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ppt课件
寓言四则优秀ppt课件
![寓言四则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b45c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d.png)
寓言的起源与发展
01
寓言的起源
寓言起源于古希腊,是人们为了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而创造
的。
02
寓言的发展
寓言在欧洲中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03
中国寓言的特色与价值
中国寓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通过动物、人物等形象展现
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寓言在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道德素质
寓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人物,向人们传递了丰富的道德观 念和人生哲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培养思维能力
寓言故事情节曲折多变,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学习寓言 ,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文化素养
学习中国寓言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文化素 养。
故事中的文化元素与语言表达
文化元素
中国古代的井、青蛙、海龟等形象,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语言表达
使用简洁明快的对话和叙述,表现了古代寓言的韵味和哲理。
05
《狐假虎威》
故事简介
故事背景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一 只老虎捕获了一只狐狸。
故事发展
狐狸急中生智,用谎言吓 住了老虎,最终逃脱。
故事结局
教育意义
教导孩子们要勤奋努力,不要依赖运气和等 待机会,要学会主动去争取和创造机会。
故事中的文化元素与语言表达
要点一
文化元素
要点二
语言表达
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的敬畏和 迷信等。
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句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农夫的心理 变化和行为表现,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的含义和寓意。
中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教育教学PPT课件
![中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教育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fa51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5.png)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好人有好报。
九色鹿
古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因遇风沙袭击而迷路,忽然出现一头九色神鹿给 他们指点方向。 九色鹿回到林中,听见有人呼救。原来一个弄蛇人在采药时不慎落水。
愚公回答说:“你啊鼠目寸光。你想假如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 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 改变,何愁不除呢?”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了。
仙鹤报恩
一个小伙子父母去世了,每天上山打柴去卖,以此来 维持生活。有一个冬天,一只仙鹤被猎人套住了。小伙子把 仙鹤放走了。仙鹤在小伙子的头上发飞了一圈,快乐的飞走 了。
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 须离开牛郎。
愚公移山
北山有位叫愚公的九十岁老人,苦于大山交通不便,进出都 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全力铲除大山,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可是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可怜的力量,想铲除太行、王屋这两座 山岂不是痴人说梦。”
凤凰飞呀飞呀,飞过万水千山、飞过草莽丛林、风餐露宿、不畏艰险,飞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一颗三叶草下,找到了断了 翅膀、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太阳。
凤凰扯下自己的一片五彩祥羽,盖在了太阳的身上;凤凰给太阳擦拭着伤口,给太阳服药;太阳的光芒很微弱,就像在风中摇摆 欲灭的灯焰,随时都有永远熄灭的可能,那时后果不堪设想了。
有一只很虔诚的狐,已经修炼了不知道几百年,也不知道帮多少人实现了愿望,但仍然是八条尾巴,它向佛祖抱怨,这样下去如何才能修炼得道?佛祖 只是笑而不答,它只得继续修炼。有一天当它在暴风雨中回到它藏身的村庄,遇到一个少年被狼群围攻,以它的造化,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地赶走了狼群,救下 了这个少年,之后发现这个少年是它第一位主人的后代。按照规矩,它需要帮少年实现一个愿望,然后脱落一条尾巴再长出一条新的尾巴,继续它的死循环。 少年当然是欣喜若狂,九尾狐的传说在当地不知流传了多少年,而自己何其有幸,竟然成为了八尾狐的主人,还有一个不论多奢侈都能够实现的愿望!八尾狐 问少年的心愿是什么,他一时之间竟回答不出来,于是在之后的几天里,少年小心翼翼地与八尾相处,发现它的眼神里除了看透世事的淡然以外,竟然还有些 许悲哀。当他得知了死循环的秘密之后,竟然对这只神通广大的狐狸产生了怜悯。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PPT课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65a8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0.png)
了。
•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 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 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 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 海感概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 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人 教 版 三
年中 必级 国 读下 古 书册 代 目《 寓
快言 乐故 读事
书 吧 》
郑人买履
•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
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
•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席 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 寓意: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 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是善于识别马的大师。但是,他的老了,体力已惭惭不支。
• 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中可以派得出去寻找千 里马的人吗?"
•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 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 都是很渺小的。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 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 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 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 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 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 是由此而来。
《揠苗助长》课件PPT
![《揠苗助长》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083b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4.png)
04
故事的教育意义
对孩子的教育启示
01
尊重自然规律
故事中的农夫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自然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导致禾苗死
亡。这启示孩子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要有耐心
和恒心。
02
踏实努力
故事中的农夫想要通过揠苗的方式让禾苗快速生长,但最终失败了。这
告诉孩子们要踏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进步,不要寄希望于走捷
05
故事的影响与传承
《揠苗助长》在文学中的地位
经典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是中国古代文学中 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具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深刻寓意
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深刻而富有哲 理,成为人们思考和领悟人生道
理的重要载体。
传承千年
自古代以来,《揠苗助长》一直 被广泛传承和传播,对中国文化
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告诫人们,任何 事物都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 强行改变,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寓言特点
以生动的故事形式传达深奥的道理, 让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寓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的“揠苗助长”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犯类似的错误,例 如过度训练孩子、逼迫员工加班等, 这些行为都忽略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 律。
寓言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寓言的传播
《揠苗助长》作为传统寓言故事,通过口耳相传、书籍记载等方 式传播至全国各地。
现代寓言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作家和艺术家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揠苗助长》 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教育意义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揠苗助长》始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引 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02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ppt课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8b7cd53968011ca20091a4.png)
完整版ppt课件
6
完整版ppt课件
7
完整版ppt课件
8
一.你知道哪些题目是成语的 寓言故事吗 ?
二.先看看目录。
完整版ppt课件
9
《中国古代寓言》
——部分目录 掩耳盗铃 坐井观天
画蛇添足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唇亡齿寒 打草惊蛇
对牛弹琴 猴子捞月
狐假虎威 画龙点睛
完整版ppt课件
10
目录中的中国 古代寓言故事 中,哪个故事 最吸引你?
那个朋友喝了一口酒,正准备把杯子放到
桌上的时候,突然看见杯子里漂着一条小
蛇,心里就有点不安,不过还是勉强喝了
那杯酒。
回家之后,那个朋友就生了病。乐广派
人去问候他,才知道原因是他怀疑杯子里
有小蛇。所以,乐广很仔细地观察他家一
遍,追究事情的缘由。后来,他发现墙上
挂了一把弓,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里看起
来很像一条小蛇。
完整版ppt课件
28
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 读,读多少页?根据自己的情 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 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完整版ppt课件
29
完整版ppt课件
30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 出很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面镜子,透过它,能照出 生活的方方面面。
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 美在智慧。
完整版ppt课件
22
故事中的乐广是个怎样的人呢?
乐广:胸怀坦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他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朋友:胆小、疑神疑鬼的人。
完整版ppt课件
23
读了这则中古古代寓 言故事,你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
完整版ppt课件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ppt课件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5771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0.png)
团结力量大
愚公与村民们的团结协作 ,让青少年了解到团队合 作的重要性,弘扬了民族 团结精神。
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持之以恒
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青少年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不轻易 放弃。
自我激励
故事中的愚公在面对困难时,不断地激励自己和村民,让青少年学会自我激励,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弘扬民族团结精神
02
愚公家族住在山脚下,他们所处 的环境交通不便,资源有限,人 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
愚公家族的背景
愚公是家族中的领袖,他是一位有远 见、坚定不移并且充满热情的老人。
他的决策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尊重,他 们共同决定通过移山来改善家族的生 活条件。
移山的原因
愚公家族认为,如果能够移开阻挡他们去路的王屋山,就能 够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获得更多的资源。
团结互助
愚公与村民们团结互助,共同移山,让 青少年明白在困难面前,大家要齐心协 力,共同克服。
VS
民族自豪感
故事中的民族团结精神,可以增强青少年 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让他们更加热爱 自己的祖国。
05
故事中的艺术形象与文学 手法
愚公的形象塑造
坚韧不拔的精神
愚公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地面对 困难,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不屈
持久战
移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愚公和他的家族成员们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以坚定 的信念和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
03
故事寓意与哲理
坚持不懈的意义
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达了坚持不 懈的意义。
愚公对移山的坚定信念和执着 追求体现了持续努力的精神。
通过长期的努力,愚公成功地 感动了上帝,并获得了上帝的 帮助,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
《中国古代寓言》课件
![《中国古代寓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31b1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3.png)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常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来表达深刻的道 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传递传统文化价值观
寓言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诚信、孝顺、仁爱等 ,通过学习寓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价值观。
激发学习兴趣
寓言故事通常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中国古代寓言》ppt课件
• 寓言概述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 中国古代寓言的寓意与启示 • 中国古代寓言的艺术特色 • 中国古代寓言在当代的价值与影
响
01 寓言概述
寓言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寓言是一种以比喻和象征为主要 表现手法的简短故事,通常通过 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来传达某种道 理或教训。
特点
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幽默讽刺。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具有象征意义,通过这些象征,寓言传达出 关于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例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 毅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叶公好龙》则警示我们表里不一的危害,要言行一致。
这些寓言故事能够启迪人们的心智,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抉择。
寓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
提供灵感来源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丰富的题材和 寓意,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丰富 的灵感来源,启迪他们的创作思
维。
促进文学创新
寓言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 寓意,可以启发文学创作者在形式 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推动文学的发 展。
传承传统文化
寓言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得以传 承和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 者。
寓言中的情节设置与寓意紧密结合, 通过情节的发展来揭示寓意,使读者 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领悟到深刻的 道理。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865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5.png)
目 录
• 故事背景与来源 • 故事情节梳理 • 角色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 • 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意义 • 文学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类似寓言故事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故事背景与来源
鹬蚌相争故事简介
01
02
03
故事概述
鹬和蚌相互争斗,结果两 败俱伤,让渔翁得利。
两篇寓言都传达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但《鹬蚌 相争》更侧重于表现互不相让的愚蠢行为。
与《狐假虎威》比较
两篇寓言都涉及动物形象,但《鹬蚌相争》更注重表现内 在性格和行为逻辑,而《狐假虎威》则更注重外在形象和 欺骗手段。
与《画蛇添足》比较
两篇寓言都表现了愚蠢行为,但《鹬蚌相争》中的愚蠢行 为是双方互不相让导致的,而《画蛇添足》中的愚蠢行为 则是多此一举、自作聪明导致的。
04
双方都不肯让步,持续 争斗不休
结果及其寓意分析
渔夫路过,看到鹬和蚌相争不下,便将 它们一起捉走了
鹬和蚌都因为自己的固执和争斗而遭受 了不幸
寓意:不要因小失大,要看到长远的利 益;不要过于固执己见,要学会妥协和 合作。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注意周围的 环境和形势,避免因为自己的争斗而陷
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情节梳理
鹬啄食蚌肉,蚌夹住鹬嘴 ,两者僵持不下,最终被 渔翁捕获。
寓意提示
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寓 意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斗 ,以免两败俱伤,让第三 者得利。
寓言出处及作者介绍
寓言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
作者介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 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 ,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2024《揠苗助长》课件PPT完美版
![2024《揠苗助长》课件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5f34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1.png)
完美版•故事背景与寓意•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深入解读•寓言故事中的智慧与哲理目•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寓言故事异同•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赏析录故事背景与寓意故事来源及作者简介故事来源作者简介故事情节梳理揠苗助长农夫心急农夫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禾苗枯死寓意与启示尊重自然规律禾苗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强行拔高只会适得其反。
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可急于求成。
踏实做事农夫想要禾苗快速长高,却采用了错误的方法。
这启示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事情,不能投机取巧。
正确面对挫折当农夫看到枯死的禾苗时,一定非常失望和沮丧。
但这也是一个教训,让我们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冷静和反思。
工作与事业在工作和事业中,我们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要期望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要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经验来实现目标。
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不要试图强行改变他人,而是要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沟通和交流。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农夫形象特点勤劳而急于求成缺乏知识与经验朴实而可爱邻居角色定位旁观者与智者对比与反衬人物性格对比与塑造农夫与邻居的性格对比人物塑造的手法情感表达与传递农夫的情感变化01邻居的情感态度02情感传递的方式03故事情节深入解读农夫揠苗原因探究描述了农夫拔苗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变化。
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农夫选择了将禾苗往上拔的方式来“帮助”它们生长。
揠苗过程描述及技巧运用结果呈现与反思结果禾苗都枯萎了,农夫的愿望落空。
通过对比呈现农夫期望与现实结果的巨大反差。
引导读者反思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农夫决定揠苗助长是故事的转折点。
此转折点前后,故事情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农夫的性格、行为以及与自然的关系都在转折点后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2024版六年级寓言《鹬蚌相争》ppt课件图文
![2024版六年级寓言《鹬蚌相争》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9ce7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2.png)
目录
CONTENTS
• 寓言故事背景介绍 • 鹬蚌相争角色分析 • 故事情节梳理与解读 • 寓言深层含义探讨 • 图文结合,生动呈现寓言场景 • 拓展延伸与课堂互动
01 寓言故事背景介绍
CHAPTER
鹬蚌相争故事起源及流传
起源
该寓言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 讲述了鹬和蚌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争 执不下,最终被渔翁得利的故事。
警示人们不要因贪欲 而陷入争斗,最终可 能得不偿失。
学会谦让和合作,实现共赢
鹬和蚌如果能够互相谦让,就不 会被渔翁轻易捕获。
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共同利用资 源,实现更大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谦让和合作 是解决问题、实现共赢的重要途
径。
培养宽容心态,化解矛盾冲突
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够化解矛 盾冲突,促进和谐共处。
职场竞争
在职场中,有些人为了争夺职位、权力等利益而不断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这种行为不仅会 破坏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也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声誉。最终,往往是得不偿失, 甚至可能因此失去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02 鹬蚌相争角色分析
CHAPTER
鹬鸟特点及其在故事中作用
01
02
03
外形特征
鹬鸟是一种长嘴、长腿、 生活在河边的水鸟,以小 鱼小虾为食。
流传
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被 众多文人墨客引用和改编,成为了 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
寓言所蕴含道理与启示
道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双方争执不下,只会让第三者得利。
启示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权衡利弊,避免因为一时 的冲动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理 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024版中国寓言故事精选ppt课件
![2024版中国寓言故事精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95a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3.png)
04
寓言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品德
通过寓言故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诚实、善良、勇敢等优秀 品质。
启发智慧
寓言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 他们的思维能力。
传承文化
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家 长可以让孩子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100%
寓意
讽刺那些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人, 告诫人们要勤奋努力,不要寄希望 于意外之财。
80%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 努力去获得成功和财富,不要依赖 运气或他人的施舍。
狐假虎动物的故事。
寓意
讽刺那些依仗别人威势欺压他 人的人,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 明,不要狐假虎威。
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02
01
03
寓言故事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教育意义,能够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寓言故事,人们可以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和问题,并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寓言故事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人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02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刻舟求剑
故事概述
讲述一个人乘船时剑落入水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打 算以后找回剑的故事。
寓意
讽刺那些拘泥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告诫人们要适应 变化,不要墨守成规。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面对问题时,要灵活变通,不要一味遵循旧 有的经验和规则。
守株待兔
80%
故事概述
讲述一个农夫因为偶然捡到一只撞 死在树根上的兔子,便每天守在树 根旁等待兔子撞死的故事。
寓言中的角色和情节往往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夸张、 拟人等手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揠苗助长课件ppt
![揠苗助长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389b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b.png)
目录
• 寓言背景 • 故事情节 • 人物关系 • 寓言寓意 • 社会意义 • 现代解读 • 总结评价
01
寓言背景
Chapter
古代农业社会背景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人们依赖土地和 农作物生存。
在那个时代,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对于人们的生存至关 重要。
由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工具,古人只能依靠自然的恩 赐和自身的努力来维持生计。
THANKS
感谢观看
农夫发现水稻可以拔高,于是他 开始每天把水稻拔高一些,结果 水稻都死了
后来农夫的水稻也长得很好
03
人物关系
Chapter
主人公与农民的关系
01
主人公是农民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为农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方法,即通过拔高秧苗来促进其生长。
02
农民们对主人公充满了敬意和信任,认为他是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能够带 领大家走向更好的生活。
05
社会意义
Chapter
对农业生产和劳动的启示
01
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反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过度拔高秧苗可能会破坏其自然生长规律,反而导致减
产或生长不良。这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中要尊重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干
预。
02
细节决定成败
在农业生产中,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收成。从选择种子、耕地、
播种到施肥、浇水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时,应该保持冷静和耐心,遵循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这个寓言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传递的道 理,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节奏,人们应 该尊重这些规律,遵循自然的节奏。
如果人们过于急功近利,试图通过非自 然的方式获得快速成功,那么结果往往 会适得其反。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课件(共21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课件(共2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3c3b6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4.png)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01.激趣导引 02.走近古代名人 03.走近作品
04.寓言欣赏 05.导读计划
1.激趣导引激趣导引 Nhomakorabea穿越历史长河与你见面。
激趣导引
守株待兔
2.走近古代名人
走近古代名人
1、你们听过“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吗? 2、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走近古代名人
寓言欣赏
说话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 是应在合适的时机,把话说清楚,让人得到启发, 充分理解言语后面的意义。
寓言欣赏
《殴骥与殴羊》
耕柱子啊,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 用一匹好马或者一只羊来驾车,你是 要鞭策马呢? 还是要鞭策羊呢?
寓言欣赏
每个人的才智都不同,比较起来有很大差 别。有些人很聪明却不努力,如果有老师能鞭 策他勤奋学习,他就能像千里马一样日行千里。 那些不太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要想学有所成只 能靠勤奋吃苦,最后养成了踏实做事的心态, 反而更容易有大成就。
墨子,名翟,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 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主要代 表人物。他和他的弟子们都很厉害,为 了传承自己的思想,编写了《墨子》一 书,对现在的我们都有很深的影响。
走近古代名人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 晚年的孟子与弟子们一起,将自己的思 想著书立说,最终成就了《孟子》一书, 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知识思想宝库。
5.阅读计划
导读计划
3.走近作品
走近作品
走近作品
4.寓言欣赏
寓言欣赏
《多言何益》
墨子的学生子禽问墨子:“先生,我看 到有的同学总是言语诙谐,滔滔不绝;而另 一些同学则往往沉默不语,惜言如金。请您 告诉我,我们是多说话好呢,还是少说话为 妙?”
寓言故事《画蛇添足》课件(共10张PPT)
![寓言故事《画蛇添足》课件(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49f69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6.png)
文言文 为蛇足者,终亡此酒。 译文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寓 言 故 事
故事寓意
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
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
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
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该成语告诫人们切不可
寓 言 故 事
文言文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译文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 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 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寓 言 故 事
文言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译文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寓 言 故 事
文言文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译文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 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 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 同意这个办法。
寓 言 故 事
文言文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译文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 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 你是喝不成了!”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
2024版猴子捞月亮PPT课件
![2024版猴子捞月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e5fc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f.png)
猴子捞月亮PPT课件•引入与背景•故事情节梳理•角色分析与特点•寓言解读与启示•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总结与拓展延伸目录01引入与背景猴子捞月亮故事简介故事起源源自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群猴子在井边玩耍,发现月亮倒影在水中,误以为月亮落入水中,于是设法捞取的故事。
情节发展猴子们采用各种方法尝试捞取月亮,如倒挂金钩、猴子捞月等,最终发现月亮仍在天上。
故事内涵揭示了人们面对问题时需要冷静思考,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
文化背景与寓意文化背景寓意解读教育目的文化传承跨学科融合030201课件制作目的和意义02故事情节梳理描述猴子们使用各种方法尝试捞月亮,如使用树枝、藤蔓等。
用图片展示猴子们捞月亮的有趣场景,突出它们的智慧和努力。
猴子们决定要捞出月亮,展示它们的决心和团结精神。
最终发现真相03角色分析与特点猴子们的性格特点模仿性强好奇而活泼猴子们善于观察和模仿,这种特点在故事中表现为他们相互模仿捞月亮的动作,形成了有趣的场景。
缺乏思考1 2 3对比和衬托推动情节发展增加趣味性和多样性其他动物角色的作用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的关系人物塑造推动情节发展01情节发展反映人物性格02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相互作用0304寓言解读与启示寓言所传达的道理观察事物要仔细,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就下结论猴子们只看到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倒影而非实物,因此闹出了笑话。
这告诉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深入细致,不能只看表面。
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凭主观臆断猴子们试图通过捞水中的月亮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却忽视了月亮只是天体,无法被捞取的客观事实。
这启示我们,在做事时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仅凭主观意愿行事。
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提高观察力,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我们需要提高观察力,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尊重客观规律,避免盲目行动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24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共32张PPT)
![24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f51ad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5.png)
知识链接
知文意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3.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其人舍然大喜
3.“晓之者”又是怎样解“忧”的?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劝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晓寓意
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2024寓言四则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2024寓言四则优质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f873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d.png)
寓言四则优质公开课ppt课件contents •寓言故事背景及意义•第一则寓言:《狼和小羊》•第二则寓言:《乌龟和兔子赛跑》•第三则寓言:《农夫与蛇》•第四则寓言:《北风和太阳》•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01寓言故事背景及意义寓言起源与发展历程寓言的起源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炼,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学形式。
发展历程寓言在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庄子》、《列子》等著作中均有大量寓言故事。
随着文学的发展,寓言逐渐与其他文学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寓言文学。
寓言在文学中地位与作用文学地位寓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意深刻的道理,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用寓言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传达出深刻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迪和道德教育。
寓言一《愚公移山》讲述了一个愚公带领家人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移走的故事,寓意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寓言三《画蛇添足》讲述了几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个人贪快多画了一只脚,结果反而输了比赛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多此一举。
寓言四《自相矛盾》讲述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夸自己的矛能刺穿任何盾,自己的盾能抵挡任何矛,结果被人问得哑口无言的故事,揭示了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自相矛盾的道理。
寓言二《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人在船上掉了剑,却在船上刻下记号,等船靠岸后再去找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
本次课程所选四则寓言简介学习目标与意义阐述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所选四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内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寓言创作和欣赏。
意义阐述学习寓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
通过寓言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寓言的创作和欣赏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 课件(共15张PPT)
![24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 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0cf1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2.png)
今天我们的学习认识了以为似乎是“傻子”的 杞人,但从现在看来他却是一位多么有远见的人, 如今的地球已经有很多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大 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升高……让我们为 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课文分析
故事起因: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故事发展: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故事结尾: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开导他的?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2) 晓之者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 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 的气体之中有光耀的,即使它坠落了,也不会造成伤 害。”这个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 说:“大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塞得满满的, 没有地方空着,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行走, 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呢?”这个人放下心来显得十分 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非常高兴。
qǐ
杞人忧天
wú
亡
zhònɡ
中伤
chú cǐ
躇 步跐蹈
shì
舍然
自学检测 (一)看谁读得好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自学检测
(二)看谁说得对
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不求十分 精确,只求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大 家分析。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 不能有所中伤。 3.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4.奈何忧其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于网络 制作者:辛勇(老师)
`.
1
拔苗助长1
❖
从前,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
民,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
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
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
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
象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
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
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
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
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
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
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
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
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
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
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
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
起蛇来。
12
画蛇添足2
❖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
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
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
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
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
领, 于是,他便左手提着
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
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
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
了。
14惊弓Βιβλιοθήκη 鸟1❖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 更羸的射箭能手。
❖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
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
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
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
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
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
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
“是吗?”魏王信不
过自己的耳朵,问道,
“你有这样的本事?”
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
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
己还不自知呢!
11
画蛇添足1
❖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
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
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
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
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
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
谁喝呢?
❖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
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
❖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 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 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 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 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 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 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 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 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 剑,不是很糊涂吗?
18
守株待兔
❖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
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
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
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
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
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
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
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
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
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
的!
8
狐假虎威4
❖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
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
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
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
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
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
“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
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
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
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
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
鼠窜。”
9
狐假虎威5
❖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
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
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
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
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
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
16
惊弓之鸟3
❖
更羸说:“它飞得慢,
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
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
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
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
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
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
掉下来了。”
❖
后来用“惊弓之鸟”
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
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
17
刻舟求剑
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
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
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
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拖
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
2
拔苗助长2
❖
一进家门,他一边捶
腰,一边嚷嚷:“哎哟,
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
他儿子忙问:“爹,您今
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这
样?”农民洋洋自得地说:
“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
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
觉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
里跑。到田边一看,糟了!
早拔的秧苗已经干枯,后
拔的也叶儿发蔫(niān),
耷拉(dāla)下来了。
3
杯弓蛇影1
❖ 乐广曾经有一对亲密的朋友, 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 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 些日子来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 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 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 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 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 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 了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角 弓的影子了。
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
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
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
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
奔四散。
10
狐假虎威6
❖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
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
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
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
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
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
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
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
6
狐假虎威2
❖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
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
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
突然说话了:“哼!你不
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
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
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
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
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
裁与惩罚。”
7
狐假虎威3
❖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
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
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
4
杯弓蛇影2
❖
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
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
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
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
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
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
他其中的原因,客人心情
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
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
了。
5
狐假虎威1
❖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 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 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 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 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 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 逢的好机会,于是,便 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 力的将他擒过来。
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
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
不算晚呢!”
13
画蛇添足3
❖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
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 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 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 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 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 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 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 了!"
❖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
❖
更羸说:“请让我试
一下。”
15
惊弓之鸟2
❖
更羸并没有取箭,他
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
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
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
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
来。
❖
“啊!”魏王看了,
大吃一惊,“真有这本
事!”
❖
更羸笑笑说:“不是
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
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
“你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