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悸

合集下载

心悸

心悸
心 悸
东方医院心内科 谢连娣
定义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 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 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 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可呈持续性。
【概述】
1、主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 2、特点:心悸的发生多呈阵发性, 也可呈持续性; 3、诱因:心悸的发生多由情绪波动或 过劳引起; 4、伴随症状:胸闷、气短、失眠、眩晕、 健忘、耳鸣。 5、分类: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
1、体虚劳倦 2、七情所伤 3、感受外邪 4、药食不当
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
久病劳倦 心悸
脾胃虚弱
情志所伤
平素 心虚胆怯 暴受惊恐 暗耗阴血 思虑过度 脾运失健 化火生痰 心气不敛 心神动摇
心悸 阴虚于下 火逆于上
大恐伤肾
恐则精却
暴怒伤肝
气血逆乱
感受外邪
心气素虚 风寒湿邪
痹症日久 内舍于心
心悸
温病、疫毒
耗伤 心气阴
药食不当
嗜食肥甘 饮食 失调 药物过量 毒性过强
化火生痰
痰火扰心 心悸
耗伤心之 气阴
药食不当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及于心,可致心悸, 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 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用药过量或不当时, 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
兼症 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
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 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脉象 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诱发 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因素 饱食等

中医内科学心悸课件

中医内科学心悸课件
起搏器植入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植入起搏器改善心脏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心悸,如心脏瓣膜病等,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预防心悸的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 劳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等诱发心悸的因素 。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 疾病。
养,引发心悸。
心悸的症状
心悸不安
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前区不适,或有心慌 、惊恐等症状。
脉搏跳动不规律
心悸时脉搏跳动不规律,或出现间歇脉、早 搏等症状。
心跳加快
心悸时常伴有心跳加快,患者可感到心脏跳 动过快或心脏漏跳等症状。
其他症状
心悸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失 眠等症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心理调适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03
心悸的现代医学解释
心悸的生理机制
心跳的生成
心悸的产生与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有关,心 脏电信号由窦房结产生,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导,引起心脏 肌肉收缩,产生心跳。
心跳的调节
心悸的发生还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如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从而调节心跳。
心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悸常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 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心悸。
心悸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有些心脏疾病可能仅以心悸为表现,如某些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因此心悸也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04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的拼音是:īnjì。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
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心悸的例句:
1、第一眼瞥去,那模样是令人心悸的孤独。

2、忍住不让你看见,我泪如泉涌的模样,把心生的忧伤弥漫,将离
愁的情绪变迁,一次次穿透柔软的心悸。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
定性。

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4、日子过得很闲散,优哉游哉,没有任何坏事情发生,没有任何的
坏人出现。

最大的劲敌莫过于"懒惰"二字,因为知道天始终是要酬勤的,所以总是心悸。

5、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
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心悸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或是在剧烈运动或紧张情绪后,感到心跳加速、有规律或不规律地快速跳动的不适感受。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或经常反复发生。

心悸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节律性失调或不协调引起的。

心脏是泵血的主要器官,其动作由电信号调控。

当心脏收到来自大脑的电信号刺激时,心脏肌肉收缩,泵出含氧血液给身体各个部位。

然后,心脏肌肉放松,让心脏充满氧气。

如果心脏的电信号发生紊乱,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速度和节律的改变,从而引起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 心脏疾病: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等疾病可以导致心脏节律异常,进而引起心悸。

2. 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状态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出现心悸的感觉。

3. 药物或物质: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抗生素等)或是饮食中的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也可能会导致心脏节律异常,从而引起心悸。

4. 身体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运动过度或是长时间的久站久坐,都可能使心脏负荷过多,导致心悸的发生。

5. 其他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心悸。

针对心悸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其原因,其中包括:1. 针对心脏疾病的治疗:对于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2. 控制情绪:对于与精神紧张有关的心悸,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心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3.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锻炼、规律作息等,可以减少心悸的发生。

4. 避免刺激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以减少心悸的发生。

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立即就医,了解病因,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以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悸ppt课件

心悸ppt课件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缓解压力。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心悸症 状的目的。
按摩疗法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
音乐疗法
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状态,减轻心悸 症状。
06
误区二
忽视伴随症状。心悸的伴随症状对于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忽视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避免策略
出现心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听信偏 方治疗。
04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建议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病因治疗
临床表现
心悸患者常描述为心跳加速、心跳 过重、心跳不规律等,可伴有胸闷、 气短、乏力等症状。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随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中心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危害程度
心悸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心律失常、 冠心病等。长期心悸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实践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 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慢跑等。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什么是心悸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到心脏跳动明显或不规则、速度加快,并且能够自觉到心跳的强度增加。

心悸可以是单纯的心跳感觉,也可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出现。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是一种表现,常常与心血虚、心火炽盛等病理状态相关。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紊乱,气血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管血液循环,调节着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

中医将心脏与心包、小肠、三焦等脏腑器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情绪不稳定:情绪过于激动、忧虑烦恼等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症状。

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量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会使心脏受到刺激,引发心悸。

3. 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出现心悸症状。

4.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系之一,湿热内蕴会干扰心脏功能,引起心悸。

中医对心悸症状的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心悸症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心血虚是指心脏气血不足,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表现为心跳无力、心悸无力感,常常伴有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1.补充营养:通过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补充心脏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瘦肉、桂圆肉、红枣等。

2.调理情绪:情绪不稳定是心血虚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通过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心血虚引起的心悸症状。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心火炽盛是指心脏内阳气过盛、阴血不足,导致心火上炎,心脏失去平衡状态。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心跳急促,甚至出现胸闷、咽干口苦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1.清热降火:通过中药调理,清热降火,平衡心脏的阴阳平衡。

2.调理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保持心脏的平衡状态。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瘀阻 虚实之间或转化或兼夹并可互相影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自汗者为气虚;心悸头晕, 面色无华者属血虚;心悸盗 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 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伴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 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
为瘀血
2.详辩脉象变化 脉缓,促脉,结脉,代脉
3.辨证辨病相结合 明确其原发疾病
4.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4小时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血压 胸片,心肌酶谱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阴阳
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分别采 用益气、养血、滋阴之法
分治痰火饮瘀
痰者,化痰;火者:实者降火,虚 者清火;饮者,涤阴;瘀者活血化

佐以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分型论治
心脉,心气受阻)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宁心
银翘散加减(加丹参、玉竹、太子参、 苦参养阴宁心)
加减:邪入气分,热毒盛,加石膏、知 母、黄连、板兰根
七 心血瘀阻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心主血脉,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心阳被遏)心痛 时作,痛如针刺(心络孪急)唇紫,舌 紫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淤
血阻滞)
口苦,便秘(津液被灼)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心降火除烦;半夏:橘红,茯苓,燥湿 化痰,行气降逆;生姜、大枣,甘草和中
加减: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天麦冬、天花粉 若痰火壅结,俯气不通,加全栝楼、生大黄。
六 风热扰心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胸骨隐痛,身热 或微恶风寒,咽痛,四肢酸楚或咳痰, 苔薄脉浮(感受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客及咽卫,正邪相争,内舍于心,阻塞

心悸的名词解释内科

心悸的名词解释内科

心悸的名词解释内科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在内科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心悸指的是心脏跳动不规则或过速,给人一种不适的感受。

它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或生理情况所导致的。

在了解心悸的名词解释之前,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心悸的生理机制。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周期性的跳动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电信号在心脏组织中传导所引发的。

这些电信号从心脏的起搏点开始发出,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沿着特定的路径传导,最终引起心脏的收缩,将血液推向全身循环。

然而,当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心跳不规则或过速,即心悸。

心悸可能是由于过速的心跳,即心动过速,或者是由于心脏跳动的节奏不齐,即心律不齐。

心动过速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持续存在的,而心律不齐则可能是周期性出现或持续存在。

引起心悸的原因则有很多种。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冠心病、心肌病、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等都可能引起心悸。

此外,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部疾病等也可以导致心悸。

生理情况如紧张、焦虑、体力活动过度、药物滥用等也可能是心悸的原因。

针对于心悸的诊断方法,则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病程、伴随症状等,对于确定心悸的原因非常重要。

体格检查包括心脏、肺部等系统的检查,有助于排除体循环异常或其他系统疾病。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来判断心脏的跳动是否规则,进而判断心悸的类型。

此外,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方面的检查也有助于排除或确定心悸的原因。

根据心悸的病因和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各异。

对于可以明确病因的心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悸,应该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悸,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治疗心悸的药物有多种,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等,具体的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来决定。

心悸症状 模板

心悸症状 模板
心悸。
案例二:患者B, 男性,32岁,因 心悸就诊,检查 发现患有贫血,
导致心悸。
案例三:患者C, 女性,58岁,因 心悸就诊,检查 发现患有二尖瓣 狭窄,导致心悸。
案例四:患者D, 男性,25岁,因 心悸就诊,检查 发现患有焦虑症,
导致心悸。
心悸的预后和康复
预后:心悸的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经过治疗 和康复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发出的异常冲动引起
02 房性心悸:由心房异
常冲动引起
03 室性心悸:由心室异
常冲动引起
04 心动过速:心率超过
100次/分钟
05 心动过缓:心率低于
60次/分钟
06 心律不齐:心率不规
则,快慢不一
心悸的典型症状
心慌:感到心跳加速, 心慌不安
01
疲劳:感到身体疲劳,
06
02
容易疲劳
胸闷:感到胸部有压迫 感,呼吸不畅
焦虑:感到紧张、焦 虑,情绪不稳定
05
03
头晕:感到头晕目眩, 站立不稳
04
出汗:感到身体出汗, 尤其是手心、脚心出汗
心悸的非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气喘、胸闷等
01
睡眠障碍:失眠、多
06
02
梦、易醒等睡眠问题
头晕目眩:感觉头昏 眼花,站立不稳
焦虑:感到紧张、焦 虑、恐慌等情绪波动
05
03
04
案例二:患者,男性,50岁,因心悸、头晕、乏力就诊,心电图显示心律 失常,诊断为房颤。
案例三:患者,女性,35岁,因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就诊,心电图显示 心律失常,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案例四:患者,男性,60岁,因心悸、头晕、乏力就诊,心电图显示心律 失常,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

心悸pptppt课件

心悸pptppt课件

2024/1/28
19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心律失常
心悸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 室上速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甚 至猝死。
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
长期心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退,最 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 活质量。
心悸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肌缺 血,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024/1/28
2024/1/28
8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对于间歇性心悸患者,可提高心 悸发作时心电图的检出率
如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电解 质等,以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引起 的心悸
常规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脏超声检查 其他检查
2024/1/28
明确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 如心律失常类型、心肌缺血等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有无 心脏器质性疾病
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吸 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加心悸的发病风险。
2024/1/28
5
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一般人群中,心 悸的患病率约为10%-30%,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趋势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随 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心悸的检出率和治疗率也 在逐年提高。

24
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方案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针对心悸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认知行为 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改善患 者心理状态。
心理教育

心悸

心悸

谢谢观看
心悸
中医病证名
01 病因病机
03 辨证施治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预防与调摄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 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3.
预防与调摄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 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适当练习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和五禽戏的“猿戏”以及24节气导引养生“夏季节气的动作”。 2.不宜过度劳累,生活尽量规律。 3.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坚定信心,有助于康复。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 思恼怒等。 4.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5.轻症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 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做好急救准备。
2.饮食劳倦
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 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 心悸。
4.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之气血阴阳,亦可引起心悸。如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 而发为心悸。或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安,也可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 悸。

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是什么意思心悸是指心脏跳动不规律或加速的感觉,常伴有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或生理因素引起。

心悸的发生让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慌,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因此,了解心悸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持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人对心悸的描述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会感到心脏跳动得非常快,有的人会感到心脏跳动有力而有规律,而有的人则感觉到心跳忽快忽慢。

无论心悸的感觉如何,它都是不正常的。

正常的心脏跳动应该是有规律的,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应该出现突然的加速或不规律的跳动。

心悸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心悸是由一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食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或饮料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

这种心悸往往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减少刺激因素来改善。

病理性心悸可能是心脏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这种心悸需要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并进行治疗。

除了生理和病理因素外,心悸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长期的过度劳累、焦虑、紧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心悸的发生。

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对于预防心悸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夜晚休息不足或熬夜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悸。

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尽量在规定的时间上床休息,并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其次,要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

剧烈运动会使心脏负担增加,容易引发心悸。

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提升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助于预防心悸的发生。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心悸的重要环节。

限制摄入咖啡因、烟酒、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粗粮及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

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也对于预防心悸非常重要。

当遇到压力较大的情况时,要学会放松自己,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休闲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练习瑜伽等,帮助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对于心脏的影响。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②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③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 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憾心神而心悸。
病因
3.感受外邪 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 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不畅, 心悸;
②或风、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 气心阴,引起心悸;
心虚胆怯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静安神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肉桂—(少许)鼓舞气血生长
• 加减:兼心阳不振—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阿
胶、首乌、龙眼肉;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柴胡、 郁金、合欢皮、绿萼梅;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术、苓; 气虚夹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自汗—麻黄根、浮小 麦、山萸肉、乌梅
二 心血不足证
主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兼证:腹胀便溏,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舌脉:舌淡,脉细弱; 病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心血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熟地、龙眼肉—补养心血;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 加减: 痰热互结,大便秘结—大黄 火郁伤阴—天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 兼脾虚—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
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 2.节饮食 3.慎起居 4.长期治疗
结语
临床特征:自觉心搏异常,不能自主;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或邪扰心神;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病性:有虚有实

心悸的PPT课件

心悸的PPT课件
动。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
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 助,学习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
的方法。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 情感支持和理解。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画、音乐等方式 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病因与诱因
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 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
诱因
心悸的诱因包括情绪波动、疲劳 、运动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 激性物质。
心悸的分类
生理性心悸
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如情绪波 动、疲劳等,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无 需特律失常、心 肌缺血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心悸的ppt课件

CONTENCT

• 心悸概述 •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 心悸的治疗方法 • 心悸的预防与护理 • 心悸的康复与预后
01
心悸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异常或心 慌的感觉。
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悸感、胸闷、气短等, 有时还伴有出汗、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在发生心悸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 采取急救措施。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心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就
医。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 过度疲劳。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心悸是指心脏跳动异常或不规律,或感到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

这种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心悸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悸的医学名词解释。

1.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指心跳的节律不规律,包括心跳过快、过慢、跳动不均匀等。

心律不齐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包括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

2.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的速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心脏神经系统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3.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脏跳动的速度低于正常范围,一般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

心动过缓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4. 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常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心绞痛常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5.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常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6.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血缺氧。

心力衰竭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

7.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常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悸、胸痛等症状。

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心脏跳动加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常表现为心悸、疲劳、体重下降等症状。

9.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常常表现为过度焦虑、不安、心悸等症状。

焦虑症可能会导致心悸,也可能是心悸的原因之一。

总之,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药物反应、心理因素等引起的。

如果您出现了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词语心悸的意思

词语心悸的意思

词语心悸的意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心悸”这个词,但对于它的真正含义,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清楚。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悸呢?心悸,从字面上理解,“心”指的是心脏,“悸”有跳动、惊动之意。

简单来说,心悸就是指人主观上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出现了异常,这种异常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律,或者心跳的力度、节奏发生了改变,让人能明显地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甚至有时还会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

心悸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

比如说,在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心跳会加快,此时可能会感到心悸。

这通常是身体的正常生理反应,只要休息一会儿,心跳恢复正常,心悸的感觉也就消失了。

然而,如果在安静状态下,频繁地出现心悸,那就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了。

导致心悸的原因多种多样。

生理性因素包括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睡眠不足、喝了过多的咖啡或浓茶、吸烟、饮酒等。

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加快跳动,从而引起心悸。

而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也可能导致心悸的出现。

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则更为复杂。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比如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都会使心脏的节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心悸。

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供血不足,也可能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另外,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也都可能导致心悸。

除了心血管疾病,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心悸。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导致心跳加快,出现心悸。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导致氧气输送不足,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补偿,也会引起心悸。

低血糖发作时,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同样会刺激心脏加快跳动,产生心悸的感觉。

要判断心悸是否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是疾病的表现,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了解心悸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心悸

心悸

心悸心悸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

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心悸

心悸

心悸心悸是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内经》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等为病证名,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西医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诊断】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乏力,头晕等。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洒饱食等原因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5.心电图、血压、X线胸部摄片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辩惊悸与怔忡2.辨虚实。

3.辨脉象4.辨病情治疗原则心悸虚证治当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

心悸实证治当祛痰、化饮、行瘀,清火,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

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之多少,攻补兼施,或以攻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心悸由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或气滞、痰浊、血瘀、水饮扰动心神而发病。

心悸

心悸
心悸( 心悸(palpitation)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一、定义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二、发生机制
(一)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二)心律失常: 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 (三)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

三、病因
(一)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搏动增强: 1.生理性: 生理性: 生理性 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 ①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 饮酒、浓茶或咖啡后; ②饮酒、浓茶或咖啡后; 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索、麻黄素、 ③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索、麻黄素、 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 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
四、伴随症状
(一)心前区痛: 心前区痛: 伴发热: (二)伴发热: 伴晕厥或抽搐: (三)伴晕厥或抽搐: 伴贫血: (四)伴贫血: 伴呼吸困难: (五)伴呼吸困难: 伴消瘦及出汗: (六)伴消瘦及出汗:
五、问诊要点
(一)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 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 有无心前区痛、 发热、 头晕、 ( 二 ) 有无心前区痛 、 发热 、 头晕 、 头 痛 、 晕厥、 抽搐、 呼吸困难、 消瘦及多 晕厥 、 抽搐 、 呼吸困难 、 失眠、 汗、失眠、焦虑等相关症状 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 (三)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 性疾病、神经症等病史; 性疾病、神经症等病史; 有无嗜好浓茶、咖啡、烟酒情况, (四)有无嗜好浓茶、咖啡、烟酒情况, 有无精神刺激史
(二)心律失常 1.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2.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 3.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
(三)心神经官能症: 心神经官能症: 1.病因: 病因: 病因 2.特点: 特点: 特点 (1)多见于青年女性。 )多见于青年女性。 (2)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隐痛, )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隐痛, (3)伴有神经衰弱表现:疲乏、失眠、头晕、 )伴有神经衰弱表现:疲乏、失眠、头晕、 头痛、耳呜、记忆力减退等, 头痛、耳呜、记忆力减退等, (4)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Palpitation)授课目的和要求1、了解心悸的发生机制2、掌握心悸的病因和伴随症状【基础知识回顾】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与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末鞘浦肯野纤维网。

心脏的神经支配1、交感神经作用:其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结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力加强。

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2、迷走神经作用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型胆碱能受体,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即具有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一、定义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

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

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有心悸。

患者对心悸有不同的描述:最常见的描述是胸部撞击感,或咽颈部阻塞感,或心跳停顿感。

二、发生机制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

1、在心动过速时,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

当心室收缩时,心室肌与心瓣膜的紧张度突然增加,可引起心搏增强而感心悸;2、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期或房性早搏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使患者有“心跳停顿感”。

3、室性早搏,发生的时间过早,以致心室不能完全充盈,当心室收缩时便产生心悸。

在代偿间期后,随着心室充盈期的延长,心室充盈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在胸腔内的运动增加,患者自觉心悸。

这些症状,是患者就诊的原因和常见的主诉。

4、心悸出现与心律失常发生及持续时间有关。

如突然发生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 S V T),心悸往往较明显,而在慢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可因逐渐适应而无明显心悸。

5、心悸的发生常与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焦虑、紧张、注意力集中时易于出现。

6、心悸可见于心脏病患者,但与心脏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一定有心脏病,反之,心脏病患者也可不发生心悸,如无症状的冠心病,就无心悸发生。

三、伴随症状1、心前区疼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

2、发热: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贫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可同时伴有出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

慢性贫血,心悸多在劳力后较明显。

5、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6、消瘦或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四、病因㈠心脏搏动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强引起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⒈生理性者见于:⑴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⑵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⑶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素片等。

上述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致心率加快,使患者感到心悸。

⒉病理性者见于:⑴心室肥大:①高血压(H y p e r t e n s i o n)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脏收缩期阻力负荷增加→心脏代偿性肥厚→心脏搏动增强→患者自觉心悸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血流从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左心室同时接纳左心房充盈血流和从主动脉反流的血量→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心脏收缩力加强→患者自觉心悸。

③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左心室射出的部分血流进入左心房→在舒张期,左心室不但接纳从肺静脉回流的血流,还要接纳反流入左心房的血量→致左心室肥大→心肌收缩力加强→患者自觉心悸。

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 e n t r i c u l a r s e p t a l d e f e c t,V S D):室间隔缺损→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大→心肌收缩力加强→患者自觉心悸。

⑵其它引起心脏搏动增强的疾病: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新陈代谢加速,引起心率加快,患者常有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等。

②贫血:以急性失血时心悸明显。

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及组织缺氧,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通过增加心率,提高心排量来代偿。

心率加快导致心悸。

③发热:此时基础代谢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量增加,也可引起心悸。

④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过多,致心率增快,患者自觉心悸。

㈡心律失常(C a r d i a c a r r h y t h m i a)⑴心律失常的分类A按发生时心率快慢分类:a快速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扑动、颤动b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逸搏心律(房性、交界性和室性逸搏心律)。

B按心律失常发生原理分类:a冲动起源异常:如早搏、心动过速、逸搏、扑动、颤动等。

b冲动传导异常:如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

⑵心律失常的原因:①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②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③药物中毒:如服用过量的倍他乐可,可引起心率减慢,患者自觉心悸;④心脏以外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新陈代谢加速,引起心率加快,患者常有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等;⑤自主神经异常:如交感神经兴奋性过多增强,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发生早搏等心律失常,患者自觉心悸。

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①自律性增高;②触发活动、③折返(reentry),其中,以折返机制最常见。

折返形成的三要素:A存在折返环B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C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先前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⑷快速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人吸烟、饮酒、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时。

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等,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 a r o x y s m a l s u p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c h y c a r d i a,P S V T)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

随着心内记录及程序刺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根据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不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 t r i o v e n t r i c u l a r n o d a l r e e n t r a n t t a c h y c a r d i a,A V N R T)、房室折返性内心动过速(a t r i o v e n t r i c u l a r r e e n t r a n t t a c h y c a r d i a,A V R T)等。

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房室结内有两条径路:通常将传导速度较快的纤维称为快径路或β径路,而把传导速度较慢的纤维称慢径路或α径路。

快径的不应期长,慢径的不应期短。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发生机制窦性心律时,心房冲动从传导速度较快的β径路下传,产生一个QRS波,冲动也同时从慢径下传,当传到希氏束时,后者已被从快径下传的冲动激动而处于不应期,不再被激动。

当发生房性早搏时,由于快径不应期长,房性早搏冲动在快径中受阻,从慢径中缓慢下传,产生延长的P-R间期。

如果在慢径中下传足够慢,使快径能从不应期中恢复,就产生一次心房回波。

但如果慢径本身不能及时从其不应期中恢复,不能容许再度前传,则只能产生一个心房回波。

更早的房性早搏,也在快径中受阻,但在慢径中下传更为缓慢,仍能从快径逆传产生心房回波,由于慢径下传时间更长,它有足够时间恢复其应激性,故形成持续的心动过速。

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是由旁路前传或逆传,心房、心室及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均参与形成的一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房室旁路可分为显性房室旁路、隐匿性房室旁路。

显性房室旁路即旁路具有前传功能并可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预激综合征。

隐匿性房室旁路没有前传功能,只有逆传功能,它参与的心动过速是用正常房室传导途径作为前传肢,房室旁路作为逆传肢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由于心动过速,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当心室收缩时,心室肌与心瓣膜的紧张度突然增加,引起心搏增强,患者自觉心悸。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A兴奋迷走神经的手法;B药物:心律平、异搏定、胺碘酮;C超速抑制;D首选:射频消融术③心房扑动(a t r i a l f l u t t e r),简称房扑。

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见于一些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房扑时,心率增快,患者自觉心悸。

④心房颤动(a t r i a l f i b r i l l a t i o n)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运动、手术后发生。

心房颤动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房颤动时,心律不整齐。

如果心室率不快,患者可无症状,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患者自觉心悸,并可伴有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⑷缓慢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可见于健康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也可见于颅内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由于心率缓慢,心室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量增加,心搏强而有力,患者自觉心悸。

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 i c k s i n u s s y n d r o m e,S S S)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所导致的窦房结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病症。

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悸、气短、乏力、黑朦、晕厥。

③房室传导阻滞(A V B)是指房室之间的传导障碍。

按严重程度分:Ⅰ度A V B:房室传导延缓但无脱落;Ⅱ度A V B:有部分心房激动不能传入心室;Ⅲ度A V B: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有心房激动均不以传入心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