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4、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预案:一、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1.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每本笔记本3.4元,每支钢笔8元,每本讲义夹4.75元,每支水彩笔2.65元。

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预计学生会提出加减和减法的问题:(1)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2)买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3)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讲义夹一共需要多少元?(4)买一本讲义夹比买一本笔记本多用多少元?……2.你能列式吗?口答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4.75+2.65 3.4+4.75 8+3.4 8+4.75 3.4+2.654.75+2.65 4.75-3.4 8-3.4 8-4.75 3.4-2.653.揭题: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问题生活化,既是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体会数学价值的需要。

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不少,为了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对接触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课把一些枯燥的计算,通过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由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十单元所学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2.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本单元重要概念和方法。

2.练习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复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相关计算方法。

2.练习使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几何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巩固(30分钟)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进行相关题目的讲解和练习。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 拓展(30分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进行讨论分享。

4. 结束(10分钟)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作业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题思路。

七、教学反思1.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理解程度。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

3.难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设计教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二、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63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

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实验探究1、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3)3、6、10。

(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

学生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师:你们见过很多大桥,这种斜拉桥你们见过吗?师:晴晴给大家带来了三张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师:是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学生仔细观察课件中的斜拉桥。

预设1:我想到了观察物体的知识。

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空间与图形知识,明确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斜拉桥在生活中不太常见,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学生对此比较好奇,容易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了解所要复习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营造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1.复习观察物体师:请你根据晴晴给大家提供的线索,拼摆出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

①出示线索1:看到这,你想到了什么?从前面看学生活动预设1: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二层中间有1个小正方体。

预设2:第5个小正方体可能分别放在第一层前面和后面的三个位置。

预设3:第一层中间有2个正方体,第二层的小正方体既可以摆在前面,也可以摆在后面。

②出示线索2:你又有什么新想法了吗?从上面看师:这四种符合要求吗?师:这些呢?③出示线索3,现在有结果了吗?从左面看④从三个方向验证师生小结:我们要想确定拼摆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就需要从前面、上面和左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结果一边想象,思考、推理,一边亲自动手摆一摆,进行尝试和调整,这样不断思考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2.复习三角形 师: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师:那这些图形中哪种图形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图形呢?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完成教材第110页第3题。

学生观察图形,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生1:这4个立体图形的第5个小正方体,放在第一层后面,不符合要求。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

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

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教学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设计: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看:课本P1-5,例1‘例2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246+83-157 357÷3×59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1、自学例1(1)出示主题图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1.数与代数_人教新课标-精选教育文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 1.数与代数_人教新课标-精选教育文档

第十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复习。

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图形与几何、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四部分。

本单元一方面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图形运动的不同方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几何图形所看到的形状。

3.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4.能给三角形分类,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三边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分析图形中的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

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初步认识三角形,能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图形运动的两种方式:平移和轴对称。

5.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难点: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 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三边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3.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
1.数与代数
小数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四则运算”展开,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目标1. 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3. 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大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的意义及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减法运算的意义及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2. 乘法和除法- 乘法运算的意义及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除法运算的意义及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乘、除法的简便算法。

3. 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数感和符号感。

3. 加强混合运算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5.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6.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及时验算等。

8. 在评价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和思考过程,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能力,而不仅仅是结果的对错。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运用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1、整体把握,有效落实。

2、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

课时安排:6课时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2.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3.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4.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5.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3)1956-1142=8146、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7、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板书:减法定义)8、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整理总结:(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矩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矩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矩形的认识》教
学设计
简介
本教学设计是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矩形的相关概念
和知识,并能够通过实践运用这些知识。

本次教学将通过PPT演示、游戏活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
对矩形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矩形和非矩形的图形;
2. 学生能够概括出矩形的基本特征;
3. 学生能够测量矩形的边长和面积;
4.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应用矩形的知识。

教学内容
知识点
1. 矩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矩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知识点应用。

教学过程
1. 引入(5分钟)
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让学生们分辨哪些是矩形,哪些不是,并简单介绍矩形的定义。

2. 讲解(10分钟)
详细介绍矩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让学生们掌握矩形的概念。

3. 计算(15分钟)
通过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4. 游戏(20分钟)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矩形拼图比赛、矩形面积计算竞
赛等,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30分钟)
学生分小组,设计自己心仪的图形,并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展示自己的矩形建筑。

6. 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并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加深对矩形的认识。

教学评估
1. 各小组的矩形建筑效果图;
2. 学生个人测量数据汇总表;
3.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表现等。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020-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2020-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统计,营养午餐,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总复习等。

全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复习整理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行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复习和整理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请打开课本,回顾一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打开课本共同回顾:信息窗1:小数的口算,以及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的小数笔算。

信息窗2:小数连加、边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的简便运算。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回顾与整理,好吗?在整理知识之前,请思考你打算采取哪种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如大括号式、集合图式、表格式、树形式、其他形式等,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参考课本,整理后让别人看了既美观又清晰,一目了然,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准备汇报。

课件出示问题引领:(1)小数加减法口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位数相同与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怎样的?(3)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有哪些相同点?怎样计算?(4)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计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分工要求:1号:检查知识整理有无错误,遗漏的地方。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位数的概念。

2. 掌握求解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的方法。

3. 能够利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中位数的定义和性质。

2. 中位数的求解方法。

3. 利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问题或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对中位数的兴趣,同时预本节课将要研究的内容。

步骤二:讲解中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1. 定义中位数:介绍中位数的概念,即一组数据中的中间数。

2. 求解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方法:讲解如何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包括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然后找到中间位置的数。

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位置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3. 通过示例演示: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求解中位数的方法,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三:应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将中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中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求解某班级学生的身高中位数、求解某餐厅菜品价格的中位数等。

步骤四:总结和巩固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小组讨论等方式,考察学生对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情况。

2. 让学生进行中位数求解的练,检查他们对求解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考察他们能否运用中位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实物等。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如箱线图等。

2.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

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步骤进行详细规划,希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中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小数加减法(1)【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小数加减法(1)【教案】】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

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

学生在三班级上册已经把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班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第四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学问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三部分。

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是能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运用到小数中机敏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把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学问。

在本册教科书中学生还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打下了扎实有效的学问基础。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后面的学问打下基础。

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问阅历,而且是必备的数学学问、技能与方法。

教学中会消逝小数的位数不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情况,由于新知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存在抵触冲突,受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学生简洁消逝将小数的末尾对齐等错误,这也是小数加减计算中的难点所在,在学习新课时要加强引导。

1.留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素材。

教学时既可依据教科书供应的买书情境为素材,引入小数加减法,也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开展学习活动,如日常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购买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

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应用意识。

2024年统编版春季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春季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3.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将优化思想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或课外活动中,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
十三、教学反思与调整
1.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特别是学生对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反思,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6.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的数学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7.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学生一起探索数学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环境。
8.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将最新的数学思想和应用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优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优化概念,学会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已在上文完成)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优化概念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理解优化。
-举例说明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排队购物、安排课程等。
3.实例分析
十七、教学延伸建议
1.开展主题讲座:邀请数学教育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关于优化思维和数学应用的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涵盖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统计等知识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本学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材以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对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运算错误和概念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统计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

2.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和掌握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针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2.复习除法的相关知识。

3.复习对称性和平行线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的整数计算问题。

2.理解并应用对称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1.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规律。

•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题。

2. 除法的相关知识•复习除法的定义及步骤。

•解决带余数的除法运算问题。

3. 对称性和平行线的性质•复习对称线的概念及性质。

•复习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五、教学过程1.复习总结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辅助解答疑问。

3.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完成一些数学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方式1.演示教学结合练习。

2.学生独立练习和小组合作讨论。

3.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的教案内容,通过复习总结,不仅可以回顾所学知识,也可以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愿每位学生在复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总复习》的第四课时,是数学二下册第十单元的总复习内容。

通过
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十单元所学内容,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基础,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解读。

2.难点:概率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教材与练习册
3.小黑板与粉笔
4.讲台与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率计算(30分钟)
1.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练习相关概率计算题目。

二、复习统计图表解读(30分钟)
1.复习各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意义。

2.练习统计图表相关题目。

三、综合练习(30分钟)
1.针对第十单元的综合练习题目,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综合应用。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重点难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巩固和复习第十单元的内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1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第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5+20= 75-55= 25×8= 200÷25= 0÷50= 100×0=师:你能说出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加法定义)师: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减法定义)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乘法定义)师:根据乘法的意义,说一说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师:什么叫做除法,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除法定义)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从上面的题中可以看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四则运算中,你知道哪些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2、复习括号。

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①20×5=100 ②70-30=40 ③477-27=450150-100=50 15×40=600 450÷9=5050+25=75 27+600=627 4500÷50=90师:通过上面的练习,谁能说说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生: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应该怎么办?生:要想改变某一个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括号,如果想改变一次就使用小括号,想要改变两次就使用中括号和小括号。

3、整理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一说加法和乘法交换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生:a+b=b+a a×b=b×a(板书)师:这两个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谁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生:(a+b)+c=a+(b+c) (a×b)×c=a×(b×c)(板书)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个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

它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a+b)×c=a×c+b×c(板书)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说出这个式子的意思吗?它与乘法的结合律不同在哪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生:式子(a+b)×c=a×c+b×c是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只有乘法一种运算,乘法分配律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乘法结合律只能改变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改变运算顺序后是求两积之和。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还学习过哪些运算的规律?生:减法的运算性质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师:你会用字母表示出来吗?生:a-b-c=a-(b+c) a÷b÷c=a÷(b×c)师:这些运算定律或性质有什么实际应用?(学生回答)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复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生1: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生2:我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生3:我再来熟悉一下运算定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4)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或者a×(b+c)=a×b+a×c。

(6)某些乘法算式,可以把某个数拆成两个数的和(或者积)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或者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生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叫做除法的运算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在进行连减计算时,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叫做减法的运算性质,即a-b-c=a-(b+c)。

四、师生总结收获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定律有哪些新的收获?生:通过复习,加深了对四则运算定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到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能熟练地应用运算的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

五、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五第6题。

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的第2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第5、第7、第16、第19、第21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

(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点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算等)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与内化知识。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小数加、减法及其简算等。

教学难点: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师:篮球巨星姚明之所以能在2002年以状元的身份加盟NBA火箭队,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很出众。

(课件出示:姚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围1.42米)师:读完上面的信息,你对上面提到的数有哪些认识?(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板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二、自主探究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师:小数的意义和数位顺序表,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出示练习题)填空:(1)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2)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右边第一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4)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5)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6)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7)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两位小数有()个。

(8)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9)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小数与分数有何区别,它们又有怎样的联系?(全班汇报)师:读下面的数(出示)25.33 59.031 102.45 0.265 0.071 0.010 106 师:读写小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改写或者化简小数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师:比较下面信息中三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出示:姚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围1.42米)师:你能把2.26变成22.6吗?(指名回答)师:小数点位置移动了,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答案)师:我们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做什么?生:小数单位之间的改写,对较大数进行改写。

3、复习小数与单位换算。

师:姚明身高的数值2.26米除了可以用米表示外,你还能用厘米、千米作单位写出来吗?你能用复名数表示出来吗?(学生回答)师:上面的改写用到了哪些知识?你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2.37米=()厘米 1.46米=()毫米5070千克=()吨6.5吨=()千克1吨25千克=()吨52米4厘米=()米(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师: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应注意什么?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4、复习小数与近似数。

师:想一想,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出示)(1)因为姚明的篮球水平高,收入也非常可观。

在2010—2011赛季,姚明的月薪达到了1258000美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年总收入1563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2)某体育用品超市规模很大,一小时的营业额可以达到29500元,你能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如果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5、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和简便计算。

师:竖式计算并验算。

4.92+5.08= 5.1-3.24= 15-12.78= 3.5+4.67=师: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4.9+0.1-4.9+0.1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8.43+2.87+0.57+0.1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师:计算小数加、减法和简算,你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三、探究结果汇报师:完成教材第109页第2题,说说你有哪些收获?生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的进率都是10。

生2: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读几,依次读出;写小数时,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读几就写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