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菩萨蛮》(其二)课件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f0929a58f5f61fb7366672.png)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
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
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
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
腕加以特写。
19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20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1
寄居他乡的人 总是为思乡之情所 苦,这首《菩萨蛮》 却写道:“未老莫 还乡,还乡须断 肠”。
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
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
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
折而真切。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5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 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 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 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酒家女操作用手,所 以特写其皓腕,洁白的 手腕如霜雪凝成,其美 貌自不难想见。
18
江 南 好
9/29/2020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画船听雨眠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1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
《菩萨蛮》(其二) 韦庄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3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 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 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 他做过宰相,卒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 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 “花间派”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 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 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03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03](https://img.taocdn.com/s3/m/83bda6443b3567ec112d8a0a.png)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 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 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 深情;“啼”字写出了黄莺鸣叫的特 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
钓船归· 绿净春深好染衣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 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参考翻译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 烈春意触近柴扉。(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 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看着南 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 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 水中鳜鱼新鲜肥美。
①“丝丝”指风轻,“点点”指雨柔。(2 分)②“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 天特有的风轻雨柔的美好韵味尽情透出, 同时暗含了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妙画面。(2分) ③为下面的抒情做好铺垫。(或叠词还起 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 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 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 叶的形,“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 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 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 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 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心情” 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 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 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 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 妙。(理由见上) (观点明确1分;结合诗歌分析2分;比较1分。只答出 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 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 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 深情;“啼”字写出了黄莺鸣叫的特 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
钓船归· 绿净春深好染衣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 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参考翻译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 烈春意触近柴扉。(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 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看着南 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 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 水中鳜鱼新鲜肥美。
①“丝丝”指风轻,“点点”指雨柔。(2 分)②“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 天特有的风轻雨柔的美好韵味尽情透出, 同时暗含了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妙画面。(2分) ③为下面的抒情做好铺垫。(或叠词还起 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 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 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 叶的形,“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 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 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 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 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心情” 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 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 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 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 妙。(理由见上) (观点明确1分;结合诗歌分析2分;比较1分。只答出 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件
![《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308d876a20029bd642d19.png)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 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 弟妹失散。公元882年春,逃至洛 阳,后流落江南。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 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 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请从词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句子概括 韦庄《菩萨蛮》(其二)所写的内容。
“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 应物之四世孙, 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 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并称 为“乐府三绝”。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 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 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 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 也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 炯、韦庄等晚唐五代时期十八位词人 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 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 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 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 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 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 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 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 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 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景物美
生活美
人物美
春 水 碧 于 天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垆 边 人 皓 似 腕 月 凝 霜 雪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 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 乡须断肠。”
表面上,江南风物美好令人留恋,游子不愿
过早还乡,若未老而还乡,将因思念江南之切 而悲伤断肠。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菩萨蛮》(其二) 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菩萨蛮》(其二) 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d0a59a76bd97f192279e9ba.png)
ppt精选
18
• 白居易这三首词表现了极丰富和极深厚的情感, 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 从内容方面说,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 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 向往。从结构方面说,这组词的写法几乎完全一 致:即头两句为点题,中间两句为对胜景、胜事 的描绘,末尾以呼应开头作结。它很明显受 到 民歌的影响,既具有回环复沓的美,又富有清新 活。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ppt精选
6
游人 人人 只尽 合说 江江 南南 老好 。,
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 的人,即作者自谓。
合:应当。
ppt精选
7
春 水 碧 于 天 ,
比
ppt精选
8
画 船 听 雨 眠 。
ppt精选
须断肠。”
ppt精选
13
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 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 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 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 难归的愁苦之感。
ppt精选
14
ppt精选
15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绿,令人心旷神怡。
江 (2)好在生活美
南
画船听雨眠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好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
垆边人似月 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
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
皓腕凝霜雪ppt精选外腕引加人以注特目写,。所以作者对皓16
• 思考一:
• 有人说《菩萨蛮》最后两句“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是从侧面反映江南美,也有 人说这两句是写词人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结合全词进行 分析。
2024版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1]
![2024版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c2810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a.png)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于诗中情 感和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2024/1/28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 化背景,谈谈对于诗中表达的 主题和情感的共鸣和体会。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 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29
教师总结,引导深入探究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和评价,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 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探讨其中
17
与其他同类作品比较
1 2
与花间派其他作品的比较 韦庄的《菩萨蛮》在花间派中独树一帜,与其他 花间派作品相比,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 营造。
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的比较 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韦庄的诗歌更加注重 个人情感的表达,语言更加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3
与后世同类作品的比较 韦庄的《菩萨蛮》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被后世诗人广泛传唱和模仿。
2024/1/28
18
04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体现
2024/1/28
19
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古典诗词的韵味
《菩萨蛮》作为古典诗词的代表,展 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 力。
历史背景的融入
传统意象的运用
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江南”、“烟 雨”等,在《菩萨蛮》中得到了巧妙 的运用,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2024/1/28
1
2024/1/28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 • 艺术手法与审美特色 •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体现
2
2024/1/28
•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欣赏与比较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3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菩萨蛮(其二)》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菩萨蛮(其二)》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129402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8.png)
鬓云:鬓发如云。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 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 整下堂来。”
《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腮:即脸颊、脸面、脸蛋。香腮雪, 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 容颜的美艳。
曹雪芹《红楼梦》写贾迎春:“腮 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 之可亲。”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 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 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 叠。
在后宫一路开挂的魏璎珞, 可是离不开标志性“新月细眉” 的助力。“新月细眉”其实就 是深受古代女子喜爱的“小山 眉”,纤细又有一点弧度,增 加面部线条感。
小山重叠金明灭
“懒”写出了女子迷惘若失的情态。 “弄”写出女子反复摆弄欣赏,极度要美,又无限 幽怨的情态。 “迟”对应“懒”,渲染了女子无人欣赏,不知为 谁化妆的怅惘神态。三字相互照应,刻画人物神态 动作,暗示人物心情,巧妙地传达出闺中女子娇慵、 惆怅、百无聊赖的心情。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花:头上的花饰。 面:俏丽的面容。 镜:女子梳妆用的铜镜。
讨论: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有人 说这首闺怨词中词人有所托寓, 你认为词 人寄托了什么感情? (结合作者生平遭遇各抒己
见)
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 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 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 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 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鹧鸪”这里和“鸳鸯”一样,有归 宿圆满、鸾凤和鸣之意。
作者这里借成双的鹧鸪反衬孤单的闺 中女子,抒写了一个孤独的女子没人 赏爱的寂寞心情。“愿做鸳鸯不羡仙”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529d982b160b4e767fcfe7.png)
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
翡翠撒花洋绉裙。《红
楼梦》第三回
3/4/2021
精选课件
23
从古至今,众多骚人墨客对于“江 南意象”割舍不断,其原因何在?
精选课件
24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精选课件
14
皓垆 腕边 凝 人 皓腕: 霜 似 洁白的手
腕。
雪月 。,
垆边人:这里 指当垆卖酒的 女子。
3/4/2021
精选课件
15
还 未 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 乡 老 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
须 莫 怀,但这首词却偏偏反过 来说:“未老莫还乡,还
断 还 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
须:必定。
肠 乡 断肠:形 。 , 容非常伤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 断故园心眼。 ——苏轼
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精选课件
16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背景材料: 广明元年(880)韦庄在
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 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882年)春,逃至 洛阳,后流落江南。
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
回故乡,但作者却是因为战乱
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
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
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
折而真切。
精选课件
8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
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
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实用配套课件(3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实用配套课件(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91a14d2af90242a995e505.png)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 /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 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二、置身诗境,梳理内容
作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从词作第一、 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这首 词的内容。
好
江南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 有的句子回答。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 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 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 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 蓉。早晚复相逢?
相同点:
韦庄《菩萨蛮》显然顺承了白 居易的《忆江南》。两人的词都用 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江南风光秀 丽的图画(内容),并融进了深深 热爱、依恋江南的感情(情感)。
合:应该。 老:终老。 游人:在江南漂泊的人。
未 还老 乡莫 须还 断乡 肠, 。
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莫:带有叮嘱的口吻
年尚未老还是不要回乡,若是 回乡一定会伤心断肠。
寄居他乡的
四 人总是为思乡之
、 情所苦,这首
知 《菩萨蛮》却写
人 论 诗
道:“未老莫还 乡,还乡须断 肠”。
知人论世 了解背景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 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 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丽,与温庭 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 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一、读准诗歌,初步感知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 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 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 须断肠。
(3)好在人美
2020/11/3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 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 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 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 腕加以特写。
《菩萨蛮》(其二)ppt课件人教版必修5
![《菩萨蛮》(其二)ppt课件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3acdb4f06294dd88d0d26b3c.png)
“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离愁 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 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并称 “温韦” 。
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
•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 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 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 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 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 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 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 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 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 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 折而真切。
lǚ
qiāo
· · · · · ·
知人论世
背景材料:
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 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 四世孙。广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黄巢攻 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 (882)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出作者 怎样的情感?
有关词
词是隋唐兴起的一种可以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 诗体。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每首 词的曲调名叫词牌,如菩萨蛮、虞美人等。
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
小令(58字以内)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59~90字)
按片数(阙数)可分为:
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 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 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 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 难归的愁苦之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5课《菩萨蛮(其二)》优质课件(34张)(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5课《菩萨蛮(其二)》优质课件(34张)(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f35456ba0d4a7302763ab8.png)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当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 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
《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 《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 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须: 必定。 断肠: 形容非常伤心。
合作探究
•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
春 水 碧 于 天 ,
画 船 听 雨 眠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江南的水澄明碧绿可与蓝天媲美;躺在 画船上,看江南蒙蒙雨景,听着细细雨 声悠悠入梦。
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特点,又凸显了江南 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
皓垆 腕边 凝人 霜似 雪 皓腕: 月 洁白的。手腕,
垆边人:
这里指当垆卖酒 的女居易的 《忆江南》。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 子;担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泊且致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 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 在路上,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 钟,对自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 学会赞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 则可重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 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 飞,心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 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 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 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 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 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 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 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 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样一想、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 太阳就要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 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实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实。以平 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不 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全靠争取。成熟就是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在顺境时保持清醒。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 要外来的赞许时,心灵才会真的自由。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 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 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 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爱父母,因为他 爱的最无私的人。
语文:2.3 菩萨蛮(其二)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41张ppt
![语文:2.3 菩萨蛮(其二)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d51a1c852458fb770b5651.png)
• “板桥”两个字,不知为什么总让人想起一种乡愁。
• 板桥上得乡愁。
• 郑板桥得田园情结是一种泛乡愁。而板桥上得乡愁却仿佛从很远 得乡野或者一些怀乡得古书里悄然流来,有如月影箫声,让心轻 轻战栗。
• 即便乡愁得诗写得再好,分明不如一座板桥那么震撼心灵。旅途 驻足时,蓦然望见板桥就那么静穆真切地横在逝波上,横在两岸 纷纷飘落得野花或款款飞扬得雪花中,让人感动流泪,想起远处 某片熟悉得田园。
• 4.语言清新自然
• 这首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抒情性强。寥寥数语, 就勾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得画面,景色、人物一一呈现在读者眼 前。例如,词中第三、四、五、六句,一句就是一幅“江南好” 得画,画中饱含作者对江南得依恋之情和有家难归得哀怨之感。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 □ 花间词派
• 【参考思路】 因为江南景、人俱佳,更因为作者得家乡正处于 战乱之中,无法回去。作者用“还乡须断肠”似直而纡地表达了 思乡而不能回乡得主旨。
• 一、文脉梳理
• 二、意旨探微
• 这首词表面称赞、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 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得苦衷。上片就春景落笔,情味悠 然,令人不饮自醉。下片写由于景、人俱佳,让人留恋,发出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得感慨。
• 开头两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写江南水乡景色美、 居民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得美 女。江南既有“春水碧于天”得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得生 活,还有双腕洁白如雪得美女,这组成了一幅江南美景图。
• (2)词人因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却不 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词人思 乡怀人得矛盾心态,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 板桥上得乡愁。
• 郑板桥得田园情结是一种泛乡愁。而板桥上得乡愁却仿佛从很远 得乡野或者一些怀乡得古书里悄然流来,有如月影箫声,让心轻 轻战栗。
• 即便乡愁得诗写得再好,分明不如一座板桥那么震撼心灵。旅途 驻足时,蓦然望见板桥就那么静穆真切地横在逝波上,横在两岸 纷纷飘落得野花或款款飞扬得雪花中,让人感动流泪,想起远处 某片熟悉得田园。
• 4.语言清新自然
• 这首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抒情性强。寥寥数语, 就勾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得画面,景色、人物一一呈现在读者眼 前。例如,词中第三、四、五、六句,一句就是一幅“江南好” 得画,画中饱含作者对江南得依恋之情和有家难归得哀怨之感。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 □ 花间词派
• 【参考思路】 因为江南景、人俱佳,更因为作者得家乡正处于 战乱之中,无法回去。作者用“还乡须断肠”似直而纡地表达了 思乡而不能回乡得主旨。
• 一、文脉梳理
• 二、意旨探微
• 这首词表面称赞、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 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得苦衷。上片就春景落笔,情味悠 然,令人不饮自醉。下片写由于景、人俱佳,让人留恋,发出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得感慨。
• 开头两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写江南水乡景色美、 居民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得美 女。江南既有“春水碧于天”得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得生 活,还有双腕洁白如雪得美女,这组成了一幅江南美景图。
• (2)词人因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却不 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词人思 乡怀人得矛盾心态,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PPT宽屏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PPT宽屏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20f76565ce05087732132e.png)
反衬孤单的闺中女子,
借对容貌服饰的描写
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惆 怅 倦 怠
通过人物肖像、动作(细 节)、着装的描写,运用 了暗示和反衬的手法,展 示她独守空闺的恹恹情态 和寂寞心怀。
女子一方面想要保持自己 美丽的形象,但又伤心于 无人欣赏的纠结心理。
绣阁朝晖掩映金,
当春懒起一沉吟。
佳
弄妆仔细匀眉黛,
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立 于善于 运用想 像来刻 画他们 各自的 动作、 语言和 神态; 还要补 充一些 事实上 已经发 生却被 诗人隐 去的故 事情节 。
7.文学本 身就是 将自己 生命的 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菩萨蛮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两仄两平, 相互交错,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既有整饬之美,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又有变化之美。 读来琅琅上口,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富于听觉之美。
们的离愁别恨。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
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注重 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 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 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配套教学课件(28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配套教学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8c0580a32d7375a5178061.png)
• 体现女性对在爱人面前展示美好的渴望
上片小结:
• 女子睡醒后的慵懒形象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
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形,衬出一幅花面相映
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
•
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
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
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
•
• 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其人对镜时自赏 自怜之意。
地梳洗。
•
着一“懒”字和“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
梳妆打扮并无兴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心上的
人不在身旁呢?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其惆
怅倦怠之情,生动可睹。
•
《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写丈夫作为国王先锋
到东方去征战,妻子在家忧怨无心梳妆,而使首
如飞蓬。
•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现 代诗人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
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
•
表面看来,这首词写的不过是女主人公从睡
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能充分
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
•
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
小山重叠金明灭
• “小山”为床榻围屏上的画景,“金”为涂在屏 山上的颜色。“明灭”为日光透过窗纱照射屏山 阴阳显晦之状。或以为画上金碧山色有所脱落, 或明或灭,以见久别后闺中萧索之象。
•
此词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细节)、着装
的描写、用“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描绘
出女子闺中生活情态,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 特征。“小山”、“鬓云”、“香腮”、“蛾眉”、 “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 等意象,美好的环境,柔美的鬓发,雪白的肤色, 美丽的装饰,美妙的女子,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
上片小结:
• 女子睡醒后的慵懒形象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
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形,衬出一幅花面相映
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
•
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
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
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
•
• 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其人对镜时自赏 自怜之意。
地梳洗。
•
着一“懒”字和“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
梳妆打扮并无兴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心上的
人不在身旁呢?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其惆
怅倦怠之情,生动可睹。
•
《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写丈夫作为国王先锋
到东方去征战,妻子在家忧怨无心梳妆,而使首
如飞蓬。
•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现 代诗人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
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
•
表面看来,这首词写的不过是女主人公从睡
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能充分
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
•
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
小山重叠金明灭
• “小山”为床榻围屏上的画景,“金”为涂在屏 山上的颜色。“明灭”为日光透过窗纱照射屏山 阴阳显晦之状。或以为画上金碧山色有所脱落, 或明或灭,以见久别后闺中萧索之象。
•
此词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细节)、着装
的描写、用“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描绘
出女子闺中生活情态,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 特征。“小山”、“鬓云”、“香腮”、“蛾眉”、 “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 等意象,美好的环境,柔美的鬓发,雪白的肤色, 美丽的装饰,美妙的女子,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
《菩萨蛮》(其二)课件
![《菩萨蛮》(其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287d35bcd126fff7050bbb.png)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结合全诗,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一种解读是,游人莫离江南回故乡,否则 会为失却美好江南而痛悔。 一种解读是,诗人避战乱于江南太久,中 原有家难归,归也是满目焦土,便徒增悲哀。 在江南好的背景上,以 “未老莫还乡”为结句, 既回扣开篇的“人人尽说”,也使游子的形象 扩大,它既是词人,也是广大生于乱世的士子。
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 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却偏偏反过来说: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是为什么? 这和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首词 中的游子却是要回故乡,但由于故乡的战乱原 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 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 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还 乡须断肠” 这一句正是突出了这一主旨。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游人 人人 只尽 合说 江江 南南 老好 。,
游人:这里指飘泊 江南的人,即作者 自谓。
合:应当。
“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 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 在江南终老。
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 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 了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艺术特点
•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 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 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韦庄《菩萨蛮》(其二)04PPT课件
![韦庄《菩萨蛮》(其二)04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178f3ccbff121dc3683aa.png)
THANK YOU
3/25/2021
2021
26
下阕转而写人,酒家女貌美
似月,肤白如雪“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词人写到这里,
把江南的美景美人刻画的淋漓尽
致。所以以回应“游人只合江南
老”作结:“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
3/25/2021
2021
14
3/25/2021
2021
15
3/25/2021
2021
16
春
水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
景碧 美于
3/25/2021
2021
2
3/25/2021
2021
3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
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
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
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
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
江南时期所作(一说早年浪
游江南时所作)。
3/25/2021
2021
4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水色彩,突出水之清, 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画
船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
听
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 十分惬意闲适。
雨
眠
生活美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
垆
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 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边
-----
乡腕船,
须凝听游 断霜雨人 肠雪眠只
韦 庄
。。。合
江
南
老
(最新整理)《菩萨蛮》(其二)优秀课件
![(最新整理)《菩萨蛮》(其二)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c1bbf7ff00bed5b8f31d02.png)
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
情。“还乡须断肠” 这一句正是突出了这一
主旨。
2021/7/26
25
2021/7/26
26
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 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 了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2021/7/26
27
艺术特点
•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 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 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021/7/26
23
结合全诗,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一种解读是,游人莫离江南回故乡,否则 会为失却美好江南而痛悔。一种解读是,诗 人避战乱于江南太久,中原有家难归,归也 是满目焦土,便徒增悲哀。在江南好的背景 上,以 “未老莫还乡”为结句,既回扣开篇 的“人人尽说”,也使游子的形象扩大,它 既是词人,也是广大生于乱世的士子。至此, 江南美景被一抹征戍的愁思所涂抹,而更加 哀婉动人。
比较赏析《菩萨蛮》《忆江南》
2021/7/26
38
2021/7/26
39
2021/7/26
36
第三首
苏杭之美,还在宫苑。词人捕捉酒宴场景, 以“一杯春竹叶”“双舞醉芙蓉”为妙笔, 简洁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苏杭旖旎的风情。当 年吴王夫差在苏州灵岩山为西施建“馆娃 宫”,古迹尚可追寻,令人遥想春秋的宫仪。 而文人喜美酒,亦爱美人,或自古皆然。白 居易以高超的艺术概括力,两笔写出酒宴之 状,更暗含苏杭宫苑馆驿园林之盛。末了仍 设一问,十多年后,已身在洛阳,而心随吴 越,当年的酒宴歌舞,可否再逢?
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
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出作者怎 样的情感?
情感:语气轻松诙谐,感情醇厚真挚。 反映出对江南的极度迷恋和热爱。
知人论诗
背景材料:
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 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广 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 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 后流落江南。
答案:D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1分) 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答案:C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
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
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
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1分)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一、形式认读
《菩萨蛮 》(其二)
晚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 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披文入境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 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提供 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 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⒈游人只合江南老 ⒉春水碧于天 ⒊垆边人似月 ⒋皓腕凝霜雪 ⒌还乡须断肠
⒈应该 ⒉比 ⒊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 卖酒的地方 ⒋洁白 ⒌一定,应当
写什么
①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 概括韦庄《菩萨蛮》(其二)所写的内容。
江南好
②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
答)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③请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
景美 情美 人美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 其中的意境。 注意点: ⒈想象合情合理 ⒉想象优美丰富
⒊知人论诗
背景材料一:《菩萨蛮》(其二)为作者早 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出作者怎样的 情感? 情感:除了对江南的迷恋和热爱,还有几分对于家 乡欲回不能、想回不敢的苦涩和无奈。
三、技法研究
怎么写
概括评说 点明主旨
正写 (面)
简明生动,
不事雕饰。
具体描绘
正写
江南好 (点)
(白描)
白描
无理而妙 反常衬托
侧写
1、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2)题
情感:语气轻松诙谐,感情醇厚真挚。 反映出对江南的极度迷恋和热爱。
知人论诗
背景材料:
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 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广 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 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 后流落江南。
答案:D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1分) 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答案:C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
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
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
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1分)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一、形式认读
《菩萨蛮 》(其二)
晚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 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披文入境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 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提供 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 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⒈游人只合江南老 ⒉春水碧于天 ⒊垆边人似月 ⒋皓腕凝霜雪 ⒌还乡须断肠
⒈应该 ⒉比 ⒊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 卖酒的地方 ⒋洁白 ⒌一定,应当
写什么
①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 概括韦庄《菩萨蛮》(其二)所写的内容。
江南好
②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
答)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③请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
景美 情美 人美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 其中的意境。 注意点: ⒈想象合情合理 ⒉想象优美丰富
⒊知人论诗
背景材料一:《菩萨蛮》(其二)为作者早 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出作者怎样的 情感? 情感:除了对江南的迷恋和热爱,还有几分对于家 乡欲回不能、想回不敢的苦涩和无奈。
三、技法研究
怎么写
概括评说 点明主旨
正写 (面)
简明生动,
不事雕饰。
具体描绘
正写
江南好 (点)
(白描)
白描
无理而妙 反常衬托
侧写
1、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