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书鉴赏

欣赏书法要真正理解中国书法的传统而把握精粹,但又不为古人所囿,具有发展的眼光“金陵八家”之一龚贤曾说:“作画难,而识画尤难,天下之作画者多矣,而识画者几人哉?”(《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绘画如此,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书法靠线条布白的变化来表现形式、情感、意境,不象绘画还可以用自然物象的形神来对照比较。鉴识书法好坏,更为抽象而令人不可捉摸。故孙过庭《书谱》引老子的话说:“下土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

因此,不仅有书画家,也有鉴赏家。所谓鉴赏,就是鉴识、欣赏。有鉴无赏,难为真鉴;有赏无鉴,不是真赏。鉴是赏的前提,赏是鉴的深入。鉴多理性,赏多感性。书法欣赏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绪,及其意境与审美趣味、格调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书家靠手来创作,欣赏者靠眼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另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爱好差异也使欣赏的角度与观点不同。

欣赏书法是件难事,而欣赏行草书更难。清人刘熙载说:“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艺概》)。因为篆隶正楷均有明确的规矩法度,这种书体易见书家功力,而行草书虽有法则,然有极大的可变性。所以书家作行草书比写楷书篆隶自由得多,束缚性小。行草书特别是狂草书体形式可以使书家的艺术感受、情怀、性灵得到充分发挥。苏东坡咏西湖的诗很有意思,“水光潋滟晴方好,”可以比喻为篆书、隶书、楷书的欣赏,“山色空蒙雨亦奇”,不正是行草书的变幻、朦胧、

深邃、无垠的境界吗?今从笔法、布白、神采诸方面来谈谈书法的欣赏,特别是行草书的欣赏。

笔法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永不衰竭的东方艺术,就是有两个因素:一是毛笔所写出的线条丰富细腻,变化无穷;二是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含有自然物象、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行草书与楷书用笔特点不同,“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书谱》)。楷书要求一笔不苟,笔笔独立不相连续,靠笔势、笔意使字贯气,而有飞动之势;行书应用牵引、笔势的动作增加变化,风流潇洒;草书用笔纵横跌宕,绚缦多姿。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行草书在用笔上与其他书体比较,大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笔法丰富。玉箸篆就是圆笔藏锋一种笔法,汉隶、魏碑一般以方笔为主,行草书的笔法有提按顿挫、方圆中侧、悬针垂露、连绵飞白等,?囊括了其他书体一切笔法,而且有些用笔是其他书体所不具备的。宋代行草大家米芾自称其书“八面出锋”,就是说笔势奇宕、笔法丰富。清代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诸家以隶法作篆,以北碑法作篆,以行草笔意作篆隶,就是为了丰富篆隶的笔法。碑学书家的这种创新,对近代书法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人们津津乐道其中二十多个“之”字,无一相同,除了结体上的变化外,更主要的是笔法变化。今所见到唐人摹本,有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三家。虞、褚为一代大家,其摹本笔意淳雅,但俱带有虞、褚自身笔意在笔法笔势上不及冯摹本丰富而有变化。应该说冯摹本更接近右军真迹的推想,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侧互用。中锋用笔是书法线条的根本所在,但不等于排斥侧锋;将侧锋视为书法上的“禁区”,这是错误的。线条的变化,从外形上看,无非是曲直,起笔收笔亦不过方笔、圆笔,或方中寓圆、圆中寓方。但从质地来看,主要就是中锋、侧锋。中锋笔法丰满圆润,元气内含,侧锋笔法锋芒崚嶒,精神外露。中锋为本,侧锋取势,中侧并用,方为上乘。不妨以怀素的草书为例。他的《大草千字文》似乎比《自叙帖》更有“惊蛇走虺,骤雨狂风”之势。因为《自叙帖》以中锋为主,若铁线使转,而《大草千字文》中侧并举,颠腹互用。正如韩冬郎《题怀素草书屏风》所形容那样:“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节奏

人们形容书法为“线条音乐”。因为书法线条的抑扬顿挫、轻重徐疾,若音乐的节奏、旋律。毫无疑问,行草书用笔特点的节奏感要比其他书体强烈。然而“动的势,今只静静地留在静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它再现在眼前,于是在既定的形中,就会看到活泼地往来不定的势”(沈尹默《书法论丛》)。此处的“想象体会的活动”,就是欣赏深化的?活动。如黄山谷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其笔意奔放,笔势超迈,其线条“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山回路转,不可端倪,其用笔节奏变化,令人得到“行到水穿处,坐看云起时”的艺术趣味。

行气

行气就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有连贯呼应,顾盼情生的意态。行气不单是行与行的疏密曲直变化,同时字与字、行与行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若行云流水,自然成文方妙。因此行草不会写在方格上,至多是分行的“乌丝栏”

线,若行草书字与字横竖都成直线,状如算子,就索然寡味了。

章法

章法就是整幅书法的布白,绘画上称为构图。行草书章法忌平,要活泼而多变化。邓石如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若孙过庭《书谱》,有人批评为“一字万同,”同时在章法上也缺乏变化,与张旭《古诗四帖》两相对照,就没有大起大落,显得平了一些。当然后者是狂草,乃有所不同。就是《书谱》与“二王”墨迹来比较,孙过庭显得循规蹈矩、温温儒雅;而王羲之书则“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袁昂《古今书评》)。

若手卷款式,为行草书章法变化提供了驰骋发挥的天地。优秀的行草作品使你感到若卧游九曲黄河、万里长江,与中国绘画的山水长卷,咫尺展千里之势,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是图,一是书,图易于从自然界联想造境,而书须从内心世界去造境,同样感受其韵味、神采、意境。

神采

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某书浑雄,某书质朴,某书秀逸,是指风格;某书“书卷气”,某书“金石气”,某书“山林气”,某书“市侩气”,是指格调。杨雄说“书为心画”。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是其人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其人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这是掩盖不了假装不得的。《世说新语》上有一则曹操的故事:“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这说明人的装束位置可以变换,然人的气质、精神、风度总要流露出来。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