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材料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其性能的研究与提升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
中低碳钢因其良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建筑桥梁等领域。
在钢铁材料中,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对于提高中低碳钢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二、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在冷却过程中,特别是在较低温度下的一种组织形态。
其形成机制主要涉及碳化物的析出、铁素体的转变以及相的交互作用。
当钢的冷却速度适中时,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的倾向增强,形成了以板条状贝氏体为主体的低温贝氏体组织。
这一组织具有较为均匀的分布,对于钢的综合性能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
三、实验方法及材料本研究采用了多种实验手段对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中低碳钢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温度等参数,模拟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条件。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钢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低温贝氏体组织的性能研究(一)力学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存在对中低碳钢的力学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存在提高了钢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这主要得益于其均匀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相交互作用。
(二)耐腐蚀性能此外,低温贝氏体组织对中低碳钢的耐腐蚀性能也有积极的影响。
由于该组织的存在,钢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有效阻止了腐蚀介质的进一步侵蚀,从而提高了钢的耐腐蚀性能。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的研究,发现该组织对钢的性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均匀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相交互作用,提高了钢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
这为进一步优化中低碳钢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近年来,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低碳发展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共同追求。
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低碳化转型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钢铁行业开始加快低碳技术的应用,旨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的低碳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结构的优化,包括转向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工艺技术的创新,包括绿色冶炼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在能源结构的优化方面,钢铁企业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
同时,通过改进设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等举措,努力降低碳排放强度。
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一些钢铁企业还开始探索利用废热发电、余热回收等技术,实现能源的多效合理利用。
在工艺技术的创新方面,绿色冶炼技术是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例如,一些企业引入了中频感应电炉等先进设备,采用电炉熔炼替代传统高炉炼铁,既能减少能源消耗,又能减少废气排放,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
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开始研究和应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钢渣、废炉渣等废弃物转化成有用的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然而,目前钢铁行业的低碳技术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对低碳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犹豫。
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承担低碳技术改造的高额成本。
另一方面,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政策支持不足、部分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等问题。
这都需要相关方面共同努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和约束力度。
展望未来,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将继续加速。
一方面,随着低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渐降低,更多的钢铁企业将选择采用低碳技术。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支持和激励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等手段,促进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
《2024年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中低碳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中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因此,对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对于优化材料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低碳钢的基本性质中低碳钢是指碳含量在0.25%~0.45%之间的钢铁材料,其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
由于中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以及较高的强度和可焊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桥梁、车辆制造等领域。
三、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与特点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在特定的冷却条件下形成的组织形态。
当钢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通常为250~650℃)受到冷却时,会在马氏体与铁素体之间出现一种由粒状结构构成的亚稳定状态组织,即为贝氏体。
这种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原子的重排和位错的演变,因此其组织形态独特,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四、低温贝氏体组织的性能研究1. 力学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在中低碳钢中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范围,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低温贝氏体组织。
此外,该组织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也较为优异。
2. 工艺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在中低碳钢的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可焊性和切削性能。
这种组织的形成过程对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影响较小,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热处理成本和时间。
3. 耐腐蚀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的耐腐蚀性能优于传统的珠光体组织。
研究表明,该组织在一定的腐蚀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为了研究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能,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中低碳钢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手段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控制轧制技术的新进展_低碳贝氏体钢
・试验研究・控制轧制技术的新进展——低碳贝氏体钢吴健鹏 王志明 姚海涛(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New Advance of Con trolled Rolli ng Technology—L ow Carbon Ba i n ite SteelW u J ianp eng,W uang Zh i m ing and Yao H aitao(W uyang Iron and Steel Co.L td)1 低碳贝氏体的出现在控轧的早期,主要使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获得较细的晶粒,继而在高强度的基础上,对韧性也有了相应的要求。
目前已经转向更高强度、更好的韧性和较厚的厚度,同时要求不恶化焊接性能。
天然气输送用的管线钢要求较高的横向冲击贮存能。
落锤剪切实验(DW T T)中的断裂出现转变温度,代表了抑制原始裂纹的能力。
所以除了代表抑制原始裂纹出现能力大小的使用温度下的横向冲击功之外,对它也提出了一项要求。
提高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总的热轧变形量能够改进这种提高韧性方法的效果。
临界温度范围内的精轧既可以提高强度,又能降低塑性断裂向脆性断裂的转变温度,却无需提高钢的Ceq及增加轧机负荷,临界温度范围内的精轧能够提高对裂纹扩展的抑制能力,但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求较长的待温时间,为满足横向冲击能和Z方向性能的要求,在炼钢过程中应更加注意降低S含量,并应注意添加稀土元素、Zr、T i 和Ca来改变硫化物的形态。
为保证低温加热时能固溶一定量的铌并满足较高的韧性要求,应进一步降低含碳量。
锰的添加量已有所提高,而且还添加了镍和(或)铜、Α晶粒细化程度的提高和珠光体体积百分数的下降,导致了轧材屈强比的提高。
这种倾向导致了管成形后所采取的拉伸试样因包申格效应而使屈服强度降低,这就意味着作为高强度管线钢的轧材,其塑性稳定性降低。
如果钢材用于其它结构,屈服应力和拉伸强度之间存在小差值是非常不利的现象,临界温度范围的轧制也会提高屈强比。
在控制轧制的含铌钢中降低含碳量提高含锰量的发展过程中,开发了被命名为低碳贝氏体钢和针状Α钢的低碳高锰(0.06%)相变强化钢。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范文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篇一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作为一种新型的钢铁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其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为该类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2.1 贝氏体相的形成与特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相变过程中会形成贝氏体相。
这种相的特点是具有高密度位错和亚结构,其形态多为针状或板条状。
与传统的碳钢相比,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贝氏体相具有更细小的晶粒尺寸和更复杂的亚结构。
2.2 显微组织的观察与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手段,可以观察到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
这些观察手段能够清晰地展示出贝氏体相的形态、尺寸以及与其他相的界面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能提供了基础。
三、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3.1 强度与硬度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这主要归因于其细小的晶粒尺寸和复杂的亚结构,使得材料在受力时能够有效地阻碍位错的运动。
3.2 韧性除了强度和硬度外,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还具有较好的韧性。
其优良的韧性主要得益于材料中均匀分布的贝氏体相和其它强化相,能够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裂纹扩展的能量。
3.3 疲劳性能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疲劳性能。
这主要归因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应力分布能力,使得材料在循环载荷下能够有效地抵抗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四、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4.1 裂纹扩展速率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低。
这是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应力分布能力,能够在裂纹扩展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能量,从而减缓裂纹的扩展速度。
《2024年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中低碳钢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产品制造中。
其中,其微观组织结构尤其是低温贝氏体组织,对于材料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
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中一种常见的组织形态,它不仅对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对于优化材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与特点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低于一定阈值而形成的特殊组织形态。
其形成过程涉及钢的化学成分、冷却速度、温度等因素。
这种组织形态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良好的韧性。
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包括相变过程、相的析出与生长等,这些机制在控制材料的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低温贝氏体组织的性能研究(一)强度与硬度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使得中低碳钢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显著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贝氏体组织的晶粒细小,且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使得材料在受力时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
此外,贝氏体组织的相变硬化效应也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二)韧性尽管贝氏体组织的强度和硬度较高,但其韧性同样优秀。
这得益于贝氏体组织的细小晶粒和均匀的相分布,使得材料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表现出良好的韧性。
(三)耐磨性低温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较好,这是由于贝氏体组织的硬度和韧性较高,使得材料在摩擦过程中能够抵抗磨损。
此外,贝氏体组织的细小晶粒也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
四、低温贝氏体组织的优化与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中低碳钢的性能,需要对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
这包括调整钢的化学成分、控制冷却速度、调整温度制度等措施。
例如,通过调整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可以改变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过程和性能;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制度,可以精确控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和相分布。
贝氏体球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贝氏体球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陈迪林、叶海明、刘国钧、朱玉龙、翟启杰*摘要贝氏体球墨铸铁由于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能和耐磨性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合介绍了贝氏体球铁的研究和发展概况,并简要介绍了贝氏体球铁的各种生产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贝氏体,球墨铸铁,概况,生产方法贝氏体球墨铸铁,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被誉为近30年来铸铁冶金方面的重大成就之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本文综合介绍贝氏体球铁的研究和发展概况及其主要生产方法,旨在推动我国贝氏体球铁的研究和应用。
一、贝氏体球铁的产生、发展与应用贝氏体球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奥氏体+贝氏体为基体组织的贝氏体球铁,称为奥贝球铁(Austempered Ductile Iron),简称ADI。
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高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另一类是以贝氏体+少量碳化物为基体组织的贝氏体球铁,称为贝氏体球铁(Bainite Ductile Iron),简称BDI。
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1949年W.W.Braidwood[1]就曾预言,针状组织(贝氏体)铸铁可能是机械性能最好的铸铁。
随后,美国国际收割机公司于1952年曾用这种球铁代替铸造高锰钢生产军用履带。
但在此后的20年间,由于这种材料的需要有限,在工业生产中很少应用,致使它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直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上才重新开始这种材料的研究, 1977年M.Johansson宣布芬兰Kymi-kymmene公司所属的Karkkila铸造厂开发了一种使用性能优异的新型球铁,即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2],并在美、英、法、加等13个国家申请了专利。
这一报导引起了广泛重视,各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规模巨大的研究工作。
目前生产贝氏体球铁的方法已由过去的等温淬火单一方法发展到连续冷却淬火和合金化铸态等多种方法。
我国是最早研究和应用贝氏体球铁的国家之一,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相继研制成功这种新材质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北京科技大学不仅成功地开发出连续冷却淬火和合金化铸态贝氏体球铁生产技术,并分别应用于球磨机磨球和轧钢辊环生产,最近又开发成功低合金铸态贝氏体球铁生产技术,使贝氏体球铁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贝氏体球铁生产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贝氏体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贝氏体相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贝氏体相变受到重视的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一些材料中的贝氏体相变及其新近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钢中贝氏体相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Cu一基合金中贝氏体相变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贝氏体相变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l 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组成物不同.........................................................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相变的晶核不同,固溶碳含量不同....................................................错误!未定义书签。
贝氏体钢辙叉心轨的发展现状概述
贝氏体钢辙叉心轨的发展现状概述贝氏体钢辙叉心轨的发展现状概述1、前言辙叉是铁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是机车车辆的车轮从—股铁轨转到另一股铁轨所需要的特殊设备。
辙叉在机车通过时将受到巨大的车轮冲击载荷,此时除了受到的静载荷大大增加外,还将承受铁轨上最大的动载荷,而在铁轨和道岔上,动载荷是静载荷的2~5倍[1]。
辙叉的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因此,其对材料的要求自然是非常的严格。
目前,我国铁路上使用的辙叉主要有两种[2,3]。
—种是高碳钢组合辙叉,用普通高碳钢轨加工,通过螺栓紧固而成。
这种辙叉既不耐磨,且螺栓易松动,常常会在螺纹孔处形成裂纹等缺陷,从而导致寿命大幅度缩短;另一种是高锰钢整铸辙叉,它广泛铺设在我国铁路主要干线上,是我国铁路辙叉的主要组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量迅猛增加。
根据国家“十二。
五”铁路建设规划,铁路建设将向着提速、高速、重载的目标发展,传统高锰钢整铸辙叉已不能满足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
因此,开发研究使用性能稳定的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和焊接性能优良的长寿命辙叉心轨耐磨材料是当务之急。
2、国内外辙叉发展现状与趋势2.1 传统高锰钢整铸辙叉发展概述传统的高锰钢整铸辙叉具有整体性好、易于成形、韧性好、加工硬化、上道方便和维护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我国铁轨的主要干线。
但因其起初硬度低(170~230HB),铸造后有不可避免的缩孔疏松,以及与高碳钢钢轨焊接难度大等不足,导致了高锰钢整铸辙叉强度低,质量不易控制,使用寿命低且离散度大,维修养护工作成本大[4]。
通常情况下,高锰钢的碳含量在0.9~1.3%,锰在11~13%,同时还辅以Cr、Ni、Mo、V、Ti等元素[5]。
高锰钢辙叉的铸态组织基本上由奥氏体和残余碳化物(Fe、Mn)3C组成。
由于碳化物沿晶析出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影响钢的耐磨性。
因此,铸造件必须进行水韧热处理使高锰钢获得全部奥氏体组织。
高锰钢水韧处理后不能再加热至350℃以上,否则将有针状碳化物析出,使钢的性能变脆。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低碳钢作为钢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对于提高材料性能、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其形成过程和性能特点的研究,对于提高中低碳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中低碳钢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低温贝氏体组织是中低碳钢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冷却时形成的一种组织形态。
其形成过程主要受到温度、时间、合金元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冷却过程中,钢中的碳元素和合金元素会与铁元素结合形成不同的相结构,从而影响组织的形成。
当钢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冷却时,会形成贝氏体组织。
这种组织形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腐蚀性能。
三、低温贝氏体组织的性能特点低温贝氏体组织的性能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力学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而不发生断裂。
同时,其韧性也较好,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吸收能量而不发生脆性断裂。
2. 抗腐蚀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这主要得益于其组织结构中的合金元素和碳元素的分布特点。
3. 加工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加工性能较好,易于进行切割、弯曲和焊接等加工操作。
这为中低碳钢的加工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四、中低碳钢中低温贝氏体组织的研究方法对于中低碳钢中低温贝氏体组织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金相显微镜观察法: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钢的组织形态,了解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
2. 扫描电镜分析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钢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贝氏体组织的形貌和结构特点。
3. 力学性能测试法:通过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了解贝氏体组织的力学性能特点。
低碳贝氏体钢的开发
02
低碳贝氏体钢的制造工艺
冶炼工艺
低碳贝氏体钢的冶炼工艺主要包括电弧炉熔炼和炉外精炼等 。电弧炉熔炼是低碳贝氏体钢的主要冶炼方法,通过加入适 量的合金元素,控制钢的化学成分,以满足后续轧制和热处 理工艺的要求。
炉外精炼是提高钢的纯净度和均匀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真空 处理、脱气、合金元素调整等手段,进一步优化钢的化学成 分和显微组织。
低碳贝氏体钢的开发
• 引言 • 低碳贝氏体钢的制造工艺 • 低碳贝氏体钢的性能研究 • 低碳贝氏体钢的开发前景与挑战 • 低碳贝氏体钢的应用案例 • 结论
目录
01
引言
低碳贝氏体钢的定义
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低碳含量的钢材 ,其碳含量一般在0.2%以下。
低碳贝氏体钢是通过控制轧制和冷却 工艺,使钢中贝氏体组织占主导地位 的钢材。
低碳贝氏体钢的应用领域
船舶制造
低碳贝氏域。
压力容器
在压力容器制造中,低碳贝氏体 钢由于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较 高的强度,被用作重要的结构材 料。
桥梁工程
在桥梁工程中,低碳贝氏体钢由 于其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被用 于制造桥梁结构件和重要连接件。
感谢观看
THANKS
低碳贝氏体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能够适应各种腐蚀环境。
VS
详细描述
通过降低钢中的碳含量,减少夹杂物和显 微组织中的缺陷,低碳贝氏体钢的耐腐蚀 性能得到提高。此外,适当的合金元素添 加也可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使其在海洋 环境、化工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焊接性能
要点一
总结词
低碳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易于加工成型。
低碳贝氏体钢的特性
高强度
低碳贝氏体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一般在800MPa以上, 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
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概述及展望
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概述及展望摘要:贝氏体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进行概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总之,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将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关键词: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展望引言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高强钢种,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和铁路行业[1]。
传统贝氏体钢在Ms点以上等温转变,其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相对较慢,并且形成贝氏体的体积分数较少。
目前主要通过加速贝氏体相变动力学从而细化贝氏体板条和调控组织中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来改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
1贝氏体钢的种类及用途贝氏体组织复杂多样,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分类方法,其中划分依据有形成温度、组织形态、相组成及碳含量等。
因此,贝氏体钢的种类也很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其中包括以热处理方式分类:空冷贝氏体钢、等温贝氏体钢、低温贝氏体钢等;以碳含量分类:超低碳贝氏体钢、低碳贝氏体钢、中碳贝氏体钢及高碳贝氏体钢。
正因为贝氏体组织的多样性,以及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促进了贝氏体钢的研发和应用,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很多种合金元素体系的钢种以及相对应的生产工艺,大大推动了贝氏体钢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Mo-B系或Mo系贝氏体钢和Mn系贝氏体钢。
Mn系贝氏体钢又可分为Mn-B系贝氏体钢、Mn-Si系贝氏体钢、Mn-Al系贝氏体钢等类型。
本节主要以合金元素分类进行贝氏体钢的介绍。
2贝氏体钢热处理的特点2.1相变转变贝氏体钢的热处理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奥氏体相转变为贝氏体相。
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加热可以将奥氏体中的碳溶解进入铁晶格,形成贝氏体相。
低碳贝氏体钢的牌号
低碳贝氏体钢:牌号、特性及应用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钢铁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和环保标准。
低碳贝氏体钢作为一种新型的钢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低碳贝氏体钢的牌号、特性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二、低碳贝氏体钢概述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钢材,其组织主要由贝氏体组成。
贝氏体是一种介于珠光体和马氏体之间的组织,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等特点。
低碳贝氏体钢的出现,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钢材的高性能需求提供了可能。
三、低碳贝氏体钢牌号1. 中国牌号:在中国,低碳贝氏体钢的主要牌号包括Q345、Q390和Q420等。
这些牌号在强度、韧性、焊接性能等方面具有优良的表现,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船舶、压力容器等领域。
2. 美国牌号:美国对低碳贝氏体钢的牌号命名与中国有所不同,主要包括A572、A588和A633等。
这些钢材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应用领域方面与中国牌号有所差异,但同样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3. 欧洲牌号:在欧洲,低碳贝氏体钢的牌号如S355、S420和S460等被广泛采用。
这些钢材在欧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低碳贝氏体钢的特性1.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适用于各种工程结构。
2. 高韧性:低碳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韧性,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冲击性能,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3. 良好的焊接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碳含量较低,焊接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结构和大型工程的焊接需求。
4. 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保持稳定的性能。
5. 绿色环保: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较少,符合现代工业的绿色环保要求。
五、低碳贝氏体钢的应用领域1. 桥梁工程:低碳贝氏体钢的高强度和高韧性使其成为桥梁工程的理想材料,能够承受车辆和风的载荷,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贝氏体钢
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对各种材料的需求在举荐的增多,对材料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宽广。
然而,钢材是材料的一项大户,所以钢的发展对于才材料发展至关重要,推动整个材料界的发展。
钢铁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转变主要有三类:1.在较高温度范围的转变是扩散型的,即通过单个原子的独立无规则运动,改变组织结构,其转变产物称之为珠光体,强度低,塑性好;2.钢从高温激冷到低温(Ms温度以下)的转变是切变型的。
即原子阵列式地规则移动,不发生扩散,其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它具有高强度,但很脆,一般通过回火进行调质;3.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在中间温度范围的转变;以其发现者贝茵(Bain)命名称为贝氏体相变,具有贝氏体组织的钢叫贝氏体钢。
同时,很多重要的有色合金,如铜合金、钛合金等都具有和钢铁相似的贝氏体相变。
其中钢中的贝氏体相变是发生在共析钢分解和马氏体相变温度范围之间的中温转变。
鉴于贝氏体相变是固态材料中主要相变形式之一,其转变机制是材料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氏体钢和具有贝氏体组织的材料已用于铁路、交通、航空、石油、矿山、模具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并在不断扩大,有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代高强度结构材料的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对其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
关于贝氏体相变时铁原子的运动方式,最初由柯俊教授等在50年代开展了研究。
认为铁原子的以阵列式切变位移方式(与马氏体相似)转变成新的原子排列的,而溶解的碳原子则发生了超过原子间距的长程扩散进入尚未转变的残留相或在新结构中析出碳化物。
上述切变位移机制已被欧洲、日本和美国这一领域的主要学者所接受,形成了“切变学派”。
但是这个观点,从60年代起受到了美国卡内基麦隆大学学派的挑战,后者认为贝氏体是依靠铁原子扩散和常见的表面台阶移动方式生成的。
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实验研究手段的限制,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两个学派陷于相持不下的局面。
鉴于贝氏体转变机制是目前国际上两大学派的争论焦点,澄清这一争论不仅对贝氏体转变及相变理论将是一次重大突破,对贝氏体钢及合金的应用也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低碳贝氏体钢的书
低碳贝氏体钢的书摘要:I.低碳贝氏体钢的概述- 低碳贝氏体钢的定义- 低碳贝氏体钢的特点II.低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低碳贝氏体钢的化学成分- 低碳贝氏体钢的冶炼方法- 低碳贝氏体钢的热处理过程III.低碳贝氏体钢的性能与应用- 低碳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 低碳贝氏体钢的物理性能- 低碳贝氏体钢的主要应用领域IV.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低碳贝氏体钢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低碳贝氏体钢的潜在应用领域正文: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低碳贝氏体钢的概述、制备方法、性能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低碳贝氏体钢的概述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在低碳钢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热处理工艺形成的贝氏体组织。
这种钢具有低碳钢的优点,如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可锻性,同时还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低碳贝氏体钢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机械等领域。
二、低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1.低碳贝氏体钢的化学成分低碳贝氏体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铁、碳、锰、硅、铬等元素。
其中,碳含量一般在0.1%~0.3%之间,锰和硅的含量分别为1%~2%和0.5%~1.5%。
此外,为了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还可以加入适量的钒、铌、钼等合金元素。
2.低碳贝氏体钢的冶炼方法低碳贝氏体钢通常采用电弧炉、平炉或转炉等冶炼方法。
冶炼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钢的化学成分和温度,以保证钢的组织和性能。
3.低碳贝氏体钢的热处理过程低碳贝氏体钢的热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淬火和回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某一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其组织转变为马氏体。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以消除淬火应力和改善钢的性能。
三、低碳贝氏体钢的性能与应用1.低碳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抗拉强度一般在700MPa~1200MPa之间,屈服强度在300MPa~700MPa之间。
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 标准
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标准摘要:一、引言二、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概述1.定义及特点2.应用领域三、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标准1.含碳量及合金元素2.热处理工艺四、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优越性能1.高强度、高塑性和韧性2.焊接性能优良五、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发展趋势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结构钢、机械用钢等领域对于钢材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钢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其中,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凭借其高强度、高塑性和韧性、焊接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各重要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概述1.定义及特点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是一种含碳量较低、合金元素较少的贝氏体钢。
这类钢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同时焊接性能优良。
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且制造成本低廉,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重要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应用领域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满足了各种复杂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三、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标准1.含碳量及合金元素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10% 以下,主要合金元素有锰、硅、钼等。
其中,钼元素有助于提高钢的焊接性能,硅元素则有助于提高钢的强度。
2.热处理工艺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调质等。
其中,退火处理可以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正火处理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调质处理则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四、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优越性能1.高强度、高塑性和韧性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在强度、塑性和韧性方面的优异表现,使其在各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这类钢通过适当的合金元素调控和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2.焊接性能优良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的焊接性能较好,主要是因为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有利于焊接过程的进行。
《2024年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中低碳钢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而其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作为钢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对钢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低碳钢中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钢的成分设计和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二、中低碳钢的成分与组织中低碳钢的碳含量介于低碳钢和高碳钢之间,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其组织主要由铁素体、渗碳体及其他合金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
在一定的冷却速度下,中低碳钢中会形成贝氏体组织。
三、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低温贝氏体组织是在中低碳钢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碳原子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减慢,导致碳原子在铁素体晶界处聚集,形成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
这种组织形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是钢中一种重要的强化机制。
四、低温贝氏体组织的结构与性能低温贝氏体组织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其组织内部存在大量的位错和亚结构,使得钢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
此外,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还会影响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中低碳钢中的低温贝氏体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低温贝氏体组织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能有效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对钢的其他力学性能也有积极影响。
六、讨论与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与钢的成分、冷却速度及热处理工艺密切相关。
在一定的成分范围内,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促进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
此外,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还能改善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
在结论部分,我们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低温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制,以更好地控制其形成过程。
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
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新型的高强度、高韧性钢材,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碳、锰、硅、钒、铬等元素,其中微量的钒、铬、钛等元素起到了微合金化的作用,使钢材的晶粒细化,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炼钢、连铸、轧制、热处理等。
其中,热处理是关键的一步,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钢材的组织发生相变,从而得到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贝氏体组织。
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强度:微合金化的作用使钢材的晶粒细化,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2.高韧性:贝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能够在受力时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减缓应力集中,提高了钢材的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
3.耐腐蚀性好: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中含有一定量的铬、钼等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
4.可焊性好: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的碳含量较低,焊接时不易产生氢致脆性,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船舶、桥梁、建筑等领域的结构件和零部件。
在汽车制造领域,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底盘、发动机等部件,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在船舶制造领域,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被用于制造船体、船板等部件,能够提高船舶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建筑领域,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被用于制造桥梁、高层建筑等结构件,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安全性。
总之,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新型钢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材料支持。
《2024年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范文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抗腐蚀性,成为了现代工程材料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着重探讨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贝氏体相、铁素体相以及其他析出物组成。
贝氏体相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这种结构使得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铁素体相则提供了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此外,钢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微小的析出物,如碳化物、氮化物等,这些析出物对钢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三、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包括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塑性和抗疲劳性能。
其高强度主要归因于贝氏体相的层状结构和铁素体相的强化作用。
高韧性则得益于铁素体相的良好韧性和析出物的强化作用。
此外,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四、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是评价材料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疲劳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速率较慢,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这主要归因于其优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当裂纹在材料中扩展时,贝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层状结构能够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疲劳寿命。
此外,析出物的存在也对裂纹扩展起到了阻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五、结论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因其独特的显微组织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六、展望尽管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已经表现出优越的性能,但其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仍需进一步优化。
低碳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山东工业大学李风照等[17]根据贝氏体相变原理,通过合理 控制成分和优化冷却制度,并运用细晶强化、弥散强化等主要强 韧化机制及其迭加效应,采用微合金变质处理,开发了隐晶或细 针状贝氏体的高品质贝氏体或高级贝氏体钢。
陈忠伟:男,1970年生,博士,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凝固加工的研究Tel:029—88460445 E-mail:chzw@nwpu.edu.cn
万方数据
低碳贝氏体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陈忠伟等
· 85 ·
最高,是由块状铁素体和岛状的富碳奥氏体所组成,性能优良。
p.g苗嚣口uI盘.
Cooling time,S
图1低碳贝氏体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由不同冷却速率下的低碳贝氏体钢的过冷奥 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示意图可知,对于钼钢,V·将发生铁 素体转变,v2发生上贝氏体转变,v3发生下贝氏体转变。而对 于钼硼钢,其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明显右移,表明在 较低的冷却速率下可发生贝氏体转变。所以,低碳贝氏体钢必 须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特别是严格地控制冷却工艺,才能 得到细小的贝氏体组织,以保证获得优良性能。
quirement of lOW carbon bainite steel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arietaI steehn Han Steel,there will be a deve[一
oping prospect in the{uture of low carbon bainite steels.It obtains that product varieties and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ol— ing of lOW carbon bainite steels are its research directio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贝氏体钢地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1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2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邯郸056000>摘要:综述了低碳贝氏体钢地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低碳贝氏体钢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廉.并结合低碳贝氏体钢地市场需求和邯钢品种钢地研发方向,展望了低碳贝氏体钢地发展前景,提出低碳贝氏体钢产品品种地开发及其控轧控冷工艺地研制是其研究方向.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贝氏体组织控轧控冷项目机械制造、架设桥梁、造船、车辆制造、航空等领域广泛地使用着各种规格地钢板.因为服役条件及焊接工艺地限制,这类用途地钢板不仅要求材料具有足够地强度和塑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地低温韧性和优良地焊接性能,以适应野外作业和制造工艺地要求.坚持科学地发展观,从资源和成本核算考虑,用户普遍要求使用高性能、低成本地金属材料.低碳贝氏体钢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研发地,已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车辆、水轮机壳体、舰船、飞机构件及其它紧固件、轴类件等方面,超高强度地低碳贝氏体钢还将满足这些构件地减重要求.20世纪20年代末,Robertson首次在钢中发现后来被命名为贝氏体地中温转变产物.后来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发现了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柱状贝氏体、反常贝氏体、块状贝氏体、低碳低合金贝氏体、准贝氏体等组织形态,形成了比较完整地贝氏体相变理论.近几十年来,贝氏体理论地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贝氏体钢地研究开发已经引起学术界和项目界地高度重视,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1低碳贝氏体钢低碳贝氏体钢是以钼钢或钼硼钢为基础,同时加入锰、铬、镍以及其他微合金化元素(铌、钛、钒>,从而开发出一系列低碳贝氏体钢种.这类钢地含碳量多数控制在0.16%以下,最多不应超过0.120%[3].因为低碳贝氏体组织钢比相同含碳量地铁素体-珠光体钢具有更高地强度,因此,低碳贝氏体钢种地研发将成为发展屈服强度为450~800MPa级别钢种地主要途径.低碳贝氏体钢中主要添加地合金元素及其作用如下:(1>碳元素是强间隙固溶强化元素,可提高强度,但不能依靠其提高强度.尽量降低含碳量,即保持一定地韧性,也为了获得良好地焊接性.(2>钼元素能够使钢在空冷条件下获得贝氏体组织.钼元素使钢地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中地铁素体析出出现明显右移,但并不明显推移贝氏体转变,所以过冷奥氏体得以直接向贝氏体转变,而在此前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析出,这样也就不再发生珠光体转变,如图1所示.(3>利用微量硼元素,使钢地淬透性明显增加.钼硼复合作用使过冷奥氏体向铁素体地等温转变曲线进一步右移,使贝氏体转变开始线明显突出.为了在空冷条件下得到全部低碳贝氏体组织,钼硼复合作用十分有效,如图1所示.(4> 硅元素是固溶强化元素,使贝氏体转变发生在更低地温度,并使贝氏体转变C 曲线右移.(5> 加入其它能够增大钢过冷能力地元素,如锰、铬、镍等,以进一步增大钢地淬透性,促使贝氏体转变发生在更低地温度,目地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增加其强度.(6> 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即微合金化,以保证进一步细化晶粒.同时,微合金化也可以产生沉淀强化效果.奥氏体化地钢过冷到Bs (约550 ℃> 至Ms 温度范围等温,将产生贝氏体转变,也称中温转变.它是介于扩散性珠光体转变和非扩散性马氏体转变之间地一种中间转变.在贝氏体转变区域没有铁原子地扩散,而是依靠切变进行奥氏体向铁素体地点阵重构,并通过碳原子地扩散进行碳化物地沉淀析出.一般贝氏体转变会形成3 种贝氏体组织: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地形成温度较高,呈羽毛状,性能较差。
下贝氏体地形成温度低,其中铁素体片较细,且是位错亚结构,碳化物地弥散度也大,呈针状,性能优良。
粒状贝氏体地形成温度最高,是由块状铁素体和岛状地富碳奥氏体所组成,性能优良.由不同冷却速率下地低碳贝氏体钢地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示意图可知,对于钼钢,V1将发生铁素体转变,V2发生上贝氏体转变,V3发生下贝氏体转变.而对于钼硼钢,其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明显右移,表明在较低地冷却速率下可发生贝氏体转变.所以,低碳贝氏体钢必须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特别是严格地控制冷却工艺,才能得到细小地贝氏体组织,以保证获得优良性能.(1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2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邯郸056000>2低碳贝氏体钢国际研究现状国外学者根据贝氏体相变理论对贝氏体钢进行了大量地研究,设计了不同成分地钢种和生产工艺,形成了不同系列地贝氏体钢,大大推动了贝氏体钢地发展及其应用.20世纪50年代,英国人P.B.Pickering等发明了Mo2B系空冷贝氏体钢.Mo与B地结合可以使钢在相当宽地连续冷却速度范围内获得贝氏体组织.因为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该钢种地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日本东京钢公司研制了低碳含V贝氏体非调质钢,该钢锻后空冷得到以贝氏体为主及少量铁素体和珠光体地显微组织,其抗拉强度达到800~1000MPa,室温冲击韧性为50J/cm2,而-40℃冲击韧性仍高达40J/cm2.日本新日铁公司在贝氏体非调质钢地研究开发中多添加微合金化元素,这类钢在很宽地冷却速度范围内都可获得贝氏体组织,并可获得更好地低温性能,适合于强度高、韧性好地汽车行走系部件.F.G.Caballelo等在设计高强度贝氏体钢地研究中,设计了Fe20.2C22Si23Mn和Fe20.4C22Si24Ni两种钢成分.研究发现,Fe20.2C22Si23Mn贝氏体钢表现出良好地断裂韧性,强度可以达到1375~1440MPa。
而增加碳含量,即Fe20.4C22Si24Ni成分地贝氏体钢强度可达1500~1840MPa,其断裂韧性稍低,但仍然要高于高强度马氏体钢.这两种钢均需回火处理.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与Tuskegee大学联合开发地低碳贝氏体钢轨钢,其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为1500MPa、1100MPa和13%,比相同条件下地珠光体钢性能要高,且具有良好地断裂韧性(KIc=150MPa•m1/2>,其值是相同条件下珠光体钢断裂韧性地115倍.低碳微合金化控轧控冷贝氏体钢研制成功后,受到项目界地注意,逐步得以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超低碳地控轧控冷贝氏体钢(ULCB钢,含碳量小于0.05%>.McEvily于1967年研制出采用Mn、Mo、Ni、Nb合金化地ULCB钢,经热机械控制(TMCP>处理后,屈服强度达到700MPa,且具有良好地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日本钢铁公司研制了X70和X80超低碳控轧贝氏体钢,其屈服强度高于500MPa,脆性转变温度(FATT>小于-80℃,它既可以作为低温管线钢,也可作为舰艇系列用钢.DeArDo等开发出ULCB2100型超低碳贝氏体中厚钢板(含碳量低于0.03%>,通过控轧控冷处理和高度合金化实现细晶强化、弥散强化与位错强化地综合作用.该钢种以80%累积变形量进行精轧并随后空冷,其屈服强度可高达700MPa,且FATT可提高到-50℃.巴西学者通过模拟高强低合金贝氏体钢地控轧控冷工艺过程,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地影响,发现轧制后冷却速率与终轧温度是主要地控制工艺参数.波兰学者研究了在热轧、淬火及回火加工条件下超低碳贝氏体钢地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可以获得屈服强度大于650MPa、低温冲击性能为200J(213K>地应用于造船、海上石油钻采平台、压力容器及高性能结构部件地超低碳贝氏体钢板.近代工业发展对热轧非调质钢板地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有高强度外,还要具有良好地韧性、焊接性能及低地冷脆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利用(超>低碳地控轧控冷贝氏体钢生产高寒地区使用地输油、输气管道用钢板、低碳含铌地低合金高强度钢板、高韧性钢板,以及造船板、桥梁钢板、压力容器用钢板等.3国内研究现状国内高强度钢地发展大约比国外落后数十年,目前我国鞍钢、武钢、舞钢、济钢和宝钢等企业均生产过低碳贝氏体钢板.总体上讲,国内钢铁企业基本上是跟踪国外地技术,采用与国外类似地合金化体系,技术上主要采用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技术.清华大学方鸿生等在研究中发现,Mn在一定含量时,可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上存在明显地上、下C曲线分离,发明了Mn2B系空冷贝氏体钢.他突破了空冷贝氏体钢必须加入Mo、W地传统设计思想,研制出中高碳、中碳、中低碳、低碳Mn2B系列贝氏体钢.西北工业大学康沫狂等通过多年地研究提出了由贝氏体铁素体(即低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地准(非典型或无碳化物>贝氏体,并成功研制了系列准贝氏体钢.与一般结构钢相比,新型准贝氏体钢具有更好地强韧性配合,其力学性能超过了典型贝氏体钢、调质钢和超高强度钢.山东工业大学李风照等根据贝氏体相变原理,通过合理控制成分和优化冷却制度,并运用细晶强化、弥散强化等主要强韧化机制及其迭加效应,采用微合金变质处理,开发了隐晶或细针状贝氏体地高品质贝氏体或高级贝氏体钢.我国低碳贝氏体钢地控轧控冷研究和应用相对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地工作.武钢于1999年开始试制板厚12~30mm、抗拉强度达到590MPa、685MPa级别地低(超低>碳贝氏体结构板,产品采用铁水预脱硫、RH真空处理工艺降低C含量,增添Mo2B2V2Nb等合金元素,且需热处理.济钢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地贝氏体高强钢(C2Si2Mn2Cr系>,其特点是钢中不加入昂贵地Ni、Mo、B等元素,而用少量普通元素V、Mn、Cr合金化,以低廉地合金成本代价就能使钢板TMCP处理后空冷自硬,从而节约大量热处理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攀枝花钢铁公司与清华大学、二汽合作开发地贝氏体微合金非调质钢12Mn2VB代替45调质钢制造汽车前轴,效果良好.宝钢研究了Mn2Mo2Nb2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地钢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时效处理诸因素与钢力学性能地关系,生产了620MPa、690MPa、780MPa等3个级别地钢板.鞍钢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试制了HQ590DB超低碳贝氏体钢板.其终轧温度为800~850℃,控制终冷温度为590~630℃,获得铁素体和板条状贝氏体组织,钢板抗拉强度达650~690MPa,屈服强度达490~590MPa,延伸率为20%,并具有良好地成形性能.采用奥氏体再结晶、未再结晶、奥氏体与铁素体两相区三段控轧工艺并配合相应地压下率,舞钢试制成功了低碳贝氏体钢WDB620、DB690及WH70.实践证明,采用合金化与控轧控冷工艺技术是生产强度高、韧性好、可焊性优良且成本低地贝氏体钢板地最好办法.国内对低碳贝氏体钢地研发大部分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只有个别厂家成功生产出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地低碳贝氏体钢板.(1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2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邯郸056000>4低碳贝氏体钢地发展前景4.1市场需求前景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被国际上公认为21世纪钢种,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研制.与普通低合金钢相比,该钢种因为碳含量下降,在保证高强度地条件下,仍能保持很高地韧性,并在恶劣环境下能满足焊接性能,其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石油管线、舰船、大型结构件及海洋设施等方面.近些年,在机械、汽车等行业,非调质钢替代传统地调质钢已经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制造大型贮罐及运输船都采用非调质处理钢和微合金化中厚板钢.汽车工业发达地日本,其非调质钢发展最为活跃,川崎制铁开发出具有耐大气腐蚀性地非调质低碳贝氏体型中厚钢板.空冷贝氏体钢属于非调质钢中地一类.在生产中可将热加工成型工序与热淬火工序合并,空冷自硬,省去了淬火工序,不仅节约了能源,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避免因为淬火引起地变形、开裂及氧化、脱碳等热处理缺陷.空冷贝氏体钢具有良好地综合力学性能,不仅提高了产品地质量,而且延长了产品地使用寿命,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空冷贝氏体钢应用于制造汽车前轴,因为其热加工性能良好,同时因为具有优良地强韧度配合,故可提高前轴地质量及寿命.因此,对汽车前轴这类关键地保安件来说,采用空冷贝氏体钢制造,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对保证汽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重汽集团公司与唐山贝氏体钢总厂联合开发了斯太尔汽车前轴用贝氏体钢[24],其性能优良,力学性能可达到: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900MPa,延伸率≥17%,断面收缩率≥61%.耐磨钢球是广泛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地重要易耗件,国内年耗量高达100万吨,国际市场容量在500万吨.目前使用地各种材料不仅成本高,而且因为硬度高、韧性差而使破碎率高.低碳贝氏体耐磨钢球从表面到心部都具有高硬度、高韧性、低破碎率,且工艺简单,低成本,生产效率高.低碳贝氏体钢还可应用于制作塑料模具、模块、贝氏体钢弹簧、建筑用高强度钢筋、铁路道岔、油田用抽油杆和作为项目结构及标准件用钢等.总之,低碳贝氏体钢种地研制与开发越来越引起材料界和工业行业地极大兴趣.目前国内各特殊钢厂都相继研制开发出一系列低碳贝氏体钢.低碳贝氏体钢地应用也正在不断深入国内各工业行业,所产生地经济效益也日益得到人们地认可.4.2邯钢品种结构发展方向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地飞速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地调整,国内外钢材市场消费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其中低合金高强度钢地市场需求增加幅度越来越大.目前,邯钢中板生产线已能大量生产普碳钢、Q345,也能生产少量地船板、容器板、锅炉板等系列产品,并取得了良好地技术经济指标,但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地品种较为单一.《邯钢“十一五”钢材品种生产及科技发展规划》指出邯钢中长期钢材品种地发展方向和目标:到2007年板带比由50%提升至80%,板带材以建筑、造船、项目机械用热轧中厚钢板和板卷,汽车、家电、集装箱用薄板系列为主体地品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