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免疫学 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1,2)
食品免疫测试
![食品免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7fef6277376baf1ffc4fad76.png)
食品免疫测试(一)免疫系统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免疫:是指机体接触异物后所发生的特异性生理反应,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异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
2.食物过敏反应:也称食物变态反应,是指人体对食物抗原产生的超敏反应。
3.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淋巴节,以及黏膜固有层中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中的淋巴细胞等组成外周免疫组织。
4.食品免疫学:从人体免疫的角度探讨食品营养素与食品化学成分的功能;研究调节和影响人体免疫的食物成分与组成;研究食物中抗原性物质成分诱导生物机体免疫发生的内在规律和分子机理。
5.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称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8.互补决定区:抗体的高变区能决定抗体与抗原表位结合的能力,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也称互补决定区。
9.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产生的针对一个抗原表位的,化学性质均一的抗体。
10.MHC限制性:T细胞以表面的TCR和辅助受体对抗原肽和MHC进行双重识别,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其中CD4+ T细胞识别MHC-Ⅱ类分子提呈抗原,而CD8+T细胞识别MHC-Ⅰ类分子提呈抗原。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调节。
2.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三个特点为特异性、耐受性和记忆性。
3.胸腺上皮细胞以2种方式参与T细胞的分化成熟,分别是直接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
4.人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食品免疫学超敏反应
![食品免疫学超敏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ee88956ad02de80d4d840ad.png)
第七章超敏反应及食物过敏学习要点:1、掌握超敏反应(变态反应)的概念2、掌握第Ⅰ型变态反应的机制和防治原则3、熟悉II、III、IV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4、掌握食物过敏机理及常见过敏食物的种类及过敏原特点。
第一节概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变态反应(allergy)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外因,即抗原物质的刺激。
(2)内因,即机体的反应性。
接触同一抗原后发生超敏反应的只占少数。
另外,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
1963年Gell和Coombs按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4型:Ⅰ型又称速发型(IgE 肥大细胞);II型又称细胞毒型(IgG、IgM 、Complement);III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gG 、IgM、IgA、Complement);IV型亦称迟发型(T细胞吞噬细胞),其中,Ⅰ、II和III型均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IV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第二节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抗体介导,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在四型超敏反应中发生速度最快,故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
一、反应特点Ⅰ型超敏反应(typeⅠhypersensitivity)特点是:①变应原种类多。
②由血清中IgE介导,发作快,消退亦快;③主要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的细胞损伤。
④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患者对某些抗原易产生IgE抗体,称为特应性素质个体。
根据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速度差异,可分为速发相和迟发相。
二、参与成分1. 变应原(allergens)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食品免疫学食物与超敏反应PPT课件
![食品免疫学食物与超敏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d0821b307e87101f69674.png)
-
7
(2)参与细胞: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表达高亲和性IgE Fc受体
(3)参与抗体:IgE(具有亲细胞性)
(4)参与反应的活性介质: 组织胺、中性蛋白酶
-
8
2. I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过敏原
过敏原
初次进入
再次进入
平滑肌痉挛
IgE
血管通透性增
(2)参与抗体:IgG、IgM (3)参与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
粒细胞 (4)补体
-
21
3.发生机制
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形成: A、抗原-抗体比为4:6时,形成较大免疫复合物,
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B、抗原-抗体比为2:1时,形成较小免疫复合物,
可被肾脏滤过。 C、抗原-抗体比为3:2时,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
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是IgE。
-
3
1.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1)变应原 (2)参与细胞 (3)参与抗体 (4)参与活性介质
-
4
1.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1)变应原
变应原是诱发I型超敏反应的始动因素。 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
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allergen)。 多数天然变应原的分子量为1万—8万。
I型超敏反应
-
31
2、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机制 涉及II型、III型、IV型超敏反应
-
32
二、食物过敏临床症状
1、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临床症状
A、消化系统食物过敏反应(约占30%)
唇及舌部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口腔变态反应综合征
食物过敏是超敏反应吗
![食物过敏是超敏反应吗](https://img.taocdn.com/s3/m/85014b0b4028915f814dc200.png)
食物过敏是超敏反应吗诊断食物过敏,病史描述和试验结果同等重要,患者必须把每次犯病时的环境、情景、就诊情况等一一描述,医生才能锁定数量有限的可疑食物,有的放矢地做进一步检查。
结合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那么食物过敏是超敏反应吗?请看一下分解。
食物过敏(foodallergy)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foodallergy)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ofdigestivesystem)、过敏性胃肠炎(allergicgastroenteritis)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 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
假如身体的免疫系统变得超敏,它会对某些无害的物质反应过度。
一些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动物皮毛、粉尘、真菌孢子和部分食物(包括花生、鱼和贝壳)都能引起超敏反应。
相应地,这又会引起一系列的干热、哮喘、湿疹和严重的食物过敏症状。
过敏反应有2种类型,分別是免疫球蛋白E反应和细胞介导反应。
一个典型的过敏反应过程表现为免疫球蛋白E抗体(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保护性可溶蛋白)升高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导致发炎红肿。
当免疫球蛋白E抗体遇到外源物时,会释放化学物质,例如组胺。
这就是治疗过敏的传统西药中一般都含有抗组胺成分的原因,它是用来消除或减轻过敏症状的。
免疫球蛋白E反应从本质上讲是快速的,也很容易识别。
而细胞介导的反应却表现得更加微妙:它不会很快表现出来,但是可能引发急性肠道综合征这类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的过度兴奋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每天接触的食物所引起的,包括糖、茶、咖啡、小麦、玉米和鸡蛋。
因为免疫球蛋白过敏能够通过血液检査测定,而细胞介导的反应却不能由血液检查测定,因此一部分保守的医学界人士就提出,对食物的不耐性不能引起过敏反应。
免疫学与食品过敏的研究
![免疫学与食品过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b8b4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5.png)
免疫学与食品过敏的研究在当代社会中,食品过敏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免疫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的学科,正逐渐成为食品过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免疫学在食品过敏研究中的应用,深入了解食品过敏发生的机制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食品过敏。
食品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产生过度反应的一种现象,通常伴随着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和胃肠不适等。
食品过敏的发生主要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外部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但有时它会错误地将一些无害物质,如某些蛋白质,识别为敌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免疫学作为食品过敏研究的重要学科,对食物过敏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它揭示了过敏反应背后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有两类免疫细胞在食品过敏中起到关键作用:一类是巨噬细胞,它们能够吞噬并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并将其呈递给另一类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会根据巨噬细胞提供的信息产生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此外,免疫学还发现了一种叫做IgE 的特殊免疫分子,它在食品过敏中起到重要的介导作用。
其次,了解了食品过敏的机制后,我们需要探讨如何防治该疾病。
免疫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治疗食品过敏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物和类固醇激素。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食物过敏引起的症状,但并不能根治该疾病。
为了根治食品过敏,疫苗疗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该疗法通过注射逐渐增量的过敏原,让人体逐渐建立耐受,从而减轻或消除对该食物的过敏反应。
此外,免疫学家还在探索其他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免疫调节疗法。
除了治疗方法,免疫学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向。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食品过敏发生的遗传因素。
通过研究家系和孪生研究,他们发现某些遗传变异与食品过敏的发生有关。
这些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食品过敏的遗传基础,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食品免疫学
![食品免疫学](https://img.taocdn.com/s3/m/4bd6229e680203d8ce2f244d.png)
1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抗原抗体反应与免疫化学3超敏反应及胃肠道淋巴组织4食物过敏5动植物毒素与免疫6食品微生物与免疫7免疫食品8食品营养与免疫9免疫技术第一章绪论1. 免疫的概念和免疫应答1.2 食品免疫学:运用免疫学原理,以食品及其成份为对象,从人体免疫的角度研究和探讨食品营养素与食物化学成分的功能及作用,揭示食品诱导生物体免疫发生的内在规律和分子机理1.3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1)初次应答(2)再次应答和免疫记忆(3)免疫应答对抗原的高度特异性(4)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抗原识别(感应阶段):抗原递呈细胞吞噬和处理,递呈给T辅助细胞,Th激活T细胞,B细胞及其他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活化(活化阶段):繁殖和活化●抗原清除(效应阶段):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消灭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按参与细胞:体液免疫(B细胞)和细胞免疫(T细胞)抗原刺激顺序: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免疫效果:免疫保护、超敏反应、免疫耐受2. 免疫的主要特征和功能2.1 免疫的主要特征(1)识别非自身抗原的能力(2)对不同抗原的高度特异性(3)免疫记忆能力(4)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2.2 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排斥外源抗原异物的能力。
抗感染和排斥异种或同种异体细胞与器官---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2)免疫稳定: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这是维持机体正常内环境的重要机制。
该功能丧失导致某些生理平衡的紊乱或者自身免疫疾病(3)免疫监视:监视体内正常细胞在化学的、物理的以及病毒等致癌因素诱导下转变成的肿瘤细胞,一旦出现这些非正常肿瘤细胞时,即予以识别并通过免疫应答将其清除(4)免疫调节:指免疫系统参与机体整个功能的调节。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形成一个网络调节机体的稳态3.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3.1 天然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机体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屏障,是生来就具备的,它们的作用没有特异性。
食品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滨州学院
![食品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滨州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f00557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c.png)
第一章测试1.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反复感染B:免疫增生病C:超敏反应D:肿瘤E:移植排斥答案:A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感染B:易发生自身免疫C:易发生超敏反应D:易发生肿瘤答案:D3.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答案:A4.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出生时就具有B:有针对性C: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D: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E: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答案:BCD5.属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有()。
A:组织损伤局部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B: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补体成分C: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D: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E: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答案:ABCDE第二章测试1.佐剂的生物学作用()。
A:改变产生抗体的类型B:诱导免疫耐受C: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D: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E:增加抗体效价答案:ACDE2.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
A:先天免疫B:主动保护C:抗原的交叉感染D:抗原的特异性E:病毒的超感染答案:C3.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结构的复杂性B:抗原的种类C:抗原的物理形状D: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E:抗原的大小答案:D4.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超抗原B:半抗原C:抗体D:抗原E:既是抗原又是抗体答案:E5.弗氏完全佐剂含有()。
A:羊毛脂B:细菌脂多糖C:百百咳杆菌D:卡介苗E:氢氧化铝答案:AD第三章测试1.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E: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定居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答案:E2.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
A: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C: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E: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缺乏答案:B3.关于免疫系统的特点,正确的是()。
食物过敏与免疫反应的关系解析
![食物过敏与免疫反应的关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ce59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d.png)
食物过敏与免疫反应的关系解析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疾病,许多人可能对某些食物产生不良反应。
食物过敏主要由免疫系统对特定蛋白质产生的异常反应引起。
本文将解析食物过敏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和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食物过敏的定义及分类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对某些特定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的现象。
按照发作时间不同,可分为即时型和迟发型两种。
即时型食物过敏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发现的类型,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后就可出现明显的皮肤刺激、呼吸道症状或肠道不适等表现。
迟发型则会于数小时到数天后才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头晕乏力和关节-肌肉酸痛等。
二、食物过敏引起的免疫反应机制1. 免疫系统介导:食物过敏发生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某些特定蛋白质识别为入侵物质,并产生IgE抗体。
当再次接触到这种蛋白质时,免疫系统释放化学介质,如组胺和白细胞介素等。
这些化学介质会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2. 过敏原的角色: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通常是引起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
例如,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类、贝类、坚果以及某些水果和蔬菜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这些过敏原通常是食物中含有的特定蛋白质成分。
3. 免疫系统误差:食物过敏发生时,免疫系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差。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主要识别和攻击外来入侵物质(如细菌和病毒)。
然而,在食物过敏中,免疫系统错误地将某些无害的食物成分识别为敌人,从而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
三、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可以涉及多个系统。
常见的症状包括:1. 皮肤反应:食物过敏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瘙痒,如荨麻疹(食物性荨麻疹)和接触性皮炎等。
2. 呼吸道反应:某些人在接触到引起过敏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和喉咙水肿等呼吸道不适。
3. 胃肠道不适:腹泻、呕吐和腹部胀气是食物过敏中常见的胃肠道反应。
对于某些人来说,与特定食物相关的胃肠不适可能更为明显和持续。
5 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
![5 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https://img.taocdn.com/s3/m/a184f6de80eb6294dd886ca1.png)
第5讲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一、概述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 ,anaphylaxis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allergy *病理性免疫应答该物质2. 原因(1)外因变应原(allergen)(2)内因机体反应性*特应性个体(3)遗传MHC3. 分型四型分型法I、II、III、IV分型依据机制、临床表现二、I 型超敏反应(速发型)特点:发病快功能紊乱个体差异1. 参与成分(1)allergen动、植物蛋白药物、化学物质尘螨(2)IgE类抗体变应素(allergins)反应素(reacgin)IL-4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3)细胞肥大细胞/嗜硷细胞FcεRI交联反应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2. 发病机制 致敏阶段 产生IgE 激发阶段 FcεRII交联、脱颗粒、释放介质 效应阶段 局部/全身反应 早期/晚期反应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变应原IgE- FcεR致敏 效应脱颗粒 *组胺 *激肽 ‘LTS ‘PAF ‘PGD2 ‘IL-4平滑肌 收缩毛细血管 通透性↑小血管 扩张腺体 分泌↑*预存介质 ‘新合成介质呼吸道 鼻炎、哮喘消化道 胃肠炎全身 休克皮肤 荨麻疹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3. 常见疾病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TAT) (3)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 哮喘(4)消化道过敏 海鲜、 牛奶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水土不服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播散性神经性皮炎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4. 防治、诊断 * 避免接触 皮肤试验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花粉症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脱敏疗法(TAT) 少量、多次、反复注射过敏原(耗尽介质) * 青霉素过敏禁用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药物治疗 抑制介质释放 拮抗介质 Vit C、Ca#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三、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 特点 1. 机制 (1)抗原 细胞表面Ag → 抗细胞抗体(IgG、IgM) (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作用 ADCC、CDC、Mφ吞噬 自身抗体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同种异型Ag— “自身Ag”— 半抗原— AgAb—组织 细胞+ 自身抗体(IgG、IgM)ADCC、CDC、Mφ组织损伤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2. 常见疾病 (1)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血型 A B AB O Ag A B A、B H Ab/血清 anti-B anti-A none anti-A、anti-B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2)新生儿溶血症 母——胎儿Rh血型不符 Rh- Rh+* 头胎产生anti-Rh抗体(IgG)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 *感染 (4)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5)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vers diseases抗TSHR抗体 → T3、T4↑ *细胞刺激型(V)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TSH Anti-TSH-R AbTSH-R甲状腺 细胞T3、T4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四、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特点:AgAb(IC)沉积所致的血管炎1. 机制 (1)IC沉积 大 小 吞噬 滤过中等大小、可溶性IC(长期存在)沉积致病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2)血管活性胺作用 炎症介质 过敏毒素C3a、C5a、C3b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3)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血栓、坏死、出血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IC沉积 C3a、C5b、C3b 肥大/嗜硷 细胞 中性 粒细胞 血小板 血栓 水肿 组织损伤缺血、出血组织胺 水肿IC病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医学免疫学2. 常见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类Arthus反应 Insulin——anti-insulin Ab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血清病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3)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性IgG + 抗体(RF、IgM) 沉积 关节损伤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五、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特点:发病慢 T细胞介导1. 机制 Th1 Ag → 效应细胞 Tc 炎症和细胞毒作用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Ag致敏TTc Perforin TNF FasLTh1 IL-2、IFN-γ 单个核细胞活化靶细胞组织损伤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2. 常见疾病 (1)传染性迟发型 超敏反应 麻风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麻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反应机制
致敏阶段 发敏阶段 效应阶段
1.致敏阶段
变应原 机体 B细胞 IgE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致敏状态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2周可出现致敏状态; 致敏状态可以持续数月至半年以上; 期间如不接触相同变应原,致敏状态消失。
致敏阶段
2.发敏阶段
相同变应原 再次进入机体 IgE-致敏细胞 IgE桥联 致敏细胞活化 生物活性介质
基本病理变化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小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加
快慢不同 两种类型
早期反应 数秒 晚期反应 6~12小时
(四)临床疾病
常见的疾病:
过敏性休克(药物、血清); 呼吸道过敏反应(花粉、动物皮屑); 消化道过敏反应(海鲜、高蛋白类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二、超敏反应的分类
20世纪70年代,Coombs和Gell根据超 敏反应机制和临床特点,将超敏反应分为4 种类型: Ⅰ型:即速发型超敏反应; Ⅱ型: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 Ⅳ型: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三、不同超敏反应的特征
第二节 超敏反应的机制
一、Ⅰ型超敏反应
(一)常见过敏原/变应原
二、Ⅱ型超敏反应
是由IgG、IgM、IgA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 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 或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 组织损伤为主的免疫病理反应,也称为 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病
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症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 风湿性心肌炎 肺-肾综合征 甲状腺机能亢进
2.发敏阶段
相同变应原 再次进入机体 IgE-致敏细胞 IgE桥联 致敏细胞活化 生物活性介质
生物活性介质
预先储存的介质
组胺 肝素
缓激肽
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L Ts)
前列腺素( PGD2) 细胞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组胺 与组胺受体结合(H1、 H2、 H3 、H4) H1: 肠道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Ⅲ型超敏反应免疫损伤的机制
(1)补体作用(C3a、C5a),溶解细胞,损伤血管 (2)中性粒细胞作用(溶酶体酶),组织损伤。 (3)血小板作用(聚集形成血栓),缺血,水肿。
3.Ⅲ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和类Arthus 反应) 血清病(首次大量注射抗血清1~2周后)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A族链球菌 )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RhRh+
抗Rh抗体 Rh-
Rh+
新生儿溶血症
抗Rh抗体 IgG
新生儿溶血
流产
Rh+
制备抗血清
给产妇注射抗血清,破坏Rh阳性红细胞 防止致敏
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ve’s 疾病)
三、Ⅲ型超敏反应
概念: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 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引起的以充血水肿、 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 应和组织损伤。
(五)防治原则
查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 特异性脱敏治疗 药物治疗
特异性脱敏治疗
①小剂量抗原,短间隔多次注射(减敏治疗):使颗 粒分批释放,减少积累效应
②小剂量抗原,长间隔多次注射(脱敏治疗):诱导 IgG合成(封闭抗体), 竞争结合过敏原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阿司匹林)
稳定细胞膜阻止颗粒释放(色甘酸二钠) 与生物活性介质竞争结合受体(扑尔敏)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肾上腺素)
四、Ⅳ型超敏反应
是由效应T细胞受到抗原再次刺激造成的免 疫病理过程,也称为细胞介导型,又由于 出现反应较慢,也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 正常: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异常:明显组织损伤 Ⅳ型超敏反应 发生机制:同细胞免疫应答,有致敏阶段
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1)
第一节 超敏反应概述 第二节 超敏反应的机制
豚草→花粉→枯草热
黑麦草
猫尾草
碧根果
杏仁
第一节 超敏反应概述
一、超敏反应和过敏原
1.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也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
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 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 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常见的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花粉等) 食入性变应原(海鲜等) 药物或化学物质(青霉素等)
进入机体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注射、皮肤直接接触等
(二)参与反应的物质
1.参与的抗体
主要是IgE类抗体,其次是IgG4; 正常人体内IgE含量很低; 患者体内IgE含量显著增高; 主要分布于鼻咽、扁桃体、气管、胃肠道粘膜; 亲细胞抗体,产生后以其Fc段结合于细胞表面; 结合后机体才处于致敏状态。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腺体分泌增加
“经典反应”
H2: 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腺体分泌增加
白三烯(L Ts)
支气管平滑肌持久收缩 血管通透性 血管扩张
前列腺素( PGD2):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血管通透性 血管扩张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促进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3.效应阶段
生物活性介质 周围组织细胞 局部反应
正常:免疫复合物形成 有利于机体清除抗原; 异常: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常沉积在肾小球、 关节、心肌等血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曲折处。
1.免疫复合物沉积原因: 免疫功能异常:
补体功能缺陷、吞噬细胞功能异常 免疫复合物产生后无法及时清除 免疫复合物:较大 可被吞噬细胞清除
较小 可以从肾小球滤过 中等 不易清除、不易滤过
2.参与的细胞
主要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表面分布FcεR,可结合IgE的Fc段; 每一细胞表面含有104 ~ 105 FcεR; 细胞与IgE间具有高亲和性; 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颗粒,内含多种活性介质; 变应原与细胞表面IgE结合,使细胞释放活性介质。
3.生物活性介质
组胺 肝素 白三烯 前列腺)
过敏原,又称为变应原、是指能够使人 发生过敏的抗原。
3.常见的8类易引发过敏食品
(1)含麸质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 大麦等 (2)甲壳纲类动物及制品,虾、龙虾、蟹, (3)鱼类及制品 (4)蛋类及其制品 (5)花生及其制品 (6)大豆及其制品 (7)乳及其乳制品包括乳糖 (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