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ppt
合集下载
锁存器与触发器ppt课件.ppt

二、分类 1. 按触发方式(电平,脉冲,边沿) 2. 按逻辑功能(RS, JK, D, T)
5.2 SR锁存器 SR是各种触发器的基本构成部分 一、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5.2.1 或非门构成的SR锁存器
’ ’
a.电路图
b.图形符号
图5.2.2 与非门构成的SR锁存器
5.2.1 SR锁存器
电路的初态与次态
VI1 1 VO1 Q 1 1
VI1 1 VO1 Q 0 0
1 VI2
G2
Q0 VO2
1 VI2
G2
Q1 VO2
3. 模拟特性分析
O1 = I2 I1 = O2
G1 VI1 1 VO1 Q
O1
e
稳态点
(dQ=1)
1 VI2
G2
Q VO2
c
介稳态
点
a
0
b 稳态点
(Q=I01)
概述
一、能用于记忆1位二进制信号的基本单元电 路统称为触发器
5)动作特点:E=1期间电路对信号敏感,并按S 、 R信号改变 锁存器的状态。
5.2.2 D 锁存器
1. 逻辑门控 D 锁存器
逻辑电路图
R
G4 & Q4
G2
≥1
E
1 G5
D S
≥1 &
Q3 G1 G3
国标逻辑符号
Q
D 1D
Q
E E1
Q
Q
该锁存器有几种工作状态?有非定义状态吗?
1. 逻辑门控 D 锁存器
逻辑功能
D 锁存器的功能表
E
R =D
G4 &
Q4
G2 ≥1
G5 1
≥1 & Q3
5.2 SR锁存器 SR是各种触发器的基本构成部分 一、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5.2.1 或非门构成的SR锁存器
’ ’
a.电路图
b.图形符号
图5.2.2 与非门构成的SR锁存器
5.2.1 SR锁存器
电路的初态与次态
VI1 1 VO1 Q 1 1
VI1 1 VO1 Q 0 0
1 VI2
G2
Q0 VO2
1 VI2
G2
Q1 VO2
3. 模拟特性分析
O1 = I2 I1 = O2
G1 VI1 1 VO1 Q
O1
e
稳态点
(dQ=1)
1 VI2
G2
Q VO2
c
介稳态
点
a
0
b 稳态点
(Q=I01)
概述
一、能用于记忆1位二进制信号的基本单元电 路统称为触发器
5)动作特点:E=1期间电路对信号敏感,并按S 、 R信号改变 锁存器的状态。
5.2.2 D 锁存器
1. 逻辑门控 D 锁存器
逻辑电路图
R
G4 & Q4
G2
≥1
E
1 G5
D S
≥1 &
Q3 G1 G3
国标逻辑符号
Q
D 1D
Q
E E1
Q
Q
该锁存器有几种工作状态?有非定义状态吗?
1. 逻辑门控 D 锁存器
逻辑功能
D 锁存器的功能表
E
R =D
G4 &
Q4
G2 ≥1
G5 1
≥1 & Q3
rs触发器ppt课件

04 RS触发器的设计与实现
CHAPTER
设计思路与步骤
确定触发器的功能需求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RS触发器是作为置位器还是复位器使用 ,或者同时具有置位和复位功能。
选择合适的逻辑门
根据电路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 门等)进行组合,实现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设计思路与步骤
• 确定输入和输出信号:根据设计需求,确定RS触 发器的输入信号(置位信号、复位信号)和输出 信号。
RS触发器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RS触发器简介 • 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 RS触发器的真值表与波形图 • RS触发器的设计与实现 • RS触发器的应用案例 • RS触发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RS触发器简介
CHAPTER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RS触发器是一种最简单的触发器 ,由两个交叉耦合的与非门构成 ,具有置位、复位和保持功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滤波技术:在输入输出端加入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 ,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1. 隔离措施:采用隔离变压器、光耦合器等隔离元件, 将干扰源与触发器电路隔离,减小干扰对电路的影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4. 冗余设计:采用冗余电源、冗余备份等措施,提高系 统的容错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
4. 软件算法优化: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减小信号的量 化误差,提高信号的分辨率,从而降低抖动。
问题二:如何提高RS触发器的抗干扰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抗干扰能力是指RS触发器在存在噪声或干扰的情况下, 保持正常工作能力的性能。
数电第4章触发器课件

与该当前的输入信号有关,而且与此前电路的状态有关。
结构特征:由组合逻辑电路和存储电路组成,电路中存在反馈。 锁存器和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 。
2
4.1 概述 一、触发器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FF: (Flip-Flop, 简称FF)能够存储1位二进制信号 的基本单元电路。
2.特点: (1)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状态和1状态。 (2)在触发信号控制下,根据不同输入信号可置成 0或1状态。 (触发信号为时钟脉冲信号)
第4章 触发器
4.1 概述
4.2 基本SR触发器(SR锁存器)
4.3 同步触发器(电平触发)
4.4 主从触发器(脉冲触发)
4.5 边沿触发器(边沿触发) 4.6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 4.7 集成触发器 4.8 触发器应用举例
作业题
【5】【6】【8】【11】
1
时序逻辑电路与锁存器、触发器: 时序逻辑电路: 工作特征: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任意时刻的输出状态不仅
1、电路结构 以基本SRFF为基础,增加两个与非门。
置1端 时钟信号 (高电平有效) (同步控制)
置 0端 (高电平有效)
图4-5 同步SRFF
13
2、工作原理
分析CLK=0时: 有 SD’ =RD’=1, 则Q、Q’不变。 分析CLK=1时: (1)S=R=0时,有SD’ =RD’=1:Q、Q’不变(保持原态) (2)S =0, R=1:输出Q=0, Q’=1 (置0状态) (3)S =1, R=0:Q=1, Q’=0 (置1状态) (4)S=R=1:Q=Q’=1(未定义状态)
t t
1
主
O
Q
从
O
图4-13 主从JKFF波形
02-31.2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结构及原理分析-课件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结构及原理分析 ※
Schmitt Trigger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 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 将两级反相器串接起来,同时通过分压电阻把输出端 的 电压反馈到输入端,就构成了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CMOS门,阈值电压
VTH
1 2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小结——
1、无论T2由导通变截止还是由截止变导通,均 伴有正反馈过程,使输出端电压VO变得很陡峭;
2、由于R2>R3,所以使T1饱和导通时的VE必然 低于T2饱和导通时的VE值,因此,T1由截止变为导 通的输入电压VT+高于T1由导通变为截止时的输入电 压VT-,这样就得到了施密特触发特性。
vO
vO'
于是电路状态迅速转换为VO=VOH≈VDD,此时对应的输 入电平R1 R
2
VT
VT
R1
R2 R2
VTH
(1
R1 R2
)VTH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2)当VI从高电平VDD逐渐下降并达到VA=VTH时,VA 的下降又将引发另一个正反馈:
3、经计算可得此电路:
VT+ ≈ 1.7V VT- ≈ 0.8V △VT≈ 0.9V
课后练习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 施密特触发电路的特点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是一种特殊的双稳态时序电 路,与一般双稳态电路比较,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优良的波形整形电路,因为 只要输入信号电平达到触发电平,输出信号就会从一个 稳态转变到另一个稳态,且通过电路内部的正反馈过程 可使输出电压的波形变得很陡。
※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结构及原理分析 ※
Schmitt Trigger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 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 将两级反相器串接起来,同时通过分压电阻把输出端 的 电压反馈到输入端,就构成了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CMOS门,阈值电压
VTH
1 2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小结——
1、无论T2由导通变截止还是由截止变导通,均 伴有正反馈过程,使输出端电压VO变得很陡峭;
2、由于R2>R3,所以使T1饱和导通时的VE必然 低于T2饱和导通时的VE值,因此,T1由截止变为导 通的输入电压VT+高于T1由导通变为截止时的输入电 压VT-,这样就得到了施密特触发特性。
vO
vO'
于是电路状态迅速转换为VO=VOH≈VDD,此时对应的输 入电平R1 R
2
VT
VT
R1
R2 R2
VTH
(1
R1 R2
)VTH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2)当VI从高电平VDD逐渐下降并达到VA=VTH时,VA 的下降又将引发另一个正反馈:
3、经计算可得此电路:
VT+ ≈ 1.7V VT- ≈ 0.8V △VT≈ 0.9V
课后练习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十一讲 施密特触发器
■ 施密特触发电路的特点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是一种特殊的双稳态时序电 路,与一般双稳态电路比较,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优良的波形整形电路,因为 只要输入信号电平达到触发电平,输出信号就会从一个 稳态转变到另一个稳态,且通过电路内部的正反馈过程 可使输出电压的波形变得很陡。
数字电路--触发器原理

2、CP=1时跟随,下降沿到来时才锁存, 锁存的内容是CP下降沿瞬间D的值。
D (b) CP 符号
(二)工作原理:
(a)
将S=D、R=D代入同步SR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得D锁存器的特性方程:
Q* S RQ = D+ DQ = D
CP=1期间有效
第五章
• §5.1 概述
• §5.2 SR 锁存器ne NhomakorabeatQ
0
1
Q
S
R
Q 0
1
& &
0
S
1
0
R
①R=0、S=1时:由于R=0,不论原来Q为0还是1,都有Q=1; 再由S=1、Q=1可得Q=0。即不论锁存器原来处于什么状态都 将变成0状态,这种情况称将锁存器置0或复位。 R端称为置0端或复位端。
ok
Q
1
0
Q
S 1
R 0
Q 0 1
&
&
0
1
S
0
1
R
②R=1、S=0时:由于S=0,不论原来Q为0还是1,都有Q=1; 再由R=1、Q=1可得Q=0。即不论锁存器原来处于什么状态都 将变成1状态,这种情况称将锁存器置1或置位。
Q* Q
Q* 0
保持 置0 置1
特 性 表
0 0 1 1 1 1
Q* 1
Q* Q
翻转
主要特点
①主从JK触发器采用主从控制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输入信号直 接控制的问题,具有CP=1期间接收输入信号,CP下降沿到来 时触发翻转的特点。 ②输入信号J、K之间没有约束。 ③存在一次变化问题。
二、触发器的两个基本特点: 1.具有两个稳定状态—0状态和1状态 2.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同步RS触发器

Qn—时钟到来前触发器的状态 Qn+1—时钟到来后触发器的状态
2 同步RS触发器
例1:画出电平触发SR 触发器的输出波形。
真值表
CP
S R Qn+1
S
0 0 Qn
01 0
R
10 1
Q0
不定 1 1 不定
CP高电平时触发器
Q1
不定 状态由R、S 确定
2 同步RS触发器
例2:画出电平触发 SR触发器的输出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态为 Q=0。
(1) S=0, R=0
& G1
1 SD 1
打开
& G3
.Q
& G2 1 RD 1
& G4
触发器保持原态
S0
1 CP
打开
R0
2 同步RS触发器
二、工作原理
(2) S = 0, R= 1
0.Q
& G1
触发器置“0”
1 SD 1
(3) S =1, R= 0
& G3
.1Q
& G2 0 RD 1
& G4
触发器置“1” (4) S =1, R= 1
、同步RS触发器特性表
CP
S
R Qn Qn+1
功能
0
×
××
Qn
Qn1 Qn 保持
1
0
0
0
0
Qn1 Qn 保持
1
0
0
1
1
1
0
1
0
1
Q n1 0 置 0
1
0
1
1
1
1
1
0
0
2 同步RS触发器
例1:画出电平触发SR 触发器的输出波形。
真值表
CP
S R Qn+1
S
0 0 Qn
01 0
R
10 1
Q0
不定 1 1 不定
CP高电平时触发器
Q1
不定 状态由R、S 确定
2 同步RS触发器
例2:画出电平触发 SR触发器的输出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态为 Q=0。
(1) S=0, R=0
& G1
1 SD 1
打开
& G3
.Q
& G2 1 RD 1
& G4
触发器保持原态
S0
1 CP
打开
R0
2 同步RS触发器
二、工作原理
(2) S = 0, R= 1
0.Q
& G1
触发器置“0”
1 SD 1
(3) S =1, R= 0
& G3
.1Q
& G2 0 RD 1
& G4
触发器置“1” (4) S =1, R= 1
、同步RS触发器特性表
CP
S
R Qn Qn+1
功能
0
×
××
Qn
Qn1 Qn 保持
1
0
0
0
0
Qn1 Qn 保持
1
0
0
1
1
1
0
1
0
1
Q n1 0 置 0
1
0
1
1
1
1
1
0
0
《主从RS触发器》课件

将主从RS触发器与其他数字逻辑电路 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更紧凑和高 效的电路设计。
新型主从RS触发器
动态主从RS触发器
采用动态逻辑门代替静态逻辑门,提高触发 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差分主从RS触发器
利用差分信号传输,提高触发器的抗干扰能 力和稳定性。
预置主从RS触发器
在输入信号之前预设状态,避免空翻现象, 提高触发器的可靠性。
主从RS触发器的实际应用
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寄存器
主从RS触发器可以用于构建寄存器 ,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并按照时钟 信号的节拍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计数器
利用主从RS触发器的特性,可以构建 各种类型的计数器,如二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等,用于对脉冲信号 进行计数。
在时序电路中的应用
移位器
主从RS触发器可以用于构建移位器,实现二进制数据的左移 或右移。
特点
具有置位、复位和保持功能,能够根 据输入信号的状态自动转换其输出状 态,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稳 定性。
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
主从RS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置位端S和复位端R,以及一个输出端Q。
工作过程
当置位端S为高电平(1)且复位端R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被置位,输出端Q为高电 平(1)。当复位端R为高电平(1)且置位端S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被复位,输出端 Q为低电平(0)。当两个输入端都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保持其当前状态不变。
主从RS触发器
CATALOGUE
目 录
• 主从RS触发器简介 • 主从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 主从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 主从RS触发器的特性分析 • 主从RS触发器的实际应用 • 主从RS触发器的改进与发展
新型主从RS触发器
动态主从RS触发器
采用动态逻辑门代替静态逻辑门,提高触发 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差分主从RS触发器
利用差分信号传输,提高触发器的抗干扰能 力和稳定性。
预置主从RS触发器
在输入信号之前预设状态,避免空翻现象, 提高触发器的可靠性。
主从RS触发器的实际应用
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寄存器
主从RS触发器可以用于构建寄存器 ,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并按照时钟 信号的节拍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计数器
利用主从RS触发器的特性,可以构建 各种类型的计数器,如二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等,用于对脉冲信号 进行计数。
在时序电路中的应用
移位器
主从RS触发器可以用于构建移位器,实现二进制数据的左移 或右移。
特点
具有置位、复位和保持功能,能够根 据输入信号的状态自动转换其输出状 态,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稳 定性。
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
主从RS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置位端S和复位端R,以及一个输出端Q。
工作过程
当置位端S为高电平(1)且复位端R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被置位,输出端Q为高电 平(1)。当复位端R为高电平(1)且置位端S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被复位,输出端 Q为低电平(0)。当两个输入端都为低电平(0)时,触发器保持其当前状态不变。
主从RS触发器
CATALOGUE
目 录
• 主从RS触发器简介 • 主从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 主从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 主从RS触发器的特性分析 • 主从RS触发器的实际应用 • 主从RS触发器的改进与发展
触发器(课件)

已有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一致; (3)比较两种触发器的特性方程,根据“变量相同,
对应系数相等,则方程一定相等”的原则,求出转 换逻辑。 (4)画电路图
36
2. 转换实例
(1)JK触发器到D、T、T’和RS触发器的转换、
JK触发器
Q n 1
n
JQ
KQn
:D触发器:
Q n 1
D
n
D(Q
Qn
)
n
DQ
DQ n
CP 后,“从” 0
CP 后,“从” Qn
22
3. 特性表
表4.4.2 主从JK触发器的特性表
时钟 输入 CP J K
输出 Q n Q n1
0
0
0
0 保持
0011
1
0
0
1 置1
1011
0
1
0
0 置0
0110
1
1
0
1 翻转
1110
23
例4.4.2已知主从JK触发器输入端的电压波 形如图4.4.4所示,试画出端对应的电压波 形。假定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
1
1
1
输入
SR
00 10 01 11
输出
Q n1 功能 1* 不允许 1 置1 0 置0 Q n 保持 Q n 保持 1 置1 0 置0 1* 不允许
9
例4.3.1 画出同步RS触发器输出端波形。已知同 步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波形如图4.3.2所示,设 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试画出输出端波形图。
从触发器
图4.4.1 主从RS触发器的逻辑图及逻辑符号
17
2. 工作原理
(1)CP=1时,主触发器按S、R翻转,从触发器保持 (2)CP下降沿到达时,主触发器保持,从触发器根 据主触发器的状态翻转 所以,每个CP周期触发器最多可能翻转一次
对应系数相等,则方程一定相等”的原则,求出转 换逻辑。 (4)画电路图
36
2. 转换实例
(1)JK触发器到D、T、T’和RS触发器的转换、
JK触发器
Q n 1
n
JQ
KQn
:D触发器:
Q n 1
D
n
D(Q
Qn
)
n
DQ
DQ n
CP 后,“从” 0
CP 后,“从” Qn
22
3. 特性表
表4.4.2 主从JK触发器的特性表
时钟 输入 CP J K
输出 Q n Q n1
0
0
0
0 保持
0011
1
0
0
1 置1
1011
0
1
0
0 置0
0110
1
1
0
1 翻转
1110
23
例4.4.2已知主从JK触发器输入端的电压波 形如图4.4.4所示,试画出端对应的电压波 形。假定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
1
1
1
输入
SR
00 10 01 11
输出
Q n1 功能 1* 不允许 1 置1 0 置0 Q n 保持 Q n 保持 1 置1 0 置0 1* 不允许
9
例4.3.1 画出同步RS触发器输出端波形。已知同 步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波形如图4.3.2所示,设 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试画出输出端波形图。
从触发器
图4.4.1 主从RS触发器的逻辑图及逻辑符号
17
2. 工作原理
(1)CP=1时,主触发器按S、R翻转,从触发器保持 (2)CP下降沿到达时,主触发器保持,从触发器根 据主触发器的状态翻转 所以,每个CP周期触发器最多可能翻转一次
常用触发器

1S C1 1R
S
CP
R
(c) 国 符 标号
(3) CP=0时,主触发器禁止,从触发器工作;
(4) CP↑时,主触发器工作,从触发器禁止。
16
3.功能描述
(1)次态方程:
Q
n+1
=[S+RQ ]· CP
(CP=1期间,S、R不变)
n
SR =0
17
(2)功能表 表 5.4.3 主从SRFF的功能表
RD
1 1 1 0 1
D
0 1 φ φ φ
CP
↑ ↑
Q
n +1
功能名称 同步置“ 0 ” 同步置“ 1 ” 异步置“ 1 ” 异步置“ 0 ”
0 1 1 0 Q
n
φ φ 0
保持
8
(3)激励表
表5.4.2 维阻DFF激励表
Qn
0 0 1 1
Qn
0 1 0 1
+1
D
0 1 0 1
9
(4)波形图 CP RD SD D
(3) CP=1时,无论D是否变化,S′D 不变,R′D 不变,从而Q不变。即:Q (4) CP 则 Q
n+1 n+1
=Q ,保持
n
到时,S′D = R′D = 1, = Q ,保持
n
7
3.功能描述 n+1 (1)次态方程:Q =[D]· CP
(2)功能表 表5.4.1 维阻DFF功能表
SD
1 1 0 1 1
S φ 0 0 1 1 R φ 0 1 0 1 CP × 0
Qn
+1
Qn
Q
n
0 1 ×
18
S
CP
R
(c) 国 符 标号
(3) CP=0时,主触发器禁止,从触发器工作;
(4) CP↑时,主触发器工作,从触发器禁止。
16
3.功能描述
(1)次态方程:
Q
n+1
=[S+RQ ]· CP
(CP=1期间,S、R不变)
n
SR =0
17
(2)功能表 表 5.4.3 主从SRFF的功能表
RD
1 1 1 0 1
D
0 1 φ φ φ
CP
↑ ↑
Q
n +1
功能名称 同步置“ 0 ” 同步置“ 1 ” 异步置“ 1 ” 异步置“ 0 ”
0 1 1 0 Q
n
φ φ 0
保持
8
(3)激励表
表5.4.2 维阻DFF激励表
Qn
0 0 1 1
Qn
0 1 0 1
+1
D
0 1 0 1
9
(4)波形图 CP RD SD D
(3) CP=1时,无论D是否变化,S′D 不变,R′D 不变,从而Q不变。即:Q (4) CP 则 Q
n+1 n+1
=Q ,保持
n
到时,S′D = R′D = 1, = Q ,保持
n
7
3.功能描述 n+1 (1)次态方程:Q =[D]· CP
(2)功能表 表5.4.1 维阻DFF功能表
SD
1 1 0 1 1
S φ 0 0 1 1 R φ 0 1 0 1 CP × 0
Qn
+1
Qn
Q
n
0 1 ×
18
触发电路-电子课件

常数τ 3=C3R14来决定。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四、强触发环节
在晶闸管串、并联使用或全控桥式等大、中容 量系统中,为了缩短晶闸管开通的时间,保证被触 发的晶闸管同时导通,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采用 输出幅值高、前沿陡的强脉冲触发电路。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五、双窄脉冲形成及脉冲封锁及环节
内双脉冲电路: V5、V6管构成一个“或”门电路。 V5、V6都导通时,V7、V8都截止,电路没有脉冲 输出。 当V5、V6有一个截止,就会使V7、V8导通,电路 就有触发脉冲输出。 第一个脉冲在本相触发电路输出;隔60°的第二 个脉冲是由滞后60°的后一相触发电路输出。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双窄脉冲形成:
6只晶闸管的触发顺序为VT1 VT2 VT3
VT4 VT5 VT6,彼此间隔60°,输出双窄脉冲。
Ug1
Ug2
Ug3
Ug4
Ug5
Ug6
1CF 2CF 3CF 4CF 5CF 6CF
X YX YX YX YX YX Y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实现双脉冲连接的示意图和脉冲序列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一、KC04移相触发器
KC04移相触发器的外形图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外部接线图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有关管脚的电压波形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各管脚功能表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二、KC41C六路双脉冲形成器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一、常见的触发信号波形
正弦波
尖脉冲
方脉冲 强触发脉冲
脉冲列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四、强触发环节
在晶闸管串、并联使用或全控桥式等大、中容 量系统中,为了缩短晶闸管开通的时间,保证被触 发的晶闸管同时导通,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采用 输出幅值高、前沿陡的强脉冲触发电路。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五、双窄脉冲形成及脉冲封锁及环节
内双脉冲电路: V5、V6管构成一个“或”门电路。 V5、V6都导通时,V7、V8都截止,电路没有脉冲 输出。 当V5、V6有一个截止,就会使V7、V8导通,电路 就有触发脉冲输出。 第一个脉冲在本相触发电路输出;隔60°的第二 个脉冲是由滞后60°的后一相触发电路输出。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双窄脉冲形成:
6只晶闸管的触发顺序为VT1 VT2 VT3
VT4 VT5 VT6,彼此间隔60°,输出双窄脉冲。
Ug1
Ug2
Ug3
Ug4
Ug5
Ug6
1CF 2CF 3CF 4CF 5CF 6CF
X YX YX YX YX YX Y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实现双脉冲连接的示意图和脉冲序列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一、KC04移相触发器
KC04移相触发器的外形图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外部接线图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有关管脚的电压波形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各管脚功能表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KC04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二、KC41C六路双脉冲形成器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一、常见的触发信号波形
正弦波
尖脉冲
方脉冲 强触发脉冲
脉冲列
第三章 晶闸管触发电路
1_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RS触发器)

一、基本RS 触 发 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Qn — 前一时刻的状态
0Q
11
SR
Q1
00
Qn+1— 后一时刻的状态
&
&
发为器的了逻能辑够功总能结,出应基该本把R引S若 在 端触起此 输 输时 入 入 RS 触 发 器 工 作 状 态 发 生 变R=化1 的所有可能性全都列出,然S=后0
从真值表中找出其规律。
置1端
1
S
0
0 置0端
R1
填Q写n 真R 值表S QnQ=n0+1;说R=明1
0 1 S=10 0 维
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就是
11 1 1持
使用这种分析方法进行填写。
00 1 0置
10 1 0 0
01 0 1
1
9 继续
RS 触 发 器 填写真值表Qn=1;R=1 S=0
设原来
一、基本RS 触 发 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Qn — 前一时刻的状态
1Q
1
SR
Q0
11
Qn+1— 后一时刻的状态
&
&
发为器的了逻能辑够功总能结,出应基该本把R若 在 端引S此 输 输触起时 入 入 RS 触 发 器 工 作 状 态 发 生 变R化=0 的所有可能性全都列出,然S=后0
能或存储功能。
称为维持。
1
6 本继页续完
RS 触 发 器
设原来
状态为0
一、基本RS 触 发 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Qn — 前一时刻的状态
0Q
0
SR
Q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min
脉冲宽度 tPHL
Q 传输延时时间
tPHL
tPLH
传输延时时间
建立时间tSU :保证与D 相关的电路建立起稳定的状态,使触 发器状态得到正确的转换。 保持时间tH :保证D状态可靠地传送到Q 触发脉冲宽度tW :保证内部各门正确翻转。 传输延迟时间tPLH和tPHL :时钟脉冲CP上升沿至输出端新状态 稳定建立起来的时间 最高触发频率fcmax :触发器内部都要完成一系列动作,需要 一定的时间延迟,所以对于CP最高工作频率有一个限制。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5.3.1 主从触发器 5.3.2 维持阻塞触发器 *5.3.3 利用传输延时的触发器 5.3.4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 锁存器与触发器
E 锁存器在E的高(低)电平期间
对信号敏感
E
触发器在CP的上升沿(下降
CP
沿)对信号敏感
在VerilogHDL中对锁存器与 触发器的描述语句是不同的
2. 典型集成电路-----74LS74
SD
&
& RD
C
&
P
D
&
&
Q
SD
S
CP C1
Q
D 1D
Q
&
Q
RD
R
5.3.4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反映其触发器对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间的时间要求, 以及输出状态对时钟信号响应的延迟时间。
保持时间
C
C1
D 1D
建立时间 D
tSU
Q
C
P tPL
Q
H
Q
tH tW
TG3断开,TG4导通——从锁存器维持在原来的状态不变。
工作原理:
(2) CP由0跳变到1 :
C =0,C=1,
D
主锁存器
从锁存器
C TG1
TG
G1 1
C
Q
TG3 TG
1 G3
Q Q
C
TG2
C
TG4
C
C TG C
C TG C
CP
1C
1 Q
1
G2
G4
TG1断开,TG2导通——输入信号D 不能送入主锁存器。
Q
根据S R确定
触发器的状态
Q
2、工作原理
CP = 0
Q4= D Q1 = D Qn+1=Qn
0
CP
D信号存于Q4
D
G
&1
Q1 D
&
Q21 S
G &5
Q
G
G2
&3 Q 31 R &
Q
G
6
& Q4 D
D 信号进入触发器,为状态刷新作好准备
当CP 由0 跳变为1 Q n1 D
在CP脉冲的上升沿,触法器按此前的D信号刷新
主锁存器维持原态不变。
TG3导通,TG4断开——从锁存器Q的信号送Q端。 触发器的状态仅仅取决于CP信号上升沿到达前瞬间的D信号
2. 典型集成电路
74HC/HCT74 中D触发器的逻辑图
D1 1
C 。 TG1 ≥1 TG
G1 C TG2
C TG3 ≥1
TG G3
C TG4
1Q 1Q
C C TG C
C TG C
C
1C
P
RD 1
≥1 G2
≥1 G4
SD 1
74HC/HCT74的逻辑符号和功能表
74HC/HCT74的功能表
1S S
1Q
1D C
C1
P1D 1D 1R R
1Q
D2S S
2Q
2D C
C2
P2D 2D 2R R
2Q
D
国标逻辑符号
输入
输出
S D R D CP D Q
Q
L H× × H L
H L×× L H
G
&1 Q 1 D
CP
0
D
&
Q 2D S 1 G
&5
G
G2
&3 Q 3D R 0 &
G
6
& Q4 D
G
Q0 Q1
当CP =1
D信号不影响 S 、R 的状态,Q的状态不变
置0 阻塞线
CP 1
G
置1维持线
&1
Q1
&
Q2 1 S 0 G
&5
G
G2
&3 Q 3 0 R 1 &
G
0 Q1
Q
D
& Q4
G
在CP脉冲的上升沿到来瞬间使触发器的状态变化
CP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5.3.1 主从触发器
1. 电路结构 主锁存器与从锁存器结 D 构相同 TG1和TG4的工作状态相同
TG2和TG3的工作状态相同
主锁存器
从锁存器
C TG1
TG
G1 1
CHale Waihona Puke QTG3 TG1 G3
Q Q
C
TG2
C TG C
C
TG4
C TG C
1 Q
1
G2
G4
C
CP
1C
L L××H H
S D R D CP D
Qn+1 Qn1
HH↑ L L H
HH↑ HH L
具有直接置1、直接置0,正边沿触发的D功能触发器
5.3.2 维持阻塞触发器
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响应输入D和 置C0P维信持号线
CP
D
G1 & Q1
&
Q2 S
G5 &
G2
G3 & Q3 R &
C G6
& Q4 G4
2. 由传输门组成的CMOS边沿D触发器
工作原理: (1) CP=0时: C =1,C=0,
C
CP
1C
主锁存器
从锁存器
D
C TG1
TG
G1 1
C
Q
TG3 TG
1 G3
Q Q
C
TG2
C TG C
C
TG4
C TG C
1 Q
1
G2
G4
TG1导通,TG2断开——输入信号D 送入主锁存器。 Q跟随D端的状态变化,使Q=D。
脉冲宽度 tPHL
Q 传输延时时间
tPHL
tPLH
传输延时时间
建立时间tSU :保证与D 相关的电路建立起稳定的状态,使触 发器状态得到正确的转换。 保持时间tH :保证D状态可靠地传送到Q 触发脉冲宽度tW :保证内部各门正确翻转。 传输延迟时间tPLH和tPHL :时钟脉冲CP上升沿至输出端新状态 稳定建立起来的时间 最高触发频率fcmax :触发器内部都要完成一系列动作,需要 一定的时间延迟,所以对于CP最高工作频率有一个限制。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5.3.1 主从触发器 5.3.2 维持阻塞触发器 *5.3.3 利用传输延时的触发器 5.3.4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 锁存器与触发器
E 锁存器在E的高(低)电平期间
对信号敏感
E
触发器在CP的上升沿(下降
CP
沿)对信号敏感
在VerilogHDL中对锁存器与 触发器的描述语句是不同的
2. 典型集成电路-----74LS74
SD
&
& RD
C
&
P
D
&
&
Q
SD
S
CP C1
Q
D 1D
Q
&
Q
RD
R
5.3.4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反映其触发器对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间的时间要求, 以及输出状态对时钟信号响应的延迟时间。
保持时间
C
C1
D 1D
建立时间 D
tSU
Q
C
P tPL
Q
H
Q
tH tW
TG3断开,TG4导通——从锁存器维持在原来的状态不变。
工作原理:
(2) CP由0跳变到1 :
C =0,C=1,
D
主锁存器
从锁存器
C TG1
TG
G1 1
C
Q
TG3 TG
1 G3
Q Q
C
TG2
C
TG4
C
C TG C
C TG C
CP
1C
1 Q
1
G2
G4
TG1断开,TG2导通——输入信号D 不能送入主锁存器。
Q
根据S R确定
触发器的状态
Q
2、工作原理
CP = 0
Q4= D Q1 = D Qn+1=Qn
0
CP
D信号存于Q4
D
G
&1
Q1 D
&
Q21 S
G &5
Q
G
G2
&3 Q 31 R &
Q
G
6
& Q4 D
D 信号进入触发器,为状态刷新作好准备
当CP 由0 跳变为1 Q n1 D
在CP脉冲的上升沿,触法器按此前的D信号刷新
主锁存器维持原态不变。
TG3导通,TG4断开——从锁存器Q的信号送Q端。 触发器的状态仅仅取决于CP信号上升沿到达前瞬间的D信号
2. 典型集成电路
74HC/HCT74 中D触发器的逻辑图
D1 1
C 。 TG1 ≥1 TG
G1 C TG2
C TG3 ≥1
TG G3
C TG4
1Q 1Q
C C TG C
C TG C
C
1C
P
RD 1
≥1 G2
≥1 G4
SD 1
74HC/HCT74的逻辑符号和功能表
74HC/HCT74的功能表
1S S
1Q
1D C
C1
P1D 1D 1R R
1Q
D2S S
2Q
2D C
C2
P2D 2D 2R R
2Q
D
国标逻辑符号
输入
输出
S D R D CP D Q
Q
L H× × H L
H L×× L H
G
&1 Q 1 D
CP
0
D
&
Q 2D S 1 G
&5
G
G2
&3 Q 3D R 0 &
G
6
& Q4 D
G
Q0 Q1
当CP =1
D信号不影响 S 、R 的状态,Q的状态不变
置0 阻塞线
CP 1
G
置1维持线
&1
Q1
&
Q2 1 S 0 G
&5
G
G2
&3 Q 3 0 R 1 &
G
0 Q1
Q
D
& Q4
G
在CP脉冲的上升沿到来瞬间使触发器的状态变化
CP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5.3.1 主从触发器
1. 电路结构 主锁存器与从锁存器结 D 构相同 TG1和TG4的工作状态相同
TG2和TG3的工作状态相同
主锁存器
从锁存器
C TG1
TG
G1 1
CHale Waihona Puke QTG3 TG1 G3
Q Q
C
TG2
C TG C
C
TG4
C TG C
1 Q
1
G2
G4
C
CP
1C
L L××H H
S D R D CP D
Qn+1 Qn1
HH↑ L L H
HH↑ HH L
具有直接置1、直接置0,正边沿触发的D功能触发器
5.3.2 维持阻塞触发器
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响应输入D和 置C0P维信持号线
CP
D
G1 & Q1
&
Q2 S
G5 &
G2
G3 & Q3 R &
C G6
& Q4 G4
2. 由传输门组成的CMOS边沿D触发器
工作原理: (1) CP=0时: C =1,C=0,
C
CP
1C
主锁存器
从锁存器
D
C TG1
TG
G1 1
C
Q
TG3 TG
1 G3
Q Q
C
TG2
C TG C
C
TG4
C TG C
1 Q
1
G2
G4
TG1导通,TG2断开——输入信号D 送入主锁存器。 Q跟随D端的状态变化,使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