乃 与簿书之隙 , 纯 绎 旧闻 , 次弟勒为定本 , 于时政和 民
“ 齐诗翼氏学” 研究遂为“ 绝学” 。至 清 , 复 古 考 据 之 风 渐 起 , 陈乔 枞 子 承 父 业 , 于三家 《 诗》 佚文、 遗 说 几 近 搜 罗 毕至 , 对“ 齐诗翼 氏学” 更 是用力精 深 , 现存 之“ 齐 诗 翼
称“ 通儒 ” 。 因其早年 学历 、 交 游 以及 严 谨 的 治 学 态 度 , 使 其 在 学 术 上 取 得 了卓 越 的 成 就 : “ 左海 陈恭 圃编 修 。 以沈博 绝丽 之 才 , 修 精深 醇 懿之 业 , 其 所 著《 经 辨》 诸 书 , 远 与两汉大 师相羽翼 , 又 以古意作 《 庭 诰 》, 五 经 纷 纶, 宏 启其 堂 构 ” ) 。 陈 寿祺 “ 尝钩考齐 、 鲁、 韩 三 家
代表 , 据《 汉书 ・ 翼奉 传》 , 《 齐诗 》 “ 五 际” 、 “ 六情” 、 “ 十二律 ” 之 说 均 为 翼 奉 所 传 。但 《 齐诗 》 “ 魏
代 已亡” , 翼奉及其 “ 翼 氏 学” 著 作 最 晚 到 宋 代 也 已 消散 殆 尽 , 《 齐诗 》 及“ 齐诗 翼 氏 学 ” 遂为“ 绝 学” , 因此 , 对 陈乔枞 《 齐诗 翼 氏 学 疏 证 》 进 行整 理 与研 究不仅 是 重新 认识 “ 齐诗 翼 氏 学 ” 这 一 汉代 重 要 文 化 现 象 的 需要 。 对 丰 富 和 繁 荣 地 域 文化 研 究 亦 有 重 要 影 响 。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张早霞金倩来源:《大观》2019年第03期摘要:清代可谓经学发展的又一个复盛的时代,三家《诗》在清代的学术思潮中也蓬勃发展起来。
陈氏父子在三家《诗》辑佚方面的成就显著,以《三家诗遗说考》为辑佚鼎盛之作,王先谦评价期“穷经之士讨论三家遗说者,不一其人,而侯官陈氏最为详洽”。
文章分析对陈氏父子《鲁诗遗说考》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以助三家《诗》之研究。
关键词: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文献综述陈国安在《清代诗经学研究综述》中称:“清代诗经学之研究,除清人诗经学著述称引清人诗经学论说予以评判外,大略可厘为六端:清代学术史研究、清代经学史研究、诗经学通史(即诗经学史)、清代诗经学史研究、清代诗经学家研究、清代诗经学者述研究。
”[1]陈寿祺、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是在清代学术思潮下产生的,与整个清代的学术思想不可剥离。
有关陈氏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的整理与研究,以成果形态论,主要有著作、单篇及学位论文等形式,专事讨论陈氏父子及其《三家诗遗说考》的专著迄未见到,相关内容主要散见于清代学术史、经学史、《诗经》学史等论著及福建地方志中。
一、《鲁诗遗说考》的整理对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的整理,迄未见到相关专门著作呈现,只有个别论文引用了书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如俞艳庭论文《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得与失》中引用了《鲁诗遗说考》自序部分,对原书进行了部分梳理。
房瑞丽《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考论》引用《鲁诗遗说考》卷三的《鹤鸣》一诗,并对原书中的考述内容进行了拾掇。
其他学者对《鲁诗遗说考》内容的整理也形同此类。
二、《鲁诗遗说考》的研究(一)相关著作《三家诗遗说考》作为三家《诗》辑佚史与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著作,许多清代学术史專著均有论及,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高度评价陈寿祺整理的《尚书大传》《五经异义》,论及辑佚书时曰:“有陈左海辑《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其子朴园辑《四家诗异文考》五卷,著《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
陈寿祺陈乔枞《鲁诗遗说考》研究文献综述
《鲁诗遗说考》是陈寿祺和陈乔枞两位先生共同编著的一本关于《诗经》的专业研究著作,该书于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内容涵盖了诗经的全面解读和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大章节,包括《鲁诗之源流》、《秦之《诗》》、《西汉《诗》学之杂感》、《六朝以来《诗》学的传承和发展》、《清代以来《诗》学的现状》等等。
从这些章节可以看出,陈寿祺和陈乔枞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非常高,贯穿了两千多年的诗经研究历史。
作为专业的《诗经》研究著作,《鲁诗遗说考》所依据的文献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献就是《诗经》本身,包括《诗经》中的各篇诗歌和经传,这些文献直接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政治、宗教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为后人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陈寿祺和陈乔枞还引用了大量历代文献,包括《左传》、《易经》、《尚书》、《礼记》、《毛诗》、《荀子》等等,这些文献虽然与《诗经》不尽相同,但都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有关,对于理解诗经和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鲁诗遗说考》还引用了一些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
例如,书中提到了清代学者郭祖铭所著的《颍川许文奥藏石印诗经》(又称《颍川经传》),该书收录的是七十二家许氏本的诗经注释,被誉为“诗经学之瑰宝”。
陈寿祺和陈乔枞也引用了郭祖铭的部分内容,对于诗经的解读和研究有很大的助益。
总的来说,《鲁诗遗说考》的研究文献非常全面和丰富,无论是直接与《诗经》有关的还是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其他古籍,都为后人理解和研究《诗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清儒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研究现状概说
清儒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研究现状概说周艳福建闽县陈寿祺(1771 1834)、陈乔枞(1809 1869)父子是清代中后期闻名的学术大家,以《三家诗遗说考》在经学史上为人所熟知。
实际上陈氏父子的学术领域及成就远非《三家诗遗说考》所能涵括。
《清史稿·列传》称陈寿祺“解经得两汉大义。
每举一事,辄有折衷”。
陈氏父子学术著作集中见于《左海全集》及《左海续集》中。
前者(清嘉庆道光间刊、陈绍墉补刊本)计有:《五经异义疏证》三卷(嘉庆十八年,1813)、《左海经辨》二卷(道光三年刊,1823)、《左海文集》十卷、《左海文集乙编》二卷、《绛跗堂诗集》六卷、《尚书大传》五卷(《序录》一卷《辨伪》一卷)、《洪范五行传辑本》三卷、《东越儒林后传》一卷、《东越文苑后传》一卷、《东观存稿》一卷。
后者一名《小琅馆丛书》(清道光同治间刊本),计有《三家诗遗说考》(其中《鲁诗遗说考》六卷《叙录》一卷、《齐诗遗说考》四卷《叙录》一卷、《韩诗遗说考》五卷《叙录》一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诗经四家异文考》五卷,《今文尚书经说考》三十二卷附《欧阳夏侯经说考》,《礼记郑读考》六卷,《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叙录》一卷,《诗纬集证》四卷《附录》一卷(道光二十六年,1846),《礼堂经说》二卷。
此外,陈寿祺还主持编纂了道光《福建通志》。
陈乔枞还有《礼堂遗集》三卷《补遗》一卷《诗》一卷,由其子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未收入《全集》及《续集》。
对陈氏父子的关注和研究,从清代到当下学术界虽不乏其人,但总体来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陈氏父子学术的价值还未被充分认识。
本文拟将清代以来学界对陈氏父子的研究情况作一梳理分析,以期引起相关学人的关注和继续深入研究。
一、清人对陈氏父子的学术评价清人对陈寿祺其人其学即予以关注评价,但多以笔记写成,零散难成系统。
如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曰:“博雅宏通之彦,余六十年来仅见三人,一闽县陈恭甫太史寿祺,于书无所不览,著作等身,余在福建时尚幼,仅一拜见,不能有所叩发,第闻金匮孙文靖公、侯官林文忠公钦佩·33·之不已,二公则余知其学问之渊懿也。
翼奉《诗》学之“五际”说考释-文档资料
翼奉《诗》学之“五际”说考释学者周知,西汉三家《诗》以《齐诗》亡佚最早(参见《隋书?经籍志》、《崇文总目?诗类序》),唐以后,《齐诗》更几乎已成绝学。
自南宋末王应麟《诗考》始搜辑《齐诗》遗说,至清人余萧客、范家相、卢文招、王谟、冯登府等,续有采辑,然或“寥寥寡证”、“持论不根”,或“择焉不精,语焉不详”。
直到晚清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两代努力辑考,始成比较精审丰富的《齐诗遗说考》十二卷。
但对于《齐诗》诗学体系而言,仍然“未足以尽梗概”,只是“存什一于千百”而已(陈乔枞语)。
所以,近百年以来的《诗经》研究中,《齐诗》研究多浮泛之作,绝少耀眼成就,除去《齐诗》本身知识背景、知识体系虚玄难解外,史料严重匮乏应是主要原因。
今存史料最多的《齐诗》学者,是西汉后期的翼奉。
清人迮鹤寿于嘉庆十七年(1812)写成的《齐诗翼氏学》四卷(《皇清经解续编》本),是迄今研究翼奉《诗学》最为系统的成果。
迮氏不满于“班孟坚谓其假经立谊,依托象类,或不免乎?|则屡中”之讥评,赞叹“少君其深知数学者与”(《自序》)。
此著侧重以数释《诗》,阐述“四始”、“五际”、“六情”与阴阳五行之关系。
三十多年后,陈乔枞著《诗纬集证》四卷(《左海续集》本,又称“小娜娠馆”本,1846年刊刻),其《叙》云:“窃惟三家《齐诗》先亡,最为寡证,因著《齐诗翼氏学》二卷,发明《齐诗》之学宗旨有三:一曰四始明五行之运也,二曰五际稽三期之变也,三曰六情著十二律之本也。
”两位清代学者的研究表明:“四始”、“五际”、“六情”乃翼奉《诗》学思想之核心。
尤其陈氏,为三家《诗》研究之巨擘,他所总结的《齐诗》翼氏学之宗旨,应当是可信的。
但是根据《汉书,翼奉传》和陈氏《齐诗翼氏学疏证》所辑得的资料,今天尚可明确考知的翼奉之《诗》学思想,只是“五际”、“六情”以及论“道、圣、经”之关系三者而已。
这肯定不是翼奉《诗》学思想的全部,但是翼氏著述亡失殆尽,其余已无从考察了。
本文仅就其“《诗》有五际”之说,试做一尽可能切实的考释。
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得与失
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得与失
俞艳庭
【期刊名称】《图书馆杂志》
【年(卷),期】2007()5
【摘要】清代是经学的“复盛时代”,乾嘉学者以其辑佚补亡之长技,对三家《诗》佚文遗说进行了全面搜讨,至清代后期,凡属保留了三家《诗》义的典籍,已被搜寻殆遍。
清代学者在三家《诗》辑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限于时代和学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局限。
【总页数】4页(P67-70)
【关键词】清代;《诗经》三家说;辑佚;成就;缺憾
【作者】俞艳庭
【作者单位】<济南日报>总编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清代三家《诗》辑佚研究论略 [J], 房瑞丽
2.清代三家《诗》辑佚成果考述 [J], 房瑞丽
3.论王应麟《诗考》对三家《诗》辑佚的开拓之功 [J], 马昕
4.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开山之作”--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研究 [J], 马昕
5.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的辑佚学成就 [J], 王樱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三家诗遗说考》是陈寿祺与陈乔枞父子共同研究整理的一部诗歌学术著作,该书针对唐代三位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所遗留下的注解或解释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诗意、意象、格律等方面,对于“三家诗遗说”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和发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三家诗遗说考》这一学术著作的研究,来探讨陈寿祺与陈乔枞父子在其研究整理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该书在唐诗学术领域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以下九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一、三家诗遗说的传承与演变:介绍了“三家诗遗说”的概念和演变,对于其在唐代文坛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简要概述。
二、陈寿祺与陈乔枞父子的学术背景与贡献:介绍了陈寿祺和陈乔枞父子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从中探讨他们在《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
三、《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介绍了《三家诗遗说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包括对于注解和解释的研究方法,对于诗歌格律和韵律的考证等。
四、杜甫诗歌的研究:探讨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在研究杜甫诗歌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对于杜甫创作背景和意义的解读等。
五、白居易诗歌的研究:探讨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在研究白居易诗歌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对于白居易诗歌思想和艺术表现的探析等。
六、李商隐诗歌的研究:探讨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在研究李商隐诗歌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对于李商隐诗歌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现的解读等。
七、《三家诗遗说考》与唐诗学术研究:探讨了《三家诗遗说考》在唐诗学术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地位,并阐述了该书对于唐诗学术研究的贡献。
八、《三家诗遗说考》在现代诗歌研究中的意义:探讨了《三家诗遗说考》在现代诗歌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于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和借鉴等。
九、结语:对于陈寿祺与陈乔枞父子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对于《三家诗遗说考》的重要性和学术价值进行了回顾,并对于今后唐诗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与整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是当代著名的古文学家,其所著《三家诗遗说考》是我国一部重要的文学研究著作。
该书主要讲述了三家诗的历史、流传、演变以及诗人的风格和语言特点等方面,以此深入探讨了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研究和整理《三家诗遗说考》的过程中,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不仅对我国文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对三家诗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将从以下九个方面展开对该书的研究与整理进行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在世纪之交开始着手研究《三家诗遗说考》。
该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在明清文化熏陶下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极具历史价值。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以独特的角度、方法和视角,对该书进行了梳理、研究和整理,并更好地展现了模糊的历史叙述,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特色。
二、作者简介及文化背景陈寿祺,江苏南京无锡人,生于1927年,中国文学和哲学专家,作家、教育家。
陈乔枞,福建福州人,生于1957年,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两位作者分别代表了不同年代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背景。
陈寿祺是民国时期文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以深入浅出的文字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而陈乔枞则是文革后文学新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翻译、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
两位作者的合作使《三家诗遗说考》得以更好地呈现。
三、《三家诗遗说考》概述《三家诗遗说考》主要讲解了三家诗的历史背景和流传情况,论述了诗人的风格特点和语言特点,检讨了三家诗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同时,该书还探讨了三家诗作为文学现象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疑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了三家诗的丰富内涵与价值。
四、韩、赵、柳三家诗的概况本章主要介绍韩、赵、柳三家诗的流传情况、作者背景和创作特征。
作者细致整理了文本中诗人所体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探讨了三家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本章对于准确理解三家诗的文学风格和历史背景有着重要意义。
五、三家诗的历史价值本章重点探讨了三家诗作为文学现象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作者细致分析了三家诗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深入挖掘了三家诗的文化内涵,为读者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六、三家诗的语言风格本章主要介绍了三家诗的语言特点和文学风格。
作者从字音、字形、词汇使用以及句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细致剖析了三家诗所体现的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
本章对于准确理解三家诗的语言和文学特色有着重要作用。
七、三家诗的创作技法本章主要介绍了三家诗的创作技法和风格特色。
作者细致研究了三家诗的文学节奏、形式感、图像表达等特点,探讨了其创作的诸多特点,从而展现了三家诗的独特魅力和文学风格。
八、三家诗的演变和影响本章主要探讨了三家诗的演变和影响。
作者对于唐代后期以及宋代、元代、明清时期三家诗的传播和演变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阐述了三家诗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九、结语在对《三家诗遗说考》进行研究和整理的过程中,作者从独特的视角、方法和角度展现了三家诗的历史、文学和文化内涵。
该书的研究成果不仅展现了古代文学的独特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该提纲主要介绍了《三家诗遗说考》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的背景和意义。
该提纲能够引导读者理解该书在文学史上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其文化价值。
2. 作者简介及文化背景这个提纲主要介绍两位作者的个人背景和文化背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在研究和整理《三家诗遗说考》时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进行研究的。
3. 《三家诗遗说考》概述该提纲主要对《三家诗遗说考》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介绍它的研究方向、目的和研究成果。
通过该提纲,读者可以了解书籍的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
4. 韩、赵、柳三家诗的概况该提纲主要介绍韩、赵、柳三家诗的作品特点和创作背景,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学风格和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5. 三家诗的历史价值该提纲主要介绍三家诗在历史上的文化价值,探讨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通过该提纲的介绍,读者可以从更深层次地理解三家诗的意义。
6. 三家诗的语言风格该提纲主要介绍三家诗的语言和文学风格,从音韵、词汇、句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三家诗的文学形式和特点。
7. 三家诗的创作技法该提纲主要介绍三家诗的创作技法和风格特色,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三家诗的创作过程和文学特点。
通过探究其文学节奏、形式感、图像表达等特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家诗的文学魅力。
8. 三家诗的演变和影响该提纲主要介绍了三家诗的演变和影响,阐述了其在唐代和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和传播。
这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三家诗的发展和影响。
9. 结语该提纲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让读者得出关于《三家诗遗说考》的结论。
同时,结语还对三家诗的文学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强调了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三家诗遗说考》是一本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研究著作,它对唐代三家诗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本文将对该书进行全面的阐述,从研究背景和意义、作者简介及文化背景、概述、三家诗的概况、历史价值、语言风格和创作技法、演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文学作品在数量、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三家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韩愈、柳宗元、赵嘏三位诗人被誉为三大家。
在中国文化史上,三家诗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三家诗遗说考》这本书应运而生,由王力、黄德宽等人编纂而成。
这本书出版于1981年,是从唐代三家诗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相应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实践进行考察和解析,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通过研究三家诗的文学形式、创作技巧和思想内涵等方面,本书揭示了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对古代文学的内涵、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探究,为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作者简介及文化背景《三家诗遗说考》由王力、黄德宽等多位学者共同编纂,他们都是当时中国文学领域的权威级人物,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驾驭能力。
王力(1900-1981)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汉字学家和文学家,他对唐代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是中国语言和文学研究领域的顶尖人物。
黄德宽同样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汉字学家,其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十分深入,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把握也有独到之处。
王力、黄德宽等人共同编写了《三家诗遗说考》,他们在这本书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学术优势,对唐代三家诗的研究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究。
三、《三家诗遗说考》概述《三家诗遗说考》是一本由多位文学学者共同执笔的学术著作,该书包括了大量的文献材料、翻译和注释等内容。
该书主要涉及到韩愈、柳宗元、赵嘏三位唐代文学巨匠的诗歌创作,从其创作背景、文学风格、诗歌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究。
在展开探究的过程中,作者们对这些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发展演变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四、韩、赵、柳三家诗的概况韩愈、柳宗元、赵嘏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三大家,他们都是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等多面手。
韩愈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宗元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诗歌和文学论著都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
而赵嘏则以其对唐代诗歌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三家诗的诗歌创作,在时代上有着明显的连续性和内在一致性,通过韩、赵、柳三位诗人的创作实践,诗歌的形式多样,古怀今、新古并举,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三家诗的历史价值《三家诗遗说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唐代三家诗的研究,更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唐代文学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
在这本书中,作者们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深入剖析了唐代三家诗的文学风格、诗歌思想内涵、创作技巧等方面。
三家诗在历史上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呈现出多元的面貌,并被视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高峰。
可以说,三家诗不仅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六、三家诗的语言风格三家诗的语言风格独特,从音、韵、词、句等方面均体现了其别具一格的文学特征。
韩愈的诗歌语言朴素,词汇清新,语句入耳;柳宗元的诗词则多以拟古题材为主,韵律优美;而赵嘏的诗则以情感真挚,温婉中带有力量感而闻名于世。
对于三家诗的语言风格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的文学内涵和特点,为我们更深入地掌握唐代文学的发展做好铺垫。
七、三家诗的创作技法三家诗的创作技法多种多样,从韵律、词汇、用典等层面上受到极大的关注。
其中,韩愈的诗歌多以风景、自然和康乐为主题,其表现手法深入浅出,自然平和;柳宗元则多以抒情,自然和寓意为主题,他的诗句睿智深邃,兼具文化内涵和感染力;而赵嘏的诗则偏向于哀婉之情,如诗《燕山夜话》将人生百态融合成燕山之景之中,妙不可言。
通过深入分析三家诗的创作技法,我们可以进一步领略唐代诗人的文学魅力与艺术功力。
八、三家诗的演变和影响三家诗的发展历程漫长且充满复杂性,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
该书对三家诗的发展演变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将其综合分析了史、论和于理等众多角度,从而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到三家诗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九、结语总体来说,《三家诗遗说考》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学术质量和研究深度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这本书从文化、历史和文学等多个角度,从多个层面上对中国文学中的三家诗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不仅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古代中国文化的风貌,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