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周记文档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实习周记文档4篇Weekly news practice documents
新闻实习周记文档4篇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新闻实习周记文档
2、篇章2: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文档
3、篇章3:新闻专业实习周记文档
4、篇章4:实习周记:渐行渐远文档
篇章1:新闻实习周记文档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
容词。
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一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
商人的致富之路。
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
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
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
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
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
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
是“***:在**里嗅商机”。
单单一个“嗅”就把一个失意的
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
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
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
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
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
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
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
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
以前看,只是看故事。
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
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
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
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人物名,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
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
但是,就是这么一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概括。
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
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许,哪天我能看懂《老人与海》了,才能真正写好稿
子了。
篇章2:xxx大学专业大学生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新闻,很喜欢,刚好,如愿以偿的读了新闻学。
在我的
意识中,新闻,就是了解这个社会,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我对一切我未知之物充满好奇。
这个假期,终于开始接触实实在在的新闻了,它到底是
什么样的,很难说清,在我看来,作为记者就是跳出了一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这件事情,再现这个现实的社会。
踌躇满志的,结果第一天就颇受打击,被分到了房地产
新闻部,不喜欢,不了解,不想做,我想去新闻部,我想象中的新闻部,几经挣扎还是改变不了,那好吧,我已经开始不对实习报什么信心了。
在报社,师兄师姐们都说,女生啊,最好不要当记者,很辛苦的,你看,女记者一个个都被摧残成什么样了,新闻理想一次次被打击。
但是当看到充满活力的领导,还有做了20多年记者依然对这个行业充满激情的等等前辈时,动力又来了。
确实,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可能会把事情做好。
应该没错,我确实很喜欢很喜欢新闻。
第一周,没做什么事,只有两天去了报社,老师拿了一
些报纸让我回去看,因为之前对房地产完全不了解,也只能先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行业,这样才能帮得上忙。
开始因为比较专业,还是比较排斥,想了想,只要能学到新的东西,特别又是我不懂得东西,那不是更好吗,就也认真的看报纸看报纸看报纸了。
而且发现房地产同样有大新闻,爆炸新闻,同样遵循新闻规律,写作也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具有可读性。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帮老师在网上收集资料,虽然是
上网,但网上的资料是海量的,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有价值的还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认真,踏实,有耐心的把百度至少前二十页给看完,再在从中整理。
第二件事是跟着老师去采访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录音,回来后整理录音,发现录音的声音特别小声,整理起来特别痛苦。
每一件事都要特别细心,因为听说有同学不小心没录到音或者把录音给删了,那造成的后果真是无法弥补的。
采访各种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反思观察个人价值观的一个过程,真正的有自信,成功的人怎样的,怎样表现他的一言一行,接触到了自己会深有体会。
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师派我自己出去楼盘采访,给我我广州的两个郊区,让自己找几个楼盘实地采访,就这么换乘着各种交通工具,问了无数人,走了很多路,一个一个偏的不能再偏的地方都被我
这个路痴找到了,走了三个之后,我真的,快晕了,走不动了,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去别的,因为可能我在花一两个小时到下一个楼盘,采访到的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
三点半,在肯德基吃了午饭后,挣扎过后,还是去吧。
新闻真实性,就是这样,绝对不能靠感觉考猜想,即使知道结果也一定要实地验证。
想想,怎么才第一次我就这样,真是不该呀。
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一天,交通费就花了差不对五十,没打车哦,我到底走了多少路。
今天的电话采访两个专家,结果第二个忘了录音了,还好只是几分钟的采访,赶快整理出来,这些不能犯的错以后真不能犯了。
这周的名署的太心虚了,下周希望能帮上更多忙吧。
篇章3:新闻专业实习周记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
新闻必须用事实
说话,只一点,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
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
更何况,摆不出事实,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靠一
个个白纸黑的细节。
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
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
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评语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
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
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
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
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
那次,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
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
后来一个同学
介绍了他的办法,就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篇章4:实习周记:渐行渐远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阳光撩开了重庆慵懒贪睡的眼眸,漫步于玉兰花开、桃
李拂柳的南开校园,感受着春日暖风的熏染,青春,在这一季,恣意绽放!
每每看到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在上操的时候跳着江南style,摆手舞……不由得就会想起自己高中的那些时光,好像离的很近,又好像很远。
如今,又站在了高中的校园,又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却发现自己再也不是那年上高中的那个自己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也不禁问自己!
来到南开的第二周,似乎要快了很多,因为自己忙了。
时间总会在人忙得时候才觉得不够用,所以才总是错误的认为时间多么不公平。
自己这一周的忙碌其实是个美丽的意外,至少对于我来说。
一直听说南开不会很早就给实习老师放课,当然了,我也做好了乖乖听课的准备,意外的是,高一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出差四天,让我和另一个高一实习生给她上课。
当时很高兴,能怎么快上课,但让人担心的是她带一个清北班,是最好的班,又带一个国际班,最语文最差的班,两个极端,
让我如何是好啊!邵老师对我们竟很是放心,让我们大胆得去讲,随后和我倆交代了一些重点的地方就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在不停地备课,试讲,讲课中度过。
第一节课是在清北班上得,由于没有老师听,自己也是
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比较放得开,一节课上下来,我发现更多得不是学生在向我学到了什么,而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基本上我设计的活动,问题,他们进行得都很顺利,他们的回答也很让我震惊,一些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超出了我的想象,感觉给他们上课,不是我在传授知识,是我们一起在探讨,商量,每次学生回答完,我发言的时候都不能说“老师说一下正确答案”或者是“老师来总结一下”,我总是会说,“好,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哈”,真正的上课了,才知道了什么叫做教学相长!第二节是在国际班上得,同样的课,确实截然不同的效果。
国际班只有二十多个学生,并且可以说个个是土豪。
他们接受的是双语教育,上得是美国课程,参加美国的高考,因为不考语文,所以语文对于他们来说就相当于文科生学物理,理科生学历史,所以,你懂的啦!整个课堂只要一提到有关语文知识方面的,全班鸦雀无声。
所以第二次给他们上课,我就改变了策略,和他们聊天,把时间给他们,他们每次上课都有演讲,学生会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一些小活动,课堂有声有色!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他们喜欢看哈佛《博弈论》,《经济学》,他们喜欢篮球赛,他们喜欢自己组织活动,他们憧憬着国外的另一片世界,他们为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大学努力着,当然了,他们是富二代,他们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不考)他们个性强,他们不爱受约束……这就是他们和清北班的那些孩子的不同,这也许就是中国式教育和西方式教育的不同吧!我深深得觉得,出国不是必须的,但是一定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自由地接触并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环境!因为,两种文化缺一不可!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