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
教学设计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教学目标】把握本首词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塑造出来的深层次的艺术形象。
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已经带着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在解读词的内容之前唱给学生们听,再次感受这首词。
播放《甄嬛传》插曲,再次感受。
引导大家集体背诵学过的同为花间词派代表人物的唐五代词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点出花间词特点(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风格秾艳华美),进一步感知花间词派的词风: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二、置身意境,引导学生分析词的内容及情感。
(一)、学生讨论分析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呈现图片)(早晨醒来)画眉有深有浅,“额黄”有明有暗;耳边的乱发披在雪白的脸上。
把握意象:小山(唐明皇定的十种眉样之一)、金(唐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鬓云、香腮。
主要呈现女主人公(少妇)初起床时的情态,以面部的特写镜头,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以视觉嗅觉结合的描写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前一句写女子的隔夜残妆,后一句是鬓发散乱还未整理的情状。
合起来描绘出一幅懒起娇慵的女性面貌。
明确:本词塑造艺术形象为闺中女子(闺中少妇)形象。
(学生总结板书呈现)2、“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懒懒的起床,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那般慢吞吞意迟迟。
此两句开始写女子下床后的活动,化妆时迷人的风情。
意象“蛾眉”:古诗词中经典的描写美女的意象。
“懒”“弄”“迟”三字传神,借女子的神态、动作等描写呈现主人公之慵懒和百无聊赖,也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女子无精打采之神情,也让我们看出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趣。
韦庄《菩萨蛮》 其二 教学课例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例【名师介绍】陈益林,东阳中学语文学科主任。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浙江师范大学培训班授课教师。
从教二十四年,逐步确立了"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外引内联,教法不拘一格,追求诗情画意"的教学理念。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陈益林老师注重学情研究,勤于揣摩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和接受心理,充分利用自己腹笥丰厚和长于诗歌写作的特点,锻铸出"教态诚挚亲切、语言雅俗共赏、设计巧妙新颖、诗情画意浓郁"的课堂教学风格。
多次为省、市众多语文同行执教观摩课和开学术讲座。
其中《水调歌头·游泳》观摩课得到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陈钟梁先生的好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观摩课曾经获得胡勤、朱昌元等教学名家的赞赏。
语文高考成绩一直名列16个平行班前三。
辅导学生写作成效显著,数百篇学生习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或在高层次征文比赛中获奖。
曾获"恒源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浙江省首届高中生语文素养大赛、浙江省"书香相伴,梦想同行"作文大赛等活动优秀指导师奖。
重视教学积累与研究,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多篇文章入选《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名师教案集》、《研究性学习个案选》等书刊。
参与编写教辅资料十余种。
撰写出版了近30万字的《雅典娜与缪斯的二重奏》教育教学论著一部。
【背景介绍】2008年7月11日,浙江省高三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在温州瓯海中学举行。
要求一位教师将文学的审美性与高考复习的实用性相结合,开出一堂取材于高中语文ⅠB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诗歌鉴赏课,作为新高三语文教学范式向全省推广。
陈老师作为省推选的开课教师,选择了韦庄的词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作为授课文本,借用瓯海中学新高三文科班开出了一堂相当成功的观摩课。
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
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第一篇: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授课人:唐海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②、感悟词中意境,体会本词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①、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②、背诵全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②、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感悟词中意境,体会本词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型】诗歌鉴赏【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质疑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诗歌中的”江南”将学生引入课堂环境。
二、形式认读: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对读和集体诵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菩萨蛮其二----韦庄2、翻译诗歌,了解诗歌大意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说明:何谓“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披文入境”的三大途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
⒈疏通字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①、请学生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所写的内容。
明确:江南好。
②、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明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③、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的种类。
明确: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
2、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意境。
注意点:⒈想象合情合理⒉想象优美丰富3、缘景明情,在初步理解了作品内容之后,总结作者所表达的对江南的情感是什么。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
《菩萨蛮》(其二)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教案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朗读并背诵全词。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透过诗句,体会情感。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主旨。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缘景明情,通过词人笔下对江南的描述,理解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对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江南美景图导入二、认识作者韦庄(836-910),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
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有男女之情、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离乱、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三、吟咏诗韵,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释和优化方案,初步感知内容。
2、让学生通过集体诵读,听名家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江南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风景美、生活美、人美)2、知人论世,再探文心。
(1)背景介绍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本词为第二首。
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的农民起义军以迅猛之势一举攻破长安。
年约45岁的韦庄身陷重围,与弟妹、友人失散,只身藏匿,大病几死。
直至中和二年(882)春天他才脱身长安,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2)结尾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①赞美和留恋之情。
②心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愁苦之情。
五、对比鉴赏阅读比较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与韦庄《菩萨蛮》的异同。
韦庄《菩萨蛮》(教案)
韦庄《菩萨蛮》(教案)篇一:韦庄_《菩萨蛮》韦庄《菩萨蛮 . 其二》教案盘县六中孔淇学情及教学内容分析:本首词位于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我所上的班级是高二理科平行班,学生根底不是特别好,因此在征询题的设置上一定要精心构思。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2、抓住词句,发挥想像,品味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截了当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词《菩萨蛮.其二》,请大家翻到课本35页,作者是?生:韦庄师:同学们学习过他的作品吗?生:没有师:也确实是大家对作者是陌生的了?没关系,那么如今就请大家快速地看看课下注解1,对作者进展一些理解。
(教师板书词牌名及作者)师:看完了吗?生:看完了师:同学们能不能概括一下注解1告诉我们的信息量?生:作者的生平生:作者的成就生:本词的写作背景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信息中,哪一个对我们鉴赏诗歌极为重要?生:写作背景,由于鉴赏诗词时需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特别好,那本词写作背景是什么呢?生:作者游荡江南时所作师:作者是去旅游的吗?生:不是,是避难师:原来是如此,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词中,理解作者如今避难江南时的心情吧。
二、诵读2.找生读(找一生进展评价)3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探究讨论一的诵读提示进展指导)三整体感知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词中作者写到了哪个地点?生:江南(板书:江南)师:结合往常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个如何样的地点?能说说吗生:山没水美人更美师:同学们真是概括得全面,能不能再细一些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江南图景?生:江南河岸,杨柳依依生:渔舟唱晚,荷叶田田生:游人岸观鱼水相戏,其乐融融生:轻舟荡漾,如在画中游师:好一句人在画中游,如今此刻,我也伴随学们沉醉在了这令人心醉的图画之中,远远地,感受着许仙白素贞的断桥相会,情意绵绵,又大概看见了雨巷深处,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的丁香一样的小姐,啊,江南,江南,好不美哉!难怪作者开篇便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会韦庄词清新明朗的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愁苦思想。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词中景中情、情中景。
教学难点直抒胸臆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感受词人思归不能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诵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江南,这个词在许多中国人脑海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人说,江南是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梦里水乡;有人说,江南是哪站着一位丁香花般的姑娘的悠长雨巷;有人说,江南是那烟雨朦胧中的青砖黛瓦、街巷弄堂;有人说,江南是时光的古老剪影,是凝固的千年风霜……. 人人尽说江南好,不如让我们一起跟着韦庄的脚步去感受江南的美好!二、读1.初读:齐读。
2.配乐朗读。
3.再次齐读。
4.解释词语。
合:应该。
于:比。
垆边人:卖酒的姑娘。
皓腕:洁白的手腕。
莫:不要。
须:必定。
5.全词的含义(学生齐读)。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三、赏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哪些人说过江南好?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韦庄舒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体会本词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人描述的江南画面感受江南美景,及意境之美。
情感与价值观:理解词人置身江南获得暂时的快乐和客居他乡的无奈之情。
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感知不同的作品所描写江南美景时情感的不同。
教学重点:把握韦庄舒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体会本词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词人置身江南暂时的快乐和客居他乡的无奈之情。
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感知不同的作品所描写江南美景时情感的不同。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诵读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以江南的典型画面为背景情景导入)同学们,一说到江南就让我们忆起了那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水乡盛景。
一说到江南我们似乎就望见了那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
一说到江南就让我们想起了那玉人吹箫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那十里荷塘的钓叟莲娃,那轻歌曼舞的采莲女。
“人人尽说江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韦庄的《菩萨蛮》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
(用古典音乐伴奏)2、赏析全词1、教师范读词句,学生感知意境。
师:现在我就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江南美景之中。
(伴视频范读)2、学生齐诵词句,身临其境。
(伴音频齐诵)3、识作者明背景(学生自己阅读有关韦庄的个人资料及写此词的背景)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
他生活在唐帝国有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这首词是他浪游江南时所作。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
一般说来,词以长短分类:“慢词”最长,自九十至二百多事,故亦称“长调”;自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
韦庄《菩萨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领会韦庄词“疏淡明丽,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品味词的语言。
②了解诗意江南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
③通过宋之问的《渡江汉》与韦庄的《菩萨蛮》进行比较,深入了解词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情感。
④背诵。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教学方法:读背、质疑探究、交流、师生合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汤非的《乡愁不老》。
正如歌里所唱,不管是冰封万里雪飘半壁的塞北,还是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的江南,远在他乡的游子,千里万里总回首,最疼是乡愁。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去感受如画江南和那颗游子之心。
ppt展示主题《江南好,乡愁不老》。
展示标题《菩萨蛮(其二)》,板书题目。
二、助读资料(韦庄与花间词),了解背景。
韦庄:善白描,词风清丽,其词名曰《花间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秦妇吟》反应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被称“秦妇吟秀才”。
花间派:•五代时西蜀的文学流派,温庭筠为鼻祖。
•成员:温庭筠、韦庄、薛绍蕴、毛文锡等。
•来源:赵崇祚集众作品,名《花间集》。
•内容:多歌咏男女相思离别、旅愁闺怨、合欢离恨。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诵读,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词,强化朗读节奏。
四、以意逆志,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词中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你认为“江南好,好在哪里?”。
(学生)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老师)景美、人美、生活美。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小结:这两句写景。
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美丽的女子。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例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例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例【名师介绍】陈益林,东阳中学语文学科主任。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浙江师范大学培训班授课教师。
从教二十四年,逐步确立了"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外引内联,教法不拘一格,追求诗情画意"的教学理念。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陈益林老师注重学情研究,勤于揣摩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和接受心理,充分利用自己腹笥丰厚和长于诗歌写作的特点,锻铸出"教态诚挚亲切、语言雅俗共赏、设计巧妙新颖、诗情画意浓郁"的课堂教学风格。
多次为省、市众多语文同行执教观摩课和开学术讲座。
其中《水调歌头·游泳》观摩课得到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陈钟梁先生的好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观摩课曾经获得胡勤、朱昌元等教学名家的赞赏。
语文高考成绩一直名列16个平行班前三。
辅导学生写作成效显著,数百篇学生习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或在高层次征文比赛中获奖。
曾获"恒源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浙江省首届高中生语文素养大赛、浙江省"书香相伴,梦想同行"作文大赛等活动优秀指导师奖。
重视教学积累与研究,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多篇文章入选《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名师教案集》、《研究性学习个案选》等书刊。
参与编写教辅资料十余种。
撰写出版了近30万字的《雅典娜与缪斯的二重奏》教育教学论著一部。
【背景介绍】2008年7月11日,浙江省高三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在温州瓯海中学举行。
要求一位教师将文学的审美性与高考复习的实用性相结合,开出一堂取材于高中语文ⅠB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诗歌鉴赏课,作为新高三语文教学范式向全省推广。
陈老师作为省推选的开课教师,选择了韦庄的词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作为授课文本,借用瓯海中学新高三文科班开出了一堂相当成功的观摩课。
《菩萨蛮》(其二)学案
《菩萨蛮》(其二)学案《菩萨蛮》(其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化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目标1,2(重点)目标3(难点)学法指导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景、情的角度切入这首词。
理解词人是如何写景的,又是怎样言情的。
景与情又有怎样的关系。
在谈及这首词的情感时,能知人论词。
【诱思导学】(预习展现内容)一、形式认读《菩萨蛮》(留意韵脚)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游人只合江南老应当2、春水碧于天比3、垆边人似月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4、皓腕凝霜雪雪白5、还乡须断肠肯定,应当三、内容理解1、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
答:江南好2、江南详细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答: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四、思索:“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江南美女那么多,词人为什么偏偏提到“垆边人” ?(垆边有家的感觉,貌美的垆边人唤起了他美妙的回忆与思念。
)同学感悟【预习展现】(我敢我能我行)【合作探究】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答:碧水阳春(视听结合),美酒佳人(月与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2、(故园之思)“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还乡为何肯定要到老?还乡又为何断肠?答:人到年老会特殊思念故土。
联系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韦庄是花间词派的重要词人。花间词词风香软,用词多华艳。韦庄的语言却比较清丽,多用白描。
韦庄和温庭筠同属花间词派,我们可以拿本词和温庭筠的《菩萨蛮》比较。
从色彩和人物形象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作的不同,从而更好的把握花间派的词风。
八、板书设计
江南好——游子思乡
(乐)(哀)
4、学生自主品味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看看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这种浓浓的乡愁,
勾画点评。教师相机引导。
①人人尽说——别人都说,自己似乎不是那么认同。尽管江南很好,但是词人心中故乡是最美的。说明词人其实不愿久居江南,意在回乡。
②游人——词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自己对江南而言只是一个游客罢了。
③只合——只该,有一种不得不如此,无可奈何之意。
“尽说”重读,“好”重读,但语调上扬,“老”字要语重心长,轻读,延长,像一位老者语重心长的悄悄劝说你。“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莫”重读,“须”读出一种肯定语气,“断肠”要读的悲哀。
2、练习朗诵,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此词,点评。
3、欣赏朗诵视频。
4、齐背此词,体会江南之美和思乡之痛。
五、品味乡愁
1、再次朗读,细细品味。
2、有人说韦庄表达赞美江南的感情,你同意吗?
有这种情感,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深情——思乡之情。
3、知人论世
教师出示背景介绍
广明元年,45岁时,韦庄到长安应举。正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遂陷于战乱,家人失散。两年后逃离长安赴洛阳,不久避乱来到江南。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不断,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这首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做。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本诗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2、把握韦庄舒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菩萨蛮(其二)》名师教学案例
《菩萨蛮(其二)》名师教学案例【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⒈鉴于高三学生特点,教学中重视文学审美功能与诗词鉴赏实用技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⒉注重“诗歌之部”的整体意识,将“想象”“旨趣”“意境”“吟诵”等鉴赏要点有机融入课堂。
总体说明:《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一首词,是文学作品,教学时就必须恪守教学文学作品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要重视挖掘蕴涵于作品中的审美功能;但该课的授课对象为新高三学生,鉴于高考升学考试的现实之需,教学时又要给学生提供鉴赏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技法。
审美与实用两相兼顾,是本堂课的一大追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分为三个单元,每一单元之首配有一篇指导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短文。
第一单元的知识短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单元的知识短文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的知识短文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学习教材中的某一作品,应关注作品与单元乃至整册书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样的教学才会达到以面促点,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
教授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笔者就对“诗歌之部”的三个单元的三篇知识短文进行了了研究和梳理。
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旨趣”“想象”“意境”“吟诵”等知识点有机到融入课堂之中。
教学步骤:一、形式认读: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和集体齐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诵读讨论后明确:第一、二句为七字句,其余各句均为五字句。
押韵规律:(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中“探究·讨论题一”再进行品咂体会)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字“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做停顿;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一些。
⒉听视频男女声朗读录音,品评其优劣:利用来自中央四台《解字说诗》栏目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视频朗读材料,让学生倾听比较主持人徐笑梅与一位老先生各自朗读的录音,通过品评优劣,同学们达成如下共识:徐笑梅的朗读吐字清晰,语调柔婉,但缺乏感情的融入。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韦庄《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领会韦庄词“显而疏”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语言。
②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③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比较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④背诵。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教学方法:读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师生合作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了解有关词的文学常识。
学生总结感性认识,教师补充。
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词被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
词是配乐的,就有乐曲名称,即“曲牌”或“词牌”,词牌不同,句子就不一样,所以写词也叫“填词”。
2、烟笼的江南,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
大家还熟悉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回顾所学江南诗歌,齐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二、关于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背景介绍《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三整体感知看注解,合理想像,同学合作,理出词的大意[注]:①合:应当。
(整理)高中语文《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的,情景并茂的艺术效果。
2、理解作者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赏析词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多媒体显示江南水乡的图景和音乐导入新课(这是现代音乐和图画共同谱写的江南赞歌,我们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对水乡进行了深情的歌颂,现在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韦庄的《菩萨蛮》中)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让我们置身诗境,感悟词的美,江南的美)(一)深情美读(结合音乐)1、学生齐读2、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读词,领会词的复叠之美(二)妙笔生花分两组改写词作∶1、写:第一组用第一人称的身份把词改写成一篇简短的美文;第二组用第三人称(游人)的身份把词改写成一篇简短的美文。
2、评:(唇枪舌剑)①有的同学才思敏捷,一蹴而就,先改写完的同学们互相交流②用幻灯并请改写文的作者朗读;③读后先自己这一方评,④再对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
3、老师点评①是否脱离了原文②是否写出了词中对江南美的刻画板书:风光美,生活美,人美——对江南的热爱(美景,美人,美的生活,没来的人听说了心弛神往,来了的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③是否写出了词的意境(特别是是否写出了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的理解,学生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分别说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未老莫还乡”一是词人说“莫还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二是词人用叮嘱口吻的“莫”,写出了你想还乡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因而“莫”是一层意思;三是“未老”,表面是写“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但老了仍势必要还故乡,其中却饱含了对欲归故乡而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沉痛。
“还乡须断肠”极痛心的补叙出今日之所以“莫还乡”的缘故。
“须”有斩钉截铁的意味,还乡必定会断肠,是什么使人还乡必定断肠了?联系作者一生饱经乱离之痛,正值中原鼎革之变,他为异乡漂泊之人。
问:作者最终落在抒发对欲归故乡而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沉痛。
为什么前面写出那么优美的景象呢?(以乐景衬哀情)(二)领会词的意境后再读词。
《菩萨蛮》(其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菩萨蛮》(其二)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
2、体会这首词抒发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思江南,忆江南,望江南。
江南好,小桥流水;江南好,笙歌管弦;江南好,文人风流;江南好,烟雨稠稠。
“人人尽说江南好”,不知身处江南的游子又有怎样的感受?2、作者介绍韦庄(约公元836年一公元910年),字端己。
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韦应物四世孙。
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走。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春,逃至洛阳。
后流落江南。
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
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除左补阙。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为西蜀王建掌书记。
天桔四年(公元907年),劝王建称帝建前蜀,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
终于蜀,谥文靖。
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后人又称“韦浣花”。
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
韦庄的《菩萨蛮》词,共有五首,前后呼应,一气流转,是在章法结构方面极有次第的一组作品。
与其他词人随意为某一曲调填写许多首歌词的情形,颇有不同。
韦庄曾多年流寓江南,即江浙一带,这五首《菩萨蛮》为韦庄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首。
3、朗读全词,体味情感。
根据教师示范及指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设想情境画面。
4、鉴赏(1)、构设MTV画面(包括背景画面及人物活动)[设计说明]:学生在感知诗歌内容后,描绘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将其整合成一组MTV场景。
制作MTV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结合想象,重建诗歌意境;MTV中人物活动的制作,可以反映出学生所体会的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菩萨蛮》(其二)教案
《菩萨蛮》(其二)教案《菩萨蛮》(其二)教案《菩萨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疏通字句,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揭示词作中“未老莫还乡”的深层意蕴。
缘景明情,思考想象,将诗词的意境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人论事,体会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无奈。
二、教学重点:品味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体会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无奈。
三、教学难点:置身诗境,思考想象,将诗词的意境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材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分为三个单元,每一单元之首配有一篇指导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短文。
《菩萨蛮》所属的第二单元的知识短文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首作品的情韵和画面俱佳,虽只有短小的40余字,但可赏可品处不少,可引可联的诗文颇多。
五、学情分析高二下学期的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平时疏于对诗词作品的阅读,常常功利性的按照模板套答诗歌鉴赏题。
尤其是理科班的同学,于对诗词缺乏兴趣更是除了做题、就是做题,离真正的文学鉴赏相去甚远。
但诗词需要闲情逸致,需要想象,需要多种感官的体察感悟,诗词教学需要“事功”,亦需“性灵”。
花间词情感细腻,诗境灵动,教师带着学生去体悟其中诗境,才能使学生巩固鉴赏技能,让诗歌鉴赏做到审美与实用兼而有之。
六、教法:诗文置换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思考想象,将诗词中的意境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出来,通过改写在去体验和感受诗词的魅力,以便课堂中能进入诗境。
理顺字词与断句疏通字句是理解诗词的第一步,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按照断句做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诗境。
思考想象疏通字句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阅读积累,展示课前学生改编的现代诗帮助学生进入诗境。
知人论词词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需要结合韦庄的生活经历才能把握诗歌的情感与旨趣。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诗文置换教师活动1.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优质课比赛教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意象,发挥想象,品味并体会诗中的意境;(重点)2、缘景明情,探求诗中的景情关系;(难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起江南,很多人都会有无限感慨。
那么,“江南”二字,第一时间浮现在大家脑海里的是江南的什么呢?请看一组江南的图片。
好,相比同学们对江南一定有了一些印象,现在,我们走进韦庄的《菩萨蛮》,一起感受他眼中的江南情致。
(二)出示课堂目标。
(大家一起朗读)(三)了解作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知人论世)◆请一位同学讲一讲作者及他所处的时代(四)美读。
1、看视频,听朗读。
2、全班朗读。
(五)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了一番韦庄笔下的江南美。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画面,然后,我们用诗歌中的句子,给每一幅画加上标题。
(六)、整体感知,品味语言1、男女分别朗读,女读上阙,男读下阙。
2、问题探究A、问题设置:“尽”,是什么意思?都。
“游人”是什么意思?漂泊江南的人,你觉得具体指谁?作者。
“只合”是什么意思?只应。
B、问题设置:“江南好”,到底好在哪?(先打出“江南好”,再让学生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
)(1)景色美;“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2)生活美;“画船听雨眠”,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3)人物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D、探究:作者为何“断肠”?按常情讲,做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回故乡而愁结满怀,但这这首词却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所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作者想不想回家?想,他有强烈的回家的愿望,但他能回吗?◆“断肠”的原因是什么?是江南太美了,景色好、生活好、美女多,舍不得回到北方的家,一回家肯定会伤心欲绝,还是因为什么?因为北方的故乡战乱。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
《菩萨蛮》教学设计
一、课题
《菩萨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找出词中的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探究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找出对词中的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探究诗人在江南美景中作者盘旋郁结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法:
自主研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六、教学过程
七、小结:词作开篇就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也很含蓄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白居易也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三首,试比较白词与韦庄此章在意境上有什么异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词属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中的一首,本单元赏析的总体要求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所以我先通过播放视频《烟花三月》把学生带入江南的美好氛围之中,然后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诵读使学生渐入诗境。
然后通过问题让学生总体把握词中景的特点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景物特点的语句,再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词人所描绘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概括景物特点。
然后缘景明情,总结美景之后体现的作者对江南热爱的情感。
再通过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探讨作者在作品的主题。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表现的比较积极,发言也比较精彩。
不足是收尾工作做的不够好,讲完整首词还剩下五六分钟的时间,学生觉得一节课学完便放松下来,对于我设计的对比阅读没有做认真的思考。
(需推荐发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庄《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领会韦庄词“显而疏”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语言。
②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③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比较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④背诵。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教学方法:读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师生合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有关词的文学常识。
学生总结感性认识,教师补充。
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词被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
词是配乐的,就有乐曲名称,即“曲牌”或“词牌”,词牌不同,句子就不一样,所以写词也叫“填词”。
2、烟笼的江南,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
大家还熟悉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回顾所学江南诗歌,齐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二、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三整体感知
看注解,合理想像,同学合作,理出词的大意
[注]:①合:应当。
②垆边人:酒家女。
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该在这里度过一生。
春水荡漾,比天空还碧透,洗雨蒙蒙,坐在画船中听着雨声而眠,多么惬意。
还可以到酒家,欣赏那垆边的卖酒女郎,月儿的脸,洁白如霜雪手腕。
不到老不回家乡啊,回家见到残败景象,恐怕要肝肠寸断。
)
四、以意逆志。
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问题储备。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意思: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
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
情。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这两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
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
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
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
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
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五、缘景明情
1、自由朗读,并讨论:本词是赞美江南好,那么整首词中体现了江南好的那几个方面?
明确:下面四句是对江南好的细写
(1)景美:“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2)生活美:“画船听雨眠”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3)人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江南美女。
江南女子的美不仅在于外貌,眉清目秀,娇小玲珑,更美在性格,美在修养,她们的美由内而外,与众不同。
江南女子美在温柔含蓄,美在婉约多情,美在细心体贴,江南女子是水做的,天生就是诗,就是画,是曲,更是酒。
可能学生会提到秦淮八艳、西施等。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3、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自己的乡愁?
反衬的手法,乐景写哀情。
在写足了江南游乐之景后,词的结尾反跌出“还乡须断肠”的沉痛悲哀,更觉情感的沉郁深挚。
)
六、总结
1、全词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2、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
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特点是:(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没有按照导语设计的进入,而是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说起,然后猜猜晚唐词人会在词作之中究竟要表达什么,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引起思考。
本堂课我将重点放在了赏鉴如何写人上。
学生对于这点颇有兴趣,反响强烈,了解了直接与间接描写的差别。
难点在于词的前后两句所抒发的感情。
前两句表现对江南的赞美,了解了“游人”与“只合”的意思;而后两句则很含蓄,“未老莫还乡”,“莫”值得推敲,它的前提是“未老”,言外之意就是“老了要(可)还乡”,为何?“还乡须断肠”。
这里不能理解,有学生认为这是诗人对家乡的厌弃,与前面的赞江南是一致的。
这里再交代词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知人论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家乡太苦,民不聊生,所以还乡断肠,但是还是要回去,老了也要回去,这是解不开的乡愁,是挥之不去的落叶归根情结。
教师思路要清晰、简洁,不能面面俱到。
本堂课的重点是了解写人艺术,难点是理解诗人含蓄表达思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