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晏殊 教学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晏殊及其词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欣赏《浣溪沙》,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晏殊:生平、地位、词风。

2. 欣赏《浣溪沙》词牌的特点。

3. 分析《浣溪沙》的词意、意境。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晏殊画像,简介其生平。

3. 分析《浣溪沙》的词意,解读关键词语。

4. 讨论晏殊的词风,总结其艺术特色。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晏殊的词风。

2. 分析《浣溪沙》中的意境。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理解词语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解析《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如描绘景象、表达情感等。

3. 举例说明词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词语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理解句子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解析《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句子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如描绘景象、表达情感等。

3. 举例说明句子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句子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第四章:情感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浣溪沙》的情感内涵。

2. 学会欣赏词人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分析《浣溪沙》中的情感变化。

2. 探讨词人情感的表达手法。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中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情感的表达手法,如直接抒情、寓情于景等。

3. 讨论词人的情感内涵,如忧国忧民、感慨人生等。

【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浣溪沙》中的情感表达。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宋词》,具体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韵律美及意境;2. 领悟词人晏殊通过描绘景物所表达的情感;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特点、韵律美及意境;难点:深入理解词人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相关资料、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浣溪沙》。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浣溪沙》全文,让学生自读并简单介绍词牌特点。

3. 例题讲解:详细解析《浣溪沙》的词牌结构、韵律美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情感。

a. 分析上阕:描绘春景,抒发离愁别绪;b. 分析下阕:借景抒情,表达人生感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教材中的其他词作,分析其词牌特点、韵律美和意境,进行课堂互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浣溪沙》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双调、四十二字、平仄韵脚;b. 韵律美:流畅、和谐;c. 意境:春景、离愁、人生感慨;d. 词人情感:离愁别绪、人生无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分析教材中另一首《浣溪沙》的词牌特点、韵律美和意境;b. 比较晏殊的《浣溪沙》与教材中其他词人的作品,谈谈你的感受。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浣溪沙》,使学生了解了词牌特点、韵律美和意境,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词人的作品,深入了解古代词坛的繁荣与发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诗词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韵律美及意境”;2. 教学难点中的“深入理解词人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及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加强引导”和“提高文学素养”。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晏殊《浣溪沙》的文学背景和创作意图。

2.掌握诗歌的形象思维、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思维、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分析和情感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文:《浣溪沙》2.教学课件3.教学参考书籍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介晏殊及其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的题目,了解其词牌特点。

二、课文讲解1.逐句讲解《浣溪沙》的文本,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形象思维,如“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音乐形象,“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时空交错。

3.讲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如“夕阳西下几时回”的哀愁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之意。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作业布置1.背诵《浣溪沙》。

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浣溪沙》的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背诵诗歌的感受。

二、诗歌意境分析1.分析“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酒的关系。

2.分析“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

3.分析“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哀愁之情。

三、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特点,如词牌《浣溪沙》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分析诗歌的音乐性,如韵律、节奏等。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浣溪沙》的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诗歌情感分析1.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无奈之情。

2.分析“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怀旧之情。

3.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孤独之意。

三、诗歌创作背景分析1.讲解晏殊创作《浣溪沙》的历史背景。

《浣溪沙》教学设计(13篇)

《浣溪沙》教学设计(13篇)

《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学设计(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浣溪沙》。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古诗二、学习《浣溪沙》1、简介作者并解题——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人。

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

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三、教学过程1.全班齐读《浣溪沙》。

2.《浣溪沙》上阂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明确: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流涕细雨中杜鹃在啼叫。

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3.下阔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明确: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

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师补充: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晏殊》。

(2)理解《浣溪沙·晏殊》的词牌特点、韵律、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浣溪沙·晏殊》与其他唐宋词人的作品在风格上的异同。

(2)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词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殊词作的美学魅力,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2)领悟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学会珍惜人生,乐观面对困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浣溪沙·晏殊》。

(2)理解词牌特点、韵律、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词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词中深层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晏殊及《浣溪沙·晏殊》的背景。

(2)引导学生朗读《浣溪沙·晏殊》,感受词的韵律美。

2. 词牌特点分析(1)介绍《浣溪沙》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2)分析《浣溪沙·晏殊》的词牌运用,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3. 意境与主题探讨(1)分析词中的意象,如“一向年光有限”、“小园香径独徘徊”等。

(2)引导学生感悟词的主题,即珍惜时光、乐观面对人生。

4. 修辞手法分析(1)找出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塑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浣溪沙·晏殊》的词牌特点、意境和主题,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浣溪沙·晏殊》。

2. 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3. 查找其他晏殊的词作,与《浣溪沙·晏殊》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其他著名词人的作品,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比较其与《浣溪沙·晏殊》的异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宋代词的风格特点。

晏殊的浣溪沙教案(精选9篇)

晏殊的浣溪沙教案(精选9篇)

晏殊的浣溪沙教案晏殊的浣溪沙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殊的浣溪沙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晏殊的浣溪沙教案篇1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一、导入1、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

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色,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疏通这首词的大意2、圈划这首词中作者所见的景物,说说随着所见景物的不同,诗人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4、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面对“花落去”“燕归来”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三、比较迁移、深入把握1、从思想内容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哪些异同?相同之处:都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失去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且两者对生活都充满热爱,以平静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

不同之处:晏殊体认到了生命之中的美好会以不同方式再次出现;崔护以审美的生命态度,将逝去的美好化作浪漫的记忆珍藏心间。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
余秋雨
:《黄州突围》《苏东坡突围》
九、全词小结:
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浣溪沙晏殊优质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古诗词
,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词。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
四、整体感知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出示PPT):
学生自由朗读,(出示PPT):正确的读音和节奏。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
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5.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诗歌
教学的基础。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可以循序渐进,逐步读出韵味。)
三、想象激情,再现诗情画意
1.读读词的上阙,你看到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呢?好,那么请你把看到的听到的,简要地写下来吧。
生个别展示:用自己的话翻译景色描写。
2.如果我们嗅一下呢?你闻到了什么?
(花香,清新的空气,还有水的味道,兰芽,松脂等)
(设计意图: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引读,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去,从而感受作者的胸怀及心志,理解古诗

2024年浣溪沙 晏殊 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浣溪沙 晏殊 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三单元《宋词》章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了解作者晏殊及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词中的意境美、情感美。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中意象的解读,词人情感的表达。

重点:《浣溪沙》的词牌特点,晏殊的创作背景,词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引入诗词意境的探讨。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晏殊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人情感。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浣溪沙》,感受词的韵律美。

4. 词意解读:教师逐句讲解词意,分析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词中的一句为例,分析其艺术手法,如修辞、炼字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词中的一句,进行艺术手法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浣溪沙》词牌特点2. 黑板右侧:晏殊简介、词意解读、艺术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浣溪沙》中的一句,分析其艺术手法,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答案示例:示例句:“一曲新词酒一杯”,艺术手法:对仗、借代。

答案要点:词人借酒消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中意象的解读2. 词人情感的表达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中的艺术手法分析一、词中意象的解读《浣溪沙》中的意象丰富,如“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余恨,年年只相似。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

晏殊浣溪沙精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浣溪沙篇一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晏殊是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

晏殊《浣溪沙》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四单元《宋词》章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通过对词作品的内容、情感、韵律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词的艺术特点,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浣溪沙》,理解词中的意象、意境,把握词的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词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晏殊词作中的忧愁、思念之情,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作品中的意象、意境理解和把握;词的韵律特点分析。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浣溪沙》,体会词人的情感;分析词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词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宋词的兴趣。

2. 朗读:学生集体朗读《浣溪沙》,感受词的韵律美,教师指导并纠正读音。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词作品的内容、情感、意象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分析:小组合作,分析词的韵律特点,讨论词作的艺术特色。

5. 例题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讲解如何鉴赏词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词作品鉴赏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 内容:词人:晏殊意象:落花、夕阳、故人、离愁韵律特点:上片四句、下片四句,共八句,平仄韵脚交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中的意象,并谈谈你对词作品的理解。

意象:落花、夕阳、故人、离愁理解:《浣溪沙》通过描绘落花、夕阳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词作品的理解程度。

晏殊《浣溪沙》教案

晏殊《浣溪沙》教案

晏殊《浣溪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浣溪沙》;(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晏殊的思想感情,体会友谊的可贵;(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浣溪沙》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浣溪沙》的教学内容,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收集相关资料,如诗人生平、作品鉴赏等;(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浣溪沙》,了解作品背景;(2)搜集与晏殊相关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和创作风格;(3)准备课堂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关注《浣溪沙》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浣溪沙》,感受韵律美;(2)引导学生逐句翻译,理解诗句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浣溪沙》的意境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友谊的可贵;(2)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修辞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浣溪沙》。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浣溪沙》;2. 写一篇关于《浣溪沙》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晏殊的其他作品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一、导入1、诚实稳重的“太平宰相”(1)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

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

(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

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

2、与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经历是平坦富足,令人羡慕的。

晏殊虽然居高位、食厚禄,但不改赤子之心,凭着对生活的细心体悟,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词作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等都成为了名篇佳句。

二、感受语言风格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2、朗读这首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在语言风格、用字用词上与柳永的《蝶恋花》有什么不同?清丽自然,圆通晓畅3、背诵这首词三、领会情感哲理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2、诗人感怀的只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吗?“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的是诗人哪些更为深层的所思所感?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追问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3、上片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对过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怅之中,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在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浣溪沙·晏殊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其主题思想。

2. 分析浣溪沙·晏殊的词牌特点,体会其韵律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浣溪沙·晏殊的作者晏殊,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

2.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浣溪沙·晏殊,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诗词解析:分析浣溪沙·晏殊的词牌特点,解读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

4. 诗词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浣溪沙·晏殊的韵律美,体会诗词的音乐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浣溪沙·晏殊的背景,正确朗读诗词,分析词牌特点,解读诗词意象和主旨。

2.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欣赏诗词的音乐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词牌特点和意象解读。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词解析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晏殊及其创作背景。

2.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浣溪沙·晏殊。

3. 诗词解析:分析词牌特点,解读意象和主旨。

4. 诗词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音乐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能力: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词意象和主旨的理解程度。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熟读浣溪沙·晏殊,加强朗读技巧的练习。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解其他晏殊的词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浣溪沙》全文,把握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2. 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掌握宋代词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浣溪沙》的意象、意境,感悟词人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词中提炼出意象,理解词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5分钟)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晏殊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词意打下基础。

(5分钟)3. 诗词朗诵:教师示范朗诵《浣溪沙》,引导学生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5分钟)4.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从词中找出意象,如“落花”、“夕阳”等,分析其寓意,感悟词人的情感。

(10分钟)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鉴赏题,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讲解答题技巧。

(15分钟)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词的意象、意境,巩固所学知识。

(10分钟)(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2. 作者:晏殊3. 意象:落花、夕阳等4. 情感:抒发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中的意象、意境,结合词人的情感,写一篇300字的鉴赏短文。

《浣溪沙》描绘了落花满地、夕阳西下的景象,词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词中以落花、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令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哀愁。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言通顺,逻辑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意象、意境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宋代其他词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读》第十五章,具体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通过对词作品的内容分析,详细解读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浣溪沙》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分析晏殊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中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

重点:分析词的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读》相关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2. 诵读:让学生集体朗读《浣溪沙》,感受词的韵律美;3. 讲解:分析词的背景、作者简介,逐句讲解词的内容;4. 例题讲解: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浣溪沙》的写作手法,创作一句词;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词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2. 作者:晏殊3. 词牌:浣溪沙4. 重点词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 艺术手法:意象、修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中的情感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词中意境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词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作品,了解其词风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体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中意象的运用和情感表达;2. 课堂上的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3. 作业设计中学生的个人感悟和文学素养的培养;4. 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

一、词中意象的运用和情感表达《浣溪沙》中的意象如“花落去”、“燕归来”等,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又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浣溪沙》教学设计(5篇)

《浣溪沙》教学设计(5篇)

《浣溪沙》教学设计(5篇)《浣溪沙》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浣溪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浣溪沙》教学设计11、作者作品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抚州 ( 今江西临川 ) 人。

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

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

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 宰相 ) 兼枢密使。

为官清廉,秉直从政。

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 长短句 ) ,尤擅小令。

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

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2、诗词大意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案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案

2024年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第四单元《宋词》章节,详细内容为晏殊的《浣溪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浣溪沙》的词牌格律、韵律特点;2. 领悟晏殊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3. 分析比较宋词的流派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浣溪沙》词牌格律、韵律特点的掌握;对晏殊词作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重点:词牌格律、韵律特点;晏殊词作意境和情感;宋词流派风格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宋代生活画面,引发学生对宋代文化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内容;2.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浣溪沙》,感受词的韵律美;3. 词牌讲解:分析《浣溪沙》的词牌格律、韵律特点;4. 意境分析:讲解晏殊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5. 例题讲解:以《浣溪沙》为例,分析宋词的流派风格;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宋词的流派风格;8.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浣溪沙晏殊》2. 板书内容:(1)词牌格律、韵律特点;(2)晏殊词作意境和情感;(3)宋词流派风格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浣溪沙》的词牌格律、韵律特点;(2)比较晏殊与另一宋词大家的词作风格;(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浣溪沙》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1)词牌格律:七绝、上片三句、下片四句;韵律特点:平仄相间、韵脚优美;(2)晏殊与柳永、周邦彦等词人风格对比;(3)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词牌格律、韵律特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晏殊词作意境和情感的理解;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宋词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牌格律、韵律特点的掌握;2. 晏殊词作意境和情感的理解;3. 宋词流派风格分析;4. 作业设计中的比较和感悟。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 晏殊 教案

浣溪沙·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

(2)理解《浣溪沙》的创作背景、词语含义和诗句意境。

(3)分析晏殊的词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浣溪沙》。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殊词作的美学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2)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浣溪沙》。

(2)理解《浣溪沙》的诗意和晏殊的词风特点。

(3)掌握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2)晏殊词风特点的把握。

(3)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晏殊及其词作特点。

(2)提问:《浣溪沙》的创作背景和词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浣溪沙》,感受词作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作内容,体会词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作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浣溪沙》的诗意和晏殊的词风特点。

(2)解析词作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朗读并背诵《浣溪沙》。

(2)进行词作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浣溪沙》。

3. 推荐阅读其他晏殊的词作,了解其词风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词作鉴赏文章:评估学生在文章中对《浣溪沙》的解读、分析和表达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浣溪沙》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词作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浣溪沙》的意境。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

浣溪沙·晏殊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欣赏《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词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词的文本、作者简介、词的译文、相关图片等。

2. 准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美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讲解词的文本,解释字词含义,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析词的结构、节奏和韵律特点。

3. 赏析词歌(1)引导学生感悟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欣赏词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比喻、典故等。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翻译词歌,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主题。

(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词歌,并进行相关练习。

6. 板书设计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年最新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案设计晏殊

2024年最新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案设计晏殊

2024年最新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案设计晏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晏殊的《浣溪沙》,教学内容为教材第四章《宋词欣赏》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浣溪沙》的词牌、韵律、意境进行分析,探讨晏殊的词风及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了解宋词的韵律美;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3.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晏殊词风与其他词人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晏殊的词风及艺术特点,掌握《浣溪沙》的词牌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浣溪沙》的意境,品味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晏殊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浣溪沙》的词牌特点。

3. 诗词鉴赏:a. 学生自读《浣溪沙》,感受词的意境;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燕子”、“梨花”等;c. 讲解晏殊的艺术特点,如清丽脱俗、含蓄委婉等。

4. 例题讲解: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结构,讲解词的平仄、对仗等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浣溪沙》,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浣溪沙》的情感表达,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浣溪沙》教案设计2. 内容:a. 词牌特点:平仄、对仗、韵律;b. 意象:燕子、梨花、杨柳;c. 情感:离愁、思念、哀怨;d. 晏殊词风:清丽脱俗、含蓄委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浣溪沙》的情感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首词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意象、情感、词风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作品,如《临江仙》、《鹧鸪天》等,进一步了解晏殊的词风。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词社团,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诗词鉴赏环节;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案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三.思路点拨
还可以教给学生学会对比归类的学习方法,让学会举一反三地进行诗词的学习,比如在与作者其它词作【《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所表现的不同感情的比较中,领悟词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解读不是单一的,用自己既有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诗歌才是最好的学诗方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解读也同样如此。

四.练习举例
1、根据自己对《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思想内涵的理解,结合作者的生平,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段读后感。

2、阅读宴殊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和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试初步分析比较两首词所表现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附: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声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答题要点: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惆怅的心情。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答题要点: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