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观察到的现象:
花的雌蕊的柱头上有很大的,很容易就花粉。
1.实验结论:认识到花的雌蕊的柱头上粘性很大,很容易就粘上花粉。
2.植物开花后,只有传粉后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实验目的: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实验目的: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实验器材: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实验步骤:
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和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蚕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观察种子外形,用解剖针小心挑破种皮,剥掉种皮,观察胚。首先看到的是子叶,数一数有几片。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辨认胚芽、胚根和胚轴的位置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用并联法连接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两个小灯泡都比较。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检测故障电路
实验目的: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

材料: 1. 植物种子(可以选择豌豆、向日葵、小麦等); 2. 盆栽土壤; 3. 小盆或花盆; 4. 水; 5. 太阳光。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材料,并将盆栽土壤填满小盆或花盆; 2. 在土壤中挖一小坑,将植物种子放入坑中,并轻轻盖上土壤; 3. 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将小盆或花盆放在室外或阳台等可以充分接受阳光的地方。

实验观察: 1.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植物的高度和叶子的数量; 2. 注意观察植物的颜色是否健康、根部是否有长出来。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植物的高度逐渐增加,叶子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同时,植物的颜色也保持健康,没有出现黄叶等问题。

根部也有逐渐生长出来。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和阳光。

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可以提供养分和保持植物体内的湿度;阳光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能够帮助植物合成养分; 2. 适当的土壤也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3. 植物的根部也是生长的重要部分,可以吸收水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种植植物、照顾植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植物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的,只有给予它们足够的养分和环境条件,它们才能茁壮成长。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包括水、阳光和适当的土壤。

这些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只有在这些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植物才能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植物根部的重要性,根部可以吸收水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这次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更加懂得如何照顾植物。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的液体溶解于水的方式也不同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毫升的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实用油,充分震荡 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 名称 试管 滴管 醋 酒精 食用油 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支 数量 3 3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 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 3、观察
名称 筷子 烧杯 水
单位 根 个
数量 1 4
备注
实验小结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教师 意见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 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名称 音叉 音叉锤 铝箔 木质米尺 尼龙绳 棉线
单位 个 个 张 把 根 根
数量 1 1 1 1 1 1 仪器使用情况
备注
实验小结
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 名称 烧杯 钥匙 搅拌棒 水 洗发液 胶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把 根 数量 2 2 2 备注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认识量筒
实验器材:1个量筒,三个装有水的烧杯,记录纸
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温度计一支,烧杯两个,冷水、热水适量。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记录
1.检查器材①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②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为,最小分度值为。

2.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①将手指插入烧杯中的冷水中,估计水温大约为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
③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④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⑤记录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①将手试触烧杯杯壁,估计杯中热水温度大约为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
③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④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⑤记录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4.整理器材实验完毕把器材整理好轻轻放回原处。

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没有标志的条形磁铁、若干纸条、实验记录表
过滤沙、食盐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漏斗、烧杯(50ml或100ml)、玻璃棒、滤纸、沙、食盐和面粉
实验结论: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实验器材: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烧杯、坩埚钳、三脚架、玻璃棒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

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实验材料,小花盆、土壤、水壶、测量尺、种子(小麦或豌豆种子均可)。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小花盆填满土壤,用测量尺测量并记录土壤的深度,然后在土壤中挖一个适当大小的坑,放入种子,并轻轻覆土。

2. 实验组设置,将准备好的小花盆分成三组,分别标注为A组、B组和C组。

3. 实验条件设置:A组,每天给予适量的水,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B组,每天给予适量的水,但将其放置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C组,不给予任何水分,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和颜色等。

5. 实验时间,连续观察记录7天。

实验结果:经过7天的观察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A组,在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下,植物生长良好,叶片翠绿,高度增长明显。

B组,在充足的水分但缺乏阳光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呈现黄绿色,高度增长较少。

C组,在缺乏水分但充足的阳光下,植物生长停滞,叶片逐渐枯萎。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受到水分和阳光的影响很大。

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缺乏其中一项条件都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停滞。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给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分和阳光,才能让它们茁壮成长。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让我们的知识之树茁壮成长。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天平仪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学习如何使用标准单位“克”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例如:书本、橡皮擦、水杯等)3.克重砝码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调整天平上的指针使其指向零位。

2.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书本),将其放在天平的左侧盘上。

3.使用克重砝码逐渐增加在天平的右侧盘上,直到天平恢复平衡,指针指向零位。

4.记录下天平右侧盘上所加入的砝码重量,该重量即为所测量的物体质量。

5.依次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物体质量(克)书本345橡皮擦10水杯120……实验分析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克重砝码和天平来完成测量。

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质量,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材料等因素有关。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天平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我们通过逐渐增加砝码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并将所加入的砝码重量作为物体的质量。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我们也加深了对物体质量差异的认识。

实验拓展你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其质量。

比较相同类型的物体之间的质量差异,探索其原因。

你还可以自己设计其他实验来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质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实验假设并进行验证。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报告单,希望对你理解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的参考样本:
实验报告单
1. 实验名称:观察蚂蚁
实验材料:放大镜、蚂蚁、玻璃瓶、纸巾、笔
实验步骤:
1. 找一只蚂蚁,放在玻璃瓶里,观察它的身体结构。

2.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细节,如触角、脚、口等。

3. 用纸巾记录下观察到的蚂蚁的特征。

4. 用笔记录下观察到的蚂蚁的行为,如走路姿态、觅食方式等。

实验结论: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的身体结构适应了觅食和生存需要,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观察蚂蚁,可以了解到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现象。

2. 实验名称:测量温度
实验材料:温度计、笔、纸巾
实验步骤:
1. 找一只温度计,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中。

2. 等待一定时间后,将温度计取出,记录下显示的温度。

3. 用纸巾擦拭温度计表面,观察温度变化。

4. 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结论: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过测量温度可以了解到物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可以学习到温度的测量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学习并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了解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如石子、果实、书本等)3.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保持水平。

2.用零位调节按钮将天平调整到零位。

3.选择一个物体(如石子),将其放在天平的盘中。

4.观察天平指针的位置,记录下测得的数据。

5.按顺序重复步骤3和4,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表:序号物体质量 (g)1 石子 52 果实103 书本5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知,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石子的质量为5g,果实的质量为10g,书本的质量为50g。

实验结论:1.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用于描述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大小。

2.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单位为克(g)。

3.通过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保持天平平稳并水平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将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盘中时,应当小心轻放,避免物体掉落或破坏天平。

3.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清洁整理,并将实验器材归位。

参考资料:无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内容,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我们学习了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方法,也了解了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掌握了正确使用天平的技巧,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拓展了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知。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探究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水壶、浇水壶、小铲子、小铁锹、小铁镐、小镊子、小剪刀、小塑料袋、玉米种子、小麦种子、绿豆种子、豌豆种子。

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

将土壤倒入花盆中,用小铲子、小铁锹把土壤整平,然后在土壤中挖四个小坑。

第二步,播种。

在每个小坑中分别种上玉米种子、小麦种子、绿豆种子和豌豆种子,然后轻轻地用小铁镐把土壤盖住种子。

第三步,浇水。

用浇水壶给每个花盆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第四步,观察记录。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颜色、根部情况等。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包括土壤、水和阳光。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只有给植物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水,植物才能健康地生长。

2.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玉米对阳光的需求更大,而小麦对水分的需求更大。

3. 观察和记录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状况,为植物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还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更加重视观察和记录,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更深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小结: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也让我们体验到了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如绿豆、向日葵等)、水、尺子、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花盆中装入适量的土壤。

2、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3、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4、每天定时观察并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日期|植物高度(厘米)|生长情况描述||||||第一天|0|种子刚刚种下,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天|0|仍未发芽。

||第三天|05|有几颗种子开始发芽,冒出了嫩绿的芽尖。

||第四天|12|芽苗继续生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第五天|20|叶子增多,茎干变粗。

||第六天|28|植株生长明显,更加健壮。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发芽并逐渐长大。

实验二:溶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食盐、白糖、沙子、食用油、水、玻璃杯、搅拌棒、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四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其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并观察。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沙子,搅拌后观察。

5、向第四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搅拌后观察。

实验记录:|物质|是否溶解|溶解速度||||||食盐|是|较快||白糖|是|较快||沙子|否|不溶解||食用油|否|浮在水面上|实验结论: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和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玻璃罩、抽气泵、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泵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抽气情况|声音大小|||||未抽气|清晰响亮||抽气中|逐渐变小||抽完气|几乎听不到|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第一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观察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2.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3.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4.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5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6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

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提出问题:能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吗猜测:我认为能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

(使用温度计注意:a、不能捏液泡;b、视线与刻度相平)二、实验名称:水的溶解实验提出问题:食盐、沙、面粉能在水中溶解吗猜测:我认为食盐能在水中溶解,面粉和沙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食盐、沙、面粉、水、烧杯、玻璃棒、钥匙步骤:(1)取一小勺食盐,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观察。

(搅拌后食盐不见了,静置一段时间杯底也没出现食盐颗粒)(2、)取一小勺面粉,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止一段时间观察。

(搅拌后整杯水变白了,静置一段时间杯底出现面粉沉淀。

)(3、)取一小勺沙,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止一段时间观察。

(搅拌后整杯水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杯底出现沙的沉淀。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面粉和沙没有溶解。

三、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注意事项P24页)提出问题: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吗猜测:我认为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用玻璃棒沾水涂在滤纸上,是滤纸和漏斗结合紧密。

3、铁架台下放好烧杯,然后放漏斗,倾斜放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处。

4、分别沿玻璃棒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液面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四、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提出问题:能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吗猜测:能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步骤
1.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
2.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3.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4.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
5.用手指分别蘸取少量潮湿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2.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观察凤仙花的结构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镊子、凤仙花的花朵
实验步骤
1.使用镊子,小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个部分。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
2.解剖下来的花的各个部分要分类摆放,并标注每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各类岩石、标本盒、标签
实验步骤
1.清理:将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水分,放在阴凉、通风处彻底风干。
2.编号:将岩石和矿物分别编号。
3.识别: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电池、两个小灯泡和小灯座、两个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画出小组设计的电路图,说出电池(房间电源)、两个小灯泡(两盏电灯)、两个开关各在什么位置?怎样组成一个电路?
2.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3.检测电路。检查电流能否顺利通过小灯泡,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是否有使电源短路的错误连接。

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光线传播的路径一、实验目的1.理解光的传播路径;2.掌握光线传播的方式;3.学习使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二、实验材料1.手电筒;2.透明玻璃;3.透明塑料板;4.草地;5.实验报告纸。

三、实验步骤1.将手电筒打开,并照射到透明玻璃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2.将手电筒照射到透明塑料板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3.将手电筒照射到草地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按照直线传播。

当光线遇到透明的物体时,可以穿过物体并向前传播。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光线会发生改变方向。

五、实验结果1.在透明玻璃上照射光线时,发现光线可以穿透玻璃,并且直线传播。

2.在透明塑料板上照射光线时,同样发现光线可以穿透塑料板,并且直线传播。

3.在草地上照射光线时,发现光线在草地上会发生散射,传播路径并不是直线。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线在透明的物体上可以穿透并且向前传播,传播路径为直线。

2.光线在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发生反射,光线会改变方向。

3.光线在草地上会发生散射,传播路径并不是直线。

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光线的传播路径会受到物体透明程度的影响。

透明度越高的物体光线传播路径越直线,透明度越低的物体光线会发生散射。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路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线在透明物体上可以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上会发生反射,而在草地上会散射。

八、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光的传播方式,并且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这次实验让我们对光线的传播路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上册一、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制作过程:1.小组分工合作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实验现象:小吊车能(吊起)或(放下)钩码实验结论: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二、、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秒表(或电子手表)、长尺、玩具车(学生自带),橡皮泥,马达、电池等(学生自带)实验过程: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

2.找好起点(必要时确定好终点);3.秒表做好归零;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5. .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实验结论: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三、实验目的: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实验材料: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实验过程: 1.观察重锤由几部分组成,怎样连接的。

2. 将细线与铁锁连接在一起,检验是否接牢。

3.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是否与地面垂直。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五、、实验目的:模拟昼夜的成因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或蜡烛小纸人遮光窗帘实验过程:(1)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3)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手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明确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4)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标题:水的存在形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存在形态,了解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状态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饮用水、冰块、锅炉、玻璃杯、塑料瓶、温度计方法:1.准备一个玻璃杯,倒入适量的饮用水。

2.向玻璃杯中加入一个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3.将玻璃杯放入锅炉中,加热水,观察水的变化。

4.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温度。

5.将饮用水倒入塑料瓶中,用手捏住瓶口,观察瓶内的变化。

三、实验过程:1.将适量的饮用水倒入玻璃杯中,并放入一个冰块。

2.观察冰块的变化,可以看到冰块逐渐融化成水,并滴落在杯底。

3.将玻璃杯放入锅炉中,加热水。

4.随着加热,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5.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6.将饮用水倒入塑料瓶中,用手捏住瓶口,观察瓶内的变化。

7.可以看到瓶内的水开始沸腾,产生水蒸气,并在瓶内产生一定的压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冰块的变化: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成水,说明冰的状态是固体,而水的状态是液体。

2.加热水的变化:随着水的升温,可以看到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状态的改变,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3.温度的变化: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水的温度,可以得出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

在低温下水是液体状态,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状态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直到达到100摄氏度的沸点,水开始沸腾。

4.塑料瓶中的水蒸气:将饮用水倒入塑料瓶中,并用手捏住瓶口,可以观察到瓶内的水开始沸腾,产生水蒸气,并在瓶内产生一定的压力。

五、实验结论: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水的三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低温下,水存在于固态,即冰的形态;在室温下,水存在于液态,具有自由流动的特性;在高温下,水存在于气态,即水蒸气的形态。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我们可以改变水的存在形态。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水的液态,比如洗手、喝水等,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到水的固态和气态。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与计量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进行尺寸和质量的测量,培养学生准确、独立和认真的态度。

实验器材•尺子•天平•不同大小的物体(如果实、铅笔等)实验原理1.尺寸测量:使用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要准确测量,请将尺子的一个端点放在物体的一端,然后读取尺子的刻度,将其作为物体的长度。

不同尺寸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尺寸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2.质量测量:使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调整天平直到平衡状态。

读取天平上的刻度,将其作为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尺寸测量:–取一根铅笔,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记录结果。

–取一个果实,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记录结果。

–比较铅笔和果实的长度,写下你的观察结果。

2.质量测量:–将铅笔放在天平的盘子上,调整天平直到平衡状态,读取天平上的刻度,记录结果。

–将果实放在天平的盘子上,调整天平直到平衡状态,读取天平上的刻度,记录结果。

–比较铅笔和果实的质量,写下你的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尺寸测量:–铅笔的长度为15 cm。

–果实的长度为7 cm。

–观察结果:铅笔的长度大于果实的长度。

2.质量测量:–铅笔的质量为10 g。

–果实的质量为50 g。

–观察结果:果实的质量大于铅笔的质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使用尺子和天平进行尺寸和质量的测量。

实践中,我观察到铅笔的长度大于果实的长度,果实的质量大于铅笔的质量。

这表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尺寸和质量是可以通过工具进行准确测量的。

在实验中,我特别注意了尺子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进行尺寸和质量测量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并将工具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测量和计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实验器材: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实验步骤: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结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3、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步骤: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

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观察胶水或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3、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

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目的: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成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完成教材29页记录表。

实验现象:约溶解了7份食盐,2份小苏打。

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第2课植物的根【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

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植物的叶【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实验步骤】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

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植物的茎【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实验步骤】1、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说明】1、凤仙花俗称:指甲桃。

2、凤仙花可用芹菜(其叶柄和茎是相通的)替代,效果非常好。

3、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就会因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了。

改进:选用带树皮细的枝条比较好,能明显的区分茎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部分。

第6课:秋季星空——制作观星箱制作步骤:1、准备一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2、将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洞不宜太大;3、再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再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4、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再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

【基础知识】1、观察方位的确定:观察南面的天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观察北面的天空:上南下北左西右东2、北斗七星的位置: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东3、()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

4、()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著名的()就处于这个星座。

第8课木材实验名称:研究木头的特点实验实验材料:各种木头、水槽、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实验方案:1、将木头放在火上烧观察哪种木头更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块上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纹络粗细3、用小刀刻木头、用指甲刻画木块,探究木块的软硬程度4、将木块放入水中,看沉浮现象。

5、检验木头的导电性。

实验现象:木头易燃烧。

2、木头有年轮 3、木头软硬度不同 4、木头能浮沉 5、湿木头能导电第10课陶瓷实验名称:研究陶瓷的特点实验实验材料:陶瓷、碎瓷片、木锤、小刀、酒精灯。

实验方案: 1、将陶瓷片砸开,观察断裂面。

2、用断裂面来切割纸观察其锋利程度。

3、将陶瓷片放在火上烧,观察陶瓷的耐火性。

4、检验导电性实验现象:陶瓷坚硬、易碎 2、陶瓷断裂面锋利 3、陶瓷耐高温 4、陶瓷不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1课金属实验名称:金属的特点实验材料:各种金属制品、烧杯、热水、勺子、小刀、锤子、钉子、木头、导线、电池、酒精灯实验方案: 1、把勺子放入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勺把。

2、用小刀刻金属体验软硬程度。

3、用锤子砸钉子。

4、检验导电性实验现象:易传热、 2、软硬度不同 3、有延展性 4、易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2课玻璃与塑料实验名称:玻璃与塑料的特点实验材料:各种玻璃、塑料制品、木锤、电池、导线、镊子实验方案:同以上研究材料的方法实验现象:玻璃特点:1、透明 2、易碎 3、不燃烧 4、较重 5、较硬 6、断裂面锋利 7、不导电塑料特点:1、透明 2、不易碎 3、易燃烧 4、较轻较软 5、硬塑料断裂面锋利 6、不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3课蒸发实验名称:蒸发实验材料:镜子、手帕、吹风机、瓷盘、玻璃片、玻璃棒、瓶盖、木棒、棉花球、棉线、弧形木板、小铁钉、铁丝、双面胶、试管夹、烧杯温度计、棉纱实验方案: 1、用湿毛巾擦拭小镜子,观察镜子上水的变化。

2、把水抹在手掌上观察水的变化,观察室外晾晒湿衣服。

3、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在两个蒸发皿里放入同样多的水,用酒精灯加热一个蒸发皿中的水,另一个不加热,做对比实验。

5、两块同样的湿布,用电吹风吹其中一块湿布,另一块放在桌上,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现象: 1、2:水不见了。

3:温度计温度下降。

4:被加热的蒸发皿里的水蒸发的快。

5:被电吹风吹动的湿布水蒸发的快。

实验结论: 1和2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3说明水蒸发时会吸收热。

4和5说明加热和通风可以加快蒸发。

第14课沸腾实验名称:沸腾实验材料:方座支架、烧杯、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水实验方案: 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烧杯中的温度的变化。

2、水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给水加热时间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产生大量气泡,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会不停地翻滚,烧杯中的水不断减少。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再上升。

实验结论: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会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15课凝结实验名称:凝结实验材料:小镜子、小瓷盘、酒精灯、火柴、玻璃杯、试管夹、水实验方案: 1、对着小镜子哈气,用放大镜观察小镜子上产生的现象。

2、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放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瓷盘和烤热的瓷盘,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 1、镜面上有小水珠。

2、冷瓷盘下有小水珠,烤热的瓷盘下没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16课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教参164页实验材料: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实验步骤;在大试管中放入冰块,倒入适量浓食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