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学生小组分组策略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 . 合理选择 教学 内容 并非所有 的知识都适合 小组合作学 习 , 因此在教学 内容的
形式来 帮助学生激 活思 维 ,激发兴趣 。同
要结合 重点和难点 , 以分组讨论 的 理。许多教师 为了便于划分小组 ,以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 简单 选择上 ,
度上 给予积极 的评价和指导 , 以激发学生积极 向上 的情感体验 ,
合理分组是实现合作学 习的关键 ,也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 要基础 。为此 , 在分组过程 中 , 要结 合班级学生 的学 习实际 , 对 学生 的学 习成绩 、 个性特征 、 能力倾 向等 因素进行综合 考虑 , 从 人数上 、 学习层次上 、 知识素养上进行 合理调配 , 从而做 到生生
身需 要养成 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进行合作探讨 ,一定程度上浪费 获得 当
开针对性 的互 助学 习, 如懒惰型的学生习惯 于“ 吃现食” , 胆小的 是贯 穿于整个 课堂教学之 中的。因此 , 需要结合学生 的身心特 学生不敢参与交流等 ; 五是 教师 自身 角色定位不恰 当, 过分依赖 点 , 从知识点 的点拨 、 难点 的分析 、 疑点 的引导上来设计合 作学
小组 学习而忽视 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 、引导者的关键作 习任务 , 实现教学 目标 。如在教学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时 , 通过动 将三角形纸片的各个角拼合在一起 , 从而得 出其 用, 特别是遇到课堂争执时不能及时予以解决 , 不仅耽误了课堂 手设计三角形 ,
时间 , 更谈不上 良好的课堂秩序 ; 六是缺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效率 的高低 , 对于改进和提升课 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之 间平等 的参与性 问题 , 导致小组合作后 , 过于依赖个别学生 的 表现 , 难 以从整体上实现团队数学成绩 的提升 ; 二是学 生的参与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随机分组: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能够互相合作和交流。
2. 组内合作:鼓励小组内成员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可以设置小组合作规则,如轮流发言、共同完成任务等。
3. 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提供问题和任务,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思路和解答。
4. 结对合作:在小组内可以采用结对合作的方式。
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结对,互相监督、互相学习。
5. 展示分享:鼓励小组的成果分享,通过展示、介绍和讨论,让其他小组的成员也能够学习和吸取经验。
6. 资源互享:鼓励小组间分享学习资源,如教材、笔记、习题解答等。
可以采取交换方式,让小组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
7. 碰撞思维:鼓励小组内外的不同意见和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
对于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求多种解决方案。
8.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但不过多干预。
这些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分享知识和经验,培养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合适的分组方式对于组成有效的学习小组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组分组方式。
1.随机分组法:随机分组法是一种简单且公正的分组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抽签、机械随机等方法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
这种方式避免了倾向性和偏好性,确保了公正性和临机应变的能力。
然而,随机分组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导致一些小组成员感到不满意。
2.兴趣分组法:兴趣分组法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其分成小组。
教师可以事先收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分组。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更具吸引力。
然而,兴趣分组可能会导致学生间存在差异过大,一些小组可能会在一些方面出现困难。
3.能力分组法:能力分组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将其分成小组。
教师可以使用学生成绩、测验结果或其他评估工具来确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分组。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力相对接近,从而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能力分组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创造力和思维方式的差异,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4.多样化分组法:多样化分组法是根据学生的多个因素将其分成小组。
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因素,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分组。
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学习小组更加多元化和有益于学习。
然而,多样化分组可能会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存在挑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方式,都需要教师深入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来确定合适的分组方式。
同时,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学校教育就是要促進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们中小学所运用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很多地方不尽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组合作模式就是我们所运用到的诸多模式中的一种。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够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的效率,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展示平台,使我们的课堂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但是,用怎样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或许有的教师已经有了很好的方法,有些教师还在困惑着。
就此,我来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浅见:一、构建和谐小组,形成合作团队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转向小组合作模式中去解决问题,学生显得生疏、茫然、不知所措,要么沉默不语,要么鹦鹉学舌,要么坐享其成。
因此,只有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做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规模。
学习小组以4人为宜,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小组人数过多,讨论起来所用的时间过长,很多学生的意见不能有效地表达;小组人数过少,不利于广泛的讨论集思广益。
小组4人面对面坐在一起,这样讨论问题非常方便,同时讨论起来很热烈。
2.合理分组。
科学地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因此,分组时可将班内学生按成绩、性格、爱好、技能等进行分类梳理,然后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成合作小组。
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广泛的接触和合作的机会,一段时间后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轮换、重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明确分工。
合理明确的分工是保证合作学习的基础,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承担某一任务,承担某方面的信息搜集等。
这样有分有合可以保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
除了按任务分工外还可进行角色分工,如轮流担任记录者、分析者、检查者、解说者、答题者等。
在分工中还要注意经常更换角色,使学生体会每个角色的工作和责任,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4.合作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策略_张彩转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策略山西省乡宁县第二中学 张彩转 郑俊红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它有力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小组合作学习还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自尊,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提高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对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五性——两改——一照顾”。
所谓“五性”是指:(1)独立性。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2)主动性。
学习任务下达后,学生一般都会主动收集查找资料,探究原因,想方设法去完成。
当然也应采取激励措施。
激励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外界施加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转化为自身动力,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
(3)讨论性: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
(4)合作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个小的团体,通过团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交流的任务,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谐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
(5)竞技性。
中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些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所谓“两改”是指:(1)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单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小组合作则把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自己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教师从前台退至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改变了传统课堂强调学生只是接受学习、独立学习的现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满堂灌、一言堂;它能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广大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并且已普遍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
然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有时仅仅是为合作而合作,闹哄哄地凑在一起,粗看似乎热热闹闹的,其实只是个花架子;有时又成了优等生唱独角戏的舞台,后进生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观众,没有达到合作学习所倡导的促进每个学生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针对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呢?一、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价值,能够让学生在思维合作中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主动而有生机。
教师应该在课前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抓重点、难点,从教材出发,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巧妙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合作任务。
任务太简单,学生不会产生需要与他人合作的内在动机,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只能是浪费时间,走走流程而已;任务太难,学生几乎都不会,也合作不起来,只是大眼瞪小眼,用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
“跳一跳,摘苹果”的道理在合作学习中同样适用,下面两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内容比如,一篇课文的教学接近尾声时让学生演一演。
如《哪吒闹海》课文内容学完后,我组织学生来演一演这个精彩的神话故事。
可想而知,这个任务仅凭个人是绝对不能完成的。
故事中有多个角色要多人分别担任,并要相互配合。
学生面对这个学习任务就立刻行动起来,分工合作自然就开始了。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的目的是不教。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够他一生所用,一个人要是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会适应社会,就不会胜任自己的工作。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不再自己大讲特讲教材重难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总结、去归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则鼓励他们尝试用另外的方法去解决,绝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等课时,我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学习方式,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
总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是新课改精神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主动学习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新课改精神为先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唱主角。
•编辑谢尾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冯昭蓉(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十年来,我们尝试了许多教学模式,但因为都是“拿来主义”“囫囵吞枣”,其效果不是很明显。
从2014年学期开始,学校依据对学生、教师的反复调研、论证,开始以“目标教学”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紧扣了目标教学,突出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它打破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陈旧教学范式,鼓励了学生大胆、主动地交流。
一、精心谋划,建立最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我带两个班的学生都是40人,我把每班的学生各分成8个学习小组。
首先,我尝试了以下五个分组原则:一是按照英语学习成绩的好中差分组,让每个组内有学习带头人和组织者。
二是男女生平均搭配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分析问题原因
通过小组反思,引导成员深入分析 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 进措施。
促进思维发展
通过反思,引导成员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观点、拓展新思路,促进思 维的发展。
小组游戏法
提高参与度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小组成员 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合作
学习的效果。
增强趣味性
在小组游戏中,增加趣味性和互 动性,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
提供反馈
定期向小组成员提供反馈,指出 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 议,以促进持续改进和提高。
CHAPTER 04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小组冲突解决策略
沟通与理解
加强组员之间的沟通,促进相互理解,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协商与妥协
在存在冲突时,通过协商和妥协达成一致,各让一步,实现双赢 。
3
解决冲突
及时解决小组内的冲突和分歧,通过讨论和协商 达成共识,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促进交流与合作
提供支持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通过合作解 决问题和提高整体绩效。
多样化交流
运用多种交流方式,如口头、书面、图表等,促 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拓展合作
鼓励小组之间开展合作项目,通过跨组合作实现 资源共享和知识交流,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案例一: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总结词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 高解决问题能力
详细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 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共同解决数学 问题,互相学习,培养 合作意识。
效果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 参与度,提高了解决问 题的能力。
案例二: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原则实施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与实施策略【摘要】合作学习是时下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但因为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的不同,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
在我校实施三年来,虽然走了些弯路,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旨在根据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谈谈我们的实施策略,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健康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合作学习分组策略一直以来,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常由教师一人操纵,统一指挥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只是被动、无奈地接受。
这就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健康发展,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并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这几年,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同时结合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分组原则与实施策略。
一、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分组原则1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涵。
目前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体育界普遍的观点是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责任分工条件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合作的方法是关键,合作的效果(就是要求教学成绩能提高)是宗旨。
所以,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强调的就是合作和协助,要能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分组的原则和实施教学的策略。
2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
如何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往往是体育教师头痛的问题,因此把握分组原则就成了教学成败的关键。
首先,分组的总原则是求同存异:就是根据学生之间的相同点进行合理搭配。
其次,要根据“组问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以将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合起来编成学习小组,就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都能在各项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引言在现代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和认可。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用互动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习和知识传递。
相较于传统的单独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佳效果,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习成果。
1. 明确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要的是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是特定的知识点、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并且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
学习目标也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 分工合作分工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策略。
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并且相互之间协作配合。
通过分工合作,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分工合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3. 交流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与组员的交流讨论,学习者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启发。
交流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交流讨论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4. 互助互学互助互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之一。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学习,并且共同解决难题。
通过互助互学,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自己的潜力。
同时,互助互学也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友善和合作意识。
5. 提供反馈提供反馈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给予反馈,指出对方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和鼓励。
通过提供反馈,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6. 制定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学习计划可以包括分工任务、学习时间安排、讨论议题等方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与效果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与效果反思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效果进行反思,以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1. 分组策略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分组应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以便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
同时,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4-6人为宜,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2. 角色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
这些角色应定期轮换,以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职责,从而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序进行。
3. 任务设计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应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任务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此外,任务布置应明确、具体,以便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4. 合作过程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鼓励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共同解决;当学生出现合作障碍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帮助他们调整合作策略,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5. 成果展示与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将合作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要重视他们的合作态度、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浅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需要在分组前进行充分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角色分工,并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合作。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团队活动和挑战,加强小组成员 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教师指导不够充分
总结词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着重 要的指导角色,如果指导不够充 分,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详细描述
05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 题与对策
学生缺乏主动性
01
总结词
积极参与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但有些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度不高
。
02
详细描述
这些学生可能受性格、学习态度、自信心等因素影响,导致在小组活动
中表现消极,不能主动承担责任或参与讨论。
03
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同
分工合作
根据任务目标和组内成员特点,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自 己的职责和角色,同时又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时间安排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完成任务,又要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引导监督
1 2 3
引导方法
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 生解决问题和困难,同时还要监督学生的学习进 程和纪律。
时给予一定的任务和角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可以引入激励机
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或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总结词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分组,而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就失去了意义。
详细描述
有些小组在合作学习时,没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计划,导致合作只是形式上的讨论,而没 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导致合作难以顺利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在一些课堂上,小组合作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1)合作重形式,轻实质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
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
(2)探索重主体,轻主导本次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与谁就与谁。
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
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效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仅追求对形式的效仿,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上热喧闹闹的表演,而对合作学习的实际作用、价值与内涵缺乏深化的了解,更没有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
明显,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一〕3�?式学习小组3�?式合作学习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把班上学生遵照性别、学习成果、学习实力、交际实力、智力、性格等方面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各两名学生,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那么。
6名学生分成两排,前排按B、A、C坐,后排就可以按C、B、A坐。
稍简洁的一些合作任务仅需同排的三名学生即可胜利完成。
较难的合作任务前排的同学只需转过来,就形成了一个6人小组。
何时采纳3人合作还是6人合作可由组长自主确定。
以全班8个小组为例。
首先选择出8名组织实力强、学习成果好、威信较高的学生担当组长。
然后再与组长协商,依据学业水平、学习实力、性别、性格差异包括同学之间关系融洽程度等将其余学生安排到各个小组,使各组的综合实力根本处于同一个水平。
尤其要留意把班上的“顽皮鬼”和“特后进生”合理搭配到各个小组中。
分组一旦完成,要保持必须的稳定性,但也要进展适当的调整与轮换。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培训1.组长培训。
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指导他们如何开展组内工作。
经常召开组长会议,沟通小组管理与协调的心得体会。
教师要对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予以表扬和推广,同时对组长工作的一些困惑和存在问题要赐予适当的协助,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工与合作的培训。
让全部成员在进展合作学习时有适当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教会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宽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02
03
创设情境
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 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好奇心。
联系生活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 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 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 性。
多样化教学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讲解、讨论、演示、 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02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小组讨论法
定义
小组讨论法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 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实施步骤
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确定讨论的主题 或问题;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观点和想法 ;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注意事项
05
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合理分组与分工
分组策略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如性 别、年龄、能力水平、兴趣等, 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和平
衡。
分工明确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和任 务,如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 以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和有序。
动态调整
根据小组合作的效果和需要进行动 态调整,如轮换角色、重新组合等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合 作能力。
案例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背景介绍
某初中数学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实施过程
将学生按照数学成绩和性格特点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和总结。教师 布置明确的数学任务,如解决数学问题、总结数学知识点等,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
效果评估
首先,教师需要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教师将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接着,教 师将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成员;最后,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混合式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混合式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环境中日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成就。
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实施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原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共同分享和讨论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种策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原理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他们能够共同构建知识,并从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中获益。
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讨论、解答问题和分享见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和决策中来。
这种参与度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小组内,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激发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可以提出问题、挑战他人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生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并自主规划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方法1. 小组成员的选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长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小组成员之间互补,相互促进。
2. 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
根据笔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型学习计划的设计、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四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实施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过程,细化分层辅导工作措施,实施高频多次折返检测,为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出了与法治教学相结合的合作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策略引言初中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当代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小组合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更为重要。
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擦亮个性与集体的融合点。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既能保持自己的怀疑判断,又能融入小组,找到正确的精神,学习他人的智慧。
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合作学习小组教育,不断完善实践教育中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要感受世界,增加生活经验和技能,体验学生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情感,提高班级凝聚力。
因此,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组,安排小组合作的任务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师没有合理的分组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合理分组是关键。
然而,在小组合作之前,一些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时,只是让学生按照座位组成一个小组。
这种小组划分是不科学的,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每个小组的水平不均衡,必然会影响小组交流的效果,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1.2小组合作很多只是流于形式,使问题浮出水面小组合作的实质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索,使学生获得发展。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规定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规定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学生分组的形式、分组原则、分组策略、分组任务、分组管理和分组评估等方面展开回答。
一、学生分组的形式学生分组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1. 专业分组: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组别,有利于开展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交流。
2. 兴趣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 能力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能力组别,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分组的原则学生分组的原则是制定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的基础,合理的分组原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
1. 公平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中。
2. 互补原则:学生之间的能力、知识和兴趣要相互补充,在分组时要尽量将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相互配对。
3. 多元化原则: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分组时要尽量形成多样性。
三、学生分组的策略学生分组的策略是制定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
1. 随机分组:每次教学都重新随机分组,避免学生形成固定的小圈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交流面和认识范围。
2. 自愿分组: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组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3. 教师指导分组: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指导,确保每个小组的稳定性和合作效果。
四、学生分组的任务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既有助于巩固个人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 学习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1.随机分组:随机分组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分组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抽签、随机数等方式把学生们随机分到各个小组中。
这种分组策略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避免学生们自行组队,因而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分组不均衡的情况,减少了组队中人际关系的影响。
同时,通过随机分组,学生们可以在不同的小组中结识不同的同学,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兴趣分组:兴趣分组是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分组。
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然后把兴趣相投的学生分在一起。
这种分组策略使得学生们在小组中能够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合作,因为他们对于任务的内容感兴趣,并且能够以共同的兴趣为基础展开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能力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分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学习成绩等方式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然后把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起。
这种分组策略可以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小组中更好地互相帮助和学习,弱势学生可以从强势学生中获取支持和指导,而强势学生则可以通过教授和解释的过程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角色分组:角色分组是通过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来进行分组。
例如,可以设立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这种分组策略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协作顺畅。
5.跨年级分组:跨年级分组是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组。
这种分组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们在跨年级合作学习中互相影响和激励,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广度。
年级较小的学生可以受到较年长学生的指导和引领,年级较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教授和引导的过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学习情境和目标。
教师在选择分组策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合作学习中应鼓励学生们多角度思考,多样性的分组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们在不同的小组中体验不同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们适应不同团队环境的能力。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建策略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建策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由一小组初中学生共同合作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互相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组成原则1. 面向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将每个等级的学生均匀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以便能够相互促进、互相帮助。
2. 年龄、性别的组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进行不同的组合,以保证组员之间互补、互相促进。
3. 兴趣爱好的相似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对数学学习兴趣相近的学生组合到一起,以便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确定小组大小小组大小的确定很关键,小组太小的话,可能会限制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小组太大的话,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和组织管理的效果。
一般来说,小组的大小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确定:1. 学生的数目:根据学生的总数目,确定小组的大小。
如果班级总共有40个学生,可以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10个学生。
2. 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确定小组的大小。
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活跃、外向,可以适当增加小组的大小,方便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安静,可以适当减小小组的大小,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合理安排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织好小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合理安排小组活动:1. 学生选择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组成小组,以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 轮流领导活动:每次活动时,轮流选出一个小组成员担任小组组长的角色,负责组织和管理活动,以便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3. 交换小组成员:每个学期或每个单元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成员的交换,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学习,以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中学生小组分组策略
实施合作学习时,分组是关键的要素,教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小组的规模,一般说来,时间越短,小组的规模应越小,通常以2—4人为一组比较适宜。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为使小组活动中具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应同时考虑组内异质、互补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结合下列因素。
1、学生的成就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混合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
许多父母、教师担心把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会导致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教其他同学会浪费好学生的时间,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可能跟不上那些好学生。
然而实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好学生和差生都能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比如,好学生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可以增加他的认知、推理水平,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可以增加好学生的从属感、接纳感和责任感;差学生能够得到教师以外的来自本组其他同学的更多帮助,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
2、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
3、学生的性别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学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等往往带有家庭的烙印,而学生的家庭可能属于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或阶层。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与各种人一起工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分组的办法,同时兼顾学生的性格和男女生比例。
每一组中各成员座位按顺序编号,教师对哪一位同学坐哪一号座位仔细推敲,以便于分层次教学。
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一项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组织内部各角色的明确分配,为了能保持小组正常发挥其预期的作用,同时不因为本班的课堂活动影响学校其他班的正常教学,促进学生之间加强正相互依赖(是一组学生共有的一种认识,即认识到对组里某个成员有益的事对全组也有益;对组里某个成员有损的事,对全组也有损)。
对各小组各成员进行了角色分配,这些角色包括:计时员,负责让小组在时限内学习;控制噪音员,负责小组讨论不要太嘈杂;鼓励员,负责鼓励全体组员参与活
动;报告员,负责报告小组讨论结果;秘书,负责记录小组讨论要点;检查员,确保全组员都理解讨论内容。
以上角色不是一成不变,必须定期或随时变换。
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可能面临学生自己选择伙伴的要求,我们认为学生自己组合的小组常常是高水平的学生与高水平的学生组成一组,往往不能成功,且不利于学生多样性的发展。
因此,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
就像到了社会上,我们难以选择单位里的同事,难以选择与谁做邻居一样。
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