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探索

摘要:为了解决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在内容上、功能上、方法上的局限性,我们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学术维度和价值维度的体系,并通过对实践教学规律分析,提出了以“师德提升、师能发展”为主线的三层次四平台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的构架,并予以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拟从相关问题提出、平台建设策略、相关问题讨论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师范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认为,“立德树人”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立什么样的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中国心”、传承“民族魂”,着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能力为重,能为才之要,怎么培养人。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面向全体、促进人人成才;个性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促进人才持续发展;系统培养、促进协同;倡导多元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德树人”也意味着“立德”是“树人”的根本,只有“立德”才能“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责。

据此,我们以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师德提升、师能发展”为主线,科学构架和建立了学校“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为我校实施基于大学—中学的“三层五段七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实践平台。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师范院校传统的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

1. 从内容上看,重单一技能训练,缺乏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全面培养

师范院校一般都把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定位于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或教学基本功,目标顶层设计就是着眼于作为教师必备的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会语言表达等简单技能的获得上,其内容局限在传统的教书匠式的教学技能方面,一般都把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一画(简笔画)一话(普通话)和模拟课堂教学作为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核心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把师范教育视为学习和掌握这一内容的“技术学的一种形式”的原则体系或操作规则,导致严重的技艺化风险。

所谓“学高为师”,指的就是在专业上出类拔萃、教学上业务精湛、特长上人工巧匠。因此,从智力和技术层面上看,教师是“三专业”:一是学科专业能力;

二是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包括:教师基本技能(三字一画一话、模拟课堂授课)、教学基本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策略能力、观察感悟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合作能力、表达展示能力、批判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人格魅力和爱心);三是个性特长潜质。

因此,我们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要着眼于学科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能力)、个性特长三方面全面发展,并努力构建有利于师范生这三方面能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2. 从功能上看,重教书匠式训练,缺乏对师范生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行的塑造。

近年来,由于对“实践取向”的片面理解,一些师范院校几乎充当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机构的角色,把师范教育定位于“讲台上的操作能手”,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主要局限在对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强化、实训,一味的技能实训导致高校教育学院和各专业学院高水平学术及教学资源边缘化且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风险,把培养教师工作视为培养专业教学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而非做到“育人”,缺乏对师范生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行的塑造,忽视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和教师文化的熏陶。

依据“立德树人”理念,大学教育必须是“成人”和“成才”兼顾,既坚持“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格健全、有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又做到“成才”,把学生培养成专门化、专业化、应用性的“人才”,换言之,人才培养不单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技术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提升素质和塑造人格的价值问题。这对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的师范院校尤为重要。我们强调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不是“制器”、以“技”造物,而是“育人”、以“文”化人。师范院校不是教学技能培训的机构,不是培养教书匠,而是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蓝,培养有灵魂的“教育家”。因此,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应包含学术追求和学术能力培养的学术维度、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行塑造的价值维度两方面,是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兼顾。“身正为范”,指的就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不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出类拨萃,更要有良好的自我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成为后学者的师表。因此,我们认为,价值维度主要包括:教师职业思想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师职业人格修养三方面。结合前述关于技术层面能力构成,我们概括形成了“善真毅美健”五字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体系。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学术维度和价值维度共进的发展环境,构建以“师德提升、师能发展”为核心、培养堪为“人师”的教育家成长平台。

3. 从方法上看,重单一操练和强化模拟训练,缺乏情境化实践体验

长期以来,师范院校为培养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三笔字和普通话)和教学基本能力(模拟课堂教学),纷纷建立了书法训练室、粉笔和板书训练室、普通

话训练与测试室,以及微格教学系统。对于三笔字和普通话,主要采用基本标准化对比的反复操练和强化训练的方法来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对于模拟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微格训练法,通过持续的模拟授课—录像—分析—矫正—再授课—再录像—再分析—再矫正的反复循环,实现教学行为规范的目的。这种训练环境和技能强化方法,导致只获取零散低层次短期效果经验,消解了理论指导效果且远离优质教学资源应用,致使除教师基本技能外其它教学实践能力不足,也阻碍师范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师范生创新项目、创新研究无法实施,教师科研成果无法成为实践教学内容或项目,严重阻碍了师范生创新能力发展。对价值维度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人格修养等更是束手无策。实际的教学情景非常复杂,需要特定的解决办法,作为教师无法做到一劳永逸。为此,师范院校必须创设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课堂情境,组织师范生开展基于情境化、项目化、创新性的实践体验,通过观察、实践、创造、体验、感悟、反思、合作、交流、讨论等发展实践能力。同时把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师德修养结合起来,传递正能量,追求“真善美”。

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加强情境化、项目化、创新性、思想性、文化性教师教育实践载体建设,促进师范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是一个包括学术维度和价值维度的完整实践教学能力体系。因此,为了加强师范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师范院校需要围绕“师德提升、师能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师德教育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体验、学科专业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四位一体教师教育实验教学平台。

二、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策略

通过上述深入分析,我们构建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体系,解决了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探索怎么建设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1. 研究实验教学内在规律

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实验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实验性质看,具有层次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实验方式看,具有多样性:观察、示范、模仿、操练、强化、亲历、体验、探索、合作、交流、反思;从实验情景看,具有多维性:简单化技能训练、模拟化强化实训、情景化项目化综合实践、创新性探索性课题研究;从实验目的看,具有递进性:简单技能、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因此,“中心”的设计、教学组织、实验实施等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活动。

我们认为,设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和支撑平台时要把握“知行思”三个要素,努力做到由技能训练到能力发展的跨越。为此,我们提出了从技能训练到能力发展的实验教学三层次递进路径。其主要观点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由外在向内在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师范生的教学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