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物理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的物理疗法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康复科

张欣

一、痉挛

1、痉挛的利弊

(1)、有利的一面:痉挛可以缓解受损肌肉萎缩的程度;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骨质疏松现象的出现;而且由于痉挛是间歇性发作,对肢体的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同时,痉挛的存在,也帮助了部分患者姿势保持、转移和行走等动作的完成。(2)、不利的一面:严重的痉挛可引起患者肢体的疼痛,痉挛肌群肌纤维长度缩短,关节挛缩变性,影响患者自主运动,降低其生活质量,从而给自己和护理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物理治疗

(1)、物理治疗的目的

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尽可能的改善其生活质量。

(2)、神经发育技术

(a) Bobath技术

(1)反射性抑制体位的摆放

一方面可以在痉挛没有出现时,防止其日后的加剧;另一方面可以对出现痉挛的程度进行相应的缓解。在仰卧位时,上肢肩胛带处于下降、外展,肩关节呈外旋、外展,肘

关节伸展,伸腕、指和拇外展的位置;下肢髋关节处于微屈曲、外展、内旋,膝关节微屈曲,足背屈的良肢位的摆方位置;在坐位时,头部保持直立位,躯干直立,双手互握放置于身体的前部,双腿微分开、双足足尖向上放置于床上。(2)对患者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缓解的方法

Bobath认为人体在缓解痉挛方面,应先从运动控制的中心点(躯干)缓解肌张力开始。可通过被动的牵拉患侧躯干、被动地做躯干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动作来完成。对于近端和远端关节的缓解,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手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治疗师在做缓解痉挛的动作时,应着重牵拉痉挛的肌肉,并在关节活动的末端做暂时的停留,当感觉到肌肉的痉挛程度有所下降时,再缓慢的回到起始位。当患者肢体的痉挛得以暂时缓解后,必须及时给患者进行相应得诱发主动活动及运动控制能力的训练,否则,采取的一切缓解痉挛的手法,将变得毫无意义。

(3)训练中对痉挛的抑止方法

在训练患者上肢功能时,患侧下肢放置于屈曲或负重的体位;训练患侧下肢时,则采取患侧上肢伸展位,如:让患者上肢互握,放置于头上部或胸部,还可以由治疗师控制患侧上肢痉挛的手法等方式进行。治疗师在诱发患者一侧肢体的主动运动时,就不会引起身体的其他部分痉挛的加重。

(4)利用病理性姿势反射抑制痉挛

当训练脑瘫患儿双侧上肢的支撑动作时,可利用紧张性颈反

射,被动的把患儿头部抬起,这样在缓解患儿的上肢屈肌痉挛的同时,利用诱发患儿双侧上肢伸展与双腿屈曲的动作出现,也为日后爬行动作训练做准备。

(b) Brunstrom技术

(1)逐步脱离痉挛模式的训练方法

(2)利用病理性姿势反射抑制痉挛,诱导主动运动的出现

在康复训练中,在治疗师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病理性反射,从而达到缓解身体局部的张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如让患者在仰卧位时,患侧的上臂直立,前臂在头上部作伸展动作时患者便会较容易地完成动作。

(3)利用运动功能恢复每一阶段的特点,诱导主动运动的出现(C)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1)手法接触

(2)时序

(3)口令交流与视觉刺激

(4)慢逆转与慢逆转—保持技术

在不引起肢体痉挛出现的活动范围内,通过加强节拮抗肌收缩的手法,(即肌肉等张收缩的方法),不停顿地即刻转向与之运动方向相反的,诱发主动肌自主运动的手法(既由被动到辅助主动,最终主动运动的方法)。之后,随着主动肌自主运动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治疗师可以逐步扩大患者肢体的活动范围,使之逐步接近引起痉挛的范围,最终达到主动肌能控制痉挛,自如地完

成任意动作的目的;另一方面,治疗师也可以在主动肌收缩的任意点上,实施肌肉的等长收缩,一进一步加强主动肌主动收缩的能力。

(5)节律性发动技术

在实施节律性发动的技术时,治疗师需诱导患者以正确的运动方向和程序完成动作,尤其是当患者肢体的运动接近到痉挛的模式时,动作一定要缓慢,以不引起痉挛的出现为目的。

(6)收缩—松弛技术

收缩—松弛技术是治疗师被动地将患者的肢体活动到即将引起痉挛的位置,令患者在该位置上做痉挛肌的等长收缩后,再由治疗师辅助患者做肌肉的等张收缩,以提高痉挛肌在这一范围的收缩能力,之后,把患者的肢体放在新的即将引起痉挛的位置上,再重复做以上的动作。反复地进行训练,直到患者能完全控制痉挛,完成主动运动。§

(D)Rood技术

(1)皮肤感觉刺激

通过毛刷、软棒、手指等方法,快速轻刷与痉挛相对应的拮抗肌收缩,使之交互抑制主动肌痉挛的强度,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或直接对痉挛肌进行长时间的轻刷,同时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临床上快速轻刷的方法其频率为2次/秒每一部位刺激的时间为3秒左右;慢速刺激的频率为1次/3-5秒。还可以在肢体痉挛的部位冰敷15分钟以缓解症状。

(2)关节负重

关节负重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刺激关节内的感受器,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姿势的控制能力。如:为抑制患者上肢痉挛,可让患者呈俯卧位,双肘支撑身体的上半部,这样即使患侧肱骨头进入关节窝,从而缓解了肩关节的痉挛与疼痛,同时刺激了肩关节内的感受器,为上肢的主动运动做准备。(3)肢体的摆放

(4)痉挛肌肉的牵拉及反复运动

对痉挛肌肉进行长时间的牵拉或将已延长的肌肉保持在该位置停留数分钟,可起到缓解和抑制痉挛的作用。同时利用肌肉的非抵抗性重复收缩,也可其到缓解肌肉痉挛的目的。

3 手法治疗

(A)被动牵拉

被动牵拉可以起到缓解痉挛及保持痉挛肌纤维的长度,还可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变形。由于中枢系统损伤后痉挛的出现,使得肢体不能自主地活动,肌肉纤维的长度被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或某几个特定的位置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纤维逐渐钙化缩短,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关节液变得粘稠,最后形成粘连,严重时引起关节的变形。被动地、缓慢地、长时间地牵拉痉挛的肌群可通过作用于关节内的压力感受器、肌梭和Golji腱器,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反应。

被动牵拉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