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分类讨论思想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高考数学复习是有规律有内部联系的复习过程,在所有题型中一直串联着数学思想在里面,而不是单独的进行题海战术,做会一道题,完全掌握解题思维好于单独做100道题。
数学网高考频道整理高考数学蕴含的六大数学思想,大题无外乎就这几类,吃透规律事半功倍。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
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例7 解关于x的不等式■1(a≠1)。
分析:将不等式化为■0,要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必须a与1的大小关系以及方程(a-1)x+(2-a)=0的根与2的大小关系,要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只能对a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0,
(1)当a1时,原不等式化为■0,由于■-2=■0,所以■2,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
(2)当a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0,由于■-2=■,
若a0,■2,原不等式解集为(■,2);
若a=0时,■=2,解集为Φ;
若0。
高考数学常用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课件 新人教
分类讨论的步骤
(1)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进行 讨论;
(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时 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要统一、分层不越 级);
4
4
y 当2 a b时,f (x)在[a,b]上单调递增
b
a
2
f f
(a) (b)
3 a2 4 3 b2 4
3a 5 a 3b 5 b
a 2
解得:
b
10 3
本题中,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避免了分类讨论!
0
2a b
x
变题2
已知不等式
a
3 4
x2
3x
5
b
的解集为 [a,b]
,
其中 a,b 是常数,求 a b 的值
y b4
a
a1
0a
2
b
x
感悟反思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没有无缘无故的分类 寻求思路时要牢记三个“W” Why? 为什么要讨论? What? 讨论的对象是什么? How? 怎样分类讨论? 解题过程中要做到:
(1).知识背景----清 (2).分类依据----明
(3).不重不漏,有化有归
,所以
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
a2=m,b2=2,则c2=m-2,又e=
1 2
所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及其性质,椭圆的方程
虽然是标准形式但由于焦点位置未定所以要讨论.
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自主探究、自我完善:
4.若不等式
分类讨论思想
已知函数
f (x )= x
+ 4 x − 5, x ∈ [t , t + 2] ,此函数
备考者要细细体会这“ 例一变” 备考者要细细体会这“一 例一变”的相似与相异之 处.当被解决的问题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时,为 当被解决的问题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时, 叙述方便,使问题表述有层次、有条理, 叙述方便,使问题表述有层次、有条理,需作讨论 分别叙述. 分别叙述.
分类讨论思想
1.分类讨论思想又称“逻辑化分思想” 1.分类讨论思想又称“逻辑化分思想”,它是把所 分类讨论思想又称 要研究的数学对象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形, 要研究的数学对象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形,然后 再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一种数学思想. 再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一种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思想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思想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关的习题 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的特点,难 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的特点, 度有易,有中,也有难. 度有易,有中,也有难.题型可涉及任何一种题 型,知识领域方面,可以“无孔不入”地渗透到 知识领域方面,可以“无孔不入” 每个数学知识领域. 每个数学知识领域.
探究拓展
某些学生一见到有“二次”出现, 某些学生一见到有“二次”出现,往
往认识为“二次函数” 往认识为“二次函数”或“二次方程”,这是由 二次方程” 定式思维引起的,备考者务必树立强烈的“ 定式思维引起的,备考者务必树立强烈的“确认 身份”意识,否则,分析问题有失偏颇. 身份”意识,否则,分析问题有失偏颇.如本例 中,未表明不等式的次数,且高次项系数含可变 未表明不等式的次数, 参数,我们称之为“准二次不等式” 参数,我们称之为“准二次不等式”,解题时要 分情况讨论,确认不等式“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 分情况讨论,确认不等式“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 变式训练1 已知m 求函数f )=(4变式训练1 已知m∈R,求函数f(x)=(4-3m)x22x+m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 分析 求 最大值的方法不同,所以对m 最大值的方法不同,所以对m可先分成两种情况去 讨论. 讨论. 当4-3m=0时f(x)是一次函数,4-3m≠0时 =0时 是一次函数, ≠0时 f(x)是二次函数,由于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和向下 是二次函数,
高考数学复习 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第2讲 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学思想解读1.分类讨论的思想是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论,最终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集零为整”的数学思想.2.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获取成功的思维方式.热点一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应用1 由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引起的分类讨论【例1】 (1)若函数f (x )=a x (a >0,a ≠1)在[-1,2]上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m ,且函数g (x )=(1-4m )x 在[0,+∞)上是增函数,则a =________; (2)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3=32,S 3=92,则a 1=________. 解析 (1)若a >1,有a 2=4,a -1=m ,解得a =2,m =12. 此时g (x )=-x 为减函数,不合题意. 若0<a <1,有a -1=4,a 2=m , 故a =14,m =116,检验知符合题意.(2)当q =1时,a 1=a 2=a 3=32,S 3=3a 1=92,显然成立.当q ≠1时,由a 3=32,S 3=92,∴⎩⎪⎨⎪⎧a 1q 2=32, ①a 1(1+q +q 2)=92, ②由①②,得1+q +q 2q 2=3,即2q 2-q -1=0, 所以q =-12或q =1(舍去).当q =-12时,a 1=a 3q 2=6, 综上可知,a 1=32或a 1=6. 答案 (1)14 (2)32或6探究提高 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数a ,因此,当底数a 的大小不确定时,应分0<a <1,a >1两种情况讨论.2.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若公比q 的大小不确定,应分q =1和q ≠1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这是由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决定的.【训练1】 (1)(2017·长沙一中质检)已知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2a n -2,则S 5-S 4的值为( ) A.8 B.10 C.16D.32(2)函数f (x )=⎩⎨⎧sin (πx 2),-1<x <0,e x -1,x ≥0.若f (1)+f (a )=2,则a 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是________.解析 (1)当n =1时,a 1=S 1=2a 1-2,解得a 1=2. 因为S n =2a n -2,当n ≥2时,S n -1=2a n -1-2,两式相减得,a n =2a n -2a n -1,即a n =2a n -1,则数列{a n }为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则S 5-S 4=a 5=25=32. (2)f (1)=e 0=1,即f (1)=1. 由f (1)+f (a )=2,得f (a )=1.当a ≥0时,f (a )=1=e a -1,所以a =1. 当-1<a <0时,f (a )=sin(πa 2)=1, 所以πa 2=2k π+π2(k ∈Z ).所以a 2=2k +12(k ∈Z ),k 只能取0,此时a 2=12, 因为-1<a <0,所以a =-22. 则实数a取值的集合为⎩⎪⎨⎪⎧⎭⎪⎬⎪⎫-22,1.答案 (1)D(2)⎩⎪⎨⎪⎧⎭⎪⎬⎪⎫-22,1 应用2 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分类讨论【例2】 (1)(2017·昆明一中质检)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3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2)设圆锥曲线C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若曲线C 上存在点P 满足|PF 1|∶|F 1F 2|∶|PF 2|=4∶3∶2,则曲线C 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 解析 (1)由于e =c a =233,∴c 2a 2=a 2+b 2a 2=43,则a 2=3b 2, 若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渐近线方程y =±33x . 若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渐近线方程y =±3x .(2)不妨设|PF 1|=4t ,|F 1F 2|=3t ,|PF 2|=2t ,其中t ≠0. 若该曲线为椭圆,则有|PF 1|+|PF 2|=6t =2a , |F 1F 2|=3t =2c ,e =c a =2c 2a =3t 6t =12;若该曲线为双曲线,则有|PF 1|-|PF 2|=2t =2a , |F 1F 2|=3t =2c ,e =c a =2c 2a =3t 2t =32. 答案 (1)y =±3x ,或y =±33x (2)12或32探究提高 1.圆锥曲线形状不确定时,常按椭圆、双曲线来分类讨论,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常按焦点的位置不同来分类讨论.2.相关计算中,涉及图形问题时,也常按图形的位置不同、大小差异等来分类讨论.【训练2】 设F 1,F 2为椭圆x 29+y 24=1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已知P ,F 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PF 1|>|PF 2|,则|PF 1||PF 2|的值为________.解析 若∠PF 2F 1=90°.则|PF 1|2=|PF 2|2+|F 1F 2|2, 又因为|PF 1|+|PF 2|=6,|F 1F 2|=25, 解得|PF 1|=143,|PF 2|=43,所以|PF 1||PF 2|=72.若∠F 1PF 2=90°,则|F 1F 2|2=|PF 1|2+|PF 2|2, 所以|PF 1|2+(6-|PF 1|)2=20, 所以|PF 1|=4,|PF 2|=2,所以|PF 1||PF 2|=2.综上知,|PF 1||PF 2|=72或2.答案 72或2应用3由变量或参数引起的分类讨论【例3】已知f(x)=x-a e x(a∈R,e为自然对数的底).(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2)若f(x)≤e2x对x∈R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f′(x)=1-a e x,当a≤0时,f′(x)>0,函数f(x)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当a>0时,由f′(x)=0得x=-ln a,所以函数f(x)在(-∞,-ln a)上的单调递增,在(-ln a,+∞)上的单调递减.(2)f(x)≤e2x⇔a≥xe x-ex,设g(x)=xe x-ex,则g′(x)=1-e2x-xe x.当x<0时,1-e2x>0,g′(x)>0,∴g(x)在(-∞,0)上单调递增.当x>0时,1-e2x<0,g′(x)<0,∴g(x)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g(x)max=g(0)=-1,所以a≥-1.故a的取值范围是[-1,+∞).探究提高 1.(1)参数的变化取值导致不同的结果,需对参数进行讨论,如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本题中参数a与自变量x的取值影响导数的符号应进行讨论.(2)解析几何中直线点斜式、斜截式方程要考虑斜率k存在或不存在,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要进行讨论.2.分类讨论要标准明确、统一,层次分明,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训练3】(2015·全国Ⅱ卷)已知函数f(x)=ln x+a(1-x).(1)讨论f(x)的单调性;(2)当f(x)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a-2时,求a的取值范围.解(1)f(x)的定义域为(0,+∞),f′(x)=1x-a.若a ≤0,则f ′(x )>0,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若a >0,则当x ∈⎝ ⎛⎭⎪⎫0,1a 时,f ′(x )>0;当x ∈⎝ ⎛⎭⎪⎫1a ,+∞时,f ′(x )<0,所以f (x )在⎝ ⎛⎭⎪⎫0,1a 上单调递增,在⎝ ⎛⎭⎪⎫1a ,+∞上单调递减.综上,知当a ≤0时,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a >0时,f (x )在⎝ ⎛⎭⎪⎫0,1a 上单调递增,在⎝ ⎛⎭⎪⎫1a ,+∞上单调递减. (2)由(1)知,当a ≤0时,f (x )在(0,+∞)上无最大值;当a >0时,f (x )在x =1a 处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f ⎝ ⎛⎭⎪⎫1a =ln 1a +a ⎝ ⎛⎭⎪⎫1-1a =-ln a +a-1.因此f ⎝ ⎛⎭⎪⎫1a >2a -2等价于ln a +a -1<0.令g (a )=ln a +a -1,则g (a )在(0,+∞)上单调递增, g (1)=0.于是,当0<a <1时,g (a )<0;当a >1时,g (a )>0. 因此,a 的取值范围是(0,1). 热点二 转化与化归思想 应用1 特殊与一般的转化【例4】 (1)过抛物线y =ax 2(a >0)的焦点F ,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若线段PF 与FQ 的长度分别为p ,q ,则1p +1q 等于( ) A.2a B.12a C.4aD.4a(2)(2017·浙江卷)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则|a +b |+|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 (1)抛物线y =ax 2(a >0)的标准方程为x 2=1a y (a >0),焦点F ⎝ ⎛⎭⎪⎫0,14a .过焦点F 作直线垂直于y 轴,则|PF |=|QF |=12a ,∴1p +1q =4a .(2)由题意,不妨设b =(2,0),a =(cos θ,sin θ), 则a +b =(2+cos θ,sin θ),a -b =(cos θ-2,sin θ). 令y =|a +b |+|a -b | =(2+cos θ)2+sin 2θ+(cos θ-2)2+sin 2θ=5+4cos θ+5-4cos θ,令y =5+4cos θ+5-4cos θ,则y 2=10+225-16cos 2θ∈[16,20].由此可得(|a +b |+|a -b |)max =20=25, (|a +b |+|a -b |)min =16=4,即|a +b |+|a -b |的最小值是4,最大值是2 5. 答案 (1)C (2)4 2 5探究提高 1.一般问题特殊化,使问题处理变得直接、简单.特殊问题一般化,可以使我们从宏观整体的高度把握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成批处理问题的效果.2.对于某些选择题、填空题,如果结论唯一或题目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把题中变化的量用特殊值代替,即可得到答案.【训练4】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cos A +cos C1+cos A cos C=________.解析 令a =b =c ,则△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cos A =cos C =12,代入所求式子,得cos A +cos C 1+cos A cos C =12+121+12×12=45.答案 45应用2 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转化【例5】 已知函数f (x )=3e |x |,若存在实数t ∈[-1,+∞),使得对任意的x ∈[1,m ],m ∈Z 且m >1,都有f (x +t )≤3e x ,试求m 的最大值. 解 ∵当t ∈[-1,+∞)且x ∈[1,m ]时,x +t ≥0, ∴f (x +t )≤3e x ⇔e x +t ≤e x ⇔t ≤1+ln x -x .∴原命题等价转化为:存在实数t ∈[-1,+∞),使得不等式t ≤1+ln x -x 对任意x ∈[1,m ]恒成立.令h (x )=1+ln x -x (1≤x ≤m ). ∵h ′(x )=1x -1≤0,∴函数h (x )在[1,+∞)上为减函数, 又x ∈[1,m ],∴h (x )min =h (m )=1+ln m -m . ∴要使得对任意x ∈[1,m ],t 值恒存在, 只需1+ln m -m ≥-1.∵h (3)=ln 3-2=ln ⎝ ⎛⎭⎪⎫1e ·3e >ln 1e =-1, h (4)=ln 4-3=ln ⎝ ⎛⎭⎪⎫1e ·4e 2<ln 1e =-1,又函数h (x )在[1,+∞)上为减函数, ∴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m 的值为3.探究提高 1.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联系密切,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需要函数帮助.2.解决函数的问题需要方程、不等式的帮助,因此借助于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进行转化与化归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一般可将不等关系转化为最值(值域)问题,从而求出参变量的范围.【训练5】 (2017·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2,0),B (0,6),点P 在圆O :x 2+y 2=50上.若P A → ·PB → ≤20,则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设点P (x ,y ),且A (-12,0),B (0,6).则P A → ·PB → =(-12-x ,-y )·(-x ,6-y )=x (12+x )+y (y -6)≤20, 又x 2+y 2=50, ∴2x -y +5≤0,则点P 在直线2x -y +5=0上方的圆弧上(含交点). 联立⎩⎪⎨⎪⎧y =2x +5,x 2+y 2=50,解得x =-5或x =1,结合图形知,-52≤x ≤1.故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52,1]. 答案 [-52,1]应用3 正与反、主与次的转化【例6】 (1)若对于任意t ∈[1,2],函数g (x )=x 3+⎝ ⎛⎭⎪⎫m 2+2x 2-2x 在区间(t ,3)上总不为单调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对于满足0≤p ≤4的所有实数p ,不等式x 2+px >4x +p -3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g ′(x )=3x 2+(m +4)x -2,若g (x )在区间(t ,3)上总为单调函数, 则①g ′(x )≥0在(t ,3)上恒成立,或②g ′(x )≤0在(t ,3)上恒成立. 由①得3x 2+(m +4)x -2≥0,即m +4≥2x -3x .当x ∈(t ,3)时恒成立,∴m +4≥2t -3t 恒成立, 则m +4≥-1,即m ≥-5;由②得m +4≤2x -3x ,当x ∈(t ,3)时恒成立,则m +4≤23-9,即m ≤-373. ∴使函数g (x )在区间(t ,3)上总不为单调函数的m 的取值范围为-373<m <-5. (2)设f (p )=(x -1)p +x 2-4x +3, 则当x =1时,f (p )=0.所以x ≠1.f (p )在0≤p ≤4上恒正,等价于⎩⎪⎨⎪⎧f (0)>0,f (4)>0,即⎩⎪⎨⎪⎧(x -3)(x -1)>0,x 2-1>0,解得x >3或x <-1.答案 ⎝ ⎛⎭⎪⎫-373,-5 (2)(-∞,-1)∪(3,+∞)探究提高 1.第(1)题是正与反的转化,由于不为单调函数有多种情况,先求出其反面,体现“正难则反”的原则.题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形,则不成立的情形相对很少,从后面考虑较简单,因此,间接法多用于含有“至多”“至少”及否定性命题情形的问题中.2.第(2)题是把关于x 的函数转化为在[0,4]内关于p 的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的问题.在处理多变元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参数,将其看作是“主元”,而把其它变元看作是参数.【训练6】 已知函数f (x )=x 3+3ax -1,g (x )=f ′(x )-ax -5,其中f ′(x )是f (x )的导函数.对满足-1≤a ≤1的一切a 的值,都有g (x )<0,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g (x )=3x 2-ax +3a -5,令φ(a )=(3-x )a +3x 2-5,-1≤a ≤1.对-1≤a ≤1,恒有g (x )<0,即φ(a )<0,∴⎩⎪⎨⎪⎧φ(1)<0,φ(-1)<0,即⎩⎪⎨⎪⎧3x 2-x -2<0,3x 2+x -8<0,解得-23<x <1.故当x ∈⎝ ⎛⎭⎪⎫-23,1时,对满足-1≤a ≤1的一切a 的值,都有g (x )<0. 答案 ⎝ ⎛⎭⎪⎫-23,11.分类讨论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想,降低问题难度.常见的分类讨论问题:(1)集合:注意集合中空集∅讨论.(2)函数:对数函数或指数函数中的底数a ,一般应分a >1和0<a <1的讨论,函数y =ax 2+bx +c 有时候分a =0和a ≠0的讨论,对称轴位置的讨论,判别式的讨论.(3)数列:由S n 求a n 分n =1和n >1的讨论;等比数列中分公比q =1和q ≠1的讨论.(4)三角函数:角的象限及函数值范围的讨论.(5)不等式:解不等式时含参数的讨论,基本不等式相等条件是否满足的讨论.(6)立体几何:点线面及图形位置关系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7)平面解析几何:直线点斜式中k 分存在和不存在,直线截距式中分b =0和b ≠0的讨论;轨迹方程中含参数时曲线类型及形状的讨论.(8)去绝对值时的讨论及分段函数的讨论等.2.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全]高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含详细分析和例题解析)
[全]高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含详细分析和例题解析)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题目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类别级别进行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将各类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逻辑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在高中数学中,分类讨论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解题思路,每次高考的数学试卷中,必然会有需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的题目。
一、分类讨论的要求及其意义1、分类讨论的要求: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重不漏、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2、分类讨论的因素:(1)由数学概念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的倾斜角等。
(2)由数学运算要求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数,对数运算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等。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函数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图象、对数函数图象等。
(5)由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的结果不同,或者由于对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等。
二、分类讨论思想的原则为了分类的正确性,分类讨论必需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在中学阶段,我们经常用到的有以下四大原则:(1) 同一性原则:分类应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即每次分类不能同时使用几个不同的分类根据。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38__分类讨论思想
由 A∩C=C,可知 C={1}或 .
答案:2 或 3 3 或(–2 2 ,2 2 )
以下同解法一.
解法三:设 C(x,y)、B(–1,b),则 BO 的方程为 y=–bx,直线 AB 的方程为
b y (x a)
1 a
∵ 当 b≠0 时,OC 平分∠AOB,设∠AOC=θ,
∴ 直线 OC 的斜率为 k=tanθ,OC 的方程为 y=kx 于是
2 tan 2k
tan 2
1 tan 2 1 k 2
知识依托:解决本题依据不等式的分析法转化,放缩、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数列的基
本性质.
3 错解分析:第 2 问中不等式的等价转化为学生的易错点,不能确定出 2 Sk 2 c Sk .
技巧与方法:本题属于探索性题型,是高考试题的热点题型.在探讨第 2 问的解法时,
采取优化结论的策略,并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即对双参数 k,c 轮流分类讨论,从而获
2
24
2
② 当 x≥a 时,函数 f(x)=x2+x–a+1=(x+ 1 )2–a+ 3 24
1
13
1
若 a≤– ,则函数 f(x)在[a,+∞]上的最小值为 f(– )= –a,且 f(– )≤f(a);
2
24
2
1
若 a>– ,则函数 f(x)在[a,+∞)单调递增.
2
从而函数 f(x)在[a,+∞]上的最小值为 f(a)=a2+1.
●案例探究
1
[例 1]已知{an}是首项为 2,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Sn 为它的前 n 项和.
2
(1)用 Sn 表示 Sn+1;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分类讨论的思想
2008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的思想一、考点回顾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简化研究对象,发展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思想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当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我们就需要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和解决,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决,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分类讨论的思想”.1.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历年高考的重点⑴分类讨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逻辑特点;⑵分类讨论问题一般涵盖知识点较多,有利于对学生知识面的考察;⑶解决分类讨论问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分类技巧;⑷分类讨论的思想与生产实践和高等数学都紧密相关。
2. 分类讨论的思想的本质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上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从而增加了题设条件的解题策略.3. 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的基本步骤⑴确定讨论对象和确定研究的全域;⑵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时需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⑶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⑷归纳总结,整合得出结论.4. 明确分类讨论的思想的原因,有利于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有:⑴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定义、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等;⑵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偶次方根非负、对数中的底数和真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实数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等等;⑶由函数的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⑷由几何图形中点、线、面的相对位置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⑸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由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⑹其他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分类讨论,如排列、组合问题,实际应用题等。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5.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方法类) 5.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一、题型与方法介绍1.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维有着重要帮助,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
2.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
3.分类原则:分类对象确定,标准统一,不重复,不遗漏,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4.分类方法: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的全体,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分类;逐类进行讨论,获取阶段性成果;归纳小结,综合出结论。
5.含参数问题的分类讨论是常见题型。
6.注意简化或避免分类讨论。
二、方法技巧与典型例题分析例1.一条直线过点(5,2),且在x 轴,y 轴上截距相等,则这直线方程为( ) A. x y +-=70 B. 250x y -=C. x y x y +-=-=70250或D. x y y x ++=-=70250或 【解析】设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均为a, 当a=0时,直线过原点,此时直线方程为y x x y =-=25250,即; 当a ≠0时,设直线方程为x a yaa +==17,则求得,方程为x y +-=70。
例2.∆ABC A B C 中,已知,,求sin cos cos ==12513【分析】由于C A B =-+π()[]∴=-+=--⋅cos cos()cos cos sin sin C A B A B A B因此,只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cosA ,sinB 即可得cosC 的值。
但是由sinA 求cosA 时,是一解还是两解?这一点需经过讨论才能确定,故解本题时要分类讨论。
对角A 进行分类。
【解析】 051322<=<cos B B ABC ,且为的一个内角∆∴<<=45901213 B B ,且sin若为锐角,由,得,此时A A A A sin cos ===123032 若为钝角,由,得,此时A A A A B sin ==+>12150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相矛盾。
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课件《分类讨论思想》
由图形或图象引发的分类讨论
[试题调研] x+y-2≥0, (2014· 北京高考)若x,y满足kx-y+2≥0, y≥0, )
[例2]
且z=y-x的最小值为-4,则k的值为( A.2 B.-2 1 C.2
1 D.-2
[思路方法]
线性约束条件中含有参数,k的取值会对可行
域产生影响,因此解题时要注意对k的分类讨论.可将k分为 k>0,k<-1,k=-1与-1<k<0等情况讨论求解.
或0<x≤4,即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1 -∞,- ∪(0,4],故选率、指数 函数、对数函数等.与这样的数学概念有关的问题往往需要根 据数学概念进行分类,从而全面完整地解决问题. (1)分段函数在自变量不同取值范围内,对应关系不同,必 须进行讨论.由数学定义引发的分类讨论一般由概念内涵所决 定,解决这类问题要求熟练掌握并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回访名题] (1)(2013· 辽宁高考)已知点O(0,0),A(0,b),B(a,a3).若△ OAB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b=a3 1 B.b=a +a
两式相减,得 (q-1)Sn=nqn-1-q1-q2-„-qn-1
n n+1 n q - 1 nq - n + 1 q +1 n =nq - = . q-1 q-1
nqn+1-n+1qn+1 于是,Sn= . q-12 nn+1 若q=1,则Sn=1+2+3+„+n= 2 . nn+1 q=1, 2 所以Sn= n+1 n nq -n+1q +1 q≠1. 2 q - 1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函数 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图 象、指数函数图象、对数函数图象等. (5)由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某些含有参数的问 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的结果不同,或者由于对 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等.
2022年高考数学解题技巧:第3讲 分类讨论思想
第 1 页 共 3 页 2022年高考数学解题技巧:第3讲 分类讨论思想 思想概述 分类讨论思想是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对研究的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论,最终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集零为整”的数学思想. 方法一 由概念、公式、法则、计算性质引起的讨论概念、定理分类整合即利用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转化、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等,然后分别对每类问题进行解决. 例1 (1)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则数列的公比q 是( )A .-332 B.332 C .-342 D.342思路分析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S 3,S 6,S 9→讨论q =1和q ≠1两种情况 答案 C解析 若q =1,则有S 3=3a 1,S 6=6a 1,S 9=9a 1,但a 1≠0,即得S 3+S 6≠2S 9,与题设矛盾,故q ≠1.又S 3+S 6=2S 9,①即a 1(1-q 3)1-q +a 1(1-q 6)1-q =2·a 1(1-q 9)1-q, ∴1-q 3+1-q 6=2(1-q 9),即2q 6-q 3-1=0,∴q 3=-12(q 3=1舍去), ∴q =-342. (2)若函数f (x )=⎩⎪⎨⎪⎧2x -a ,x ≤0,-3x -a ,x >0(a ∈R )在R 上没有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B .(1,+∞)∪{0}C .(-∞,0]D .(-∞,1]思路分析 令f (x )=0→2x -a =0或-3x -a =0→方程无解→得出结论答案 B解析 由函数f (x )=⎩⎪⎨⎪⎧2x -a ,x ≤0,-3x -a ,x >0(a ∈R )在R 上没有零点, 当x ≤0时,令2x -a =0,解得a =2x ∈(0,1],若方程无解,可得a >1或a ≤0,。
高考数学专题突破分类讨论思想
( 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讨论的;如绝对值 |a| 的定义分 a>0、 a= 0、 a<0 三种情
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 2)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分 q=1 和 q≠ 1 两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性质型。
( 3)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性;
图象、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和对称特点有时可以简化甚至避开讨论。
二.命题趋势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它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近
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他都被列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来考察。
分类讨论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预测 2008 年对本专题的考察为:将有一道中档或中
档偏上的试题, 其求解思路直接依赖于分类讨论, 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涉及指数、 对数底的
综上所述, CA CB 为常数 1 .
点评: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 待定直线方程需要考虑斜率不存在这种情况,
分类讨论。 例 6.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
Q( 2,0)和圆 C:x2+y2=1,
动点 M到圆 C 的切线长与 |MQ|的比等于常数 λ (λ > 0)。
求动点 M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 P,故这个方程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当 λ =1 时,方程化为
,它表示一条直线, 该直线与 x 轴垂直且交 x 轴于点
;
当 λ≠1时,方程化为
,它表示圆,该圆圆心的坐标为
,半径为
。
点评: 本题在求出轨迹方程之后,在判定为何曲线时,因参数引起了分类讨论:一些问
题中的数学表达式中因含有会导致不同结论的参数,
高三数学专题三分类讨论思想
类型二: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2】 (2018·北京卷)设函数f(x)=[ax2-(3a+1)x+3a+2]ex.
(1)若曲线y=f(x)在点(2,f(2))处的切线斜率为0,求a; (2)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 解 (1)由f(x)=[ax2-(3a+1)x+3a+2]ex, 得f′(x)=[ax2-(a+1)x+1]ex. k =f′(2)=(2a-1)e2.
此时 g(x)=- x为减函数,不合题意.
若 0<a<1,f(x)=ax 为减函数,有 a-1=4,a2=பைடு நூலகம்,
解得:a=14,m=116,
此时 g(x)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答案
1 4
总结提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数 a,因此,当底数a的大小不确定时,应分0<a<1, a>1两种情况讨论.
类型三: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 3】设点 A,B 是椭圆 C:x32+ym2=1 长轴的两个端点.若 C 上存在点 M 满足
∠AMB=120°,求 m 的取值范围。
∠AMB≥120°
当点M为短轴端点时,∠AMB最大
解:由题意得∠AMB≥120°且当点 M 为短轴端点时,∠AMB 最大 所以∠AMO≥60° 当 0<m<3 时,焦点在 x 轴上,
由题设知 k=0,即(2a-1)e2=0,解得 a=12.
(2)定义域为R
由(1)得f′(x)=[ax2-(a+1)x+1]ex
① 若a=0,则f′(x)=(1-x)ex.
f′(x)>0,当x∈(-∞,1)时, f(x)增 f′(x)<0,当x∈(1,+∞)时, f(x)减
高考数学考查重点:分类讨论思想
高考数学考查重点:分类讨论思想能根据所给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来解决不定问题,掌握常见的分类讨论的方法与思想并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它不仅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而且是高考的难点。
每年在中档题或高档题中甚至在低档题中都设置分类讨论问题,通过分类讨论考查推理的严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的高考仍会继续考查,其重点为含参数的函数性质问题,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关的计算推证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1、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解决原问题的思维策略。
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分类讨论可以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
分类的原则是:(1)分类的对象确定,标准统一;(2)不重复,不遗漏;(3)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典型例题:回顾总结高中数学教材中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大致有:绝对值概念的定义;根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的正负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反比例函数y=k/x(x≠0)的反比例系数k,正比例函数y=kx的比例系数k,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与图象位置及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幂函数y=xa的幂指数a的正、负与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的关系;指数函数y=ax及其反函数y=logax中底数a>1及a<>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q=1或q≠1的区别;复数概念的分类;复数概念的分类;不等式性质中两边同乘(除)以正数或负数时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排列组合中的分类计数原理;圆锥曲线中离心率e的取值与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对应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运用点斜式、斜截式直线方程时斜率k是否存在;曲线系方程中的参数与曲线类型;角终边所在的象限与三角函数的符号等。
2、分类讨论包含下列几类:(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2)由数学公式或数学法则的限制条件等运算的需要引发的;(3)数学问题中参数的不同取值会导致不同结果的;(4)涉及的几何图形的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2分类讨论思想
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对问题实行分类,
分类标准等于是增加的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
分解为小问题,优化了解题思路,降低了问题难度.
2.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
所以 4<r2<16,即 2<r<4,故选 D.
预测演练•巩固提升
-9-
第一部分
二、分类讨论思想
思想方法•聚焦诠释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高频考点•探究突破
预测演练•巩固提升
-10-
命题热点四
题后反思1.在中学数学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
数函数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在不同的条件
例1设0<x<1,a>0,且a≠1,比较|loga(1-x)|与|loga(1+x)|的大小.
解 ∵0<x<1,
∴0<1-x<1,1+x>1,0<1-x2<1.
①当0<a<1时,loga(1-x)>0,loga(1+x)<0.
|loga(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2)>0;
> 1,
∴
解得 1<a≤2.
3 + log 2 ≥ 4,
第一部分
二、分类讨论思想
思想方法•聚焦诠释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高考数学考题复习之分类讨论思想
《新课标》高三数学(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第二讲分类讨论思想一.知识探究: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果,最终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1.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种:(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讨论的;如绝对值|a|的定义分a>0、a=0、a<0三种情况。
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2)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分q=1和q≠1两种情况。
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性质型。
(3)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性;(4)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不同取值导致不同的结果的;如解不等式ax>2时分a>0、a=0和a<0三种情况讨论。
这称为含参型。
(5)较复杂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采取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来解决的。
2.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在中学数学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分类必须从同一标准出发,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包含各种情况,同时要有利于问题研究;3.分类原则:(1)对所讨论的全域分类要“即不重复,也不遗漏”(2)在同一次讨论中只能按所确定的一个标准进行(3)对多级讨论,应逐级进行,不能越级;4.分类方法:(1)概念和性质是分类的依据(2)按区域(定义域或值域)进行分类是基本方法(3)不定因素(条件或结论不唯一,数值大小的不确定,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是分类的突破口(4)二分发是分类讨论的利器(4)层次分明是分类讨论的基本要求;5.讨论的基本步骤:(1)确定讨论的对象和讨论的范围(全域)(2)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3)逐步讨论(必要时还得进行多级分类)(4)总结概括,得出结论;6.简化和避免分类讨论的优化策略:(1)直接回避。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思想
二、分类讨论思想高考动向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也是中学数学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突出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以及认识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体现“着重考查数学能力”的要求.因此分类讨论是历年数学高考的重点与热点.而且也是高考的一个难点.数学中的分类讨论贯穿教材的各个部分,它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逻辑性.知识升华1.分类讨论的常见情形(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主要是指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结论,则必须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2)由性质、定理、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二次函数y=ax2+bx+c(a≠0),由a的正负而导致开口方向不确定,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因公比q是否为1而导致公式的表达式不确定等.(3)由某些数学式子变形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式子本身是分类给出的,如ax2+bx+c >0,a=0,a<0,a>0解法是不同的.(4)由图形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的类型、位置也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5)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在应用题中常见.(6)由参数变化引起的讨论:所解问题含有参数时,必须对参数的不同取值进行分类讨论;含有参数的数学问题中,参变量的不同取值,使得变形受限导致不同的结果.2.分类的原则(1)每次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同一的;分类讨论问题的难点在于什么时候开始讨论,即认识为什么要分类讨论,又从几方面开始讨论,只有明确了讨论原因,才能准确、恰当地进行分类与讨论.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掌握所用的概念、定理、定义,考虑问题要全面.函数问题中的定义域,方程问题中根之间的大小,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中的判别式等等,常常是分类讨论划分的依据.(2)每次分类的对象不遗漏、不重复、分层次、不越级讨论.当问题中出现多个不确定因素时,要以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进行划分,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求解,再整合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数形结合是简化分类讨论的重要方法.3.分类讨论的一般步骤第一,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的范围;第二,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合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第三,逐类讨论,获得阶段性结果;第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4. 分类讨论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按主元分类的结果应求并集.第二,按参数分类的结果要分类给出.第三,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但这种分类讨论的方法有时比较繁杂,若有可能,应尽量避免分类.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不等式中的字母讨论1、(2010·山东)若对于任意,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举一反三:【变式1】解关于的不等式:().【变式2】解关于的不等式:.类型二:函数中的分类讨论2、设为实数,记函数的最大值为,(Ⅰ)设,求的取值范围,并把表示为的函数;(Ⅱ)求;(Ⅲ)试求满足的所有实数.解析:(I)∵,∴要使有意义,必须且,即∵,且……①∴的取值范围是,由①得:,∴,,(II)由题意知即为函数,的最大值,∵时,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段,由知在上单调递增,故;(2)当时,,,有=2;(3)当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若即时,,若即时,,若即时,,综上所述,有=(III)当时,;当时,,,∴,∴,故当时,;当时,,由知:,故;当时,,故或,从而有或,要使,必须有,,即,此时,,综上所述,满足的所有实数为:或.举一反三:【变式1】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且f(x)在(-1,+∞)上恒有f(x)<3,求函数f(x).解析:f(x)图象经过点(-1,3),则,整理得:,解得或(1)当时,则,此时x∈(-1,+∞)时,f(x)>3,不满足题意;(2)当,则,此时,x∈(-1,+∞)时,即f(x)<3,满足题意为所求.综上,.【变式2】已知函数有最大值2,求实数的取值.解析:令,则().(1)当即时,,解得:或(舍);(2)当即时,,解得:或(舍);(3)当即时,,解得(全都舍去).综上,当或时,能使函数的最大值为2.举一反三:【变式1】设,(1)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意义,判断f(x)在(0,+∞)上的单调性;(2)记f(x)在0<x≤1上的最小值为g(a),求y=g(a)的解析式.解析:(1)设0<x1<x2<+∞则f(x2)-f(x1)=由题设x2-x1>0,ax1·x2>0∴当0<x1<x2≤时,,∴f(x2)-f(x1)<0,即f(x2)<f(x1),则f(x)在区间[0,]单调递减,当<x1<x2<+∞时,,∴f(x2)-f(x1)>0,即f(x2)>f(x1),则f(x)在区间(,+∞)单调递增.(2)因为0<x≤1,由(1)的结论,当0<≤1即a≥1时,g(a)=f()=2-;当>1,即0<a<1时,g(a)=f(1)=a综上,所求的函数y=g(a)=.类型三:数列4、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S 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设等比数列{S n}的公比为q,则q>0①q=1时,S n=S1=a1当n=1时,,a2=0,∴,即当n≥2时,a n=S n-S n-1=a1-a1=0,,即(2)q≠1时,S n=S1·q n-1=a1·q n-1当n=1时,∴,即.当n≥2时,a n=S n-S n-1=a1·q n-1-a1·q n-2=a1·q n-2(q-1)此时∴q>1时,,0<q<1时,.总结升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分q=1或q≠1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举一反三:【变式1】求数列:1,a+a2,a2+a3+a4,a3+a4+a5+a6,……(其中a≠0)的前n项和S n. 解析:数列的通项a n=a n-1+a n+…+a2n-2讨论:(1)当a=1时,a n=n,S n=1+2+…+n=(2)当a=-1时,,∴,(3)当a≠±1且a≠0时,,∴.【变式2】设{a 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n是其前n项和,证明:.解析:(1)当q=1时,S n=na1,从而,(2)当q≠1时,,从而由(1)(2)得:.∵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变式3】已知{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且a1,a3,a2成等差数列.(Ⅰ)求q的值;(Ⅱ)设{b n}是以2为首项,q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 n,当n≥2时,比较S n 与b 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析:(Ⅰ)由题设2a3=a1+a2,即2a1q2=a1+a1q,∵a1≠0,∴2q2-q-1=0,∴或,(Ⅱ)若q=1,则当n≥2时,若当n≥2时,故对于n∈N+,当2≤n≤9时,S n>b n;当n=10时,S n=b n;当n≥11时,S n<b n.【变式4】对于数列,规定数列为数列的一阶差分数列,其中;一般地,规定为的k阶差分数列,其中且k∈N*,k≥2。
高考数学复习四种数学思想_考前复习
高考数学复习四种数学思想_考前复习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四种数学思想(A)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以概念的划分,集合的分类为基础的解题思想,是一种逻辑划分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的实质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学习计划。
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不重不漏,合理,便于讨论,科学分类的步骤是:明确对象的全体确定分类标准科学分类逐一讨论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B)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函数与方程是贯穿中学数学的主线,函数是客观实践中量与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反映,方程则是这种关系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形式。
(C)变换与转化思想:在研究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常采用某种手段进行命题变换,以达解决问题的目的。
常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把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
②把较难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较易的问题。
③把没解决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常见转化方法有:直接转化法、换元转化法、数形结合转化法、构造模型转化法、参数转化法、类比转化法。
(D)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应用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①寻求解题的切入点②简化解题过程③转换命题④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完整。
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利用图形进行思维简缩,对选择、填空题的求解住住能大大简化思维过程,争取解题时间。
数形结合住住借助:①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②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③以几何元素,几何条件建立的概念。
④数与式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新高考数学复习:分类讨论思想
2.分类讨论的常见类型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 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 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 致,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 (3)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 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运算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 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 函数的定义域等.
(1)若m是2和8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x2+ym2=1的离
心率是( D )
3 A. 2
B. 3
C.
23或
5 2
D. 23或 5
【分析】 圆锥曲线是椭圆还是双曲线?需讨论.
【解析】 ∵m是2和8的等比中项,
∴m2=2×8=16,∴m=±4.
若m=4,则曲线为椭圆,焦点在y轴上,a2=4,b2=1,c2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类型、位 置需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或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等.
(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 如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 果不同,或对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
(6)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在应用题中,特别是 在解决排列、组合中的计数问题时常用.
A.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B.函数f(x)的图像关于点π 12,0对称 C.函数f(x)在π3 ,2π 3 上单调递增
π D.函数f(x)的图像可由y=sin2x的图像向左平移12个单位长 度得到
【分析】
由T=2ωπ
π 可判断A;当x=12
π 时,2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