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5课《天狗》教案

合集下载

《天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天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传统民间故事《天狗》的基本情节及其深层寓意。

2.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与阅读能力,加深学生们的文化体验。

3.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探究日本传统民间故事《天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学习故事中的语言表现,提升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1.理解《天狗》故事的深层寓意。

2.掌握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故事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的领悟。

四、教学过程1.引入首先,让学生们了解日本传统民间故事的概况和特点,以及《天狗》故事的出处和传说背景。

让学生们感受其神秘和美妙,同时渐渐进入到故事中。

2.阅读故事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版《天狗》故事,让学生们领略故事故事中的画面和氛围。

接着,老师可以在讲解故事的同时,逐段解读其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辅导学生们理解故事的深层寓意。

3.语言表现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研究故事中的语言表现,如对话、描述、象征等手法,期望学生们能够运用或借鉴这些语言表现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更具有文化底蕴的人。

4.文化讲解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和解释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日本神话、天狗信仰、传统饮食等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也能拓宽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5.提问与交流让学生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故事的基础内涵以及领悟,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分析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形象,同时对故事中的某些情节进行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增强学生们参与感和多元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朗读和听说:让学生们在读故事和讲解时朗读和模仿,提高口语表达技能。

2.文化折叠:让学生们在讲解和学习故事中进行文化知识储备。

3.情景模拟:让学生们逐层逐步趋近于故事,通过加强情感体验来提高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天狗教学设计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教案
2. 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3. 与学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案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神话故事。
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狗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故事,认读生字词,了解故事大意。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狗的形象特点,理解故事主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重点句子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二、时间分配
2. 讲解重点难点时,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3. 控制好课堂节奏,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鼓励表扬为主,纠正错误为辅。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3. 板书设计的内容
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重点:故事中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重点句子的理解,故事情节的掌握。
难点:理解天狗形象背后的文化含义,培养学生对故事主题思想的认识。
补充说明: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是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重复练习来巩固。
天狗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天狗》教学设计(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天狗》教学设计(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天狗》教学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天狗》教学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1《天狗》教学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日本文化中的“天狗”形象。

2.通过学习天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天狗的形象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天狗的形象和特点。

2.通过绘画表现天狗。

三、教学内容1.教师介绍天狗,并讲解其形象和起源。

2.老师与学生共同查找天狗的相关图像资料,并一起观察、比较不同版本的天狗形象,从中了解天狗的线条、颜色、特征、表情等等。

3.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天狗在不同故事里的形象特点是否有所不同,对于人物发展有何影响,学生应该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天狗的不同特点。

4.讲解天狗形象的绘画技巧,并引导学生练习这一技巧,以便他们后面完成作品的日后使用。

5.学生完成自己的天狗绘画作品,老师为他们介绍作品评价技巧和方法,并根据学生表现和难度等因素给出不同分数的评分标准。

四、教学方法1.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让学生们在网络上查找天狗的各种图片和故事,并与老师共同讲解、厘定。

3.引导学生练习您的绘画技巧。

4.以课堂讲解和研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天狗相关的知识,强化他们对于变化和特点的认知。

五、评价方法1.评价学生的天狗绘画作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难度因素及其时间表现和难度等因素给出不同分数的评分标准。

2.评价学生课堂讨论参与度和表现。

3.评价学生掌握天狗知识的程度。

六、课堂思考学生成功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下列思考过程: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最终知道了哪些关于天狗的特点和故事?2.你认为你在绘画天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呢?3.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认为你完成得如何?如何进一步改进?4.同学间有什么互动表现比较出色,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5.你学到了课堂意想不到的内容吗?通过对以上思考的总结和分享,学生将更好地融入这道饱含着岁月长河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中通过学习天狗的故事及特点,我们深入了解了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神秘生物。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分享学习心得。

3. 朗读表达: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表达。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5.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思考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 朗读表达: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表达。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狗》的作者、时代背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天狗的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天狗的形象,体会课文主题。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天狗》。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天狗的形象。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天狗的形象,探讨课文的象征意义。

3.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评价。

3.5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6 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3.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天狗的形象及课文主题。

第四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第五章: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天狗形象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作者爱国情怀的短文。

3. 收集有关爱国诗篇,进行阅读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天狗形象和课文主题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的培养情况。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涵。

7.2 情感教学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同。

7.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郭沫若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学习并鉴赏《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象征意义;分析《天狗》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分析《天狗》诗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天狗》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分析《天狗》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天狗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天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a. 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b. 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

5. 例题讲解:讲解《天狗》诗歌中的重点句子,并进行随堂练习。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板书内容:a. 作者:郭沫若b. 背景介绍c. 诗歌象征意义d. 艺术特色e.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天狗》诗歌的象征意义。

b. 请举例说明《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

2. 答案:a. 《天狗》诗歌通过描绘天狗的形象,象征了民族觉醒的力量。

b. 《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雄浑、豪放、激昂的风格和强烈的节奏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天狗》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散文”,具体内容为郭沫若的《天狗》。

本文通过对“天狗”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渴望,以及对旧道德、旧传统的彻底否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天狗》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天狗》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天狗》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分析《天狗》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天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课文:a. 分析“天狗”形象:让学生找出文中描绘“天狗”的语句,分析其特点,理解其象征意义。

b. 赏析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课堂讨论: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形成共识。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关于《天狗》的阅读理解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道关于《天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内容:a. 天狗形象:自由、解放b. 艺术特色:意象、语言、结构c. 创作意图:否定旧道德、旧传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象征手法,谈谈你对自由、解放的理解。

2. 答案要求:a. 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象征手法的作用。

b. 结合实际生活,表达对自由、解放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b. 组织一次关于“自由、解放”的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狗形象的理解2. 艺术特色的赏析3. 创作意图的把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要求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天狗形象的理解1. 天狗的形态:文中描绘的天狗“目光如炬,毛发直立”,展现出其勇猛、不屈的精神。

《天狗》教学教案

《天狗》教学教案

《天狗》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生命的花朵》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郭沫若《天狗》诗歌的背景、主题、意境、艺术特色等,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感悟作者对生命、自由、创造力的颂扬。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郭沫若的文学成就。

2. 领悟诗歌所表达的自由、创造力等主题,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会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悟作者对生命、自由、创造力的颂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月亮、太阳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诗歌,了解作者郭沫若及创作背景。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为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诗歌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并分享感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8.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郭沫若的其他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诗歌主题:生命、自由、创造力4. 艺术特色:意象、象征、夸张5. 名句:我是一条天狗啊,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诗歌中的“天狗”形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创造力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2. 作业题目: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花朵”主题的理解。

答案示例:诗歌通过描绘天狗吞日月、星辰等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天狗》,让学生了解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背景,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激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4. 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天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1.2 简介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查阅生字词,理解诗意。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中的难点。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2 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欣赏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分享欣赏心得。

5.2 师生共同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2 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7.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作业,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欣赏与评价:评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评价方面的能力,了解他们的审美观点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天狗》原文及注释。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及作品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2)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分析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天狗》,理解基本内容。

3. 讲解与分析: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诗歌鉴赏论文: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的理解、分析、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交流和合作能力。

北京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天狗》教案

北京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天狗》教案

20XX年北京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天狗》教案高一语文课本中,《天狗》是一首足以体现郭沫若前期诗歌创作水平和风格的诗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天狗》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天狗》教案导入:在日本,天狗都是身材高大、穿着修验僧服和高齿木屐、长着双翼、红脸和大长鼻子、手持羽扇、宝槌的奇怪家伙。

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象怪力和超能力,是日本妖怪中相当强悍的一种。

中国的天狗最早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中,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阴山。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 它是人们对二郎神杨戬的孝天犬的称呼,它不仅能帮助二郎神降妖除魔、还能吞下整个月亮。

1、作者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

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

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诗歌:抒发激情与思考哲理》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郭沫若的诗歌《天狗》全诗解析,通过对诗中描绘的“天狗”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狗》的文学形象,体会其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解读现代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和内涵美。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学习,思考个性解放和民族精神觉醒的深刻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天狗》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方面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天狗的画作,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好奇,从而导入新课。

2. 诗歌朗读(5分钟):全班同学齐读《天狗》,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解析(20分钟):教师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分析“天狗”的象征意义。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例如:“‘我是天狗,/我是万物的主宰。

’这两句诗表现了天狗怎样的精神特质?”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天狗》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短诗。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诗歌结构:象征、抒情、哲理3. 重点词汇:天狗、万物、主宰、自由、觉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象征手法,并谈谈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答案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2. 拓展阅读:阅读郭沫若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散文天下”中的《天狗》。

文章详细描绘了一只威风凛凛的天狗在山间自由奔跑的壮观画面,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领悟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达的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等。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6. 随堂练习:要求学生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文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课文内容概括:描绘天狗形象,赞美大自然力量4. 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生动形象的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天狗的形象;(2)运用象征手法,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文字。

2. 答案示例:(1)天狗形象:威风凛凛、自由奔跑;(2)仿写: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如同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宽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天狗》的主题和寓意。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天狗》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

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寓意的思考和兴趣。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4.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天狗》的文本材料,包括作者信息和背景资料。

5.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5.3 讨论材料: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高中语文课本中,郭沫若的诗歌《天狗》呐喊出时代强音,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天狗》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天狗”这一形象的含义。

2、通过“三步阅读法”的学习,学会鉴赏新诗。

教学方法:1、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感情2、通过拓展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

这是我们的节日。

我们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

这节课能和在座的青年人,又是我们焦作最高学府的莘莘学子近距离接触。

老师感到莫大荣幸。

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吧我们青年的智慧和活力彰显相出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

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

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天狗》。

(板书课题)二、解题1. 学生展示预习内容:郭沫若先生的生平2. 出示多媒体投影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1.、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明确:啮(niè)脊髓(jǐsuǐ)2、学生自由诵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明确:可能是焦灼的、三、三步阅读法(一)整体感知,初读感受躁动的、疯狂的3、教师提问:这首诗美吗?像不像诗?4、学生思考,交流(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诗歌》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歌的背景介绍,对诗歌内容的详细解读,对诗歌形式的分析以及对作者郭沫若创作风格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的诗歌内容,领会其象征意义。

2. 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3. 了解郭沫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诗歌朗诵录音。

2. 学生准备:教材,《天狗》预习笔记,诗歌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3. 诗歌解读:详细解读诗歌内容,分析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

4. 形式分析:讲解诗歌的形式美,如韵律、节奏等。

5.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诗歌。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背景介绍:创造社,象征主义4. 诗歌内容: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5. 诗歌形式:韵律、节奏6. 鉴赏方法:意象分析、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内容解读中的象征意义。

2. 诗歌形式美的分析。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内容解读中的象征意义1. 天狗吞噬日月、星辰,象征着诗人对权威的挑战和破坏。

郭沫若天狗教案

郭沫若天狗教案

郭沫若天狗教案教案标题:郭沫若天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贡献,特别是他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2. 理解并分析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天狗》的主题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作一首类似于郭沫若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郭沫若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郭沫若,了解他的一些作品和贡献。

主体活动:3. 分发郭沫若的诗歌《天狗》,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4. 进行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探讨郭沫若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5. 利用诗歌分析的结果,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6.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要求他们以郭沫若的《天狗》为灵感,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句子作为引导,帮助学生展开思路。

7.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创作,并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启发。

总结活动:8.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郭沫若和《天狗》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课堂总结。

9. 引导学生思考,郭沫若的诗歌如何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

10.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郭沫若的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评估方法:-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价。

- 学生创作的诗歌评价,包括创意、表达和主题的准确性。

- 学生对郭沫若和《天狗》的理解和分析的书面作业评价。

教案特点:- 结合郭沫若的生平和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成就。

-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狗》教案
学习要点:
1.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3.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作品背景: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

《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

《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

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
“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要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

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吃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

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

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庭氏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

《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

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

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Hati),一名马纳瓜母(Managarm),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


思想内容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
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1.比喻新颖生动。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偶像。

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

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又在诗歌意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诗人将“我”比作是“X光线的光”、“如电气一样地飞跑”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

2.想象大胆奇特。

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

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大胆奇特。

3.感情奔放激越。

诗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

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4.讲究韵律和节奏感。

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式,并将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气势。

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