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

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

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8、大学化学

9、大学化学

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

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12、大学化学

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

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18、新大学化学

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

20、普通化学(英文版)

21、近代高分子科学

22、绿色化学与环境

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

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

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

?丛书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97221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1

?印次:1

?页数:403

?字数:679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

?

?共有顾客评论0条

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

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

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

目录

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1.1 气体

1.2 液体

1.4 等离子态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2.1 热力学概论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焓

2.4 热容

2.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些应用

2.6 热化学概论

2.7 热化学基本数据与反应焓变的计算

2.8 能源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3.1 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

3.2 熵

3.3 熵变的计算

3.4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

3.5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3.6 热力学基本方程

3.7 化学势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化学平衡

4.1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4.2 标准平衡常数

4.3 ΔrGm与K的计算

4.4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5 化学平衡的移动

习题

第5章相平衡

5.1 相律

5.2 单组分系统

5.3 二组分液-气和液-液系统

5.4 二组分液-固系统

5.5 三组分系统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1 酸碱质子理论

6.2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6.3 缓冲溶液

6.4 酸碱滴定分析法

6.5 沉淀-溶解平衡

6.6 重量分析法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氧化还原平衡和电化学基础

7.1 氧化还原反应

7.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与法拉第定律

7.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7.4 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活度系数和离子强度7.5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6 可逆电池热力学

7.7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7.8 电极电势的应用

7.9 浓差电池

7.10 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7.11 氧化还原滴定法

7.12 实用电化学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化学动力学

8.1 化学反应速率及机理

8.2 反应历程和基元反应

8.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4 速率方程的微积分形式及其特征

8.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6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8.7 催化反应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系统

9.1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9.2 纯液体的表面现象

9.3 固体表面的吸附

9.4 溶液表面层吸附与表面活性剂

9.5 分散系统的分类

9.6 溶胶的特性

9.7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9.8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9.9 乳状液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0.1 原子结构的早期模型

10.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0.3 现代原子结构模型——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0.4 多电子原子结构

10.5 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0.6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11.1 键参数

11.2 离子键

11.3 价键理论

11.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1.5 杂化轨道理论

11.6 分子轨道理论

11.7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固体结构和固体性质12.1 晶体的特征和分类

12.2 离子晶体

12.3 离子的极化

12.4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12.5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12.6 其它类型的晶体

12.7 晶体缺陷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12.8 非晶体的结构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配位化合物

13.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3.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3.3 晶体场理论

13.4 配位化合物的解离平衡

13.5 配位滴定法

13.6 配位化合物的一些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单质及无机化合物概论14.1 元素的存在状态和分布14.2 主族元素单质的性质

14.3 过渡元素概论

14.4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

14.5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4.6 卤化物

14.7 硫化物

14.8 含氧酸及其盐

思考题

习题

第15章环境化学

15.1 环境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15.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5.3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15.4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15.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题

第16章材料化学

16.1 金属材料

16.2 无机非金属材料

16.3 高分子材料

16.4 复合材料

16.5 纳米材料

思考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作者:张小林,屈芸,金明主编

?丛书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7502587756

?出版时间:2006-8-1

?版次:1

?印次:1

?页数:366

?字数:633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 元当当价:28.3 元折扣:74折节省:9.70元钻石vip价:28.30 元

?

?顾客评分共有顾客评论1条查看摘要

内容提要

大学化学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审视公众关注的环境、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社会热点问题。把化学的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的观点结合起来,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工程技术、社会现象中的有关问题。

本书共分十六章,第一章至第四章及第七章,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为主线,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本知识,论述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及其与能量的关系;揭示物质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内

在联系,并以化学平衡为基础,讨论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同时穿插能源、化学电源及金属腐蚀。第五章、第六章以物质结构及物质性质为主线,运用化学理论从微观上介绍原子、分子、晶体的结构与特征及其与周期性的关系。第八章、第九章介绍元素化学,包括s区、p区、ds区、d

区和f区元素。第十章至第十三章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主线,探讨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及对分析结果进行正确评价,以化学分析为主,讨论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以及吸光光度分析。第十四章选择性地介绍了部分现代仪器分析法,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介绍了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分离和富集技术及复杂物质分析示例。

本书全面采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各章后面均有小结、复习思考题及习题,书后附有附录及参考文献。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应化理科、化工及相关工科专业教材。

目录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与能源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反应热

第三节能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酸碱反应

第一节溶液的通性

第二节酸碱理论概述

第三节酸碱平衡中有关的计算

第四节缓冲溶液

第五节沉淀反应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三节电极电势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第五节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第六节电解

第七节金属腐蚀及防护

第八节化学电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第二节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三节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分子结构

第一节化学键参数

第二节价键理论

第三节分子的几何构型

第四节分子轨道理论

第五节分子间力和氢键

第六节离子的极化

第七节晶体的结构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反应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化学理论

第三节螯合物

第四节配位化合物中的解离平衡

第五节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化学的应用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s区和p区元素

第一节s区元素

第二节p区元素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d区、ds区和f区元素

第一节过渡元素

第二节镧系元素、锕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定量分析化学导论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滴定分析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概述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

第三节配位分析法

第四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三章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第三节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第四节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第五节光度法的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第六节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七节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八节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九节分子荧光分析法

第十节流动注射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法简介

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电位分析法

第三节色谱分析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五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第一节沉淀分离法

第二节液液萃取分离法

第三节离子交换分离法

第四节薄层色谱分离法

第五节一些新的分离与富集方法简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第十六章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

第一节硅酸盐分析

第二节铜合金分析

第三节废水试样分析

第四节中草药有效成分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附录

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

?作者:曲保中等主编

?丛书名: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70521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2

?印次:8

?页数:453

?字数:555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 元当当价:27.2 元折扣:85折节省:4.80元钻石vip价:25.84 元

?

?共有顾客评论0条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非冶金类专业作为公共课的化学基础课教材。

全书共12章,包括化学反应基本规律,溶液与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物质结构基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高分子材料,工业用油,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生活。前4章属于化学原理部分,是本书的基础;后8章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既重大又贴近我们的属于社会文明的几个独立的课题。

在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本书向读者提供了化学学科最新的科技信息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主要成果。通过“科苑导读”、“网络导航”这两个全新栏目为学习者开辟了更新的视野,提供了更便捷的信息通道,并且使自学部分得到强化。本书帮助读者通过Internet进入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化学技术”栏目用最简单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化学的分离、分析技术、了解化学学科的实验科学水平。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自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第三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第五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六节链化学反应与光化学反应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第一节溶液的通性

第二节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第三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四节配位平衡

第五节胶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第三节电解

第四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第二节化学键

第三节分子间力和氢键

第四节晶体结构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

第六章非金属元素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七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第八章化学与能源

第九章化学与环境保护

第十章化学与生命

第十一章化学与生活

第十二章化学与国防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附录

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曾政权等编著

?丛书名: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7562420122

?出版时间:2001-7-1

?版次:2

?印次:6

?页数:364

?字数:464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定价:26 元当当价:18.2 元折扣:70折节省:7.80元钻石vip价:18.20 元

?

?共有顾客评论0条

内容提要

本书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03—15“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非化工类专业)”项目的研究成果,教育部高教司核定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它是理工科本科(非化工类)各专业适用的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大学化学”(或称“工科大学化学”、“工科化学”、“普通化学”)课程的通用教材。全书共3篇12章:第1篇,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第2篇,物质结构;第3篇,化学与工程技术·人类·社会。它简明地阐述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和近代物质结构理论,使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框架,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去审视公众关注的环境、能源、材料、资源、生命等社会热点论题。把化学的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观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目录

第1篇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基本概念

1.1.1 体系与环境

1.1.2 体系的性质

1.1.3 体系的状态与状态函数

1.2 热化学和焓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2 焓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3 化学反应的方向

1.3.1 自发过程

1.3.2 吉布斯自由能

1.3.3 熵的初步概念

1.3.4 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及其应用

习题

2 化学反应速率

2.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2.1 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2.2.2 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2.2.3 催化作用

2.3 几种类型的反应

2.3.1 多相反应

2.3.2 链反应

2.3.3 光化反应

习题

3 化学平衡

3.1 平衡常数

3.1.1 分压定律

3.1.2 平衡常数

3.1.3 标准平衡常数Kθ与ΔrGθm的关系3.1.4 标准平衡常数Kθ与温度的关系3.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2.1 一元弱碱、弱碱的电离平衡

3.2.2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3.2.3 缓冲溶液

3.2.4 酸碱质子理论

3.3 沉淀——溶解平衡

3.3.1 溶度积

3.3.2 溶度积规则

3.4 配离子的离解平衡

3.4.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3.4.2 配离子的离解平衡

3.4.3 配合物的应用

习题

4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4.1 原电池

4.1.1 原电池

4.1.2 电极类型

4.2 电极电势

4.2.1 电极电势的产生

4.2.2 电极电势的测量

4.2.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4.2.4 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4.2.5 电极电势的应用

4.3 化学电源

4.3.1 干电池

4.3.2 蓄电池

4.3.3 新型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池

4.4 电解

4.4.1 电解现象

4.4.2 电镀

4.4.3 电抛光及电解加工

4.4.4 阳极氧化

4.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5.1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4.5.2 金属腐蚀的防护

习题

第2篇物质结构

5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

6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7 晶体结构

第3篇化学与工程技术·人类·社会

8 环境与化学

9 化学与能源

10 工程材料化学

11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附录

习题答案

参考资料

元素周期表

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作者:史鸿金等编

?丛书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7502583017

?出版时间:2006-4-1

?版次:1

?印次:1

?页数:385

?字数:586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 元当当价:36.6 元折扣:76折节省:11.40元钻石vip价:36.60 元

?

?共有顾客评论0条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独立的教材,从材料科学的角度来审视化工材料的功能性问题。全书内容涵盖了纳米材料、催化

新材料、有机硅材料、膜材料、生物活性物质、有机氟材料、电子化学材料、智能材料和功能色素材料,介绍了这九大类化学功能材料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着重讨论这些材料的合成或制备原理、性能和应用实例。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论述方法简明清晰,应用实例贴近实际,信息量大,知识点新,反映了化学功能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国际前沿领域和学科发展动态。

本书可供大学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纳米材料

2.1概述

2.2纳米材料的特性

2.2.1物理性质

2.2.2物化性质

2.2.3光学特性

2.2.4量子尺寸效应

2.2.5量子隧道效应

2.2.6其他特殊性质

2.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3.1制备方法简介

2.3.2沉淀法

2.3.3水热法

2.3.4溶胶一凝胶法

2.3.5微乳液法

2.3.6电化学法

2.3.7超声化学法

2.3.8碳纳米管的制备

2.3.9纳米陶瓷的制备

2.3.10纳米薄膜的制备

2.4纳米材料的应用

2.4.1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2.4.2在医学和生物工程上的应用

2.4.3在军事上的应用

2.4.4在化工方面的应用

2.4.5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4.6纳米陶瓷的应用

2.4.7碳纳米管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催化新材料

3.1概述

3.2固体酸催化剂

3.2.1概述

3.2.2负载试剂型催化剂

3.2.3杂多酸

3.2.4超强酸

3.2.5分子筛

3.2.6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

3.3纳米催化剂

3.3.1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及特性

3.3.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3.3纳米催化剂的表征

3.3.4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3.4手性催化剂

3.4.1基本概念

3.4.2手性催化剂

3.4.3手性催化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

3.4.4手性催化剂的结构

3.4.5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3.4.6高分子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 1.40; 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 1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 1.解:(g) 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 (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 2.解: ) 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 H ν)mol ·(kJ 14.6272 11r -Θ-=?=H Q p K 1077.3109.9824.3733 3 m r r ?=?--= ??= -S T 转) mol ·(kJ 78.34357 .86)15.137(36.3941 f B r --=---=?=?∑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 1 6.21311B r ---=--?+==?∑ νNO(g )CO(g )+(g) N 2 1(g)CO 22+) mol ·(kJ 24.37325 .90)52.110(5.3931f B r --=----=?=?∑ H ν

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 ,2 2p nRT 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 定温变化,0=?U 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 CaO(s) + SO 3(g) = CaSO 4(s) 求得 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但由于该反应 ,故存在一个能使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该 温度为 一般的炉温是1 200℃左右,所以热学上,用CaO 来吸收SO 3以减少天气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已有应用。 5.解:(1) ) mol ·kJ (4.116108.21515.29874.18013 r r r --=??-=???T )K 298(r ?) (J 1.247150 100100 50300314.8150RT 2112e 21 e e e e -=?-? ???=? ??? ??-=? ??? ??--=?-=?-=p p p p n p p nRT p nRT p V p V p W 7 .10676 .25675 .39) k ·mol ·(J 79.321106.37103.604)mol ·(kJ 11.434172.39509.634)mol ·(kJ 111f 1f -------?---?S G H 11r 1r K ·m ol · J 81.189,m ol ·kJ 7.346----=?-?S 11r mol ·kJ 42mol ·kJ 7.346---<<-?℃8571 K 0.130281 .189103.4043 ==-?-==H T )mol · kJ (74.180) 37.90(21f B r -=-?-=?=?∑ ν0,0r r ?? < ) K ·mol ·J (8.2150 .7220.2044.77211B r --=?-+?==?∑ ν1 3f 3f 4f r mol ·kJ 3.404)09.634()72.395(11.4341)CaO )SO )CaSO --=-----=?-?-?=?H H H H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只有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 学习帮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 学习帮

大学化学课程标准

军队院校本科大学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大学化学课程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与认识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是军队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学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员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使学员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知识;具有比较熟练的化学基本计算能力;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操作;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员的化学意识和运用化学观点思考、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打下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教学遵循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学员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启发式、导学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思维方向,拓宽学员思维空间,鼓励学员大胆提出疑问;加强对化学理论背景资料和应用前景的介绍,讲清化学思想和方法,鼓励学员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学员自主学习的指导,不断提出新问题,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设计思路

大学化学课程以化学原理为经,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三条主线展开,突出能量变化;以化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为纬,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五个领域入手,突出化学原理、化学知识的应用;加强化学与工程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揉合。密切联系现代工程实际,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入手,分别讲述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化学反应和能源、水溶液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金属材料的腐蚀和防护等内容,并根据学员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组成和取舍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注重实验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思路,积极探索科学的综合评定考核成绩的方法,采用期末考试与全程考查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大作业与小论文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不仅考察学员的掌握基本知识情况,更要注重考核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知识和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化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初步形成客观、求实而精确的化学思维和化学素质;激发求知热情和创造欲望,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培养为追求真理和科学而牺牲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拨的科学品格。 (二)分类目标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及准确答案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C)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 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 2.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 ) A.锥形瓶用Na2C2O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KMnO4标液润洗 C. KMnO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C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5.用基准硼砂标定HCl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这将对HCl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C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6.(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 )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B )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

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D )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Al3+、Mg2+混合液时,EDTA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C )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D )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13.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 )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C ) A. 泡沫灭火器 B. CO2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4灭火器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 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B ) A. 0.0002 B. 0.1000 C. 0.700×102 D. pH = 12.80 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A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D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2在CCl4层显示什么颜色?( A )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3.45) B、CH3COOH (pKa=4.75) C、NH3·H2O (pKb=4.75) D、HCN(pKa=9.31)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 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大学化学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分子结构习题解答 1.用列表的方式分别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指出它们的外层电子分别属于哪种构型(8、9~17、18或18+2)?未成对电子数是多少? Al3+、V2+、V3+、Mn2+、Fe2+、Sn4+、Pb2+、I- 【解答】 离子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外层电子 构型 未成对 电子数 Al3+1s22s22p68 0 V2+1s22s22p63s23p63d39~17 3 V3+1s22s22p63s23p63d29~17 2 Mn2+1s22s22p63s23p63d59~17 5 Fe2+1s22s22p63s23p63d69~17 4 Sn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18+2 0 Pb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18+2 0 I-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8 0 2.下列离子的能级最高的电子亚层中,属于电子半充满结构的是_________。 A.Ca2+;B.Fe3+;C.Mn2+;D.Fe2+;E.S2- 【解答】B,C。 离子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属于电子半充满的结构Ca2+1s22s22p63s23p6 × Fe3+1s22s22p63s23p63d5∨ Mn2+1s22s22p63s23p63d5∨ Fe2+1s22s22p63s23p63d4× S2-1s22s22p63s23p2 × 3.指出氢在下列几种物质中的成键类型: HCl中_______;NaOH中_______; NaH中_______;H 2 中__________。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

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 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环境对系统做功,其符号为(+);反之为(–)。功不是状态函数,是过程量。因为功总是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有关。例如盐酸与锌单质在烧杯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热效应,但是系统并不做功(W有= 0)。但是,若将其组成原电池,系统就可以对环境做电功(W有<0)。又例如一个带活塞的汽缸膨胀,分别经过①向真空中膨胀;②向大气中等外压膨胀。设活塞的两个过程的始、末状态相同,则W体1=0;而W体2 = p环境(V2–V1)≠0。 10.热(Q)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系统吸收热量,热的符号为(+),系统放热为(–)。热是与变化途径有关的物理量,任何一个系统只能说它在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它本身含有多少热量,所以热不是状态函数。

大学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第一讲《电子效应及其应用》 刘革平 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等 一.诱导效应 1.基础知识 存在于不同的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中如: X d- ←A d+ 在多原子分子中,这种极性还可以沿着分子链进行传递 X d- ←A d+ ←B dd+ ←C ddd+ Y d+→A d- →B dd- →C ddd- 由于原子或原子团电负性的影响,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沿σ键传递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这种效应经过三个原子后其影响就很小 诱导效应的方向,是以氢原子作为标准。用-I表示 Y d+ →d-CR3H—CR3 X d- ←d+CR3 +I效应比较标准-I 效应 +I诱导效应与-I诱导效应相反。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原子团与碳原子成键后,可使电子云偏向该碳原子。正诱导效应用+I表示。例:

C C H H C H3C H3 常见的具有+I 效应的基团有: ―O―>(CH3)3C―>(CH3)2CH―>CH3CH2―>CH3―>D― 常见的具有-I效应的基团有: ―CN,―NO2>―F >―Cl >―Br >―I >RO―>C6H5―>CH2=CH― 一般来说,诱导效应的强弱变化有以下规律: A.同一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层的增加而吸电子诱导效应降低。如: —F > —Cl > —Br > —I —OR > —SR —NR2 > —PR2 B.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加。如: —F > —OR > —NR2 > —CR3 C.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以s轨道成分多者吸电子能力强。(sp>sp2>sp3)反映在基团方向时,如: D.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给电子诱导效应。与硫直接相连的原子,具有共价键,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上面为静态分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称静态诱导效应,它仅与键本身的极性有关。另外,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分子受到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另一分子的影响,其它进攻试剂的影响,溶剂的影响等等。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会发生诱导极化,这种在外界电场影响下在化学反应时才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称为动态诱导效应。动态诱导效应往往是有机反应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应用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教资)

普通化学第五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 答案(1-)(2-)(3+)(4-) 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 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 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b=849J.mol-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1 =????- -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 →)(243s O Fe )(3s FeO ×2 (-58.6)+2(38.1)+6p q =3(-27.6) 1 7.166) 1.38(2)6.58()6.27(3-?-=----=mol kJ q p 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1 ΔH=ΔU+Δ(PV )=ΔU+P ΔV 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 与q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 的分解 NH4HS(s) NH3(g)+H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 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 9.答案:ΔU-ΔH= -Δ(PV )=-ΔngRT (Δn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 ×T= 0 (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 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 -1530.5kJ.mol-1 (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 -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产物是NH4+(aq) (4)Fe(s) + CuSO4(aq) 答案 -153.87kJ.mol-1 11.答案 查表)15.298(K H m f θ ?/kJ.mol-1 -74.81 0 -135.44 -92.31 25℃ 25℃ -78℃ 25℃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复习题

第一题选择题 1、一种钠盐可溶于水,该盐溶液加入HCl溶液后,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盐是:(A)Na2S (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 (答:D) 2、将BaSO4与PbSO4分离开,宜采用: (A)NH3·H2O (B)HCl (C)H2S (D)NH4AC (答:D) 3、下列设备中,哪一种最适宜于测定原子量? (A)威尔逊云室(B)电子显微镜(C)X-射线衍射仪(D)质谱仪 (答:D) 4、王水的成分是下列哪一种混合而成?(体积比) (A)HNO3+H2SO4 (1:3) (B) H2SO4+HCl (3:1) (C) HNO3+HCl (3:1) (D) HCl+HNO3 (3:1) (答:D) 5、微量成分是指被测组分的含量为: (A)>1% (B)<0.01% (C)0.01%~1% (D)0.01%~0.001% (答:C) 6、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控制在:(A)10~20mL (B)20~30mL (C)30~40mL (D)40~50mL (答:B) 7、某溶液为无色,下列何种离子不能否定? (A)Ni2+(B)Mn2+(C)Cr3+(D)Co2+ (答:B)

8、KMnO4能稳定存在于何处? (A)空气中(B)HCl中(C)碱液中(D)稀H2SO4溶液中 (答:D) 9、用蒸馏操作分离混合物的基本依据是下列性质的哪种差异? A密度(B)挥发度(C)溶解度(D)化学性质 (答:B) 10、在分光光度中,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4%)的光度范围是: (A)0.1~0.2 (B)0.2~0.7 (C)0.8~1.0 (D)1.1~1.2 (答:B) 11、下列哪种氢氧化物既溶于NaOH,又溶于NH3·H2O (A)Al(OH)3(B)Zn(OH)2(C)Cd(OH)2(D)Ni(OH)2 (答:B) 12、1:1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A)2mol / L (B)4mol / L (C)6mol / L (D)8mol / L (答:C) 1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测定什么光谱: (A)原子吸收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电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答:B)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提纯多硝基化合物通常不采用蒸馏操作; (B)减压蒸馏能用来分离固体混合物; (C)液体有机物干燥完全与否可根据是否由浑浊变澄清来判断; (D)在测熔点时,通常在接近熔点时要求升温低于1℃/min。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大学化学试题(二) 考生姓名:得分:【提示】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15×2=30分) 1. 德布罗依(Louis de Brogelie)关于粒子波动性假设,得到以下哪种证据的支持………答( a ) A. 电子衍射实验 B. 光电效应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等离子体放电 2. 地质队在高原野外做饭,常做成“夹生饭”,可用以下原理合理解释的是……………答 ( a ) A. T bp上升原理 B. T fp下降原理 C. 渗透压原理 D. 蒸气压下降原理 3. 关于锌锰干电池,正确的说法是………………………………………………………… 答 ( d ) A. 属二次电池 B. 正极材料是Zn C. 负极材料是碳棒 D. 电池电动势为 4.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用可波函数ψ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答( b ) A. ψ 1,1,0 B. ψn,l,m C. ψ2,1,2 D . ψn,l,ms 5. AgCl在浓度为dm-3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答 ( b ) A. NH3 B. NaCl C. NaNO3 D. Na2S2O3 6. 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为……答 ( a ) A. s区 B. p区 C. d区 D. f区 7. 下列情况属于封闭体系的是…....……………………....………………....………………答( c ) A. 试管中的反应 B.水浴加热反应 C.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D. 绝热保温瓶中的反应 8.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的影响因素 有 ..…………….….…..………….……………………答 ( b ) A. 物质的分压(气体) B. 反应温度 C. 物质的浓度 D. 催化剂

国内外化学专业教材对比分析

国内外高等教育教材比较研究课题 国内外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比较研究IV 国内外化学教材比较报告 吉林大学图书馆外国教材中心 2012年12月

一、国外教材基本情况 (1) (一)教材搜集 (1) (二)基本特点 (1) 1. 出版社特征 (1) 2. 版次特征 (3) 3. 年代特征 (3) 二、国内教材基本情况 (4) (一)教材搜集 (4) (二)基本特点 (5) 1. 出版社特征 (5) 2. 出版时间特征 (5) 3. 国内外教材比例 (6) 4. 院校选用教材特点 (6) 三、国内外教材对比分析 (6) (一)出版社对比分析 (6) (二)出版年代、版次特征对比 (7) 1. 国外化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出版年代跨度大 (7) 2. 国外教材再版率较高 (7) 3. 经典教材历久弥新 (8) (三)院校选用教材特点对比 (8) 1. 继承传统 (8) 2. 教师倾向 (8) 3. 自编讲义 (8) 4. 借鉴优秀 (8)

国内外化学专业教材对比分析 本次项目针对国外哈佛、剑桥、MIT、牛津、斯坦福、加州理工共6所院校作了教材搜集,国内主要搜集了吉林大学化学专业使用教材,同时在搜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使用教材。根据教材搜集信息,分别对国内外教材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并对国内外教材作了对比分析。 一、国外教材基本情况 (一)教材搜集 共搜集国外6所院校教材信息525条,去重整理后教材信息363条,具体情况如下。(表1.1) (二)基本特点 1.出版社特征 表1.2 国外化学教材出版社统计简表

由表1.2可见,Wiley(23%)、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W. H. Freeman & Company (6%)、McGraw-Hill(5%)是国外出版化学教材的主要出版社,其中Wiley占23%,这四家出版社占全部统计数据的52%。 表1.3 国外出版社权重分析 图4.1 国外化学教材出版社的影响力 由表1.3可见,影响力居于前5位的出版社依次为Wiley(22%)、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W. H. Freeman & Company(9%)、University Science Books(8%)、Pearson Prentice Hall(7%)。

《大学化学》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 一、单选题 1、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 △ G>0 , 这表明该反应 (B )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 C ?视具体情况而定 D.不能确定 2、往1 dm 3, O.IOmol dm 3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 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C ) 3、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C ) A .H 2O B .BF 3 C .HgCl 2 D .NH 3 4、 已知 A+B=M+N ; △ H ¥=35 KJ?mol -1 2M+2N=2D ; △ H $=-80 KJ?mol -1 则A+B=D 的厶H $是 (B ) A .-10 KJ?mol -1 B .-5 KJ?mol -1 C .-45 KJ?mol 5、 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 Cr 2O 72- +6Fe 2+ +14H + = 2Cr 3+ +6Fe 3+ +7H 2O 2Fe 3+ +Sn 2+ = 2Fe 2+ +Sn 4+ 他 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 ( D ) A. Sn 2^ Fe 3+ B. 62O 72-和 Fe 3+ C. Cr 3+和 Sn 4+ D. 62O 72-和 Sn 2+ 6、 对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 ( C ) A .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B ?加快正反应速度而减慢逆反应速度 C ?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A. HAc 的 Ka 值增大 C.溶液的PH 值增大 B. HAc 的 Ka 值减小 D. 溶液的 PH 值减小 D .-25 KJ?mol

C.溶液是有渗透压 D.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3、 在稀醋酸溶液中 ,加入等物质量的固态 NaAc ,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 ( C ) A. 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OH -离子的浓度 14、 稀溶液依数性中心的核心性质是 ( D ) A. 溶液的沸点升高 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D .使平衡向右移动 7、盖斯定律适用条件是 A.定温或定压 C. 定温或定容 8、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属是 A . Cr B . Au (B ) B. 定压或定容 D. 不确定 ( A ) C .金刚石 D . SiO 2 9、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 A. Ag B. Cu C. Al D. Au 10、下列溶液凝固点高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C ) a) 1.00mol dm -3NaCI; b) I.OOmol dm -3H 2SO 4; c) 0.10mol dm -3C 6H 12O 6; d) 0.10mol dm -3CH 3COOH 溶液 A . a>b>c>d B . b>a>c>d 11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A. H 2O B . BF 3 C . 12、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氢键的是 C . c>d>a>b D . a>b>d>c (A ) HgCl 2 D . NH 3 ( A ) A.HF B.NaCl C.CH 4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662554.html,l 4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

一、填空题(1-13题每空1分,14-18题每空2分,共30分) 1、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体系的和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2、在H、U、G、S、Q、W这些物理量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 3、熵减少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H(填: > 0,= 0或< 0)。 4、已知反应2NO + Cl2 → 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总反应是级反应。 5、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0.1 mol·dm-3 C6H12O6;B:0.1 mol·dm-3 NaCl; C:0.1 mol·dm-3 CaCl2;D:0.1 mol·dm-3 HAc; 6、稳定状态下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7、S2-的共轭酸是;H2S的共轭碱是。 8、对相同类型的配离子来说,解离常数K i越小,则稳定常数K f越,配离子越。 9、隔离系统指系统和环境之间(填: 有或无)物质交换,(填: 有或 无)能量交换的系统。 10、往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并使其完全溶解,则氨的解离度(填: 增加、降低或不变),溶液的pH值(填: 增加、降低或不变)。 11、某电池反应为2Hg(l)+O2(g)+2H2O(l)→2Hg2+(aq)+4OH–(aq),当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E必然是。(填:> 0、= 0或< 0) 12、某温度时,反应N2(g) + 3H2(g) = 2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θ, 则反应 NH3(g)= 1/2 N2(g) + 3/2 H2(g)的平衡常数为。 13、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金属防腐可采用的阴极保护法,是把被保护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极。 14、已知反应C(石墨) + O2 (g)→ CO2(g) △H mθ (298.15 K)= -394 kJ?mol-1 反应C(金刚石) + O2(g)→ CO2(g) △H mθ (298.15 K) = -396 kJ?mol-1 则金刚石的△f H mθ(298.15K) = kJ?mol-1。

大学化学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一、判断题 1(×)2(√)3(×)4(×)5(×)6(×)7(×)8(√)9(√) 二、选择题 10(D)11(B)12(C)13(B)14(B)15(D)16(A)17(C)18(C)19(C)20(A)21(C)22(A) 三、填空题 23等容;等压24降低;增加25⊿r G m(封闭系统)26自发的;非自发的27状态函数;初态;终态;途径28 60.75 kPa;4.15×10-3 mol 29 2.25×10-4;不变;左;不变;不(V不变时);增加;右30(1) k[A][B]2 (2) k[A][B]-1 (3) k[A] 31 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32大于;小于;等于(近似);小于;小于;大于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 二、选择题 15(C)16(A)17(C)18(C)19(C)20(B)21(A)22(C)23(D)24(B)25(B)26(A)27(D) 三、填空题 28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具有渗透压;量29D、C、A、B 30 红;红;黄;同离子效应31 k sΘ(Ag2CrO4)=[b(CrO42-)/bΘ][b(Ag+)/bΘ]2k sΘ=4S3(bΘ)-3 33 正34 空轨道;孤对电子35 HPO42-; H[PtCl6]-; SO42-; [Fe(OH)(H2O)5]2+36 =(1.0×10-14)/(1.76×10-5)=5.68×10-10 37 NH4+、H3PO4、H2S为酸;PO43-、CO32- 、CN-、OH-、NO2-为碱;[Fe(OH)(H2O)5]2+、HSO3-、HS-、H2PO4-、HPO42-、H2O 为两性物质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教学教材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性和研究程序,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键参数和分子间作用力。掌握分子间作用力与有机化合物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反应试剂的种类、有机反应及反应历程的类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共价键理论;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难点是共价键理论。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学的发生和发展及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π键的电子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2、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和键的极性。 3、分子间力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4、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三、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分离提纯、分子式的确定、构造式的确定。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 教学目的:掌握烷烃的命名、结构及其表示方法、构象、化学性质。了解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物理性质等。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烷烃的结构、构象及化学性质。难点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的几种命名方法。 二、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三、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概念、烷烃结构的表示方法。 2、烷烃的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透视式、楔线式及投影式的变换。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氧化、卤代,自由基反应机理(链反应,游离基及其稳定性)。 四、自然界的烷烃 第三章不饱和烃 教学目的: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化学性质,马氏规则,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了解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溴钅翁离子、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异戊二烯和橡胶。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烯烃和炔烃及共轭二烯烃的性质、马氏规则。难点是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内容: I、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碳SP2杂化,π键、乙烯的分子轨道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碳胳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系统命名法、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三、烯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烯烃的各类亲电加成反应:①催化加氢;②与卤素加成;③与卤化氢加成;④与水加成;⑤与硫酸加成;⑥与次卤酸加成;⑦与烯烃加成;⑧硼氢化反应。马氏(Markovnikov)规则,过氧化物效应;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2)氧化反应:①与高锰酸钾反应;②臭氧化;③环氧化(环氧乙烷的生成)。 (3)聚合反应 (4)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 II、炔烃和二烯烃 一、炔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掌握碳SP杂化、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二、炔烃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