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引领大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引领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成才的方向,更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引领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宗教信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政策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values form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eserve army, whether they have the belief, faith,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direction of its own success, more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country and to the success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the marxist religion, lead college students, so in practice,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Keywords: religious belief,marxist religion, The party’s religious policy
现代社会的竞争无疑为文化的竞争。宗教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特殊文化现象,是各民族不和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文化的这个大前提下,青年无疑占主流和主力。传统的就是世界的。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中国人的伦理情感远远大于宗教情绪。一个试图实践儒家信念的人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一个人的青年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一经确立,就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适时地给予青年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宗教至今仍然影响着全世界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目前,伴随宗教文化的发展,宗教信仰作为重要的精神意识,逐步渗入到了青年群体及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长的方向,更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是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场所,而不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宗教信仰者。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对待宗教信仰及其影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宗教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客观看待当前大学生信教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运动规律。宗教也是如此,只要存在的根源还在,宗教就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它终将退出人类的社会历史舞台,最后走向消亡。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曾说过:“宗教作为一种
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但由于历史遗留的认识误区,在我国很多人对宗教不能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他们往往只看到宗教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对立的一面,却忽略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持着敏感、顾虑、回避的态度,甚至刻意忽视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
在高校,一些高校领导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宗教也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对大学生信教现象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要么忽视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和漫延的现实,闭口不谈这一敏感的话题,不愿正视和承认大学生信教徒存在的现实;要么出于对宗教渗透的高度警惕,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对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进行粗暴地干涉,也不区别大学生宗教活动是合法还是非分,实行“一刀切”政策。这些做法,其实都与党的宗教政策和高校的育人目标是相违背的,必须及时加以纠正。面对高校中大学生的信教问题,我们应有的态度是直面现实,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宗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决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思想教育,引导其奋发向上,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的典型表述是恩格斯的一段话:“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是说,宗教是人们头脑中对超人间力量(神灵)的幻想的反映,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灵的幻想、笃信和崇拜。
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一再强调宗教是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思想性质的问题”。周恩来也说:“我们只把宗教信仰肯定为人民的思想信仰问题。”也就是说,宗教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毛泽东关于宗教是文化的观点。毛泽东把道教、佛教都视为文化,甚至是优良文化。毛泽东关于宗教是文化的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的集中体现。
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开宗明义指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这一关于宗教的定义式的表述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现象;强调宗教有其演化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宗教现象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而信仰是其中的第一要素,也可说是核心要素。凡宗教都包含着信仰,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宗教就是信仰。
马克思和列宁都说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鸦片,是指具有一种镇定、麻醉、止痛作用的药物,而与毒品有别。1950年,当有同志提出列宁在1909年讲过宗教是鸦片时,周恩来解释说,“这是革命时期的口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