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控制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2.相对误差 2.相对误差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参 量真值X 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量真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常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百分数表示。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准确度与精密度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远大于 系统误差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很小 很小, 系统误差很小,已经校正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按系统误差处理 按随机误差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其他参量处在基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 的方向。 的方向。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仪器各测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正常测量误差 偏小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知识概述测试与控制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对系统或设备进行测试、调试和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这些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电子、电气、机械、化工等。

测试技术1. 测试的概念测试是对系统或设备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的过程。

通过测试可以验证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测试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并改进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2.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通过分析系统的设计文档、代码和规范来进行的,不涉及实际运行系统。

动态测试是在系统运行时对其进行测试,涉及到实际输入和输出的验证。

3.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是用于辅助测试过程的软件或硬件设备。

常见的测试工具包括测试平台、测试仪器和测试软件。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和数据分析,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控制技术1.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和调整设备或系统运行状态的系统。

它可以根据某些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设备或系统的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化或手动操作。

2.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信号来控制设备或系统。

闭环控制是通过反馈信号来实时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从而使设备或系统能够自动适应变化。

3. 控制器控制器是用于实现控制系统的设备或软件。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

这些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进行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状态。

测试与控制技术应用测试与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子领域,测试技术可以用于验证电路板的设计和性能,并且帮助检测潜在的缺陷。

控制技术可以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和调整。

•在电气领域,测试技术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检测和故障诊断。

控制技术可以用于电力设备的自动化运行。

•在机械领域,测试技术可以用于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检测。

控制技术可以用于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手术室手术间空气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

手术室手术间空气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

手术室手术间空气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手术室是医院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安全和感染控制是手术室管理的核心。

在手术室内,空气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空气微生物检测技术空气微生物检测是手术室手术间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 飞散菌检测飞散菌是手术室手术间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其检测可以通过人工采集和空气采样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采集时,可使用无菌棉签在手术室内不同位置表面擦拭,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和鉴定。

空气采样则是通过专业的设备将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采集,采样仪器会捕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2. 液体捕集方法除了飞散菌的检测,手术室内的液体微生物也需要进行检测。

针对手术室内流体、溶液以及整形室内各种设备上的液体,可以采用液体捕集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专用的采样器具,在液体接触表面或者液体中直接采集微生物样本,再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微生物DNA,快速检测手术室内的微生物。

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PCR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微生物信息。

在手术室空气微生物检测中,PCR技术可以应用于特定微生物的迅速鉴定,提高检测水平和效率。

二、空气微生物控制技术检测手术室内空气微生物只是第一步,控制手术室内微生物是关键。

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净化系统手术室内安装空气净化系统是控制手术室微生物的有效手段。

空气净化系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和污染物,提供洁净的手术环境。

常见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效过滤器、超净台、洁净手术室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内微生物浓度。

2. 洁净操作和隔离措施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洁净操作规程,做好手术场次间的换台和消毒工作。

控制工程基础与测试技术

控制工程基础与测试技术

控制工程基础与测试技术1. 引言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到系统建模、系统分析、控制设计和控制系统实现的学科。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背景下,控制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控制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与之相关的测试技术。

2. 控制工程基础2.1 系统建模在控制工程中,系统建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系统建模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以便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设计。

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包括:•传递函数法:将系统表示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

•状态空间法:将系统表示为状态变量之间的微分方程组。

本文将重点介绍传递函数法和状态空间法,并提供相应的示例。

2.2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对已经建模的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稳定性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包括:•频域分析:通过对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频率特性。

•时域分析:通过对系统的时域响应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时间特性。

•根轨迹分析:通过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得到系统的稳定性信息。

本文将介绍频域分析和根轨迹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案例说明。

2.3 控制设计控制设计是根据系统的要求和性能指标设计满足要求的控制器的过程。

常用的控制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的控制器参数。

•现代控制理论: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等,设计高性能的控制器。

本文将简要介绍PID控制器设计和现代控制理论,并提供相应的实例分析。

3. 控制工程测试技术3.1 系统响应测试系统响应测试是用于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系统响应测试技术包括:•阶跃响应测试:对系统施加一个单位阶跃输入信号,观察系统的响应。

•正弦扫频响应测试:对系统施加一段频率从低到高变化的正弦输入信号,观察系统的频率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阶跃响应测试和正弦扫频响应测试,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2 控制器调试测试控制器调试测试是用于对设计好的控制器进行性能测试和参数调优的一种方法。

桩基测量与施工控制技术要点

桩基测量与施工控制技术要点

桩基测量与施工控制技术要点一、砗重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桩基作为承受和传递大地荷载的重要部分,其测量与施工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仅仅依赖桩基的粗略测量是不够的,精确的桩基测量不仅能够保证基础稳定性,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二、基础测量技术1.桩基定位测量桩基定位是测量工程中最基础的一步,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工序。

通过采用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桩基的位置和方位角,以确保在施工中桩基位置不发生偏移。

2.桩基校正测量校正桩基是为了修正坑槽区域地下管线的施工误差而进行的操作。

在桩基校正测量中,我们需要确定桩基实际的位置,通过地下导线仪、激光技术等测量仪器,对桩基进行校正。

校正后的桩基位置能更好地适应施工条件,并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三、桩基施工控制技术1.制定严谨的施工方案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制定严谨的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施工方案需要详细规定每个工序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有序。

2.监控桩基结构稳定性桩基结构的稳定性是保证建筑物牢固稳定的关键,对桩基的沉降、倾斜等情况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使用测振仪、形变测量仪等设备,及时监测桩基的变形情况,确保桩基的稳定性。

四、桩基质量控制1.勘探与监测在桩基施工前,进行详尽的勘探工作,了解地下情况,指导合理的桩基设计。

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监测,确保桩基质量符合要求。

2.强度检测桩基施工完工后,对桩基的质量进行强度检测。

通过采用超声波检测仪、静力加载试验等方法,测量桩基的强度指标,以确保桩基承载荷载的能力。

五、桩基施工控制中的安全保障1.施工人员培训在桩基施工控制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

遵循规范和操作规程,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和材料,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检测与过程控制基础

检测与过程控制基础

03
过程控制基础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总结词
过程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根 据控制策略和系统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 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详细描述
过程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控变量的当前值,并将检测到的信号 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偏差,按 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再传输给执行器执行 。根据控制策略和系统结构的不同,过程控制系统可以 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 系统中没有反馈环节的控制系统,而闭环控制系统则是 指系统中具有反馈环节的控制系统。
详细描述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如压 阻式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控制 压力的方法包括调节阀、安全阀 和减压阀等。
流量检测与控制
要点一
总结词
流量是工业过程中重要的动态参数,对生产效率和能源消 耗有直接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流量检测通常通过差压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 计等实现。流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调节阀和节流阀等。
范围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二
总结词
安全生产、稳定运行、预防事故
详细描述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压力是一个关键的安全因素。压力 检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对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确保压力在安全范围内,预防因超压或压力不足导致的 事故,保障生产安全和稳定运行。
案例三:流量检测与控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光学检测原理
总结词
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反射、散射等特性来分析物 质的性质和浓度。
详细描述
光学检测技术利用了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光的吸收、反射、散射等特性 ,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波长、相位等参数,可以推算出物质的浓度、组成和光学 特性等信息。

自动检测技术与仪表控制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自动检测技术与仪表控制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负误差相互抵消。
它可以由对称性推出。
※理论和实践证明:满足上述统计特征的随机误差在测量次 数极大时必然服从正态分布。
二、正态分布函数及其特征点
1. 概率密度函数为:
f (x) 1 ex2 22 2
其中,σ为标准误差或 均方根误差,是正态分 布的重要参数,一旦确 定f(x)为单值函数。 正态分布也叫高斯分布, 是随机误差的理论分布 规律,也称误差法则。 分布曲线如图2-3所示。
生的概率。
1.误差函数有关的y定义f (:x)
概率密度函f (数x)d:x P(x)
密度 a
概率元:
b

x 误x差 发生的概率
b
P(a x误差b) 发a 生f (x的)d概x
误差在 与 之间的概率:
2.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
通过对大量的测量数据的观察,人们总结出了大 多数随机误差具有以下4个特征,它常被称为随机误差 公理。
图2-3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2.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σ越小,正态分布曲线越陡,小误差出现的 概
率大,说明测量值集中,测量精密度高。表 征
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离散程度。故等精度测
量 是


σ
d值fd(相xx)同 0的测f量max。(x)
f (0)
1
2
峰值点:
拐点:
从检测的角度看,正态分布常用N(A0,σ2) 表示。 A0 和σ分别为测量的真值和标准误差。设测 量值M作为随机变量,它服从正态分布,则
故可以了解它的分布特性,并能对其大小和
三、粗大误差 1.定义: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 明显偏离了结果的误差。 2.产生的原因:疏忽大意或不正确的观测、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1. 引言测试与控制技术是现代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理解测试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档将介绍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在完成课程后所能达到的预期目标。

2. 课程内容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测试技术基础•测试概述:测试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测试流程: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的基本步骤;•测试策略: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原理和应用;•测试工具:常用的测试工具和软件。

2.2 控制技术基础•控制系统概述:控制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分类;•信号与系统: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递和处理;•控制方法:PID控制、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等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控制工具:常用的控制工具和软件。

2.3 实验与实践•实验设计:针对不同测试与控制技术的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应用测试与控制技术;•实践项目:独立或团队完成测试与控制技术相关的实践项目。

3. 教学方法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常用的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原理;•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应用测试与控制技术;•案例分析:以案例为基础,讨论测试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项目实践:独立或团队完成测试与控制技术相关的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4. 预期目标学生在完成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后,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理解测试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常用的测试与控制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测试与控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总结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引言测试与控制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自动化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测试与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测试技术基础测试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和验证系统性能的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检测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功能、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等。

以下是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1.测试的定义:测试是指对系统进行实验、观察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的过程。

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中的问题和缺陷,并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意见。

2.测试原理:测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定一组输入条件,观察输出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输出结果与预期相符,系统即可被认为是正常工作的。

否则,就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系统。

3.测试方法: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只关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白盒测试则涉及到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用于评估系统的逻辑正确性和代码覆盖率等。

4.常见测试工具:测试工具是用于辅助测试过程的软件或硬件工具。

例如,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系统,以评估系统在负载下的性能表现;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自动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二、控制技术基础控制技术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调节系统行为的方法。

通过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和稳定运行。

以下是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1.控制系统的定义:控制系统是由一组组件组成的系统,可以接收输入信号并产生输出信号,以实现对所控对象的控制和调节。

2.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测量和比较,将误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然后根据控制算法调整输出信号,使得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达到一致。

3.控制方法: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在没有反馈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控制,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调节;闭环控制则通过反馈机制,根据误差信号进行调节,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1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概述

1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概述
1. 时域测量(瞬态测量)
主要测量被测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频域测量(稳态测量)
主要目的是获取待测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3.数据域测量(逻辑量测量)
主要是用逻辑分析仪等设备对数字量或电路的逻辑状
态进行测量。
4.随机测量(统计测量)
主要是对各类噪声信号进行动态测量和统计分析。
1.5 xm m xm 100 1.5V 100
可见:同一量程内,测得值越小,示值相对误差 越大。因此测量中所用仪表的准确度并不是测量 结果的准确度,一般测得值的准确度是低于仪表 的准确度,在示值和满度值相等时两者才相等。 例2:某1.0级电流表,满度值Xm=100uA,求测量值 测量时,为减小误差,示值应尽量接近满度值, 一般也不小于满度值的2/3为宜。 X1=100uA,X2=80uA,X3=20uA时的绝对误差和示值
小依次划分为0.1、0.2、0.5、1.0、1.5、2.5和5.0七级。 如某电压 表S=0.5,即表明它的准确度等级为0.5级,也就是它的满度相对 误差不超过0.5%,即 m 0.5% ,习惯上写成 m 0.5%。
例1:某电压表S=1.5,试标出它在0-100V量程中的最
大绝对误差。 解:该表在0-100V量程内上限值(仪表满度值)为 Xm=100V,而S=1.5,所以
第三节 误差理论
3.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误差公理 真值 指定真值(约定真值) 实际值(相对真值) 标称值 示值(测量值)
3.2 测量误差的分析
1.按表示方法分析 (1)绝对误差:示值AX与被测量真值A0之间的差值。




Δ A=AX-A0 式中: Δ A为绝对误差,AX为示值(测量值), A0为被测量的真值,但该值一般很难得到,所以 一般用实际值A来代替被测量的真值。即绝对误差一般表 示为Δ X=AX-A 修正值:实际值A与示值AX之间的差值。 C=A-AX C为修正值,其绝对值和绝对误差Δ X相等,但符号相反。 即: C= -Δ X =A-AX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础设置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础设置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础设置导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其基础设置是培养学生掌握该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关键。

本文将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设置进行探讨,并介绍其中的1200字。

1. 专业背景和目标1.1 专业背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专业,是用于测量、控制和监测工程系统的技术和仪器的研究和应用。

该专业依托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手段。

1.2 专业目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具备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掌握仪器使用和维护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标准和法规,并能进行科学、规范、安全的工作。

2. 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上述专业目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设置应包括以下课程:2.1 工程数学工程数学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数学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能够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

2.3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介绍信号的表示与处理方法以及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了解系统的特性与性能评价方法。

2.4 测控技术基础测控技术基础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包括测量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仪器与传感器技术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了解各种测控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测控技术与仪器。

2.5 仪器与设备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并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混凝土的质量往往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的基础、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基础1.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工作性、坍落度和密实度等。

其中强度是混凝土的最基本指标,它反映了混凝土的承重能力。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级。

相应的,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也有不同,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钢筋拉力法、超声波检测法、锤击检测法、压缩试验法等。

2.混凝土的成分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砂子、水和掺合料等。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骨料和砂子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水是混凝土的基础,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其他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3.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

其中搅拌是混凝土的关键环节,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浇筑是混凝土的关键环节,浇筑不规范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养护是混凝土的关键环节,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三、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1.混凝土的检测方法混凝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抽检和全检两种方法。

抽检是指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检测。

全检是指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对所有的混凝土进行检测。

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图纸要求。

(2)搅拌的质量控制搅拌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搅拌时间、搅拌比例、搅拌速度等方面,要求搅拌均匀,不得出现水泥球、骨料团等现象。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有哪些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有哪些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有哪些1. 引言测试与控制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各种测量技术、传感器的使用、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等内容。

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这一领域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性。

2. 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测试与控制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量技术课程:•电子测量技术:介绍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的使用。

•机械测量技术:介绍基本的机械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卡尺、游标卡尺、测微计等的使用。

•光学测量技术:介绍基本的光学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衍射仪、激光测距仪等的使用。

•温度测量技术:介绍基本的温度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温度计、热电偶等的使用。

3.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测试与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可以测量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感器技术课程:•压力传感器技术:介绍压力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应用,以及其与控制系统的结合。

•温度传感器技术:介绍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应用,以及与控制系统的配合。

•湿度传感器技术:介绍湿度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应用,以及与控制系统的整合。

•光学传感器技术:介绍光学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应用,以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 控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理论是测试与控制技术中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系统理论课程:•控制系统原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等。

•系统辨识:介绍系统辨识的方法和应用,以及如何从实际系统中建立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设计:介绍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控制策略。

•工业控制系统:介绍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控制工程基础

检测技术与自动控制工程基础

第一章1.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检测,传感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开关信号,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灵敏度S,绝对误差δ,相对误差r,满量程相对误差q max,精度等级,线性度e L,迟滞e H,重复性,分辨力,稳态误差,瞬态误差。

2.简答题。

画图说明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各自功用。

第二章1.名词解释弹性元件,传感元件,辅助件,应变效应,压阻效应,涡电流,2.简答题。

(1)简述传感器的构成及各组成元件的功能。

(2)简述电阻式传感器的分类。

(3)金属丝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4)简述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5)用公式推到说明自感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变面积和变极距型)及用途。

(7)光纤传光原理及光纤传感器的特点,分类。

选择题。

1.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3.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4.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第三章1.名词解释温度,温标,热电阻效应,热电效应(*),中间温度定律,中间导体定律,标准电极定律。

2.填空题,选择题,(1)电阻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随的性质。

(2)以下除了那种材料经常用作测温电阻丝材料。

(①铂②镍③铁④铜)(3)热敏电阻随温度上升阻值下降(判断)(4)冷端恒温利用了热电偶的什么定律?3.简答题(1)测温法分类(2)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4.计算题3、用K型热电偶测某高炉温度时,测得参比端温度t1=33℃; E(33,0)= 1.32585mv 测得测量端和参比端的热电动势E(t,33℃)=11.304mV,试求实际炉温?(精确到1℃)第四章名词解释:无损检测,射线探伤1.应用磁粉探伤方法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的灵敏度较高;对于近表面缺陷,则缺陷距表面埋藏深度越深检测越困难()2.磁粉探伤时,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缺陷方向越是近于平行,就越是易于发现缺陷。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基础讲义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基础讲义
信息变换功能可以按照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式,通过软件计算作参数变换,因而可以通过某些参数的测试而自动求出一系列其它有关的参数,便于实现多功能参数测量,或者通过最易测量的参数测量,而获得较难测量或者无法直接测量的参数。
统计处理功能可以将测量得到的数据,根据误差理论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出误差,并从测量结果中扣除,这就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可以根据工作条件的变化(如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等),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修正值,并修正测量结果,这样就使测量的精度提高,使结果更可靠(例如加油机);还可以对一段时间的检测量进行统计得到累加数据,例如如化工生产中既要测量管道的瞬时流量,还要测量累积流量。
1.3
所谓信号,是指为了传递信息而使用的量,其包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量,也包括为了传递信息而人工设置的各种信号(例如文字、标记、曲线等)。
检测技术中仅考虑那些利用电、磁、光、声、热、辐射、流体、机械以及各种化学能来传递信息的信号。根据信息-能量理论,在测量装置中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能量流,如果没有能量进入测量装置的输入端,则测量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不可实现的。
利用检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揭示出表征各种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过程特征的有关物理参量,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性,从而有利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研究与改造。
检测反馈环节是构成高精度闭环控制系统的必要环节,检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推动了科学技术向高、精、尖方向的发展,例如机器人技术、海洋石油钻探、航空航天以及外太空探索等都依赖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数字仪表时代,测量的数据都是2进制数字形式,可以很方便的传输到中央控制计算机中,并存储于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中,并且可以通过监控软件显示在显示器等输出设备,当然,在仪表现场,一般可以通过LED数码管、LCD显示屏等数字式输出设备以数字方式显示,与模拟仪表相比,读数更简单、方便、快捷。

检测技术复习-基础知识

检测技术复习-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1.最简单的控制系统其必须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检测变送单元B.显示单元C.调节单元D.执行单元2.在检测仪表控制系统中完成对被测变量信号的转换和传输的是()A.变送单元B.显示单元C.调节单元D.执行单元3.在检测仪表控制系统中与给定值相比较,完成控制规律运算的单元是()A.变送单元B.显示单元C.调节单元D.执行单元4.下列误差中可以用来表示仪表精度的是()A.最大引用误差B.最大绝对误差C.实际相对误差D.示值相对误差5.已知某电压表的量程为100 V,最大绝对误差为1.6 V,则该表的精度为()A.0.5级B.1级C.1.5级D.2.5级6.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200 kP a,最大误差为2 kP a,而在150 kP a处压力表的读数为149.2 kP a,则该表在150 kP a处的引用误差为()A.0.8 kP a B.0.53%C.0.4%D.1%7.MTBF是衡量仪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其意义是()A.重复性B.再现性C.可靠性D.平均无故障时间8.极限误差的置信系数为()A.1B.2C.3D.49.在实际测量中,已知置信概率为95%,则此时的置信水平为()A.2.5% B.5% C.1.9 D.210.重复多次测量某混合气体中氧含量,得到读数平均值为11.75%,有68.3%的测量值的误差在±0.5%,若该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测量值出现概率为99.7%的置信区间内为()A.[11.25%,12.25%] B.[11.75%,12.75%]C.[10.25%,13.25%] D.[9.75%,13.75%]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置信系数越大,置信区间越宽B.置信系数越大,置信概率越大C.置信系数越大,随机误差的范围也越大D.置信系数越大,则测量精度越高12.按误差出现的规律,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属于随机误差的是();属于粗大误差的是()A.用一只电流表测量某电流,在相同条件下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测量n次,测量数值间有一定的偏差B.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由于零点没有调整,测得的电阻值始终偏大C.由于仪表刻度(数值)不清楚,使用人员读错数据造成的误差D.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由于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E.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由于工作人员将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引起的测量误差F.测量发射功率时,突然发生闪电引起的误差13.下列方法中利用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来实现信号选择功能的是()A.滤波放大与调频放大方法B.采用差动结构方式分离检测信号和干扰C.锁定放大方法D.基于响应速度的分离方法14.以下物理量中,属于容量变量的是();属于强度变量的是()A.长度B.温度C.压力D.电压E.电流C.重量二.填空题1.仪表的量程可用来表示其的大小,是其测量上限值与下限值的。

武器控制技术基础

武器控制技术基础

武器控制技术基础
武器控制技术基础是指针对各类武器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技术。

这些技术旨在确保武器的安全、有效和精确使用。

以下是武器控制技
术基础的主要内容:
1. 监测和检测技术:这些技术用于监测和检测武器系统的状态和性能。

例如,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目标位置和移动速度,并提供实时数据供
操作人员判断和决策。

2. 导航和定位技术:导航和定位技术用于确定和跟踪武器系统的位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帮助操纵员
有效地控制武器系统。

3. 通信和数据链技术:通信和数据链技术用于在武器系统之间或与指
挥中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这些技术可以传输目标信息、指令和作战
指导,以确保协调一致的战斗行动。

4. 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用于识别和跟踪潜在目标。

基于雷达、红外线和光学技术的传感器可以提供目标特征,并将
其与预定义的目标数据进行比对,以进行准确的目标识别和跟踪。

5. 引导和控制技术:引导和控制技术用于操纵武器系统进行精确打击。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激光瞄准、惯性导航和控制算法来确保武器达到预
定目标。

6. 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涵盖了武器系
统各个组件的设计和集成。

这些技术要求整合各个子系统,确保协同
工作和顺畅操作。

总的来说,武器控制技术基础是武器系统操作和管理的基本要素。


过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武器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精确度,确保其在军事行动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为阻尼比。R是实际阻尼系数,2 是系统的临界阻尼系数)
6)延迟元件 钢板扎制设备
10、PI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P39)
11、传递函数的串联 ;传递函数的并联 。(P40)
12、 , 称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P43)
13、方框图等效交换的代数法则(P45)例题(P46)
14、一阶系统是指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中s是最高幂次为1的控制系统。(P47)
16位数传送指令:MOV DPTP ,#data16p131
进栈指令:PUSH directP131
出栈指令:POP directP131
外部RAM传送指令组MOVXP131
查表指令:MOVCA,@A+PC P132
MOVCA,@A+DPTR P133
整字节交换指令:XCHA,Rn/direct/@Ri P133
2)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不存在非整数的频率分量;
3)各谐波分量的幅值随谐波次数或频率的增高而减小。
有时也把这三个特点概况成: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P11)
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
1、开环控制:系统的被控制量对于控制量没有反作用,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缺点:抗干扰性能很差、控制精度低。
周期信号
确定性信号复杂周期信号
准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瞬态信号
平稳随机信号
非确定性信号
非平稳随机信号
3、确定性信号:是指可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的信号。
周期性信号:按一定周期重复的信号。
非周期性信号:没有重复周期。
直流信号:幅值不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其实质是频率为0的周期信号。
确定性信号按照它的取值情况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P5-6)
检测与控制技术基础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复习资料
第一章检测与控制技术基础概述
1、这门课程要学习三方面的内容:控制技术基础、测试技术基础、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P2)
2、控制技术中需要解决的系统的“三性”:稳定性、快速性、精确性。(P2)
3、传递函数不是简单的输入数值与输出数值之比,而是输出函数与输入函数两个函数之间的比值。
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P51)
17、典型二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 (P53)
18、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P53)
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P62)
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P63)
19、欠阻尼情况下典型二阶系统的暂态过程的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调整时间、振荡次数(P57)
传递函数是描述一个系统在各个频率点上的幅值放大倍数和相位差的函数。表示了系统的所有动静态特性。(P2)
第二章信号的描述
1、信号分析的目的:1)分析被测信号的类别、构成及特征参数,使工程测控人员了解被测对象的特征参量,以便深入了解被测对象内在的物理本质。
2)为正确选用和设计测控系统提供依据。(P4)
2、信号的分类:(P4)简单周期信号
7、电阻式传感器:导电材料的电阻效应 ;(P81);电位计式传感器(P81);电阻应变片(P83);
电容式传感器: ;通常为了减小变级板距离式传感器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将其接成差动形式,使用三个平行极板,中间极板为动极板,使用电桥作为后续处理电路,差动形成的两电容分别连接在相连的两桥臂上,可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P85),
优点:装置简单、调试方便、成本低廉。
例:P23被控制对象:电炉;
被控制量(或输出量):炉量T是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物理量;
控制量:旋转调压器的滑臂能改变控制电压Vt。
2、 负反馈的概念(P23)
扰动d
给定值r偏差e控制量u被控制量c
比较器控制规律对象
反馈量b
测量元件
①测量元件对系统的输出(即被控制量)进行测量
②测量元件的输出反馈量b,通常反馈量b与被控制量c成比例(b与c成比例)
③r是系统的输入量,称为给定量,通常与被控制量c的希望值成比例(r与c成比例)
④r与b在比较器里相减,得到偏差e(e=r-b)
⑤偏差e经过运算和放大后去控制被控制量c
⑥当系统受到扰动d的影响,使得被控制量c偏离希望值(如c,b ,e ,u ,从而使被控制趋向希望值;反之,如扰动使被控制量c,则负反馈也会使c趋向希望值)
一阶系统是指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中s是最高幂次为2的控制系统。(P52)
15、典型一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 ,其中 。
T—系统节,它是由反馈通道包围比例环节和积分环节K/s后得到的。(P48)
16、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P49)
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P50)
半字节交换指令:XVHDA,@Ri p134
(表5-5数据传送指令)
8、加法指令:ADD /ADDCP136
增1条令:INCP137
十进制调整指令:DA AP137
9、光栅原理P198
第四章常用传感器
1、表示静态特性的参数:线性度、分辨力、滞后和重复性等。(P70-73)
线性度:标定曲线偏离其拟合直线的程度。
灵敏度:几何意义是输入—输出曲线上指定点的斜率。
分辨力:测试系统能测量到最小输入量变化的能力,即能引起始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滞后:也称为回程误差,表示在规定的同一校准条件下,测试中输入量递增过程的标定曲线与输入量递减过程(正—反行程)的标定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3、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最大的差别在于闭环控制系统存在一条从被控制量经过测量元件到系统输入端的通道,这条通道称为反馈通道。
另外还有一条前向通道,这条通道从给定值开始、沿着放大器、电动机、调压器直到被控对象和被控制量。(P24)
4、闭环控制系统的三个重要机能:1)测量被控制量
2)将测量被控制量所得的反馈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e
广义上:利用某些转化功能,将种种外界信号变换成可以直接测量的信号的器件。(P76)
4、传感测试系统的组成:传感器、信号变换与测量电路、显示与记录器及数据处理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P76)
5、一次仪表的传感器往往由两个基本环节组成:①敏感元件②传感元件(P77)
6、传感器的分类。(P78)传感器的选用。(P79)
7、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元件)的输出和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P31)
8、控制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的含义。(P31)
9、典型传递函数:1)比例元件 直流测速发电机
(P32-38)2)惯性元件 R-C电路、机械转动系统
3)积分元件 减速器
4)微分元件 测速发电机、微分型R-C电路
5)振荡元件 R-L-C电路
2)按通用性:通用型、专用型
3)按总线结构:总线型、非总线型(P102)
2、单片机的应用范围:1)工业方面2)智能仪器仪表方面3)通讯方面4)民用方面5)导弹与控制
方面6)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及电器方面7)多机分布式系统(P105)
3、MCS-51的引脚:1)电源引脚2)时钟电路引脚3)控制信号引脚4)输入/输出端口P0,P1,P2和P3
(CY、AC、F0、RS1、RS0、OV、P)
5)堆栈指针SP,6)数据指针DPTR, 7)端口P0-P3,8)串行数据缓冲器SBUF
9)定时器/计数器(P115-117)
外部数据存储器
5、MCS-51的单片机时钟:内部时钟方式、外部时钟方式(P121);
时钟周期、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时钟周期);指示周期
(P122)
6、MCS-51指令系统的存址方式表5-4(P128)
7、累加器A:MOV A,Rn/@Ri/direct/#dataP130
以Rn为目的:MOV Rn,A/direct/#dataP130
以直接地址direct为目的:MOV direct,A/Rn/direct2/@Ri/#dataP130
(P108)
4、MCS-51程序存储器空间可划分为: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外部数据存
储器。(P112)
程序存储器:几个特殊地址—程序开始和中断入口地址(P113)
内部数据存储器(P114)
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1)程序计数器PC,2)累加器A, 3)寄存器B ,4)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型、互感型、涡电流型。(P88)
压电式传感器:应用常用以测量力、压力、振动的加速度,也用于声学(包括超声)和声发射等测量。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压电式加速度计,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惯性质量块在加速度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P94)
热电偶传感器(P98)
第五章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础
1、单片机的分类:1)按应用领域:家电类、工控类、通信类、个人信息终端类等等;
重复性误差:指在规定的同一标定条件下,测量系统按照同一方向变化时,在全程内连续进行重复测量所得各标定曲线的重复程度。
其他特性:精度、测量范围、负载阻抗、漂移。
2、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指输入量随着时间变化时,其输出随着输入而变化的关系。(P73)
3、传感器狭义上: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变为电量或电参数的机械电子装置。
3)根据偏差e对被控制量进行修正(P24)
5、由于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被控制量)和输入端(给定值)之间存在着一条反馈通道,即负反馈,所以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故控制精度较高。但是,反馈的存在使系统可能产生振荡,给调试工作带来困难。另外闭环系统的装置复杂,成本也较高。
6、拉氏变换(P27-30)
4、非确定性信号:不能用精确的数学关系式来表示,也无法确切地预测未来任何瞬间精确值的信号,都可以称为随机信号。(P6)
5、一般可从三个变量域(幅值域、频域和时域)来描述信号。(P7)
6、周期信号傅里叶三角级数的计算:公式(P8)例题(P10)图(P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