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
方法中药内服、穴位注射、局部封闭、腰椎牵引等综合治疗。
结果中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有效率96.39%。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坐骨神经痛;中西医结合治疗;痹症;穴位;卡压坐骨神经痛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患者甚感痛苦,常规治疗效果欠佳。
笔者近几年应用中药内服、穴位注射、局部封闭、腰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疗效颇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6~72岁。
病情反复发作,病程20天~6年。
1.2治疗方法1.2.1中药痛痹汤黄芪15~30 g,鸡血藤20~30 g,制川、草乌(先煎半小时)各10~15 g,川断15 g,骨碎补15 g,白芍15 g,当归15 g,秦艽15 g,桂枝12 g,海风藤20~30 g,土鳖虫15 g,甘草6 g。
风寒湿重加防风、羌活、独活、麻黄。
肝肾亏虚加生地、熟地、寄生、牛膝。
淤血内阻加红花、乳香、没药。
每日1剂,半月一疗程。
1.2.2局部封闭局封液(醋酸氢化泼尼松25 mg+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0.5 mg+2%利多卡因2 ml)。
适应证:腰椎旁有局部压痛或压痛并放射小腿痛或麻木、臀部梨状肌孔处压痛并放射痛。
方法:根据局部肌肉深浅,选择型号不同的针头抽取局封液5 ml,局部消毒后,刺入上述压痛部位(深浅掌握适当),有酸麻胀感后,快速推注药液,缓慢出针。
1次/6 d。
1.2.3穴位注射注射液:夏天无针2 ml+当归针2 ml+祖师麻针2 ml。
穴位:肾俞双侧、秩边、环跳、承扶、阳陵泉、承山、昆仑、委中。
方法:根据局部肌肉深浅,选择不同型号针头抽取上述药液,1次/d,注射3~4个穴位,交替选穴,每穴2~4 ml,快速进针,有酸胀感后缓慢推液,退至皮下迅速出针。
半月为一疗程,通常2~3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体会
唐文考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4(11)1
【摘要】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笔者共收治坐骨神经痛病人4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09-109)
【作者】唐文考
【作者单位】阜宁县芦蒲镇卫生院,江苏,阜宁,224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1;R745.4+2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J], 崔艳霞
2.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J], 郑虹
3.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68例临床体会 [J], 薛靖
4.坐骨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J], 肖灵辉;骆俊
5.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 [J], 黄金兰;李敦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证。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前者由于感染、受寒及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而致,临床较少见。
后者由于神经通路附近组织病变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压迫、粘连或破坏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常因行走、咳嗽、喷嚏等活动牵拉坐骨神经而使疼痛加剧。
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多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客于经络,阻滞经气;或因外伤闪挫,致血络瘀阻,经气不通,不通则痛。
迁延日久则损伤正气,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而呈虚实夹杂之候。
目前单用西药或中药治疗效果都比较慢,疗效不理想,近10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治疗情况概述如下。
中药治疗方法独活寄生散:细辛3g,防风10g,独活15g,秦艽8g,牛膝10g,杜仲10g,当归12g,熟地12g,川芎12g,芍药10g,党参12g,木瓜8g,苡仁10g,续断8g,甘草12g,羌活8g,桑寄生10g,五加皮8g,主治风寒湿痹症: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腰痛麻痹,畏寒喜温,舌淡,脉细弱。
加减法:舌质红,苔黄、脉眩数或细数属湿热下注者改苡仁35g,桑寄生20g,秦艽15g,独活10g。
去五加皮、木瓜、羌活、细辛,加桑枝15g,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病程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寒湿阻络,血运不通,则肢体痛,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止痛,方用独活寄生散并加入大枣15g,黄芪20g,狗脊15g,并加大补气补血药量。
西药治疗方法穴位封闭治疗:①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与外1/3的交界处,进针1.5~3寸;②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进针1~2寸;③上髎:第一骶孔中,进针1~2寸;④委中:腘窝横纹中央取穴,进针1~1.5寸;⑤承山:腓肠肌肌腹下,用力伸直足尖并使足尖上提时在委中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出现“人”字沟处取穴,进针0.5~1.5寸;⑥阿是穴,进针;用药:普鲁卡因2ml、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12100μg,醋酸氢化泼尼松60mg,选用2~3个穴,5ml注射器6~9號针头。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针灸和中医推拿的效果如何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针灸和中医推拿的效果如何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针灸和中医推拿的效果如何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坐骨神经受压或受损,引起下腰部、臀部、大腿甚至是小腿和足部的疼痛。
而在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中,针灸和中医推拿是被广泛应用的实用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针灸和中医推拿在坐骨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并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
一、针灸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1. 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疼痛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头来调节人体内部的平衡,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疾病。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而针灸可以刺激人体内部的神经末梢,释放内源性物质,从而减轻疼痛感。
2. 针灸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坐骨神经痛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坐骨神经的受压或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减弱。
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传导的恢复,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3. 针灸可以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坐骨神经受压或损伤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的产生,进而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
针灸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炎症,从而减轻疼痛感。
二、中医推拿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1. 推拿可以舒缓疼痛感中医推拿是通过手法的推、拿、揉、按等手段刺激特定的穴位和部位,以调整人体的机能和活力,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疾病治疗的效果。
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来说,中医推拿可以刺激相应的穴位和部位,舒缓疼痛感。
2. 推拿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坐骨神经痛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而中医推拿可以通过手法的刺激,改善体内气血的运行,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和恢复,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3. 推拿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有关。
而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疾病,也不例外。
中医推拿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病情,缓解疼痛感。
三、针灸和中医推拿的作用机制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主要是通过针灸和中医推拿刺激人体内部的穴位和部位,调节体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病情的目的。
坐骨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E53张继元.中药痹痛汤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J].第四军医 大学学报,2004,25(19):1799. [6]王继雄.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口].甘 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2):58—59.65. [73李凯,王宇强.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近况[J].陕西中 医学院学报,2004.27(1):28-30. E83姚正强.刘莉.自拟活血止痛汤化裁配合西药穴位注射 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
乳香30克,没药30克,白花蛇1条,全虫20克,防 风20克。川乌15克,草乌14克,稀签草30克,三七 15克,红花10克,血藤20克,羌活15克,独活15 克,牛膝20克,秦艽20克,白酒3公斤,将上述中药 全部装入大瓶内,用60度白酒浸泡密闭1周后即可 服用,每次服15 ml,日服2次,饭前服用,有高血压、 胃溃疡患者慎服,在发热、月经期间禁服。若不能饮 酒者,可改用其他剂型。 5。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可恢复 原担任工作或原工作强度,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症状不再加重,可恢复原工作 或稍减轻工作强度。有效:疼痛缓解,停药后症状有 复发。无效:治疗1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改善,而改用 其他疗法者。 6.治疗结果疗程7天~1个月,平均疗程18 天,临床治愈73例,显效69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 48.67%,总有效率为94.67%。 讨 论
坐骨神经痛,西医认为是一种沿坐骨神经通路 及其分布区疼痛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原因是神经
作者简介:肖灵辉(1970一).男.湖北省房县人.主治医 师.医学学士。Fra bibliotek万方数据
右江医学2012年第40卷第4期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2012,V01.40 No.4 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99—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90例临床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 自 19 9 9 -10� 2009 -10 我们对 9 0 例坐骨神经痛患者
分
2
治疗方法
� 为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 � 3 组� � 进行对比治疗 � � 报告如下 � � 2. 1 中 药组 桂枝 5 00 当 归 25 0 丹参 25 0 乳香 25 0 � � � � � � 没 药 25 0 全 蝎 200 蜈蚣 100 条 将药物 掺匀粉碎 过 10 0 � 1 临床资料 � � � � � 目筛 水酒各半泛为小丸 如绿豆大 3 � 4 次 / 6 �9 /次饭后口 � � 9 0 例中男 5 4 例 女 3 6 例 年龄 18 �5 1 岁 平均 31. 2岁 病 服 程 1 年以内 42 例 1 年以上 � � � 48 例 � � 最长 6 年 � 最短 � � 5 � 发病于 � 2. 2 西药组 尼美舒利 10 0 1 次 / 消炎痛 25 3 次/ 左侧的 � � � 48 例 � 右侧 � 3 6 例 双侧 6 例 9 0 � 例患者大多继发于脊柱 � � 6 5 4 -2 10 3 次 / 如发现胃肠道反应者 加用胃仙 � 2 片 � 关节疾病 � 如椎间盘突出症 � 隐性脊柱裂 � 增生性脊柱炎等 少 维生素 B 620 � � � 3 次/ 以上均口服 数继发于骶髂关节炎 梨状肌损伤 臀部外伤 � 原发性坐骨神经 � 2. 3 中西医结合组 将以上中西药物合用 中药饭前服用 痛仅 7� 例 根据 神经疾病诊断学 (第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 西药饭后用 版社 19 9 8� . 3 06 )诊断标准 � 属根性坐骨神经痛 � � 57 � 例 干性坐骨 3 组均以 5 为 1 疗程 间隔 1 再进行第 2 疗程 总疗程 � 神经痛 � � 3 3 例 全部病例 随机分为 � 3 组 中药组男 22 例 女 9 为 15 � 25 第 5 疗结束后评定疗效 � 例 西药组男 20 例 女 10 例 中西医结合组男 20 例 女 9 例 上述病例均经西医检查诊断并用药治疗及其他疗法效果不明 显或反复发作 3 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6192·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张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柳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2)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以便为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某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坐骨神经痛患者60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0人,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利多卡因与醋酸曲安缩松进行封闭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通络止痛法进行治疗,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在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治疗中作重点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6.160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逐渐加大,伴随工作时间的延长,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该疾病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文章对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某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坐骨神经痛患者60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0人。
观察组中,男性18人,女性12人;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平均(42.9±2.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其中10例患者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0例患者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中医治疗坐骨神痛的方剂
中医治疗坐骨神痛的方剂中医治疗坐骨神痛的方剂一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放炉火中烧红,投入装有热水的盆中,用产生的热气熏患处。
热气不足时再投进几块烧红的石英石。
每次半小时,然后用该水洗患处。
石英石可反复使用。
一般三五次见效。
二. 组成:制乳香12 克,制没药12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玄胡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鸡血藤30克,独活12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
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遍混匀,早晚分服。
三. 组成:鳖甲粉50克。
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放茶杯中,倒入半杯开水,调成糊状,加入适量白糖,趁热喝下。
接着用一暖瓶开水冲泡花茶50克,连续喝下,上炕盖被子发汗,一般1次即愈,也有少数不见效者。
四.方药:当归15克,丹参24克,乳香、没药各8克,黄芪3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白芍40克,甘草9克。
加减变化:疼痛剧烈者加红花、桃仁、延胡索;遇阴雨冷天加重者加川乌、草乌、苍术、防己;腰痛明显者加川断、寄生、狗脊;兼肢体麻木者加灵仙、丝瓜络、伸筋草;胃弱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主治:活血益气,通络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五. 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六.皂独附姜汤【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七. 舒筋活络饮。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川乌、草乌、玄参、牛膝各9克,白糖125克,高度白酒500毫升。
中医外科健康指导:谢兆丰祛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
多患于一侧,往往迁延不愈,临床以腰臀部沿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呈线状拘挛疼痛,甚者如锥刺刀割,遇寒加剧,入夜尤甚,行走受限等为特点。
谢兆丰老中医认为,此病多由寒湿之邪客于经络,气血阻滞不畅,或因挫伤,血凝气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不通;或因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筋脉失养;或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
治疗当以活血通络,祛寒止痛为法。
药用:当归15克,川芎15克,肉桂6克,白芍20克,威灵仙15克,川怀牛膝各10克,独活10克,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炙甘草10克。
若风胜者,加海风藤15克,防风、秦艽各10克;寒胜者,加制川乌3克,细辛2克;湿胜者,加薏苡仁20克;痛剧屈伸不利者,加木瓜10克,炙蜈蚣2条;因骨质增生所致者,加服骨质增生丸;外伤所致者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各10克;久病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觉麻木者,加天麻15克;肝肾不足者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0克,生熟地各20克。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神经性疼痛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是一种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受压等。
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对于神经性疼痛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认为,神经性疼痛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等密切相关。
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等都可能导致疼痛的产生。
在治疗时,中医骨伤科医生会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来调理身体,缓解疼痛。
中药治疗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神经性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气血瘀滞型的神经性疼痛,可能会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桃仁、红花、丹参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瘀滞;对于寒湿凝滞型的疼痛,可能会选用散寒祛湿的药物,如独活、羌活、威灵仙等,以驱散寒湿,通经活络。
针灸疗法在神经性疼痛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阿是穴(疼痛部位)、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
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专业的推拿按摩师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体表,如揉、按、推、拿、捏等,可以疏通经络,松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减轻神经受压,从而缓解神经性疼痛。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骨伤科还注重患者的日常调理。
例如,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
在中医骨伤科的治疗中,还会采用一些特色的外治疗法。
比如中药熏蒸,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疼痛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还有中药敷贴,将调配好的中药膏贴敷在疼痛处,借助药物的作用和皮肤的吸收来缓解疼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作者:杨胜永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4期【摘要】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方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89例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
在基础治疗之上,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痹方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坐骨神经痛;温阳通痹方;普瑞巴林【中图分类号】R74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02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疼痛综合征,疼痛区域包括腰部、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以及足外侧等[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常采用手术解除压迫和封闭疗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常不理想,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笔者经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方剂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有关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将其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
观察组男52例,女4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5.6±12.4)岁;病程5~25天,平均病程(16.3±6.5)天;VAS评分(8.9±1.7)分。
对照组男49例,女45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6.3±12.6)岁;病程7~23天,平均病程(16.5±7.1)天;VAS评分(9.0±1.5)分。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并给予维生素B口服。
坐骨神经痛及其针灸治疗
坐骨神经痛及其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是针灸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疼痛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腿后部以及小腿后外侧等,如果疼痛程度强烈,患者可能会呈现屈膝、腰部屈曲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病变位置在神经根的位置,椎管的压力增加就会导致疼痛加重。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腿部麻木以及行动困难等症状。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坐骨神经痛疾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避免病情扩大。
本文为大家详细讲解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类型,发病症状以及针灸治疗方法,旨在帮助大家远离疾病困扰,保持身体健康。
一、坐骨神经痛疾病介绍(一)什么是坐骨神经痛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坐骨神经,其实就是人体神经之中最粗大的周围神经,该神经是从人体的腰椎出发,再经过臀部,继续向下走行至双腿的后方,最后抵达脚底部分与大脚趾。
所以坐骨神经主要支配的是股后肌以及所有小腿肌肉的感觉。
一旦受到外界因素或者是病变因素影响以上部位就会受到神经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或者是压痛,这就被称为坐骨神经痛。
该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不一样,越到后期疾病越严重,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发现不适立即就医,避免病情严重化。
(二)坐骨神经痛的两大类坐骨神经痛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扁桃体、牙齿以及副鼻窦等病灶感染是所致。
是由于血液侵犯坐骨神经外衣导致的,潮湿以及寒冷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其中起病较急的坐骨神经炎主要是干性坐骨神经痛,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背部酸痛,同时还会感觉腰部僵直。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引发坐骨神经通路的疼痛,这种疼痛是持续性的,并且还会在夜间突然加剧。
另外一种类型是继发性坐骨神经痛,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邻近组织发生病变影响坐骨神经通路。
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并且在咳嗽用力或者是打喷嚏时,由于腹压的增加坐骨神经会呈现放射性的疼痛。
(三)坐骨神经痛的不同阶段坐骨神经痛在早期阶段,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与麻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坐骨神经痛4例
3 孙念绪 , 马宏 敏 . 胃肠 道 肿 瘤 化 疗 途 径 的进
与化疗 相结合 起来 的一 种预 防结 直肠癌 浆膜 浸 润 和 腹 腔 转 移 的有 效 手 段 。将 4 ℃左 右 的低 渗液 浸 泡 癌 细胞 2 3 0分 钟 后, 可使癌 细胞完 全失 活 ’ 。腹腔灌 洗
展. 普外临床 ,9 6 1 19 ,. 4 罗学来. 肠癌辅 助治 疗进展 . 部外科 , 直 腹
肿 瘤 热 疗 的 研 究 进 展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 2 0 2 ( ) 99— 7 . 0 6,2 8 :6 9 1
生存 率 : 组 12例 中获 随 访 14 : 期 , 本 3 2 改善 了临床 症状 , 是一 种有效 的治 疗 例, 随访时问半年 至 5年。失访 8例 ( 治 疗组 6例 , 照 组 2例 , 访 按 死 亡 计 对 失 算) 。治疗组 3年生存 率 7 . % , 7 1 5年 中 位生 存 率 6 . % , 照 组 3年 生 存 率 43 对 4 . % , 中位 生存 率 3 . % , 6 8 5年 8 7 两组 对
结 果
②好转 : 腰腿疼痛缓解 , 弯腰 、 抬腿 比以前 灵活 , 但仍有 障碍不适 ; ③无效 : 经过 1 个
疗程 的治疗 , 症状 或体 征无 明显 改变。
讨 论
坐骨神经痛是 由各种 原 因引起 的原 发或者即发性损 害所 产生 的一种沿 其通
路及分布 区疼 痛 的临床综 合征 。中医属
后, 口服 2次/日。共治疗 1个疗程痊 愈。
随访 1 年无复发 。
水 蛭 临床 用药 经 验
方 如 下 : 水 蛭 10 , 鳖 虫 10 , 蚕 生 0g 土 0g僵 邱 宝玺 闫治 芳 康 文昭 刘巧 娟 康伟红 自拟 水 蛭 通 瘀 丸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的临床观察2023-11-05contents •引言•坐骨神经痛概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案设计•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目录contents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但单一中医治疗有时效果不稳定。
单纯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比。
研究目的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将纳入研究的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
研究方法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指标研究目的与方法02坐骨神经痛概述坐骨神经痛定义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坐骨神经炎症、压迫或其他原因导致。
病因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多样,包括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炎等。
坐骨神经痛定义及病因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
症状坐骨神经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
影响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与影响治疗现状当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
问题尽管这些治疗方法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仍难以得到彻底治愈,且复发率较高。
当前治疗现状及问题03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案设计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目的。
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汤剂通过手法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疼痛。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用不同的中药汤剂,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研究目的观察骶管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将26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34例与对照组133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曲安奈德骶管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1疗程的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2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管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活动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标签:坐骨神经痛;曲安奈德;加味芍药甘草汤坐骨神经痛为临床上常见的以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区域的病变,可在患者的腰部、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出现疼痛症状群,病情严重者可致行动和坐立障碍[1]。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单侧肢体。
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从而使髓核突出而压迫脊神经根,最终引发坐骨神经痛[2]。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以对症和对因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不一。
本文采用骶管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267例。
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134例与对照组133例,治疗组男67例,女67例,年龄33~65岁,病程1~3个月;对照组男59例,女74例,年龄30~65岁,病程0.5~3个月。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曲安奈德骶管注射治疗,患者俯卧于手术台上,将厚枕垫于骨盆下,保持头低脚高,以利于骶管内药物扩散至腰段。
于尾骨尖5 cm处探索骶角,并在两骶角之间作一条直线,骶管裂孔位于直线中点,标记好该处,常规消毒进针处的皮肤并铺无菌巾,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使用9号腰穿针并连接上曲安奈德注射器,行骶管穿刺(进针方向与皮肤成45°),在刺破骶尾韧带感觉有“落空感”时进行抽吸,在无血液、脑脊液回流及注射局部无阻力、无隆起时继续缓慢推注,拔针后覆盖无菌敷料并固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临床观察
克 , 细辛 1 北 O克 , 芎 1 川 0克 , 归 1 当 5克 , 地 3 熟 o克 ,
优于 对照 组 。
3 讨 论
1 1 临床 资 女 3例 , 龄 2 ~ 年 8
7 岁 , 均 5. 5 平 1 5岁 。诊 断 参 照 《 医 病 症 诊 断 疗 效 标 中
准 》]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典 型 的 臀 部 及 大 小 腿 疼 痛 史 。 俯 卧位 放 松臀 部 时 , 在臀 中部 触 到 横 条索 状 较 硬 或 可 隆 起 的梨 状肌 , 痛 点 明 显而 局 限 , 内旋 、 压 髋 内收 受 限 并 加 重 疼 痛 , 状 肌 紧 张 试 验 可 诱 发疼 痛 ; 腿 抬 高 梨 直 试 验 阳性 。坐 骨 神 经 受 损 , 腿 肌 肉 可 轻 度 萎 缩 , 小 影 像 学检 查 无异 常所 见 。
骨 神 经 痛 患 者 , 采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收 到 满 意 疗 经 效 , 报告 如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高 7。 0以上 , 能恢 复原 工 作 ; 转 : 疼 痛减 轻 , 动功 好 臀 活
能 明显改 善 ; 效 : 无 症状 体征 无 明显 改善 。
坐 骨神 经 痛多 有 臀 部 受 凉 、 累及 臀 部 急 慢 性 损 劳
伤 病史 , 般无 腰 部症 状 , 坐骨 神 经 痛 为 主 要 表 现 。 一 以 疼 痛部 位 由腰 部 、 臀后 部 、 大腿 后 外 侧 , 腿 外 侧 至 跟 小 部 或足 背部 , 神经 根 性放 射痛 口 。我们 收治 6 呈 ] 7例 坐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优势及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优势及进展一、什么是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又被称为坐骨神经根综合征,是一种疼痛症状,通常表现为腰部或臀部疼痛,并沿着坐骨神经的路径向下传导到大腿后侧、小腿和脚部。
这种疼痛可能是由坐骨神经受压或受刺激引起的。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的神经之一,从腰椎区域开始,沿着臀部、大腿后侧一直延伸到小腿和脚部。
当坐骨神经受到损伤、压迫或炎症时,就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脊椎关节退变、腰椎管狭窄、肌肉痉挛等。
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可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理疗、热疗、冷敷、放松肌肉、手动疗法以及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二、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及症状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而令人不适的疼痛情况,通常由坐骨神经受到损伤、压迫或刺激引发。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的神经之一,起源于腰椎区域,穿越臀部并延伸至下肢。
当坐骨神经受到损伤或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疼痛、麻木和刺痛等不适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原因之一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是位于脊椎骨之间的软骨组织,如果突出或破裂,可能压迫到坐骨神经,引发疼痛。
此外,脊椎关节退变、腰椎管狭窄以及肌肉痉挛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痛。
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包括腰部或臀部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向下放射,沿着坐骨神经的路径传导到大腿后侧、小腿和脚部。
患者可能会感到放射性的疼痛,如电击般的刺痛或针扎感。
此外,麻木和刺痛也是常见症状,患者可能感觉到部分区域的皮肤麻木,甚至出现肌肉无力,影响正常的活动能力。
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和成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疗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针对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复杂病因和症状,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药被广泛运用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
针对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使用中药进行内服或外用,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促进局部气血的循环。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坐骨神经痛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发生疼痛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单侧,从腰臀部沿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酸胀疼痛,甚者如锥刺刀割,遇寒加剧,行走受限等为特点[1]。
往往迁延不愈,甚感痛苦。
笔者近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0例,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的48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治疗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25~74岁,平均40.8岁;病程11个月~10年,平均2.8年;病发于左侧18例,右侧32例。
对照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40.2岁;病程10个月~11年,平均2.6年;病发于左侧19例,右侧29例。
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炎止痛,营养神经治疗。
泼尼松片,10 mg/次,2次/d,用药时间不超过10 d;双氯灭痛片,25 mg/次,4次/d;复合维生素B片,3片/次,3次/d。
症状重者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快速静脉滴注,2次/d,连用5~7 d。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身痛逐瘀汤合木瓜丸加减方治疗,方药组成:秦艽10 g、桃仁6 g、红花6 g、羌活10 g、没药10 g、当归12 g、五灵脂10 g、牛膝12 g、地龙6 g、木瓜10 g、白芷8 g、威灵仙12 g、鸡血藤15 g、全蝎6 g、黄芪15 g、甘草6 g,水煎服,1剂/d。
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间歇3 d后进行第2个疗程。
治疗期间避免劳累,睡硬板床,禁食辛辣食物。
2 结果2.1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肢体功能完全恢复,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有效:症状缓解,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稍感不适,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无变化。
2.2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总有效率以显效加有效进行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从脊髓腰段的神经根发出,由臀部的梨状肌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挥肌肉运动,传导皮肤感觉。
正常人左右两侧各有一根。
人体五个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负担最重,活动度最大,容易发生退变老化。
长期劳损或突然扭伤,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充血、水肿以至粘连等病理变化。
突出的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咳嗽时加重。
这种症状就是坐骨神经痛。
它如同发热一样,只是一种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正如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感冒、肺炎或脑膜炎等等一样。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虽多,但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多为第4~5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骶骨间的椎间盘突出。
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骨科门诊,我们发现: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以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这种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梨状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管肿瘤等等。
但有些时候,有些医院、非骨科专业的医师对于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匆匆下一个“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后就盲目对症治疗,而不去追究深层的病理原因来对因治疗,其实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病人到医院就诊骨科时,骨科医师应该亲手为病人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并辅助以X线片、CT、MRI(核磁共振)等,对病情作出合理的病理学诊断,才能做到对因治疗,真正消除患者痛苦。
需要指出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见得一定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人体共有五个腰椎,与此相对应,有五对腰神经根,部分第4腰神经根、第5腰神经根与第1、2、3骶神经根组成坐骨神经,而第2、3神经根和第4腰神经部分纤维,只参与组成分布于大腿前方的股神经,不参加坐骨神经组成,因而第1~2或第2~3或第3~4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股神经受压迫的症状。
通常表现为抬腿无力,大腿前方或内侧皮肤感觉迟钝;还有些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坐骨神经痛。
有的发病早期或整个发病过程可能仅表现为腰痛,还有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路,就觉得下肢酸胀无力,必须休息或弯腰下蹲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有的病人仅感到肢体发凉;个别严重的出现瘫痪,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
治疗西医治疗一、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中药:风湿骨痛外用贴剂,中药外敷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
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中医治疗(一)【方名】蠲痹镇痛汤。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方名】皂独附姜汤。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三)【方名】舒筋活络饮。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四)【方名】通经止痛汤。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五)【方名】驱痹汤。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六)【方名】蛇蝎汤。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七)【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八)【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九)【方名】坐骨丸。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十)【方名】痛痹汤。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十一)【方名】新方桂枝汤。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十二)【方名】当归回逆汤。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十三)【方名】加味桂乌汤。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十四)【方名】加减阳和汤。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十五)【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
针灸治疗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4、其它针灸疗法:1/ 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
2/ 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