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施工工艺指导性意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桩码头施工质量控制指导性意见

目录

1 测量工程

2 沉桩施工

3 桩帽、墩台、下横梁施工

4 预制构件安装

5 面层施工

6 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

7 附属设施施工

8 部分强制性条文控制

9 常用设计与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

高桩码头施工质量控制指导性意见

1 测量工程

1.1 施工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业主提供的平面位置控制点经过复测合格后,作为首级施工平面位置控制点的起始点,经现场踏勘及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分级布设。控制网布设形式及精度,根据建筑物离岸距离及精度要求确定,然后引测加密点以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

1.2 施工坐标系的建立

为便于工程的细部放样及内业计算,应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建立施工坐标系。

1.3 高程控制点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码头后方陆域,引测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并按施工实际需要布设,以满足码头工程各个部位施工的高程控制。

1.4 施工放样

码头工程中各种构件施工放样以施工图为依据,计算出各种构件的特征点在施工坐标中的坐标值,放样前需两人以上验算数据,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施工放样一般选用全站仪,在离岸较远时,放样也可采用GPS静态测量,并经校准。GPS点位的选取宜避开电磁辐射源和

可能产生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地点、光滑反射物体或大面积水面。

1.5 施工控制要点

1.5.1 基线布置时,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踏勘复核,并按要求办理书面移交手续。

1.5.2 施工平面位置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必须定期复测,复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1.5.3 测量仪器必须按期进行校正检测,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1.5.4 控制点应布设在基础稳固的地方,可采用埋石或铁棒并浇筑混凝土。控制点应标识清楚、统一编号,并绘制平面图。

1.5.5 每次测量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检查验收,做好工序交接手续,确保后续工程的正常施工,并做好施工日记。

1.5.6 根据工程要求,应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定期对码头进行沉降位移观测,并做好详细记录。工程结束后,向业主提供一套完整的码头沉降位移观测资料。

1.5.7 所有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2 沉桩施工

2.1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须详细勘查了解沉桩水域水深、流速,附近航道船舶通行等工况,熟悉施工图纸、地质报告等相关设计资料,调查附近类似工程的沉桩情况,如岸坡稳定、溜桩、硬夹层、承压水、浅层气等问题,指导后续施工。泥面自然坡度大于1:4 时,需进行土体稳定性验

算,必要时应采取削坡等相应措施。

2.1.1 施工船机、打桩锤的配置

结合现场水深条件,根据桩长、桩型、桩重等选择相关船机设备,力求经济合理。选择施工船舶时需考虑水深、桩间距等是否适宜。配套船舶主要有运桩驳、拖轮、牢锚驳以及小型施工船。打桩锤目前主要采用的有D80、D100、D125 系列柴油锤,对混凝土桩优先采用

液压锤,也可采用柴油锤,桩垫宜采用木板或瓦楞纸等柔性材料制作。

2.1.2 桩位计算

桩位计算可以电算为主,对电算原始数据进行认真校核,并抽取10%进行人工计算复核。碰桩预测应以电算为主,辅以桩位图上画大样图进行碰桩预测校核。

2.1.3 沉桩定位

离岸较近,且具备布设控制点的条件时,一般用前方交会法;在离岸较远时,采用GPS 远程定位系统,GPS基点必须与地面控制网联测,避免产生系统误差。前方交会角应控制在60o~120o 之间,如遇特殊情况,不能采用前方交会法时,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沉桩定位。不论采用哪种定位方法,沉桩时都必须根据现场水流、地质及桩船锚位情况考虑提前量。

2.2 施工控制要点

2.2.1 对运抵现场的桩必须严格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桩及时退回生产厂家。对桩身混凝土的龄期要求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2.2 沉桩前须进行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桩位、水流及地质情况。根据设计要求及桩型选择合适桩锤及相应厚度的桩垫,避免桩顶劈裂。岸坡较陡时,沉桩应辅以“跳打”、控制沉桩速率等措施。

2.2.3 稳桩、压锤后禁止纠正桩位,开锤前应检查桩与锤是否在同一轴线上,避免偏心锤击。开始阶段应轻锤慢打,待桩尖穿过淤泥层或硬夹层后,可正常锤击。

2.2.4 在沉桩过程中定位、稳桩、压锤、施打以及最后停锤必须进行跟踪观测,并对每根桩及时做好沉桩记录。

2.2.5 沉桩期间要注意过往航行船只,避免航行波影响沉桩正位率,或造成沉桩质量事故。

2.2.6 沉桩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桩身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如贯入度突然变大、方桩突然冒气泡等,应立即停锤,并会同设计和监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2.7 沉桩结束后,作好安全警示标志,尽快夹桩及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在台风及寒潮期间应采取防风浪措施,确保桩基安全。

3 桩帽、墩台、下横梁施工

3.1 围囹系统

3.1.1 围囹施工前应对超高部分的桩顶进行切割或凿除,至设计标高。对混凝土桩用切割机在外周先割出一定深度的割除面,然后再凿除超高部分。管桩也可采用定制的切割机整体切割。

3.1.2 围囹系统:一般圆直桩采用钢抱箍,斜桩一般采用钢抱箍或吊筋桩顶反吊,作为承重体系,围囹宜采用型钢组成,并设置牵杠围囹,以提高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3.1.3 围囹系统结构须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

3.1.4 吊筋一般选用圆钢或精轧螺纹钢,可在吊筋外套PVC塑料管与混凝土隔离,减少割

除吊筋后的修补。

3.1.5 对需安装靠船构件的桩帽或横梁,应适当预留安装变形量。

3.1.6 如沉桩偏位较大时,须重新设计围囹系统。

3.1.7 钢围囹与有防腐涂层的基桩接触部位应采用软性接触,如用橡胶块或土工布包裹,防止对涂层的损坏。

3.2 模板工艺

3.2.1 根据工程构件合理设计模板结构,特别是转角处,宜作定制模板。

3.2.2 模板设计时尽量避免采用通过混凝土结构的对穿螺杆,确需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螺杆外套PVC管、H型螺母连接螺杆等措施。

3.2.3 模板宜选用多层木工板、竹胶板或钢模板。底模边建议钉三角木条用于定位和止浆,接缝处做止浆措施。建议在模板内侧贴透水模板布,以改善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及外观质量。

3.2.4 模板高度建议有一定富余量,避免系统受力后下沉而导致结构顶标高不足。

3.2.5 模板系统设计时须根据浇筑速度、立模高度等作强度和刚度计算,防止发生变形。

3.3 施工控制要点

3.3.1 应注意牵杠围囹的架设,避免混凝土浇筑后产生侧向倾覆;对于不对称的桩帽,应使用牵杠围囹,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倾斜。

3.3.2 凿桩时应避免产生劈角,已免桩顶伸入下横梁等混凝土结构有效长度不足。

3.3.3 模板拼接时要平整、无错牙,拼接处设止浆条,防止漏浆,立模前均匀涂刷脱模剂。

3.3.4 周转模板要及时维修保养和更换。

3.3.5 如采用圆形结构(如墩台),可采用组合钢模板组拼,建议采用定制圆形钢模板,提高外观质量。

3.3.6 混凝土浇筑至顶面时应及时清除表面浮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