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药品上市后个例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指导药品,以下业明文件的生产企上市许可持有人(包括持有药品批准证简称持有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

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42〔2017〕

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号),参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81

调会《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ICH ),制定本指导原则。E2D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持有人开展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

报告工作。本指导原则中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单个患者

使用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指持有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项目填写的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及相关信息的表格或元

素集合。

1.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是最基础的药物警戒活动,收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是持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持有人应建立面向医生、药师、患者的有效信息途径,收集来自医疗机构、经营企业、患者电话或投诉报告的不良反应,主动收集学术文献、临床研究、市场项目中的不良反应,络、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等的信息收集途径。拓展网.

非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1.1

非征集报告来源于医生、药师、患者等主动提供的自发报告,报告。持有人采取联网及相关途径的也包括来自学术文献和互适当的措施,鼓励医生、药师和患者报告不良反应,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手段干涉报告者的自发报告行为。

医疗机构 1.1.1

持有人应指定医药代表,通过日常拜访医生、药师或通过电应品不良反发生的药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沟通,收集临床信息。对医生、药师的访问应定期开展,进行良好的记录并保存。持有人或其经销商在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购

销合同时,应让医疗机构充分知晓持有人的不良反应报告责任,鼓励医生向持有人报告不良反应。

药品经营企业 1.1.2

持有人直接从药品零售企业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应确保药

持有人建告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建议知晓向其报品零售企业立药店定点收集计划,定期从指定药店收集报告,并对驻店药师或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信息收集的目标、方式、内容、

技巧、存储要求等,确保不良反应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

溯性。持有人通过药品经销商收集个例不良反应信息,双方应签订委托合同,持有人应定期评估经销商履行信息收集责任的能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收集的数量和质量。电话和投诉 1.1.3

药品说明书、标签中公布的生产企业电话是患者报告不良

员负责该电询的重要途径。持有人应指定人应、进行投诉或咨反话的接听,收集并记录患者或其他个人(如医生、药师、律师)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电话应保持畅通,工作时间应有人接听,非

———2

工作时间应设置语音留言。电话号码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说

书和标签。

鼓励持有人设立专门的不良反应报告电话,指定人员负责该电话的接听,收集并记录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持有人应以有效方式将此电话及其功能告之消费者。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获悉的不良反应,持有人也应报告,无论该报告是否已由其他报告人向监管部门提交。

学术文献 1.1.4

学术文献是高质量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来源之一,持有人应。持有告文献来源的个例不良反检索,并报应定期对文献进行人应制定文献检索规程,对文献检索的频率、时间范围、文献来源、文献类型、检索策略等进行规定。文献检索频率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对于首次上市或进口五年内的新药或其他关注品种可适当增加检索频率。检索的时间范围要有连续性,不能间断。持有人应对广泛使用的文献数据库进行系统化的回顾,如

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文献数据库VIPCNKI

和、、等国外文献数据库。持有人可根据情Embase PubMedOvid

况选择数据库或期刊,国内外文献均要求至少要同时检索两个

数据库。有关不良反应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个案报道、病例系列、不良反应综述等,此外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荟萃分析等也可能涉及到药品的不良反应。文献来源的个例不良反应主要通过检索个案报道(对单个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描述和讨论)和病例系列(对多个患者同一性质的不良反应进行描述及讨论)获得。对于其他类型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根据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要求进行汇总分析。

———3

持有人应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确保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减少漏检。例如检索的关键词使用药品的国际非专利名称()/INN

活性成份进行检索,或使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通用

名称、商品名称或别名组合进行检索。

互联网及相关途径 1.1.5

持有人应定期浏览其发起或资助的网站,收集可能的不良

知外部反应病例。不需要持有人搜索外部网站,但如果持有人获网站中的不良反应,应当考虑是否报告。持有人应利用公司门户网站收集自发不良反应报告,如在网站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专门路径,提供报告方式、报告表和报

告内容指导。应在公司网站公布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并及时更新,提供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和合理用药指导。

由持有人发起或承办的平面媒体、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平台/

也是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来源之一,如利用企业公众微信账号、

微博、论坛、病例分享会形式收集。

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1.2

征集报告来源于有组织的数据收集系统,包括上市后研究或项目,这些报告不应被认为是自发报告。

由企业发起的上市后研究(包括在境外开展的研究)或项目根据其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了解药品安全性、有效性、使用情况为目的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如Ⅳ期临床试验、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药品重点监测等;另一类是以市场推广为主要目的市场项目,如患者支持项目、市场调研、患者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中发现的个例不良反应均应收集并按要求报告。持有人及其合同研究单位均可报告个例药品不良反应,但为避免重复提交报告,持有人应与研究单位协议约定报告主体。原则上报告主体为持有人,但持有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手段干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