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大师二入四行论
8_9世纪流传于吐蕃的禅宗派别考_兼论宁玛派与禅宗的思想渊源
视 。但慧能的南宗已转向主要以 《金刚经》 为依凭 。 慧能在拜见五祖弘忍之前 “忽见一客读 , 《金刚经》 , ( 坛经》 惠能一闻 ,心明便悟” 。《 第 2 节) 他自己在后 来的传法过程中也劝人习修此经 “ : 善知识 ! 若欲入 甚深法界 、 入般若三昧者 , 直修般若波罗蜜行 , 但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 即得见性 , 入般若三昧 。 ” ( 坛经》 《 第 28 节) 所以从所尊奉的经典上来看 ,摩诃 衍在吐蕃所传播的当是北宗禅 。 从思想内容上看 , 吐蕃僧诤中印度僧人的第一 ζ λ 个问题就是 “ : 今看心 , 除习气 , 出何经文 ?” 印度僧 人对这个问题如此重视 , 据此判断这是摩诃衍在吐 蕃宣传的一个重要观点 。不仅在开篇 “看心” , 这个 问题后来还被再次提及 , 摩诃衍在自己上给吐蕃赞 { λ 普的奏章中也有这样的陈述 “ : 其习禅者令看心” 。 “看心” 是北宗禅的一个重要修习方法 , 北宗禅的创
73
期) ,等等 。但是 , 学者们在论及传入吐蕃的禅宗时 往往对 “禅宗” 这一提法以一种较为笼统的姿态对 待 ,或者认为当时传入吐蕃的禅宗派别就是摩诃衍 代表的派别 ,这都是值得商榷的 。由这个问题还会 引发另外一个问题 : 宁玛派中的禅宗思想究竟源自 禅宗的何门何派 ? 根据各种资料分析 ,8 到 9 世纪 传入吐蕃的禅宗派别可以确定的有净众 、 保唐宗 ; 北 宗 ; 南宗 。 净众 、 保唐禅是形成于西蜀的一个禅宗派别 。 这一派肇始于智诜 ( 609~702 年) 。宗密 《禅源诸诠 集都序》 把当时的各种禅宗流派分为十宗 ,又统为三
四行观
《四行观》乃初祖达摩四论之一,由理入而起四行,至于行解相应,是修道之通途也。
所谓“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引《景德传灯录》卷三达摩章)。
理入者,即明佛心宗,得真正见解。
体认此一念不生,而又了了灵知之心,禅宗所谓得一下手处,或曰得力处是也。
然不少修道人以此为明心见性,则大误矣。
古德云:“断除妄想重增病,执取真如亦是邪。
”概见此“离念之灵知”,如见大门,明确修道之方向,而犹未入门,焉谈登堂?如之何?必进而体认此明了之心也不可得,方是禅宗所说之明心见性。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此之谓也。
古德云:“老僧不在明白里。
”亦此之谓也。
祈请有志之士放下自我,参访明师,以期发明心地,不可坐以自误也。
既此明了之心也不可得,次而起修四行,渐除习染,必至于净尽,方克圆满。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就是此意。
四行者何?一曰报冤行,所谓诸苦缘于宿业,甘心忍受,从而体冤进道;二曰随缘行,所谓得失从缘,心无增减,从而冥顺于道;三曰无所求行,所谓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故息想无求;四曰称法行,所谓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故修行六度而无所行。
从今天开始,学习中华禅宗初祖达磨的“四论”,即达磨四论。
第一是四行论,或叫四行观,或叫四行观论;第二是血脉论,第三是悟性论;第四是破相论。
首先学习达磨第一论——四行论,或叫入道四行观论,或叫入道四行观。
大家注意,从这个题目就能看到其重要性。
“入”是趋入、进入、趣入,“道”是道路、方法,“入道”就是趣入菩提的方法。
学佛必须要入道,只有入道才能进入正法之门。
入道之后,是修道,进而证道。
我们要看到门、摸到门,然后进到门,不进门就不能修道。
就像小孩子要受启蒙教育,为什么要受启蒙教育?就是为了入门。
先有启蒙教育,然后才能谈进门,之后才可以谈登堂入室。
“入道”,是进入正法之门的基础,所以大家要认真学习。
先看第一段: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
二入四行观原文翻译
二入四行观原文翻译般若波罗蜜二入四行观是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个观念是六朝时期的僧肇大师提出的。
原文如下:二入四行观者。
谓众生心行。
犹如虚空。
常在目前。
亦复未知常住之空。
空无常用。
观知生死及涅槃。
不二不起。
迷倒生起。
皆由颠倒。
颠倒根本。
谓无明。
无明触境。
生心。
心生取着。
取着成业。
业成招苦。
苦果必有苦因。
推其苦因。
皆由无明。
无明无定体。
推至于本。
亦复无名。
法本无名。
今即强为名者。
其名不实。
不实之名。
都无当体。
深观知诸法。
亦复如是。
是故经云。
一切法无所有。
毕竟空故。
应舍二边也。
内心外境。
合为一观。
再观一境。
从何而始。
若从外境观者。
观一切法皆从因缘生。
因缘生故。
皆有为法。
有为法故。
必有生灭。
生灭相故。
非实是法。
以非实是法故。
亦可息心达本源矣;若从内心观者。
一切众生皆有本觉真心性净明体自然而有照性不动妙用恒沙三昧等是也。
但背尘合觉时始照用起动故见始不始于始心性明不动故不见动者动用恒沙三昧等皆动也。
当知始从一念无明而起耳缘取着乃成六识耳缘取着一切法耳缘取着一切法即分别心是也一切分别皆从六入处缘有得着耳缘取着一切法耳缘取着一切法即起意识分别一切法意识分别一切法即起吾人性中自然而有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即起我见我见起即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即起贪嗔痴等是也如是等法皆从一念无明而生从六入处缘有得着耳缘取着耳缘取着一切法耳缘取着一切法即起意识分别一切法意识分别一切法即起吾人性中自然而有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即起我见我见起即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即起贪嗔痴等是也如是等法皆是不实妄想妄想故空空故即是真如本性也如是正观不见一切法有所从生处耳缘取着一切法耳缘取着一切法即起意识分别一切法意识分别一切法即起吾人性中自然而有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即起我见我见起即分别一切法分别一切法即起贪嗔痴等是也如是等法皆是真如本性中本来寂灭寂灭故即是真如本性也正观竟即为十念中之念佛也念佛之时不得作有无结使念佛者当从称名念佛一门深入直趣往生净土始得此中观心未了生死何由而毕故当信净土信心自得念佛一门易行疾至不谬者也翻译如下:所谓“二入”者,就是观内心和外境,使它们合而为一;“四行”者,就是观一境从何而始。
南北朝十大名人介绍
南北朝十大名人介绍拓跋珪北魏开国皇帝,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年)魏王拓跋珪进攻后燕军在参合陂之战歼灭四五万燕军。
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
次年,燕国皇帝慕容垂带病亲征北魏,魏军败绩,但慕容垂病重,被迫退兵。
不久后慕容垂病死,拓跋珪亲率40余万大军,南下进攻后燕,夺得并州(治今太原市西南),又东出井陉进入河北州郡,就地取粮,扩大战果。
占领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等,后燕被切断为南北两部。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徙都平城并称帝,史称魏道武帝。
拓跋珪道武帝性情残忍,后为其子拓跋绍所杀。
同年道武帝长子拓跋嗣平乱继位,即明元帝。
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
其子拓跋焘继位,即太武帝。
他励精图治,国力大盛,并屡次攻掠南朝宋。
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胁后展开统一华北战争。
在439年攻灭北凉后结束“五胡十六国时期”,与南朝宋对峙。
北方至此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宇文泰代郡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北朝西魏权臣,爵封“安定公”,谥“文”,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
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
宇文泰宇文泰是关陇集团的继承者,贺拔岳是首位,关陇集团一词由哲学兼历史学泰斗陈寅恪所创,是指北朝的西魏、北周至隋、唐期间,籍贯为关中(今陕西省)、陇西(今甘肃省东南)的门阀士族。
汉胡混血、文武合流是其特色,他们占据了当时的统治阶层。
关陇集团不但以武川人为滥觞,数个朝代的肇造者亦出于武川,或武川人后代。
清代考据学史家赵翼所著的《廿二史箚记‧卷十五》提到:“北周隋唐皆出自武川。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曾如此形容关陇集团:“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他并多次引用《庾子山集》,证明关陇士人与鲜卑胡姓的关系。
孝武帝为高欢所制,有意联合关中镇将贺拔岳对付高欢。
释永信语录
2019-2-17师父,我很命苦,有没有什么方法改命?根本上说,一切从念头上下功夫,念头改了,啥都改了。
具体咋办?要修福增慧。
如果能舍就会有福德,真能舍就能生发我们的智慧。
这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却很难。
心修定慧,弟子在生活与工作中哪种办法最简单、最有效?安住当下,干啥是啥。
我们时常讲觉悟,觉悟什么呢?宇宙人生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就是认清你自己,觉察到真正的自己。
就是觉悟自己的本心本性而已。
觉悟到释迦佛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相。
\怎样才能有大根器?大根器是我们累世所积累的福德因缘,是我们当世修行的基础,但现在也会成为过去,还需我们当下精进用功,以成就未来的解脱因。
我想跳出三界,怎奈影子囚在红尘,怎么办?所谓三界也是因缘所生之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悟得此因缘空性,虽处红尘,当下即能超越,证入空、无相、无愿的三种解脱法门,解开烦恼的束缚。
有人说先有物质,物质生出意识,那物质从哪里来的?心不自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
心物互为因果,没有谁先谁后。
物质乃至世界的起源与消失,都是因缘的结果。
《阿含经》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界也是迁流不息、变动不居的,有情众生也是在无尽缘起的诸方时空中,“此方灭尽,转归他方;他方灭尽,还归此方”,最终直到终成正觉。
一个人若能活在每一个当下,做好每一个当下的事情,他的修行就到家了,也就更能看透得与失了。
达摩祖师西来意,为何祖师们从不说破?每个人开悟的因缘都不尽相同,而且宗门直指人心,不历阶级。
故宋释云有言: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缘果是贯通三世的。
人生就像栽树,心地犹如田地,种好自己的地,时候到了,自然会有收成。
佛陀睹明星而悟道,看见的是哪颗星,还是另有所指?不管是哪颗明星,就看你能否顺着佛陀所“指”而见道,并敢于直下承担:哦,原来我也本具佛性,我亦能成佛!师父,修行到何等境界才能达到无欲望呢?欲望有善法欲,关键是我们能否把欲望转化为我们的念力和愿力。
论菩提达摩“二入四行”思想的历史贡献
或取讯行人 , 即目舒之 , 或 或讨雠集传。南北 国史, 等研 究 , 但厘 清 一 些 附 会 史 料 , 彰 显 达摩 在 历 不 更 附见徽 音 。 郭 碑 碣 , 其 懿 德 , 效 旌 皆撮 其 志 行 , 其 史上 的实存意 义: 举 一个对后世 毫无影响 , 毫无历史
器略 ” , 2) 因此 , 研 究 成 果 带 有 极 高 的 作用 的人 物 , 们 不会 去关 注 , 不用 说 去神 化 他 、 …( p 5。 4 其 人 更
—
有关菩提达摩的生平和思想资料 , 不论从史实
初非常少。只有北朝时期北魏杨街之 的《 洛阳伽蓝 年 间的时 间起 讫 为 54~57年 , 达 摩 在 中 国活 3 3 故 记》 有 两 条 , 到 菩 提 达 摩 参 观 永 宁 寺 的事 动的时间分别以这 两个年代为依据。 中 提 。我们大致可 情[( ,O ,0 。胡适 在其《 提达摩考》 文 以确定达摩祖师在 中国弘法最小时 间跨度为 4 8 5 P0 14 ] I00 ) 菩 一 7
老志》 等文献 。 现代学 术界不少学者 以此质疑达摩 想 的 。 祖 师 的历 史贡献 , 并且 这种 质疑 被 当 今 的学 术界 广 然而这 种 现 象 只 表 明 了 佛 教 在 中 国大 地 上 已 泛认 可。而《 续高僧传》 卷十六 的记载正好解释了 经 独 立 , 但是 并 不 意 味 着佛 教 的成 熟 , 不 能 证 明 也
方 瑾
[ 摘
要】菩提 达摩对于 中国佛教 的贡献 , 中体现在 其禅法思 想造就 生机 勃勃 、 集 独具特 色的 中国禅 宗上。从禅 宗思
想内核 来看 , 达摩后世的 中国禅宗 , 主要遵循并继承着 达摩“ 二入四行 ” 的思想本质。其所 开展 的理入 行入 , 不但 兼容世 间、 出世 间二 法, 更为 中国禅宗的终极 追求 , 开创 了佛教 的新方 向。
第二讲《二入四行观》导读
第二讲:《二入四行观》导读一、达磨祖师及其著作简介【生平】南天竺国人。
婆罗门种姓。
国王之三太子。
依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而悟道,为西天二十八祖。
南朝宋代(420—479)来到中国,于梁大通元年(527)至金陵,见梁武帝,因缘不契,后到北魏嵩洛一带传法,曾栖止少林寺,终日面壁,人称“壁观婆罗门”。
达磨祖师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
被当作异端,遭到正统义学沙门的迫害。
数度遭毒,第六度遭毒时,感到世缘已尽,不复自救。
只履西归。
身边弟子著名者有慧可、道育、僧副,在家弟子有昙林、杨衒之。
【著作】现存署达磨名字之著作,有八、九种,公认著作是《二八四行观》。
以《楞伽师资记》所载为准。
另有,敦煌本和朝鲜天顺本《二入四行论》,在《四行观》之外,还收录了达磨祖师之弟子的言论,被学界公认为最有价值的版本。
二、《二入四行观》导读《二入四行观》为宗门修行之大纲。
主张藉教悟宗、定慧等持,为如来禅之特色。
其义理幽微,体系严密。
惜乎祖师禅(不立文字,当下直指,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兴起之后,少有人讲解,以致无闻。
今法门秋晚,去圣时遥,善知识难遇,末世行人欲入祖师门庭者,舍此《四行观》者,恐难契入。
[弟子昙琳(达磨祖师的弟子,在家居士)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原无“人”字,据《卍续藏经》本补),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
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即大乘教法),故舍素从缁(指舍俗出家。
素,借指在家人。
缁,指代出家人。
从,一作“随”),绍隆圣种。
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按】简要介绍了达磨祖师的身世及道德)。
悲悔边隅正教陵替(废弛,衰落),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按】介绍达磨祖师来华的原因)。
忘心之士(《楞伽师资记》作“亡心寂默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楞伽师资记》作“取相存见之流”),乃生讥谤(【按】介绍达磨祖师在华传法的大致情况)。
于时,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
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善蒙师意(【按】介绍达磨禅师的法嗣)。
达摩四行观原文白话文
达摩四行观原文白话文
达摩四行观的原文和白话文如下:
原文:若见怨贼,以手摩顶谓曰:“我与尔有大仇隙,必欲害尔。
尔今压在下,我居其上,尔宜敬奉,不可抗拒。
”如此三日,然后可试其法。
至第四日,令其东行,而以手逆划七刀,其地树一旗,曰:“今日当见真道。
”其人果如其言,东行七步,逆划七刀,就地树一旗,其人礼拜,愿受正法。
以手摩顶,谓曰:“尔已获道,宜善自珍重,不得宣说。
”
白话文:如果看到敌人,就用手抚摸他的头顶说:“我和你有很深的仇恨,一定要伤害你。
你现在被我压在下面,我在上面,你应该敬畏我,不可以反抗。
”这样过了三天,然后可以试试他的方法。
到了第四天,让他向东走,然后用手逆着划七刀,在地上树一面旗,上面写着:“今天应该见到真正的道路。
”那个人果然按照他的话去做,向东走七步,逆着划七刀,然后在原地立一面旗,那个人向他鞠躬,希望接受正法的教导。
然后他用手摸他的头顶,告诉他:“你已经得到了道路,应该好好保护自己,不要去宣扬。
”。
中国禅宗的传承和流派
中国禅宗的传承和流派禅起源于印度,并不是佛教专有,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学习外道禅,证道成佛之时,就是对禅的开悟。
禅宗传入中国,是在南北朝时期。
公元520年前后,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航海来到中国,入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开始传授佛法。
初祖达摩一、禅宗名称的由来禅宗主张以“禅定”方式修习佛法,因此称为“禅宗”。
禅宗讲究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要通过“禅定”来实现。
佛教有“戒、定、慧”三学,“禅定”就属于其中的“定学”。
最初,“禅定”特指僧人“坐禅”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入定状态,所谓“万缘俱息,杂念不生”,即使僧人也很难做到。
随着禅宗的普及和大众化,对“禅定”有了更广义的解释。
在修习过程中,能够专注一境,心神不散,持之以恒,有所领悟,也就是“禅定”,这是普通信众能做到的,这样更利于禅宗的普及。
二、中国禅宗的传承初祖达摩。
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修习大乘佛法。
南朝宋末年自海路到广州,后入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圆寂,终年150岁。
北魏时期,达摩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二入四行”禅法,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
相传他的著述有《达摩论》、《二入四行论》、《无心论》、《正心论》、《悟性论》、《安心法门》、《修心要论》等。
中国禅宗称达摩为“西天(印度)二十八祖”的第二十八祖,东土(中国)禅宗初祖。
达摩颇具神通,留下“达摩面壁”、“一苇渡江”的传说。
二祖慧可禅师断臂故事二祖慧可禅师(公元487—593年)。
俗姓姬,名光,虎牢(现在的河南荥阳)人,年少为儒生,精通易经,后在洛阳龙门香山出家,钻研三藏佛典,始终未能了悟生死。
40岁那年,忽然梦到一个神人,告诉他这样枯坐修行没有结果,真正的大道在南方。
慧可知道这是神人的点化,于是南行去嵩山少林寺,拜见达摩祖师。
达摩本来无意收徒,一心面壁,对慧可不予理睬。
慧可心意坚韧,把拒绝当做对自己的考验,始终不离左右,时值寒冬,下起大雪,慧可在达摩洞外,一动不动站了一夜,积雪没过了膝盖,终于打动达摩。
达摩四行观译文
达摩四行观译文?
答:达摩四行观译文如下:
达摩祖师所传的大乘佛法心要,总结为“理入”和“行入”两种修持方法。
首先,用“理入”来安心。
所谓“理入”,即是凭借经教来发明我们的心地,启发我们本具的真性。
我们的真如法性原本与佛无二,只因客尘烦恼的覆盖,不能显发。
如果能明了此理,不被妄想所牵累,就能进入无分别、寂然无为的境地,这就是“理入”。
其次,用“行入”来发起行动。
“行入”包括四种行持:
一、报怨行。
修行之人在遭受苦难时,应从内心思惟观察:我们无始劫来,因无明遮蔽真性,流转生死轮回,彼此伤害,冤冤相报,无有止境。
既然知道这些业报都是我们自作自受,就应当甘心情愿地接受,毫无怨言。
二、随缘行。
对于现前的种种苦乐境遇,都应以无我观来处理,不计较得失。
三、无所求行。
了知三界如火宅,不应贪着,应求出离。
四、称法行。
以自然的态度,明定理,除妄想,来行一切行,以至行所无事。
这四种行持,就是“行入”。
达摩祖师所传的大乘佛法心要,即是以“理入”来安心,以“行入”来发起行动。
这样的修行方法,能使我们逐渐契入真如实相,成就无上菩提。
1讲禅宗的渊源与历史
慧能初见五祖, 五祖问:“你从哪儿来?” 慧能道:“从岭南来。” 五祖问:“你到这里想干什么?” 慧能道:“不求别事,只求作佛。” 五祖道:“你这个獦獠,又是岭南 人,你怎么能够成佛呢?” • 慧能道:“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佛 性却没有南北之别。”
六祖慧能
• 六祖慧能著有《坛经》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禅语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 世纪的古代印度。 6-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 当时的迦毗罗卫国( 当时的迦毗罗卫国(今尼 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 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 所创其原姓乔达摩 其原姓乔达摩, 所创其原姓乔达摩,名悉 达多(一切事成) 达多(一切事成),因而 又称“释教” 又称“释教”。 佛教与基督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 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从三国两晋开始逐渐流 传开来, 传开来,越来越显示出自己 的独立品格。魏晋时代, 的独立品格。魏晋时代,佛 教与玄学合流, 玄学合流 教与玄学合流,大乘佛教的 般若学” 玄学” “般若学”借“玄学”之风 繁盛起来;东晋、 繁盛起来;东晋、十六国时 期,出现了汉地佛教的第一 个高潮。 个高潮。经过四五个世纪的 流传之后, 流传之后,中国佛教进入了 宗派形成和发展的大成时期。 宗派形成和发展的大成时期。 三者鼎足而立。 儒、佛、道三者鼎足而立。
断臂求法
• 达摩此时仍未被感动,斩钉截铁地说:“让我把法传给 你,除非天上下红雪。” • 慧可听到这话,知道达摩仍然在担心自己把道教、儒 教和小乘佛教混入大乘禅学,就决定断臂已表自己的决心。 于是他顺手抄起一把戒刀,将自己的左臂砍落在地,飞溅 的鲜血很快把亭前的积雪染成了红色。 • 对于下红雪,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故事,说慧可断臂后, 观世音菩萨非常感动,便撒下一块红绫,把整个寺院罩住, 达摩睁眼一看,天空变成了红色,真以为下了红雪,便把 慧可搀进亭内,达摩深受感动,便把衣钵法器传给了慧可, 慧可从此就成了禅宗的第二代祖师。
英文--达摩二入四行观
T H E E S S E N C E O FM A H A Y A N A P R A C T I C E 達磨二入四行觀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and annotated by the Chung Tai Translation CommitteeMay 2010 v1.4.6Namo Fundamental Teacher Shakyamuni Buddha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S UTRA O PENING G ATHA開經偈The Dharma, infinitely profound and subtle,Is rarely encountered even in a million kalpas.Now we are able to hear, study, and follow it, May we fully realize the Tathagata’s true meaning.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T HE E SSENCE O F M AHAYANA P RACTICEby Master BodhidharmaComplete title: “Great Master Bodhidharma’s Essential Discourse on Entering the Mahayana Path by Principle and by Practice”To enter the Great Way there are many paths, but essentially they are of two means: by Principle and by Practice.Entering the Way by Principle means to awaken to the Truth through the doctrine, with a deep faith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have the same true nature. Obscured by the fleeting dust of delusions, this nature cannot manifest itself. If one can relinquish the false and turn to the true, fix the mind in “wall meditation”, understand that there are neither self nor others, that mortals and saints are equal and one—abiding this way without wavering, clinging not even to the scriptures, then one is implicitly in accord with the Principle. Being non-discriminative, still, and empty of effort is to Enter by Principle.Entering by Practice means following four practices that encompass all other practices. They are: accepting adversity, adapting to conditions, seeking nothing, and ac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rma.What is the practice of accepting adversity? When suffering, a practitioner of the Way should reflect: “For innumerable kalpas, I have pursued the trivial instead of the essential, drifted through all spheres of existence, created much animosity and hatred, maligned and harmedothers endlessly. Even though now I have done no wrong, I am reaping the karmic consequences of past transgressions. It is something that neither the heavens nor other people can impose upon me. Therefore I should accept it willingly, without any resentment or objection.” The sutra says, “Face hardships without distress.” How? With thorough insight.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in mind, you are in accord with the Principle, advancing on the Way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adversity. This is called the practice of accepting adversity.Second is the practice of adapting to conditions. Sentient beings are without a self, being steered by karmic conditions. Suffering and joy are experienced together as a result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 Any reward, blessing or honor is a consequence of past causes; nothing remains whe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re exhausted. So what is there to be joyful about? Knowing that success and failure depend on conditions, the mind remains unmoved by the wind of joy, experiencing neither gain nor loss. This is to be in harmony with the Way. Therefore it is called the practice of adapting to conditions.Third, to seek nothing. Ordinary people, in their perpetual ignorance, crave and form attachments to everything, everywhere. This is called seeking. The wise are awakened to the Truth, and choose reason over convention; even though their forms follow the law of causality, their minds are at peace and empty of effort. Since all existence is empty, there is nothing to be desired. Blessing and Darkness always follow each other. This long sojourn inthe Triple Realm is like living in a burning house; to have a body is to suffer, how can one attain peace? Those who understand this renounce all mundane existence, cease desires, and stop seeking. The sutra says, “To seek is to suffer, to seek nothing is bliss.” It follows that to seek nothing is to truly follow the Way. This is the practice of seeking nothing.Fourth,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rma. The principle of intrinsic purity is the Dharma. By this principle, all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empty, without defilement and attachment, without self or others. The sutra says, “In the Dharma there are no sentient beings, because it is free of the impurities of sentient beings. In the Dharma there is no self, because it is free of the impurities of self.” When the wise believe in and understand this principle, they should als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rma. There is no parsimony in the Dharma, so practice the giving of body, life, and possessions without any reservation. Understand and achieve “triple emptiness”, with no reliance and no attachment. One liberates others without becoming attached to form, thus removing impurities. This benefits oneself, benefits others, and also glorifies the bodhi path. Dana is perfected this way; so are the other five paramitas. In order to relinquish delusions, one practices these six perfections, yet nothing is practiced. This is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rma.T HE E SSENCE O F M AHAYANA P RACTICEby Master BodhidharmaComplete title: “Great Master Bodhidharma’s Essential Discourse on Entering the Mahayana Path by Principle and by Practice”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To enter the Great Way there are many paths, but essentially they are of two means: by Principle and by Practice.Entering the Way by Principle means to awaken to the Truth through the doctrine, with a deep faith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have the same true nature. Obscured by the fleeting dust of delusions, this nature cannot manifest itself.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达摩大师二入四行论
《二入四行论》摘要菩提达摩著夫入道多途。
要而言之。
不出二种。
一是理入。
二是行入。
理入者。
谓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俱为客尘妄想所覆。
不能显了。
若也舍妄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更不随於文教。
此即与理冥符。
无有分别。
寂然无为。
名之理入。
行入者。
谓四行。
其余诸行悉入此中。
何等四耶。
一报冤行。
二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
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
当自念言。
我从往昔无教劫中。
弃本从末。
流浪诸有。
多起冤憎。
违害无限。
今虽无犯。
是皆宿殃。
恶业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见与。
甘心忍受。
都无冤诉。
经云。
逢苦不忧。
何以故。
识达故。
此心生时。
与理相应。
体冤进道故。
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
众生无我。
并缘业所转。
苦乐齐受。
皆从缘生。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
是我过去宿因所感。
今方得之。
缘尽遗无。
何喜之有。
得失从缘。
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
冥顺於道。
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
世人长迷。
处处贪著。
名之为求。
智者悟真。
理将俗反。
安心无为。
形随运转。
万有斯空。
无所愿乐。
功德黑暗。
常相随逐。
三界久居。
犹如火宅。
有身皆苦。
谁得而安。
了达此处。
故舍诸有。
息想无求。
经云。
有求皆苦。
无求乃乐。
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故言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
信解此理。
众相斯空。
无染无著。
无此无彼。
经云。
法无众生。
离众生垢故。
法无有我。
离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应当称法而行。
法体无悭。
於身命财行檀舍施。
心无悕惜。
达解三空。
不倚不著。
但为去垢。
称化众生。
而不取相。
此为自行。
复能利他。
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檀施既尔。
余五亦然。
为除妄想。
修行六度。
而无所行。
是为称法行。
说偈言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是说,诸法本性清净,我们应把这样的真理,视为正法。
在真理中,一切有为法的实相本是空无自性的,无所染着,也没有彼此的差别。
离开我相、众生相的污染,便见一切法是无我、无众生的。
达摩与禅宗佛教
达摩与禅宗佛教禅宗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而达摩则是禅宗佛教的创始人之一。
本文将探讨达摩以及他对禅宗佛教的贡献和影响。
一、达摩简介及禅宗佛教的起源达摩,又称菩提达摩、达磨大师,传说中是佛教中神秘的人物。
他来自印度,公元5世纪时传播佛法至中国,并在中国嵩山少林寺创立禅宗佛教。
他的传世作品《二入四行论》对后来的禅宗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佛教起源于达摩,它是佛教中的一支重要派别,强调修行者通过内观和冥想来觉察自己本性,以达到觉悟的境地。
禅宗佛教着重于体验直觉、超越思维和概念,通过体验来证悟佛性。
二、达摩的教诲与禅宗佛教的教义达摩的教诲主张超越言语和文字的束缚,强调通过直接体验来发现真理。
他教导人们直面内心的苦难与痛苦,通过冥想与觉察来解脱自己。
禅宗佛教的教义也与达摩的教诲相契合,认为个体的觉悟只能来自个人的直接体验,而非他人的指导。
禅宗佛教鼓励修行者修炼“坐禅”,也即是静坐冥想的方式,通过专注于呼吸和当下的体验来培养觉察力。
通过领悟悟性,修行者可以解脱自己的烦恼与纠缠,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三、达摩对禅宗佛教的贡献达摩被认为是禅宗佛教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教诲和传授的禅法对禅宗佛教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传世作品《二入四行论》是禅宗佛教最早的经典之一,概括了禅修的要义和实践方法。
除了创立禅宗佛教的奠基性工作,达摩还对禅宗佛教的僧侣制度进行了组织和规范。
他创办的少林寺成为禅宗佛教的中心寺院之一,培养了一大批禅宗佛教的僧人,为禅宗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禅宗佛教的传播与影响禅宗佛教自达摩创始以来,逐渐传入中国的各个地区,并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禅宗佛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佛教传播到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地区,对东方文化和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佛教注重内观和直觉,启发人们超越思维的限制,体验当下的流动。
它对人类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宗教观念产生了积极的改变和影响。
从达摩禅到“绮语禅”:中国禅的自由化与世俗化进路
从达摩禅到“绮语禅”:中国禅的自由化与世俗化进路作者:孙梦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4期摘要:自北宋中叶起,临济一门逐渐成为禅宗“五宗七派”之主流。
临济宗的多位高僧都曾以艳词绮语为开示手段,现存的灯史、语录中留有大量的相关记录。
“绮语禅”现象的生产生,经由早期禅法、六祖“革命”、游戏三昧的铺垫,是中国禅宗自由化、入世化、动态化、圆融化的必然结果。
五祖法演与圆悟克勤之间的一段“小玉公案”集中体现了“绮语禅”的佛学意涵与美学神韵,在《大正藏》与《卍续藏经》中多次出现,足以证明“绮语禅”对禅宗公案文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达摩禅;南宗禅;游戏三昧;绮语禅;公案【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29-04一、引言从灯史、语录等佛门文字来看,宋代禅僧吟绮语,谱艳词,蔚然成风。
惠洪、仲殊等“文士僧”与文人士大夫出入酒筵欢场,酬唱往来,是此现象的成因之一。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真净克文、五祖法演、圆悟克勤等临济宗的一代宗师亦“雅好此道”,这便颇令人费解。
就笔者目力所及,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仅在高慎涛的(论杨岐、黄龙两宗绮语与禅思)和赵建华的《论唐宋艳词艳情词兴盛的佛因禅缘》中得到阐发。
事实上,从现存的灯史、语录来看,以艳词绮语作为开示予段,在宋代蔚为大观。
“绮语禅”的形成是中国禅宗独立演进的成果,是中国禅宗自由、入世、动进、圆融之性格的高潮体现,具有独特的哲学、美学、文学价值。
本文将首先梳理从早期禅法,经六祖“革命”和游戏三昧,而至“绮语禅”的发展进路,然后通过解释法演与圆悟师徒之间的一段著名公案,来具体阐发“绮语禅”的哲学意涵,希望可以初步填补上此处学术空白。
二、早期禅法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后世高僧大德与佛教学者公认,“二入四行论”乃达摩禅法的核心。
《续高僧传·卷十六》中的(菩提达摩传)记载,“然则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
二入四行观原文翻译
二入四行观原文翻译
【原创版】
目录
1.二入四行观的概述
2.二入四行观的原文及翻译
3.二入四行观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二入四行观的概述】
二入四行观,又称“二入四行观法”,是我国佛教华严宗的一种观法,由华严宗的创立者法藏大师所创立。
二入指的是“理入”和“事入”,四行观则包括“四行”:即“烦恼行”、“业行”、“苦行”和“涅槃行”。
二入四行观是一种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修行者证入佛境,达到涅槃。
【二入四行观的原文及翻译】
二入四行观的原文如下:
“理入者,观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事入者,观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
烦恼行者,观一切法因烦恼而生。
业行者,观一切法因业而生。
苦行者,观一切法因苦而生。
涅槃行者,观一切法因涅槃而生。
”
翻译如下:
“理入,就是观照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事入,就是观照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
烦恼行,就是观照一切法因烦恼而生。
业行,就是观照一切法因业而生。
苦行,就是观照一切法因苦而生。
涅槃行,就是观照一切法因涅槃而生。
”
【二入四行观的意义和影响】
二入四行观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修行方法,让修行者能够切实地观照到世间一切法的真相,从而达到涅槃。
这种观法不仅在佛教修行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惠能之南禅_上_佛教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回归
!+#
到了第七个步骤才开始打坐。 由此可见,神秀禅法对形式是 多么重视。接下来, 《 大乘无生 方便门》以问答的方式描绘了 北宗禅的打坐方式 ( 看心、 看
!$,# 。 净、 不动和不起)
!
! " " ! 年
第 ! 期
总第 ! # " 期
! " #$$ %& ’ ( #$$ & )
!"#$%#
法
音
方便又有不同的次第,例如第 一方便— — —总彰佛体又分为七 个步骤: ( $) 令 发 四 弘 誓 愿 ; ( ( %)请 十 方 诸 佛 为 和 尚 等 ; &) 请三世诸佛菩萨等; ( 教受三 ’) 归; ( () 问 五 能
!)#
; ( 各称己 *)
名,忏悔罪; ( ") 各 令 结 跏 趺坐 。经前六个步骤的准备,
繁琐义理研究
禅宗一向标榜 “ 不立文 字” 。 按照禅门的解释, “ 不立文 字” 的主要含义是指以心传心。 禅宗认为,禅悟境界无法以文 字言语完整转述,必须师弟之 间以心传心、 心心相印始得, 故 称“ 不立文字” 。相传当年释迦 牟尼佛在灵山会上, 以“ 拈花微 笑” 的方式, 将“ 清净法眼、 涅! 妙心、 实相无相、 微妙正法” 传 授 给 大 弟 子 摩 诃 迦 叶 !$%# , 这被 认为是禅宗“ 不立文字, 教外别 传” 之 渊 源 !$&# 。 从 禅 宗 史 上 看 , 打出 “ 传佛心印” 、 “ 教外别传”
易明净土实修讲堂达摩四行观
易明净土实修讲堂达摩四行观报冤行:当你人生不如意、受苦时,不妨想想可能在算不尽的生命轮回里,常起怨憎之心,违害了不少人,而自己也流浪在因果之中。
这辈子虽然没犯大错,但因过去贪、嗔、痴三毒罪业的恶果成熟,才让你这辈子不顺当。
既然是自作自受,就甘心承受,如此“逢苦不忧”。
随缘行:人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一切都是因缘而来。
因此,若得到甚么福报,也只是前几辈子种下善因,现在结果而已。
等缘尽了,一切还归于无,何喜之有?所以,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自是“喜风不动”。
无所求行:世人常常迷失,处处贪着,凡事皆求。
有智慧的人领悟到真理,知道“反世道而行”,安心无为,所以“无求即乐”。
法行:只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垢,摄化一切有情,而不执著于这些外相。
这样不但能利益自身,还能利益他人,更能使菩提之道更加庄严,并之增长。
此四行,不外提醒我们能以“平常心”来面对人生,尽量做到“于心无事,于事无心”,让内心世界处于平静状态,而少大波大动。
至此,肯定早把自己搞定,要搞定别人就不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入四行论》摘要
菩提达摩著
夫入道多途。
要而言之。
不出二种。
一是理入。
二是行入。
理入者。
谓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俱为客尘妄想所覆。
不能显了。
若也舍妄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更不随於文教。
此即与理冥符。
无有分别。
寂然无为。
名之理入。
行入者。
谓四行。
其余诸行悉入此中。
何等四耶。
一报冤行。
二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
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
当自念言。
我从往昔无教劫中。
弃本从末。
流浪诸有。
多起冤憎。
违害无限。
今虽无犯。
是皆宿殃。
恶业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见与。
甘心忍受。
都无冤诉。
经云。
逢苦不忧。
何以故。
识达故。
此心生时。
与理相应。
体冤进道故。
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
众生无我。
并缘业所转。
苦乐齐受。
皆从缘生。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
是我过去宿因所感。
今方得之。
缘尽遗无。
何喜之有。
得失从缘。
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
冥顺於道。
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
世人长迷。
处处贪著。
名之为求。
智者悟真。
理将俗反。
安心无为。
形随运转。
万有斯空。
无所愿
乐。
功德黑暗。
常相随逐。
三界久居。
犹如火宅。
有身皆苦。
谁得而安。
了达此处。
故舍诸有。
息想无求。
经云。
有求皆苦。
无求乃乐。
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故言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
信解此理。
众相斯空。
无染无著。
无此无彼。
经云。
法无众生。
离众生垢故。
法无有我。
离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应当称法而行。
法体无悭。
於身命财行檀舍施。
心无悕惜。
达解三空。
不倚不著。
但为去垢。
称化众生。
而不取相。
此为自行。
复能利他。
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檀施既尔。
余五亦然。
为除妄想。
修行六度。
而无所行。
是为称法行。
说偈言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是说,诸法本性清净,我们应把这样的真理,视为正法。
在真理中,一切有为法的实相本是空无自性的,无所染着,也没有彼此的差别。
离开我相、众生相的污染,便见一切法是无我、无众生的。
有智慧的人相信而且了解这「空理」,就当依于正法、如理而行。
诸法体性,本无悭吝,所以对身、命、财都能布施。
心中无所吝惜,了解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人,以及布施之行为,三方面都是缘起性空的,因此布施时,心无染着。
为了清净无染,度化众生时,不取着度众生之相,这样可以自利、利他,而成就觉悟之道。
布施(檀度)时能依法如理而行,其它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五度,也如此修行。
为了除去心中的妄想,修行六度,却不染着于修行之相,自视无所修行。
达摩教我们「无所求」,却不是要我们无所事事,大乘的六度修行一样也不能少。
但是在修行的同时,仍然是信解空理,无所希求,心中清净无染,不自以为有所修行。
这样的修行,就能依法如理了,这就是「称法行」。
达摩的「称法行」的「摄化众生,而无取相」,正是符合《金刚经》所说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