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周邦彦与格律词派

合集下载

周邦彦词

周邦彦词

三、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作为与苏轼前后相继的词坛领袖,周邦彦具有与 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贡献。 苏轼如唐诗中的李白,追求创作的自由,强调性 情的自由流露,力图打破词作原有的创作规范; 周邦彦则如杜甫,创作时精心结撰,追求词作的 艺术规范性,“下字运意,皆有法度”。 周词的法度、规范,主要表现在章法、句法、炼 字和音律等方面。因法度井然,使人有门径可依, 故“作词者多效其体制”。
周《六丑》与苏《水龙吟》比较
(1)苏轼《水龙吟》虽表现才难为用、一任飘 泊的迁客逐臣的现实处境,但全词由人体物,心 与物游,借物写人,神与人合。笔法空灵,气韵 生动,既抓住了杨花之神,又摄取了人的精神, “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沈谦《填词杂说》) (2)周邦彦《六丑· 蔷薇谢后作》紧扣题意,图 形写貌之中有借物寄怀的意蕴,比兴深婉,含蓄 蕴藉。笔法沉郁顿挫,长于铺陈勾勒,“一步一 态,一态一变”,既层层铺叙,又笔笔转折,愈 转愈深,辗转腾挪,每于词意尽处再翻新意,而 又结构圆浑,章法缜密。
(一)周词的铺叙和章法结构
周词的章法结构,主要是从柳永词变化而来。柳 词善铺叙,但大多数是平铺直叙,一般是“时空 序列性结构”,即按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 来组织词的结构,明白晓畅,但失于平板单一而 少变化。 1、周词也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 叙”,往往将顺序、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 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 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 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
周邦彦词
授课人:张春义 嘉兴学院中文系
Hale Waihona Puke 、周邦彦的生平 1、在28岁时献《汴京赋》,歌颂新法,由太学生直升为 太学正(详见教材) ; 2、旧党执政,苏门诸君子回朝,周邦彦被挤出京城(详 见教材) ; 3、新党上台,苏门词人遭贬,周邦彦重返朝廷(详见教 材) ; 4、晚年与蔡京诸人的瓜葛,又放外任(详见教材) 。

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

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

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一、邦彦平生[1]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出生于钱塘的诗礼仕宦之家。

是宋代词人之“集大成者”。

著有《清真集》。

其一生,伴随着政治新法的行止,旧新党势力的此消长而浮沉。

周邦彦的幼年,主要受到乡邦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培育。

周邦彦出生钱塘,古老的杭州,即是风景名城,又是文化名邦。

宋代则是历史上的全盛时期,那个将宋朝风流写尽的才子柳永,初到杭州时就被这繁华所震惊,欣喜若狂的写了《定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嶂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生长于这方青山绿水间的周邦彦当然而然的深受这种文化积淀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钱塘周氏是一个从五代十国后期就有名于乡邦的诗礼仕宦之家。

其父周原为小儿子取名邦彦,就是用《诗经·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和晋陆机诗“邦兮应运兴,繁若春处葩”的含义,希望他能成为邦国之佳士。

周原虽是终身布衣,但却是一个崇敬诗书以至于顶礼膜拜的人。

这点影响到周邦彦,他年轻时便已“博涉百家之书”。

24岁时,趁着“扩大招生”的机会,周邦彦被录为“外舍生”,于地赶赴汴京读书,也开始了他的仕途之旅。

一、初旅汴京汴京是宋代另一个繁华之地,是宋代建国已一百多年,倾尽国家之财力、物力、人力,经营的一个上层娱乐圈。

这种豪华,使年表初入京的周邦彦为之欣狂,遂作《汴京赋》,歌颂变法的正确及汴京的繁华,并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提拔为太学正。

二、寓居庐州、荆州神宗死后,高太后临政,起用旧党,邦彦也因为《汴京赋》中赞扬新法的内容而受到牵连,“不能俯仰取容”而外放。

这一次外放是周邦彦的人生的转折点,从阳光灿烂得意的青年期,转入了仕途坎坷的中年时期。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在仕途上不得意,曾任颖昌府许田镇(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监,职位低微。其词与乃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更接近《花间》。有《小山词》(原名《乐府补亡》)。
黄庭坚:“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采桑子》:“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3、工于言情,善于以回环曲折的笔致抒写心中深挚无奈之情,有浓重的感伤色调。
(1)以梦来重温往日爱情,使词显得如似幻梦。《小山词自序》:“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
260首词作,有52首59句写到“梦”。
一生不顺,少年胸怀壮志:“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陈师道《秦少游字叙》)。
37岁中进士,几年之后得一小官。
跟随苏轼,不久即被卷入党争的政治漩涡。
先后被流放到郴州(今属湖南)、横州(今广西横县)和雷州(今广东海康)。
“古之伤心人。”
词有一种哀愁、伤心的基调,为“伤心词”(p92),诗被人称为“女郎诗”。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 作者:
———————————————————————————————— 日期: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
多种风格并存;名家辈出。
两大体派:
A苏门词人群:以苏轼为中心,黄庭坚、晁补之、秦观、陈师道等为羽翼;此外晏几道与贺铸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心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周邦彦

周邦彦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晚上的别宴。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船走了。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日落西斜的情景。 斜阳冉冉春无极 冉冉是慢慢沉没的样子,当夕阳冉冉下 沉时,向两边一看青青的草,碧绿的柳 树连成一片无边的春色。 “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三昧:三摩地,佛家语,指一种觉悟 “凄恻,恨堆积”现实的感情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现实的景 “斜阳冉冉春无极”融情入景,此时这七个字把他 所有的离愁别恨与大自然的无边春色融合在一起 了。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送别人的口吻 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远行人的口吻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太阳在天的正中,阳光从顶 上直射下来,那柳阴当然就是直的;另一种说柳阴是一排茂密的 柳树,站在堤旁看过去,那一行柳树排成直直的一条线,就是 所谓的柳阴直。
•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词 风浑厚和雅,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极铺陈之能事,为后来格 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 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 《片玉词》。全宋词中收录词作180余首, 代表作有《瑞龙吟(章台路)》、《西 河· 金陵怀古(佳丽地)》、《苏幕遮(燎沉 香)》、《蝶恋花· 早行(月皎惊乌栖不定)》、 《兰陵王· 柳》、《少年游(并刀如水)》等。
烟里丝丝弄碧:在春天的雾霭之中,丝线一样的柳条摇荡着 一片迷蒙的绿色。这两句都是写所见的柳树的形象。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李煜《赐宫人庆奴》 同样写柳,周邦彦和李后主写得不一样,周邦彦写柳写 得细致精美,不能一下子把你抓住使你感动,而李后主从 一开始就有很深的感伤情绪,他一下子就把你抓住了。

格律词派

格律词派

第七章 格律词派
• 格律词派:南宋苟安,一些词家逃避现实,学习 周邦彦,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 重视声律,讲究辞藻,形成了词史上的格律词派。 • 产生主客观的原因:客观:不满辛派词人的豪放 叫嚣,矫枉过正。主观:姜夔等人没有苏辛的政 治地位和胸襟气度,不满社会现实而又不敢正视, 于是走上了钻研声韵、探讨技巧的道路,在词的 格律技巧上有着重要的贡献。其创始人和代表人 物是姜夔,其他还有吴文英、周密、张炎、王沂 孙等人。
• 《小重山令· 赋潭州红梅》: •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 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②骚雅:继承了《诗经》、《楚辞》的文 学传统,能寓意见志,在词中有比兴有 寄托。
2.音节婉转。 • 《白石道人歌曲》保存十七首带有旁谱 的歌词,这是词史上非常重要的音乐文 献。 • 《点绛唇》声情之配合是极为精妙。上 片首句第一、二字“燕雁”为叠韵,下 片首句一二字“第四”也为叠韵;上片 末句三四字“黄昏”为双声字,下片末 句三四字“参差”也为双声。上下片间 同句同位字音韵相合,分毫不爽,天然 合度,双音叠韵的一一对应。
3.句琢字炼,语言清刚峭拔、瘦硬凝炼。 • “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 《淡黄柳》: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 塘自碧。 • 《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 人管。 • “冷月”、“冷红”、“冷云”、“暗 柳”、“寒碧” 。
第二节
其他格律派词人
一、史达祖 1、工于炼字。精警之句颇多。 • 如“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绮罗香》)、“断浦沉云, 空山挂雨”(《齐天乐》)、“画里移舟,诗边就梦” (《齐天乐》)。 • 属对精切巧妙。境界不浑成、求尖新失于雕琢。 2、工于咏物。 《绮罗香•咏春雨》: •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 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 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 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 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
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
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秾丽中寓有清刚之气。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 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 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 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 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 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 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 规范,而另开一派。
这是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情调并存的繁荣期,也 是名家辈出的创造期。
第一节 黄庭坚和晁补之 一、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
黄庭坚论词是雅俗并重。
黄词创作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
个方向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
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使词的题
第五节 周邦彦 一、周邦彦的生平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 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
于变法的新党。他28岁时,因向神宗献《汴京赋》, 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
第五节 周邦彦 一、周邦彦的生平
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门诸君子纷纷回到朝 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
等到新党上台把持朝政,苏门词人尽遭远贬, 周邦彦重返朝廷,官到提举大晟府。
词的革新,创作也步趋其后。
其词最突出的主题是吟咏隐逸,自抒被迫退
隐后的心境,为后来隐逸词的创作提供了范例。如
《摸鱼儿·买陂塘》(见下页)

第五讲周邦彦与格律词派

第五讲周邦彦与格律词派

• 背诵:【兰陵王】【瑞龙吟】【六丑】 【西河】
• 《清真集》中另一类是咏物词,如【花犯】《梅 花》、【水龙吟】《梨花》、【六丑】《蔷薇谢 后作》、【兰陵王】《柳》等题目比比皆是。他 对物态的观察十分细致,文字的传神就更为微妙, 其“模写物态,曲尽其妙”的本领向来为人称道, [六丑]《蔷薇谢后作》为其咏物词的代表作之 一: •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 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 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 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 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 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 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 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 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 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 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 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 ——[瑞龙吟] • 前者写情侣离别的凄楚难堪,上片未行之前闻乌惊漏残、 辘轳牵井而惊醒落泪,下片写情侣执手牵衣“去意徘徊”, 情人已远而只有鸡声相应;后首写别后重寻不得的“伤离 意绪”,首写旧地重游的物是人非之感,次忆及当时情人 的妆饰与丰神,末写其抚今追昔的“肠断”之情,二者虽 都属艳情,但又都不涉淫亵,感情既纯格调也雅。
• 清真词的语言典雅浑成。他是一位学识渊博而修养深厚的 词人,填词尽量避开粗俗刺眼的字句,轻巧地把前人的警 言秀句融入自己词中而不露痕迹,许多慢词的字面多从唐 人诗句中来,陈振孙说:美成词多用“唐人诗隐括入律, 混然天成”(《直斋书录解题》)。如[西河]《金陵怀 古》: •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 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 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 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 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 说兴亡,斜阳里。 • 词的突出特点是融化前人诗句:唐代刘禹锡的《石头城》 和《乌衣巷》二诗,它融汇这两诗的语言和意境如己出, 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感叹,表现自己对人生沉重的感伤。另 外,富丽的色泽和工整的对偶,更增加了他语言的富丽典 雅,他使词的语言进一步精致典雅,提高了词这种新型诗 体的品味。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创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创造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1.元祐词人:以苏轼、黄庭坚、晏几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活动和创作年代主若是在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

2.北宋后期的两大创作集体:( 1 )以苏轼为领袖,以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李之仪、赵令畤、陈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集体,其他晏几道和贺铸,诚然不属苏门,但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2 )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集体。

诚然社交上分为两大集体,但词风倒是“各尽其力,自成一家”。

3苏轼和周邦彦各自开拓出不相同的创作方向:苏轼重视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重视词的协律可歌,感情的抒发有所控制而力避豪放,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

此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第一节受苏词影响的黄庭坚和晁补之一、黄庭坚1.黄庭坚论词重申“以俗为雅”,论词也是“ 雅俗并重”。

2.黄庭坚的雅词:既是学苏所得。

主若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1 )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晚年两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但向来保持着坚毅乐观的人生信念。

(2 )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平时生活。

不但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表示词作所写的详尽时、地和平时情事,而且表现在词作的内容中,从而继苏轼此后,给予后的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会现实生活,供应了可仿效的创作范式。

3.黄庭坚的俗词:从柳永词而来,艳词露骨,语言俚俗,方言无可查考。

自认为是“使酒玩世”。

黄庭坚这些侧艳俚俗之辞,是玩世不恭、嘲弄世俗的的心态使然,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内容也不大健康。

二、晁补之1.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回来子。

“苏门四学士”之一。

2.词学理论:( 1)在理论上认同苏词的改革;(2 )撰写词话《骫骳说》,对当时词人词作做了比较公允全面的谈论。

晁补之词话重视论艺词,首创了词话的新体式,推动了词学理论的发展。

第六章周邦彦北宋中后期词坛课件

第六章周邦彦北宋中后期词坛课件
21
第三节 秦 观(1049-1100)
一、作者生平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
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
四学士”之一。高邮(今属江
苏)人。宋神宗元丰八年
(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
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
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
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
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
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Fra bibliotek10第二节 晏几道(1038—1110 年)
字叔原,号小山,北宋临川 (今属南昌进贤)人 。晏殊 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 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 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 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小山词》。
11
黄庭坚的《小山词序》:小山“四痴”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 愠而问其旨: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乃共以为然。
1、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梦境的描写。
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 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 的艺术境界。他因为与恋人不能见面,便常在词 中虚构梦境以重温往时爱情的甜蜜。
2、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
即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 景物来表达不寻常的深情 。
15
3、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
31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32
33
春 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代5

宋代5

《旧唐书· 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徐凝《忆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杜牧《赠别》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张祜《纵游淮南》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郑燮《扬州》
熟,然而他们为革新宋初诗风作出了很大 贡献,为宋诗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节
王安石 苏轼
一、王安石

前期
《河北民》 《示长安君》 《贾生》 《明妃曲二首》
反映社会现实
抒情诗
咏史诗
《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明妃曲》其一
第二十一章 格律词派
格律词派:南宋苟安,一些 词家逃避现实,学习周邦彦, 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 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讲究 辞藻,形成了词史上的格律 词派。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 代表就是姜夔。
一、生平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鄱阳(今属江西省) 人。 游士\雅士\艺术全才
• 二、作品及其内容 • 1、诗集《白石道人诗集》、诗论 《诗说》、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书法论著《读书谱》和《绛帖平》 等至今仍流传于世。而音乐论著《 大乐议》、《琴瑟考古图》等已经 失传。
二、宋诗的发展轨迹
北宋前、中、后期 南宋前、中、后期
1.北宋前期 李昉、徐铉、王禹偁→“白体”
• 林逋 →“晚唐体”
• 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体”
2.北宋中期

杭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代词宗周邦彦

杭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代词宗周邦彦

006杭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代词宗周邦彦起起伏伏的政治生涯总体来说,周邦彦的宦海浮沉同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的新旧党政有着密切关系。

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

他在28岁时,未经科第,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由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

《汴京赋》形式上仿效班固的《两京赋》和左思的《三都赋》,但是主旨在于赞颂熙宁、元丰的新法,得到了神宗的重用和提拔,周邦彦也因此被视作了主张新法的代表人物。

元祐初年,高太后临朝,推翻了新法,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旧党主政,苏门诸君子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到庐州、荆州、溧水等地任职。

哲宗亲政后。

起复新党而贬谪旧党,周邦彦得以换朝。

徽宗时期,在点缀升平的制礼作乐的气氛中,周邦彦的官位越做越高,官到提举大晟府。

晚年由于不愿与蔡京等奸党合作,又被逐出朝廷,自号“清真居士”,意欲摆脱纷争,洁身自好。

宣和三年去世,终年六十六岁,归葬杭州南荡山。

被误写成佳话的美男词人“才子配佳人”,这似乎是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喜闻乐见的事情,如果其中的才子风流英俊,佳人是个风尘女子,那就更加的不得了了,拿到今天就会迅速成为微博热搜和娱乐头条。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也确实不少,可能与那时候的士大夫阶层大多喜欢光顾风尘场所有一定的关系,于是就流传出了很多才子配佳人的故事,周邦彦就被拉进了宋徽宗与李师师的艳请故事之中。

根据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的记载:宣和年间,宋徽宗多次轻车小辇微行密访李师师。

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

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

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

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

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

”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周邦彦婉约派词人。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少年游周邦彦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此词作于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荆州时。

词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别,情牵旧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发重聚的欢娱。

全词于艳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极为浓烈深挚。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象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

“朝去漠漠散轻丝,楼春姿。

”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便春天的景色并不秾艳。

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

这是门外所见景象。

“泣”与“啼”,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

门外所见这般景象,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

但故事的要点还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此即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

“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 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抱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

诗人周邦彦是什么派的

诗人周邦彦是什么派的

诗人周邦彦是什么派的婉约派是中国古代宋词中的一个流派,那么诗人周邦彦是什么派的代表人物?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诗人周邦彦是什么派的代表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周邦彦(1056;1121),北宋婉约派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周邦彦代表作对于北宋著名的美男词人周邦彦,他是集词学之大成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神宗时其是一名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而被擢为太学正,担任了官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职位。

在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关于他的代表作甚多,曾在宋神宗时,他就写了一篇《汴都赋》,来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他不但精通音律,还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在他的大多作品中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词中老杜”。

因此在他众多的代表作中就包括了《兰陵王;柳》《苏幕遮;燎沉香》《六丑;蔷薇谢后作》《瑞龙吟;章台路》《少年游;并刀如水》等等。

关于这首《兰陵王;柳》,是一首讲述伤别离的词,主要写了作者离去的愁苦。

此词全词构思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苏幕遮;燎沉香》则是表达了作者周邦彦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文中通过对荷花姿态的描述,以及江南风景,江面上的渔郎这些情景的描写,着重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苦。

《少年游;并刀如水》这首词与上面两首则是不同,这首词作者通过来追述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一段经历,来抒发心中自己的心上人与皇帝戏虐调情、颠龙倒凤痛苦。

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

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

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周邦彦对词的格律化及其影响一、邦彦平生[1]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出生于钱塘的诗礼仕宦之家。

是宋代词人之集大成者。

著有《清真集》。

其一生,伴随着政治新法的行止,旧新党势力的此消长而浮沉。

周邦彦的幼年,主要受到乡邦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培育。

周邦彦出生钱塘,古老的杭州,即是风景名城,又是文化名邦。

宋代则是历史上的全盛时期,那个将宋朝风流写尽的才子柳永,初到杭州时就被这繁华所震惊,欣喜若狂的写了《定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嶂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生长于这方青山绿水间的周邦彦当然而然的深受这种文化积淀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钱塘周氏是一个从五代十国后期就有名于乡邦的诗礼仕宦之家。

其父周原为小儿子取名邦彦,就是用《诗经·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和晋陆机诗邦兮应运兴,繁若春处葩的含义,希望他能成为邦国之佳士。

周原虽是终身布衣,但却是一个崇敬诗书以至于顶礼膜拜的人。

这点影响到周邦彦,他年轻时便已博涉百家之书。

24岁时,趁着扩大招生的机会,周邦彦被录为外舍生,于地赶赴汴京读书,也开始了他的仕途之旅。

一、初旅汴京汴京是宋代另一个繁华之地,是宋代建国已一百多年,倾尽国家之财力、物力、人力,经营的一个上层娱乐圈。

这种豪华,使年表初入京的周邦彦为之欣狂,遂作《汴京赋》,歌颂变法的正确及汴京的繁华,并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提拔为太学正。

二、寓居庐州、荆州神宗死后,高太后临政,起用旧党,邦彦也因为《汴京赋》中赞扬新法的内容而受到牵连,不能俯仰取容而外放。

这一次外放是周邦彦的人生的折点,从阳光灿烂得意的青年期,入了仕途坎坷的中年时期。

三、出知溧水38岁,周邦彦被委任知溧水县。

周邦彦

周邦彦

(二)、生平
• 1、少年——博涉百家,生活放浪。 • 2、青年——卞都一赋,得幸神宗。 • 20岁时,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太学扩
招,作《卞都赋》,收到神宗青睐 • 破格从太学生做了太学正 • 太学正:基层官员编制之一,从事业务,
相当于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政大员。
• 3、中年——党争获罪,辗转各地。 • 神宗驾崩,哲宗即位,太后辅政,反对变
法。 • 4、晚年——召还京师,提举大晟府。
• 北宋宫廷音乐机构 • 擅长音律,崇拜周瑜 • “曲有误,周郎顾”
• 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 • 宋徽宗与周邦彦
普通人无召不得面见天 子,否则视为大不敬。
把周邦彦给我贬到外地去
诗诗送周邦彦,周邦彦赠词一 首。
词作恰巧是歌颂徽 宗的,徽宗转怒为 喜,赦免周邦彦。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都市,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 解下马鞍稍稍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沿途春风吹遍了 扬州十里,都是一片青青的荠菜麦子。自从金兵进犯长 江回去以后,荒废的池苑,伐去的乔木,至今还讨厌说 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寒 冷,这都是劫后的扬州城。

尽管杜牧有卓越的文采,料想今天重来扬州也
• 武将——岳飞 • 《满江红》惜时名句: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文人——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弟弟祝福
的话: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宋代武 • 2、金建国 •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 • 3、南宋建立,定都临安 • 获得临时的安定。
• 试分析在这首词中拟人的表达效果。
• 6 .背 诵 这 两 首 词 。
•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中老杜”——格律派创始人周邦彦

“词中老杜”——格律派创始人周邦彦

“词中⽼杜”——格律派创始⼈周邦彦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被誉为“词匠”,钱塘(今浙江杭州)⼈。

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推重,⽽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

元丰四年(1089年)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年)还朝,任国⼦主簿。

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

政和⼆年(1112年),出知隆德府(今⼭西长治)。

六年,⾃明州(今浙江宁波)任⼊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晟府。

宣和⼆年(1120年)移知处州(今浙江丽⽔),值⽅腊起义,道梗不赴。

未⼏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

卒年六⼗六。

周邦彦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

他28岁时,因向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获赏识,由太学诸⽣直升为太学正。

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门诸君⼦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今属江苏)等地任职。

等到新党上台把持朝政,苏门词⼈尽遭远贬,周邦彦重返朝廷,官到提举⼤晟府。

由于不愿与蔡京奸党合作,晚年⼜被逐出朝廷,到顺昌(今安徽⾩阳)、处州(今浙江丽⽔)等地主官。

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周邦彦⼀⽣虽然没有遭受苏门词⼈那样沉重的打击迫害,但仕途并不得意,⼏度浮沉奔波于地⽅州县,深切地感受到飘泊流落的⾟酸。

“冷落词赋客,萧索⽔云乡”(《红林檎近》),正是他⽣活处境和⼼境的⾃⽩。

⽽“漂零不偶” (《重进〈汴都赋〉表》、羁旅⾏役之感也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

《满庭芳· 夏⽇溧⽔⽆想⼭作》,便是这⽅⾯的代表作:风⽼莺雏,⾬肥梅⼦,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近,⾐润费炉烟。

⼈静乌鸢⾃乐,⼩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外,长近尊前。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的词就内容来说不离传统题材,但在艺形式、技巧方面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

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把周邦彦比做“词中老杜”。

可见周邦彦的词在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确实有突出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艺术特色:第一,就其咏物词的结构来说,周邦彦常常注意通过时空的交错,回环往复,以此来达到含蓄婉转迂回曲折的抒情效果。

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

”[1]夏敬观《手评乐章集》:“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周邦彦的铺叙曲折回环,开阖动荡,善于从时间空间的错综变化中来构思。

《倒犯·咏月》: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

千林夜缟。

徘徊处、渐移深窈。

何人正弄、孤影蹁跹西窗悄。

冒露冷貂裘,玉斝邀云表。

共寒光,饮清醥。

淮左旧游,记送行人,归来山路窵。

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小。

爱秀色,初娟好。

念漂浮、绵绵思远道。

料异日宵征,必定还相照。

奈何人自老。

第二,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和典故。

《乐府指迷》:“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

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

”[3]张炎在《词源》中评他“善于融化诗句”,“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

确实,清真的咏物词喜欢化用他人的诗句词句,且不留痕迹,如:《倒犯·咏月》中的“绵绵思远道”直接化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红林檎近·咏雪》中“似欲料理新妆,呵手弄丝簧”化用欧阳修《诉衷情》词:“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第三,清真的咏物词还喜欢炼字,代字的使用便是其标识之一。

不直接指明所吟咏的具体物象,如《倒犯·咏月》(霁景、对霜蟾乍升)中,以“霜蟾”、“金枢”代指月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第四,描摹物象细致传神。

周邦彦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周邦彦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周邦彦周邦彦( 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集》传世。

生平周邦彦神宗时为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累官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 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周邦彦晚年与蔡京同党刘昺(注(此字上日下丙(音bǐng)(过从甚密名节有污。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词中老杜”。

有 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 片玉集》。

历官太学正,国子主簿,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管理音乐的机构)。

诗词文赋,无所不擅。

但为词名所掩,诗文多零落不传。

其中(汴都赋》为成名之作,长7000字,流传至今。

古体诗(天赐白》、 过羊角哀左伯桃墓》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

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

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

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在寥寥51字中,不但写故事,重现当时的境界,而且写对话,如见词中之人,且闻其语,生动地描摹出人物的性格、心态,在词中实为独创。

另一首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写得更妙。

一首小令写了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联起来,将上阕的追忆恋爱与下阕的共同生活、金屋藏娇两种境界进行了比较,感受追忆两个故事中的同一种情调:相聚不如相思,意味深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这种艺术上的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 细密曲折;②语言的典雅浑成;③音调的和谐优 美,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浑厚和雅的词风。 • 结构的细密曲折就是陈廷焯所谓的“顿挫之 妙”(《白雨斋词话》)或周济所谓的“勾勒之 妙”(《介存斋论词杂著》)。柳永慢词的铺叙手 法十分成功,与感情的自然倾吐相一致,结构上 按时空顺序层层展开。“周词渊源”虽“自柳 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蔡嵩云 《柯亭词论》),但他的铺叙手法又有所发展变新, 他喜欢打乱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变柳的直笔为曲 笔。如[兰陵王]《柳》一词。
• 《清真集》中另一类是咏物词,如【花犯】《梅 花》、【水龙吟】《梨花》、【六丑】《蔷薇谢 后作》、【兰陵王】《柳》等题目比比皆是。他 对物态的观察十分细致,文字的传神就更为微妙, 其“模写物态,曲尽其妙”的本领向来为人称道, [六丑]《蔷薇谢后作》为其咏物词的代表作之 一: •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 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 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 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 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 巾帻;终不似、一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 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 清真词的语言典雅浑成。他是一位学识渊博而修养深厚的 词人,填词尽量避开粗俗刺眼的字句,轻巧地把前人的警 言秀句融入自己词中而不露痕迹,许多慢词的字面多从唐 人诗句中来,陈振孙说:美成词多用“唐人诗隐括入律, 混然天成”(《直斋书录解题》)。如[西河]《金陵怀 古》: •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 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 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 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 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 说兴亡,斜阳里。 • 词的突出特点是融化前人诗句:唐代刘禹锡的《石头城》 和《乌衣巷》二诗,它融汇这两诗的语言和意境如己出, 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感叹,表现自己对人生沉重的感伤。另 外,富丽的色泽和工整的对偶,更增加了他语言的富丽典 雅,他使词的语言进一步精致典雅,提高了词这种新型诗 体的品味。
•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词至美成,乃有大宗, 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 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此外,他的创作方法是南北宋之间的转折点。在他之前,不论是 豪放如苏轼还是婉约如秦观,体裁不论是长调还是小令,词人都 以直接的情感抒发为主,情感的洪流淹没了文字,如“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苏轼[水调歌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 暮”(秦观[鹊桥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 [雨霖铃]),它们都以情感迅速直接地打动人心。但在周邦彦 那里直接的情感抒发让位于理智的思索推敲,他不是让自己在具 体的情景中惆怅、哀怨、相思、欣喜,而是全力在表达技巧上精 磨细琢,专心于词法上的宅句安章,知识、学问、技巧在填词中 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人们不容易为他词中表现的情感迅速打动, 但无不为他技巧上的“顿挫之妙,理法之精”倾心折服,为他那 “清浊抑扬,辘轳交往”的音调一唱三叹(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因为他是以“独绝千古”的“思力”取胜,所以能广泛 吸收前人技法之所长,陈匪石在《宋词举》中说:“凡两宋之千 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
• 周词音调的和谐优美更是有口皆碑。他“下字用 韵,皆有法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邵瑞 彭在《周词订律序》中说:“诗律莫细乎杜,词 律亦莫细乎周”。前人指出周邦彦的词不仅遵守 平仄规范,而且仄声字中上去入三声也不相混。 后来为许多学词者以周词为典范。此外,周邦彦 集词艺之大成还表现在对词谱的整理上。一方面 他广泛采摘“新声”,还进一步对已有的曲调加 以规范化。柳永对新声曲调的创制主要表现为增 衍长调,周邦彦则多有创造,“移宫换羽,为三 犯四犯之曲”(张炎《词源》)。他利用提举大晟 府的条件,审定和规范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曲拍腔 调。
• 二、周词的情感与主题 • 《宋史· 文苑传》说周邦彦青年时“疏隽少检,不为州里 所重,而博涉百家之书”。《清真集》收词近200首,今 人补辑12首。他青年时为人的放荡史有明文,入仕以后的 私生活也并不检点,在京师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尽人 皆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因而描 写艳情簸弄风月的词作在集中占的比例最大。这些艳情词 写得细腻缠绵而又情趣高雅,要么写情侣分离场面的凄切, 要么写别后相思之苦,如: •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 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 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 ——[蝶恋花]《早行》
第五讲 周邦彦与格律词派
• 一、生平 •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集有《清真集》,又叫 《片玉集》。周邦彦是北宋末年的大词家(公元1056~1121年), 他出 生在风光明媚的杭州,年少时行为放荡,犯错常不知检点自己,因此 乡里的人大多不喜欢他。虽然如此,他却有一项兴趣,就是看书,没 事时就找书看,所以儒释道各类的书,他都涉猎过。年岁稍长,对胡 涂的年少生活也有一番悔悟,于是前往京城,到太学求学,准备为下 半生谋个好官位。不久把大作《汴都赋》呈现给皇帝,得到皇帝的赏 识,提拔他为太学正,相当于今天学校里的训导长,世事真的难以预 料,想当初在乡里是个行为令人侧目的少年,如今却担任起管理学生 行为的太学正来。周邦彦的心中不免另有一番滋味。 • 当上学正后,他常有积极作为,但在仕途上并没有得意的成果, 长期在州县间担任小官职。倒是词愈写愈受世人喜爱,加上精通音律, 能自创新曲,词名愈来愈大。宋徽宗时成立管理乐府的大晟府,任命 周邦彦担任主管,从事审订古调,讨论古音,不仅整理了一些在当时 流传但没有定型的古调,也创制了许多慢曲(如【拜星月慢】【浪淘 沙慢】)、引(如【华胥引】)、近(如【荔枝香近】)等,影响很 大。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 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 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 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惭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 周邦彦是格律词派的开创者。所谓格律词 派,主要是指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张 炎等人,他们填词特别注意审音协律和雕 章绘句。这派词人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填词, 他们都娴于音律,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 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作了许多可贵的探 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也创作 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他们在使词不断雅 化的同时又使词不断地僵化,使词丧失了 它继续发展的社会基础。这样,格律词派 的词人探索词的技巧却把词引入了歧途, 雅化词却扼杀了词的生机。
•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 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 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 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 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 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 ——[瑞龙吟] • 前者写情侣离别的凄楚难堪,上片未行之前闻乌惊漏残、 辘轳牵井而惊醒落泪,下片写情侣执手牵衣“去意徘徊”, 情人已远而只有鸡声相应;后首写别后重寻不得的“伤离 意绪”,首写旧地重游的物是人非之感,次忆及当时情人 的妆饰与丰神,末写其抚今追昔的“肠断”之情,二者虽 都属艳情,但又都不涉淫亵,感情既纯格调也雅。
• 《清真集》中还有些咏史怀古之作,如 [西河]《金陵怀古》。相比于他那精工 的艺术技巧,周邦彦词中的情思要贫乏单 调得多,把他拟为“词中老杜”只是就艺 术技巧上综合前人之长而言,并不是说他 词中的内容像杜诗那样负海涵天,博大深 厚,他抒写得最多的是些“悲欢离合羁旅 行役之感”(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其 情思难见远慕高举,更无悲壮崇高,在情 感的丰富深厚上丝毫没有超越前人的地方, 所以王国维颇有微词地说他“创调之才多, 创意之才少”(《人间词话》)。
• 周邦彦词的情思多藉景表达,意境浑厚,兼以气韵雄浑, 声调激越,用笔拗怒奇恣,遂呈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 风格。 •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 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 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 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 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应该说两种方向各有其成就。在 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 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 调,确定了各词调中每个字的四声,连同为仄声的上、去、 入都不容混用,并创制了《六丑》、《华胥引》、《花 犯》、《隔浦莲近拍》等不少新调。 • 如:《六丑》“此曲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 据说高阳氏有子六人,才智及美,而形容比较丑,叫六丑。 所以周邦彦把声调美却难唱的六个不同的调子的曲子结合 在一起叫做“六丑”。
• 《清真集》中第三类题材是感怀。楼钥在《清真 先生文集序》中记述了他人生态度的转变:“公 壮年气锐,以布衣自结于明主,又当全盛之时, 宜乎立取贵显,而考其岁月仕宦,殊为流 落。……盖其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如木 鸡,自以为喜”。神宗和哲宗虽然都很赏识他的 才华,但政治上他从来没有“贵显”过,大部分 时间外放州县,他对人生、仕宦、得失有诸多感 慨是自然的,如[满庭芳]《夏日溧水(今南京 市东南)无想山作》: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 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 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