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求证智慧的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静致远

――求证智慧的源泉

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80年代在大学期间,我对哲学的兴趣超过了专业,但最终却因无法回答人从哪里来?究竟要往哪里去?而放弃了对哲学的兴趣。

在工作了20多年后,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在知识进一步变成快餐文化,快餐文化就是没文化的时代,我开始怀疑今天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的原则,是否已经引导我们走得太远。

眼见得互联网一方面给我们获取知识、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另一方面大量信息泛乱成灾,也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强大的搜索引擎,助长了我们思考的惰性。智慧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本人有时一打开网站,就发现今天又浪费半天的时间。我办公室里的年轻人可以在电脑前坐上一整天。

我们一开口说话,都是网上的八卦,我们的观点就是网上某网友的看法。

当快餐文化、技能代替了知识成为教育的主导的时候,是否我们正在被这个时代的主流腐蚀。仅仅是因为现实需要、生存需要,就将我们追求知识的空间压缩,集体忘却了了人类的智慧。

孔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物极必反,我突然明白如果要探讨人从哪里来?究竟要往哪里去这个问题,就必须具有寻找这个问题的智慧。

但智慧从哪里来呢?

于是我想到了诸葛亮在《戒子篇》所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难道宁静是获得智慧的途径?

诸葛亮是老百姓公认的智慧之士,他提示后人没有宁静的就没有智慧。

既然如此,我想从宁静致远的文字和圣人是否有同样的警示两个方面求证宁静与智慧的关系。

说文解字讲:宁本作‚寍‛。从宀(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本义:安宁,平安。

静字的金文写法:,吴大澂氏以为「不争也,从争、从清省,古争从,上以爪按其力,下以手承之,象三人相争形。」意思是不争为静。

致远:致是达到;远是知的极限。

宁静致远我设想回归到原始人类社会:一位母亲为了自身的安全要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为了能好好地生存能生儿育女,就要有生活工具和用具,具备了生活的基本条件心就安逸了。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人为了适应自然,就要和自然交流,与自然交流和认识自然

就要有智慧。掌握自然知识大权的祭司,与天地交流的真实途径就是让自己处于常人不能达到的定静状态,于是人的思维极限以及潜力被开发,自然的规律逐渐被认知时,人便具有个人预知未来的能力和普世的价值观,以及总结出人可以超越现状的方法。

诸葛亮告诉我们宁静可以获得智慧,如果圣人的智慧也是从宁静之中参悟到的,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宁静是智慧的源泉。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是人类公认的圣人,他们是儒、释、道三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2年,老子的出生据说也是公元前571左右,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566年,老子比孔子大19岁,乔达摩悉达多比孔子大14岁。三位圣人距今都已经2000多年,但他们的智慧仍然是人类向往光明的太阳,灿烂的光辉至今指引后世子孙。如果我们能求证他们的智慧是从宁静中悟道,那么我们可以下结论,我们已经找到了人类获得智慧的方法。

求证一: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从定、静、安中致知。

《大学》中关于静与智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定是静的前提,安是静的状态。虑是心里活动,‚得‛就是‚定‛‚静‛‚安‛的结果。‚虑而后能得,‛得什么,得智慧。

‚致知在格物。‛致是达到,知是智慧。格物有两种解释,宋以前是指格杀物质欲望,宋以后是指探究事物的规律。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放弃物质欲望才能开户智慧。

《大学》分为一章十篇,第一章是孔子的遗言称为‚经‛,‚经‛物质内在构成的根本,思想、典籍的最高的称呼,如诗经,易经,四书五经,道德经,佛教经书等,都是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结晶。第二至第十章是曾子的学生所记为传,传是经的注解。‚定‛‚静‛‚安‛而后能得和‚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篇中内容,是孔子他老人家的遗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义礼知信‛‚仁‛排第一,《论语》‘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子曰‚仁者静。‛

孔子圣人也,圣人告诉我们他的智慧是从‚定‛‚静‛‚安‛和格物中获得的,‚仁‛者始终是安祥宁静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求证。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看老子的智慧从哪里来。

求证二:老子的智慧是从守静笃中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

久,没身不殆。‛‚致虚极,守静笃‛放松自己的身心到虚极的程度,意念守在一处达到静笃的状态。‚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的本质和运作规律就会显现在你面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万事万物的根本,都归于静,静是生命的起源。‚守静笃‛可以‚没身不殆,‛就是身体死亡,但生命中所获得的道可以与自然永存,灵魂永世不灭。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发现了水的特性是不争,前面说金文中的静就是不争,水的静态特性使万物都离不开水,水给大自然以生机,但水往低处流争得静态却是众人不喜欢的,然而水的这种取‚静‛之势更接近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修行的最高境界就象水一样平静,在静中才能接近道,才不会犯错误。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接近道,自然没身不殆。

道家从静的状态修行,激发了修行者的潜意识,激发修行者本身具有的能量,修行者从一个普通人成为知人,看到自然规律和真象;修行者也得道与自然永存。这是第二个求证。

求证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从禅定中证得。

释迦牟尼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篇中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蕰皆空…。‛还观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还观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