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习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练习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检测题一、选择题1.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水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3.鼠妇,俗称“潮虫”,生活在阴暗潮湿处,是家庭院落中常见的一种昆虫,要调查一农村院中鼠妇的种群密度,最宜采取的方法是()A.逐个计数法B.五点取样法C.标志重捕法D.灯光诱捕法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10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1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14.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15.下面三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25.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4章第3节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4章第3节[基础达标]题组一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1.下列生物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的是()A.炭疽杆菌B.醋酸杆菌C.酵母菌D.灭活的乙肝病毒【答案】A【解析】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等,如炭疽杆菌,而醋酸杆菌、酵母菌和灭活的乙肝病毒对人体无害。
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带菌昆虫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生物武器的传播是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传播。
3.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是()A.天花病毒、鼠痘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制剂B.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C.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等毒性强的制剂D.植入生物毒素分子基因的流感病毒【答案】C【解析】天花病毒、鼠痘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制剂属于生物武器,A错误;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属于生物武器,B错误;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等毒性强的制剂不属于生物武器,C正确;植入生物毒素分子基因的流感病毒属于生物武器,D错误。
故选C。
4.将生物技术运用于战争或恐怖活动,后果非常可怕。
下列有关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B.人体对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不能产生免疫反应C.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D.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答案】B【解析】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例如天花病毒、波特淋菌、霍乱弧菌和炭疽杆菌都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武器,A正确;人体对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可以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转基因微生物可用于制备生物武器,由于人类没有接触过这些致病菌,导致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比较困难,C正确;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是经过定向改造之后产生的,因此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D正确。
题组二对生物武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5.生物武器之所以令世人担心,主要原因是其()A.毒性大B.难禁止C.传播途径多D.可能拥有生命力【答案】D【解析】生物武器最令人担心的是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持续时间可达很多年。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练习题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B. 生态系统的大小可以是一个湖泊、一片森林C.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D.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 下列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A. 草原上的羊B. 河流中的鱼类C. 食肉动物D. 食草昆虫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B.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递增C.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D.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是单向的4.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 生态农业减少了环境污染C. 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D. 生态农业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
4. 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________。
三、判断题1.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循环利用。
()3. 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4. 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
()四、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2.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际应用。
3. 什么是生态农业?它有什么优点?4. 请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五、名词解释1. 生态系统2. 生产者3. 消费者4. 分解者5. 营养级6. 能量传递效率7. 物质循环六、连线题1. 草地生态系统a. 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d. 分解者i. 草ii. 兔子iii. 狐狸iv. 蚯蚓2. 淡水生态系统a. 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d. 分解者i. 浮游植物 ii. 小鱼iii. 鲨鱼iv. 藻类七、计算题1. 假设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千焦,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请计算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多少?2. 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固定1000千克的碳。
(完整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习题
种群密度a bc 迁入率取决于d 性别比例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习题1.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全世界的蓝鲸B.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D.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2.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 )A .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B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C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3.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A .荠菜B .蚜虫C .蒲公英D .菜粉蝶4.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调查学校周圈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表是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算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A .3株/m2B .4.2株/m2C .5株/m2D .6株/m25.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 )6.右图为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的概念图,a 、b 、c 、d 代表影响因素依次是( )A .年龄组成、死亡率、迁出率、出生率B .出生率、年龄组成、迁出率、死亡率C .死亡率、出生率、迁出率、年龄组成D .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年龄组成7.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8.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图的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对此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这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B .幼体比例较大,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小C .种群的死亡率较大D .种群的出生率较小9.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C.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10.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89只鼠,第二次捕获57只鼠,其中有标志鼠30只。
则该种群数量为A .169只B .86只C .190只D .292只11.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 .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 .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 .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 .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12.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
高中生物必修3 第四章,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必修3 第四章第五章训练题1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2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4.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5.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6.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练习题
必修3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B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C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2.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M 表示基因多样性,a ~d 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 B .若M 表示物种丰富度,a ~d 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C .若M 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 ~d 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的食物链中,b 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 .若M 表示种群密度,a ~d 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 种群3.右图曲线a 、b 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曲线a 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 .依据曲线b ,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 .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 .种群密度为d 时,曲线b 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4。
下列有关“S ”型曲线k 值的变化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 .x 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 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 点时,去除细胞壁,k 值将不改变B .x 轴为光照强度,y 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 点提高CO 2的浓度,k 的值将不改变C .x 轴为氧气分压,y 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 点时中耕松土,k 值将降低D .x 轴为时间、y 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 值将提高5.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 B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6.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 .池塘中的一群鱼B .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 .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的蚂蚁和长满的苔藓7.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检测.docx
河北郑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科:生物2019年月日假期作业( 9)考人试:范围:必修三第 3 章命题人:朱苏鹤时间: 50 分钟满分 ;90姓名地方命题人:审核一、单选题1.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 万只鸟类 , 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 数量达 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 喜好群体活动 , 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 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 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 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 , 欲招引 20 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 2。
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 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只初捕50282250重捕50321810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 250 只/ hmB.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D.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 ) 约为 3∶ 23.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 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 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 其根据是 ()A.死亡率降低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D.雌牛比例大4.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5.下列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是A.种群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C.性别比例D.年龄组成6.调查某片林地中马尾松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黑光灯诱捕法D.取样器取样法7.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 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 条,其中有标记的 25 条,这个池塘中大约有鲫鱼()条A. 380B.382C.385D. 3868.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不包括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垂直分布D.集群分布9.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A.样方法B.五点取样法C.标志重捕法D.黑光灯诱捕法10.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生物B.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D.生活在某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大熊猫11.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J”型曲线增长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B.环境恶劣C.没有捕食者D.在实验室内的理想条件下1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种群“型J”增长模型( N t =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 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 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 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1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某同学在分析某种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在营养和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数量变化模型时,采取如下的模型构建程序和实验步骤,你认为建构的模型和对应的操作不合理的一组是A.观察研究对象,提岀问题: 细菌每 20 分钟分裂―次B.提出合理假设: 资源空间无限时,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C.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N n=2n画出数学“ J”型曲线图D.进一步实验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 根据 N n=214.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部分实验设计思路,其中错误的是A.由于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比较困难,故采用目测估计法计数B.吸取培养液前应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C.实验不需设置单独的对照,但多次取样检测的间隔时间应相同且适宜D.—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以加大稀释倍数重新观察计数15.研究人员调查了8 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X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第 4? 6 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 2? 4 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C.第 6? 8 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D.第 8 年兔的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16.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错误的实验方法是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C.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适当稀释D.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四条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全部计数17.图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 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 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 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18.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必修三 第4章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一、选择题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D.当一种生物迁入到新的环境后,其数量的增长一定会呈“S”型曲线2.下图表示某种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CD段兔群不存在生存斗争D.DE段兔群的增长速率几乎为03.(2016年湖南衡阳一模)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4.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D.在t1~t2时,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105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7.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8.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完整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生物学是21世纪的主导科目。
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同步练习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A。
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B。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2。
(2018郑州)如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2 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 000米处B。
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C.海拔3 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海拔4 000米处,a、b、c、d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3。
(2018广州)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
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
以上都正确5.(2018南京)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
201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
17 B。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测试题
⽣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测试题时间/年⽣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练习题1. 在什么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会呈指数增长? A .当只有⾷物受到限制时B .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C .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D .只有在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下2. 农业上应⽤⼈⼯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的雄性个体,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正常交配,致使种群密度A .明显下降B .保持稳定C .迅速增长D .越来越⼤3. 有⼀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为,他研究的对象从⽣态学⽔平看属于 A .⽣态系统 B .群落 C .个体 D .种群4. ⾼⼭上植物沿⾼⼭分布:从⼭脚到⼭顶依次为热带⾬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草甸。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阳光B .⽔分C .温度D .海拔⾼度5. 冬⾍夏草是⼀味名贵中药。
⾍草的幼⾍在⼟壤中越冬时,被⾍草属真菌侵⼊体内,⾍体内部组织被破坏,菌丝充满⾍体成为菌核,夏季菌核萌发,长出具柄的⼦座,似直⽴⼩草。
这种真菌与幼⾍的关系属于:A .共⽣B .寄⽣C .竞争D .捕⾷ 6. ⼀个森林群落中不包括:A .细菌和真菌B .所有动物C .微⽣物D .落叶和⼟壤 7. 以下哪⼀项是初⽣演替的例⼦:A .藓—地⾐—草本植物—⽊本植物B .裸岩—地⾐—藓—草本植物—⽊本植物C .⽊本植物—地⾐—藓—草本植物D .草本植物—地⾐—藓—⽊本植物 8. 在下列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9. 同⼀草原上的⽺和⽜,同⼀草原上的狼与⽺,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
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A .竞争、捕⾷、寄⽣、共⽣B .竞争、寄⽣、捕⾷、共⽣C .寄⽣、共⽣、竞争、捕⾷D .共⽣、寄⽣、竞争、捕⾷10. 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与苔藓,这种现象从⽣物群落的结构上看属于A .垂直分布B .⽔平分布C .结构的分区D .结构的组成11. 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实线.虚线表⽰)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 .捕⾷关系,实线代表捕⾷者,虚线代表被捕⾷者 B .捕⾷关系,虚线代表捕⾷者,实线代表被捕⾷者 C .竞争关系,实线代表竞争中的胜者,虚线代表失败者 D 12. 某种群的个体数变化如图,在曲线区段中,种内⽃争最弱的⼀段应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D 段 D .DE 段13. 如右图表⽰有限环境中某⼀种群增长的曲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练习(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练)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导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答案】D【解析】解: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2.在对某地的麻雀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这些麻雀腿上套好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则该地的麻雀大约有()A.2 000 只 B.400 只 C.200 只 D.500 只【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干分析,麻雀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40:5,解得N=400只.3.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内酵母菌数目清晰,需加水稀释B.乙图中第4-7天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酵母菌数量较多,不方便计数,可以对样液进行适当稀释后再计数,A正确。
乙图中4-7天酵母菌数量处于相对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大致相等的,B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第4-5章答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问题探讨1.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
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思考与讨论1.提示: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
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2.提示: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练习1.约386条。
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
3.B。
1.提示: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
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2.提示: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
关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与讨论提示: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练习1.提示:在食物充足、空间广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优越条件下,种群可能会呈“J”型增长。
例如,澳大利亚昆虫学家曾对果园中蓟马种群进行过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表现出季节性的“J”型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习题
1.下列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全世界的蓝鲸
B.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
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
D.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
2.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B.全世界的人口数量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3.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A.荠菜 B.蚜虫 C.蒲公英 D.菜粉蝶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调查学校周圈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表4 是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算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
m2 .6株/m2 C.5株/m2 D3 A.株/m2 B.4.2株/)5.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
(
6.种群密度取决于图右)( c、d代表影响因素依次是为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的概念图,a、b、
b a
c A.年龄组成、死亡率、迁出率、出生率迁入率 B.出生率、年龄组成、迁出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迁出率、年龄组成
d 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年龄组成造成这一现象的,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7.近几十年来) 因是( 主要原当别 B.性比例适型年龄组成呈增长 A.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图的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对此种群特征的叙述,8. )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 B.幼体比例较大,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小 C.种群的死亡率较大 D.种群的出生率较小(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9. A.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 C.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不是个体的简
单相加 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只鼠,其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10.89只鼠,第二次捕获57 中有标志鼠30只。
则该种群数量为只292.D 只190.C 只86.B 只169. A.
11.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12. )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碍。
一株水葫芦可以在
D .以上都对气候适宜 C.生殖率高A.没有天敌 B.只兔,繁殖到现在的上万只。
在这三年内,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厂,由原来不到5013. )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D.抛物线”型曲线 C.直线上升.“J”型曲线 B.“sA )14.能正确反映自然界资源、空间等有限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
(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15.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种群出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值变小 B A.某种群生存环境破坏其K 型 D.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C.种群增长不受资源和空间限制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16.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A 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
KB .“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C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D )右图是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7. 时甲种群个体数量一定大于乙种群.tA种2乙 t开始甲种群出现环境阻力B.群3甲 t开始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C.增4 t时乙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长5速时间tttt t0 5 1 2 3 4 率
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18.池塘养鱼时,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
D.限制捕鱼
19.右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B.该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曲线
C.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D.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N、N20.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21) (是
A.捕食关系,N为捕食者,N为被捕食者21为被捕食者为捕食者,NB.捕食关系,N12
为失败为竞争中的胜者,NC.竞争关系,N21者N彼此依赖,相互有利D.共生关系,N、21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21.右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种d)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群..10c个.A.b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点时环境阻力最大B体数b.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
C量50(点D.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万a条()2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所有种群的数量都呈周领域行为不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BA84 60 2 年内气候是对种群数量
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期性变化 C 分泌调节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一
片森 B下列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A.大兴安岭的红松林23.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林中的全部生物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微生物 D )24.调查池塘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知池塘群落的(
.迁入率.性别比例 C.物种丰富度 D A.年龄组成 B )25.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哺乳期的母鼠与仔鼠 D.海水中的带鱼与湖水中的鲤鱼A.玉米和杂草 B.狼和羊 C.下表显示两种微生物各自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的物质,如果将它们混合培26. 养,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必须提供的物质生物红色酵母菌噻唑嘧啶噻唑毛霉嘧啶.寄生 C.共生 D A.竞争 B.捕食) (27.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
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在A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D.在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28.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pH .土壤 C.湿度 DA.温度 B.光照
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29. 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取样器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 D A.目测估计法30、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D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
细菌与D.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A.31、下图①~④分别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请据图回答: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D判断(1)A
A B
C D
由象是现的现中(2)造成②出。
于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
为。
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32、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个体数年龄期丙乙甲
200 600 400 幼年期
400 400 400 成年期
600
400
200
老年期丙:乙:(1)甲:)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2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和的影响。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33.向一有限的环境中引入一小白鼠种群,给予充足饮水和定时恒
量食物。
经一阶段观察统计,获得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曲线。
请分析回答:
(1)这个鼠群繁殖最快在__________点上。
(2)鼠群数量最大在____________点上。
(3)鼠群繁殖开始受限制在D点上,原因是
有限。
斗争加剧。
(4)从E点到F点,出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当不存在捕食者的情况下,单从种间关系分析,这个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造成的。
34、图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情况,请据图回答:
(1)若不受时空等多种条件限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___________
___曲线;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变化是__ ____________曲线。
(2)当种群数量增长到接近环境的______________量时,种群的增长率
为。
(3)若某种群开始时的数量为lOO只,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2 。
年后,该种群数量为5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