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
教育笔记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让孩子思考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让孩子思考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思考中找到自己的
答案,提高他们的智力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孩
子拥有这种能力以后,会变得更自信,他可以在他遇到新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
思考,不靠他人和老师。
而没有思考时间,孩子们就很难学习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没有思考
时间,孩子们很难在作出决定之前去做充分的思考,对于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会
回答:“我不知道”,或是无法回答拖沓不精。
让孩子有思考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这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掌握新知识,更容
易上手新技能。
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的压力都会影响孩子的思考力,只有有
一定的思考时间,孩子才能够学习用他们的想法书写代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学习更多。
从一个早期阶段开始,家长就应该在孩子忙碌的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思考
的时间。
这可以让孩子考虑决策,解决复杂的问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
一个有说服能力的孩子可以更有效地影响周围的人,这很重要,也是在培养一
个青少年对新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的基础上取得成功。
总之,所有家长都应该多花一点时间让孩子思考,让他们有机会去思考,
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发现他们想要达到成功需要做什么。
思想是指引他们
一切事务的主导者,引领他们上路,打破周围的框架,发现新的可能性。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得到全面的保障和支持。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考时间,课业繁重和各种辅导班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我们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被灌输大量知识的常常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而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他们自由地探索问题、分析问题,他们会更容易地培养出对知识的兴趣。
而对知识的兴趣,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考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过程,它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推理、比较和分析。
通过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会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而这些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学习效率。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创造力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只有在充分的思考时间下,学生才可能有机会去思考如何突破现有的界限,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新的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
有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在课堂上追求知识的传递速度,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理解。
教师应该在授课中适当地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去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学校应该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课外辅导班、作业量过重等问题,都会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因此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95[2014.4]【才思】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赛课活动中,我选择的授课内容是一节复习课。
在课堂上,我读了一道题后,按照课前的设计,让一名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来讲这道题。
“张慧,你来吧。
”我信心十足地点了名。
“我不会,老师。
”我真是生气。
在平时的课上,无论从语言表达,还是从讲课的教态,她都是无可挑剔的。
“这是怎么回事?”课下,我问她。
“老师,你给的思考时间太少,我刚看完题,还没有思路。
”我恍然大悟。
在评课时,教研员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
”我在思考,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该不该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思考?这些时间会不会浪费掉呢?老师讲解能增大课堂容量,节省时间,课堂上该留给学生多长时间思考才合适呢?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长时间探索。
一、新知识的学习,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讲授新课时,对我们教师来说,内容很熟悉、很简单。
但学生却是首次接触,是陌生的。
当我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时候,语速要慢。
这时候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稍长,以使学生会想到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比如提出一个概念,什么叫作平行四边形?我自己先在心中说一遍答案,然后再稍延长一点时间,再提问学生。
这样,就留给了学生比较合适的思考时间。
二、充分的时间思考,精彩的课堂生成原来以为,留给学生思考时间,是浪费,不如教师多讲几道类型题。
后来经过尝试,我明白了课堂上的许多精彩,都是由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而产生的。
有一句名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的确,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所以,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种。
记得在学习中位线的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证明时,由于以往我没有让学生思考,又由于这是一道例题,也限制了我的思维,我就按照书上的解法讲了一遍。
书上的做法是构造平行四边形,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结论。
当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时,有学生通过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再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了定理。
多给孩子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多给孩子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繁重的课程安排往往限制了孩子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孩子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
当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时,他们会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可能会提出不同寻常的想法或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创意和创新对于孩子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在解决问题时,他们需要观察、分析、推理和思考。
通过自主思考,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并独立地将其付诸实践。
这样的经验将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通常扮演着指导和引导的角色。
但是,当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时,他们能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并从中获得深刻的理解。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最后,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
当孩子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和思考复杂的情况时,他们会逐渐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这种自信心将会推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镇静和冷静。
总之,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信心。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思考、探索和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他们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思维训练最佳时期
孩子思维训练最佳时期孩子思维训练最佳时期第一个时间段是从3岁到4岁。
这个时期是孩子逻辑能力比较敏感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已经开始对这个世界非常感兴趣并且有一定探索能力的时期。
虽然此时的他没有任何逻辑能力,但是他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大脑去尝试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事情。
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因为知识和经验不够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
但是,让孩子自己探索,为以后建立更完整的逻辑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年龄阶段是从5岁到6岁。
这是孩子逻辑能力开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之前,孩子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做出了一些判断。
有了一定的知识之后,他们开始对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对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什么东西自己摸不着,该走什么路。
当他们遇到小狗时,他们会学会避开这些危险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时候,要重视孩子逻辑思维的训练,而只能是启蒙的训练,帮助孩子做一些初步的逻辑基础。
第三个时期是孩子6岁以上的时候。
这时孩子的逻辑能力开始正式发展,因为这时孩子已经开始上小学,已经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新知识。
这时,他们会吸收很多不同的知识,然后开始突破两者之间的一些具体或抽象的差距。
而且他们已经开始追求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脑子里会有很多理由,会用自己的逻辑去讨论和思考。
这时候要重点在问答练习中对孩子进行训练,让他们在训练的同时逻辑思维不断提高。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有些父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帮助。
面对这些问题,聪明的父母不会直接帮助孩子,而是先告诉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然后用学到的知识提醒自己找到答案。
当孩子自己找到答案时,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努力学习。
经常把孩子置于问题的状态。
当孩子问问题时,父母应该和孩子讨论。
尤其是做父母的不知道怎么解决。
看不懂的时候,浏览资料,问别人,最后想出正确的答案,对这个过程中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考是一个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通常只有很有限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这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学习和创造力的发展。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
在教育中,我们通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学生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分析和评估各种证据和观点,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意见。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他们可能会采取非常表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深入思考。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思维,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主地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自主学习。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他们可能会依赖于老师和教材的指导,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帮助他们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课程进度。
不能过分冲刺,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消化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或做思考试题。
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教师要设计一些思考性的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提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度,不能只是简单地问答题。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也要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或实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师要提供合适的思考环境。
学生的思考需要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来进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避免干扰和噪音。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
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或自习时间里完成一些思考题目,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分组讨论或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思考问题。
教师要注重思维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思维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考。
可以教授一些归纳、分类、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思考工具和技巧。
也要鼓励学生阅读和思考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智力素养。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充分的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设计思考性的问题,提供合适的思考环境,并注重思维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会给学生许多思考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然而,教师在提问后不应该立即期待学生立即回答,而是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探索答案,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提出一些偏向于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动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解决。
如果立即要求学生回答,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突然,无法立即组织自己的思维,在语言表述时也可能会有些纠结。
而如果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就可以慢慢地回想自己学过的知识,让思维逐渐清晰,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
其次,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当学生被提出一个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有很多想法,但最初的时候,这些想法可能稍显混乱,无法形成具体的观点。
当学生得到充足的思考时间时,他们可以逐渐将自己的思想组织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种思考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立即询问学生的答案,而学生并没有回答出来,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尴尬和不自信。
而如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更有把握地回答问题。
当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明确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最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一种“自主发掘”的感觉。
这种感觉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使之更加牢固地记忆在脑中。
而如果学生被要求立即回答问题,则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导致知识的不完整。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很多好处。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能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我常常在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时,感到老师们都是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听这样的课使我感到如高山流水、如观看一部完整的电影,很连贯、流畅、环环相扣,这样的课有很多的成功之处,教师引导、学生配合,但是,有时我想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那么这样的课是否真正是一点遗憾都没有吗?我常常在上课中发现有这样的“怪异”现象,有时我精力充沛,在课堂上讲的津津有味,课后感觉很好,可是作业却完成的与我想象的相差很远,可是相反,有时我懒于多说,讲课时遇到应该引起他们注意、思考的问题时,我便故意提高语调或停顿一下、或“兜圈子”让学生自己先思考,这样他们的精力也集中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而课堂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有时是老师在备学生时所预想不到、始料不及的,这样的课感觉问题很多,但是作业学生却完成的较好,而且通过检测发现掌握的也比较好。
我发现往往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在上课时,他们的语速、时间的安排都是比较合理、恰当的。
上周我在听同心路中学程同栓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学生,老师一点也不急,而且也不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最终将问题一一弄清,我不由地叹到“姜还是老的辣呀!”。
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我们经常有点“沉不住气”,学生一出点问题,自己便严厉地指责学生或是将标准答案说给学生,有时学生出现争议,还嫌课堂吵的慌,便用劲挥手示意不要吵,于是我便开始大声讲解,一直讲到我自认为满意为至,可是我发现学生一脸漠然、没有一点兴趣,而且他们还经常开小差,这使我很苦恼,而且同样的错误,有时强调好几遍,他们依然如初,依然那么执著地继续犯下去……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训。
为了抓学生的成绩,我利用自习课给他们补课,还一个一个地面批他们的作业,自认为很下功夫,可是在期末考试中我班的成绩却不尽人意,有时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苦思冥想寻找好的方法、多方请教。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学生思考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培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下面将探讨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予足够的时间
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思考,教师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这种时间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理解和处理速度,以及他们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
教师需要耐心地等待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而不是匆忙地向他们提供答案。
提出具体的问题
其次,提出具体的问题是给学生充分思考的重要一步。
教师需要明确的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动机去思考和探索。
提供支持
有时候,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需要指导或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帮助,例如指导他们如何构思答案,提供其他相关资源,或者给出一些提示。
这种支持应该适当,以避免过多地介入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后自主探索问题,加强团队合作,相互讨论和分享。
这种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灵感,同时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更自信和独立。
大班美术活动手指印画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手指印画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创意印画》,详细内容为手指印画。
通过运用不同手指的指纹,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作,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指印画的创作方法,掌握基本技巧,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想象,运用手指印画表现出生活中的事物,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手指印画的基本技巧,能运用不同手指的指纹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指印画教材、画纸、颜料、画笔、范例作品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孩子们观察手指的不同指纹,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指纹创作画作。
2. 讲解示范(10分钟)讲解手指印画的技巧,示范如何运用不同手指的指纹创作画作。
3. 创作指导(10分钟)1)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指导孩子们运用手指印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自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展示评价(5分钟)1)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手指印画2. 内容:1)手指印画技巧2)创作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创作一幅手指印画。
2. 答案提示:可选用不同手指的指纹表现家人的特征,如爸爸的头发、妈妈的裙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对手指印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创作。
2)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孩子对手指印画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3)在评价环节,要注重鼓励孩子,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11篇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11篇《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1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
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李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最佳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验,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
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锅里烙3张饼的过程,印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交流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现。
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
上述活动即是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仔细想来,这堂课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最后没有进行比较归纳,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格发现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让学生计算饼的张数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观察和描绘生活中常见的花瓶,了解花瓶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花瓶的形状、颜色和图案,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孩子们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绘画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花瓶的特点,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绘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花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花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图案的花瓶,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家里的花瓶,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美。
2.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
(2)让孩子们尝试用线条、形状和颜色描绘实物花瓶。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描绘花瓶,讲解绘画技巧。
(2)让孩子们跟随教师一起描绘花瓶,注意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孩子们自主练习描绘花瓶。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孩子们复述花瓶的特点。
(2)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瓶2. 内容:(1)花瓶的形状: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2)花瓶的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等。
(3)花瓶的图案:线条、花纹、图案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瓶。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当今社会,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考试和学业压力,这使得学生们的思考时间越来越少。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和家长都应该重视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而不是急于求成。
通过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他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然后在考试中得高分,而无法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知识。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和考试,这使得学生们习惯于匆忙完成任务,而缺乏深思熟虑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法。
学校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较难的问题,然后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和家长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学校可以调整课程设置,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思考时间。
取消一些繁重的课业,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探索。
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习是一项需要思考和思索的活动。
只有通过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现实教育中,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不得不匆忙地学习和记忆。
这种匆忙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原理。
这种记忆方式只有短期效果,长期来看,并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突破。
我们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逻辑。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思考,学生可以审视和评价不同观点和观念。
他们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批判思维的能力,不再盲从和从众。
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只有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能够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不意味着时间越长越好。
相反,合理分配和利用思考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督促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一个安静、舒适和有序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
教室应该摆设简洁,干扰学生思考的因素应该尽量减少。
学生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人反思。
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做到思考与学习相结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1《课标》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理安排时间》的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节活动课难度较大,考虑到现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于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都有所欠缺。
为此,教学设计和体会如下:1、大胆放手,学生亲身经历。
每一个活动的展开其实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都要经历明确问题、自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进行总结提升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一个个具体事例如:妈妈招待客人,如何沏茶?组织学生先观察和思考,再动手操作,最后是小组交流和讨论。
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慢慢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的价值。
2、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灵活掌握。
创设一个情景,如:琪琪妈妈生病了,找杯子倒水(1分),找药(2分),等水变温(3分),吃药(1分),先让学生自己这道题,再全班交流。
接着,是琪琪为妈妈做面条,洗菜切菜(2分),洗锅(1分),锅倒水烧开(10分),放面条煮面(15),盛面条(1分),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巩固所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走近生活的机遇,一个体验、感受生活的平台。
从中会发现孩子生活经验的匮乏,也通过数学广角,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魅力所在。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2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我有以下的体会及反思:(一)教学内容设计能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说:导入新课时用了小明给客人沏茶的实例,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练习中安排了生活中吃药,电话通知等事情的合理安排,还通过学生收集例子和亲历的事情,直到最后一步谈收获、每一步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来研究的,而且这些事情涉及面广,不单调重复,充分体现了研究合理安排时间的现实作用,学生哪会没兴趣呢!(二)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学习时间比较充分。
教育孩子最佳的十个时间
教育孩子最佳的十个时间
1、早上起床:让孩子熟悉早起的习惯,帮助增加学习能力和好奇心,获取更多的知识。
2、午饭前:为接下来的午餐活动、讨论和午休提供精神鼓励,让孩子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中午:提供午休,让孩子放松身心,回顾所学,整理思路,领悟更多的科学知识。
4、午饭后:让孩子进行体力活动,增加孩子的体力,掌握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脑力发展。
5、下午:晚餐之前是一个实践和实验的绝佳时期,让孩子通过自主学习,探索自然现象,开拓思维眼界。
6、晚饭:晚餐是一个家庭活动,孩子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可以学习到如何把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一起生活。
7、晚上:晚上是一个总结和综合整理的时期,孩子可以把上午和下午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总结起来,做一次评估和回顾。
8、夜晚:夜晚的沉思和反思,可以让孩子在脑海中延伸,发现生活中的新思想,建立独立思考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9、睡前故事:能够让孩子放松身心,在梦境中游历远方,拓展知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10、起床前:起床前的身心建设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锻炼,积极的想象及计划来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更加完美的完成学习任务。
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教育美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教育美篇引言数学思维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早期数学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学科兴趣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阶段是幼儿数学思维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大班是幼儿开始接触数学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其未来学习成绩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通过数学思维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理清问题的脉络,运用逻辑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教育能够锻炼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科兴趣通过有趣的数学思维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可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的数学思维教育方法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思维教育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让幼儿在快乐中体验数学思维。
1.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通过问题驱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实践,从而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思维技巧。
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故事启发法通过故事讲述和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情境,通过情景的描绘和角色的对话,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自由想象创造的空间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之一,也是智力开发的最高目标。
创造力的培
养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民族和人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创造力人人皆有,但创造力的表现却大有差异。
创造力的培养除了部分受遗传影响,主
要取决于后天的开发。
重统一、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灌输、轻主动创新的教育方式,是开发孩子创造力的最大障碍。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中除了社会文化和学校教育,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家
庭的氛围、家长的育儿风格与孩子创造精神的树立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
心理学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家庭不民主,对孩子控制严格,孩子的思维就会表现出呆滞、刻
板、创造力低下的状态;如果父母主张地位平等,允许孩子自由表现,鼓励孩子大胆表达,支持孩子动手实践,孩子的创造力就比较高。
目前, 由于父母受强调统一和服从的文化传统的束缚,以及忽视个性的教育体制和方法的制约,对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十分不
利。
家长在家庭的范畴中保持孩子个性的舒展和思维的流畅,就显得格外重要。
家长在给予孩子充分自由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大胆创新之外,还应提供适当的启
发和引导。
家长可以做到的是: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对事物运动的机理进行深入探究的动机。
在“为什么”的驱使下,孩子渴求知识的补充,主动地学习和钻研,这样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孩子容易
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从而促进新一轮的学习和提问。
孩子能提出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
因此,家长在幼儿用一连串的“为什么”缠住你不放的时候,不要粗暴地打断
“等孩子:“烦死了,一边玩去!”或敷衍孩子的刨根问底:你长大就知道了。
”耐心
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别嘲笑孩子的问题愚不可及。
其实儿童独特的逻辑对成年人的
创造性思维是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的。
家长不妨享受和充分利用这样的时刻,一来和孩子交流,从童真中获得乐趣,另一方面学习换个角度思考
问题。
家长回答孩子问题时,需注意孩子的年龄和他的认知水平,用他能理解的方式给他答案。
并不一定每个问题都马上给出答案,有些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查询,你可以提供一些渠道,比如书籍、网站或某位熟识的专家。
让孩子体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孩子的好奇心也可能驱使他们做出许多冒险的、愚蠢的或破坏性的事情,在你开口批评孩子之前先肯定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告诉他错在哪里,再找一个合适的途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切忌一棒子打死,因孩子调皮限制孩子的行动。
鼓励孩子乐于探究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自控并不矛盾,家长要善于把事情一分为二,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
(2)鼓励孩子观察孩子善于观察才能具备敏感性和洞察力,能迅速发现问题,能透过事物表面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从而进行变换和创造。
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触摸、多感受, 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无论街市、旷野、山峦、湖海,开拓
孩子的视野,领略事物的多样性。
多问孩子一些问题,启发孩子深入思考,探求事物的本质。
(3)任孩子随意想像孩子的脑子里原没有任何固定模式,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接受了规则和范例,渐渐学会按常规办事。
他们在幼儿时期表现出的无拘无束的想像是十分珍贵的,因为它们很快会被习惯和定式所替代。
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家长就不要有意无意加速这一过程。
孩子在纸上涂了黑黑的一块,说是房子,家长评价:“什么呀,这哪像房子,明
明是个黑墨团0\\\"孩子用蓝笔画了个太阳,妈妈说:“错了,太阳应该是红的
0\\\"孩子把浴巾披在身上做蝴蝶,奶奶叫:“哎呀,你把浴巾拖在地上弄脏了。
” 家长从自己的角度,按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是无法理解和欣赏孩子的想像的, 创意得不到赏识,自然会减少。
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杰作”之前先问问孩子, 他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当孩子告诉你黑墨团是夜里看见的房子, 蓝太 阳是躲在海里的太阳,你还会说他是错误的吗?对孩子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 不应要求一定要像,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而是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 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
画出新意来,就更值得夸奖。
表扬孩子的创意时,也不 要夸大其辞,只需要客观地描述出它的特点,对此表示接受和肯定,还可以鼓励 孩子再换别的花样。
3岁的小鸥画了几根不同的线条,妈妈问:“你画的是什么?”小鸥说:“是树。
” “哦,是几棵树啊。
有高有矮,有粗有细。
不错。
”妈妈一边欣赏一边说,“那
树叶呢?怎么没看见?” “是秋天,树叶掉了。
”“我知道了,那我们给这幅画
取个名叫‘秋天的树’好吗? ”“好。
”妈妈在画的旁边写上“秋天的树”, 签上小鸥的名字。
小鸥非常得意,挥着笔说:“我再画一张春天的树。
”
艺术创作是孩子展示想像力的最佳途径, 讲故事也可以启发孩子的想像力。
可以有不同的结尾,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讲完一个故事后, 以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如果……那么结果会是……” “还有别的办法吗?
“还有别的用途吗?”这样的提问可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其思维的流 畅性,即短时间内表达出的设想的数量;锻炼其思维的变通性,即从多方位、多 角度思考的灵活程度以及思维的独创性,即结果的新奇程度。
(4)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能够帮助孩子接受丰富的环境刺激,
触,增加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锻炼适应环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在孩子与外部 环境频繁、积极的互动中,孩子的联想、发散等创造思维的发展得到加强。
通过 参与不同的活动,孩子更有可能发现自己的兴趣、 特长和潜力。
家长也能更准确 地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做到什么。
课外活动往往生动有趣,对孩子 很有吸引力。
孩子心甘情愿参与的活动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助于激 发孩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对孩 子的性故事 家长可 促进孩子与自然的接
格塑造也极有好处。
(5)重视人格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因素与创造力水平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对富有创造性的个体人格特征做了深入研究,发现创造力水平高的人不仅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富于想像、喜好抽象思维等智力方面的特点,还具有高度自觉、独立、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等性格特质。
因此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家长除了启发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提供机会让他们增长见识之外,还需要注意磨练孩子坚忍不拔的性格。
让孩子吃点苦,经历一些挫折,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在现代社会,具备合作精神尤为重要。
家长不要一味强调竞争,更需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加强孩子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避免孩子形成自私、褊狭、嫉妒、个人主义等不良个性品质。
总之,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在于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和经验限制孩子的幻想,不要用枯燥的知识灌输遏制孩子求知的兴趣和热情,不要用刻板的教育方式禁锢了孩子的个性与潜力的发挥。
意大利诗人马拉古兹的一首诗《其实是一百》写道: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欢乐/去唱歌,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但被偷走了九十九/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工作与游戏、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像、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都是水火不相容的/总之,他们告诉孩子:/一百并不存在。
”
一百是孩子特有的财富,家长不要只看中自己认同的那一个,忽略了其余九十九的价值,否则错过了九十九种成功的可能性,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